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2023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学问点 (1)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B) A、他拿起望远镜看了一阵,想了一会儿,接着在地图飞速地画了一些符号,然后用望远镜认真地再看了一阵。 B、“五四”时期现代诗人心目中“抱负的完善的中国”,在国家观念上尽管包括了但又“超越了社稷和民族”。 C、再就业工作是就业工作的一局部,虽然作为重点应当侧重抓,但它究竟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得以解决。 D、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小算盘,进而无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解析:“尽管”是一个连词,它有表示让步的意思,后面可用表转折的“但”一类的词与它相照应。“再”是
2、个副词,它表示一个动作或一种状态的重复或连续,但它多用于指未实现或常常性的动作,对于已经实现的动作只能用“又”。“得以”是个助动词,有能够、可以的.意思,它不能单独回答下列问题,也不用于否认式。“进而”是个连词,用于连接分句,后面的一个分句往往是表示在前一个分句行动根底上实行的进一步的行动。D句中“进而”后面的分句“副食集体和国家利益”只是前面分句的结果,而不是在前一分句行动的根底上的进一步行动。 (2)依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C) 中美关系_动乱,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 你比他只是_差一点,其实两人不相上下。 这几天我_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 A、一再;多少;往往
3、;B、一再;多少;经常 C、一再;略微;经常;D、一再;略微;往往 成考语文复习资料 *政体下,儒家思想熏陶出来的学问分子仰慕不已,借以安慰的一方心灵土壤。 2、飘逸的风俗的影响。他诗歌飘逸风格、奇怪想象和清水出芙蓉的自然美,后代诗人仰慕不已,苏轼、陆游等大家,都受其影响。 李白和杜甫同是唐代两位最出色的诗人,后人将二人喻为中国诗坛的双子星座。由于共性和社会经受等缘由,李白诗中较为突出自我,张扬共性;其诗风是飘逸不群;而杜甫则更加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政治,关注由社会政治而来的社会苦难;其诗风是沉郁顿挫。 杜甫现存诗歌1400余首,这些诗的内容博大精深,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民胞物与”来概括。民
4、胞指全部的人都是我的同胞,物与指的是一切有生命或无生命的物体都是我的朋友。 杜甫的诗歌反映现实的深广度是空前的。因此,其诗被后人称为诗史。诗史的涵义有两个方面: (1)有史的熟悉价值。常被人提到的重要历史大事,在杜甫诗中均有反映。如两京收复,杜甫有收京三首、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九节度兵败邺城,为补充兵力而沿途征兵,杜甫写了三吏、三别。杜甫之诗,就象是一部安史之乱的历史。而且杜甫有些诗所反映的史实,未见于史料记载,还可以补史之缺遗。如杜甫三绝句里提及的渝州、开州杀刺史一事,未见史料记载。而且,杜甫之诗也是他自身的一部历史。我们通过杜甫之诗,可以了解到杜甫一生的行踪历程。 (2)形象的历史生活
5、画面。只供应史的事实,这是史书所做的事情。杜甫的诗不仅供应了史的事实,而且为我们描述了更为宽阔,更为详细生动的历史生活画面。 成考语文文言文测试题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众,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
6、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愿,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
7、、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管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来宾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行得也。 一、选择题 1.以下文章中,属于奏章的是() A.谏逐客书 B.答李翊书 C.报刘一丈书 D.答司马谏议书 参考答案:A 2.谏逐客书谏的对象是() A.秦穆公 B.秦始皇 C.秦惠王 D.秦二世 参考答案:B 3.本文中,先列举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广招人才的历史事实,然后得出“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的结论,这里所采纳的论证方法是() A.归纳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比照法 参考答案:A 4.谏逐客书中“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采纳的修辞手法是() A.对偶 B.排比 C.比方 D.层递 参考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