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实施“创新提能”八大工程 全面融入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实施方案(2023-2027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力实施“创新提能”八大工程 全面融入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实施方案(2023-2027年).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大力实施“创新提能”八大工程全面融入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实施方案(2023-2027年)为贯彻落实浙江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实施 方案(2023-2027年)(浙政发2023) 6号)、温州市大 力实施科技创新“八大抓手”全面融入省“315”科技创新体 系实施方案(2023-2027年)(温政发(202317号)等文 件精神,大力实施“创新提能”八大工程,全面融入省“315” 科技创新体系,高水平创建国家创新型县(市),结合我市实 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主要目标到2027年,体系化创新能力和整体效能大幅提升,力 争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 全省平均水平
2、,创成国家创新型县(市)。全域一体化创新体系能级持续增强。到2027年, 健全“一区一廊一芯一会”创新格局,省级高新区集聚创新 资源一半以上,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瑞安云江科创大会成果 落地率达到80%以上。重大引领性硬核成果加快涌现。重点标志性产业链 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水平明显提升,力争在智能汽车关键 零部件、智能装备、新材料、生命健康、数字经济、新能源 等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取得技术攻关标志性成果5项。18 .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探索“科创指数贷”,赋能 中小科技企业金融融资服务,每年新增科技贷款30亿元以 o鼓励国企和头部民企参与基金建设,做大做强科创基金, 探索“先投后股”等模式。到
3、2027年,基金累计投资科创项 目10个。(责任单位:市科技局、银保监瑞安监管组、市财 政局)19 .深入融入对外创新网络。积极对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 行动,推进科技资源共建共享,深化与上海、江苏等地合作, 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办好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瑞安 云江科创大会,成果落地率达到80%以上。(责任单位:市科 技局、市科协、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20 .健全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保护体系。深入实施知识产权 全链条集成改革。建设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平台,实施高价 值发明专利“破零增新”计划,培育产业知识产权联盟1个。 加大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力度,提高知识产权“快保护”能力。 到20
4、27年,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9.5件。(责任单 位:市市场监管局)三、保障措施(一)强化统筹协调。完善党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 制,充分发挥市委科技强市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统 筹完善协同推进、研判调度、督导服务、考核评价四大机制,以超常规力度一体推进推动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发展, 建立健全多部门协同、镇街联动的管理机制。(二)强化政策保障。加强教育、科技、人才等政策协 同,加大科技多元化投入,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确保到2027年全市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长15%以上,着力提 升科技投入效能。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投入基 础研究税收优惠、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用地
5、保障等上 级科技创新政策。(三)强化考核评价。围绕工作目标制定每年具体工作 方案,滚动实施、迭代完善,健全高效协同、闭环管理的工 作机制,加强全过程跟踪指导。将工作目标纳入督查激励、 考核内容,形成争先创优机制,促进全域创新发展。(四)强化文化营造。心怀“国之大者”,弘扬科学家精 神。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推动科技创新重大成果、先进经验、 典型案例向公众宣传普及。强化科技伦理治理和科研诚信建 设,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和保障机制,在全社会形成尊 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对在 科技创新中贡献突出的企业、企业家、科研人员给予褒扬激 励。不断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争取建成实验室(
6、基地)1家 以上,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达到140人年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实力提升。到2027年,全市国 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120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 达到3000家,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年均增速达到15%以 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5.8% 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3.7%。具有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加快打造。到2027年, 院士级、准鳏鹏等顶尖人才达5名左右,具有国内一流水平 的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各20名左右,孵化面积超 120万平方米,技术交易总额超56亿元,年新增科技贷款超 30亿元。九大重点科技创新指标序 号重点指标20
7、23年2025年2027年1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3.13.23.42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人 年)1261301403规上工业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营 业收入比重()3.73.753.84高新技术企业累计数(家)830100012005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数(家)240026003000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 增加值的比重(%)7575.675.87技术交易额(亿元)5153568年新增孵化器(众创空间)孵化场 地面积(万平方米)2320159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151515二、重点任务以强化战略科技力量为引领,以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对高 质量发展支撑力为核心,全面贯彻
8、落实省“315”科技创新体 系建设工程“六大行动”、温州市科技创新“八大抓手”,大 力实施“创新提能”八大工程,推动九大重点科技创新指标 实现新突破,加速形成科技创新九大标志性成果。(一)实施区域创新示范工程,推动科技战略平台建设。1 .提升全域创新能级。加快创建国家创新型县(市),深 化温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瑞安园”、环大罗山科创走廊瑞 安科技城建设,力争瑞安省级高新区排名保持全省第一方阵。 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和研发机构建设力度。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推广应用。(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 发改局、市经信局、温州市生态环境局瑞安分局、瑞安高新 区管委会)(二)实施产学联动提质工
9、程,推动创新策源能力集聚。2 .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进东新科创园等重大科技 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开展科技创新强基项目规划,从预研、 新建、推进和提升四个层面逐步完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面向省三大科创高地战略领域和“5+5”产业发展需求,每年 完成科技创新强基领域重大项目(不包含网络基础设施项目) 投资额超2.5亿元。(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局)3加强应用性基础研究。坚持以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 研究为重点,聚焦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 材料等领域,谋划实验室布局。到2027年,争取建成重点实 验室1家以上。(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局)(三)实施企业能力提升工程,推动关键核
10、心技术攻坚 突破。4,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聚焦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迭代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倒逼、引领、替代、转化“四张清单”,开 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到2027年,累计实施省、温州 市级重大科技项目15项以上,力争实现制造业企业项目占 比达到60%以上,取得5项以上硬核科技成果,显著提升标 志性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水平。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 攻关中的组织作用,重塑科技项目体系,创新“揭榜挂帅” 等科技攻关机制,建立市场导向的科技项目立项机制。加强 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培育一批高价值发明专利。 争取实现产值5000万元以上无企业研发活动规上制造业动 态清零。(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
11、市场监管局)5,推动技术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升。加快推 进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县(市)建设,推动全市技 改投资年均增长达到12%,每年新实施智能化技改项目200 个以上;2027年全市在役工业机器人力争突破2400台。推 进新智造群体建设,打造一批标杆性的“设备改造一智能产 线一数字化车间一智能工厂一未来工厂”多层次的新智造企 业群体,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区域)新智造试点工作。大力 发展绿色制造,推动行业结构低碳化、制造过程清洁化、资 源能源利用高效化,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推动落后产能退出。(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发改局、市科技局)6 .打造产业驱动、需求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构建
12、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通过技术创新、技术转化、技术服务。 打造“龙头企业+高校院所+行业协会”创新联合体模式,带 动上下游产业链式发展。推动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企业 重点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到2027年,新增省重点企业研究 院1家以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以上、省级工程研究中 心1家以上。(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发改局)(四)实施两链融合提能工程,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7 .培育科技领军企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新火炬培育计 划、科技小巨人培育计划、“雄鹰行动”,大力培育单项冠军、 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到2027年,力争高新技术企业 超12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3000家、科技领军(
13、小巨人) 企业5家,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以上;制造业上市挂牌企业达到15家以上。(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金融工作服务中心)8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重塑。推进瑞安科技大市场建 设提升,招引培育从事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咨询评估、投 资融资、知识产权等方面服务的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加快推 进新型研发机构成果转化。聚焦“321”现代制造业体系,引 进共建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组建技术转移转化联盟。到2027 年,累计建设大院名校技术转移转化机构10家,实现年技术 交易额超56亿元。深入实施制造业首台(套)提升工程,每 年新增省级首台(套)装备3项以上。(责任单位:市科技局、 市发改局、
14、市经信局、市教育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市场监 管局)9 .持续提升产业竞争力。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发展 工程”和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 加快建设“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加大对创新型项目的招 引力度,重点围绕产业链强链补链项目,建立以研发投入强 度为核心指标的招引项目评价体系,招引有研发机构和知识 产权的科技企业。到2027年,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 育发展未来产业,实施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3个。深化标志 性产业链“链长+链主”企业协同机制,动态培育产业链上下 游企业共同体1个。力争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快于面上投资增速、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15%o (责任单位:市经信局、
15、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市发改局、市科技局)(五)实施全域孵化培育工程,推动双创载体提质扩面。10 .开展大孵化集群建设攻坚行动。根据产业细分领域特点和需求开展孵化集群建设,量身打造一批孵化空间,按照 “七个一”标准,迭代推进孵化空间打造、专业运营机构招 引、科创项目引进、青年人才集聚等行动,构建“众创空间 -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创新孵化体系,2027年孵化器 (众创空间)孵化场地面积达到120万平方米以上。(责任 单位:市科技局,各功能区、乡镇街道)1L提升孵化器整体运营管理水平。招引一批有龙头企业和基金投资背景、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资源支撑、智慧园区运 营管理经验的运营机构参与大孵化集群建设
16、,实现创新型项 目“拎包”入驻。到2027年底,累计招引专业运营机构10 家,省级以上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累计达到10家。(责任单位:市科技局)12 .构建创新“阳光雨露”生态体系。引导孵化基地依据自身产业定位,为入孵企业(项目)提供研究开发、小试中试等孵化服务;在示范孵化基地周边,优化布局交通、商业、 医疗、教育等,营造良好创业宜居环境;鼓励孵化基地完善 路演厅、会议室等公共设施。(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 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健康局、市教育局, 各功能区、乡镇街道)(六)实施科创平台牵引工程,推动科创平台提能造峰。13 .做好产业研发机构新赛道布局。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吸
17、引国内外一流高校、科研机构、领军企业、外资研 发型企业及高层次人才团队来瑞设立或联合组建新型研发 机构。结合地方产业发展方向,优化研究领域资源配置,明 确1-2个主攻产业领域,主攻1-2个技术创新赛道,聚力应 用研究和产业技术研究。到2025年,实现主导产业新型研 发机构全覆盖。到2027年,建成新型研发机构3家以上、 力争建成省级1家。(责任单位:市科技局)14 .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发挥实效。建立以产业服务为导向 的绩效评估体系,定期召开产业分析研判会、走访链主企业, 紧盯行业革命性引领性技术,征集、凝练一批技术需求和攻 关清单,通过联合攻关、“揭榜挂帅”等方式开展核心技术攻 关,解决一批产业
18、“卡脖子”难题,提升产业技术创新水平。 充分发挥共建单位人才、技术、成果等科创资源优势,建立 项目流动和激励机制,快速引进和转化科研成果,通过向企 业研发机构派驻科研骨干、向企业开放共享仪器设备、为企 业培训技术人员等活动载体,深度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到 2027年,平台服务企业实现四技服务金额超3000万元。(责 任单位:市科技局)(七)实施创新人才集聚工程,推动战略人才力量集聚。15 .培育引进高端创新人才。加快科创领域顶尖人才、领 军人才等群体引育工作。到2027年,打造一流科技领军人 才和创新团队,培育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3个以上。面向主 要创新型国家和制造业强国引进海外工程师10名,引育
19、海 内外高层次人才300名以上。(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教育 局、市人力社保局、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市科协)16 .打造卓越工程师队伍。深入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工程, 谋划实施“实验工程师”队伍建设行动,推进特色产业工程 师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大力推进智能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工 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并发挥实质作用,帮助中小企业解决 技术问题。实施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技工教育提质增 量行动。到2027年,力争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0万人, 其中高技能人才数量超过11万人。(责任单位:市经信局、 市教育局、市人力社保局、市科技局)17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高水平举办人才日(人才周)、 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充分发挥“人才商家”等平台联络服 务的阵地作用,做细做实人才服务体系,注重解决人才子女 入学、住房安居、医疗保障等“关键小事”,努力营造“近悦 远来”的浓厚引才氛围。(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住建局、市卫生健康局)(八)实施科技金融赋能工程,推动打造开放创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