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文化站典型材料】乡镇典型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文化站典型材料】乡镇典型材料.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乡镇文化站典型材料】乡镇典型材料 充分发挥基层文化站作用 让文化真正走进群众生活记鄂托克前旗昂素镇文化站 党的十六大指出“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必需大力进展社会主义文化,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气,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制造力和分散力之中。全党同志要深刻熟悉文化建立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进展富强”。 依据十六大的精神,结合上级有关要求及农村牧区改革进展的实际,昂素镇适时提出了“生态立镇、牧业强镇、文化兴镇”的进展思路。在详细工作中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满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为目
2、标,以活泼群众生活、富强文化事业为宗旨,积极地、制造性地开展了文化事业工作,通过一系列的创立活动和创立工作,推动了全镇人民群众文化意识的增加、全镇文化条件的改善和农村牧区文化水平的提高。 一、抓活动,群众生活添姿彩。 近年来,我镇党委、政府特别重视和支持各种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为了活泼全镇群众文化舞台,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广阔干部、群众为主体的文体活动组织网络,广泛开展了文体活动。同时,根据“小型多样、室内外分散、因地制宜”和“业余、自愿、休闲”的原则,在全镇范围内深入、自发地开展了各类文体活动。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激发了广阔群众参加文化活动的热忱,弘
3、扬了民族精神,营造良好的气氛。一是组建了“青年志愿者艺术团”与“昂素民间艺术团”。青年志愿者艺术团从2023开头筹办,已经组织了3届,深入各嘎查(村)巡回演出,受到了广阔农牧民朋友的广泛好评。2023年8月份,由镇党委牵头。文化站组织,在原有青年志愿者艺术团的根底上成立了“昂素民间艺术团”,先后在旗影剧院、昂素镇文化活动中心、旗广场等地演出,以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和精彩的表演艺术,得到旗党政和文化部门的充分确定,取得圆满胜利,观众累计达8000多人次,让人们观赏到了一场原汁原味的蒙古族文化大餐,也促进了蒙古族文化的弘扬。同时,由镇党委、政府举办,旗乌兰牧骑等单位协办,以展现民族特色、弘扬民族精神
4、、满意群众文化需求为目标,屡次在广场进展了“民乐组合和家庭组合大赛”、“农牧民业余歌手大赛”等广场文艺汇演,参加活动的群众到达3000多人次,为活泼群众文化生活,营造和谐社会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二是刊发了“巴音呼拉胡”、“阿拉格苏力迪”刊物,先后发表农牧民作家和写作爱好者的作品500余篇,为他们的创作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三是近年来昂素镇深入开展“文化下乡”活动,由镇文化站、综合站、计生办、卫生院、司法所等部门协同协作,定期深入到农牧户家中,根据集中分散的方法,对科技人员,养殖大户及农牧民群众就国家政策的制定出台,当前农牧业的进展方向、产业构造调整的必要性,和饲草料配方、饲喂方法,良种养殖,常期
5、疾病防治,规划生育、卫生保健和法律学问等农牧民切实关怀的问题,进展了具体的讲解。并积极联系协作旗农牧局、科技局、科协针对农牧民反响热切的就今后农牧业如何进展才能挣到钱、才能多挣钱等问题,进展系统,通俗的阐述,近两年来已与内蒙古农业大学、正大饲料厂、农牧局、科技局,科协等单位联合组织培训农牧民16000多人次。同时,邀请旗流淌放映队,先后到嘎查放映了题材为纪念抗战六十周年、公民道德建立等各类影片60余场次,丰富了农村牧区的业余文化生活。四是成立各种体育协会,展现昂素人民的群众体育风采。我镇孟克吉日嘎拉组建了牧民门球队,先后代表旗、镇屡次参与了老年门球竞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结合“元旦”、“三
6、八”、“五一”、“五四”、“七一”、“十一”等节日,镇文化站、妇联、团委、工会、学校等组织开了篮球、排球、乒乓球、拔河、象棋、扑克等体育竞赛9期,受益干部群众达1000余人,极大地活泼了我镇的文化气氛。 二、传承文化传统,弘扬民族文化 昂素镇是一片古老而奇妙的土地,是保存蒙古族传统文化最完整的地方之一,这里拥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和荣耀的革命历史传统,而且文化资源丰富,民间曲艺、民族服饰、饮食、歌舞、马术文化、祭祀礼仪等民俗风景随处可见。近年来,昂素镇党委、政府深入开展民族文化大镇建立,积极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加强对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和有效爱护,积极筹办各种民间艺术活动,不断扩大知名度。一是于20
7、23年4月3日昂素镇投入2万余元修理了纪念碑和种植了200多棵常青树,并举办了名为“缅怀烈士、鼓励后人”和革命烈士马良诚、顾寿山纪念活动,现革命烈士马良诚、顾寿山纪念碑已被确立为昂素镇爱国主义和先进性教育基地。二是成立了“马文化协会”和“走马俱乐部”。近年来,随着牲畜的舍饲化及牧民交通工具的现代化,为了爱护草原不被破坏,禁牧草场,在肯定程度上使蒙古马品种退化、数量削减,被世界社会学广为讨论和探究的马背民族:蒙古民族传统的马文化正面临着消亡,为了挽救养马业、弘扬马文化和民族精神,推动旅游业和群众文化的进展,我镇借助当地牧民传统的养马训马技能,在政府牵头下,由我镇牧民曹那木、道格通等人合伙成立了阿
8、拉格苏力迪马文化协会和“走马俱乐部”,吸纳了50多名会员,先后到宁夏、上海庙旅游区等地进展了马术表演和文体效劳,2023年,由镇政府出资5000元,组团参与了锡盟的走马竞赛,取得其次名的好成绩,为马文化和群众文化的进一步进展打下了良好的根底,同时也为参与大赛积存了珍贵的阅历。四是胜利举办了阿拉格苏力迪和包日陶勒盖敖包祭祀活动。阿拉格苏力迪是蒙古族三大纛矛之一,从清朝初期开头阿拉格苏力迪就落脚于昂素镇苏力迪嘎查,每年进展祭祀活动,沿袭了三百多年。1956年依据乌兰夫主席的指示将它运到伊旗成吉思汗陵园,1998年因家乡人民的剧烈要求通过旗人民政府协调将阿拉格苏力迪的使矛请回苏力迪嘎查进行了虎年大祭
9、,连续了40多年的祭祀活动从今得到了恢复,阿拉格苏力迪重放光荣。为了爱护这一民族文化遗产,使之成为我镇民族文化产业的主要品牌,促进旅游业的进展,推动地方经济,阿拉格苏力迪祭祀委员会申请迁回阿拉格苏力迪,并联系包头兵工厂复制(铸造)阿拉格苏力迪(矛),2023年9月18日举办了规模空前盛大的祭祀活动。同时,2023年在旗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昂素镇文化站、民族宗教等部门牵头,在阿日来包日陶勒盖敖包管委会的努力和近3000余名农牧民朋友的参加支持下,胜利举办了旗王敖包阿日来包日陶勒盖敖包祭祀活动,期间举办了蒙古族传统文体工程,如:业余歌手大赛、蒙古式摔跤竞赛、走马竞赛、跑马竞赛等,同时,旗乌兰牧骑、
10、完全小学及农牧民志愿者献上了精彩的文艺演出。为弘扬蒙古族悠久历史、绚烂文化和优秀传统,促进经济进展和各民族大团结,推动人民群众文化意识的增加和农村牧区文化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积极的奉献。 三、抓治理,文化市场促净化。 我镇文化市场治理工作坚持一手抓治理,一手抓富强,通过大力整顿和标准文化市场秩序,不断完善文化市场治理机制,促进了我镇文化市场向着净化、富强、有序的态势进展。一是组织大规模非法音像制品的收缴工作。今年以来,文化市场治理坚持以治理音像经营店为重点,收缴了非法音像制品200张。同时不断加大革命烈士马良诚、顾寿山纪念碑,胡拉胡巴拉格苏古城,苏边迪古城及阿日来庙等文化遗产的爱护。 四、抓设施,
11、加强建立,营造环境。 努力建立掩盖全镇的文体设施网络,塑造昂素镇现代化高品质精品小城镇形象是昂素镇文化大镇建立规划纲要的整体目标。为了到达这一奋斗目标,几年来,镇党委、政府积极争取“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工程,完成镇文化活动中心200平米的土建工程,增加了2023本图书和其他文化设施; 同时,我镇把文体设施建立纳入了城镇建立规划和土地使用总体规划,有规划的落实了有关公共文化体育建立用地指标,依据我镇自身特点和财力有限的实际状况,近年来,我们将学校体育设施和公共体育设施统筹建立、综合利用,在镇财政非常困难的状况下,镇政府拿出2万元,修建了400米标准跑道和足球场,建立了乒乓球活动室和台球消遣室,
12、同时,积极兴建体育设施,筹资30000元,硬化了篮球场地、排球场。并加强了嘎查村文体设施的建立,对巴音什里等6个嘎查的文体设施进展了更新,安装了“农牧民远程教育系统”。 五、抓改革,激发动力,加快进展。 根据面对群众、面对市场的原则,我们仔细贯彻落实自治区、市、旗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各项政策,区分不怜悯况,实行分类指导。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由政府赐予财政保障,加大投入确保其稳定安康进展; 对经营性文化事业,政府赐予财政补助,扶持进展,同时鼓舞其积极开拓市场,通过多种渠道进展壮大自身,对经营性文化企业,政府赐予政策扶持和引导,市场化运作,激发进展动力和活力,探究文化站的进展模式,壮大我镇的民间志愿者演
13、出团体。 六、围绕文化建立核心,提高人的整体素养 文化建立,从根本上讲是人的建立,核心是全面提高人的素养,实现人的现代化,我们围绕这一核心致力于公民道德建立、文化素养建立和企业文化建立,努力朝着使昂素人民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的方向迈进。一是加强社会道德教育,塑造具有文化素养的现代昂素人。结合我镇实际以及以往开展各类文化建立的实践阅历,我镇将公民道德建立、“文化进校园”、“文明进万家”和“五好文明家庭”评比等活动进展了捆绑。广泛深入开展群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局部农村牧区群众政策观念淡薄,“三爱”意识不强的实际,增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近两年来组织各嘎查村党员、群众代表学习9次,承受
14、教育达人员达15000人(次); 针对局部群众封建迷信、陈规陋俗死灰复燃的现象,加强了唯物论、无神论教育和科普学问的宣传,提倡科学、文明、安康的生活方式;针对局部农夫群众法制观念不强的实际,切实开展“四五”普法宣传活动。目前,每逢集日,司法所、团委、妇联、计生办等有关部门都组织开展询问活动,极大的便利了农牧民。二是深入开展了“五送”活动。即送党的政策进家、送科学技术进家、送法律学问进家、送致富点子进家、送效劳措施进家,从2023年活动开展以来全镇举办各类有用技术培训班9期,为贫困户订阅科技杂志160多本,送戏送电影20场,组织理论宣讲3场次,发放科技资料3000多份,医疗义诊1000多人次,直
15、承受益群众达16820多人次。三是是积极开展创立活动,以典型带动全局,我镇现已进展市级文化户50户,旗级文化户1100户,示范文化户11户。同时,在连续稳固市级一级文化站的根底上,2023年新建了示范文化室1个,示范文化户2户,创立了文化户10户,并进一步加强了文物爱护“四有”建立,完善治理制度,且对现有的图书阅览室进展整理,订购了必要的报纸和刊物,同时对新增图书进展分类编目,并在文化站门前设置了2块宣传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镇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以及科技、文化信息,增加对外宣传力度。 我镇民族文化大镇建立推动二年多来,既提高了全民的文化意识,推动了文化站发挥职能作用的水平,也到达了全镇文化形成体系,健全机制的目标。工作中形成了以镇文化站为桥梁和纽带,以协会为补充的民族民间文化体系; 形成了以民族特色为主体,以地方特色为补充的昂素文化体系;还形成了以党委政府牵头为主,社会各界自发响应为帮助的文化组织体系。这一整套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推动机制,是全镇文化工作百花齐放、富强进展的根本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