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阅读题目及答案分析.docx

上传人:1513****116 文档编号:94979269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蝶恋花》阅读题目及答案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蝶恋花》阅读题目及答案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蝶恋花》阅读题目及答案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蝶恋花》阅读题目及答案分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蝶恋花阅读题目及答案分析 小雨初晴回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很多青钿小。 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静静。更应添得朱颜老。 解释:因苏轼遭文字狱而受牵连被贬谪外放,七年后才回到汴京,妻子早已病故,自己也已垂老,这首词写于他回到汴京时。 (1)联系全词及写作背景,你从“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中读到哪些隐含的内容和思想情感? 解析 园林华丽,春色迷人,但“似此”二字却流露出这好风景已与自己无关的感受。由于词人遭受贬谪外放,虽然重回汴京,又到旧时园林,但已物是人非,词人临老,妻子过世,再无观赏“好风景的心情了。“流落归来”看似轻轻一笔,

2、却内涵丰富,概括了词人七年的迁谪生涯,包蕴无穷的辛酸。 (2)把上下阕对比读,这首词主要是运用什么艺术表现手法来抒情的?试作详细分析。 解析主要艺术表现手法:以上阕的乐景反衬下阕的哀情;初晴晚照,金翠楼台,杨柳袅袅,嫩荷很多,赏心悦目,令人留连;但词人对之只是“心情少,“坐到黄昏人静静”,境况凄凉孤寂,苍茫暮色与垂老之人,令人悲徊不已。情景之间形成剧烈反衬。(或“写景设色愈是华丽,就愈反衬出词人心情的黯淡凄凉”) 其他答案:象征手法(或比方手法)。首句写雨后初晴,夕阳返照的景象,象征(比方)久遭迁谪始得召还的人生;天晴虽可喜,但夕阳黄昏义可悲,这又比方了被贬之人被召当然 可喜,但人生已垂暮又可

3、悲的现实。 诗词简析 此词借景抒怀,表达了词人流落异地之悲、老大无成之慨,以及无幸遭贬的苦闷、压抑,曲折地反映了内心的惆怅和凄苦之情。原词之墨迹保存至今,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中。 起笔“小雨初晴回晚照。”富于象征意味:雨后初晴,夕阳返照的景象,暗寓久遭迁谪始得召还的人生。终见天晴当然可喜,可是夕阳黄昏,亦复可悲。这亦喜亦悲之情,全融于这初晴晚照之中。接下来“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二句更需玩味。楼台本已雄伟壮丽,叠下“金翠”二字状之,气象更加华丽堂皇。如此金碧辉煌的楼台,沐浴于晚照霞辉之中,其倒影又映现于荷池之水面,楼台本身与其倒影,遂构为一亦实亦幻的庄重景观。难怪宣和画谱称王诜“风流蕴藉,真有王

4、谢家风气”。“杨柳垂垂风袅袅。”词人更以如画之笔,渲染出池塘上一片春色。杨柳垂垂,原是静态;风袅袅,则化静态为动态,姿势具动静相生之妙。“袅袅”二字极美。从其手迹可见,此二字真是姿媚无限,笔意之美,与词情相得益彰。“嫩荷很多青钿小。”歇拍承上文芙蓉沼而来。时值春天,初出水面之嫩荷,犹如很多青钿。至此,盎然春意触目萦怀。 过片“似此园林无限好。”将上片作一绾结。园林如此华丽,春色复如此迷人,确乎可说无限之好。应知此园林非指别处,就这位驸马之府邸。王诜词中曾一再对之加以描绘。句首“似此”二字,已暗将此美妙之园林与自己之间推开一段距离。“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流落”二字,写尽七年的迁谪生涯,所包

5、蕴的无穷辛酸,又岂是“归来”二字所可去之以尽。重到了旧时园林,已物是人非,经此重谴,词人临老,妻子下世,园林纵好,也只能是“心情少”了。韵脚之“少”字,极含婉厚重,有千钩之力。词情至此,由极写华丽之景一变而为极写悲伤之情,真有一落千丈之势。“坐到黄昏人静静。”黄昏遥承起句晚照而来,使全幅词有绾合圆满之妙。更重要的,还于以时间之绵延,增加意境之深度。坐到黄昏,极言其凄寂况味。更应添得朱颜老。结句纯为返观自己一身之省察,词情更为内向,悲感尤为肤浅。园林照旧,朱颜已改,人生到此,复何可言。 初晴晚照,金翠楼台,杨柳袅袅,嫩荷很多,皆可喜之景,亦皆可慰人心。然而词人却只是“心情少”,无法摆脱悲伤。而写

6、景设色愈华丽,则愈反衬出其难过怀抱之黯淡。中间具一大跌宕、大顿挫,笔势变化有力,是此词又一特色。抒情构造的巨大转折,与情景之间的剧烈反衬,都是表现主题的重要艺术手段,足可玩味。苏轼与子由论书诗云:“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此词以流丽之景难过怀抱,以婉约之笔寓硬转之势,正是具有东坡所论之一种特美。 篇二:蝶恋花王诜阅读答案 小雨初晴回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很多青钿小。 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静静。更应添得朱颜老。 注因苏轼遭文字狱而受牵连被贬谪外放,七年后才回到汴京,妻子早已病故,自己也已垂老,这首词写于他回到汴京时。 (1)这首词的下阕“似

7、此”二字颇可玩味,流露出词人什么样的心情。(20个字以内) _ (2)从上下阕对比看,这首词主要是运用什么艺术表现手法来抒情的?试作详细分析。 _ (1)物是人非,再无观赏“好风景”的心情。(意对即可) (2)主要艺术表现手法:以上阕的乐景反衬下阕的哀情;(答“反衬”或“以乐景写衷情”均可)初晴晚照,金翠楼台,杨柳袅袅,嫩荷很多,赏心悦目,令人留连。但词人对之只是“心情少”,“坐到黄昏人静静”,心境凄凉孤寂;情景之间形成剧烈反衬。(或“写风光愈是华丽,就愈反衬出词人心情的黯淡凄凉”) 考点名称:古诗词阅读古诗词阅读: 古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别的格式及韵律。 1、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

8、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进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3)词:又

9、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其次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非常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2、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 (1)

10、诗眼:“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苏轼诗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诗眼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抓住了诗眼,明白了主旨,可以有效地帮忙解题。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用“绿”字而不用“到”“过”“入”“满”等字,是取“绿”字的颜色,增加了文章的形象性。 (2)炼字:炼字,修辞方法之一,即依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细心选择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古人作诗,经常消失“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意境。 (3)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制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洁地

11、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予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拟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洁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别含义和文学意味的详细形象。简洁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4)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别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详细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别表现方式。 注:又由于现代的语文已不太注意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的区分,可认为二者是统一的。但假如要严格区分表现手法附属于表达技巧。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比照、衬托、衬托、卒章显志、象征

12、、想象、联想、照顾、寓情于景、反衬、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渲染环境、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伏笔照顾、设置悬念、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修辞格、字词锤炼、以小见大、句式选择等。 古诗文阅读原则: 一、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 1、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殊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闲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地全出。 2、意象诗作中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善结合。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商定俗成,有规律

13、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行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制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制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愿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3、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宽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考的艺术境地。优秀的古诗词都制造了具有宽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拟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点有:大方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丽、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快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地,解诗答题。 二、把

14、握古诗词根本学问 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三、把握不同的诗作题材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等。 诗歌鉴赏五步法: 【第一步】先看一下诗歌是哪一类(按表现手法分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按内容分为田园诗、边塞诗等)古诗一般选择唐诗宋词,以抒情诗居多,抒情诗可分写景抒情,借古感怀,托物言志。写景抒情诗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关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讽今;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借何物显何志,这是第一步。 【其次步】到诗词的

15、后半局部去找诗的中心(要抒的情,要表达的志)。 【第三步】看诗词的前半局部,想一想,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对诗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这实际是景情相融,就是把握意境)。 【第四步】做到五必看: 必看题目(题目经常是诗眼,或中心大事,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 必看(知人论世,了解风格); 必看解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学问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 必看名句(中心句、诗眼经常在此。诗歌鉴赏也经常是名句的鉴赏); 必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需看清要求,必需结合原诗内容、题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答案必需有针对性、指向性,肯定要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

16、,给什么,这一点特别重要,可谓重中之重)。 【第五步】看一看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这样古诗鉴赏就很简单做了。组织成文时一般可用这样的表达程式: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诗人摄取了哪些景物组成了怎样一幅画卷(或通过什么形象的描写刻画),从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在艺术特色上,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或这样表述:这首诗采纳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诗歌鉴赏六读: 一、读诗题。 古诗词,除一局部词、曲只有词牌、曲牌外,多数是有标题的,它们或标明写作对象,写作重点,或表现感情基调。

17、如春夜洛城闻笛就交代了时间、地点及引发情感的大事。听邻家吹笙“凤吹声如隔彩霞”,扣“吹笙”;“不知墙外是谁家”,扣“邻家”;“疑是碧桃千树花”,仍是扣题,即笙声产生的幻觉(留意“疑”字),并非描写“庭院美景”。 二、读“明示”。 古诗词表达的思想情感往往是蕴含在形象之中含而不露的。但也有些诗词中个别词句明示着思想情感倾向,阅读时对这些珍贵的信息应圈点出来,结合全诗加以体会。如赵嘏江楼旧感“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起句“独上”,表现了诗人孤独的身影,孤独的情感,第三句“同来”与之照应。“思渺然”,直接表露出茫然怅惘的情思。这种情思产生的缘由就在三、四句。

18、再如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难过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难过”、“愁”触景伤怀,孤独生愁;表现全词感情基调;“空”表现苦等无果;“归程”明确表达思归之情。高考所选诗歌,大都是绝句律诗。绝句一般是“卒章显志”。第四句明示主旨,如峨眉山月歌“思君不见下渝州”,春夜洛城闻笛“何人不起故园情”等。律诗一般是一二联写景叙事,三四联谈论抒情,如杜甫的旅夜书怀登岳阳楼等。 三、读形象。 诗歌形象包括物象(意象)和人物形象。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往往有比拟稳定的含义,如杨柳、春草、残荷、禾黍、菊、梅、竹、杜鹃(子规)、沙鸥等等。但又不能机械地理解

19、,如“杨柳”一般用来抒写离情别绪,但在“杨柳青青江水平”“月上柳梢头”“柳暗花明又一村”等句中的“柳”则不谐音“留”,与离情别绪无联系。意象应联系起来看,多个意象组合起来,形成意境。如有的学生看到“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就将“无人见”、“傍母眠”片面地理解为杜甫的孤独孤独。联系其它意象如“糁径杨花”、“点溪荷叶”等看,诗人描写的是暮春之景的生气和意趣,表现的是宠爱之情,并无孤独孤独之感。人物形象,有的是描写客体的形象,如“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更多的是抒情主公(诗人)的形象,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表现的是抒情仆人公(诗人)玉洁冰清的情怀。

20、四、读解释。 解释有交待写作背景的,有解释疑难字词的,有提醒典故含义的。它们对理解诗词具有肯定的作用。 如:高考天津卷听蜀僧浚弹琴,供应了三条解释。“绿绮:古代名琴。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这三条解释分别写到了名琴,听者的感受以及琴声与钟声的交融。据此可推想理解本诗的根本内容。 五、读“有无”。 无中见有,有中见无。古诗词言简意赅,是浓缩的作品,有许多空间需要读者去合理填补。 如:“西出阳关无故人”, 无中见有:再见不到故人,只见到黄沙、西风、夕阳残照,只有绵绵无尽的思念之情“唯见长江天际流”, 有中见无:只见流向天际的长江水,而极目远眺也望不

21、到友人的船帆,友人随舟远逝,思念逐水而来。“山围故国周遭在”,“周遭在”,而城已空,往日的繁华已不复存在。类似的还有“国破山河在”,“空有姑苏台上月”等句。 六、读类型。 读诗时,依据题材了解所属类型,有助于对诗的理解。 如:写景诗、咏物诗、送别诗、边塞诗、咏史诗、游子思归诗、思妇怀人诗等等。 篇三:蝶恋花王诜阅读答案 小雨初晴回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很多青钿小。 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静静。更应添得朱颜老。 注:王诜:开国功臣之后,宋神宗熙宁二年娶英宗女蜀国公主,为驸马都尉。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以挖苦新法之罪名被逮入狱(乌台诗案

22、),王诜受牵连致遭重遣,先后遣至均州(湖北)、颍州(安徽)。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始得召回。钿:镶金的花型首饰。 王诜,北宋闻名画家。官左卫将军、驸马都尉。曾贬官均州、颖州7年,写此词前刚刚被放还。 (1) 小雨初晴回晚照 起笔富于象征意味,请简要分析。(2分) (2)本词上片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一: (1)雨后初晴,夕阳返照的景象,与词人久遭迁谪始得召还的人生多么相像啊。但夕阳黄昏,词人也年华老去。(2分) (2)上片运用乐景衬哀情的手法(1分),通过描绘雨后初晴,华丽迷人、赏心悦目的园林春色,(1分),反衬下片词人因被贬流落多年,如

23、今归来,物是人非,年华老去,内心孤独、凄苦和悲伤的感情(2分)。 参考答案二: (1)词的上片描写了哪些意象,构成怎样的意境?请结合作品加以分析。 (2)词的下片写到重回旧时官邸,其内心感受如何?结合上片看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三: (1)词的上片描绘了园林中初晴晚照、金翠楼台,池塘处杨柳袅袅、嫩荷很多之景,可见此园林之华丽,春意之盎然,给人一种风光怡人的感觉。 (2)下片写出七年的迁谪生活给带来了无尽辛酸,此时物是人非,朱颜已老,更让倍感凄清孤寂。从全词看,运用的是乐景衬哀情(反衬)的手法。 赏析 此词借景抒怀,表达了词人流落异地之悲、老大无成之慨,以及无幸遭贬的苦闷、压抑,曲折地

24、反映了内心的惆怅和凄苦之情。原词之墨迹保存至今,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中。 起笔 小雨初晴回晚照。 富于象征意味:雨后初晴,夕阳返照的景象,暗寓久遭迁谪始得召还的人生。终见天晴当然可喜,可是夕阳黄昏,亦复可悲。这亦喜亦悲之情,全融于这初晴晚照之中。接下来 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 二句更需玩味。楼台本已雄伟壮丽,叠下 金翠 二字状之,气象更加华丽堂皇。如此金碧辉煌的楼台,沐浴于晚照霞辉之中,其倒影又映现于荷池之水面,楼台本身与其倒影,遂构为一亦实亦幻的庄重景观。难怪宣和画谱称王诜 风流蕴藉,真有王谢家风气 。 杨柳垂垂风袅袅。 词人更以如画之笔,渲染出池塘上一片春色。杨柳垂垂,原是静态;风袅袅,则化静

25、态为动态,姿势具动静相生之妙。 袅袅 二字极美。从其手迹可见,此二字真是姿媚无限,笔意之美,与词情相得益彰。 嫩荷很多青钿小。 歇拍承上文芙蓉沼而来。时值春天,初出水面之嫩荷,犹如很多青钿。至此,盎然春意触目萦怀。 过片 似此园林无限好。 将上片作一绾结。园林如此华丽,春色复如此迷人,确乎可说无限之好。应知此园林非指别处,就在这位驸马之府邸。王诜词中曾一再对之加以描绘。句首 似此 二字,已暗将此美妙之园林与自己之间推开一段距离。 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 流落 二字,写尽七年的迁谪生涯,所包蕴的无穷辛酸,又岂是 归来 二字所可去之以尽。重到了旧时园林,已物是人非,经此重谴,词人临老,妻子下世,园

26、林纵好,也只能是 心情少 了。韵脚之 少 字,极含婉厚重,有千钩之力。词情至此,由极写华丽之景一变而为极写悲伤之情,真有一落千丈之势。 坐到黄昏人静静。 黄昏遥承起句晚照而来,使全幅词有绾合圆满之妙。更重要的,还在于以时间之绵延,增加意境之深度。坐到黄昏,极言其凄寂况味。更应添得朱颜老。结句纯为返观自己一身之省察,词情更为内向,悲感尤为肤浅。园林照旧,朱颜已改,人生到此,复何可言。 初晴晚照,金翠楼台,杨柳袅袅,嫩荷很多,皆可喜之景,亦皆可慰人心。然而词人却只是 心情少 ,无法摆脱悲伤。而写景设色愈华丽,则愈反衬出其难过怀抱之黯淡。中间具一大跌宕、大顿挫,笔势变化有力,是此词又一特色。抒情构造的巨大转折,与情景之间的剧烈反衬,都是表现主题的重要艺术手段,足可玩味。苏轼与子由论书诗云: 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此词以流丽之景难过怀抱,以婉约之笔寓硬转之势,正是具有东坡所论之一种特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