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辽宁省大连市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5100174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1.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辽宁省大连市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2-2023学年辽宁省大连市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辽宁省大连市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辽宁省大连市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辽宁省大连市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分数:150分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历史事实是否需要判断?答案是肯定的。“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 家之要道J对历史事实做出判断,是人们运用历史知识服务于人生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 基础。由于发论者生活在不同时代,他们对内容相同或相近的历史事实做出判断时,会自然而 然地站在不同的立场、表明不同的观点。左传桓公六年有“齐

2、大非耦”的记载。齐国 曾想把文姜嫁给郑国太子忽,而太子忽引诗大雅中的警句“自求多福。强调与其依 靠大国的辅助,不如求诸于己,故以“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为由辞谢。对此,左 传作者给予的评论是“善为自谋”,表达了对郑太子独洁其身而谋不及国的批评之意,为 后人取鉴于史提供启示。随着历史形势的发展、变化,“齐大非耦”在南朝大史学家沈约那 里成为严格区分士庶阶层的思想武器,他曾以此激烈抨击士族王源将女儿嫁入寒门之举。后 来,“齐大非耦”又发展成为中国古人婚姻观念的重要原则,“郑忽辞婚”则演变成歌颂大丈 夫志在自立的历史素材。可见,对于历史事实的见解、评论和运用,是随着评论者所处时代 的变化而变化的

3、。史学是人们认识历史的主要途径,史家则是史学的主体。总体上看,事实判断与价值判 断是史家议论的两个基本维度。事实判断是史学家针对史实本身所进行的总结和评价,并用以指导时人和后人的社会实 践。以有关皇朝得人、用人的评价为例,后汉书的作者范晔在论及汉顺帝、桓帝二朝形 势时,指出由于统治者未能任用贤能,”在朝者以正议婴戮,谢事者以党锢致灾”,导致东汉 在这一时期由盛转衰。据此,范晔对东汉的历史走向提出了一种假设,即倘使顺帝、桓帝能 够任用贤能,则可延续盛世。史学家运用历史知识对既成事实做出假设,是史学服务于社会 的一条重要路径。当然,史家议论是否能够与历史发展规律相符,这还要取决于史家本身见 识的高

4、下。价值层面的判断,则是不仅要就事论事,还要把人物史事的善恶、是非揭示出来,也就 是给人物史事定性,这种判断受史家意旨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班彪评论司马迁 史记“序货殖,则轻仁义而羞贫穷;道游侠,则贱守节而贵俗功:这是中国史学上较早 对史书中的史家议论做出的直接评价。班固所撰汉书司马迁传,亦持此说。对此,范 晔这样看待:“彪、固讥迁,然其论议,则轻仁义、贱守节愈矣。”从思想上看,班氏父子批 评司马迁“轻仁义” “贱守节”,范晔则批评班氏父子“轻仁义”“贱守节”愈甚。范晔之所 以与班氏父子表现出对于“仁义”“守节”的不同标准,是具有切实社会历史根据的。一方 面,他的历史研究和撰述的对象一

5、一东汉时期一一有重名节的社会风气,另一方面,他所生 讲坛受到欢迎”,有些人甚至在“玩历史”“娱乐至死”,读者也只求“解闷”“解气”,然而 “史学本是一门纪实的学科,容不得掺假和戏说,古代一些史家为秉笔直书,牺牲性命的大 有人在”,这就告诉我们选择书籍时,要注重真实性、启示性、严肃性。6 . C【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C. “表明周大勇将接替老孙的工作” 理解不当,周大勇只是背上行军锅追赶连队,并不能说明他接替老孙做炊事员。7 . D【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D. “直接抒情与间接抒 情相结合”分析错误,这里是直抒胸臆。8 .第一次介绍老孙为同志们长年

6、累月辛勤操劳,不埋怨、不计较的感人形象,突出 故事的悲剧性。第二次由老孙联想到更多的“英雄好汉”,点明老孙牺牲的意义,抒发崇敬之情,强 化小说的情感表达。【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小说人物心理作用的能力。第一次心理独白介绍老孙为同志们“日 日夜夜,三年五载”,长年累月辛勤操劳;“你什么也不埋怨,什么也不计较”,老孙不埋怨、 不计较;这么好的人“悄悄地死去”“为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从而突出 故事的悲剧性。第二次,“有多少英雄好汉倒下去。由老孙联想到更多的“英雄好汉”;“热 血浇在中国的土地上”,点明老孙牺牲的意义,抒发对老孙这一群体的崇敬之情,强化小说 的情感表达。9 .选取典型事件

7、。详细叙写老孙牺牲的经过与周大勇埋葬战友的情形,再现革命军 人抛头颅、洒热血的战斗场景,讴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选取典型环境。天空中敌机轰炸, 地面上狂沙肆虐,战士们饥渴、疲惫,小说以典型环境来衬托解放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 神。选取典型场景,以小见大。叙写一个连队不怕牺牲、英勇无畏的行军、战斗场景,以 小见大,展现全体解放军战士的精神风貌,赞扬可贵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小说选材的技巧的能力。主要是分析小说围绕“革命英雄主义精 神”选了哪些材料,一般从人物、事件、环境、场景等方面来回答。选取典型事件:详细叙写老孙的牺牲,突出老孙的辛勤操劳、无私奉献;周大勇埋葬战 友时的联想,由

8、个体到群体,再现革命军人抛头颅、洒热血的战斗场景,讴歌革命英雄主义 精神。选取典型环境:“敌人三架飞机,绕过来又栽下来,一条条的火箭,穿在周大勇周围的 沙子里爆炸了。炸起的沙土扑在周大勇和老孙的脸上”,天空中敌机轰炸,地面上狂沙肆虐, 战士们饥渴、疲惫。环境如此恶劣,战士们依然奋勇前行,小说以典型环境来衬托解放军战 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选取典型场景:小说主体以老孙一个人的牺牲以及由此生发的全连战士的战斗精神,叙 写一个连队不怕牺牲、英勇无畏的行军、战斗场景,以小见大,展现全体解放军战士的精神 风貌,赞扬可贵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10 . 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皆负可致之才”中,

9、“可致之才”作“负” 的宾语,结构完整,其后应断开,“而”表转折引出下一句,之前断开,排除B、D两项。“其 时”作“君”的定语,之间不可断开,“罪”作“未必皆”的宾语,“其时君”作“罪”的定 语,故应在“罪”之后断开,排除A项。11 . C【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 “属于骈体文的一 种”错误,赋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是一种文体, 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古代以字句两两相对而成篇章的文体。因其常用四字句、六字 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可见本文并非骈 体文。12 . 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

10、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 “不可能使文帝采纳自己的主张” 曲解原意。由原文“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可知, 作者认为他只要取信于皇帝,结交大臣,得到他们的支持,便可以从容施展自己的才能,并 非“不可能使文帝采纳自己的主张”。13 . (1)(他)将到楚国时,先派冉有前往接洽,再派子夏去联络(以表明自己的意向)。 君子要想得到国君的重用,就是像这样辛勤努力。(2)谋略一次没有被采用,怎么知道就永远不再被采用呢?不懂得默默地等待形势的 变化,而伤害自己到如此地步。14 .苏轼:贾谊不能惜君以厚,没能做到不弃其君,且不爱其身;志大而量小,才有 余而识不足。欧阳修:汉文帝不

11、能用才,疏远贤才。【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苏轼是从贾谊自身的角度来分析的, 有以下论点:“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君子之 爱其身,如此其至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由此可知,他认为贾谊一遭受挫折便放弃努 力,没有做到对君主殷勤与情意深厚,也不爱惜自己。“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 也”更是直接点出贾谊自身的问题。欧阳修则是从汉文帝的角度来分析,有以下论点:“奈 何俯抑佐王之略,远致诸侯之间”“班固不讥文帝之远贤,痛贾生之不用,但谓其天年早终。 且谊以失志忧伤而横夭,岂曰天年乎”,由此可见,他认为是汉文帝远离贤才,不重用贾谊。【参考译文】

12、甲一个人有才能并不难,真正难的是怎样使自己的才能得到施展。可惜啊!贾谊是辅佐帝 王的人才,却未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君子要想达到长远的目标,就一定要等待时机;要想成就伟大的功业,就一定要能够忍 耐。古代的贤能之士,都有建功立业的才能,但有些人最终未能施展其才能的万分之一,未 必都是当时君王的过错,也许是他们自己造成的。我看贾谊的言论,如果照他所说的规划目标去做,即使夏、商、周三代的成就又怎能远 远地超过?遇到像汉文帝这样的明君,尚且因未能施展才华而郁郁死去。照这样说起来,如 果天下没有尧、舜那样的圣君,就终身不能有所作为了吗?孔子是圣人,周游天下,只要不 是极端无道的国家,他都想勉力扶助,希望终有

13、一天能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他)将到楚国 时,先派冉有前往接洽,再派子夏去联络(以表明自己的意向)。君子要想得到国君的重用, 就是像这样辛勤努力。孟子离开齐国时,在昼地住了三晚才离去,还说:“齐王大概会重新 召我回朝J君子不忍心舍弃他的国君,是这样情意深厚。公孙丑向孟子问道:“先生为什么 不高兴? ”孟子回答:“当今的天下,除了我还有谁(能治国平天下)呢?我为什么要不高 兴? ”君子爱惜自己到这种程度。如果做到了这样,还是得不到重用,然后才断定天下确实 不值得让他奋发有为,也就可以没有遗憾了。像贾谊这样的人,不是汉文帝不重用他,而是 贾谊不能利用汉文帝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啊。绛侯周勃曾亲手持着皇

14、帝的印玺献给汉文帝,灌婴联合数十万兵力,来(帮助文帝)决定 吕、刘两家胜败的命运,他们又都是汉高祖的旧部,他们这种君臣之间的深厚情分,难道只 有父子骨肉兄弟之间才能有吗?贾谊,不过是洛阳的一个年轻后生,要想使汉文帝在一朝一 夕之间,全部弃旧图新,也真太难了。作为贾谊这样的人,应该向上取得皇帝的信任,向下 取得大臣的支持,对于周勃、灌婴之类的大臣,要从容地、逐渐地、深厚地结交他们,使得 天子不疑虑,大臣不猜忌,这样以后,整个国家就会按自己的主张去治理了,不出十年,就 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哪有在刚见面站着交谈的顷刻之间,就突然对人痛哭起来呢?看他路 过湘江时作赋凭吊屈原,心绪紊乱,忧郁愤懑,大有远

15、走高飞、悄然退隐之意。此后,终因 经常感伤哭泣,以至于短命而亡,这也真是个不善于在困穷不得志的逆境中生存的人。谋略 一次没有被采用,怎么知道就永远不再被采用呢?不懂得默默地等待形势的变化,而伤害自 己到如此地步。唉!贾谊真是志向远大而气量狭小,才力有余而见识不足。古代的人,有超越世人的才能,必定有超脱世俗的毛病。因此,若非英明智慧、不受迷 惑的君主,就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古往今来都称道苻坚能从草野平民之中起用王猛, 在很短的时间内摒弃他的旧臣而与王猛商讨军国大事。苻坚那样一个平常之辈,竟能占据半 个天下,原因就在于此吧。我很同情贾谊的志向,所以对此详尽地进行评论。同时也要使君 主明白:如果

16、得到了像贾谊这样的臣子,就应当了解这类人有孤高不群的性格,一旦不被重 用,就会忧伤颓废,不能重新振作起来。而作为贾谊这样的才人,也应该有节制地发泄自己 的情感啊!(节选自古文观止)乙并且用贾谊的主张,孝文帝(汉文帝)只要稍微运用一下,(达到的效果)还能与周成 王、周康王的功德媲美。假如将他使用于朝廷,使他坐于廊庙之上,那么张扬大汉的风度, 升上三皇之首,犹如决堤放水、稗草上成熟后的子粒脱落一样容易了。可怎奈(孝文帝)却 抵制辅佐王道的策略,远远地将他流放到诸侯王的地方。所以贾谊路过长沙作赋一篇临汩罗 江凭吊屈原,而司马迁在屈原之后为其作传,以昭明贾谊同屈原一样忠君爱国却遭摒弃放逐。 但班固不但

17、不讥笑汉文帝疏远贤才,痛惜贾谊不受重用,却说贾谊是命里寿短才去世的。况 且贾谊是因为怀志不遇忧伤抑郁而意外早死,怎么能说他寿命短呢?(节选自欧阳修贾谊不至公卿论)15 .C【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C.令堂指葛使君的母亲,朋友 相别,礼节上愿其母生活清平安康”错误。“令堂”句写的是葛使君治政时,百姓生活安乐 的场景,“令堂”此处泛指老人。16 .首联表达对朋友治政有方、政绩显著的赞美之情。颔联表达诗人与朋友的相见 恨晚之情和依依惜别之情。颈联表达对朋友礼贤下士,使百姓生活安乐的钦佩之情。尾 联表达离别朋友之后的伤感之情。【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首联“邑屋为儒知善政

18、,市门多粟见丰年” 意思是:你虽是乡里的儒生却懂得良好的政令,市场的门边堆了很多的粮食,足见是个丰收 之年。表达对朋友治政有方、政绩显著的赞美之情。颔联“追攀更觉相逢晚,谈笑难忘欲别 前”意思是:追随牵挽依依惜别更觉得相见恨晚,谈笑风生难忘我们却即将分别。表达诗人 与朋友的相见恨晚之情和依依惜别之情。颈联“客蟆雅游皆置榻,令堂清坐亦鸣弦”意思是: 客卿幕僚和所交往的人你都能礼贤下土,老人安静闲坐百姓生活安乐。对朋友礼贤下士,使 百姓生活安乐的钦佩之情。尾联“轻舟后夜沧江北,回首春城空黯然”意思是:小舟在后半 夜到了沧江北,回望春城内心只留下伤感。表达离别朋友之后的伤感之情。17 . (1)良将

19、劲弩守要害之处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2)邪曲之害公也 方正之 不容也(3)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18 . 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处:凝聚:气体由稀 变浓或变成液体聚集;积聚。凝结:由气体变成液体或由液体变成固体。结合语境应选“凝 聚”。第二处:防止:预先设法制止(坏事发生)。防治:预防和治疗(疾病等);预防和治 理(灾害等)。结合语境应选“防止二第三处:薪火相传:前一根柴刚烧完,后一根柴已经 烧着,火永远不熄、,比喻师生传授,学问和技艺一代代地继承下去。也比喻种族、文化等代 代相传。也说薪尽火传。一脉相传:由一个血统或一个派别传下来。也说一脉相承。结合语

20、境应选“薪火相传:第四处:源源不断:继续不断的样子。络绎不绝:(人、马、车、船等) 前后相接,连续不断。结合语境应选“源源不断”。19 . A【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画线句的引号作用是表示特殊 含义。A.表示特殊含义。B.表直接引用。C.表示反语讽刺。D.表示特定称谓。20 .我们应将以“个性化”为特征的师承教育与以“标准化”为特征的院校教育相结合, 将传统教育的精粹融入现代教育体系之中,构建适应新时代的中医教育体系。【解析】本题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本题中的画线句,按类型符合分述法,所以应将“以 个性化为特征的师承教育”与“传统教育的精粹”分开,将“以标准化为特征的院 校教

21、育、现代教育体系相结合、相融入”分开,形成两两结合的句子,再让“构建适应新时 代的中医教育体系”独立成句。故变为短句:我们应将以“个性化”为特征的师承教育与以 “标准化”为特征的院校教育相结合,将传统教育的精粹融入现代教育体系之中,构建适应 新时代的中医教育体系。21 .语句在“打麻将时”前加“有人”;删掉“这与”,或把“是重要因素”改为“有 重要关系:语句删掉“避免”或“不要”;删掉“左右”。【解析 1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语句,成分残缺,“打麻将时突然死亡” 缺主语,前面加“有人”;结构混乱,改为“这与有关”或去掉“这与二语句,否定 不当导致不合逻辑,删掉“避免”或“不要”;“30

22、40”为约数,不能再用“左右”,册U掉 “左右”。22 .久坐为什么会引起腰疼?久坐还有哪些危害?如何避免久坐的危害?【解析】本题考查拟写标题的能力。第一段,由“此时腰椎局部受到的剪切力增大,久 而久之就可能造成腰背部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损伤,引起腰疼”等内容可知主要内容为“久坐 的原因”;第二段,由“导致死亡风险的增加带来身体肥胖、机能退化”等内容可知主 要内容为“久坐的危害”;第三段,由“远离这些危害最有效的方法当然是”等内容可 知主要内容为“避免久坐危害的方法、把以上分析变为疑问句即可。23 .【写作指导】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本题侧重于要求个体确立一种积极的 价值观和处世态度。电影勇

23、敢的心所说的那句话“每个人都会死去,但不是每个人都曾 经真正活过”包括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死是每一个个体所必须面对的结局;第二层意 思是,只有创造远超于肉体意义的价值或精神价值才能算得上是真正地活过,即生物意义上 的死亡是必然,精神层面上的活着才是我们要追求的。试题明确了写作方向,一是让考生思 考短暂的人生里我们可以做什么,二是我们应该怎样在短暂的人生里创造人生价值。这两个 问题就是考生要核心写作的方向和内容,即整篇文章应该回答“我们究竟可以做什么? ”“怎 么活着才能活出人生价值? ”这两个问题。但写作不是漫无方向的,“结合先秦诸子大家的 观点、主张、哲学”一句又限定了写作方向,考生必须

24、从先秦诸子大家入手进行归纳、分析, 得出先秦诸子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然后根据写作需要,融入自己的文章之中。【立意】1 ,用有限人生活出无限价值2 .于问心无愧中求自我之志3 ,用历史照亮人生之路【参考例文】于问心无愧中求自我之志“大丈夫生于世间,当顶天立地。”这句话自古便被人们所推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 泰山,或轻于鸿毛。”也在告诫我们要活出自我的价值,那么究竟如何活出自我的价值呢?“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是颜回对这个问题的回 答。颜回是孔子最看重的弟子,安贫乐道,这是我们对颜回最深的刻板印象。在剥开这层金 缕之后我们能一窥颜回之智。即使家境贫寒、家徒四壁,但

25、颜回依旧能在落魄茅庐之中吹响 欢快的笛声;即使只有箪食、瓢水,但我们依旧可以听见颜回口中的诵书之声;即使食不果 腹、衣不蔽体,在陋巷中人的嘶吼和粗鄙的行为之中,我们似乎依稀可以看见一个儒衫学士 捧书研究学问,在思索着如何更好地克己复礼。读书人很多,但做到“立德、立言、立身” 三立的读书人中颜回必有一席之地。宁可曳尾于滩涂之中,不肯委身于神社之中的庄子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作为道家思想 的集大成者,庄子一生都在寻找真正的自由,真正的鹏程万里,他拒绝了宋国国君的请求, 只是告诉宋国使臣,他宁愿做一只在滩涂中曳尾滑行的乌龟,也不愿做只剩尸骨在神庙中被 贡为神灵的神龟。抛下漆园吏的身份转身写下逍遥游,希

26、望乘着鳏鹏穿梭于太虚之中做 自在的神仙。明明一身才华被身居宰相之位的朋友妒忌,却打了个猫头鹰的比喻来告诉朋友, 自己志不在官场。我不知道庄子有没有做到真正的超脱于世界,但我想这区区红尘世俗从未 把他困住,妻子死后在墓边舞蹈的他坚信着死亡不是终点。也许有一天我们神游于太虚之上 时方能看见大自在的庄子。掌六国相印,被各路诸侯尊为座上宾的苏秦给出了答复。曾经的苏秦只有一腔热血地上 朝堂,落魄地离开了宫廷之中,回家后被家人看不起,被嫂子冷嘲热讽。可是苏秦没有气馁, 他开始了悬梁刺股,我想是他心中有着一股信念,当神问他如何成功之时,他用每日每夜的 不眠回答,用在困倦时刺向大腿直至双腿流血的锥子回答,用系

27、发于梁上,一低头便是针扎 之痛的行为告诉了神。于是他开始了纵横探阖的旅途,用自己的能言善辩使六国联合,成为 执掌六国宰相之位的人。在名贵的马车中,他问拜伏在车边的嫂子“为何当初视我如无物, 如今却前倨后恭”之时,他已向家人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向世界证明了价值。如何活出价值,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给出了不同的答复。但在我看来,所有人的做法 都是为了问心无愧。颜回克己复礼是对自己一身知识与作为的无愧;庄子是对自己自由的心 灵的无愧;苏秦是为了告诉自己做出一番事业的无愧。只要各司其职、问心无愧,那么无论 大人物或小人物,都活出了自我的价值。活的时代一一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一个人对传统儒家道德规范正不断进行着

28、突破和修正。从中国古代史学的求真精神和信史原则来看,史家议论当以事实判断为先。洪迈言”作 议论文字,须考引事实无差忒,乃可传信后世”,正是此义。(朱露川史书叙事与史家议论的辩证关系)材料二:“秉笔直书” “实录毋曲”是古人著史作典的起码原则和治学品德,其实说起容易做起 难。有人为沽名钓誉,为利禄奔波而不惜臆改讹误、伪造史实,从而贻累古人,延误后学。东汉班固为了入仕当官,在撰写汉书时,对刘汉政权隐讳真实,肆意溢美。南朝沈 约为了跻足政坛,撰宋书时,大肆颂扬豪门士族,达官显贵,对被皇帝随意诛戮的文武 大臣,均隐去真实死因。史书的失真,带来一系列荒谬。这种荒谬常常作为改头换面的“正 史” “国传”又

29、汇编于新的历史著述中,如此循环往复,欺骗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也有对历史文献表示怀疑者。最早以证实精神审度历史文献的史学家是司马迁。他撰述 史记“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反对“誉者或过其实,毁者或没其真”。他整理 考订原始文献与亲身调查访问史实,具有追根穷源的开拓意义。对于一时难以理清的问题, 采取了 “疑则传疑”的审慎态度。(葛存雍史书的局限与史家的史识)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史学研究表现出生机勃勃的活力,以丰富的题材和多向度的视角,刷新 了史学的风貌,使史书从干燥无味的说教,变为生动具体的叙事。史学开始走向大众,史学 著作从少数人阅读变为大众读物。但值得注意的是,史书的信誉在下降,

30、戏说历史的各类书籍、讲坛受到欢迎。近年来在 市场上走俏的如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一个都不正经等,儿乎都是非历史专业者所写。 史学的作者从史官、专业学者,到非专业的作家,体现了述史主体的大变化。一般说来,传统专业史家说什么都要有证有据,讲究的是历史真实性和启示性。如今则 不然,这些业余作者讲史时有自说自话的,有戏说臆说的,有的竟宣称自己在“玩历史”。 更值得注意的是,许多读者似乎并不在乎什么史实不史实,只要读来解闷、解气就是好的。史学本是一门纪实的学科,容不得掺假和戏说,古代一些史家为秉笔直书,牺牲性命的 大有人在。如今,戏说、娱乐渗入到史学,可算是“娱乐至死” 了,但死的不是娱乐,而是 史学的严肃

31、性和真实性。这是专业史家无可奈何的现象。期盼求真将再度成为人们读史解惑 的追求。(北京日报史书的信誉不能降)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齐大非耦”的历史故事被沈约故意曲解,成为他区分士庶阶层的思想武器。B.范晔对东汉历史走向所作的假设与历史发展规律相符,体现了其见识之高。C.中国史学上对史家议论做出直接评价的最早可以追溯到班彪对司马迁的评价。D.司马迁不盲从历史文献,他整理考订原始文献、亲身访查史实,具有开拓意义。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事实判断总结和评价史实,对当时和后世的社会实践有指导作用,这对史家的见识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

32、。B.从范晔对班氏父子的批评可以看出:史家的价值判断往往与他所研究的时代及他所生 存的时代相关。C.史家伪造史实,失真的史实又被编进新的历史著述中,由此可见历史是无法重新认识 和重新评价的。D.在史学走向大众的时代背景下,史学著作不可一味追求生动性,而丢失了史学的严肃 性和真实性。3 .下列属于史家议论中的价值判断的一项是(3分)A.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论)B.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项羽本纪)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D.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五代史伶官传序)4 .请梳理材

33、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5 .根据材料内容,请对如何阅读历史书籍提出三条建议。(6分)(二)现代文阅读H (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保卫延安(节选)杜鹏程有一个战士跑上来向周大勇报告:“炊事班老孙又昏倒了!”周大勇急急地离开队伍行列向后跑去。通讯员小成也跟着连长向后跑去。周大勇通红的 脸上汗水混着沙土。他浑身是汗,衣服透湿,像刚从河里跳出来一样。周大勇跑到老孙跟前,看见一个炊事员抱着老孙。他一条腿跪下去,从炊事员怀里把老 孙抱过来,紧紧地搂到胸前。那个炊事员站起来,说:“连长!老孙,老孙不行啦!”周大勇说:“去!快去帮助指导员。看,那不是指导员?他又扶着谁!”那个炊事

34、员望着老孙,迟迟疑疑停了好久才走开。老孙眼发直,干枯的嘴唇咧开,脸涨得通红,脖子上暴起发紫的血管。他的嘴唇动着, 仿佛要给自己的同志和这世界留句什么话,但是说不出来。不大一阵工夫,他的呼吸由急促 变得微弱了,脸由通红变成灰白蜡黄周大勇紧紧紧地搂着老孙,眼珠子一动也不动地盯着老孙那半闭的眼睛,心神错乱地嘟 哝:“有一口水就好了!有一口水”通讯员小成也机械地重复:“有一口水就好了!”一口水一条命呀!敌人三架飞机,绕过来又栽下来,一条条的火箭,穿在周大勇周围的沙子里爆炸了。炸 起的沙土扑在周大勇和老孙的脸上。周大勇用自己的胸膛遮掩住老孙。周大勇望着那俯冲扫射的敌机,眼里喷火。团卫生队队长,骑着马赶来

35、了。他跳下马,喊:“有办法,有办法,这针药有效。”卫生队长拼命地把注射器的针尖往老孙胳膊上的血管里扎,可是扎不进去。生命离开了 老孙,血管,筋肉都僵硬了。周大勇把老孙轻轻放到地下,站起来。他把自己的破衣袖子撕 下一片,想盖在老孙脸上,免得沙子吹进老孙眼里。可是周大勇拿上那块破布,呆呆地站在 那里,像是他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像是他的心脏停止跳动,血液停止循环,思想也木然不 动了!老孙啊,老孙,同志们走路你走路,同志们睡觉你做饭。为了同志们能吃饱,你三番五 次勒裤带。你背上一面行军锅,走在部队行列里,风里来雨里去,日日夜夜,三年五载。你 什么也不埋怨,什么也不计较;悄悄地活着,悄悄地死去。你呀,你

36、为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 献出了自己的一切啊!部队哗哗哗地前进着,战士们,担架队员们走啊!走啊!老孙没 有走完的路,同志们要走完!战士们用眼光向倒下去的同志致敬。听不见长吁短叹,看不见愁眉苦脸,只有一种沉重 而又严肃的空气,充满在天地之间。周大勇双手撑在腰里,再一次地望望老孙那老诚忠厚的脸相。啊,这个跟他周大勇同生 死共患难的战士,永远放下了自己的行军锅,永远再不会向他说:“连长,我没啥能耐,吃 点苦总还行我好赖是个党员。唉,我做的事太少连长,你跟指导员劳累的,教人心 疼!”周大勇心里绞痛:有多少英雄好汉倒下去了啊!有多少热血浇在中国的土地上了啊!周大勇和小成,用黄沙掩埋了老孙的尸体。趁团供给处的

37、队伍过来的工夫,周大勇要了 一片炮弹箱子上的木板,用刺刀削了削。他从文书手里接过来毛笔,在木板上写着:共产党员孙全厚,五十七岁,山西孝义人,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光荣牺牲!周大勇把这个木牌插在老孙的墓前,望着它,望着它!周大勇擦了擦头上的汗,背上老孙留下的行军锅,正要去赶自己的连队,团政治委员李 诚上来了。李诚满脸是沙土,嘴唇干得裂开小口子,鼻孔里塞了一团棉花,上嘴唇还有干了 的鼻血。他的马满身是汗,口里流着白沫。李诚跳下马,看了看墓牌;站在坟墓旁边,脸上一条条的皱纹像刀子刻的一样。他抬起 头,眼睛一眨也不眨地望着前进着的战士。突然,李诚向战士呼喊:“同志们! 一个战士倒下了,千百个战士要勇敢前

38、进! 一个共产党员倒下了,千百个共 产党员要勇敢前进!大山沙漠挡不住我们;血汗死亡吓不倒我们。前进!哪里有人民,我们 就到哪里去;哪里有苦难,哪里就更需要我们。前进,勇敢前进!战胜一切困难这用全部生命力量喊出的声音,掠过战士们的心头,在无边无际的沙漠上空雷似地滚动。战士们踏着沙窝,急急地向前走去。他们那黑瘦的脸膛上,眼窝里,耳朵里,嘴唇上, 都是厚厚的一层沙土;两腿沉重得像灌满了铅。但是,他们都挺起胸脯扬起头,加快脚步, 一直向前走去。他们都坚毅地凝视迎面移来的沙漠,凝视远方。沙漠的远方,一阵旋风卷起了顶住天的黄沙柱。就算它是风暴吧,就让它排山倒海地卷 来吧!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

39、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行军途中,连长周大勇将昏倒的炊事班战士老孙搂在怀里,眼睁睁地看着老孙的生命 一点点地逝去。小说描述了炊事班战士老孙牺牲的情况,故事悲壮、感人。B.小说写周大勇与通讯员小成反复念叨“有一口水就好了。表现了他们救人时痛苦而 无奈的心情,突出了行军途中战士们干渴的情形以及沙漠环境的极度恶劣。C.周大勇掩埋老孙,在墓前插上木牌,背上老孙的行军锅追赶连队,这表现了战友间深 厚的情谊,也表明周大勇将接替老孙的工作,突出了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D.小说描写战士们在团政治委员李诚用全部生命力量喊出的话语的激励下,挺胸抬头, 加快步伐勇敢向前,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激情,为小说涂抹上亮丽的色彩

40、。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如写周大勇催促那个炊事员去帮助指导员,用“去”“看” 表示情况紧急,“他又扶着谁”表明行军途中战上伤病较多,亟须帮助。B.小说先细致地描绘老孙昏厥的模样、呼吸的变化,再写周大勇念叨“有一口水就好了”, 然后写卫生队长骑马赶来救治,小说情节紧凑有致,情感丰富细腻。C.小说细节描写生动传神,比如,敌人的三架飞机飞来轰炸,周大勇用自己的胸膛遮掩 住老孙,这一细节表现了周大勇把战友看得比自己更为重要的高贵品质。D.小说中李诚呼喊的话语,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感情沉痛而富有激情,揭示了 小说的主旨,突出了人民解

41、放战争的意义及人民军队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8 .小说画横线部分两次描写周大勇的内心独白,有什么作用? (4分)9 .保卫延安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优秀长篇小说,被誉为“英 雄史诗”,是革命英雄主义的赞歌。请从选材的角度简要分析小说是如何表现革命英雄主义 精神的。(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甲)贾谊论苏轼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 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愚观

42、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 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 几一日得行其道。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 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我J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孙丑 问曰:“夫子何为不豫? ”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 ”君子之爱其 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若贾生者,非 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

43、 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 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 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 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萦纤郁闷,超然有远举之志。其 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天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 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古今 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

44、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 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 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节选自古文观止)【注】地名,今山东临淄。耀然:超然远去的样子。狷介:性情正直,洁身自好,不 与人苟合。(乙)且以谊之所陈,孝文略施其术,犹能比德于成康。况用于朝廷之间,坐于廊庙之上,则 举大汉之风,登三皇之首,犹决壅稗坠耳。奈何俯抑佐王之略,远致诸侯之间。故谊过长沙 作赋以吊汨罗,而太史公传于屈原之后,明其若屈原之忠而遭弃逐也。而班固不讥文帝之远 贤,痛贾生之不用,但谓其天年早终。且谊以失志忧伤而横夭,岂日天年乎?(节选自欧阳修贾

45、谊不至公卿论)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B.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C.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D.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愚,自谦,称自己不聪明,愚兄,是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见,称自己的见解。B.三代,也叫三朝,是对中国历史上的夏、商、周三个重要朝代的合称。C.

46、赋,汉朝特别盛行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讲究文采,韵律,属于骈体文的一种。D.廊庙,廊是指房屋前檐伸出的部分,也指殿下屋;庙即太庙。此处指代朝廷。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文开篇提出观点,接着指出贾谊的仕途遭遇,为他虽然是帝王的辅佐之臣却未能施 展才华而倍感痛惜,寓意深沉。B.苏文第二、三段围绕“待”与“忍力列举孔子得君之勤,孟子惜君之厚、爱身之至 等事例,反思贾谊行为,得出结论。C.苏文第四段写绛侯、灌婴功高势大,而贾谊仅一年轻后生,地位低微,不可能使文帝 采纳自己的主张,从而实现人生抱负。D.苏文对贾谊之志未能施展详尽评论,同时提醒君主,像贾谊这样的臣子,一旦

47、不被重 用就会忧伤颓废,不能重新振作。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2)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14 .对于贾谊不被重用的原因,苏轼和欧阳修的看法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3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别葛使君王安石邑屋为儒知善政,市门多粟见丰年。追攀更觉相逢晚,谈笑难忘欲别前。客蟆雅游皆置榻,令堂清坐亦鸣弦。轻舟后夜沧江北,回首春城空黯然。【注】客蟆:客卿幕僚。置榻:后汉书陈蕃传:“郡人周琰,高洁之士。前后

48、郡守 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特为置一榻,去则悬之后以“置榻”喻礼贤下士。鸣弦: 泛指官吏治政有道,百姓生活安乐。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先写葛使君的身份,接着写他的政绩,“邑屋”即“乡里”。B. “追攀更觉相逢晚” 一句写别离葛使君,其中“追攀”的意思是追随牵挽。C. “令堂”指葛使君的母亲,朋友相别,礼节上愿其母生活清平安康。D.尾联写诗人与朋友告别之后的所到之地为“沧江北”,并点明别离地点。16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贾谊过秦论中,“, 两句形象地描写了秦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 士兵守卫耍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2)司马迁屈原列传中,表现屈原痛心小人当道、君子不为所容的两句是“,(3)五代史伶官传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