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教学: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0题,总分60分)1 .(改编)以祠堂、家谱、族田等手段增强家族约束力和凝聚力的现象出现在A.西周B.汉魏C.隋唐D.两宋【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宋时期的儒家学者从稳定社会秩序考虑,极力宣扬传统 礼教,提倡“敬宗收族”,将分裂成个体小家庭的同姓族人纳入家族,并以祠堂、家谱、 族田等手段,增强家族的约束力和凝聚力,因此DB项正确。2 . (2020.山东威海高二第一学期期末)魏晋以来,宗族聚居,己为传统。隋初,政府实 行析户政策,规定“大功已下,兼令析籍,各为户头,以防容隐,于是计帐进四十四万 三丁:这一政策旨在()A.削弱宗
2、法观念B.维护社会稳定 C.扩充人口数量 D.增加赋税收入【答案】D【解析】据材料“于是计帐进四十四万三丁”可知,政府通过析户政策,使传统的宗族 进行了分家,增加了小农户的数量,同时也增加了税收,故选D项;宗法观念的核心 是父权、兄权和嫡尊庶卑,按照人们的辈份大小和血缘关系的远近来确定人与人之间的 主从、尊卑、贵贱等关系,排除A项;隋初析户政策的主旨是增加财政收入,而不是 维护社会稳定,排除B项;隋初析户政策使国家控制的户口大幅增加,排除C项。3 . (2020 天津高考真题)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社会,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 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对乡村的其他事务并不过多干涉,乡村基
3、本实行自治, 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可以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是A.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 B.宗法教化形成的文化认同C.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备 D.乡村社会脱离政府的管控【答案】B【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地方宗族内部注重社会教化和乡规里约,在此基础上形成 了文化认同,因此古代乡村基本实行自治,故B正确;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不是乡村实 行自治的必然原因,故A错误;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远未达到健全完备的地步,故C错 误;“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说明乡村依然受政府 的管控,故D错误。4 . (2020天津滨海新区高二第一学期期末)下图为南宋朱熹创建的朱子社仓。社仓的
4、设立说明()A.民间参与社会救济B.政府重视保障民生C.宗族救助开始兴起D.地方加强粮食保管【答案】A【解析 1由材料“南宋朱熹创建的朱子社仓”结合所学,社仓是以民间力量为主兴办的 具有互助性质的备荒仓储方式,是民间社会救济中的体现,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 民间的社仓,并未提及政府,排除B项;“开始兴起”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粮食 保管不是材料表达的主旨思想,排除D项。5 .(原创)户籍是赋役征发的依据,因此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户籍的编制和管理。以 下关于历代户籍制度正确的是A.汉朝御史大夫主管全国户籍工作B宋朝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C东晋对南方土著以黄册制度登记户籍D明初推行户帖制度登
5、记每户人口、田地等项【答案】D【解析】汉朝丞相主管全国户籍,排除A;诸色户计是元代措施,排除B;东晋以黄籍 登记南方土著居民,排除C;明初朱元璋命全国调查户口,推行户帖制度登记每户人口、 田地等项,故选D。6 .开皇(隋文帝)三年,度支尚书长孙平鉴于“天下州县多罹水旱,百姓不给”的社 会现实,“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已下,贫富差等,储之闾巷,以备凶年,名曰义 仓”。“自是州里丰衍,民多赖焉工据此可知,设立义仓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维护社会稳定C.促进农业经济发展D.繁荣粮食市场【答案】B【解析】根据“天下州县多罹水旱,百姓不给”“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已下,贫 富差等,储之
6、闾巷,以备凶年,名曰义仓可以看出其设立义仓是为了要缓和社会矛 盾,维护社会稳定,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到增收与粮食市场的问题,排除D;义 仓与农业发展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7 .西晋末年始,北方人口因动荡大量南迁,南迁人口未纳入所在郡县正式户籍,不负 担国家调役。东晋于咸和年间(326334)开始实行“土断政策”,即取消客籍户,“不 论侨土”将居民一律编入正式户籍。可见土断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抑止土族势力膨胀B.控制人口扩大赋役来源C.缓和侨土之间矛盾D.发展经济实现重心南移【答案】B【解析】据材料“未纳入所在郡县正式户籍,不负担国家调役”可知没有正式户籍则不 向国家交纳赋役,故可知东晋
7、时期将居民一律编入正式户籍是为了使其负担国家调役, 故选B项;材料中涉及的“客籍户”主要是北方南迁而来的居民而非土族家中藏匿的人, 故土断政策与抑制土族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涉及北方南迁的客户与本地人员 之间的矛盾,故也不涉及矛盾的缓和,排除c项;收取赋税不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 不利于发展经济,且当时东晋统治者的主要目的是维护自身统治而非推动南方经济发展, 排除D项。8 .明朝推行里甲制,以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并在乡里组织中设乡老制度 与里甲制相配套实行,以便强化对基层的管理。清朝全国范围内推行“十家牌法”和保甲 制,“十户为牌,十牌为甲,十甲为保”。上述现象表明()A.农村地
8、区的宗法观念根深蒂固B.地方社会阶层变动引发社会变革C.地方基层管理组织形式的变革与困局D.古代基层社会治理日益严密【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以便强化对基层的管理”等可知,材料强调了明清时期政府重视基层 管理,表明古代基层社会治理日益严密,故D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宗法观念的问题, 也未涉及社会变革,A、B两项排除;当时地方基层管理组织形式的困局在材料中并未 体现,排除C项。9 .(改编)秦代乡里制度逐渐定型,县的基层分为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 乡里组织拥有宣布教化、督催赋税、摊派力役、维持治安、兼理司法、婚丧祭祀等职权。 这反映出秦代()A.农村基层实行地方自治B.皇帝直接掌握了
9、乡官的任命权C.乡里长官是三老、啬夫、游徼D.乡里组织兼有行政与宗法职能【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县的基层分为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可知,乡里组 织具有行政职能,根据材料“乡里组织拥有宣布教化、督催赋税、摊派力役、维持治安、 兼理司法、婚丧祭祀等职权”可知,乡里组织兼有行政与宗法职能,D项正确;材料无 法体现“自治”,A项不符合题意;B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材料未提及乡的长官, C项不合题意。10. (2016 浙江高考真题)明太祖实录有一段圣旨:“今天下已定,而民数未核实, 其命户部籍天下户口,每户给以户帖。”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代户帖原件所录圣 旨为:“说与户部官知道,
10、如今天下天平了也,止是户口不明白俚(哩)。教中书(省) 置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帖,你每(们)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 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写得真,着与那百姓一个户帖。”这说 明A.实录与户帖,都是第二手史料B.官方原始记录与口述史料,需仔细甄别使用C.第一则材料是文献史料,更具有历史的实录感D.第二则材料是实物史料,更能反映历史的原貌【答案】D【详解】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代户帖原件所录圣旨”可表明其为实 物史料,属于第一手史料,故A项排除;口述史料辗转相传,更需要仔细甄别,官方 的原始记录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使用,故B项错误;”明太祖
11、实录”不属于第一手史 料,属于第二手史料,具有加工因素,仍需考究,故C项错误;由“代户帖原件”等信 息可表明其是实物史料,且符合朱元璋的学识,更能反映历史的原貌,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总分40分,共2题)11 (改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分)材料一:魏晋以后,宗族聚居成为传统,形成了 “人多隐冒,五十、三十方为一户”的 现象。待到隋初,这种局面依然存在。开皇三年(583年),文常下令州县官吏“大索 貌阅”,即根据户籍薄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本人的体貌,以防诈老讹小逃避租役。一 旦查出户口不实者,里正、党长流配远方,同时,还鼓励百姓互相检举,告发不实之户, 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
12、,又一次“貌阅”。通过这两次全国性大规模的检括户口,共 检出隐漏人口 228万余。材料二:开皇五年(585年),文帝还采用高颖的建议,行“输籍定样”法。规定每年 正月五日县令出查,令百姓五党三党为一团,根据标准定户等上下,从轻制定税额,并 将各户应纳税额写成定薄。这样人民不能逃避赋税,地方官也不致任情舞弊。而更为重 要的是,由于所定税额比世家大族对其佃客的剥削为轻,因此吸引佃客脱离世家大族的 荫庇,成为国家编户。材料三: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据殷商墟卜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 籍田之制。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 (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
13、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 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 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 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益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 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 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 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 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 台。
14、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分析隋朝推行“大索貌阅”的原因。(4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输籍定样”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分析隋朝实行户籍制度的影 响。(7分)(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及其演变特点。(9分)【答案】(1)原因:世家大族隐漏人口,逃避赋税;国家不能掌握人口数量,无法保证财政收 入。(4分)(2)内容:清查隐瞒人口;从轻制定税额;防止徇私舞弊。(3分)影响:增加国家赋税收入;打击豪强世族;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社会生产发展(4分)。(3)功能:征发民力;控制人民;维护地方治安;征收赋税、徭役;统计人丁。(5分) 特点:历史悠久,由复杂到简单;户籍对
15、人身的控制由紧到松(或答户籍制度下人身依 附关系逐渐减弱);与土地和赋税制度逐渐分离;传统户籍制度逐渐被废除。(4分)【解析】(1)据材料“魏晋以后,宗族聚居成为传统,形成了人多隐冒,五十、三十方为一户 的现象可知世家大族隐漏人口,逃避赋税;结合所学大索貌阅的史实可知国家不能掌 握人口数量,无法保证财政收入。(2)第一小问内容,据材料“规定每年正月五日县令出查,令百姓五党三党为一团”可 知清查隐瞒人口;据材料“根据标准定户等上下,从轻制定税额,并将各户应纳税额写 成定薄”可知从轻制定税额;据材料“这样人民不能逃避赋税,地方官也不致任情舞弊” 可知防止徇私舞弊。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这样人民不能
16、逃避赋税,地方官也不致任 情舞弊”可知增加国家赋税收入;据材料“因此吸引佃客脱离世家大族的荫庇,成为国家 编户可知打击豪强世族与加强中央集权;结合所学输籍定样的史实可知促进社会生产 发展。(3)第一小问功能,据材料“据殷商墟卜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 出之制”可知征发民力;据材料“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可知控制人民(或 维护地方治安);据材料“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 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可知征收赋税、徭役;据材料“使 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可知统计人丁。第二小问特点, 据材料“户籍制
17、度萌芽于商朝”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史实可知历史悠久,由复 杂到简单;据材料“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到“张居 正推行一条鞭法,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可知户籍对人身的控制由紧到松(或 答户籍制度下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据材料“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 可知与土地和赋税制度逐渐分离;据材料“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 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得出传统户籍制度逐渐被废除。1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 汉初依据秦制重建了三老体系,在“毋烦民,欲为省”的思想下,汉书高帝纪 二年令:“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
18、三老。”汉书百官志载: “三老,掌教化。“除此之 外乡官之首的三老作为当地人管理地方治安、解讼理怨、还 可向朝廷反映地方官的政绩。后汉 书明帝纪注云:三老“劝导乡里,助成风化。” 汉初孝廉大多只闻于乡里,没有三老一级的推荐无法闻于州郡。武帝至宣宗时期,拥 有较少乡间势力背景的啬夫作为国家控制乡间的最根本官吏,逐渐成为联系朝廷和民间 基层的中坚力量。东汉时期许多乡官凭借自身权势决定乡间事务,三老无法再随意行 使权力。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宣传礼仪道德为本职的三老原本的功能已基本丧失,自此 渐渐湮没。摘编自张智慧汉代乡官研究材料二 宋代乡、耆与都保等乡村组织成为整个国家行政组织的“神经末梢二国家赋予
19、这些组织在乡村社会中催征赋役、维护治安、处理公共事务等职责。熙宁六年(1073) 规定的保甲法将十户 为一小保改为五户为一小保。因血缘关系形成的宗族组织,其构 建依据“有补治道”的原则,注重封建伦理的教化与培育,使乡村子弟自觉遵行三纲五常, 由“孝”“慈向忠”“敬”转化,将家 族伦理与国家、社会伦理相结合。除此之外,民间经 济组织、民间宗教组织、民间武装等各种各样的非血缘组织也不断出现。这些乡村民间 组织或有浓重的国家政治设计色彩,或受到国家严格控制,或是非常状态下产生,均非 乡民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组织起来的。摘编自谭景玉宋代乡村社会“自治”论质疑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初设置“三老制”的背
20、景,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老”逐渐湮 没的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乡村治理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意义。(12 分)(1)背景:汉承秦制;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影响;汉初民生凋敝,与民休息;选拔人 才的需要;原因:儒学地位的提高;三老逐渐形成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2)特点:地位重要,职责范围广;注重封建伦理的教化与培育;民间组织分布广泛; 政府与民间相结合;体现政治色彩;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 了社会稳定;强化宗族关系,维护基层的稳定;促进了理学的发展;为后世基层治理提 供借鉴;【解析】(1)背景:根据“汉初依据秦制重建了三老体系”得出汉承
21、秦制;根据“毋烦民,欲为省” 得出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影响;根据汉初的现状可得出汉初民生凋敝,与民休息;根据 “汉初孝廉大多只闻于乡里,没有三老一级的推荐 无法闻于州郡”得出选拔人才的需要; 原因:根据“武帝至宣宗时期”可从思想方面概括得出儒学地位的提高;根据“拥有较少 乡间势力背景的啬夫作为国家控制乡间的最根本官吏,逐渐成为联系朝廷和民间基层的 中坚力量“得出三老逐渐形成地方势力;根据”东汉时期许多乡官凭借自身权势决定乡间 事务,三老无法再随意行使权力”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2)特点:根据“神经末梢”得出地位重要;根据“国家赋予这些组织在乡村社会中催征 赋役、维护治安、处理公共事务等职责”得出职责范围广;根据“孝”“慈响“忠”“敬”得 出注重封建伦理的教化与培育;根据除此之外,民间经济组织、民间宗教组织、民间武 装等各种各样的非血缘组织也不断出现得出民间组织分布广泛;政府与民间相结合; 根据“这些乡村民间组织或有浓重的国家政治设计色彩”得出体现政治色彩;根据“得出 同均非乡民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组织起来的。”可得出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意义:结合材料中的信息可从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社会稳定;强化宗族关系,维护基层的稳定;促进了理学的发展;为后世基层治理提供借鉴等方面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