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念课程与教学的设计要求.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5083213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观念课程与教学的设计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观念课程与教学的设计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观念课程与教学的设计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观念课程与教学的设计要求.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大观念课程与教学的设计要求选择恰当而有力量的“关键概念”,是凝练“大观念”的第一步。“大观念”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一门学科或一个单元主题的“关 键概念”,由词汇所构成;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键概念”建立 联系,形成一个判断或命题,由句子构成。例如,“迁徙”“自由”两 个概念可以是“社会流动与闯关东”“社会流动与农民工进城”等主 题的“关键概念”,也是历史、地理、历史与社会等学科的“关键概 念”;“迁徙使人自由”这一命题就成为一个“大观念”。学生学习上 述主题之后,既能用“迁徙”“自由”的“概念视角”理解社会现象, 又形成“迁徙使人自由”的“概念性理解”,以指导个人和社会做出 决策与行动。这就意

2、味着学生形成了 “核心素养”。选择恰当而有力量的“关键概念”,是凝练“大观念”的第一步。这对发展学生的概念性理解及核心素养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这里的 “概念”是人用来理解通过感官所获得的感觉资料的心智工具,它们 不是从感官经验和各类事物中概括出来的,不是把事物中“不同的性 质”过滤掉、“相同的性质”留下来所形成的。“概念”是人在实践 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被证明有价值的意义或被证实了的“假设”。 这是杜威的“实验经验论”至今依然富有生命力的地方:学生只能通 过亲身实践、亲身经历探究或问题解决过程,才能发展“概念视角”、 形成“概念性理解”。另一方面,为了深入理解并有效实施大观念课 程与教学,我

3、们必须确立“概念”作为“学科形式”的相对独立性。 如布鲁纳所言,一门学科说到底是由一些“伟大组织观念”(即“关 键概念”)所构成,这些“概念”或“观念”就是学科形式,它们在 经验世界中没有直接对应物,常常与人的感知经验、日常生活经验相 左。从康德的“纯粹理性”或“先验范畴”到爱因斯坦的“概念”理 论,均指出了 “概念”的相对独立性。既然如此,无论一门学科,还 是一个单元主题,必须将其“关键概念”从学科或跨学科角度独立提 出,并让学生以亲身实践或问题解决的方式去使用这些概念,才能形 成学生的“概念视角”“概念性理解”及核心素养。怎样提出“关键概念”?埃里克森曾提出过一个关于“关键概念” 的操作标

4、准:1 .抽象性(abstractness):“关键概念”是抽象概念而非具体概念, 不是类似“桌子”“椅子”之类可触摸、观察的客观事物的概念,而 是类似“因果” “自由” “力”之类的抽象概念;2 .普遍性(universality):“关键概念”具有很大的概括性,可以 普遍迁移于各种新情境或“未知情境”;3 .非时间性(thetimeless):“关键概念”具有持久性和一定程度 的永恒性,不是一个已结束的过去事件、转瞬即逝的现在事件或尚未 发生的将来事件;4 .共同性质(commonattributes):关键概念”是“共同性质”, 涵盖许多事例(examples);5 .由词汇或短语构成:

5、“关键概念”由一个或两个词汇或一个短 语构成。这些操作标准对确立恰当的学科或单元主题的“关键概念” 具有指导价值。在“关键概念”之间建立联系、形成命题或句子,构 成可普遍迁移的“概念性理解”,这就是完整的“大观念”。尽管不同教育学者、实践者和决策者对“大观念” 一词的使用及 其内涵所指不尽相同,但均指向于培养学生可迁移的“概念性视角” 和“概念性理解”。大观念课程与教学的设计要求可概括如下。01独立提出学科或单元主题的“关键概念”,并在“关键概念”的 基础上形成可普遍迁移的完整“大观念”或“概念性理解”。既然概 念或观念不能从感觉经验中归纳得到,那就只能相对独立地提出,并 让学科知识和技能以概

6、念或观念为纽带建立有机联系。02创设真实情境或模拟情境(模拟专家创造或使用知识的情境), 让学生以亲身实践与协作问题解决的方式获得“概念性理解”及核心 素养。“关键概念”及“大观念”是用来分析困惑、解决问题的工具 或“假设”,而不是“另类事实”。凡理解均具有“不可传递性”,因 此“概念性理解”必须由学生亲身活动,不能由别人代替。切忌将“关 键概念”及“大观念”教成“定义”或“事实”。03由学科专家、学科教育专家、学科教师、课程专家、学习科学家 等合作确立每一门课程的“关键概念”及“大观念”。由于“关键概 念”及“大观念”集中体现学科本质、学科思维和学科实践,是学科 专家探究、理解和解决问题的独

7、特方式,属于“专家思维”的范畴, 因此,需要以学科专家和学科教育专家为主体并参照其他相关人员的 建议而确立。目前,我国202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科学、 生物、化学、物理等学科都基本明确确立了本学科的“关键概念”或 “大观念”,这为广大学科教师从事大观念教学打下基础。其余的课 程标准则以主题或“任务群”的方式构建课程内容,这也为广大教师 在实践中确立“核心概念”及“大观念”创造了一定条件。相信通过 几年课程改革实践,未来每一门课程均可逐步形成自己的概念或观念 体系。需要指出,由于学科在不断发展,学科研究也存在不同学术共 同体和“学科范式”,因此,同一门课程在概念或观念体系上存在分 歧是

8、正常现象。只要有助于学生发展“概念性理解”及核心素养,就 是有教育价值的学科概念或观念。0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针对单元主题的内容,根 据学生的年龄、心理发展的阶段特点和个性特点,提出单元主题的“关 键概念”及“大观念”。教师在创生课程与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只有 将“关键概念”及“大观念”与学生的活动紧密结合的时候,才能避 免康德所说的“概念无经验则空、经验无概念则盲”的认识误区,也 才能避免维金斯和麦克泰所批评的“设计两恶”即“有活动无内容、 有内容无活动”。在大观念课程与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实现自身的角色转变,使自 己成为“观念本位教师”;其次要帮助学生发展成为“观念本位学生”。

9、 这意味着教师要与学生合作,根据单元主题和具体学习活动的需要, 随时提出“关键概念”及“大观念”,自由使用“概念视角”和“概 念性理解”探究主题,在主题探究中持续发展学生的“概念性理解” 及核心素养。05教师根据所确立的单元主题的“关键概念”及“大观念”,提出 “引导性问题”和探究线索,设计“真实表现性任务”,规划由浅入 深的系列探究活动。只有当概念或观念转化为问题,才能成为学生探 究或理解的对象。由“关键概念”及“大观念”可提出“概念性问题”, 亦称“本质性问题”,这类问题具有开放性,贯穿于大观念课程与教 学始终。概念性理解只有朴素与学术、低级与高级、简单与复杂之别, 没有对错之分,主要由“

10、为什么”之类的问题所构成,故对发展概念 性理解及核心素养发挥核心作用。概念性理解离不开学科知识,针对 单元主题所涉及的关键学科知识或学科事实,可提出“事实性问题”。这类问题有多错之分,是解决“概念性问题”所需要的手段和伴 随物,服务于概念性理解的发展。“辩论性问题”,亦称“哲学性问题, 是与单元主题相关的哲学性或争议性问题。这类问题与“概念性问题” 相比更为开放、更为发散。当把大观念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去思考,或 下沉到真实情境中的复杂问题去应用,则会产生“辩论性问题”或“哲 学性问题”。这类问题可以有力激发学生问题,又被称为“激发性问 题”,它们是“概念性问题”的延伸与补充。引导问题与探究线索是

11、 大观念课程与教学的重要构成。由于概念性理解及核心素养遵循“心灵原则”、发生于头脑内部, 只有当其转化为可触摸、欣赏、观察、评论的“公共实体”或“产品” 的时候,才能获得证实、得到发展。人只有在表现理解时才能发展理 解,大观念课程与教学秉持“表现性理解观”。因此,在确定以概念 性理解及核心素养为主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之后,需要设计与此目标 相适应的“表现性任务”及相应的表现过程和产品。让学生置身某种 情境、以某种角色、基于某种目标、面对某个或某类受众、完成某项 表现或某个产品。这就是“真实表现性任务”。这种任务具有累积性, 是由一个个“子任务”构成的。“子任务”及最终的“表现性任务” 既构成概念

12、性理解及核心素养的评价,又构成具体的教学与学习过程。 一手抓住概念性理解及核心素养目标,一手抓住“表现性任务”,然 后设计整个单元的系列探究活动,由此构成大观念教学的完整设计过 程。大观念教学追求基于“设计思维”进行的教学设计,让教师成为“学程设计师”。这种教学设计取向被维金斯和麦克泰称为“逆向设 计”。由此观之,概念性理解及核心素养是大观念课程与教学的根本目 标,“关键概念”“大观念”及“引导问题”贯穿课程与教学始终,“表 现性任务”与系列探究活动则是概念性理解及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和 载体。大观念课程与教学以发展学生在不确定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 高级能力和人性能力为目的,一切知识技能都成为发展概念性理解的 手段,知识技能的熟练成为核心素养的伴随物和副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