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真题+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碎****木 文档编号:94772799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7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真题+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真题+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真题+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真题+答案+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 年广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Cl-35.5K-39 Ca-40Ag-108一、选择题:此题包括 14 小题,每题 3 分,共 42 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错选、不选、多项选择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1. 化学变化制造物质。以下物品的材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 广汉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纵目面具B.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蚕丝素纱单衣C.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的宣纸D. “冰墩墩”的聚碳酸酯塑料外壳【答案】D【解析】【详解】A、青铜是铜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B、蚕丝属于自然材料,不符合题意;C、

2、宣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自然材料,不符合题意; D、聚碳酸酯属于塑料,塑料属于合成材料,符合题意。应选 D。2. 运发动在猛烈运动、大量出汗之后,饮用运动饮料主要补充的是第13页/共21页A. 蛋白质【答案】D【解析】B. 油脂C. 纤维素D. 无机盐【详解】大量出汗之后,常会饮用一些含无机盐的运动饮料,饮用无机盐饮料补充因出汗流失的钠离子以维持渗透平衡;应选D。3. 在劳动实践和化学试验中要保证安全,以下做法安全的是A. 用稀有气体氦填充玩具气球C. 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答案】A【解析】B. 徒手接触强碱性炉具清洁剂D. 将水倒入浓硫酸中进展稀释【详解】A、氦气密度小,且化学性质稳

3、定,可用稀有气体氦填充玩具气球,符合题意;B、强碱性炉具清洁剂具有腐蚀性,不能徒手接触,不符合题意;C、酒精具有可燃性,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简洁引发火灾,不符合题意; D、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器壁渐渐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简洁导致酸液飞溅,不符合题意。应选 A。4. 铷(Rb)原子钟被称作北斗卫星的“心脏”、以以下图为铷原子的构造示意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铷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37B. 铷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简洁失去 1 个电子C. 铷原子的核外电子分 5 层排布D. 氯化铷的化学式为 RbCl2【答案】D【解析】【详解】A、依据构造示意图可知,铷原

4、子的核电荷数为 37,核电荷数=核内的质子数,铷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37,应选项说法正确;B、依据构造示意图可知,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1,在化学变化中简洁失去 1个电子,应选项说法正确;C、依据构造示意图可知,铷原子的核外有 5 个电子层,应选项说法正确;D、在化学变化中铷原子简洁失去 1 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铷离子,其化合价为+1 价,氯化铷的化学式为 RbCl,应选项说法错误。应选:D。5. 广州北部水厂承受了先进的超滤膜净水技术,超滤膜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藻类、细菌等不溶性杂质。关于水的净化,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参与明矾能促进水中悬浮杂质沉降B. 活性炭可除去水中

5、异味C. 超滤膜可降低水的硬度D. 自来水属于混合物【答案】C【解析】【详解】A、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加速水中悬浮杂质沉降,不符合题意;B、活性炭构造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符合题意;C、超滤膜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藻类、细菌等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不能降低水的硬度,符合题意;D、自来水是由水、可溶性杂质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应选 C。6. 以以下图为我国不同年份的能源构造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我国能源构造中清洁能源占比呈增加趋势B. 加大水电、风电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削减环境污染C. 自然气是比煤

6、炭和石油更清洁的燃料D. 液氢用作火箭燃料是由于氢气易于贮存和加注【答案】D【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我国能源构造中清洁能源占比呈增加趋势,不符合题意; B、加大水电、风电的开发利用,可以削减化石燃料的使用,削减污染物的排放, 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C、自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石油燃烧会产生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故自然气是比煤炭和石油更清洁的燃料,不符合题意;D、液氢用作火箭燃料是由于氢气燃烧值大,氢气不易贮存和加注,符合题意。应选 D。7. CuCl2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一种生成 CuCl2 的反响原理如以以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7、. 该反响的生成物只有 CuCl2B. 该反响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C. 该反响前后含铁催化剂的质量发生变化D. 该反响属于置换反响【答案】B【解析】【分析】依据题目信息,发生的反响方程式是:含铁催化剂2Cu + 4HCl + O22CuCl2+ 2H O 。2【详解】A、依据化学反响方程式,生成物是氯化铜和水,错误;B、化学反响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响前有铜、氢、氯、氧元素,反响后也有铜、氢、氯、氧元素,正确;C、催化剂在化学反响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错误;D、置换反响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响产生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响;依据方程式可以知此反响不是置换反响;错误;应选 B。8.

8、 酚酞(C20H14O4)是常见的酸碱指示剂。以下关于酚酞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属于无机化合物B. 相对分子质量为(1220+114+164)gC. C、H、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0):(114):(164)20D.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0+14+4 100%【答案】C【解析】【详解】A、依据酚酞的化学式知:酚酞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错误;B、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错误;C、酚酞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0:114:164=120:7: 32;正确;D、酚酞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应选 C。12 20100% ,错误。12 20

9、+114 +16 49. 载人航天器中利用以以下图所示的“氧再生系统”处理宇航员排出的 H2O 和 CO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B. 反响器 2 中消耗和生成的个数比为 1:1C. 反响器 2 中生成和的质量比为 9:8A. 排到舱外的物质是甲烷D. 该系统在产生 O2 的同时降低了舱内 CO2 的浓度【答案】C【分析】该系统用于处理二氧化碳和水,故表示水,每个水分子由 2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故表示 H,表示 O,表示二氧化碳,每个二氧化碳分子由 1 个碳原子和 2 个氧原子构成,故表示 C。【详解】A、每个由 1 个碳原子和 4 个氢原子构成,表示甲烷,不符合题意;【解析】B、

10、由图可知,反响器 2 中反响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在确定条件下反响生成甲烷和确定条件水,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4H2CH +2H4O ,故消耗二氧化碳和2生成甲烷的分子个数比为 1:1,不符合题意;C、反响器 2 中生成水和甲烷的质量比为:182:16=9:4,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该系统中生成了氧气,同时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甲烷和水,降低了舱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不符合题意。应选 C。10. 以下的物质性质和用途,有直接联系的是A. 浓硫酸有腐蚀性,在试验室中可用作枯燥剂B. 熟石灰溶于水呈碱性,可用于改进酸性土壤C. 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肥D. 金刚石无色透亮,可用于制作钻头【

11、答案】B【解析】【详解】A、浓硫酸有吸水性,故在试验室中可用作枯燥剂,不符合题意;B、熟石灰溶于水呈碱性,能与酸性物质反响,可用于改进酸性土壤,符合题意; C、碳酸氢铵含氮元素,可用作氮肥,不符合题意;D、金刚石是自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作钻头,不符合题意。应选 B。11. 如以下图,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观看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选项是A. 装置内气体分子的数目增多B. 装置内气体分子的间隔变大C. 装置内气体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D. 装置内气体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答案】B【解析】【详解】检查装置气密性是利用了空气热胀冷缩的原理,温度上升,装置内气体分子间间隔受热变大;应

12、选 B。12. 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代,继而进入铁器时代,都是以金属材料的使用作为标志的。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铝制品在常温下有良好的抗腐蚀性B. 纯铜比铜合金更适合用于制作耐磨齿轮C. 铁锅清洗后未擦干的水可隔绝空气减缓锈蚀D. 含铅、汞等重金属的废旧电池不行回收利用【答案】A【解析】【详解】A、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响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挡铝进一步被氧化,故铝制品在常温下有良好的抗腐蚀性,符合题意;B、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大,耐腐性,故铜合金比纯铜更适合用于制作耐磨齿轮,不符合题意;C、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接触,铁锅清洗后未擦干,

13、会加速铁的锈蚀,不符合题意;D、含铅、汞等重金属的废旧电池不能任凭丢弃,否则会污染水源和土壤,应回收利用,节约金属资源,不符合题意。应选 A。选项试验目的试验方案A除去盐酸中的少量硫酸参与过量 Ba(NO3)2 溶液后过滤B除去 MgCl2 溶液中的少量盐酸参与过量 MgO 后过滤C鉴别 NH4Cl 和 K2CO3 固体取样,参与 CaCl2 粉末,研磨、闻气味D鉴别 NaCl 和 Na2SO4 溶液取样,滴加 Mg(NO3)2 溶液,观看现象13. 以下试验方案中,能到达目的的是A. A【答案】B【解析】B. BC. CD. D【详解】A、参与过量的硝酸钡溶液,硝酸钡和硫酸反响生成硫酸钡和硝

14、酸,过 滤,除去硫酸钡,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的杂质硝酸和硝酸钡,不符合题意;B、参与过量氧化镁,氧化镁和盐酸反响生成氯化镁和水,过滤,除去过量的氧化镁,可除去杂质,符合题意;C、氯化铵固体和碳酸钾固体,均与氯化钙固体不反响,无明显现象,无法鉴别,应参与氢氧化钙粉末,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反响生成氨气,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碳酸钾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不反响,无明显现象,现象不同,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D、取样,滴加硝酸镁溶液,硝酸镁和氯化钠、硫酸钠均不反响,均无明显现象, 现象一样,无法区分,不符合题意。应选 B。14. 由以下试验及现象可出相应结论的是选试验现象结论项检验氢气的纯度点燃氢气时A

15、发出锐利爆鸣声氢气较纯称量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响前后的质量参与该反响的反反响前后称B量结果不同应物质量总和不等于生成物质量总和检验某混合气体的成分黑色粉末变C 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 CO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枯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D 无色液滴产生酒精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A. A【答案】C【解析】B. BC. CD. D【详解】A、检验氢气的纯度:点燃氢气时,发出锐利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洁,声音很小则表示气体纯洁,错误;B、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响产生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装置没有密封气体跑出装置,所以反响前后称量结果不同,但是该反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有气体

16、产生或气体参与的反响要在密闭装置中进展,错误;C、CO 和氧化铜加热时反响产生铜和二氧化碳,所以黑色固体变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响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溶液变浑浊,则气体中可能含有CO,正确;D、酒精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要验证酒精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进展实 验: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枯燥的烧杯可以观看到烧杯内有水雾产生,证明产生了水,说明酒精中含有H;还要快速倒转烧杯,向烧杯注入石灰水,观看到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产生了二氧化碳,酒精中含有C;错误;应选 C。二、非选择题:此题包括 6 小题,共 48 分。15. 北京冬奥会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个“碳中和”的冬奥会。碲化镉可用于制作薄

17、膜太阳能电池,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外墙使用了大量碲化镉发电玻璃。(1)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元素镉、碲的相关信息,答复以下问题:镉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碲有多种化合价,Te2O5 读作。(2) 碲化镉可由 H2Te 洛液和 CdSO4 溶液通过复分解反响制得,化学方程式为 。(3) 建筑物上的碲化镉发电玻璃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为能。【答案】1. 112.4. 五氧化二碲2 H Te+CdSO=H SO +CdTe 24243电【解析】【小问 1 详解】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镉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12.4;依据“先读后写”,Te2O5 读作五氧化二碲;【小问 2 详解】复

18、分解反响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响,故H2Te 和CdSO4 反响生成 H2SO4 和 CdTe,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H Te+CdSO=H SO +CdTe ;2424【小问 3 详解】碲化镉可用于制作薄膜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16. 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之一(1) 以下中学试验室常见用品中,材质为陶瓷的是(填标号)。A. 烧杯B. 集气瓶C. 蒸发皿D. 坩埚钳成分二氧化硅 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镁其它质量分数/%69.5114.152.551.3112.48(2) 烧制陶瓷的原料为黏土,某黏土的成分如下表,所列出的四种氧化物中属于非金

19、属氧化物的是。(写化学式)(3)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描述的是著名的青瓷。手工制作陶瓷的过程如以以下图,陶瓷丰富的颜色与烧制过程中的复原反响有关。燃料(以木炭为例)在窑体内燃烧,通过两步反响生成 CO,化学方程式为、 。青瓷的“翠色”来源格外简洁。涉及窑体内的 CO 和瓷器外表粙料中的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响生成氧化亚铁,化学方程式为。(4) 古代窑炉(如以以下图)构造不断变迁。为了提高窑体内 CO 的体积分数,以下措施中可行的有哪些? 。(填标号)A. 相对增加燃料用量C. 增加排气口数量【答案】1C2SiO2点燃B. 相对增加空气鼓入D. 削减排气口数量高温 3 .C + OCO2

20、2.CO2+ C2CO.高温CO + Fe OCO232+ 2FeO4AD【解析】【小问 1 详解】A、烧杯是玻璃材质,错误; B、集气瓶是玻璃材质,错误; C、蒸发皿是陶瓷材质,正确;D、坩埚钳是金属材料制作的,错误;应选C。【小问 2 详解】非金属氧化物是非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则二氧化硅是非金属氧化物,化学式是:SiO2。【小问 3 详解】木炭先充分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然后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反响产生 CO,化学方程式为: C + O2点燃CO 、CO22高温+ C2CO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CO 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响生成氧化亚铁和二氧化碳,化学高温方程式为: CO + Fe OCO23

21、2+ 2FeO 。【小问 4 详解】依据题目供给的信息,产生 CO 是分两步进展,先碳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然后碳复原二氧化碳产生 CO。A、相对增加燃料木炭,可以多产生 CO,正确;B、过多的空气供给更多的氧气会与 CO 反响,降低 CO 含量,错误;C、增加排气口,会导致 CO 削减,错误;D、削减排气口,削减 CO 的损失,正确;应选 AD。17. 镓(Ga)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常用于半导体、合金、磁性材料等领域。镓在化合物中常为+3 价,金属活动性挨次:ZnGaFe。(1) 镓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2) 氢氧化镓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上述信息中能用于推想氢氧化镓化学性质的是(填标号)。A.

22、“氢氧化镓”B.“难溶于水”C.“白色固体”取少量氢氧化镓固体于试管中,参与无色溶液X,充分振荡后固体完全溶解。溶液 X 可能是或。(填化学式)(3) 设计金属镓转化为氢氧化镓的一种方案:(依次写出化学方程式)。【答案】1Ga2O32. A. HCl. H2SO43 2Ga+6HCl=2GaCl 3 +3H 2 、3NaOH+GaCl 3 =Ga(OH) 3 +3NaCl【解析】【小问 1 详解】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镓的氧化物中镓元素显+3 价,氧元素显-2 价,化学式为:Ga2O3;【小问 2 详解】A、由“氢氧化镓”可知,该物质属于碱,可推出其能与酸等反响

23、,可用于推出其化学性质,符合题意;B、“难溶于水”描述的是溶解性,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无法推想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C、“白色固体”描述的是其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无法推出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应选 A;取少量氢氧化镓固体于试管中,参与无色溶液X,充分振荡后固体完全溶解,说明氢氧化镓能与 X 反响,故X 可能是酸,如 HCl、H2SO4;【小问 3 详解】金属活动性挨次:ZnGaFe,故镓能与稀盐酸反响生成氯化镓和氢气,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2Ga+6HCl=2GaCl+3H ;氯化镓能与氢氧化钠反响生成氢氧化32镓和氯化钠,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3NaOH+GaCl =Ga(OH

24、) +3NaCl 。3318. 二甲基亚砜(DMSO)工业废渣含 NaNO3 及少量有毒的 NaNO2,以该废渣为原料制备农用 KNO3,既实现资源回收利用又保护了环境。工艺流程如下:(1) 农用 KNO3 为农作物供给的养分元素有。(2) 步骤 1 的作用是除去 NaNO2,NaNO2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结合溶解度曲线分析,步骤 3“加热蒸发”时可把握只析出 NaCl 固体,缘由是 。(4) 步骤 4 的操作是、过滤。(5) KCl 用量的估算依据是(填标号)。A. KCl 与 NaNO3 的粒子个数比为 1:1B. KCl 与 NaNO3 的质量比为 1:1C. KCl 与 Na

25、NO3 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之比为 1:1(6) 该工艺所得农用 KNO3 混有确定量 NaCl。取 25g 样品加足量水溶解,向溶液中参与足量的 AgNO3 溶液,生成沉淀的质为 14.35g,则样品中杂质 NaCl 的质量是 g,样品含 KNO3%(质量分数)。(相对分子质量:KNO3-101 NaCl-58.5 AgNO3-170 AgCl-143.5)【答案】1钾元素和氮元素2+33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氯化钠受温度影响比较小4降温结晶5A6. 5.85. 76.6【解析】【小问 1 详解】KNO3 为农作物供给的养分元素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小问 2 详解】NaNO2 中钠元素的

26、化合价为+1 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之和为 0”可知,1+x+-22=0,解得 x=+3。【小问 3 详解】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氯化钠受温度影响比较小,则“加热蒸发”时只析出氯化钠。【小问 4 详解】由图可知,通过步骤 4 分别出了硝酸钾,而硝酸钾受温度影响比较大,且溶液 2 的温度比较高,则步骤 4 为降温结晶。【小问 5 详解】参与氯化钾的目的是使溶液中的氯离子和钠离子结合为氯化钠析出,则因使氯化钾与硝酸钠的粒子个数比为 1:1,应选 A。【小问 6 详解】设样品中杂质 NaCl 的质量是 x,则:NaCl+AgNO358

27、.5x=AgCl 143.514.35g+NaNO358.5 =x143.514.35g解得,x=5.85g则样品中含 KNO3 的质量为25g-5.85g 100% = 76.6% 。25g19. 某校学生用盐酸和碳酸钙制备 CO2,产生了大量废液。兴趣小组通过以下探究确定废液处理方案。(1) 废液成分确实定写出制备 CO2 的化学方程式。推想废液所含溶质推想一: 推想二:CaCl2 和 HCl假设要用一种药品验证哪种推想成立,可选择的有哪些?(填标号) A.石蕊溶液 B.AgNO3 溶液C.锌粒D.CuO 粉末(2) 废液的处理试验说明废液中的溶质是 CaCl2 和 HCl,小组打算用 N

28、a2CO3 除去它们。【提出问题】如何估算 Na2CO3 固体的用量?【进展试验】取 100mL 废液样品于烧杯中,逐滴滴加 5.3%的 Na2CO3 溶液,用 pH传感器测定滴加过程中溶液的pH。试验结果如以下图。【结果争论】ab 阶段,观看到烧杯中的现象是。b 点后曲线平缓阶段,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c 点时,取少量烧杯中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 C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处理 100mL 废液,所需 5.3%的 Na2CO3 溶液的体积于”“等于”或“小于”)120mL。(填“大将烧杯中的沉淀过滤、枯燥、称重,质量为 4g。假设处理 10L 该废液,理论上需要 Na2CO3 固体g

29、。(试验所用 Na2CO3 溶液的密度近似看做 1g/cm3)2【答案】.CaCO+ 2HCl = CaCl+ H O + CO. CaCl. ACD3222. 有气泡产生.Na CO + CaCl= CaCO +2NaCl. 小于.2323530【解析】【详解】1试验室用大理石或 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 CO2,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盐酸反响产生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碳酸钙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响时溶质只有氯化钙,则推想一:氯化钙;盐酸过量时推想二:CaCl2 和 HCl;依据推想,主要是证明盐酸的有无即可推断是哪种推想

30、;A、盐酸会使石蕊试液变红色;则样品滴加石蕊试液后变红了,则有盐酸,推想二成立;假设石蕊试液不变色,推想一成立;正确;B、溶液中有氯化钙,供给了氯离子,硝酸银和氯化钙反响产生氯化银沉淀和硝酸,盐酸和硝酸银也会产生氯化银沉淀,所以不能用硝酸银溶液验证是否有盐酸, 错误;C、盐酸和锌反响产生氯化锌和氢气,会产生气体;则锌粒中参与样品后产生气泡,则有盐酸,推想二成立;假设没有气泡,推想一成立;正确;D、氧化铜和盐酸反响产生氯化铜和水,固体会削减或消逝,溶液变蓝色;则氧化铜中参与样品后固体会削减或消逝,溶液变蓝色,则有盐酸,推想二成立;假设固体不削减,溶液不变蓝色,推想一成立;正确;应选 ACD。2废

31、液中的溶质是 CaCl2 和 HCl,向其中参与碳酸钠,碳酸钠先和盐酸反响产生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然后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响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依据图像 ab 阶段,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响,则会观看到烧杯中有气泡产生。碳酸钠溶液显碱性,b 点后曲线平缓阶段,是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响,氯化钠溶液显中性,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Na CO + CaCl = CaCO +2NaCl 。2323c 点时,溶液显碱性,碳酸钠过量,结合图像分析,说明处理 100mL 废液,所需5.3%的 Na2CO3 溶液的体积小于 120mL。100mL 废液,产生碳酸钙的质量是 4g,设要碳酸钠的质量是x。Na CO23+C

32、aCl2= 2NaCl +CaCO3106x106100=x = 4.24gx4g1004g所需碳酸钠溶液的体积为:4.24g5.3%1g/mL=80mL, 即 80mL 碳酸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 4.24g,故 100mL 碳酸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 4.24g100mL80mL=5.3g,因此假设处理 10L即:10000mL该废液,理论上需要 Na2CO3 固体质量为10000mL100mL5.3g=530g;故答案为:530。20. 某化学兴趣小组争论影响化学反响快慢的因素。(1) 以以下图是试验室中常用的仪器仪器 A 的名称是。从上图中选择适宜的仪器组装一套 CO2 发生装置,要求添加盐酸

33、无需拆开装置, 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哪些?(填标号)反响物收集每瓶气体所用时间(单位:秒)序号大理试验1试验2试验3试验4试验5(2) 该小组的试验设计和数据记录如下表。每个试验均在反响开头后,就马上用排水法连续收集多瓶 CO2,表中“”表示气泡太少,不再收集。盐酸浓度盐酸体积石第瓶1第瓶2第瓶3第瓶4第瓶5第瓶6外形小颗8910121419粒10%70mL块状111215172123小颗101213151726粒7.5%70mL块状t14161922245%70mL小颗1418193263粒试验块状6203159该小组争论了哪些因素对反响快慢的影响? 为了分析浓度对反响快慢的影响,可比照表中试验

34、(填标号)。A.2 和 3B.2 和 4C.4 和 5D.1 和 6依据试验数据反映出的规律,表中数值t 的合理范围是:t。(3) 该小组在反响开头后马上收集第 1 瓶气体,你认为该做法合理吗?说出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答案】1. 长颈漏斗. ABD(2) . 盐酸浓度和大理石的外形. B. 11. 14(3) 合理,由于该试验是通过收集一样体积的气体所用时间比较反响速率的快慢, 收集的气体是否纯洁对该试验无影响。其他合理即可【解析】【小问 1 详解】仪器 A 的名称是长颈漏斗;试验室常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选用固液常温型反响装置,添加盐酸无需拆开装置则选用双孔橡胶塞,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35、长颈漏斗、锥形瓶、双孔橡胶塞,故填:ABD;【小问 2 详解】依据表中数据可知,盐酸浓度和大理石的外形是变量,因此该小组争论盐酸浓度和大理石的外形对反响快慢的影响;依据表中数据可知,为了分析浓度对反响快慢的影响,盐酸浓度不同时,其他变量必需一样,试验 2 和 4 中盐酸浓度不同,参与盐酸的体积一样,大理石的外形一样,应选:B;依据试验数据反映出的规律,盐酸浓度 10%时,和块状的大理石反响生成第一瓶气体所需的时间是 11 秒,盐酸浓度 7.5%时,和块状的大理石反响生成其次瓶气体所需的时间是 14 秒,表中数值t 的合理范围是:11t14;【小问 3 详解】此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合理,由于该试验是通过收集一样体积的气体所用时间比较反响速率的快慢,收集的气体是否纯洁对该试验无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