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地矿地质大队土壤普查工作总结综述事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地矿地质大队土壤普查工作总结综述事迹.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地矿地质大队土壤普查工作总结综述事迹2022年盛夏,七八月的庄稼地,地表温度达到40多摄氏度,走在烈日下,连呼吸都变得困难。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有一群迎难而上的“逆行人”,头顶烈日、脚踏酷暑、穿梭田间、跋山涉水,让燕赵大地涌动起个体追求与国家需要紧密相连的家国情怀和知难而进、追求卓越的地矿精神。他们就是省地矿地质大队(以下简称:地质队)的好儿女,率先在县开展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试点工作的科技先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砥砺奋进的新时代,地质人所留下的必定是人间最美好的岁月。今天,让我们走近地质队开展土壤普查的职工们,领略一番他们的新时代风采。面对全国土壤普查
2、的宏大命题,地质队强化党建引领,创新进取,做新时代的“赶考人”新中国成立以来分别于上世纪50年代末和70年代末开展了两次全国性土壤普查。第二次土壤普查于1979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有40多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土壤资源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土壤退化、酸化、障碍性耕地等问题日益突出。40年后,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拉开序幕,对土壤进行全面“体检”,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耕地数量不足、耕地质量不高是制约省粮食稳产的突出短板。破解耕地短板问题,迫切需要开展土壤质量普查,全面查明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与地力特征、土壤障碍及健康状况,为守牢耕地红线、夯实粮食生产基础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被列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试点
3、县,地处的地质队担负起了土壤普查的重任。省地矿地质大队始建于1958年,是从事地质矿产勘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地质测绘、地质灾害评估治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等工作的综合性地勘单位。地质队始终将“探宝消灾、造福人民”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宗旨,努力构建“地质+地方”的工作格,统筹谋划,服务政府、奉献社会,为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地质人的智慧和力量。有一种感情,是互勉互励共进退;有一种动力,是兄弟相依齐奋进。地质队有着光荣的历史传统,培育了“三光荣”“特别”的地质文化,一代又一代地质工作者拼搏、奉献、奋斗、进取,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谱写了恢弘壮丽的篇章。第三次全国土壤普
4、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地质队一班人深谙“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道理,也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于是他们不断开拓创新,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为了高质量完成土壤普查工作,地质队坚定不移以党的建设统领全,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让专业技术人员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土壤普查,锐意进取,努力拼搏。地质队党政干部倾情做好土壤普查职工的后勤保障工作,野外土壤普查一线临时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全队上下贯通、协调联动,创造了许多感动。同事的帮扶、领导的鼓励、家人的理解,正是这些平淡中的真情、细微处的精神让地质人在忙碌的生活中感受到共进退、齐奋进的力量,焕发起广大干部职工做好新时代“赶考人”,交上优异
5、答卷的昂扬力量。头顶骄阳,地质队人用坚守彰显担当;扎根泥土,他们洒下汗水,浇灌出芬芳“先挖一个土坑,露出土壤剖面后,一定要将环刀刃口平稳、垂直压入剖面土中,直至环刀筒中充满样品为止。取出装满土样的环刀后,一定要仔细削去环刀两端多余的土,并擦净环刀,立即加盖,随即称重,以免水分蒸发。”项目组技术负责王泽光一遍遍叮嘱大家要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取样,确保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省第三次土壤普查对象为全省的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普查目的是搞清楚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营养元素、障碍因子、生物多样性等性状,核准和完善具体土壤类型,弄明白采样点所处区域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立地条件,以及普查地块上的植物
6、类型、种植制度、化肥农药使用等情况。本次普查在县东部的镇、镇、水库等19个乡镇,采集土壤表层样品1035份,挖掘采集剖面土壤样品12组。地质队遵循普查的全面性、科学性原则,以土壤学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及手段为支撑,衔接已有成果,借鉴以往经验做法,坚持摸清土壤质量与完善土壤类型、土壤性状普查与土壤利用调查、外业调查观测与内业测试化验、土壤表层样与剖面样采集、摸清土壤障碍因素与提出改良培肥措施等工作方法,实现对耕地、园地、林地、草地与部分未利用地土壤的全面“体检”。对于土壤普查而言,看似简单的操作每天都需要重复,但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好才是不简单。至今,5个表层土壤调查组和1个土壤剖面调查组,共计25人
7、,已全部按计划完成取样工作,取得了土壤普查初步成果。让地矿风华在土壤普查中绽放,地质队人以苦为乐,步履铿锵,闪烁着奋斗之光地质工作者身处野外,无疑是异常艰苦的。炎炎烈日下,会灼伤身体,留下烫伤痕迹。夜间蚊子、昆虫更是异常活跃,胳膊上、肚皮上都会受到它们叮咬。工作中还会经常遇到狂风暴雨的“偷袭”然而这一切不能阻挡地质人对工作的热情和信心,相反,这种特殊的经历,成为他们引以为豪的人生历练。在前进的路上,地质人最不怕的就是艰苦,即便山间没有路也难不倒他们,因为几代人“三光荣”“特别”精神早已指明了地质人所要去往的方向,他们怀揣着这份坚守,披星戴月、风雨兼程,用“五讲五有”地矿新军形象诠释了地质人的初
8、心。如今,几代地质人共同熔铸的“地质文化”,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中发扬光大,肩负起新时代赋予他们的新角色、新使命。“预报明天有雨,下点雨你们出野外就不至于太热了!”“千万别下雨,下雨太影响进度了,热着点挺好”水土污染修复研究中心技术负责人布凡一边整理着土样一边和司机师傅说。作为一名党员,布凡对地质事业有一份特别的爱。他时刻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对党忠诚融入土壤普查事业当中,勇于担当、攻坚克难。随着土壤普查工作的开展,困难接踵而来,紧张的工期、懊恼的雨天、长期相伴的蚊虫、烈日炎炎的“桑拿天”里,他们的工作服干了湿、湿了又干。但湿热的雾气扰不乱他们坚定的意志,崎岖的山路挡不住他们匆匆的脚步,因
9、为他们深知此次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并都默默定下了目标尽早完成试点采样工作,为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撑。他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地头,工作服上一圈圈发白的汗渍格外惹眼。这百米的田地不知他们已经走了多少遍;也不知这比人还高的玉米叶又在他们脸上留下多少划痕;茂密的树林中他们踏出了多少“新路”。中午,他们来不及休息,蹲在树下的阴凉里,吃几口面包,喝几口矿泉水就是一餐,然后就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虽然离家只有两个小时的车程,但项目组已有30多天未回家。因为晚上回到宾馆后,他们还要整理样品,分装、编录到深夜。这就是可敬、可爱的地质人,这就是浸润在土壤普查现场的地矿精神。“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土壤普查是新时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举措。到2024年,省将全面开展土壤普查,全面建成省级土壤普查数据库与样品库。到2025年,完成省级普查成果汇总验收。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正在路上,地质队广大干部职工开拓进取,日夜兼程,按计划完成了县土壤普查工作。奋斗,是持续努力的接力前行,是无私无畏的奉献付出,是点亮人生的幸福烛光。我们相信,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地质人的坚持终将美好。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