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宜都市数学四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深夜****等你... 文档编号:95075481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宜都市数学四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3年宜都市数学四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宜都市数学四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宜都市数学四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宜都市数学四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一、用心思考,认真填写。1点A用数对表示是(4,4),将点A向右平移2格后的位置是_。2下图至少是由(_)个小正方体组成的。3比8.37多1.2的数是(_),4.61比8.25少(_)。488356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_),保留两位小数是(_)。5有鸡和兔子共11只,34条腿。(_)只鸡,(_)只兔子。6一个立体图形从右面看到的是,从上面看到的是,从正面看到的是。你能找出这个立体图形吗?(在正确的立体图形下面画“”)7a8815_(_)。8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2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_)平方厘米9在里填“”“”或“”。590006万 3

2、40万339900038015380510 2309239010在括号里填上“”“”或“”。7.9(_)8.2 0.51(_)0.509 0.6(_)0.60 1.23(_)1.3211x+x=x2(_)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1230颗葡萄,文文吃了,她吃了18颗。 (_)13把0.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是1 (_)14一班和二班学生的平均身高分别是1.46米和1.48米,小明在一班,小红在二班,小红一定比小明高。(_)15真分数比1小,假分数比1大(_)1655(1928)551928。(_)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7一个整数的末尾和中间都有0,关于这个数不

3、可能出现的读法是( )。A一个“零”也不读B只读一个“零”C读两个“零”D有几个“0”就读几个“零”18从正面看哪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A B C19在“9b”这个算式中,一个因数乘4,另一个因数除以4,得到的积( ).A不变B扩大16倍C缩小16倍20与2512计算结果相等的算式有( )。A25122B2510252C2539D2510221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相向而行(如下图),甲每分钟走50米,乙每分钟走60米,经过5分钟两人相遇。相遇地点靠( )近。AA地BB地C无法确定四、细心计算,认真检查。22直接写得数。20020 50600 80010 2303080500 120

4、40 30040 2540012580 25030 2900 84723下面各题怎样简便怎样算。900105(2436) 2.60.983.027.4125(138) 19.85.44.6564213164113 985624计算并验算 (1)4.56+3.94= 验算: (2)9.23-5.67= 验算:五、操作题25在下面方格纸上画出看到的图形。 26并按要求画一画。(1)画出上面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2)画出完整图形向右平移10格,再向上平移2格的图形。六、解决问题27一辆汽车以85千米/时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8小时到达从乙地返回甲地时,因为下雨,用了10小时这辆汽车

5、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时?28按要求画一画,填一填。(1)画出图A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2)B点可以用数对_表示,D点可以用数对_表示。(3)把三角形BCD向左平移5格,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4)把原来的三角形绕C点逆时针旋转90度,画出旋转后的图形。29按要求画图。(1)把梯形绕点A逆时针旋转90。(2)把原始位置的梯形先向右平移4格,再向上平移3格,画出最后的图形。(3)把图形甲绕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_,再向下平移_格就能和图形乙拼成一个更大的长方形。(4)如果原始位置的梯形中点A用数对表示是(5,2),那么梯形按第(2)题中平移后对应的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_。30四

6、、五年级同学采集树种,四年级采了12.5千克,五年级比四年级少采了2.8千克。四、五年级同学一共采集了多少千克?31四(1)班同学在一次义务劳动中采集树种3kg,在校园里种下0.91kg,交给老师1.09kg。还剩下多少千克?参考答案一、用心思考,认真填写。1、(6,4)【分析】根据题干可得,点A是在第4列,第4行,向右平移2格后,是在第426列,由此可知,点A现在是在第6列第4行,用数对表示为(6,4),由此解答。【详解】点A用数对表示是(4,4),将点A向右平移2格后的位置是(6,4)。【点睛】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由此即可解答问题。2、12【分析】通过

7、观察后发现,分为三层,上层有2个,中间层有两排,一排3个,一排2个,最下面层也有两排,一排3个,另一排2个,由此解答。【详解】2323212(个)故答案为:1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计数,注意分别计数,要注意做到不重不漏。3、9.57 3.64 【分析】根据小数加法的意义列出算式8.371.2计算即可;根据小数减法的意义列出算式8.254.61计算即可。【详解】8.371.29.578.254.613.64故答案为:9.57;3.64【点睛】此题考查了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关键是根据题意正确列出算式进行计算。4、88.356亿 88.36亿 【分析】改写成用亿字做单位的数,就是在亿位数的右下

8、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小数点末尾的零去掉,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亿”字;求小数的近似值,要保留几位小数就要看它的下一位数,按照“四舍五入”法分别进行解答即可。【详解】88356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88.356亿;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看第3位上的数,第3位上的数是6向前一位进一并舍去尾数,88.356亿保留两位小数是88.36亿。故答案为:88.356亿;88.36亿【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改写时注意把小数点后面末尾的0去掉。5、5 6 【分析】假设全是兔子,则脚有11444只,这比已知的34只脚多了443410只,因为1只兔子比1只鸡多422只脚,所以鸡有1025只,则兔子有1156只。

9、【详解】假设全是兔子,则鸡有:(11434)(42)(4434)21025(只)所以兔子有:1156(只)故答案为:5;6【点睛】此题属于鸡兔同笼问题,解这类题的关键是用假设法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6、【分析】观察图形从右面看到的是一上二下,明显不对;观察图形从右面看到的是一上三下,从上面看到的是三行,第一行一个第二行三个第三行一个,从正面看到的是一上三下,和题目中的一样;观察图形从右面看到的是一上二下,明显不对,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分析:观察图形从右面看到的是一上二下,明显不对;观察图形从右面看到的是一上三下,从上面看到的是三行,第一行一个第二行三个第三行一个,从正面看到的是一上三下,和

10、题目中的一样;观察图形从右面看到的是一上二下,明显不对;所以只有图形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点睛】本题是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意在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7、8 a 15 【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据此解答即可。【详解】a88158(a15)故答案为:8;a;15。【点睛】乘法分配律是乘法运算中非常重要的定律需熟练掌握,达到能认会用的地步。8、9【解析】略9、;=【解析】略10、 【分析】小数比较大小时,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相

11、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小数的性质是指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详解】7.98.2 0.510.509 0.60.60 1.231.32故答案为:;。【点睛】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与整数基本相同,都是从高位起,依次把相同数位上的数进行比较。11、【分析】x+x表示两个x相加,根据乘法的意义,还可以写成1x;而x1表示两个x相乘;它们表示的意义不同,只有当x=1或0时,等式才能成立,而当x等于其它的数时,等式都不成立了;据此判断即可【详解】x+x表示两个x相加,可以写成1x;而x1表示两个x相乘;当x=1或0时,x+x=x1能成立,而当x等于其它的数时,x+xx1故判断为:二

12、、仔细推敲,认真辨析。12、【解析】略13、【解析】略14、【分析】平均数只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应这组数据的中所有数据的大小,一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46米,则小明的身高可能高于1.46米,也可能低于1.46米,也可能等于1.46米;二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48米,则小红的身高可能高于1.48米,也可能低于1.48米,也可能等于1.48米.【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一班和二班学生的平均身高分别是1.46米和1.48米,不能说明小红就一定比小明高,小红可能比小明高,也可能比小明矮,也可能和小明一样高。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含义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平均数只能

13、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映这组数据的中所有数据的大小。15、【详解】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因此本题错误16、【分析】乘法分配律: a(bc)abac;据此即可判断。【详解】55(1928)55195528,所以原题不正确。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掌握和灵活运用。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7、D【详解】“0”处于一个整数的末尾是不读出来的,若中间的0在万级或亿级的末尾也是不读的,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比如:8000 8000读作:八千万八千,一个“零”也不读;8008 8000读作:八千零八万八

14、千,只读一个“零”;8008 0880读作:八千零八万零八百八十,读了两个“零”。18、C【解析】略19、A【解析】略20、B【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据此解答即可。【详解】A 很明显,算式25122和2512的计算结果不相等;B 251225(102)2510252,则算式2512与2510252计算结果相等;C 251225(39)253259,则算式2512与2539计算结果不相等;D 251225(102)2510252,则算式2512与 25102计算结果不相等;故答案为:B。【点睛】乘法分配律是乘法运算

15、中非常重要的定律,需熟练掌握,达到能认会用的地步。21、A【分析】用甲每分钟走的路程乘5就算出甲走的总路程,用乙每分钟走的路程乘5计算出乙走的总路程,比较甲和乙走的总路程,谁走的少,相遇地点就靠谁近。【详解】505250(米)605300(米)250米300米,所以相遇地点靠甲近。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相遇问题,关键是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分别计算出甲和乙走的路程。四、细心计算,认真检查。22、4000;30000;8000;690040000;4800;12000;1000010000;7500;1800;12【分析】整百数乘整十数,先将非0数字相乘,再看两个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最后

16、在所得积的末尾加上几个0即可。整十数乘整十数,先将非0数字相乘,再在所得积的末尾加上2个0即可。三位数乘整十数,先将非0数字相乘,再在所得积的末尾加上1个0即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若被除数的首位数大于除数,商的首位数字在十位,若被除数的首位数字小于除数,商在个位上。【详解】200204000 5060030000 800108000 2303069008050040000 120404800 3004012000 25400100001258010000 250307500 29001800 84712【点睛】重点考查学生口算能力,细心计算即可。23、20;14;13000;9.8;500;5

17、488【分析】(1)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减法,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除法;(2)先利用加法交换律进行交换,再用加法结合律简算;(3)运用乘法的交换律与乘法结合律简算;(4)根据减法性质进行简算;(5)在加减同级运算中,带着数字前面的运算符号,交换加减数的位置进行计算,其结果不变;(6)先把98分解成1002,再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详解】900105(2436)9001056090045202.60.983.027.42.67.40.983.02(2.67.4)(0.983.02)10414125(138)125(813)1258131000131300019.85.44.619

18、.8(5.44.6)19.8109.8564213164113564164213113(564164)(213113)4001005009856(1002)561005625656001125488【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注意运算顺序,仔细分析式中数据,运用合适的简便方法计算。24、(1)解:(2)解:【解析】【考点】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分析】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要对齐,满十进一,借一当十;验算时,加法用减法进行验算,减法用加法进行验算五、操作题25、【解析】略26、【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的下边画出关

19、键对称点,连结即可。同样的平移时也需要先平移图形的五个顶点,然后连结即可。【详解】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见下图),完整图形向右平移10格,再向上平移2格的图形(见下图):【点睛】此题是考查作作轴对称图形以及平移后的图形,画出另一半的关键是找好对称点,平移图形的关键是先平移好五个顶点。六、解决问题27、68千米/时【详解】85810=68(千米/时)28、(1)(3)(4)作图如下:(2)(17,7);(19,4)【分析】(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轴是对称点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在对称轴的另一边画出关键的对称点,然后首尾连接各对称点即可;(2)

20、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由此表示出B点和D点的位置;(3)根据平移的特征,把三角形BCD的各顶点分别向左平移5个单位,依次连结即可得到向左平移5格后的三角形;(4)根据旋转的特征,三角形绕C点逆时针旋转90度,点C的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详解】(1)(3)(4)作图如下:(2)B点可以用数对(17,7)表示,D点可以用数对(19,4)表示。【点睛】作轴对称图形、作旋转一定度数后的图形、作平移后的图形关键是确定对称点(对应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位置时,要熟练掌握数对中数字所表示的意义。29、(1)(2)如下图

21、:(3)90;2(4)(9,5)【分析】(1)先画其中的两条边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后的边,再画出整个旋转后的梯形。(2)先将A点向平移4格,再向上平移3格,把平移后的A点确定下来,再画出平移后的整个图形。(3)根据乙图可确定将甲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再向下平移2格。(4)向右平移4格后,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增加4,向上平移3格后,数对中的第二个数增加3,据此解答。【详解】(1)(2)如图:(3)甲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再向下平移2格。(4)549,235,数对为(9,5)故答案为:(1)(2);(3)90;2 (4)(9,5)【点睛】数对的第1个数表示的是列数,第2个数表示是行数。30、22.2千克【解析】12.5-2.8+12.5=22.2(千克)31、1千克【分析】让树种的总千克数(校园种下的千克数交给老师的千克数),即可求得还剩的树种千克数。【详解】根据分析可得:3(0.911.09)321(千克)答:还剩下1千克。【点睛】本题考查了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注意,分析数据特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如减法的性质,以达到简算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小学数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