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第一章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第一章测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一地理第一章测试题高一地理第一章测试题 本文关键词:高一,测试题,地理高一地理第一章测试题 本文简介:第一章人口与环境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人口增长模式确定于()A人口诞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B人口诞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C人口诞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口诞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迁移数量2.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人口发展的特点,从根本上说主要取决于()A.各国限制高一地理第一章测试题 本文内容:第一章人口与环境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人口增长模式确定于()A人口诞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B人口诞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C人口诞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
2、长率D人口诞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迁移数量2.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人口发展的特点,从根本上说主要取决于()A.各国限制人口的政策B.生产力水平的凹凸C.人口死亡率的凹凸D.自然灾难和斗争读下图回答34题3下列有关人口增长的说明,正确的是()A19世纪中期甲国人口急剧削减B20世纪初期乙国人口增长最快C甲国可能是欧洲发达国家D乙国老年人口比率高于甲国4下列有关人口问题及缘由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国人口增长过快,是因为经济发展快速B最近乙国人口增长过于缓慢,城市人口明显削减C乙国人口增长过快,是诞生率过于偏高D最近甲国人口增长过于缓慢,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状况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的种
3、类、数量、规模、范围都在不断改变。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多,人类开发资源的数量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齐全,甚至用现代科技研制出一些能源的替代品,但仍有很多资源短缺、枯竭。依据材料,回答57题。5下列物质属于自然资源的是()A铁矿、塑料B石油、农田C原始森林、地下水D煤炭、化肥6关于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的生产、生活资料都来源于自然资源B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进步不受资源的限制C人类社会进步、人口急剧增长,自然资源也急剧增加D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人均资源消耗量也与日俱增7我国人口数量逐年递增,人口与资源冲突突出,解决这一冲突的对策是()A逐年降低人口增长数量和
4、削减资源的运用量B限制人口增长速度和数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切实爱护耕地资源C发展科技,开发一切可利用资源D围海、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8关于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A是指地球空间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B是指全球或一个地区的资源与环境能供给和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C是指全球或某地区的资源、环境维持最高生活水平状况下的人口数量D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须要达到的人口数量9.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最低的地区是()A北温带B中温带C干旱半干旱区D青藏区10.制约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A自然资源B科技水平C人类的文化水平D人类的生活消费水平11.不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的因素是()A.资源数量B.科技
5、发展水平C.消费水平D.人类社会发展阶段12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说法是()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B参加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C我国高校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人口迁移D属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13关于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A国际人口迁移是指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人口迁移B国内人口迁移只是指发生在一个国家内省与省之间的人口迁移C外出旅游、购物等发生的人口移动也属于人口迁移D国内的人口迁移即指由农村迁向城市的人口移动14从20世纪73年头中期起先,部分发达国家相继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此现象中人口迁移的方向是()A由农
6、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B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C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D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15我国“十一黄金周”,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A国际人口迁移B国内人口迁移C省际人口迁移D人口流淌16关于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A自然环境是影响人口迁移及空伺分布的重要因素B历史时期,气候的优劣确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C因土地不足和土地生产力衰竭进行的人口迁移是工业社会前的特有现象D美国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和南部迁移是由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17在很大程度上确定人类生活、生产空间格局,从而确定着人口迁移方向和规模的自然环境因素是()A气候的影响B淡水的分布和改变C
7、土地生产力的衰竭D矿产资源的开发18.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引起的移民是()A.属自发形成的B.社会经济因素起主要作用C.对迁入地经济建设不利D.主要迁往沿海地区的大城市19.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许多人向西部迁移,这种局面形成的主要缘由是()A.水源条件的改善B.民族政策的改变C.交通与通讯的进步D.经济布局的变更20.20世纪80年头中期以来我国的人口迁移的特点是()A.从城市迁往农村B.规模小,频率低C.由内地迁往边疆D.流淌人口大量增加21.我国20世纪80年头,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其主要缘由是()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C.气候因素D.资源开发因素22.下
8、列人口迁移,属于国内人口迁移的是()A.北约入侵南联盟导致的难民迁移B.被贩卖的非洲黑人奴隶到美洲C.上海赴庐山旅游的游客D.三峡工程建设中出现的移民人口迁移自古就有,但缘由各不相同,且环境与人口迁移之间会相互影响。据此回答2325题。23.从迁移方向看,发展中国家产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A.由城市到农村B.由农村到城市C.由城市到城市D.由农村到农村24.下面有关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对迁出地区有主动影响,对迁入地区有消极影响B.对迁出地区有消极影响,对迁入地区有主动影响C.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只有主动影响,没有消极影响D.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既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也给
9、城市带来了巨大压力25.有关环境对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原始社会的人口“流浪”迁移,是由于他们的生存干脆受到环境的制约B.农业社会的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于土地的相对不足而引起的C.工业社会的机器大生产,人口大量从农村迁入城市D.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大致是相同的26.原始社会的环境人口容量()A.比现在小得多B.比现在大得多C.与现在相当D.无法比较27.关于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环境人口容量最高应限制在13亿左右B.我国环境人口容量最高应限制在30亿左右C.我国环境人口容量是依据多种资源的人口承载量估计的D.正确估计环境人口容量有
10、利于贯彻安排生育和环保国策28.下列事物或现象不属于文化范畴的是()A.陕北民歌B.我国制造的“神舟号飞船”C.山东蓬莱旁边海疆出现的空中楼阁D.“三北防护林”29.下列因素中,对人口诞生率影响不大的是()A宗教信仰B初婚年龄C婚姻的稳定程度D自然环境30.有关地域文化与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B.地域文化对一地区的人口发展起确定作用C.地域文化能够对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的发展持续地产生作用D.不同地区或国家的地域文化差异对人口的发展往往产生相同的影响二、综合读图分析题1依据下列A、B两国“人口金字塔图”回答。(1)儿童占较高人口一百零一分比的是国_,这说明该国人
11、口发展的趋势是反映了该国属于_(类型)国家。(2)B国60岁以上人口一百零一分比约占20左右,反映了该国人口年龄构成具有_的特点。若B国人口按现有趋势发展,且它是发达国家,该国的就业人口主要从事_产业的工作。若干年后该国面临的问题主要有:_;_。下图是某四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完成下面三题。(3)可能出现人口就业压力较大和劳动力不足的国家分别是AA国、D国BB国、C国CC国、D国DA国、C国(4)近年来可能有大批移民流入的国家是AA国BB国CC国DD国(5)最近曾有斗争发生的国家是AA国BB国CC国DD国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尽管从11013年中国实行安排生育以来已累计少生人口3亿
12、以上,但根据中国目前的人口基数和人口诞生率,预料到2022年人口将达到14亿,到2050年将达到16亿,这时才有可能实现零增长。如此巨大的人口数量以及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内的人口增长趋势,无疑对我国的环境、资源和经济发展构成了严峻的威逼和压力。材料二:我国人口形势严峻,为了摸清全国人口状况,国家组织进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这次普查除了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外,国务院还强调对外资企业、三资企业和消遣场所仔细清查登记。材料三:下面是“新中国人口增长图”。(1)新中国人口的基本特点是_。(2)到19101年,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_,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这个比重是很_(低或高)的。(3)我国各种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_,其缘由是_。(4)你认为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应怎样处理。_(5)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与前几次人口普查相比,尽管投入人力多,但统计难度大的主要缘由是()A.近几年人口增长过快B.人口分布极不平衡C.国内自发的人口迁移D.大量的国际人口迁移3第15页 共15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