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角形》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三角形教案【3篇】熟悉三角形教案 篇一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学生在已经直观熟悉了三角形,且对三角形有一些感性熟悉。所以教学例1时选择从生活中的场景入手,通过让学生画三角形、说三角形特点,逐步总结出三角形概念及根本特征。教学例2,也是从现实情境动身,通过测量人字梁高度,感知三角形的底和高,并由此抽象出三角形高和底的概念。从实例到抽象概念,使学生获得正确而清楚的表象。 【学情分析】 学生在低年级时已经对三角形有了直观的熟悉和初步的感知,这种感知往往来自于生活,所以教学时例题的选择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抽象。画高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所以教学
2、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和已有学问进展练习,在比拟中区分,从而正确的对学问体系进展重组和建构。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使学生联系已有学问和阅历,通过观看、操作、测量等详细活动,熟悉三角形的根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知道三角形的高与底的含义,会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在三角形内)。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受探究和发觉三角形根本特征的过程,积存一些观看和操作、比拟和分析、抽象和概括等活动阅历,体验数学抽象的一般过程,进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参加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一些学习胜利的体验,进一步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教学重点】 熟悉三角形的根本特征,理
3、解三角形概念。 【教学难点】 会画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课前预备】 课件,直角三角尺,学生每人一张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出示大桥夜景,提问:同学们,你能从这幅图中看到什么?师: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三角形?多媒体展现存在于生活中的三角形。 揭题:生活中我们在很多地方见到过三角形,究竟什么样的图形才能叫做三角形,三角形又有哪些特征呢?今日跟随教师一起来熟悉三角形(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三角形概念、特征 1、画三角形提出要求:刚刚我们看了那么多的三角形,你能画出来一个吗?生尝试画三角形,教师巡察,收集学生存在的错误案例。 2、展现沟通,抽象概念师提
4、问:你画的三角形有什么特点?小组沟通。 指名展现,并介绍所画三角形特点。 (1)三角形由三条边组成。师追问这三条边是什么线?依据学生答复板书:线段 (2)出示反例,这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吗?这三条线段应当是什么关系?板书:围成 (3)三条线段围在一起就是三角形了吗?出示反例。这三条线段应当怎样围在一起呢?板书:首尾相接抽象概念:依据我们刚刚的沟通不难发觉,这些是三角形共同的特点。所以,我们把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板书完整。 师:同位之间看着手中的图形相互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3、自学三角形各局部名称师:你知道三角形各局部的名称吗?自学书本75页。 组织沟通:这是三角
5、形的什么(边)?有几条边?顶点(有几个顶点)?角,有几个角? 4、试一试提问:假如给你顶点让你画出一个三角形,你能画出来嘛?出示题目,自行阅读理解题目意思。学生绘制。 沟通展现,谁情愿展现一下自己所画的三角形?提问:任选3个作为顶点,都能画一个三角形吗?你有什么发觉?为什么下面3个点不能画出一个三角形。沟通(找2名学生说)小结: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点只能画出一条直线。所以三角形的顶点能不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二)熟悉高和底 1、教学三角形底和高的概念师:三角形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的用处,出示屋顶图。从这几幅图中你又能看到什么?知道这是什么吗?假如学生答复不出则师简洁介绍人字梁。 师:同学们手中也有
6、一张人字梁图,你能量出图中人字梁的高度吗?学生尝试。 展现沟通,指名演示度量过程并提问 (1)你量的是从哪里到哪里的距离?引导学生说出从人字梁的顶点到它对边的距离 (2)我们所量的这条线段和人字梁的底边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相互垂直) (3)你能想方法验证一下吗?指名演示验证过程。 (4)师小结:通过刚刚争论我们可以发觉人字梁的高度,其实就是从这个三角形的顶点(出示顶点)到对边所做的垂直线段的长度(边指边说)。 抽象概念:假如我们把这个人字梁所在的三角形画出来,那么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直线段,这条垂直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板书,画出高,和直角标志),而这条对边就叫做三角形的底(标
7、出底)。 回忆刚刚过程,说一说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什么是三角形的底? 2、教学画高 (1)提问:假如已知三角形的底,怎样画出底边上的高呢? (2)学生尝试画底边上的高。 (3)指名演示画高,总结画高的方法和留意点。 (4)比照画三角形底边上高的方法和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垂直线的方法。查找一样和不同点。 三、练习稳固同学们这节课收获可不少,不仅知道了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还知道了三角形的特征,熟悉了三角形的底和高,也知道如何画底边上的高。接下来就是要检验你们的时刻了。做好预备了吗? 1、练一练第1题。 (1)学生同位之间相互说一说。 (2)指名说一说哪些是,哪些不是,为什么? 2、练一练第2题。
8、 (1)说一说题目有哪些要求。留意取整厘米。 (2)学生独立完成。 (3)反应沟通。留意让学生表达清晰:第一个图形底边上的高为2cm。 底3、下列图中底边上的高画的对吗?底底底 (1)投影出示,先观看,思索如何改正? (2)指名用直角三角尺把正确的画图方法摆出来。 (3)说说在画高时我们需要留意哪些问题。 4、练习十二第1题。 (1)独立完成,指名展现自己的作业,并说说画高的方法。 (2)转变第一个三角形的底,提问:这时该如何画高。指名演示。再转变底边,又该如何画?观看图1,你有什么发觉?三角形有几条高? (3)争论直角三角形的的高。提问:这是一个什么三角形?你能指出它的两条直角边吗?假如以一
9、条直角边为底(教师用手指),怎样画三角形的高?指名摆三角尺。你有什么发觉?假如以另一条直角边为底呢?你又有什么发觉? (4)小结:直角三角形中以一条直角边为底,另一条直角边就是三角形的高。 (5)提问:你能画出这个直角三角形的第三条高吗?以哪条边为底? 5、练习十二第2题。 (1)学生按要求画出三角形。 (2)同桌相互检查所画的三角形是否满意要求,沟通是怎样画的。 (3)展现学生作业,并提问:问什么条件一样,所画的三角形却不同呢?你有什么发觉? (4)假如用同一条底边,你能画出多少个等高的三角形? 四、全课总结提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熟悉三角形由三条线
10、段首位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高底教学反思:本课教学过程中通过画三角形,说三角形特征,并用正反例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角形概念,从而突出本课教学重点。而对于本课的教学难点,则通过让学生联系已有学问,比照学问之间的联系和区分,从而对学问体系进展重新建构,突破难点。而练习过程中,除了关注根本的学问技能的把握,还通过一些题目进展学生的思维力量。 熟悉三角形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看、操作和沟通等活动中,经受三角形的熟悉过程,并熟悉三角形各局部名称。 2明白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关系,感受到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3感受三角形的底和高,并能正确测量底和高。 4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广
11、泛应用,感受几何图形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的特性;把握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测量底和高。 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学具、小棒、钉子板、直尺、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引出课题感知三角形 1出示一条红领巾让学生说说有什么特征? (是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都对红领巾的外形就是三角形。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三角形,熟悉三角形的根本特征。 2学生汇报沟通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三角形信息。 3教师展现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 谈话引出课题:“你想学习有关三角形的什么学问呢?(板书课题
12、:三角形的熟悉。)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动手制作三角形,概括三角形定义。 (1)学生利用教师供应的材料动手操作,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做一个三角形。(制作材料:小棒、钉子板、直尺、三角板。) (2)学生展现沟通制作的三角形,并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3)观看思索:这些三角形有什么一样地方? (4)熟悉三角形组成,初步概括三角形定义。 (5)教师出示有关图形,引起学生质疑,通过学生思索争论,正确概括出三角形定义。 归纳并板书: 一样点:都有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不同点:角的大小不一样,边的长短不相等。 (6)完成“想想做做” 1、学生画好后,说说三角形的特征。 2、教学例题。 (1)任
13、意选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先猜。 教师:光猜可不行,学问是科学,咱们来动手围一围。 学生动手围,集体沟通: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 教师请能围成和不能围成的同学分别上来展现一下。 同时板贴:能围成三角形不能围成三角形 教师小结:随便的给你三根小棒,有的时候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有的时候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看来呀,咱们考虑问题的时候要全面、周到。 提出问题:那么,能围还是不能围,跟三角形的什么有关系呢? 引导学生明白:跟三角形的边有关系。 教师:对,三角形的边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2)动手操作。 电脑出示:现有两根小棒,一根长4厘米,一根长6厘米,再配一根多长的小棒,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14、? 教师说明操作要求,学生活动,教师巡察指导。 教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来汇报一下你的操作结果。 请不同的学生汇报,教师准时点评。 设计意图:既然已经知道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与三角形的边有关系,所以教师先给出学生两根6厘米和4厘米的小棒,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到,当第三边是几厘米的时候能围成三角形,直观明白,为后面的探究打好根底。 (3)集体探究。 第一层次:发觉不能围成的缘由。 教师:同学们通过动手实践,发觉厘米的小棒不能围,确定吗?咱们再来验证一下。 课件演示:当三根小棒分别是1厘米、4厘米和6厘米的时候,围不成三角形。 教师:为什么围不成?你会用一个数学关系式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吗? 引导学生得出
15、:1+46,所以围不成。 教师:下面我们再来验证一下2厘米。课件演示。 教师:你发觉了什么?会用一个数学关系式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吗? 引导学生说出:2+4=6,所以不能围。 板书(补上小于等于号):两边之和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有了操作的初步体验,但是不能围成的缘由是什么,却还没有发觉。这里,通过课件直观、生动的演示和教师准时的启发、点拨,学生便会很快的发觉不能围成三角形的缘由了。 其次个层次:猜测,初步得出三角形边的性质。 教师:两边之和小于或者等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同学们猜测一下,什么状况下能围成三角形呢? 学生猜出: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板贴:两边之和第三边能围成三
16、角形? 同时,教师在旁边画上“?” 初步验证猜测: 教师:这个猜测对不对呢?这需要进展验证。看看这些能围成三角形的边,是不是具备这样的关系? 教师指着3厘米,问:当第三根小棒是3厘米的时候,谁能来说一说? 同时课件进展演示,得出:3+46。课件演示。 教师点击:那么下面就依次类推了。课件依次消失算式:4+465+466+467+468+469+4610+46 设计意图:由于有了“两边之和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这个结论作根底,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当“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时候就能围成三角形。这时教师准时说明,这只是猜测,要经过验证才能推断它是否正确。 第三个层次:引发冲突,突破难点。 教师指着
17、表格,质疑:你们有没有发觉问题啊?咱们在动手操作的时候得出10厘米不能围,可是10+46呀,这符合我们刚刚得出的结论啊? 角形数学教案 篇三 一、说教材 熟悉三角形是幼儿几何形体教育的内容之一,幼儿的几何形体教育使幼儿数学教育的重点内容。幼儿学习一些几何形体的简洁学问能帮忙他们对客观世界中形形色色的物体做出区分和区分。小班幼儿在他们充分获得对圆形的感知和确认后,再让他们熟悉三角形的特征,这对进展幼儿的观看力、比拟力量和空间概念具有重要意义。依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目标一、 二、说目标: 1、教幼儿知道三角形的名称和主要特征,知道三角形由3条边、3个角。 2、教幼儿把三角形和生活中常
18、见的实物进展比拟,能找出和三角形相像的物体。 3、进展幼儿观看力、空间想象力,培育幼儿的动手操作力量。 围绕教学目标依据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熟悉三角形的特征,难点是三角形的特征有三条边、三个角。 三、说活动预备。 阅历预备:以内的点数 材料预备:、圆形、三角形娃娃各一个。、图形拼图、彩笔(长的) 四、说教学方法。 为了让幼儿更好的把握学问,充分发挥教与学的互动作用,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将采纳嬉戏法和启发探究法,表达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的师生双边活动。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我预备分以下几个步骤完成教学任务: 1、复习3
19、的数数 设计这一环节的的是为了在下步学习三角形特征时幼儿能更好地学习把握,能精确感知图形特征这一环节,采纳体态动作一集体复习的形式进展。 2、学习三角形特征: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所在,我预备分以下几步完成,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引导幼儿观看比拟圆形娃娃和三角形娃娃的不同,供应幼儿每人一三角形,通过自己数一数,试一试,感知图形特征,并充分让幼儿表述,得出图形的特征。 引导幼儿观看几个不同外形、不同大小的三角形,通过验证得出三角形都有三条边、三个角,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都是三角形。 3、复习稳固三角形的特征。在幼儿初步把握三角形特征的根底上只有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才能得以稳固,预备分三步完成这一环节。 给图形娃娃找朋友:目的是幼儿排解干扰从众多几何图形卡片中找出三角形。 看图拼图找三角形: 图形拼图能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通过让幼儿观看: 这些拼图像什么?哪些局部是用三角形拼成的?用了几个三角形? 请小朋友想一想,在哪里还见过三角形呢? 六、说活动延长: 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彩笔,请小朋友回到家跟爸爸妈妈拼个三角形吧!告知他们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