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心脏骤停病人的护理(全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心脏骤停病人的护理(全文).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心脏骤停病人的护理(全文)一、概念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病人过去可有或无心脏病史,之 前大多没有预兆,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使人措手不及。若不及时处 理,会造成脑 全身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而导致死亡;若及时采取正 确的心肺复苏措施,则有可能恢复。二、病因引起心脏骤停可以是心源性的原因,也可以是非心源性的原因心源性原因:以冠心病最为多见,占80%o其他如瓣膜病变,心肌炎、 心肌病、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遗传性QT间期延长、预激综合征、某些 先天性心脏病等也可以引起心脏骤停(2 )非心源性原因:电击、雷击、溺水、严重的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 药物中毒或过敏、麻醉和手术中的意外
2、等。心脏骤停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包括代谢性酸中毒:细胞内水肿:高 血钾:心脏骤停后各重要脏器对缺氧的耐受性不同,其中大脑对缺氧的耐受性只有6分钟。三、临床表现心脏骤停是临床死亡的标志。心脏骤停发生前可无任何先兆症状1 .心音消 失,大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出2 .突然意识丧失或伴有全身抽搐。心脏停搏30秒则陷入昏迷状态3 .呼吸停止或呈叹息样呼吸,多发生在心脏停搏后20-30秒。4 .表现为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5 .皮肤苍白或发组等。四、护理措施临床上患者一旦出现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即可诊断为心脏骤停。一 旦心跳呼吸停止后,血液循环终止,各组织器官缺血,缺氧。由于脑细胞 对缺氧十分敏感,一
3、般在循环停止4-6分钟,大脑将发生不可逆损害。所 以一旦确定心脏骤停,应迅速呼救或通知急救中心,同时立即就地进行抢 救。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1 .判断意识与反应判断在心肺复苏中极其重要,只有在准确地判断心跳 呼吸骤停后,才能进行心肺复苏。判断过程要求在10秒内完成。判断的 内容包括意识状态,有无反应。如果病人对刺激无任何反应、大动脉搏动 消失,即可判定心脏停搏。2 .摆好复苏体位,为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应将病人仰卧在坚硬、平坦的 地面上;若在床上,必须抽去枕头,垫木板;如病人俯卧,应同时转动头、 躯干和下肢,将其扳成仰卧位;解开衣领、腰带,暴露胸部,对疑有颈部 损伤者应平移并保持头、胸及足趾
4、在同一水平,以防引起瘫痪。3 .基础生命支持,即CAB操作。C是人工循环,检查有无大动脉搏动,方法:一手置于患者前额,使头部 保持后仰,另一手食指和中指指尖先触及气管正中部位,男性可先触及喉 结,然后向旁滑移2-3cm,在气管旁软组织深处轻轻触及颈动脉搏动,未 触及搏动表明心跳已停止。建立人工循环时通常采用胸外心胜按压法,站立于或跪于患者右侧,按压 部位为胸骨中下交界处。以另一手的掌根部放在按压区,掌根与胸骨长轴 重叠,然后将定位之手放下,将掌根重叠于另一手背上,手指脱离胸壁。 抢救者肘关节伸直,双肩在病人胸骨上方正中,用身体重力垂直施加压力。 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不能冲击式地
5、猛压。按压频率为100120次/min,成人按压深度至少56cmoA是气道通畅,抢救心跳、呼吸停止的病人时,应开放气道、清除病人口鼻咽腔异物,检查并取下义齿,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心脏呼吸停止后, 意识丧失,全身肌肉(包括舌肌)松弛,舌根后坠,造成呼吸道阻塞。由于 舌附于下颌,若将下颌向上抬,并向前移,舌将离开咽喉部,气道即可开 放。打通气道的方法有以下两种:(1)仰头举颌(亥页)法,即左手小鱼际置于前额,用力向后压使头部向后仰, 右手的示指与 中指置于下颌骨近下须或下颌角处,抬起下颌,但要注意 不要压迫患者颈前部颌下软组织以防压迫气道不要使颈部过度伸展(2) 双下颌上提法,如有颈部损伤时,不能
6、使头部后仰,以免进一步加重颈椎 损伤,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托颌法开放气道较安全,具体方法为用双手置 于患者头部两侧下颌角,肘时部支撑在患者躺的平面上,用力向前上托起 下颌,并使头向后仰。开放气道后,先将耳贴近患者口鼻,头部侧向病人 胸部,眼睛观察其胸部有无起伏,面部感觉气道有无气体排出;耳听呼吸 道有无气流呼出的声音。若无上述体征,可确定为呼吸停止,判断及评价 时间不得超过10秒。大多数呼吸或心脏骤停患者均无呼吸或呼吸异常, 不规则呼吸。若判断为无呼吸或呼吸异常时,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在不 能确定通气是否异常时,也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无论是单人心肺复苏还 是双人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之
7、比均为30:2实施者应在进 行人工呼吸前开始胸外按压。最后B是人工呼吸,所有人工呼吸均应持续吹气2秒以上,保证有足够量 的气体进入并使胸廓起伏。但过度通气可能有害,应避免。包括对口人 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和呼吸囊的应用。4 .高级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是基础生命支持的继续,高级生命支持应 与基础生命支持结合进行。是借助于器械设备及先进的复苏技术和知识, 以争取较佳疗效的阶段(1)建立静脉通路:迅速建立至少两条静脉通路, 以维持有效循环和使用各类抢救药物治疗是ACLS中极为重要的一节,心 肺复苏常用的药物如下1)肾上腺素:为救治心脏骤停的首选药物。主要 效力为增加全身循环阻力,升高收缩压和 舒
8、张压,增加冠状动脉灌注和 心脏血流量。2)利多卡因:心肺复苏时除肾上腺素外,利多卡因是最有效 的药物之一。能抑制缺血心肌由折返激动所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是治 疗和预防心室颤动的首选药物3)碳酸氢钠:纠正酸碱失衡,必须保证充 分的通气,在血气监测下使用更安全4)阿托品:提高窦房结和房室结的 自律性和传导性,可以抑制腺体分泌有助于改善通气。(2)有条件时ACLS与BLS应同时进行,其中包括呼吸、循环支持、心电监 护、电除颤。5 .要及时准确记录病人的情况及抢救过程。6 .复苏后的处理(1)设专人监护 密切观察心率、心律的变化 心率应维持在80 120次/min, 心率过缓或过速,心律不齐均易再次出现停搏或心功能不全,应及时采取 防治措施(2)降低倾内压,预防脑水肿,可置冰袋、冰帽于头部腹股沟等 大血管处,保持体温3235。,遵医嘱给以脱水剂,细胞活化剂,保护脑组 织。病人头部及上身抬高1030o(3)严密监测血压,血压应维持在 (80-90)/(5060)mmHg,若血压测不至I,应通知医生。(4)复苏后的呼吸 功能不健全,可表现为呼吸不规则、表浅,潮式呼吸,间断呼吸等,应鼓 励病人咳嗽排痰等,必要时行气管插管,使用人工呼吸机或做气管切开术。记录24小时尿量,以判断病情。(6)遵守各项无菌操作原则,尽早拔除插管,合理使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