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管理学原理3版知识考点.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4949888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般管理学原理3版知识考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一般管理学原理3版知识考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般管理学原理3版知识考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般管理学原理3版知识考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一、管理1.管理的含义管理是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所拥有的权力,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 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对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 理,以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概括地讲,管理的总体特征是:(1)管理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实践的组织方式。(2)管理的最基本形式是组织。(3)管理既是一个体系,又是一个过程。(4)管理最主要的内容是处理人际关系。(5)现代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2.管理的历史类型管理的历史类型可以从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等不同的社会历史类 型中来加以认识。(1)原始社会是政治统治组织产生以前的一种社会形态,这个历史阶段

2、中的 社会制度和社会组织是原始公社制度和氏族组织。原始人之间的联系,是以血缘 关系为纽带的。原始社会管理的特点是:习惯化的管理方式;原始的民主管理制度;简单的管理机构;人格化的管理权力;单一性的集体事务管理方式。(2)在整个前资本主义时期,最重要的生产资料都是土地,整个社会带有农 业社会的特征,社会生活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的管理,都包括在统治型管 理之中,整个社会的管理主要表现为统治型管理。农业社会统治型管理的特点 是:出了“官僚制”组织的理想模型,从而确立了现代大型组织广泛采用的一种组织管 理方式。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权威的类型组织赖以建立的权威有三个:传统的权威,

3、它以对社会习惯、社会传统的尊崇为基础;魅力的权威,它以对领袖人物的品格、信仰或超人智慧的崇拜为基础;合理合法的权威,它以对法律确立的职位权力的服从为基础。韦伯认为,只有建立在合理合法权威基础上的组织,才能更好地开展活 动,才是理想的组织。(2)官僚制组织的基本特征为:实现劳动分工,明确规定每一成员的权力与责任,并使之作为正式职责合法 化。各种公职或职位按权力等级严密组织起来,形成指挥体系。通过正式考试的成绩或在培训中取得的技术资格来挑选组织的所有成员0实行任命制,只有个别职位才实行选举制。公职人员都必须是专职的,并获得固定薪金。职务活动被认为是私人事务以外的事情,受规则和制度制约,而且是毫无例

4、 外地适用于各种情况。(3)官僚制组织体系的结构可分为三个层次:最高领导层,相当于目前许多组织的高级管理层,其主要职能是决策;行政官员层,相当于中间管理层,其主要职能是贯彻最高领导层的决策;一般工作人员层,相当于直接操作层,其主要职能是从事各项具体的实际工 作。三、行为科学时期的管理理论1 .行为科学的产生经典管理理论多着重于生产过程、组织控制方面的研究,较多地强调科学 性、精密性和纪律性,对人的因素则较少关注,这些理论所代表的管理模式激起 了工人的强烈不满。工人的觉醒和经济的发展和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加剧,使行为 科学应运而生。行为科学是一种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人的工作动 机

5、、情绪,以及行为与工作、工作环境之间的关系出发,探索影响劳动生产率因 素的科学。从产生和发展来看,行为科学可分为两大时期,前期叫做人际关系学 说时期,它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霍桑试验为开端;后期是以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 讨论会上第一次提出“行为科学”,以及在1953年美国福特基金会召开的各大学科 学家参加的会议上,正式定名为行为科学为开端。后期行为科学学派理论众多, 其中影响较大的有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X理论和Y理论。人际关系学说的代表人物是乔治埃尔顿梅奥(George Elton W. MayO, 1880 1949),他主持了霍桑试验。根据霍桑试验,梅奥等人在工业文明中人的

6、问 题一书,提出了与经典管理理论不同的新观点,新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主 要方面:1 1) “社会人”的观点;2 2) “非正式组织”的观点;(3)管理职能的观点。1.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行为科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 19081970)。(1)马斯洛把人的各种需要按其重要程度和产生的先后顺序依次分为生理需 要、安全需要、感情和归属需要、地位或受人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需要,衣食住行等没有得到满足前,各级更高的需要就不会发挥作用。安全需要,是有关免除危险和威胁的各种需要,如防止工伤事故和有伤害的 威胁,防止资方的无理解雇、生病的威胁,

7、以及在养老、储蓄和各种形式的保险 等方面的需要。感情和归属需要,包括和家属、朋友、同事、上司等保持良好的关系,给予 别人并从别人那里得到友爱和帮助,即成为某个集体公认的成员等的需要。这类 需要比前两类需要更难捉摸,但对大多数人来讲却是很强烈的一类需要。地位或受人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心、自信心、能力、知识、成就和名誉地 位的需要,能够得到别人的承认和尊重等。这类需要是无止境的,往往很难得到 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作为最高一级的需要,是指一个人需要做他最适宜做的工作,发挥他最大的潜力,实现理想,并能不断地自我创造和发展。(1)马斯洛认为:一个人首先产生的是最低层次的需要,当这一需要基本满足后,才依

8、次产生 高层次的需要;在同一个人身上,这几种需要可能同时存在,但由于其心理发展程度不同, 占主导地位的需要也就不同;人的需要带有发展的、动态的性质;管理人员必须根据不同人的不同需要,研究调动积极性的问题,并在此基础 上开展具体的管理活动。3 .双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由美国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g, 1923-2000)于1959年提出。他将影响人们满意或者不满意的因素分为:(1)保健因素,是指其满足对职工产生的效果类似于卫生保健对身体健康所 起的作用一样。保健因素不能直接起激励职工的作用,但能防止职工产生不满情 绪。当保健因素改善后,职工的不满情绪会消除

9、,但并不会导致积极的后果,而 只是处于一种既非满意,又非不满意的中性状态。只有激励因素才能产生使职工 满意的积极效果。(2)激励因素,包括成就、上级赏识、工作本身、责任、进步等。保健因素 包括公司的政策、管理、监督、工资、同事关系、工作条件等。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具有对应关系,马斯洛提出 的高层次需要其实就是赫茨伯格的所谓激励因素,而马斯洛列举的为维持生活所 必须满足的低层次需要则相当于保健因素。4 .期望理论期望理论由美国行为科学家维克托弗鲁姆(VictorH. Vroom, 1932)在 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期望理论是一种通过考察人们的个人努力与其所获 得的最终奖酬

10、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说明激励过程的理论。弗鲁姆认为,管理中各种激励因素作用力的大小,取决于职工对他所能得到 结果的全部预期价值乘以他认为可能得到该结果的概率,即:M=ExV (M是激 励力量”,E是“期望值”,y是“效价”)。激励力量是指被激发起的工作动机和强 度;期望值是指人们根据个人的经验,对自己的行为能否导致所想得到的工作绩 效和奖酬的主观概率,即主观上估计达到目标和得到奖酬的可能性。效价是指人 们对某一目标(奖酬)的重视程度与评价高低,是实现这一目标对满足个体需要 的价值。弗鲁姆认为,要调动职工积极性,必须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1)个人努力与绩效的关系;(2)绩效与奖励的关系;(3)奖励与

11、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他认为,一个人总是根据以往的经验,以判定自身的努力与管理人员所配置 的任务的关系。得到奖励能否满足个人需要,这要看奖励本身的价值大小,以及 个人对该价值的需要偏爱程度。人的需要是不同的,因而同样的奖励对不同人的 激励程度不同。即使是同一个人,其需要也是不断变化的。管理者应根据不同情 况,区别对待。5 .X理论和丫理论1957年,美国行为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 M. McGregor, 1906 1964)在管理评论杂志上发表了题为企业中的人性方面的文章,把管理 学中基于对人性的不同看法而形成的两种理论分别称作X理论和Y理论。(1)麦格雷戈认为,X理论有如下特征

12、: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他们都尽可能逃避工作;多数人都没有雄心大志,不愿负任何责任,而心甘情愿受别人的指导;多数人的个人目标都是与组织的目标相矛盾的,必须用强制、惩罚的办法, 才能迫使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工作;多数人工作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因此,只有金钱和地位 才能激励他们努力工作;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多数人都是符合上述设想的人,另一类是能够自己鼓 励自己、能够克制感情冲动的人,这些人应负起管理的责任。(2)以X理论为指导思想的管理工作也往往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重视完成任务,而不考虑人的感情;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工人的主要任务是听从管理者的指挥;在奖励制度方面,主要用金钱来刺

13、激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对消极怠工者 采用严厉的惩罚措施。(3) 丫理论是与X理论根本对立的,其基本内容如下:一般人都是勤奋的,如果环境条件有利,工作如同游戏或休息一样自然;控制和惩罚不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唯一方法,人们在执行任务中能够自我指导 和自我控制;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人不仅会接受责任,而且会主动寻求责任;在人群中广泛存在着高度的想象力、智谋和解决组织中问题的创造性; 在现代工业条件下,一般人的潜力只利用了一部分。(4)以丫理论为指导思想的管理也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管理就是要创造一种适宜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使人们能够在这种条件下 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管理者的主要任务就在

14、于为发挥人的才智创造适宜的条件,减少和消除职工 自我实现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只有内在奖励才能满足人的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极大地调动起职工 的积极性;管理制度应保证职工充分地表露自己的才能,达到自己所希望的成就。麦格雷戈把Y理论叫做“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结合”,认为它能使组织的成员 在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更好地实现自己个人的目标。因此,他认为,关键 不是在采用“强硬的”方法或“温和的”方法之间进行选择,而是要实现管理的指导 思想的根本改变,即变X理论为Y理论。四、“管理理论丛林”6 .管理过程学派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学者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发表自己对 管理学的见解。其中

15、,较有影响的是管理过程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 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经理角色学派。这使管理科 学进入了一个发展、创新、分化、综合并存的时期。孔茨首先注意到了这种学派 林立的状况,称其为“管理理论丛林”。管理过程学派形成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和西里尔奥唐奈。管理过程学派的管理理论是以下列七个基本信条为依据的:(1)管理是一个过程,可以通过分析管理人员的职能从理论上很好地对管理加以剖析;(1)根据在各种企业中长期从事管理的经验,可以总结出一些基本管理原 理,而且这些基本管理原理对认识和改进管理工作能起一种说明和

16、启示的作用;(2)可以围绕这些基本管理原理开展有益的研究,以确定其实际效用,加大 其在实践中的作用和适用范围;(3)这些基本管理原理只要还没有被证明为不正确或被修正,就可以为形成 一种有用的管理理论提供若干要素;(4)就像医学和工程学那样,管理是一种可以依靠原理的启发而加以改进的 技能;(5)管理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正如生物学和物理学中的原理一样,是可靠 的;(6)管理人员的环境和任务虽然受到文化、物理、生物等方面的影响,管理 理论也从其他学科吸取一些有关的知识,但所吸收的只限于同管理有关的。7 .社会系统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 1. Barnard)

17、0其 主要贡献是从系统理论出发,运用社会学的观点,对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团 体及个人作出了全面分析。巴纳德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1)社会的各种组织都是协作系统。(2)非正式组织对于正式组织具有积极作用,其积极作用至少有三个:非正式组织具有促进信息传递的机能,它会就一些易于引起争论,不便于在 正式渠道传播的、难以确定的事情、意见、建议、怀疑等而在成员之间交换意见;非正式组织具有通过影响成员的协作意愿来维护正式组织内部团结的机能;非正式组织具有保护个人人格和自尊心的机能,并且能抵制正式组织在这方 面的不利影响。(3)正式组织有三个基本要素,即成员的协作意愿、组织的共同目标和信息 沟通。(4)权

18、威接受理论。巴纳德提出领导具有权威的条件是:领导的命令必须 能让人们理解;命令必须与组织的目标一致;命令必须照顾组织成员的利益;命令应当让人乐意去执行。(1)组织平衡论。巴纳德提出了一个组织必须保证对内平衡和对外平衡的思 想,并认为这是组织能否存续的条件。(2)经理人员的职能有三项: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联系的系统;从组织 成员那里获得必要的服务; 规定组织目标。8 .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赫伯特西蒙(Herbert A. Simon)。其决 策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主要观点:(1)强调决策的重要性。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2)提出了决策过程的原则。上级不应代替

19、下级决策,而应给下级提供决策 前提。(3)确定了决策的准则。应当根据“适度满意”的准则进行决策。(4)分析了决策过程中的“组织”作用。在决策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组织 的作用,创造条件,以解决知识不全面性、价值体系的不稳定性及竞争环境的可 变性等问题。(5)描绘了决策过程。决策包括在最后抉择之前的了解、调查和分析以及抉 择之后的评价,它是一个分阶段、涉及许多方面的相当长的复杂过程。决策过程 可以细化,用六个英文字母DECIDE表示: 确认问题(define the problem);提出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enumerate alternatives); 搜集信息(collect inform

20、ation); 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备选方案(identify the best alternative); 拟订实施计划,并执行已经制定的决策(develop & implement); 评估和审查(evaluate the decision & the decision process)。9 .系统管理学派系统管理理论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代表人物有理查德约翰逊(Richard A. Johnson) 弗里蒙特卡斯特(FremontE. Kast) 詹姆斯罗森茨韦克(James E. Rosenzweig) o系统管理学派从系统观点出发,认为企业组织是一个由相 互联系、共同合作的各个要素(

21、子系统)所组成的为达到一定目标(既有组织 的目 标,又有其成员的个人目标)的系统。在组织的系统模式中,五个子系统 分别是:目标和价值子系统;技术子系统;社会心理子系统;结构子系统;管理子系 统。而且,企业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同周围环境(如顾客、竞争者、工 会、供货者、政府等)之间存在着动态的相互作用,并具有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反 馈网络,能够不断地自动调节,以适应环境和自身的需要。(1)系统管理强调把组织单位作为系统来安排和经营,系统管理有四个特 占 /、它以目标为中心,始终强调系统的客观成就和客观效果;它以整个系统为中心,决策时强调整个系统的最优化而不是强调分系统的最 优化;它以责任为中心,

22、每个管理人员都被分配给一定的任务,能衡量其投入和产 出;它以人为中心,每个工作人员都被安排进行有挑战性的工作,并根据其工作 成绩来付给报酬。(2)系统管理包括四个相互密切联系的阶段:创建一个系统的决策,即一个或一群企业家决定开办一个企业的决策;系统的设计,即把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安排成一定的结构形式,以便达到 预期的目标;系统的运转和控制;(4)检查和评价系统的运转结果,看其是否有效果和有效率。系统管理还以一些 模型来阐明系统概念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这些模型包括企业最高管理层的系统 模型和经营管理系统模型等。10 经验主义学派经验主义学派又被称为经理主义,它以向大企业的经理提供管理企业的成功

23、经验和科学方法为目标。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欧内斯特戴尔(Er-nest Dale),彼得德鲁克(PeterF. Drueker)等。经验主义学派认为,管理不应是理 性的推理或分析,而必须从企业管理实践出发,以企业的管理实践为主要研究对 象,在企业管理成败的各种实例中概括出理论性的原理与方法。该理论所用的研 究方法是以案例分析法为主的,故称经验主义理论。经验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 有:(1)管理的性质统治机构设立,管理阶层兴起,管理成为政治统治的手段; 管理内容趋于复杂,管理权力开始分化;初级的管理制度产生,但它在管理中的作用还很有限; 管理思想提出,但经验管理仍占主导地位。1 3)工业社会

24、是以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为基本特征的社会。工业社会的 管理的特征是:科学化。管理的科学理论产生且被广泛运用,并以其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揭开了人类科学管理的序幕。分权化。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的集权政治,建立了分权化的国家管理体 制。在生产领域,由于机器的广泛采用,社会生产日益专业化。法制化。工业社会的管理是通过严密的规则系统的建立而进行的。(4)系统化。系统论的产生及其在管理实践活动中的运用,为系统化管理提供了 可能。系统化管理的基本特征是:管理主体具有全局观念,注重管理组织整体功 能的发挥;管理主体能正确处理管理系统的整体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管理 主体重视结构在整体系统中的作用。追求

25、效率。新的理论和方法不断涌现并被运用于管理实践之中;先进的科学 技术和管理手段源源不断地进入管理领域并发挥作用;人力资源得以开发利用, 管理制度走向健全,管理体制日益完善。3 .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人类一切有组织的社会生活 都离不开管理。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管理的普遍性之中,管理是人类社会普遍存 在的一种社会性活动。(2)管理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管理可以促使科学技术与劳动力、 劳动工具、劳动对象有效地结合起来,尽快投入生产,使总体生产力得以扩大和 发展。(3)管理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根本保障。一方面,任何管理活动都离不开 相应资源的支持,人力

26、、物力、财力等资源是一切管理活动赖以开展的基础;另 一方面,管理正是通过有效配置资源而发挥作用的。(4)管理是增强一个组织实力和竞争力的必要前提。有效管理的作用就在于 以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和占用来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增强组织的实力和竞争力。(1)管理是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提高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经济和社会 的发展以及人们社会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是管理发展的结果。4 .现代管理的新趋势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会使现代管理发生深刻的变革,使管理在功能、 组织、方法和理念上产生根本性变化,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1)信息化、知识化渗透于管理的各个层面;(2)创新成为管理的主旋

27、律;(3)管理的国际化;(4)风险管理是未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5)从“硬”管理为主向“软”管理为主转化;(6) “非管理化”是未来管理的最高境界。“非管理化”是一种不以控制为导向 的管理模式,它更多地突出管理的服务特征。二、管理学1 .管理学的性质(1)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所揭示的管理原理适应于各类专门的具体的管理形 式,我们所研究的一般管理学是各门具体的或专门的管理学科的共同基础。管理 学无论是在内容上、形式上还是方法上,都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特征。(2)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作为一门学科,管理学具有其他学科所共有的基本特征;管理学又有着很强的实践性,是一门应用

28、性学科,它必须时刻与实践紧密结 合起来。(3)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管理的功能就在于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以较少的投入或消耗争取较大的经 济和社会效益;管理本身不能直接创造价值,它必须借助于被管理者及其他各种条件,并通 过它们来体现或实现管理的价值,而且,管理所创造的价值是很难被明确地确定 的;通过管理以提高效益,需要一个过程。(4)管理学在方法上是一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学科管理学应该而且能够广泛运用数学知识,凭借多种数学运算,以实现其更高 程度的科学化与精确化。但是,管理主要是同人发生关系,对人进行管理,所 以,人的心理因素就是一种不可忽略的因素。因此,很多时候只能进行定性分 析,采用价值

29、判断的方法。(5)管理学是一门具有时代特征的学科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在不同时代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而呈现出阶段性特征。 不同历史阶段的管理,在思想、内容、性质、方法和手段等各个方面,都体现出 鲜明的时代特色。2,管理学的学科体系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管理学已经成为涉及人类社会一切领域,包含着上百门 分支学科、边缘学科的科学知识体系。在整个人类社会中,人们会按照专业化分 工的原则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许许多多专门的管理学科,如 经济管理学、行政管理学、教育管理学、军队管理学、公安管理学等。而在每一 分支学科中,又形成了许多更细的分支学科。久而久之,人们从社会普遍存在的管理活动中概括总结

30、出来的基本规律(包 括一般的原理、理论、方法和技术),构成了一般管理学的内容。一般管理学是整个管理学学科体系中的基础性学科,它的任务是探讨人类社 会一切管理活动的一般性问题。一般管理学是联系各门分支学科、边缘学科的交 汇点。中国的管理学研究,正在从工商管理、经济管理、行政管理、教育管理、 科学技术管理、军队管理等各个角度向一般管理学这个交汇点收敛、聚焦,具有 中国特色的一般管理学体系正在形成。3.管理学的研究现状经典管理理论第一次把管理作为一个科学领域进行研究。组织行为科学学派 确定了工人是最有价值的资源这一论断。管理科学学派运用数学模型和程序求得 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特别是运用最新的信

31、息情报系统。决策学派注重效 果,其从“效果”出发,充分考虑实现“效率”的最大化。经验管理学派则试图通过 成功与失败的实例分析,寻找在同类条件下实现有效管理的方式。系统管理理论 强调系统分析和系统管理。权变管理理论则提出根据不同情况随机应变,从而使 管理更加适应变动着的环境的要求。管理学在管理方法方面,体现出显著的量化特征。现在常见的决策工具往往 是通过严格限制条件下的模型设计去出两个方向的选择:第一个方向是保留最优 化;第二个方向是设计满意模型,以合理的计算成本提供足够好的决策。传统管理理论将重点放在对“事”和“物”的管理上,漠视个人的需要和个人目 标,看不到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行为科学理论把

32、人的因素放在了首位,并吸收 了心理学、社会学中的许多理论成果,提出了“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和“复杂 人”等假设。其缺陷是过分强调人的感情方面和社会方面因素的作用,较少探讨正 式组织的积极作用以及理性和经济方面因素的作用。4,管理学的发展趋势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是推动管理学发展的最主要的因 素。影响管理学发展的第二大因素主要是与管理学相近的其他学科的发展,特别 是系统科学、信息科学、决策科学和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科学的发展。影 响管理学发展的第三个因素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而发生的各种管理思想、管理理 论、管理实践之间的融合、借鉴。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管理学本身呈现全新的发

33、展趋势:(1)管理学在整个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高。(2)管理学的理论化、哲学化趋势。(3)新的管理学分支的发展将更加迅速。(4)管理学将更多地与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数学等紧密结合。(5)管理学研究将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特色。(6)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加紧密。三、学习管理学的意义和方法1 .学习管理学的意义学习管理学的意义包括三个方面:(1)学习管理学有助于把握现代管理规律,提高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2)学习管理学有助于合理组织生产力的要素,提高生产力水平,充分发挥 生产力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作用。(3)学习管理学也是个人谋职和从事社会活动的必要准备。2 .学习管理学的方法学习管理学

34、的基本前提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这包括两层含义:(1)认真学习管理理论,但不盲目照搬理论,而是根据管理实际灵活地运用 理论;(2)虚心向发达国家学习管理经验,但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对外国的成功管 理经验加以批判地吸收。学习和研究管理学,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同时综合运用各 种方法,吸收和采用多种学科的知识,从系统的观点出发,联系实际,实事求 是,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和发展管理学,为提高我国的管理水平做出有益的贡献。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历史发展一、前管理科学时期的管理思想1.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1)在国家管理方面,有着系统的治国策略。古代思想家有三种不同的主 张:德治与王道,法治与霸道,

35、礼法相济与王霸相杂。(2)在组织管理方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办法。周礼一书为周 朝制定了一套官僚制度。在组织管理实践上,自周朝以后,历代封建王朝为提高 国家管理效率,都很重视组织管理。(3)在人事管理方面,有“选贤任能”、“任人唯贤”的主张。(4)在军队管理方面,包含着非常成熟的管理经验。六韬、三略提 出了管军要爱军、赏罚应分明、赏罚相结合等思想。孙子兵法这部著作所体 现出来的管理思想主要包括:国事为重;将为国辅;视卒如子;以法治 军;知者必胜;谋略取胜。(5)在农业管理方面,非常注重提高农民的积极性。(6)在经营管理方面,提出了经营要顺应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违背它必然 会遭到失败的思想

36、。(7)在工程管理方面,中国古代的许多规模宏大的工程,如万里长城、都江 堰水利工程、大运河等,都渗透着工程管理的智慧。2,外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外国古代管理思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了解:(1)外国古代的管理思想主要记载于埃及、巴比伦和古罗马的史籍和宗教文 献中。圣经记载了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2)欧洲中世纪的教会管理是人们常常提起的管理范例。(3)在公元6世纪到18世纪,欧洲主要出现了两种类型的社会经济组织形式: 一种是商业行会和手工业行会,一种是厂商组织。3.近代西方的管理思想工业革命促使机器大生产和工厂制度的普遍出现,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股份制的出现导致了专职管理阶层的兴起。

37、同时,竞争的加剧 也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近代社会的管理思想主要包含在一些经济学著作中,也有一些实践者(主要 是厂长、经理)注重总结自己的经验,探讨有关管理的问题。这一时期的著作, 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偏重于对管理职能、管理原则等理论问题的研究;另一类 则偏重于管理技术、方法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理论观点如下:(1)亚当斯密系统分析了劳动分工的经济效益,提出了生产合理化的概念。(2)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卡尔冯克劳斯威茨(Carl Von Clausewitz)认为:管理大型组织的必要条件是精心的计划工作,必须规定组织的目标;管理者应该承认不确定性,从而按照旨在使不确定性减少到最低限度的

38、要求 来全面分析与计划; 决策要以科学而不是预感为根据,管理要以分析而不是直觉为根据。(3)英国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bage)在机器与制造业经济 学一书中,以数学家的眼光,对劳动分工的效益和主管人员对设备、物资、人 力使用上的具体管理技术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4)工程师瓦特(Watt)在他的制造厂里运用科学管理的方法,主要包括:市场研究与预测技术;生产计划技术;生产过程规范化和产品部件标准 化;依据工作流程有顺序地安装机器;建立详尽的生产统计记录,按机床、部 门进行成本利润核算;培训工人与管理人员;按成果支付工人工资; 工人福利由工人自己管理等。(5)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

39、物之一、英国的罗伯特欧文为实践自己的政治主 张而进行了纽兰纳克”(New Lanark)和“新协和村(New Community)的试 验。由于他试图在企业内建立起一种全新的人际关系,因此被誉为人事管理的先 驱者、“人际关系之父二、经典管理理论1 .科学管理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了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以法约尔为代表的 一般管理理论和以韦伯为代表的行政组织理论。对于这一时期的管理学,我们称 其为经典管理理论。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 18561915)被誉 为“科学管理之父”,其理论核心是提高效率。泰勒认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对工 人和

40、雇主双方都有利的事情,工人和雇主应相互协作,共同为提高生产率而努 力。泰勒提出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管理:(1)制定标准定额;(2)挑选一流的工人;(3)设置计划层、实行职能制;(4)实行新的奖励制度;(5)对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实行“例外原则”。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对于提高生产率、改善工人生活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作 用。卡尔巴思(CarlG. Barth)、亨利甘特(HenryL. Gantt),以及吉尔布雷 斯夫妇(FrankGilbreth &LillianM. Gilbreth)等人继承和发展了泰勒的科学管理 理论。伯法(E. S. Buffa)等人提出了管理科学理论,这一理论使管理从以往定

41、性的描述走向了定量预测的阶段。2 . 一般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亨利法约尔(HenryFayoL 1841- -1925) o他的管理理论集中反映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中,法约尔的一 般管理理论包括以下内容: 任何企业都存在着六种基本活动: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 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管理活动是指组织内行政人员所从事 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活动。 管理中具有普遍意义的14条原则: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纪 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月赈集体利益;人员的报酬;集 中;等级系列;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团结精神。 进行管理教育和建立管理理论。法约尔认为,人的管理能力可以通过教 育来获得,管理能力也像其他技术能力一样,首先在学校里,然后在车间里得 到。3 .行政组织理论行政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马克斯韦伯(Max Weber, 18641920),他被 誉为“组织理论之父”。韦伯在管理理论上的贡献主要集中在组织理论方面,他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