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的认识的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千米的认识的教学反思.docx(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千米的认识的教学反思千米的熟识的教学反思1 “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在同学的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看到有关千米的使用信息,建构效果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同学空间观念的形成,千米的熟识教学反思。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离同学“可视性”的体悟和感受阅历比较远,对同学来说比较抽象,学习过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较困难,是学习的难点。 在此之前,同学已经熟识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日常生活中也有走路上学、逛超市、乘车旅游、参加运动会等生活阅历,这就使得本节课很简洁和同学的生活阅历结合起来。教材通过情境图,将同学引入生疏的生活情境中,引出千米,图中的道路指示牌,表明白主题。考虑到同学
2、对学校比较生疏,所以我告知同学我们在开运动会时,50米的迎面接力,一个来回是100米,需要跑10个来回。然后让同学闭眼想一想1千米有多长。通过猜一猜、说一说等活动,使同学进一步感悟到1千米有多长,教学反思千米的熟识教学反思。然后结合同学的生活实际,让同学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大约相隔1千米?对于1千米和1米之间的进率,同学通过自己看书能说出来,就直接让同学说一说。然后通过争辩、汇报,使同学了解:测量路程,除了用尺子测量,还可以步测、看摩托车上的里程数等等。体育馆的环形跑道长400米,跑几圈是1千米?你是怎么想的?通过实例,使同学进一步明确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然后是千米和米的相互转化,放手让同
3、学独立思考,再让同学说说是怎么想的,使同学明白:计量路程等的长度需要用到更大的长度单位,从而比较自然地引入“千米”。 回顾整节课的.教学,同学的参与是比较乐观的,参与面也是比较广泛的。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同学也觉得比以往好玩多了。但是,由于条件有限,没有组织同学到校外走1千米的活动,感受1千米的距离。只是让同学在课后,按一般的步行速度实际走一走,算出100米所需的时间大约是几分钟。然后算一算10个这样的长度就是1千米,步行1千米大约需要几分钟,这样同学在做一些连线题时就不会出笑话了。 千米的熟识的教学反思2 同时,我们也可以从这个片断中可以作出一些教学反思。 1、课堂教学中的“放”与“收”的关
4、系如何处理? 目前,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放得很开”,目的是想培育同学的制造、创新力气,然而,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放得很开,收得匆忙;时间难控,拖堂屡屡;看似吵闹,效果平平。这位老师让同学猜想1千米有多长,这个环节应当是放得很开的,其主要目的是让同学充分领悟、熟识1千米究竟有多长,因此,老师应当在这里着力引导同学从“乱猜”过渡到“有具体长度的可比事物”上来,如:学校操场的跑道长200米,1千米是在跑道上跑5圈的长度。校内的长度大约是120米,1千米是校内长度的8倍多一点。同学家里的承包田长度大约是80米,1千米是承包田长度的12倍多。等第。条件许可,还可以带同学实地去“体念”一下。惋惜的是,老
5、师在这里“匆忙而收”,同学在这里没有真正感受到“计量较长长度时应使用千米”,以下还影响到“进率的熟识”,因此,同学在后面的练习中消逝了“哈尔滨北京昆明”的路程计算中使用“米”的错误,并且不是个别同学。 2、教学方案设计和教学方案实施的关系如何处理? 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常常发觉,一些老师的教学方案设计得相当理想,但在实施过程中常常事与愿违,设计中的“活”演化成授课时的“死”,甚至导致课堂教学的失败。造成这种状况的缘由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两点值得我们思考:一是备课时考虑不全,没有充分估量到课堂教学时师生交互过程中可能会消逝的种种状况;二是老师驾驭课堂教学的“应变力气”偏弱,即“教育机智”欠缺。如
6、这位老师在一同学对尝试题的说理过程中,由于同学没有按老师设计的要求回答(老师要求同学回答尝试题1,同学却回答尝试题2,可能是老师交代不明,也可能是同学领悟不清),老师急急打断同学回答,强制同学回答尝试题1,不能不说是课堂教学的“败笔”。假如老师不存在上述两点“思考”中的问题,那么他就会顺着同学的思路,允许同学任选一题说理,把课上“活”。 千米的熟识的教学反思3 公顷和平方千米是较大的面积单位,主要是用来测量土地面积,在生活当中不常使用,所以同学比较生疏。但我还是预备试一试,本学期就开这节课,几周前我就开头琢磨这课该如何上,怎么才能让孩子的脑中建立起正确的概念和表象,这是一个单元难点,该如何突破
7、呢?左思右想,我还是认为应当让同学亲自去体验一下,由表象再到抽象,在同学的头脑中才能真正建立这一概念,才能精确地去应用。 上课开头,我让同学复习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这几个面积单位,(这几个单位在同学的头脑中已有了表象)从这几个面积单位再导入到让同学自己设计更大的面积单位,同学纷纷设计出边长是10米、100米、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单位,进而熟识到了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这只是初步建立模糊的表象,算是取得小小的.成功,以旧知引入新知再配上设计新的面积单位这个环节着实很吸引同学的留意迸发同学的思维。 紧接着
8、,我设计了两个环节让同学更深刻的感受公顷和平方千米。对于同学而言,生疏的是教室、篮球场、大操场的面积,这些是同学深刻体会到的,每天都能见到的,以这些为基准,来感悟1公顷,分别大约是208个教室的面积、24个篮球场的面积、5个大操场的面积,在这个过程中也顺带培育了同学的估算,一举两得。“平方千米”实在是太大了,我就从网络上找到了接近1平方千米大的北京故宫, 通过观看航拍故宫视频,视觉冲击进而建立了“平方千米”的表象。 最终设计了“欢快的二选一”环节,让同学在从今日学习的两个面积单位中二选一来填,这样不仅巩固了本课时的学习内容,也让同学放松心情,在玩耍中学习成长。 总体来说,对于公顷和平方千米的熟
9、识这节课的设计和上课的效果,我是很满意的。看似简洁的设计,其实中间包含了老师的良苦用心,深化浅出的学习,厚积薄发的教学设计,这一切的一切都体现了新课标精神,以生为本,引导同学,让孩子们乐于学习数学,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让本应抽象乏味的概念课变成了生动活泼的探讨课,我觉得本课我上得很成功。 千米的熟识的教学反思4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学习了千米、分米和毫米,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同学对常用的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熟识,对于今后学习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进展同学的空间观念都具有重要意义。 熟识分米、毫米时,我创设编数学小故事的玩耍,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让同学自己动手量一量,看一看
10、,画一画,加深对该单位的熟识,使同学经受观看、操作的过程,形成长度观念,体验学习的乐趣。 熟识千米时,这一概念比较抽象,我首先让同学亲自体验1千米的长度有多远,然后再在课堂沟通自己的体会,以便于加深对1千米的熟识。 通过以上教学,我又让同学联系生活实际,应当能够特殊娴熟的运用这些长度概念了,可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孩子们还是问题百出: 问题一:不能精确的填出一些物体的单位,比如:一个人的身高是65(),有些孩子填“分米”,她还是没有65分米有多长这个概念。 问题二:不能正确运用长度单位解决问题,如:小军跳了16分米,小丽跳了140厘米,小明跳了2米, (1)把他们的成果按从高到
11、低的挨次排一排,同学不知道化成统一单位再比较。 (2)小丽比小军少跳多少分米?他们不看问题里问的什么?想当然的化成自己想化的单位。 措施: 1、针对以上问题,我又放慢速度的出了一些练习题,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去分析,再联系实际去想象,培育他们的空间想象力气。 2、 结合实际活用教材,让他们回家观看家里的一些物体,该用什么单位量出他们长度,积累他们的生活阅历。 经过这样的练习,他们的运用力气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千米的熟识的教学反思5 关于千米的熟识,是建立在同学已经学习了厘米、米、分米和毫米的基础上的,而千米对学校生还是一个比较抽象的长度单位。他们可以用手势表示出千米以外的几个长度单位,但千米只能
12、靠感知、体会。教学中只能告知他们千米用于比较长的路程,如武汉到北京的距离等等。 在学习了解千米之前,利用体育课之便,我让同学首先感知100米的路程有多少步,在估量要几分钟,然后又让他们绕学校操场跑一圈,回来告知他们一圈是200米,几圈是一千米?然后,让同学走一千米的路程,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的感受。 1千米=1000米,这是一个规定了的学问,只要通过自学或讲授的方式让同学知道并记住就行了。同学通过课前的铺垫,已经初步了解了1千米的路程有多远,因此能很快得出1千米=1000米的结论。但老师仅停留于此,没有想到同学对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的学问构建和记忆,假如问同学,你怎么知道1千米=1000米?你怎么记
13、住1千米=1000米?你发觉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有什么特点?这种深层次的追问,能关怀同学实现多方位的对学问的把握和构建。 课前让同学走一走1千米,记一记走1千米所用的时间,数一数1千米共要走多少步,走完1千米累不累等生活阅历的综合,同学能基本推断生活中1千米的路程有多远。可以说这个课前体验为本节课奠定了基础。 千米的熟识的教学反思6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就在身边,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加同学的数学应用意识。课前我布置同学走一走:哪里到哪里大约是100米,走100米要多少时间,大约几步,和爸爸或妈妈一起测一测家到学校的路程有多长。课堂上,我先让同学复习以前所学的长度单位,说说它
14、们之间的进率第7页,熟识千米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熟识千米这一度量单位,建立千米的概念,难点是将千米这一概念与已有的学问阅历相联系,形成正确的认知观。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需从同学生疏的生活情景和感爱好的事物动身,使他们体会到,并让同学比划出这些单位所表示的实际长度。然后从测量铅笔的长度到测量教室的长度再到测量从杭州到上海的.路程等情境的创设,使同学明白:计量路程等的长度需要用到更大的长度单位,从而比较自然地引入“千米”。 对于三班级同学来说,1千米这一观念的建立难度较大,由于平常同学不太关注两个地方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当然,同学也并非是一张白纸,他们在大路边、大路交*
15、口、高速大路等地见过“千米”(也叫“公里”),对千米已有所熟识。所以,我让同学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以前看到过“千米”这个单位吗?在哪里看到过?你知道还有哪些地方要用到“千米”?然后让同学估量:“从学校到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用他们自己的眼光去熟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观念。 为了使同学能建立正确的长度观念,在课前我选了几个同学比较生疏的地方进行测量,利用摩托车的里程数记录下了每个地方到学校的路程,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先让同学估量从学校动身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 千米的熟识的教学反思7 这节课同学的学习热忱很高,都能乐观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习氛围较好,但是到课堂最终,同学的课
16、堂纪律不太好,应当引起老师留意。 千米在同学的生活中比较常见,但是需要老师的激励和唤醒孩子们的生活阅历。我在复习完米、分米、厘米、毫米这四个长度单位之后,给同学呈现了高速路路标、汽车仪表盘等生活较常见的千米使用场景,激发了同学学习的热忱。 这节课预备还是不够充分,例如,马拉松竞赛全程用千米做单位,但是我竟然不知道马拉松全程毕竟是多长;还有,同学了解了汽车、磁悬浮火车这两种交通工具的时速之后,同学更加惊奇的是子弹、火箭、宇宙飞船、飞机它们的飞行速度,还有方程式赛车、高铁的.时速。然而,我课前并没有充分发觉我班同学的40个男孩子的爱好点。 我通过查找资料发觉:马拉松全程42.195千米,子弹:每秒
17、2千米;火箭:每秒4.5-7.9千米;宇宙飞船:每小时28440千米;飞机:每小时850900千米;方程式赛车:每小时400千米;高铁:每小时350千米。 千米的熟识的教学反思8 本课学习是在熟识公顷的基础上学习的又一个土地面积单位。这节课上让同学感知的比较多,从看例题的图片,到自己说说对平方千米的熟识,到揭示新知。课上我并没有急于求成的去完成各种巩固练习,而是花了很多时间让同学去体验,去想象,再把他们的体验和想象转化成语言,描述出来,带动更多的同学。因此课上不乏精彩的回答,如在叙述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时,就有同学发表在自己的看法,“1000米大约就是7000个同学手拉手的
18、距离!”“我们学校的操场是300多米,相当于把操场的3圈拉直的长度。”当谈到“1平方千米=100公顷”时,又有同学发出赞美,“假如我们学校的占地面积大约是2.5公顷,那么1平方千米大约有40个学校的大小了!”这样的描述,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连接,也还原了同学真实的学习状况。但同学的生活经受还不够多,只回拿学校、操场比较。 练习中,同学对是选择公顷还是平方千米拿不定方法。同时对于换算中,由于进率比较大,所以同学在具体的计算中问题也比较多。所以需要通过多媒体等让同学感知,多操练来强化练习。 千米的熟识的教学反思9 我以为关怀同学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基础。
19、千米的长度观念比较难建立,除了选用教材中供应的资源,老师还应当自主开发一些同学身边的素材关怀同学理解所学学问。对于千米的感受,应将实际感受与发挥同学的想象力结合起来。教学“千米”时我让同学们实地走一走,知道从哪里走到哪里(或来回几次)正好走了1千米,使他们初步形成千米的长度观念。同学形成了较清晰的长度单位的观念,对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就简洁把握。 为了能增加同学对1千米有多远的感受,将1千米与同学的阅历建立起来,我让同学想象体育课上在操场上跑几圈是1千米。在进行教学,本以为同学对千米没有多少概念,可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同学却表现出了比学习毫米和分米更简洁把握的感觉。至于一小时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能行
20、多少千米时,我先告知他们这些常识,所以后面练习中消逝的题目,同学很简洁就知道多长路程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以及或许多少时间,同学把握的很好。 教学中,同学最不简洁理解的却是从哪到哪或许有1千米,别说同学不知道,作为老师也真的感受不出从学校门口到哪能或许是1千米,所以说,同学对1千米毕竟有多远,很难估测,再加上今日同学并没有真正地去感受这1千米有多长,只是凭空想象而已。 最终的习题中,我设计了一些课外拓展题,我感觉特殊好,同学对这样的题目也很宠爱。我另外布置了两项作业:一是放学时请家长带着孩子回家时,感受从学校门口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二是从家门口到学校门口大约有多少千米,使用什么交通工具,需要多长
21、时间。这样让同学有确定的亲身体验,有利于关怀同学学习新学问。 千米的熟识的教学反思10 本课时是在同学学过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和比米小的单位,并且初步了解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此基础上,让同学熟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 教材先通过插图说明千米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然后通过同学已经把握的长度单位米,推算出新的长度单位千米,关怀同学建立起千米的观念,并揭示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1千米=1000米,为了让同学把握计量单位间的化聚,在例1、例2中都写出“想”的思路,使同学在计算时有所依据。例1是见解长度单位的化法,例2是把米聚成千米,并设计了针对例1、
22、例2的强化练习(试一试)。 对于同学来说,1千米这一观念的建立难度较大,所以,在教学时我特别留意同学已有的基础,强调新、旧学问的关系,从基本的长度单位米开头,在新旧学问的引申、进展处加以复习、强化、沟通新旧学问的联系,促成新旧学问的转化,尽量使同学较快地建立起1千米的观念,使课堂教学过度自然,激发同学的求知欲望。当然,同学也并非是一张白纸,在平常生活中对千米已有所熟识,所以在教学中,我让同学开展合作学习,充分发表他们的看法,发挥他们的想象,联系生活实际,用他们的眼光去熟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观念。 当然,单单靠这些要使同学很好地建立1千米的观念还是相当困难的。同学的想象力有限,假如单单让同学靠想
23、象1千米,而去熟识1千米的话是远远不够的。记得我第一次上这一课时时,就是让同学靠想象1千米去感知1千米,去熟识1千米。结果同学对1千米观念的建立相当差。特别是联系生活实例时,同学就错误百出。使这节课的教学教学任务没有很好完成,教学的重点、难点没有克服。 在这次教学时,结合上一次教学中的不足,我对教学过程进行新的设计,主要围绕“怎样较好的使同学建立1千米的观念”思考。为了解决这一难点,在课前我在学校四周测量出1千米的长度,教学中,在同学想象1千米之后,带同学去实地目测一下1千米的长度,这样,同学想象的1千米和实际的1千米形成了确定的对比,同学对1千米的感知加深了,也初步建立起了1千米的观念。从之
24、后的练习中,也明显地感觉到同学对1千米有了比较精确的熟识。当然,用目测的方法来感知1千米的长度,还是有确定难度的,假如有时间让同学去走一走的话,同学对1千米的熟识确定更加精确,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我让同学课后去走一走,真实地去感知1千米的长度,加强对1千米观念的建立。 回顾整节课的教学,同学的参与是比较乐观的,参与面也是比较广泛的。与第一次教学相比,教学任务有了更好地完成,教学难点有了更好地克服。但是,整节课各部分的连接准时间的掌控存在许多不足,在巩固练习时没能适当开放,没有把这节课的教学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千米的熟识的教学反思11 上午,县校长培训班在学校活动,上了一节争论课“千米的熟识”。
25、自我感觉,总体来说还是达到了自己预想的效果,但是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几点想法,暂且登记: 1、不行低估孩子。在预习单中,设计了提问的环节,目的是培育同学的质疑力气,希望提高同学预习时思考的深度。从两次上课来看,同学提出的问题很多还是很有价值的。比如,千米和吨有什么区分?有没有比千米更大的长度单位了?1公里等于多少里?说明我们的同学是带着思考在学习的。孩子的学问面也不行小看,两个班都有同学知道比米更大的单位是纳米,追问怎么知道的,回答是看新闻袋袋裤知道的。还有同学知道世界上最高的楼是800多米。这些都是备课时没有考虑到的。而且,对其他孩子来说,这些学问由同学口中讲出来,比老师讲给他听,留下的
26、影响更深。所以,备教材,更要备同学。 2、充分建立同学的表象。今日两个闭眼想象的效果挺好,在很安静的氛围中,随着老师的口令,走了1千米的路程、叠了1千米的大楼,又通过随后的一组图片加以强化,应当说孩子的体验是充分的,表象的建立是成功的。 3、从同学看课堂。一节课的主要衡量标准要看同学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其次是同学参与的质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乐观认真、情感是否投入。今日的课堂上,应当说后一点是做到了,孩子们的发言基本很完整,很自信。更让我兴奋的是,这种语言的完整性表达已经不是停留在浅层面了。 4、心中有同学,眼里有小组。课堂教学中真正能做到这两点,我想,离“以学定教,先
27、生后师”的目标就更近了一步。或许“寻根课堂”的“根”也就在此吧。 一点感慨: 高效课堂,形式在课堂,功夫在课外。无论是导学单、预习单,还是同学座位的转变,都是形式上的转变,关键在于教学观念的转变。没有这个本质,任何教学改革都是一句空话。但是,对一般老师来说,真刚要做到这一点,谈何简洁啊。 千米的熟识的教学反思12 上千米(公里)的熟识一课有感:今日这节课上得很欢乐,孩子们都不愿下课了。首先我让孩子们回忆我们以前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同学们答得很快有(米、分米、厘米、毫米);然后我再让他们用手势表示这些长度,几乎全部同学都能有手势表示这些长度;再来一个抢答有关毫米、分米的换算练习,同学们的乐观性很高
28、。 这时候进入新课,让孩子们认真仔细观看第七页的主题图,在图上了解了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1千米的长度对刚上三班级的孩子而言还是很生疏的,于是我就带着孩子们到操场体验一千米,课前我已经向体育老师了解了我们学校操场一圈大约有200米。我就告知他们操场一圈大约是200米,然后让孩子们自己争辩得出:一圈是200米,两圈就是四百米,三圈.五圈就是一千米。接着就让孩子们依据自己体质选择跑步或者走行,体验一下一千米有多长。 然后让孩子们观看书上介绍的标准的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400百米,思考1千米运动员要在运动场上跑几圈呢?孩子很快算出(1圈是400米,2圈是800米,加上半圈200米就是10
29、00米。)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是1千米,板书: 1千米(公里)=1000米 1千米=1000米 1公里=1000米 了解1千米和1000米之间的关系,并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整节课下来,大家都很轻松,孩子们的学习乐观性很高。我的一点体会就是:把欢乐给孩子,你会更欢乐!上好每一节课,你会有意外的收获!这就是幸福!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千米的熟识的教学反思13 本课时是在同学学过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和比米小的单位分米、厘米和毫米,并且初步了解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此基础上,让同学熟识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 教材先通过主题图说明“千米”在
30、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然后通过同学已经把握的长度单位米,推算出新的长度单位千米,关怀同学建立起千米的观念,并揭示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1千米=1000米。 对于同学来说,1千米这一观念的建立难度较大,所以,在教学时我特别留意同学已有的基础,强调新、旧学问的关系,从基本的长度单位米开头,在新旧学问的引申、进展处加以复习、强化、沟通新旧学问的联系,促成新旧学问的转化,尽量使同学较快地建立起1千米的观念。 本节课,假如只是让同学靠想象千米,而去熟识千米的话是远远不够的,毕竟同学的想象力有限的,所以,我对教学过程进行新的设计,主要围绕“怎样较好的使同学建立千米的观念”思考。 在上课伊始,我便带着同学站在能够
31、看到学校跑道全景的教学楼上进行整体观看,让他们对200米的长度有一个感性的熟识,然后带着他们走一走、试一试,让他们数一数走一圈(200米)要多少步,我给他们记时,为同学熟识1千米作好一个铺垫。 回到教室汇报时,他们通过计算知道围着操场走5圈就是1千米。由于毕竟没有亲身体验“走1千米”的感受,为了关怀同学对这一概念的建立,我又组织同学利用自己走100米的时间,估量出走1千米大约需要花15分钟,让同学进一步在头脑中有个比较形象的感知。 为了帮组同学进一步感受1千米,我又为同学举了一个比较生疏的实例:每两个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是50米,同学通过计算,发觉21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正好是1千米。 在经过这样的
32、教学之后,我明显的感到同学对1千米有了比较精确的.熟识。 回顾整节课的教学,同学的参与是比较乐观的,参与面也是比较广泛的。但是,整节课各部分的连接准时间的掌控存在许多不足,在巩固练习时没能适当开放,还有个别同学还是需要亲自引导他实地走一走,才能建立1千米的概念。 千米的熟识的教学反思14 千米的熟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熟识千米这一度量单位,建立千米的概念,难点是将千米这一概念与已有的学问阅历相联系,形成正确的认知观。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始终在担忧,由于米、分米、厘米、毫米可以让同学用手比划,同学也可以用眼睛去看。那千米怎么办呢?同学既不能用手比划,也不能用眼睛来看。苦于找不到解决的方法,所以就始终
33、拖着没有上。最终征求高老师的看法,我准备在上这节课时留意做到以下两点: 1、让每个同学都能主动参与学习 我们的.教学楼到校门口一个来回刚好100米的距离,我就让每一个同学从教学楼走到校门口再走回来,体验100米有多远,再想象一千米就是走10个100米那么远。同学听说要走路,兴奋的都举起了小手,生怕老师把自己遗忘,当得知每个人都要体验时,有同学条件反射性的一跃而起,看到同学们笑容绚烂的面孔,我知道我这样支配是正确的。同学只有对这件事真正的感爱好了,才会用心的去学习它。()走路这个环节取得了成功,同学把自己走的步数登记,很快的就算出了1000米要走多少步。从而建立起1千米的长度观念。 2、用“抢做
34、小老师”的玩耍方式,调动同学主动参与的乐观性。 这节课在同学明白了“1千米=1000米”这个单位换算的基础上进行巩固练习,为了不让同学机械地做题,我们全班一起来做“抢做小老师”的玩耍。(到黑板上做题的同学,假如有错误的地方,其他同学就可以主动来抢改。)一经公布,下面马上沸腾起来,每个人都想做小老师来给别人修改错误,被点到做题的同学也憋着一股劲,我就是不让你们来改错。这样一来,课堂就很活跃,同学也在玩耍中巩固了“1千米=1000米”这个单位换算。 回顾整节课的教学,同学的参与是比较乐观的,参与面也是比较广泛的。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难点也基本克服了。同学也觉得比以往好玩多了。从作业状况来看,正
35、确率也是可以的。但是,整节课各部分的连接,内容的过渡等等存在许多不足。在这方面我将会进一步的加强与提高。厘米的熟识教学反思分米和毫米教学反思 千米的熟识的教学反思15 千米的熟识这一课的学问目标是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单位换算和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对同学而言并不困难,而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同学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千米的熟识时,考虑到千米是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同学在生活中很少接触,建立千米的长度观念就比较困难。教学中,同学的确最不简洁理解的是从哪到哪或许有1千米。因此,
36、我就引导同学联系实际,让同学上课的前一天晚饭后随家人实际走一千米的路,这样从实践中感知1千米有多长,就比较简洁建立千米的观念。这样同学就能跟实际操场的状况联系起来理解和把握。这对于一部分同学有了很好的关怀。在课堂教学时我带同学到操场上课, 实际测量和感知一千米的长度,同学显得特别兴奋。大部分同学能在能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 米。教学效果较为理想。有个别留意力比较简洁分散的同学,对于在室外上数学课感觉很新颖,对于该课的内容的关注度就削减了,所以对于这一小部分同学来说,达到的效果就并不是那么的理想。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假如要在课外进行实际方面的操作,我会事先讲清目的和要求,以达到预期的效果。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