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项目式教程(周汉清第3版)教案项目5、6局域网接入互联网、无线局域网WLAN组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项目式教程(周汉清第3版)教案项目5、6局域网接入互联网、无线局域网WLAN组建.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授课章节 5.1用Ad-Hoc模式组建无线局域网 WLAN授课形式现场教学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描述无线网络的特点、应用场合和网络拓扑;2.能够描述无线网络的通信方式、工作过程和主要标准。能力目标:1.能够在没有无线接入点AP情况下用无线网卡组建无线局域网;2.能够利用无线局域网进行数据共享。素质目标:1.能够按照无线网络安全规范进行无线网络构建。教学重点无线局域网的主要特点及应用场合教学难点用Ad-Hoc模式组建无线局域网并进行安全配置方法补充内容主要无线网络标准教学场地 及教具使用锐捷网络实验室RG-RCMS试验台教学过程方法手段 时间分配导入复习提问上一讲内容:1 .应用NA
2、T技术有哪些优缺点?2 . NAT技术有哪些典型应用?学生发言、回 答问题 5分钟新课 5.1用Ad-Hoc模式组建无线局域网WLAN介绍工作任务某公司的技术人员,公司外派参加技术培训,随身携带了笔记 本电脑,但没有带移动存储设备。由于培训时有大量技术资料需要 与其他成员共享,需要利用笔记本电脑组建临时的无线局域网,进 行数据共享。请在没有无线AP的情况下使用无线网卡组建无线局 域网。分析解决方法Ad-Hoc来源于拉丁文,意思是为了专门的目的而设立的,在 无线网络中主要应用在计算机或者无线终端设备之间通过无线网 卡共享数据,无线网卡通过设置相同的SSID信息,相同的信道信 息,构建无线局域网,
3、从而实现设备间信息共享。演示为主(多 媒体演示)40分钟演示操作步骤步骤1.在PC1和PC2上正确配置无线网卡驱动软件。步骤2.设置PC1的无线连接属性。步骤3.设置PC1无线网卡的IP地址。步骤4.设置PC2的无线连接属性。步骤5.设置PC2无线网卡的IP地址。步骤6.测试PC1与PC2的网络连通性。讲解操作要领1 .两台移动设备无线网卡配置无线网络名SSID必须一致;2 .两台移动设备无线网卡配置的无线网络信道必须选择相 同或者选择自动扫描模式;3 .两台设备的无线网卡IP地址必须在同一网段;4 .无线网卡通过Ad-Hoc方式互联,对两台设备的通信距 离有限制,一般工作环境下,不超过10米
4、。介绍相关知识1 .无线局域网的特点;2 .无线局域网的传输方式;3 .无线局域网拓扑结构;4 .无线网络的工作原理;5 .无线网络的主要标准。知识拓展:无线网络的传输技术5分钟总结本堂课内容,并复习提问、练习无线网络的组建、 无线网络安全配置。1 .无线局域网的特点及应用场合有哪些?2 .无线局域网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有哪些标准?40分钟授课章节 5.2用Infrastructure模式组建无线局域 用、田地一 网WLAN授课形式现场教学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描述主要无线网络设备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和性能特点;2.能够描述无线网络的安全技术及主要特点。能力目标:L能够用无线路由器组建
5、Infrastructure模式无线局域网WLAN; 2.能够进行无线局域网的安全设置。素质目标:1.能够按照无线网络安全规范进行无线网络构建。教学重点无线网络的安全技术及主要特点教学难点用无线路由器组建Infrastructure模式无线局域网并进行安全配置 方法补充内容教学场地 及教具使用锐捷网络实验室RG-RCMS试验台教学过程方法手段 时间分配导入复习提问上一讲内容:3.无线局域网的特点及应用场合有哪些?2.无线局域网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有哪些标准?学生发言、回 答问题 5分钟新课 5.2用Infrastructure模式组建无线局域网WLAN介绍工作任务为了实现家庭内个人计算机之间资源
6、共享,让家庭内个人计算 机共享接入互联网的线路,往往需要组建家庭局域网。考虑到在已 经入住的家庭布线困难,不方便采用有线组网方案,一般使用无线 路由器组建Infrastructure模式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路由器作 为无线接入点AP (Access Point),既可以实现局域网内计算机之 间资源共享,也可以通过无线路由器接入互联网。考虑到无线通信 信息安全的要求,必须对无线局域网进行安全配置,防止非法用户 接入该无线局域网。分析解决方法Infrastructure是无线网络组建的基础模式。移动设备通过无 线网卡或者内置无线模块与无线接入点AP通信,这里的无线接入 点AP就是无线路由器,多
7、台移动设备可以通过一个无线AP来构建 无线局域网,实现多台移动设备的互连。无线路由器覆盖范围一般 在100米到300米,适合移动设备灵活地接入网络。演示为主(多 媒体演示)40分钟演示操作步骤步骤1.用五类或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UTP连接无线路由 器的WAN 与调制解调器或交换机的以太网口。步骤2.用五类或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UTP连接无线路由 器的LAN 口(四个LAN 口中的任意一个)与一台个人计算机 的以太网口,该计算机将用于配置无线路由器。步骤3.查看无线路由器的说明书或者产品铭牌,确定无线 路由器的管理IP地址。接通调制解调器和无线路由器的电源。步骤4.设置配置计算机的以太网卡IP地址与
8、无线路由器 的管理IP在同一网段。步骤5.在配置计算机上运行浏览器,在浏览器的地址栏输 入无线路由器的管理IP地址。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步骤6.进入D-Link配置界面后,点击“设置”选项卡, 进入网络连接设置界面,点击“手工配置”按钮,进入互联网 连接配置界面。步骤7.在网络连接界面,正确选择路由器连接互联网网络 类型。讲解操作要领1 .无线局域网内移动设备无线网卡设置的无线网络名 SSID必须与无线路由器上设定的无线网络名一致;2 .无线局域网内移动设备无线网卡的信道必须与无线路由 器上设定的信道一致,或者都选择自动扫描信道工作模式; 介绍相关知识1 .无线局域网WLAN的主要组件
9、;2 .无线网络的安全技术。知识拓展:无线网络发展最新趋势5分钟总结本堂课内容,并复习提问、练习无线网络的组建、 无线网络安全配置。1 .什么是胖AP、什么是庾AP?各有什么特点?2 .无线局域网主要有哪些安全技术?40分钟用3/授课章节6. 1中小型网络综合配置(1)授课形式讲解、分析方案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描述网络故障诊断基本步骤;2 .能够描述常见网络故障现象及其原因;3 .能够描述Ping命令、Tracert命令的工作过程和基本参数;4 .能够描述中小型网络的基本组成结构。能力目标:1.能够撰写中小型网络配置方案;5 .能够实施中小型网络综合配置;6 .能够撰写中小型网络
10、测试报告;7 .能够实施中小型网络整体调试和性能测试。素质目标:1.团队合作精神。教学重点整体配置方案及系统测试方案教学难点常见网络故障及其诊断方法补充内容中小型网络的基本构建方法教学场地 及教具使用锐捷网络实验室RG-RCMS试验台教学过程方法手段 时间分配导入复习提问上一讲内容:1 .什么是胖AP、什么是瘦AP?各有什么特点?2.无线局域网主要有哪些安全技术?学生发言、回 答问题 5分钟新课5o 1中小型网络综合配置介绍工作任务典型的中小型企业网络,采用三层网络设计模型,包含接入层、 汇聚层和核心层。接入层由二层交换机SW4和SW5组成,提供本 地用户的网络接入;汇聚层由三层交换机SW2和
11、SW3组成,两台 三层交换机提供了网络的冗余链路,既负责将本地局域网互联,又 负责与核心交换机互联;这里的核心层是三层交换机SW1,满足网 络高速传输的需要。核心交换机SW1与汇聚层设备相连,也与内 网服务器群相连,并且,通过出口路由器RT1与互联网连接。这里 的路由器RT2和交换机SW7仅仅用来模拟互联网的工作, SERVER2模拟互联网的服务器,PC6模拟互联网的一台工作主机。讲解为主(多 媒体演示)40分钟1 .根据网络VLAN规划,在交换机SW1、SW2、SW3、SW4 和SW5上配置相应VLAN。2 .在交换机SW1、SW2和SW3上配置快速生成树协议,并且 保证网络正常运行时,交换
12、机SW2的F0/2与SW3的F0/2链路 作为备份链路。3 .为了增加内网服务器群的链路带宽,在交换机SW1和SW6 之间配置端口聚合。4 .在内网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RT1上运行OSPF动态路由协议, 确保内网互联互通。5 .在内网服务器SERVER1上运行HTTP服务和FTP服务,只 允许VLAN 20和VLAN 40的主机访问内网的FTP服务器,内 网所有主机都可以访问内网的HTTP服务器。6 .主机PC5用于网络管理,与交换机SW6的F0/2端口相连, 将主机PC5的MAC地址与交换机SW6的F0/2端口绑定。7 .在交换机SW1和路由器RT1上启用远程管理功能,并且只 允许网络管理主机
13、PC5可以远程登录。8 .出口路由器RT1通过串行口与ISP的路由器RT2接入互联 网,该接入线路采用PPP协议连接,并且为确保接入线路的安 全,采用CHAP认证。9 .公司向ISP申请了公有注册IP地址200.1.L3/24,用于内网 主机访问互联网,在路由器RT1配置基于端口的动态地址转换 NAPT,实现内网私有地址访问互联网。10 .公司向ISP申请了公有注册IP地址200.LL4/24,用于将内 网服务器SERVER 1的HTTP服务向互联网发布信息,在出口路 由器RT1配置静态NAT,实现内网服务器向互联网发布信息。 分析解决方法;分析系统测试方案;知识拓展:1 .层次化网络设计模型
14、2 .常见网络故障分析与处理5分钟总结本堂课内容,并复习提问、准备中小型网络综合配置方案 和系统测试方案。40分钟撰写网络配置方案授课章节6. 1中小型网络综合配置(2)授课形式演示、操作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能够描述网络故障诊断基本步骤;2 .能够描述常见网络故障现象及其原因;3 .能够描述Ping命令、Tracert命令的工作过程和基本参数;4 .能够描述中小型网络的基本组成结构。能力目标:1.能够撰写中小型网络配置方案;5 .能够实施中小型网络综合配置;6 .能够撰写中小型网络测试报告;7 .能够实施中小型网络整体调试和性能测试。素质目标:1.团队合作精神。教学重点整体配置方案
15、及系统测试方案教学难点系统整体测试方案补充内容中小型网络的基本构建方法教学场地 及教具使用锐捷网络实验室RG-RCMS试验台教学过程方法手段 时间分配导入复习提问上一讲内容:1 .网络层次化设计模型是什么?2 .网络故障排除的一般方法有哪些?学生发言、回 答问题 10分钟新课5o 1中小型网络综合配置 演示操作步骤步骤1O O O OO O O O步骤21演示为主(多 媒体演示)35分钟讲解操作要领;1 .由于中小型网络综合配置比较复杂,在实施设备配置前, 必须清楚整个网络的IP地址规划、交换网的VLAN规划;然后, 根据网络配置一般步骤,先配置交换网的VLAN,配置交换网 的生成树协议、聚合
16、链路,再配置接口 IP地址,然后,配置整 个网络的路由协议。在配置完成整个网络路由后,必须进行网 络连通性测试,在确保整个网络连通后,再配置网络的访问控 制列表。最后,进行接入互联网的配置。2 .在配置过程中,可以通过show命令或者ping命令、tracert 命令,对每项配置功能进行单独测试,但在完成整个网络的综 合配置后,必须根据配置方案要求,对每项配置功能进行逐项 测试,以确保综合配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3 .中小型网络综合配置过程中的故障排除,一般应根据故障 现象,分析可能的故障原因,逐个加以排除。排除过程中,尽 量缩小故障范围,以逐步确定故障点。介绍相关知识1 .层次化网络设计模型;2 .常见网络故障分析与处理。知识拓展:1.常见网络测速命令及其参数Ping、nslookup tracert 等10分钟练习或训练总结本堂课内容,检查中小型网络综合配置方案和系统 测试方案、按照方案操作练习。35分钟课后小结布置作业中小型网络综合配置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