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4暑假作业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4暑假作业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4暑假作业(2)东西方的先哲一、单选题1 .把人分为几等,各尽其责,由富有的“贤哲”做统治者,武士们保卫国家,农夫和手工业 者负责生产。持这一观点的古代思想家是()A.墨子B.普罗泰戈拉C.苏格拉底D.柏拉图2 .他的政治学说开创了西方政治思想中乌托邦主义的传统。这个人是( )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莫尔D.圣西门3 .柏拉图常常称亚里士多德是小马驹(小马驹吃足了奶就会踢它的母亲),其意思是指亚里士 多德()A.敢于挑战权威B.不赞成柏拉图的主见C.忘恩负义D.求知欲强4 .柏拉图曾就雅典民主制度指出:“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指公民)就会觉得
2、 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到最终像你所知道的,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 上一”。其意在表明()A.民主制的核心精神是自由B.民主制度维护了公民权利C.对雅典民主制度弊端的担忧D.雅典民主制度缺乏法律基础5 .莫格在他说的仍在实行一文中指出:”和柏拉图一样,孔子认为明君治国可以创建 一个好的社会。” “他们都是胜利的教化家,但在推行自己的政治志向上,也都是失败的政治 家。” 柏拉图和孔子成为“失败的政治家”的根本缘由在于二人的思想()A.未能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缺乏思辨性和系统性C.与当时的政治现实脱节D.在实践中招致失败6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是人类历史“轴心时期”(公元前800年
3、至公元前20()年)东西方的两位 先哲。他们的共同点包括()创办私学教书育人崇尚道德提倡中庸探讨科学著书立说思想巨人影响深远A.B.C. D.7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见“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 态平衡,墨子主见“爱无差等”,杂家主见“治国公允”、“为民谋利”。这些主见的共同之处是()A.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8 .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C.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D都主见“礼”、“法”并用8 .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主见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但并不主见放弃现实的华蜜;在生物 学领域,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探讨;在物理学一书中,他指出详细事物是由形 式和
4、质料组成的 这表明亚里士多德科学探讨的主要特点是()A.留意各个探讨领域的联系性B.留意客观实际,探讨领域宽广C.具有深厚的人文主义精神D.家学深厚,遗传影响比较大9 .他创办学园,在教学方法上独具匠心,被称为“逍遥学派”,他和他创办的学园分别是( )A.亚里士多德和阿卡德米学园B.亚里士多德和吕克昂学园C.柏拉图和阿卡德米学园D.柏拉图和吕克昂学园10 .鲁迅说:“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是那些权势者或想做权势者们的圣 人,和一般的民众并无什么关系。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 砖的差使的。据此可知,鲁迅评价孔子的视角是()A.孔子思想对中国历史的影响B.孔子思想
5、有利于巩固统治C.孔子思想与民间信仰的结合D.孔子形象具有的多面色调11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写道:“(孔子作春秋以绳当世。贬损之义,后有王 者举而开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 可见孔子作春秋的政治目的是()A.鉴古讽今,怀念上古之风B.主见仁者爱人,为政以德C.针硬时弊,供应王者之道D.维护周礼,力图复原西周的统治秩序12 .下列各项中,反映了孔子教化思想的是()A. “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B.“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C. “不愤不启,不俳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D. “为政以德,譬如北
6、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13.左传载,楚昭王病,卜官认为是河神作祟,大臣建议祭祀,昭王拒绝。孔子对此赞日 “茏昭王知大道矣。其不失国也,宜哉!”孔子下列言论与他这一评价一样的是()A. “获罪于天,不行祷也”B. “礼有五经,莫重于祭”C. “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D.不语怪、力、乱、神”二、材料题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道(治理)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足食,足兵,民信之 矣。”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摘自论语 材料二 城邦以正义为原则。由正义衍生的礼法,可凭以推断(人间的)是非曲直,正义恰恰正 是树立
7、社会秩序的基础要使事物合于正义(公允),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 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法治应当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听从,而大家所 听从的法律又应当本身是制订良好的法律。摘自亚里士多德政治学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归纳孔子的治国主见,分析孔子主见没有被当时统治者接受 的主要缘由。2 .概括材料二中建立有序社会的思想主见,说明这些主见提出的政治背景。综合上述材料, 谈谈应怎样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15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正义关乎社会稳定和人民华聚。柏拉图在志向国一书中所提倡的正义观,无论是对当 时或对于当今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正义就是只做自己的
8、事,而不兼做别人的事。国家正义在于三种人在国家里各做各 的事。柏拉图志向国 材料二 柏拉图对正义这一政治价值进行深化的思索与探讨,客观上促生了政治哲学,并促 使它不断向前发展。他是西方最早对国家、政治等问题进行系统探究的思想家,他的政治思 想除了启迪后世思想家思索正义的问题、思索国家善治的问题外,还给人们供应了一种“正 义的处方”,让人们从他的正义观里吸取思想的养分,引导我们思索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政体 形式、生活方式,思索如何建立一个正义的社会,过一种良善的生活。摘编自拾克方,林建华柏拉图政治思想的价值分析 请回答:1 .据材料一,概括柏拉图的“正义”内涵;结合所学学问,归纳柏拉图正义观产生的背
9、景和实 现国家正义的途径2 .据材料二,分析柏拉图正义观的影响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 .答案:D解析:柏拉图主见实行寡头制,材料既体现了这一点。故选I)。A项主见兼爱、非攻;B项认 为人是万物的尺度;C项强调学问的作用,认为学问即美德。因此ABC均不符合题意。 点评:古希腊哲学侧重于对人的探讨。在公元前7世纪是以探讨自然为主,但是到了公元前5世纪 起先把探讨的重点转向了社会和人。其代表性的学派为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人的确定作 用。后来苏格拉底等把希腊哲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2 .答案:B解析:略3 .答案:A解析:柏拉图之所以常常称亚里士多德是“小马驹”,是因为他常常和同学就某些问题绽开 辩论
10、,亚里士多德并不盲从,在许多领域甚至常常与他的老师绽开争辩,亚里士多德治学看法 严谨,敬重真理,不为短暂的利益而放弃自己的主见,因为这些表现,其老师柏拉图称他为 “小马驹”。4 .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精确解读材料信息的实力及与教材内容联系的实力。本题考查雅典 民主政治。柏拉图认为雅典干脆民主下,公民的权力没有任何的约束,公民本身也没有任 何须要约束的觉悟,这样的发展趋势最终会导致民主制度的崩溃,C项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弊端5 .答案:C解析:命题人考查的是柏拉图和孔子思想的遭受。由“明君治国可以创建一个好的社会”“他们都是胜利的教化家,但
11、在推行自己的政治 志向上,也都是失败的政治家”可知,当时他们的思想与政治现实差距较大,不行能付诸实 践,C项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C。6 .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孔子没有探讨过科学, 解除有的选项,故B项正确,A, C, D三项错误。7 .答案:C解析:8 .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亚里士多德的探讨特点。材料不能表明各个探讨领域之间的联系性,故 A项错误;“在哲学上”“在生物学领域”“在物理学一书中”,表明其探讨领域宽 广,“不主见放弃现实”“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指出详细事物是”表明其探 讨留意客观实际,故B项正确;”并不主见放弃现实的华
12、蜜”涉及人文主义,但不能表明其科 学探讨的主要特点是具有“深厚的人文主义精神”,故C项错误;“家学”“遗传影响”均 未涉及,故D项错误。9 .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亚里士多德。结合所学学问可知,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创办了吕克昂学园, 在教学方法上独具匠心,被称为“逍遥学派”。由此可知,B项正确。10 .答案:B解析:11 .答案:D解析:12 .答案:C解析:13 .答案:D解析:二、材料题14 .答案:1.主见:取信于民;爱惜百姓;节俭财物;不夺农时;实行德治。缘由:不适用于当时 的诸侯争霸形势。2 .主见:制定法律;实施法治;追求正义(公允).政治背景:城邦制衰落;民主政治的弊端暴露。 建立良好社会秩序方法:法治与德治并举。解析:1.孔子的治国主见可以依据材料一中“节用而爱人”“为政以德”等有效信息加以归 纳;缘由要结合春秋时期的时代背景思索回答。2.第小问提取材料二中“要使事物合于正义(公允)”“法治”等有效信息结合所学学问 回答即可。第小问属于开放性题目,围绕德治与法治作答即可。15.答案:1.内涵:秩序与和谐(或分工合作;各司其职);背景:政治:民主制出现危机;雅典城邦制度衰落;师从苏格拉底探讨哲学,多年游历生活; 途径:国家由统治者、武士、劳动者构成,三个等级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哲学家王。2.影响:推动政治哲学产生、发展;促进国家建设;引导人们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