《红色革命故事演讲稿范文(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色革命故事演讲稿范文(3篇).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红色革命故事演讲稿范文(通用3篇)红色革命故事演讲稿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喜爱上了阅读红色故事和革命 诗歌,从这里我了解了近代中国历经磨难的风雨沧桑,感受 了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的曲折历程,也明白了中国人民前赴 后继英勇抗争的热血豪情。董存瑞、黄继光、刘胡兰、夏明翰,每个熟悉的名字都 让我们难以忘怀,长征、抗战、解放、改革,每段历史都给 我们留下了感人肺腑的故事。从红色经典中我读懂了万里长 征的艰苦卓绝,读懂了林海雪原的孤胆雄心,感悟了数风流 人物还看今朝的激情豪迈,也感悟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大气 磅礴。长征路上的严峻险阻,八年抗战的艰难困苦,白色恐 怖下的千回
2、百转,南征北战的荡气回肠,一篇篇感人的故事, 一首首雄壮的诗篇,是镌刻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朽丰碑, 是见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历史画卷。走在新世纪的征途上,我们感慨万千,展望祖国的明天, 我们信心满怀。红旗飘飘,党旗猎猎,祖国欣欣向荣,经济 蓬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人民正 满怀喜悦和希望朝着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迈进。高山仰首,大 海扬波,大地溢满了新世纪的朝晖。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更 要感谢历史的选择1921年7月,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 船上传出巨人的呐喊,犹如春雷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东方雄 狮,拔开了数百年来笼罩于千万仁人志士心头的迷雾,亮出谢谢大家!了共产主义的伟大旗帜,点燃了神
3、州大地上的星星革命之 火。从此,炎黄子孙们的理想有了归依,有了值得托付的导 航人一一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无数革命先烈抛 头颅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解放后 的中国千疮百孔、百废待兴,共产党又带领我们走进建设社 会主义的新时代,几代中华儿女聚集在鲜红的旗帜下,挥舞 着银镰披荆斩棘,奋发进取,为铺就强国之路,用实践的巨 笔描绘出一幅幅崭新的画卷,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崛起 在世界的东方。九十年的光辉历程,走出了一条亘古不变的 真理:中国共产党是时代的中流砥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亚洲睡狮已经雄起,东方巨龙正在腾飞,忆往昔峥噪岁 月,展未来任重道远。还是少先队员的我们是党的
4、接班人, 稚嫩的双手要勇敢地承担起历史重托,我们是跨越世纪的新 一代,是21世纪的真正主人。革命的精神不能抛弃,它依 然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制胜法宝,我们要把自己的人 生目标与祖国、时代的命运联系起来,树立远大理想,培养 良好品德,发扬创新精神,掌握实践能力,勤奋学习,立志 成才,共同谱写新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崭新篇章!谢谢大家!红色革命故事演讲稿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由于“左”倾路线的危害,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 失利,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不得不离开苏区,开始了伟大的 二万五千里长征。福建是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之一。1934年7月,红七 军团进入福建,在闽赣苏区休整补充后
5、率先北上,进入闽浙 苏区与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团会合后,组成北上抗日先遣 队。北上抗日先遣队在皖南地区遭到敌军的疯狂围攻,最终 失败,方志敏、刘畴西、等领导人壮烈牺牲。1934年10月, 中央苏区红军主力八万多人开始了波澜壮阔的长征。三万多 八闽儿女参加这个伟大的历史性壮举。在长达一年多的战略 转移过程中,八闽儿女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 牺牲,胜利到达陕北的,已经不足三千。湘江之战,以闽籍 指战员为主的红五军团第34师和红三军团第18团承担断后 任务,血战十天,以全军覆没的代价掩护党中央和红军主力 渡过湘江,7000多人几无所存。在祁连山脚,西路军血洒河 西走廊,红五军团悲歌高台城下,
6、数千名历经雪山草地考验 的闽籍红军指战员马革裹尸。在遵义城下,在赤水河畔,在 金沙江边,在大渡河头,在皑皑雪山,在茫茫草地,在六盘 山,在直罗镇,到处都洒下了八闽儿女的鲜血。(这是先遣 队在那样的历史大背景前提下而进行的)一个远离喧嚣的偏僻的小山镇赤溪,距城关53公 里,四面环山,峰峦叠起,每座山峰都在溪中长出,山清水 秀,正因为这样的地理条件,尤其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叶, 我们的先辈们,没有你们这样的幸运,在头上压着三座沉重 的大山剥夺了他们的幸福感,或者说是给生活带来了痛苦。 他们为了解脱这些痛苦,就付出了血的代价,为了国家,他 们抛投骨,洒热血。这天你们生长在红旗下,个性在这改革开放的大
7、环境 里,你们就很难体味到那时的背景,残忍,是的,此刻我就 讲讲,我们赤溪镇的一些党史吧。赤溪是一个小山镇,三十年我们那里交通不便,信息不 灵,但是,便于革命志士开展活动的好环境,因此,我们全 镇上下基本掀起参加革命风,据完全统计有108人参加革命, 比霍童镇还多三个,真是一个奇迹啊。由于这几天我都在忙于陈荣凯副省长要来我们镇里调 研工作和“宇德知青篇文稿一书的征稿活动,很多精力 都被用在这方面,于是这天就简单地聊聊几点有关我们赤溪 镇的党史吧。我们北上抗日先遣队(红七军)军团长寻淮洲, 政治部主任刘英,政治委员乐少华,参谋长粟裕与闽东工农 红军叶飞、叶秀藩、范式人等领导人,于1934年8月2
8、1日 9点许,在阳谷村会师,先遣队首先传达了党中央重要指示 对闽东党政军的建设提出宝贵意见,同时也促进了闽东革命 形势发展。这个队伍有6000多人马,拥有大炮、枪支弹药、 无线电等设备,当时住杂暴满了夏村、桃源、赤溪三个村庄, 并给我们留下50多幅标语在古民居墙壁上(连兴座、巫济业 厝),遗憾的是至今已只有三条依稀可见。第二天,凌晨, 由我闽东游击队队员引路,从龙案岭出发,途径班竹、社洋, 然后又直入福安?溪、康厝,于下午两点左右攻下福安重镇 穆阳镇,最后,当天我闽东游击队员原路回到。这天我们站 在这块碑子面前,就足以让我们揭开当时闽东工农红军北上 抗日的序幕,开展重温阳谷北上抗日先遣队和闽东
9、红军会师 为主题的红色旅游,对宣传革命历史,发扬红军精神具有重 要好处。然而,结束四年游击战后,还根据当时先遣队传达精神 要求,闽东特委动员1600多人参军,经过一周后且动员了 4000多人,挑选了 1500名。经过军事训练后,于1938年开 往前线,这支队伍就是新四军第三支队六团,叶飞任团长, 阮英平任副团长。解放初期,这些队伍不是牺牲在抗日战线 上,还是牺牲在抗美援朝战线上,最后回乡的也只有12个 老红军,迄今已全部不在人世了。还有闽东游击战中,官岭很重要,如官岭的单岔处“官 岭战斗”遗址,有闽东闻名的“高山小红军”故事。有曾志 (原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先辈领导的社洋分田分地运动。有 “龟山
10、之战”等遗址都很壮举的。那么,“红军窑”算是甚为奇妙了,这个位于官岭村庄 外200多米处,是一个自然的陈窑了,四周自然铸成的削壁, 占地50平方米,深30米,下大上小,来回须绳子攀沿,人 入景中,影随步移,原人大副委员长叶飞首长也到过那里, 召集革命先辈们开过会,讨论过闽东革命发展状况。在那里 你能够看到这个古镇更为悠远的历史了。官岭,这天穿行古巷道,脚步叩在满是雨痕的旧石板路 面上,发出清脆的回响,身边闪过的是百年前古屋老宅,布 满青苔的无人住房和年轮印记的空房,思绪萦绕于藤条之 间,真的,好像在那里疲惫的灵魂才最后找到了皈依之所。 世纪之交,年轮顺转,在生生不息的时光中,在深深宅院的 残垣
11、断壁中,凝结着这古村庄积淀了几百年历史的品格,坚 守与开放兼容,传统与现代互动,对,这天,让我们随着文 字的跳动,近距离的审视这些沧桑的古村庄,非物质文化遗 产的轨迹,同时也触摸它的脉博,体味着那怦然心动的感觉。尽管这天这个村子,确实不如往昔,尤其有些被荒废的 古屋长满青苔,在阳光照耀下格外刺眼,许是一个巧合,许 是一个错位,这以前出过多少革命志士(九位安德县委书记 中我们官岭就占了 3位)的地方竟被荒废,这无疑是一个不 合谐的音符,那守了一代又一代的家业在现代礼貌环境中, 突然被人叹为观止,生出许多格式的感憾,是福、是祸、是 喜、是悲或者兼而有之。当然历史归历史,现实归现实,这个村子至今昭示
12、着因 诸多因素而失去往昔的景秀而怅然,灰飞烟灭,总之过去的 都过去了,历史却留下了一份难以估价的遗产,这决不是让 今人因遗产而困囿自我。仍有村民依然如故地住在黑檐乌瓦 的老屋里,村子里除鸡犬之声外,也很难听到随着时代随着 节拍各领风骚的流行歌曲,难道那里默守成规吗?。当 然,闽东志士从游击队到随叶飞去北上抗日,到全中国解放 后,这天他们都已不在人世间了,可这天我们站在那里,就 是意味着要继承他们遗志,在改革开放年代中,为国家建设 做出一份贡献吧!谢谢大家!红色革命故事演讲稿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以及莅临现场的各位领导嘉宾大家上午好!我是株洲市演讲与口才学会蒋玉香,非常高兴今天能够 来到深口区五中
13、和大家一起分享革命故事,今天我要跟大家 分享的是“甘祖昌式老红军”。1951年春天,一位身着北方大棉袄的人来到茶陵腰陂区 大冲村,他肩上挂着一个斗笠,斗笠上印有“延安”二字, 村上的人惊奇地称之为“从延安回来的人”。是的,他就是 从延安回来的邓丹明。邓丹明18岁离开家乡参加红军,他聪明过人、骁勇善 战,长征时当过指导员。有一次,48团政委罗章被敌军围困, 增援部队两次施救无功而返,最后王震亲自点名让邓丹明带 兵营救。邓丹明不负众望,将罗章成功救出。贺龙事后感叹 道:“邓丹明,你真是个猛子呀!”于是,邓丹明就有了一个 绰号叫“邓猛子”。抗日战争时期,邓丹明担任三五九旅七一八团六连连 长,是“将军
14、农民”甘祖昌的部下,在田家庄抗日战斗中被 评为特等作战模范。三五九旅开进南泥湾后,邓丹明任后勤 部汉庄大队大队长,被评为“生产模范”。后来,茶陵解放 的喜讯传至延安,邓丹明便向党组织申请,放弃较好的生活 待遇,回到家乡参加社会主义建设。邓丹明回到家乡,看到家乡虽然解放近两年了,但依旧 是“大冲连大冲,卖柴茅过冬,三天不卖柴,饿死老祖宗” 的老样子,邓丹明内心一股带领群众从穷困中走出来的强烈 责任感油然而生。阳春三月,邓丹明随区委书记梁彪走村串乡,着手第一 项工作: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经过他的努力,党支部建 立起来了。党员们要选举他当支部书记,他笑眯眯地说:“重 担子给年轻人,压得出力气来!
15、”人们关切地说:“你当什么 呢? ”他爽朗地笑着说:“我当模范兵!”后来,他坚定地履行着自己的这一诺言。支部的决议, 他带头执行。党的纪律,他带头遵守。每逢外出,事先要向 支书请假。1982年10月的一天,湘东铁矿来人请他去矿区 讲革命传统,他来不及向支书请假,回来后立即上门向支书 说明原因。他没当支部书记,却操着支部书记那份心。1956年,大 冲村在谢家冲修一座水库,以改变“干死蛤蟆,饿死老鼠” 的穷困面貌。开工之后,邓丹明就像当年战斗在南泥湾一样, 吃在工地,住在工地,每天出工最早,收工最迟,风里来, 雨里去,一连6个月没离开过工地,更没有进过离工地4里 路远的家门,连年节也是在工地过的。
16、这个水库修成后,村 里粮食产量年年递增,1991年粮食亩产达到1900多斤。“共产党员不能忘记人民群众,要随时随地报答人民群 众的恩情。”这是邓丹明常说的一句话。1961年,正是三年 经济困难时期,他家喂养了一头200多斤重的大肥猪。当时, 每斤猪肉的市价为8元。乡亲们在想:“老邓这下可要发财 了!”宰猪那天,大家争着来买肉。那年头,有钱也难买着 肉。但没有想到,邓丹明坚持按国家牌价每斤7毛4分钱的 价格出售猪肉。乡亲们乍一听不相信,待问清是真的,谁也 不买了,因为心里过意不去:“这不太亏了老邓吗? ”邓丹 明激动地说:“1930年冬天,我回村搞侦察,大家见我没吃 的,这家塞给我几个鸡蛋,那家
17、揣给我几个红薯,可谁问我 要过钱啊!敌人进村了,又是乡亲们给了我保护。今天,大 家有困难,我手里有一头猪,就趁机向大家捞一把,别说这 样做亏心,就是这样想也不行啊!”他终于说服了大家,让 全村每户人家都买了肉,一户困难户和一户“五保户”没来, 他马上让儿媳各送去1斤。1978年,国家测绘总局局长陈外欧将军回到茶陵,召见 了邓丹明,并责令有关部门补发其被错误扣除了的三等甲级 残废金。邓丹明将国家补发给他的1000多元三等甲级残废 金全部捐给国家搞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 者时说:甘祖昌是我们共和国的开国将军,江西籍的老红军。 新中国成立后,他当了将军,但是他坚持回家当农民。我当 小学生时就有这篇课文,内容就是将军当农民,我们深受影 响。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弘扬这种艰苦奋斗精神,不仅我们 这代人要传承,我们的下一代也要弘扬,要一代一代传承下 去。是啊,邓丹明是一名久经沙场的红军战士,在革命胜利 后,却主动放弃较好的生活条件,回乡务农。并且在社会主 义建设中,时时想着群众,处处为着群众,为改善群众生活、 建设美好家乡,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不愧是甘祖昌式的老 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