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42014 年年福建省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H1 1C C1212N N1414O O1616ClCl35.535.5K K3939CuCu6464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3636 分)分)1关于“舌尖上的化学”,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A为了身体健康,必须均衡膳食B为预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适量海带C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在食品中添加大力防腐剂D为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制作时可添加适量碳酸氢钠2下列生活用品所含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铁锅B瓷碗C塑料盆D玻璃杯3二氧化锡(SnO2)可用作液晶元
2、件电极,其中氧元素为2 价,则锡元素的化合价为()来 A+1B+2C+3D+4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如图 1 所示,其中正确的是()来源:Z|xx|k.Com5下列化学式表示的物质是某化学肥料的主要成分,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KNO3BK2CO3CCO(NH2)2DCa(H2PO4)26下列保护自然资源的措施错误的是()A.为防治空气污染,应加强工业废气处理B.为节约用水,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C.为节约化石燃料,应开发和使用新能源D.为防止铁制品生锈,常在其表面覆盖保护层7用分子观点解释“干冰升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不停地运动B.分子间间隔变大C.分子体积急剧增
3、大 D.分子本身不发生改变8下列事实和解释相符的是()A铜丝作导线铜有良好的导电性B盐酸清除铁锈盐酸能与铁反应C汽油清洗油污汽油起乳化作用D活性炭净水活性炭能与水中杂质反应9某物质的分子模型如图 2 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物质属于有机物来源:学。科。网 Z。X。X。KB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CH4C该物质的 1 个分子中含有 5 个原子D该物质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 1:410.实验室用蔗糖配制 50.0g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的蔗糖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取 5.0g 蔗糖B用量程为 10mL 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C溶解蔗糖时,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D将配制好的溶液
4、装入细口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11.鉴别下列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A硬水和软水观察颜色B纯铝和硬铝比较硬度C碳酸钠和氯化钠稀盐酸D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点燃闻气味12.将铁丝、铜丝分别伸入盛有同种试剂的两支试管中,下列试剂能迅速比较出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A蒸馏水B稀硫酸C硫酸钠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二、非选择题(共二、非选择题(共 6464 分)分)13(15 分)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以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例,回答下列问题:(1)认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从宏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填“元素”、“原子”或“分子”,下同)组成。从微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构成
5、。(2)认识物质的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纳米铁粉在氧气中可自燃生成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将蘸有酒精的棉芯点燃后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烧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如图 3)。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由此可推知的灭火原理是。若使棉芯下半段恢复燃烧,操作方法是。(3)认识物质的制法某同学用软塑料瓶自制气体发生装置,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如图 4)。若利用该装置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利用该装置制二氧化碳,无纺布包内药品为(写名称)。工业上常用液化空气制氧气,该过程发生(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4)辩证地认识物质量变引起质变。例如:碳在
6、充足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写化学式)。功过相对论。从“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的事实分析,“过”:使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等;“功”:(举一例)。14(9 分)化学变化中,同种元素可在不同物质中“旅行”。(注:“”表示某种物质通过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回答下列问题:(1)按甲、乙物质所含元素种类递增的规律,完成图 5 所示的“旅行”。若图 5 为碳元素的“旅行”路线,其中甲为二氧化碳,乙为碳酸钙,写出路线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一个),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若图 5 为氢元素的“旅行”路线,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从单质、碱、盐中分别选择
7、一种物质,完成图 6 所示的“旅行”。写出一组甲、乙、丙物质的化学式。图 6甲,乙,丙。15(16 分)(1)根据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将图 7 方框内-项内容补充完整:(2)硝酸钾与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8 所示,回答下列问题:t1时,两物质中溶解度较大的是。t2时,两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析出固体质量较大的是的溶液。t2时,将 100g 水加入盛有 50g 氯化钾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氯化钾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保持温度不变,往该烧杯中再加入 10g 水,充分搅拌后,氯化钾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欲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
8、0%的硝酸钾溶液,应满足的温度范围是。(3)某同学进行图 9 所示实验,证明酸碱发生反应的现象为:试管中溶液由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后测得试管中溶液的pH=2,该溶液中的溶质有(写名称)。16(14 分)某兴趣小组用图 10 所示流程制取氧气(反应原理:2KClO32KCl+3O2),并回收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理论上可制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 0.1g)解:(2)在回收提纯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水的用量,原因有(填标号)。A.提高实验效率B.保证固体 1 全部溶解C.节约能源(3)写出图 11 中仪器 a、b 的名称:A,b。步
9、骤中的操作 m 应选择图 11 中(填“甲”或“乙”)装置,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步骤中用酸化的硝酸银(AgNO3)溶液检验洗出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钾,该检验方法的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实验结束后,称得回收到的氯化钾的质量比理论值小,可能的原因有(写一点)。17(10 分)为探究气体 X 的组成,某兴趣小组进行图 12 所示实验(固定装置未画出)。【资料在线】(1)加热条件下,气体 X 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氮气。(2)碱石灰为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不与气体 X 反应。无水氯化钙可吸收气体 X。来源:.Com(3)本实验条件下,氮气密度为 1.15gL-1,装置内空气中的
10、水与二氧化碳对相关数据测定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实验步骤】(1)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2)取一定量氧化铜,准确称得其质量为 2.40g。(3)按图 12 所示装入药品,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见表 1)。(4)连接 A、B、C 装置,将气体 X 缓缓通入一段时间后,连接上 D 装置,读数后开始加热。当 A 装置中氧化铜反应完全,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气体X 至玻璃管冷却,再次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见表 1)。【实验装置】【相关数据】【回答问题】B 装置中氧化钙吸水的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过程中,当观察到,说明氧化铜已反应完全,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气体 X 至玻璃管冷却的目的是。分析实验测量的数据,生成水的质量为g,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为g。由此推知,气体 X 中一定(填“有”或“没有”)氧元素。通过计算推导出气体 X 的化学式。来源:学_科_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