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感动中国候选人朱丽华的事迹个人心得感悟(9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感动中国候选人朱丽华的事迹个人心得感悟(9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2023年感动中国候选人朱丽华的事迹个人心得感悟(9篇)感动中国候选人朱丽华的事迹个人心得感悟篇一 资助贫困学生480人次,捐款金额高达333万元,带动了100多名残疾人就业,为22万人次患者缓解病痛一串串数字,拼凑出盲人中医师朱丽华不平凡的人生,也让她获得很多荣誉和关注。 10月10日,中共嘉兴市委印发中共嘉兴市委关于开展向朱丽华同志学习的打算(以下简称打算),在全市广泛开展向朱丽华同志学习活动。 典范始终在身边,学习始终在路上 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心有大爱、乐于奉献,盲人中医师朱丽华失去了光明,却给很多人带去了光明,先后获得全国自强榜样、浙江省“十大之江先锋”、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最美浙
2、江人、浙江省第六届道德榜样、嘉兴市“十大红船先锋”等荣誉称号。 打算指出,朱丽华是我市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优秀代表,值得全市共产党员和各级干部仔细学习: 学习朱丽华同志坚守初心、一心向党的政治品行。朱丽华同志听党话、跟党走,南湖革命纪念馆筹建时她月工资只有58元却捐款116元,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筹建时又捐款1万元;20xx年,她响应党中心抗震救灾号召,用辛苦积攒的现金,为支援汶川地震灾区救灾建立交纳了10万元“特别党费”。全市广阔党员干部要以朱丽华同志为典范,讲政治、顾大局,对党忠诚、听党号令,始终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党中心保持高度
3、全都。 学习朱丽华同志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坚韧品质。朱丽华同志18岁时因意外事故造成双目失明,但她始终自信自强独立,靠着坚韧不拔的毅力、锲而不舍的努力,潜心学习把握推拿按摩技术,获得中医执业资格证书,成为嘉兴首个盲人中医师,并自筹资金开办诊所,为22万多人次解除疾病苦痛,闯出了自己的人生之路。朱丽华同志说过,“我没有视力,但却不能没有事业”。全市广阔党员干部要以朱丽华同志为典范,面对困难不畏惧,面对挫折不气馁,勇往直前,坚韧奋斗,以过硬的党性和扎实的作风,立足岗位争创一流业绩,充分发挥先锋榜样作用。 学习朱丽华同志心有大爱、乐于奉献的高尚情怀。朱丽华同志始终秉持“自己少花一元钱,就能多捐出一元
4、钱”的理念,生活简朴,热心公益,以实际行动关爱他人,回报社会。她常年资助寒门学子,主动为其支付学费,几十年来资助贫困学生480人次,捐款金额高达333万元,仅20xx年结对的大学生就达46名,一次性支付资助费36.8万元。同时,她还始终为现役军人供应义务推拿,如今已免费效劳超过3000人次。“只要工作一天,就要奉献一天,哪怕是生命!”除了资金捐助外,20xx年4月她还签下了器官捐献书。全市广阔党员干部要以朱丽华同志为典范,坚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进展思想,仔细践行为人民效劳的宗旨,始终心系群众、喜爱群众、效劳群众,为打造党群干群关系最融洽城市奉献力气。 学习朱丽华同志勇于担当、奋勉有为的崇高追求
5、。朱丽华同志主动投身残疾人事业,除了在自己诊所安排13名残疾员工外,还通过免费传授推拿技术让100多名残疾人实现了就业。自担当市盲人协会主席以来,朱丽华同志注意加强组织建立,推开工作走上正轨,并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以实际行动努力推动残疾人事业进展。全市广阔党员干部要以朱丽华同志为典范,始终保持争先创优、追梦奔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势,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增加力量素养,为嘉兴争当长三角一体化进展的先锋、高质量进展的典范而不懈奋斗。 打算要求,把开展向朱丽华同志学习活动作为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浙江精神和“勤善和美、威猛精进”的新时代嘉兴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 她的初心,照亮嘉兴党员的前行之路 在朱丽
6、华开设诊所的时候,市民政、市残联等部门都赐予了她暖和的关心和坚实的帮忙,这些关心和帮忙也化成了她撒播大爱的动力。 朱丽华同志是民政系统的一名退休共产党员,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沈岱峰屡次前往丽华推拿诊所探望慰问朱丽华,他说:“朱丽华同志以大爱之心做事、以感恩之心做人,把对效劳对象的真情、对公益事业的热心融入人生信念,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理念。” 朱丽华是嘉兴民政人的优秀代表,是每一位民政干部学习的典范,市民政局向全市民政系统党员干部发出了响应市委号召、向朱丽华同志学习的通知,要求每一位民政干部以朱丽华同志为典范,坚守为民初心,牢记爱民使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勇于担当、奋勉有为,
7、争做红船旁的民政铁军,齐心协力推动更有温度的民生事业。 朱丽华就像一面镜子,让大家重新端详“初心”二字。9月30日,市残联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集中学习活动,特地邀请朱丽华前来作报告。市残联理事长闻人庆表示:“一个人做一件好事简单,长期做好事却很难,而残疾人长期做好事不求回报就更难了。在她面前我们都很渺小,她的情怀也鼓舞着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残疾人工作中更好地效劳残疾人朋友。” 朱丽华是省盲协副主席、市残联副主席、市盲协主席,接下来,市残联将深入挖掘、广泛宣传她的先进事迹。省残疾人艺术团已依据朱丽华的事迹开头编排文艺节目,10月底,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将在嘉兴进行,届
8、时该节目将登上大赛闭幕式文艺汇演的舞台,向全国甚至全球残疾人介绍南湖畔的盲人党员。不但如此,该节目还将在省残疾人艺术团特别艺术百场巡演中持续演出。 朱丽华身残志坚、奉献大爱的事迹经过晚报等媒体的宣传,也感染了嘉也许多一般的党员。 “以前就听说过朱丽华同志,现在知道了她的事迹这么感人。”南湖区新嘉街道百花社区党委书记苗青说,朱丽华同志的大爱表达在各种小细节上,20xx年来,她捐出了333万元,一双18元的鞋却穿了多年;她帮忙了480人次的贫困学子,自己却连一个孩子都没有列数着朱丽华的种种感人事迹,苗青不禁红了眼眶,“朱丽华同志虽然眼睛看不到,但是她做到了许多人做不到的事情。她的事迹鼓励着我,坚决
9、抱负信念,心中装着群众,为群众付出多一点、再多一点。” 朱丽华的故事,感动了嘉兴这座城市。这两天,她的新闻报道在一般市民间不断转发、传播,“嘉兴的献血大王”汤锡强就是其中一个。汤锡强和朱丽华都多年参加南湖晚报嘉禾绿荫行动,20xx年以来两个爱心人士连续3年一起去龙泉捐助寒门学子。每次看到朱丽华同志生活如此不便利,还远赴300多公里外的龙泉,汤锡强都被她的大爱震撼。 “朱丽华同志是一个盲人,赚钱比一般人更辛苦,但是她几十年悄悄无闻地捐资助学,帮忙残疾人,并且不求回报,让我看到了平凡中的宏大。”汤锡强说,“朱丽华同志就是我们党员学习的典范,在和她的沟通中我找到了自己的幻想,通过自己的力量帮忙病患、
10、资助贫困学子。” 感动中国候选人朱丽华的事迹个人心得感悟篇二 66岁的王娅是一名一般的天津退休女工。生活条件一般的她,持续捐资助人近30年。去年3月,王娅被确诊为胰腺癌晚期,可她却做出了一个令常人难以理解的打算:放弃治疗,捐出她唯一的房产用来连续助学。2月16日,王娅去世。根据她的意愿,亲友们为她办理了遗体捐献的手续。 王娅在积极协作医生治疗的同时,也做好了最坏的准备,她要在死神降落前加快捐资助学的脚步。一生都在为慈善尽力 王娅生于1952年,是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的一名退休职工。16岁时曾到内蒙古五原县插队,后来在河北省的一个县城当了一年民办教师。农村孩子对学问的渴求,给王娅留下深刻印象。 1
11、989年,盼望工程正式设立,王娅立即捐出100元,当时她的工资还缺乏200元,捐出的是她月工资的一大局部。 此后,她的爱心捐赠从未连续:汶川地震、南方水灾她各捐款20xx元、甘肃舟曲地质灾难她又拿出4800元中国教育进展基金会、天津市慈善基金会,也都留下她持续不断的爱心捐赠脚印。 20xx年,王娅偶然看到清华大学教授赵家和成立基金会,捐助甘肃贫苦学子的报道,深受感动。她立刻搜寻网络了解到,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主要捐助甘肃贫困学生完成高中学习,一次性捐款额为6000元,正好是高中三年的学费。 王娅马上给基金会发去电子邮件,询问账务公开状况。不久,她就收到了基金会理事长陈章武教授的回信。信中,陈章
12、武的一句话坚决了王娅通过基金会捐资助学的信念。“他说我们没有专职人员,就这一句话,我就告知陈教授,我最终找着了,我要早知道,早给捐了。” 随后,王娅很快将6000元助学金打入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账户。 甘肃灵台一中的高一学生白云成为了王娅的捐助对象。20xx年3月,央视朗读者节目纪念赵家和教授的录制现场,陈章武第一次见到了王娅,王娅也第一次见到她资助的学生白云。 陈章武回忆说:“那天在拍摄现场,我想请王娅女士作为爱心人士的代表上台出镜,可她坚决不同意。王娅女士跟我讲,见到那些孩子我就心满足足了,不要让孩子们有什么负担。” 感动中国候选人朱丽华的事迹个人心得感悟篇三 台上,盲人中医师朱丽华叙述自
13、己这些年的故事,一件又一件;台下,党员干部感动于情、牢记在心。 “我们福利院儿童护理部照看的都是一些脑瘫、肢体残缺、智力低下、发育不全的孩子,他们的吃喝拉撒都需要24小时细心护理,丽华姐就是为这样一群孩子无怨无悔地付出了她最美妙的青春年华。”胡惠娟是嘉兴市社会福利院儿童护理部主任,在她看来,朱丽华是她和其他福利院工作人员的士气和动力,20xx年来,她始终坚守在孤残儿童效劳一线,没有退缩,“每次想到丽华姐身上那股韧劲、钻劲、干劲,我就又有了士气和动力,一次次克制困难,勇往直前。” “朱丽华是我的挚友,更是我敬重的大姐。她失去了光明,却用她的爱与暖和照亮了很多人前行的路。”市残联理事长闻人庆感慨道
14、,这位她身边的大姐,身残志坚,心有大爱,乐于奉献,以自己的榜样行动,生动诠释了红船旁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朱丽华抹亮了每一个平凡的日子,感动着四周的每一个人。” 对于马上从浙江大学硕士毕业的朱丽霞来说,朱丽华是她幻想的领路人。20xx年,品学兼优的朱丽霞如愿考上了浙江大学。当这个贫寒的家庭为学费发愁时,朱丽华伸出了救济之手。每年5000元的学费,为朱丽霞的幻想插上了翅膀,让她的人生不再低着头。 “我对朱阿姨的了解,始于新闻上对朱阿姨事迹的描写。朱阿姨在失去光明的状况下,通过自学,获得中医执业资格证书,成为一名中医师;在闯出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后,为社会无私奉献从为嘉兴现役军人供应义务推拿效劳,到捐
15、资助学行为变成一种常态,再到创办私人诊所,为社会效劳,这一切,都令我肃然起敬。”朱丽霞动情地说,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个人,由于一份善举,有了胜似血缘的关系,也转变了一名优秀寒门学子的人生轨迹。“我知道,张海迪是朱阿姨仰慕已久的人,她对朱阿姨的人生有着重大影响,而今日,我想对朱阿姨说:朱阿姨,您也是我仰慕已久的典范!” “无论前方道路多么曲折,我必披荆斩棘,闯出美妙的将来。”这是对朱丽华的真实写照,更是我市党员干部坚决抱负,守好信仰初心的动力所在。 听着朱丽华的事迹宣讲,现场的党员干部们情不自禁地为她鼓掌、点赞,纷纷表示要向她学习,时刻牢记初心,担负起责任和使命。 市人大办公室副主任易太贤流下了感动
16、的泪水,“由于两次意外双目失明,重新树立对生活的士气,就足以让人佩服,后来她参与培训学技艺,困难可想而知,但她不仅自强,还用大爱捐助了那么多孩子,为她的奉献和大爱致敬,向她学习。” “朱丽华身残志坚,她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我们,她的精神让我们深受鼓舞。”听完朱丽华先进事迹报告会,海宁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费晓义和桐乡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范瑜都情不自禁地为朱丽华鼓起了掌,在她们看来,优秀的浙大学子朱丽霞已经在传递朱丽华的信仰和初心了,“这也鼓励我们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去努力克制,斩除荆棘,不把困难当困难,坚决抱负,不断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听了朱丽华的事迹报告,真正体会到了一个红船旁的特别共产党员的
17、名贵品质和人生境地。初心如磐,心灯长明。”嘉报集团党委委员张渊学感慨万千,他感受到了朱丽华在人生道路上写就的满满的自强不息、无私奉献、乐于助人,“心中有信仰,光明在心里,落实在行动,她的先进事迹值得我们广阔新闻工学习。” 感动中国候选人朱丽华的事迹个人心得感悟篇四 作为一个老先进,朱丽华在嘉兴颇出名气,她是丽华推拿诊所的所长,是连续五届的市政协委员,还是省盲协副主席、市残联副主席、市盲协主席。 “投身公益事业是我幻想的传递。” “安置一个人,解放一家人,影响一大片。” “自己有多少力量,就要尽多少义务。” “让帮忙过的人活得有尊严,是我最大的欢乐。” 在担当这些社会职务的过程中,她专心用情投入
18、,主动积极作为。她30年坚持分毫不取地为现役军人义务推拿,吸纳带动100多名残疾人就业。她连续五届担当市政协委员,在特别教育学校教师退休后的特别冿贴、为残疾人推出的爱心公交卡等实事好事的落实中,都有她的建议与呼吁。 人的名气越大,社会责任也就越大。她以担当和使命,使“朱丽华”同样成为一张洪亮的公益名片。 在朱丽华的公益故事中,由于她的光亮,点燃我们共同对美妙的憧憬,我们读到的是,从一己的生存自强到发出更多光热、照亮他人的人生超越;从一个人谋进展到为残疾人群体代言、效劳群众的公益跨越。 在朱丽华的公益故事中,由于她的发挥,社会响应,政府作为,我们读到一个令人兴奋、使人励志的人生故事,我们也同样读
19、到了一个城市的暖和,一个社会的和谐幸福。 感动中国候选人朱丽华的事迹个人心得感悟篇五 1986年,从新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库尔班尼亚孜成为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教师。上世纪90年月,跟随着“下海潮”,库尔班尼亚孜停薪留职到内地做生意,由于没有语言障碍,他走遍了大半个中国。 在东南沿海兴旺地区,库尔班尼亚孜看到种种新气象:人们思想观念开放,承受新事物快;工作特殊勤奋、能吃苦,效率高;特别重视教育,科技、文化都很先进。他常常思索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缘由造成新疆和这些地区在进展上的差距?” 后来,库尔班尼亚孜回到家乡乌什县伊麻木乡(20xx年4月,伊麻木乡撤乡设镇),经营一家药店。小镇人
20、口2 . 7万人,绝大多数是维吾尔族。由于地处偏远,绝大多数群众不懂国家通用语言,乡亲们出去务工、做生意特别困难。 一天,一位老人带着孙女到药店买药,库尔班尼亚孜看到孩子正在出水痘,就告知老人如何治疗。谁知老人却斥责他:“我的孩子长得太美丽了,被人妒忌,遭了诅咒才变成这样。” 类似的事情见得多了,库尔班尼亚孜深刻地意识到,打针吃药只能解除身体上的病痛,却治不了精神的匮乏和思想的落后,他觉得自己应当做些什么来转变这种状态。 “语言不通是制约少数民族群众承受更高层次教育、融入现代文明的一大障碍,也简单让宗教极端思想钻空子。”库尔班尼亚孜说,让孩子们学好国家通用语言,就等于为他们搭建一座通向现代文明
21、的桥梁。于是,他打算在家乡开办一所国家通用语言学校。 20xx年5月,库尔班尼亚孜拿出60万元积蓄,在家乡创办了一所国家通用语言幼儿园,并从四周的新疆生产建立兵团请来了汉族教师。库尔班尼亚孜带着教师挨家挨户做发动,一遍一遍给维吾尔族老乡讲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重要性。有人被他的诚意打动,同意让孩子试试。他们走村串户,终于发动了80多个孩子来报名。 一年后,幼儿园的孩子们毕业了。看到孩子们短短一年的时间就能说一口比拟流利的国家通用语言,库尔班尼亚孜看到了盼望,又顺势开办了小学。 20xx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学校已经从创办初期的2个班80多名学生进展到现在的11个班600多名在校生
22、。学校累计培育了九届共计600多名小学毕业生。其中,450多人考上内初班。20xx年,学校的第一届毕业生穆萨图尔贡,以701分的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成为乌什县第一个被清华大学录用的学生。现在,不仅是依麻木镇,连县城甚至外县的家长,都排着队想把孩子送到库尔班尼亚孜开办的的学校上学。 感动中国候选人朱丽华的事迹个人心得感悟篇六 在这座以“奉献”为主题的纪念碑上,镌刻着每一位遗体捐赠者的名字。今年,这座纪念碑上又多了一个人,她就是王娅。 天津医科大学 学生辅导员 郭琳:今日是王教师离开我们的第33天,我想每每提到她的名字,我们总会想起那两组数字,孑然一身的她和长期资助的7名学子,(和捐赠)的一百万房
23、产。 王娅的徒弟赵颖也赶来参与缅怀仪式,1991年赵颖刚参与工作时,就是王娅手把手地带她。20多年来,两人在工作中是师徒,在生活中是朋友。这次缅怀仪式,王娅资助过的寒门学子也特地从甘肃赶来参与。为了迎接孩子们,赵颖早就为师父打理好了曾经居住过的地方。 这间70多平米的房子就是王娅的遗物,也是她送给孩子们最终的一份礼物。 在客厅的书柜里,始终放着被王娅当作珍宝的东西。 亲切的关系,让师徒二人无话不谈,听说师傅常常会捐款资助学生上学,赵颖也跟着一起做了起来。 王娅生前是国网天津电力检修公司的一名一般女工,月工资从来没超过4000块钱。为了帮忙寒门学子,她的生活非常简朴。客厅里,有一个特殊的物件,是
24、王娅生前为了省钱而自制的输液架。 面对寒门学子大方解囊,对自己的生活却非常苛刻,这曾一度让赵颖不能理解师傅。 王娅徒弟 赵颖:都是说保证我自己的生活水平的根底上,我有力量我把多余的钱捐出去,王师傅不是这样,就是到一种很抠门的那种状态,然后把大局部的钱都捐出去了,真不理解。 王娅生前始终有一个愿望,就是到她资助的这些孩子们家里看一看。前不久,赵颖和助学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一起来到甘肃灵台,这一趟,她就是为了完成师父的遗愿。 家住蒲窝乡郑家洼村的叶福寿,是王娅曾资助过的孩子,现在是灵台一中高一的学生,全家的收入全靠母亲一人。赵颖来到叶福寿的家,看到屋里的一面墙都贴满了奖状。 而在大山里的另一边,王娅撒
25、下的种子同样也在生根发芽。 正在读高三的练盼盼,也是王娅资助的学生之一。这些孩子虽然生活贫困,但却品学兼优。从1989年开头,王娅始终在坚持捐资助学。每年每个学生20xx块钱的资助或许不多,但30年的坚持却很难。几天时间,赵颖走遍了山里的角角落落,好像也理解了师傅对自己的“苛刻”。 对赵颖来说,她也在思索着,这样的资助对一个孩子来说能有多大作用。这几年脱贫攻坚,山村已经变化很大。自己能帮孩子的或许不多,但她却想像师父王娅一样,把捐资助学始终做下去。 和赵颖一样,被王娅故事感动的人还有许多,越来越多的人参加到了王娅生前所在的助学基金会,传递着王娅的这份和善。 王娅生前所在单位也发起了“电网之光、
26、王娅爱心”志愿工程,现在已经筹集150万元助学基金,预备先分三年资助甘肃灵台的寒门学子,赵颖已经参加其中。 亲爱的王奶奶您好您奉献了他人,却燃烧了自己您用行动证明爱与和善永存人间有了您的相伴,我前行的道路更加宽广我会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王奶奶,我会像您一样,成为一个暖和的人。 感动中国候选人朱丽华的事迹个人心得感悟篇七 9月27日上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来自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前进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校长库尔班尼亚孜代表获奖人员发言。他讲得最多的,是怎么让更多的孩子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文化上认同的事。 说起自己强调文化认同的事,库尔班尼亚孜笑着说:“这几年来,我始终在讲文
27、化认同的事。去年以来,我在多地开展调研时,许多学生家长都向我表达了同样的愿望增加乡村学校高水平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师数量。这让我特别快乐。这说明,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家长的认可,他们从内心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迫切想要提升孩子们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 今年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在前进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里,600人同时表演的陕北大秧歌,拉开了新学期的序幕。暑假里,库尔班尼亚孜请来专业的舞蹈教师,教孩子们扭秧歌、舞龙、赶毛驴、跳陕北大秧歌。不知从何时起,这堂特别的“开学第一课”已经成为该校的一项办学特色。 六年级的努尔夏提阿里木站在第一排,手持红色的油纸伞,随着音乐声伸展四肢,卖力地跳着。间或,全部
28、的孩子们跟着歌曲里的节奏齐声叫卖。600双脚踏在地上,扬起的尘土仿佛让人看到黄土高原上头戴白羊肚巾,扭着大秧歌的陕北汉子。 “我家在前进镇,从学前班开头在这里上学,明年就要毕业了。我想考内初班、内高班,像穆萨图尔贡哥哥一样上清华大学。”努尔夏提阿里木说。 “今后,国家通用语言小学常设班级将不再有学前班,由于现在乌什县,阿克苏地区乃至整个南疆,从幼儿园开头普及的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许多一年级新生用国家通用语言沟通完全没有问题。我们要在教学质量上有所突破,在教学模式上有所创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让更多的孩子和家长入脑入心、入骨入血。”库尔班尼亚孜说。 20xx年,库尔
29、班尼亚孜在家乡创办了这所国家通用语言小学,让遥远乡村的维吾尔族学生承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从小在孩子心中种下民族团结的种子,引导他们增加国家认同,走向包涵多元的将来。20xx年风风雨雨,他“让孩子们承受最好的教育,拥有更好的人生”的办学初衷矢志不渝,2300余名少数民族学生因此转变命运。国家通用语言小学的教育成果赢得了当地家长们的认同,每到开学季,不仅是乌什县,就连阿克苏市的许多家长都慕名前来,盼望孩子能从这里开头,走向更加宽阔的人生舞台。 “教育的进展必需要适应老百姓的需求。过去,老百姓觉得孩子上过学就行了。现在,他们的思想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开头重视教育,并盼望通过承受更好的教育,转变
30、孩子的命运。”库尔班尼亚孜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他的思路、目标和方向都必需向前一步,今后,他将致力于缩小内地和新疆孩子文化学问的差距,用好先进的教学设备,引入先进的教学和治理理念,让国家通用语言小学的孩子和内地的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同堂上课,共同进步。 为了这个目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打破了以往“来者不拒”的聘请方式,通过竞聘上岗,吸纳了18名新教师,并规划从内地高薪聘请政教处和教务处主任,抓好德育教育,提升教学质量。今年,该校常设班级14个,由28个教师授课。 如今,在学校里,班级、宿舍、走廊都安装了电视机和播送,成为校园一景。“走一条文化融合之路,这是我的长期奋斗目标。中华文化的生命
31、力很坚韧,基因很强大,语言必需跟着文化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让孩子们不能忘本。从娃娃抓起,坚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要给孩子们营造一种文化无处不在的气氛,让优秀文化渗透到他们的骨血里。”库尔班尼亚孜说。 感动中国候选人朱丽华的事迹个人心得感悟篇八 我们的城市,每天都在发生着微小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的背后总有一些悄悄努力着的人,朱丽华就是其中一个。 1993年,朱丽华中选市政协委员。从今,微微前倾、侧着耳朵全神贯注倾听的朱丽华,成了市两会会场上一道特别的风景。 当一名政协委员,意味着多了一份责任与担当。朱丽华对残疾人方面的问题最有发言权,每年都要深入了解和反映他们的愿望和要求。 199
3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公布,朱丽华发觉其中有一条:“盲人可以免费乘坐市内公共汽车、电车、地铁、渡船。” 中选市政协委员之后,朱丽华屡次递交提案,让盲人可以免费乘坐公交车。双目失明让她查阅资料和实地了解状况都比一般人更困难,但是她从没有想过放弃。 她首先将想法用盲文登记来,不断梳理成文,再找人写下来。她将盲文念出来,还要跟书写的人解释。写成后,她还要一遍遍地听人念,一遍遍修改,就怕出错。 在她一次次的坚持下,提案被政府部门和社会群众重视。在她的穿针引线下,残疾人的相关民生问题被更加重视。 20xx年7月,市区首批公交“爱心卡”发放。拿到“爱心卡”的朱丽华,长舒了一口气,心中的大石落下了
33、,“多年来的呼吁与努力,没有白费。” 实际上,担当市政协委员以来,她的许多提案都得到了重视。 “我的诊所就是我的消息来源。”她时常和来治疗的患者谈天,着手收集材料。 一次,有一位特别教育学校的教师在诊所向她反映,学校教师退休后就没有了特别教育津贴。按规定,退休教师也应当享受特别教育津贴。朱丽华将这件事记在了心里,她撰写提案,最终让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 为了履行好委员职责,她在家人的搀扶下,现场用双脚检测城市的盲道,撰写了关于建立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立长效治理机制的提案。为了提交电子版提案,她还特地买了电脑,自学电脑。 “自己有多少力量,就要尽多少义务。”朱丽华连续五届担当市政协委员,每次参与两会
34、,她的家人就搀扶着她,从会场到宾馆,一刻不分别。 参与两会,别人能够看材料,记笔记,朱丽华不行。不管是政府工作报告还是分组争论等,她总全神贯注倾听,一次就能记住大局部内容。 20多年来,始终如此,“我眼睛看不见,就专心去听。” 去年,她卸任市政协委员,成了市政协列席委员。身份在变,但初心不变,“我要做爱心传递的使者,让更多需要关心的人感受到社会的暖和。” 感动中国候选人朱丽华的事迹个人心得感悟篇九 “从20xx年办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到现在,我没有向学生收过一分钱。”“为什么不收?”“在物质生活上我低水平,在精神生活上我高标准,这是我始终坚守的原则。”“但是挣一点钱没有害处啊!”“你说这个钱能够解
35、决任何问题吗,我认为不能,我拿着国家的工资、吃着国家的粮,我不能再跟国家、跟政府、跟组织要账,我要把省下来的钱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这段对话是前不久央视面对面闻名主持人董倩采访叶连平常的实录。“时间对我来说太珍贵了,我都92岁了,还能活几天啊,我就是舍下这条老命,也报答不完党对我的恩情呐!”9月2日的采访中,叶连平饱含深情地对记者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要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效劳中去!” “参加党组织,实现我人生最大幻想” 1920xx年,叶连平诞生于山东青岛。青少年时代的叶连平在南京当了一名勤杂工,聪慧好学的叶连平有幸学会了一口流利的英语。后经人介绍,他来到安徽省和县乌江镇一个
36、叫“卜陈”的小村,成了村里的“猪倌”。由于村里一位代课教师考上大学,他被乡里举荐为该村小学语文代课教师,每个月36元钱,这一干就是几十年。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叶连平荣耀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入党宣誓的那天晚上,这个连大山也压不垮的老人第一次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我最终如愿以偿参加了党组织,我要把自己剩下的日子全部交给党,交给讲台,交给乡村的孩子们!”叶连平暗自宣誓。 退休后的20xx年间,学校哪位教师有事情请假了,叶连平都主动代课,充当“替补”教师。那20xx年,和县哪所学校缺少教师,他都乐此不疲上门为孩子们上课,短的几个月,长的几年。 辛苦的付出,让叶连平荣获了“全国中小学德育先进工”“省道德榜
37、样”“省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好人”等多项荣誉和嘉奖。他把组织上嘉奖给自己的奖金,要么用于学校栽植树苗、修建旗杆、购置二手风琴、安装电灯、添置运动器械,要么为教师们购置保温桶、毛巾、肥皂、脸盆等日常生活用品,叶连平到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他的助人为乐精神赢得了大家的无比敬重。 不忘初心,创办“留守未成年人之家” 叶连终生活的卜陈村,比邻长江,地处省道。20xx年左右,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每年暑假,顽皮的孩子们在省道边上打闹玩耍,爬树逮鸟,极易诱发安全事故。叶连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我是共产党员,又是退休的人民教师,我有责任和义务看护这些孩子呀!”叶连平说干就
38、干,他将自己30多平方米的房间整理出来,创办和县关工委首个“留守未成年人之家”,为孩子们免费供应学习场所,义务教学,分文不收。从20xx年至今,叶连平创办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共义务辅导留守儿童1000余名。 由于看到孩子们学习成绩进步快,他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孩子越聚越多,本村的、邻村的,甚至连南京浦口桥林小学的孩子也送来了。 有的孩子由于住家比拟远,来回不便利,叶连平就让孩子们吃住在自家里。现已工作的洪瑞瑞同学爸爸去世得早,妈妈又远走他乡,年迈的爷爷难以抚养洪瑞瑞,叶连平知道后就让她吃住在自己家里,这一住就是两年多。初中毕业后,叶连平将其送到马鞍山幼儿师范学校读书,并垫付了1950元的学
39、杂费。此后,叶连平还通过乌江镇妇联为洪瑞瑞联系了乌江工业园振海重工企业负责人,解决了洪瑞瑞五年制大专的学费。 刚开头,老伴并不理解叶连平的举动,她认为叶连平每月3000多元的退休金,根本难以担当如此重负。上课不收费也就罢了,还让孩子们吃住在家里,一文不收,这不是“老二百五”吗?!可看到丈夫无微不至地照看这些留守孩子,老伴还是被他的助人为乐精神感动了,并悄悄地协作丈夫的工作。 20xx年间,叶连平辅导过多少孩子他自己也说不清晰,但帮扶过的孩子有多少人考上大学,成为国家有用人才,他一个也忘不掉,每每说到这些有长进的孩子,叶连平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对自己“抠门”,对孩子们却特别舍得 “共产党
40、员的标准是什么,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啊!”叶连平说。 20xx年,叶连平拿出2.1万元退休金,连同乌江镇政府和社会捐赠,成立了叶连平奖学基金,嘉奖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和资助家庭贫困的孩子。 基金成立8年来,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他又间续投入5万元。至今共发放了10万多元,嘉奖资助了142名留守儿童。 每年叶连平还要自掏腰包组织留守儿童开展夏令营活动,带着孩子们参观学习。安徽省科技馆、安徽博物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都留下了他们的脚印。 “让学生亲眼看看,比上课讲多少遍印象都要深刻!”“教师的工作,绝不止在三尺讲台上。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最主要的!”叶连平说,走出去教育,不仅提高
41、了孩子们的科学文化素养,还孕育了孩子们的家国情怀。 每年暑假,叶连平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吸引了从省内外来的大学生支教团,他们在此开展暑期课外辅导活动,将七彩课堂搬进了“留守未成年人之家”,丰富了孩子们的暑假生活,叶连平也自始至终全力为大学生支教团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为了让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叶连平省吃俭用。前两年,他出行全靠自行车,每次都要骑车到离家7公里外的镇上买菜,由于那里的菜廉价。到南京给孩子们买学习资料,他就把自行车骑到好几公里外的公交车站,再乘大巴赶往目的地。之所以这样做全都是为了节省开支,把省下的钱用在孩子们身上。 叶连平至今仍住在30多年前的老平房里,室内摆设陈旧,没有
42、一件像样的家具;穿着也极其朴实,至今仍穿着破旧的衬衣和带有补丁的裤子。 发挥余热,当好“宣传员”“战斗员” 在通往叶连平创办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路口,一块黑板报吸引了记者的留意。这个黑板报是叶连平20xx年前创办的,黑板报上书写的大都是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内、国际新闻,从今经过的村民不时地停下脚步驻足阅读。 “从这块黑板报上,我们了解到了很多天下大事,内容很丰富!”村民刘福林说,这要感谢叶教师给他们供应了一处了解外界的窗口! 采访中,乌江镇卜陈学校校长居平树介绍说,叶教师坚持20xx年为村民办黑板报,寒来暑往,从不连续,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的宗旨,“他是我们身边最生动的教材,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 20xx年来,叶连平在教学之余发挥余热,积极给有关单位作宣讲报告,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警营,乐此不疲给党员干部和企业员工宣讲党的奋斗历程,开展家国情怀教育,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宣传员”“战斗员”作用。 20xx年,叶连平被上级评为“三感人物”,获奖金1000元,他把奖金全部用于“留守未成年人之家”购置课外读物。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要严格根据新时代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鞠躬尽瘁,死而不已。”叶连平说,“我盼望最终一口气是在讲台上呼出去的,而不是在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