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三联”劳动教育模式的有效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课三联”劳动教育模式的有效实践.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TE联劳动教匍甄的W效实践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与实现路径。本文从劳动教育的视角入手,深 入研读小学低年级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结合教学实践,构建了“一课三联”的劳动教育模式。 这种劳动教育模式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和高效度,能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劳动意识、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让劳动教育更具实效性。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劳动教育“一课三联”模式随着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发布,劳动教育被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 程,并逐渐发展成为各个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劳动教育重在全面提高学生的劳动知识、劳动技 能与劳动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养学生
2、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优良品质,增强学生对 劳动人民的感情。在劳动教育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 必备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有效的劳动教育有助于 引导学生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获得有意义的价值体验,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目标。道德 与法治课程是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与实现路径,因此,教师要找到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与劳动教育的 内在关联,拓宽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研究领域和教学思路,形成有信度、高效度的课堂教学模式。一、“一课三联”教学模式的内涵“一课三联”教学模式是指将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和劳动教育融合,采用一个典型课例,将一
3、节主 题班会、一个课外活动、一次学科教研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锻炼学生的劳动能力,提升教师的 学科专业能力。小学低学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 有其独特的身心发展特点,脑功能处于“飞跃”发展的阶段。但是他们的注意力不持久,形象思维占主 导,独立性和自觉性都较差,在生活、学习、活动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成人的指导。因此,构建“一课 三联”模式,让劳动教育从道德与法治课程渗透到儿童的生活中,能为其“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在低年级实施“一课三联”模式,首先,教师需要深度研读道德与法治教材,在每个单元选择1 2节适合开展劳动教育的课例,将其作为典型课例;其次,为每一
4、节典型课例搭配一节相关的主题班 会和一次课外活动,可以是劳动实践、参观展览、致敬先锋等;最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收获, 总结经验,开展教研活动,优化和完善教案或活动方案,形成教学反思。“一课三联”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 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培养必备的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同时、通过研究与实践,教 师在教学中不断磨炼和探索,提高了自身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的能力,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二、“一课三联”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一)典型课例,掌握基本劳动技能劳动教育旨在让学生动手实践,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在实施“一课三联”教学模式的过程中
5、,典型 课例是关键支撑,适宜的典型课例是有效开展劳动教育的基础。以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干点家务活为例,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分担家务 是关心和爱护家人的一种表达方式,鼓励学生以积极参与家务劳动的方式来承担家庭责任,并从中体 验成长的快乐。对此,笔者设计了“家务小妙招”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叠衣服比赛,增强他 们的劳动本领、锻炼劳动能力,从劳动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在劳动中成长。(-)主题班会,树立正确的劳动观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勤创造了世界和人本身。“劳动观是指一个人是如何看待劳动的,是一个人 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和底色。当儿童进入小学时,他们对待劳动的情感是朴素
6、的,他们 乐于劳动,但没有深刻领悟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此时,教师应该通过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 的劳动价值观,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作为其人生底色。例如,在教学干点家务活时,笔者设计了“红领巾爱劳动,家务活我参与”主题班会。将全班 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组织劳动者故事、家长进课堂、家庭劳动清单周汇报、合唱劳动 最光荣等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分组行动,能了解到劳动的多面性,并畅谈所见所感,深耕“劳动 最光荣”的理念。主题班会以小见大,将学生放在课堂中心,放大了学生的实践体验,让学生体会到 劳动的深刻意义。(三)课外活动,提高劳动实践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
7、绝知此事要躬行。”劳动实践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当积极组织 学生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充分利用综合实践基地、研学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职业院校和高等 院校实习实践场所等,进行区域内或跨区域的劳动教育资源共享,实现多维度劳动实践育人。在教学干点家务活时,笔者设计了“走访敬老院”的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前往敬老院,表演小 组表演文艺节目,保健小组教授保健知识,装饰小组悬挂祝福语,爱心小组打扫卫生,采写小组走访 老人等。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实践来学习,从而对所学知识有更全面、立体、深刻的理解, 并产生终生的影响。此外,将课堂上学来的劳动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还能帮助学生从课堂走向社 会,
8、发展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BI)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借助反思,提出有关问题,并与其他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总 结有效经验,研讨解决问题的方式。这种教研模式是通过同组教师之间,或同组教师与专业引领者之 间的合作,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是一种有形的、面对面的群体智慧作用的活动。首先,教师要对自己的备课情况进行研究,并与同组教师进行交流,发现自身的问题。“一课三 联”的劳动教育模式还要结合低年级阶段学生的学情,考虑“如何通过劳动让学生产生参与感和担当 感? ”确定研究的主题与方向。其次,教师耍精心研读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耍求与原则,以科学的理念 为指导,与其他教师
9、讨论交流,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再次,操作方法初步形成后,教师要和教研员 带着问题深入课堂,轮流听课,把课堂上发现的问题进行整合,再讨论调整,丰富教学形式,发挥教 学机制的作用。最后,在课后,教师要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自我反思,找出自身的不足,加以改进, 并由此上升到理性归纳的环节,总结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能力。三、结语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对教育的呼唤,“五育”并举离不开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 融合,将劳动教育课程化、课堂教学具体化、劳动教育实践化,能有效避免劳动教育空泛化、说教化。 “一课三联”的模式实现了劳动教育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机融合,将劳动教育与校园活动、社会 实践有效连接,实现了教学相长、知行合一。参考文献:1徐静,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劳动教育有效性之探析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20, 36 (2) : 33-39.2涂家文.劳动教育融入道德与法治生态课堂J .思想政治课教学,2020 (7) : 16-19.3吴佩贞.道德与法治学科劳动教育的融入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 (20) :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