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社会个案工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章社会个案工作.doc(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三编 社会工作方法作为应用社会科学,社会工作的核心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一套因时因事而异的工作方法。它既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直接工作方法,也包括作为间接工作方法的社会行政,本编将较详细地分别对这些工作方法进行介绍。应该说明的是,上述工作方法虽然在社会工作领域已相当专门化,但是实际上它们之间有着多方面的联系。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需要同时运用多种方法去处理问题,因为社会问题是复杂的。正由于此,社会工作中出现了多种方法整合的趋势,或正在形成社会工作综合模式。虽然本书并未介绍这种综合模式,但它作为一种思想会出现于各种社会工作实践之中。第六章 社会个案工作社会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种方法。它
2、在社会工作传统的三大方法中起源最早,而且是其他方法的基础。本章将讨论社会个案工作的本质、它的历史发展过程、工作过程与基本技巧、主要的理论模式与工作方法,以及个案工作在中国社会、文化和制度环境中的实践。第一节 社会个案工作的涵义与历史发展一、社会个案工作的要素社会个案工作的开山鼻祖玛丽芮奇蒙(MRichmond)指出,社会个案工作包含着一连串的“工作过程,它以个人和家庭为着手点,透过对个人和家庭及其所处环境作有效的调适,以促进其人格的发展和家庭关系的调适”(Richmond,1922)。可见,在玛丽芮奇蒙看来,个案工作的重点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有效地适应环境。这种看法已经带出了个人和家庭与其所处环
3、境之间关系的假设。但她对个案工作的看法是以“个人和家庭为改变焦点”,这种单向度的强调正是玛丽芮奇蒙对个案工作的边界的划定,至于对“影响个人和家庭的环境的考查与干预”则是其他工作方法和领域的任务。而这正是个案工作Et后遭致批评的地方。对个案工作要素进行了重要阐释的还有鲍尔斯。鲍尔斯(SBowers)认为,除了玛丽芮奇蒙所强调的工作对象、工作方向与介入点之外,个案工作对个人和家庭的干预中还有其他一些要素。在他看来:“社会个案工作是一种艺术,它使用有关人类关系的科学知识与改善人际关系的专业技术,来启发和运用个人韵潜能和社区的资源,促使案主与其所处环境之间有较佳的调适关系”(Bowers,1972)。
4、鲍尔斯的看法有两点值得注意:首先,他指出,个案工作中包含着“艺术”与“科学”的因子;其次,鲍尔斯认为,个案工作还要调动和运用“社区的资源”。这样,个案工作对个人与家庭的工作就增加了一个“环境工作”的内容和要素。综合玛丽芮奇蒙和鲍尔斯的看法,社会个案工作的要素可以概括为:(1)方法要素,是一种助人的方法;(2)工作对象要素,个人和家庭;(3)过程要素,是一个面对面的工作过程;(4)科学与艺术要素,立足于对科学知识和技术的艺术化运用;(5)双向性要素,调动资源为个人和家庭服务,以协助个人和家庭对其所处社会环境进行调适。二、社会个案工作的涵义什么是社会个案工作?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高登汉密尔顿(
5、Gordon Hamilton)在她的社会个案工作的基本概念一文中指出,个案工作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在不断变化、成长与发展,因为它不断被新资料、新的经验与知识所塑造”(Gordon,1937)。她认为社会个案工作是一种有意识地调整个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过程。社会个案工作可以定义为一种与人工作的艺术,即社会工作者与不同的人一起工作以达到个人对社会的更好适应状态。在汉密尔顿看来,个案工作的基本假设是: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的,社会力量不仅影响个人的行为与态度,它还提供个人自我发展的机会并影响人们的“生活世界”。因此,所有社会适应不良的问题都是“社会一心理”即内部与外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且大部分个案问
6、题都是人际问的,即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涉及个人与家庭、个人和家庭与其周围环境之间关系性质的问题。弗洛伦斯霍丽斯(Florence Hollis)认为社会个案工作是一个“社会一心理,的治疗方法,它既承认功能失调的内在心理原因,也承认外部的社会原因,并努力促使个人和家庭更好地去满足其需要及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功能。汉密尔顿与霍丽斯被看作是诊断学派社会个案工作的代表。诊断学派的理论基础是疾病心理学(psychology of illness),并认为社会工作者如同医生,其责任是诊断与治疗,工作者在整个改变过程中起主要作用。与上述学者不同,功能学派的鲁丝斯梅丽(Ruth ESmalley)认为,社会个案
7、工作是通过一对一的关系,让案主参与其中,在使用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增进他自己和一般社会福利的一种方法。功能学派的个案工作采用的理论基础是成长心理学(psych0109y of growth),强调工作者通过与案主的专业关系过程赋予案主选择与成长的权力。表现在遣词用语上,功能学派使用“帮助”(helping)一词,强调工作者的辅助性角色。海伦波尔曼(Helen Perlman)综合不同学派的看法,认为社会个案工作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是一个由人群福利机构来帮助人们更有效地应付社会功能上的问题的过程。这个定义简短而涵义丰富,它包含了社会个案工作中相互关联的四个基本组成部分,即个人/家庭、问题、机构
8、和工作过程。个人可以是任何人。问题可能来源于某些未被满足的需要、挫折、障碍或社会调适不良以及它们的结合。机构则是指特殊的社会服务部门或者是政府社会福利机构。过程是指社会工作者与案主一道工作,在一个有意义的专业关系中,专业助人者与案主进行的一系列“解决问题”(problemsolving)的工作。综合上述不同学派的看法,我们可以说:社会个案工作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有关人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或情感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在个案工作中,工作者在与案主彼此信任合作的和谐关系中,充分调动案主本身的潜能与积极性,共同
9、探讨、研究案主的问题、家庭及社会环境,运用案主本身及外部资源,增进案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帮助案主成长的目的。这个定义界定了社会个案工作的性质,指明了社会个案工作的目标在于增进个人与社会的福利,手段和途径则是通过运用各种科学的助人知识及活动来帮助个人和家庭。三、社会个案工作的发展历史(一)19世纪到20世纪初个案工作的起源1产业革命与贫民问题发轫于英国的产业革命不仅是人类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也是人类生活方式的变迁动因。产业革命在英国既带来了生产力的发展,也带来了众多社会问题:一方面是资本的积聚和生产力的巨大提升所产生的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是不断涌入城市的大量失去基本生产资料土地的农民。不能被劳
10、动力市场吸纳的这些人成为城市的贫民。针对不断增长的贫民问题,1601年英国政府出台了济贫法(也即伊丽莎白43号法案)。这部法案规定,要分区、分类对贫民进 行救济。这种对社会问题的社会管理为个案工作奠定了对个人和家庭进行救助的基础。2宗教的源头伴随工业化的进程,贫穷问题也在加剧,不仅城市流民、城市贫民在增加,而且形成了城市中的贫民聚居区。发展到19世纪,很多富有的英国人出于人道与慈善思想而帮助穷人。l9世纪的人道慈善思想及个人的善行直接来源于宗教的影响。基督教认为所有的人都是上帝的孩子并被他爱,这意味着所有人在上帝眼中具有同等的尊严,因此应该被他人尊重。除了宗教思想的源头,法国大革命所宣称的平等
11、与正义思想也渐渐开始影响英国人的思想和情感,宗教的慈善与人道主义行为,共同推动了对社会中不幸者的救助。3查默斯的贡献最早对社会个案工作做出直接贡献的是英国牧师查默斯(Thomas Chalmers)。他大学毕业后参与教会工作,开始注意济贫法的运作并对之持强烈的批评态度。1819年他调查访问了格拉斯哥一个地区居民的家庭生活状况,发现有2/3的人没有宗教信仰,大部分靠救济过日子,缺乏道德感和友谊。于是,他敦促格拉斯哥市政府在该市最穷的地区建了一个新教区,开始他著名的志愿救助穷人的实验性工作。这个实验对个案工作的主要贡献为:(1)一对一的个人化工作。他把教区分成小区,每个区都由一名友好访问员负责。查
12、默斯这种将个人与家庭视为帮助的对象并以之为介入点的做法直接影响了日后个案工作的形成。同时,查默斯也已开始注意到个人问题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2)注重对受助对象的精神品德的塑造。查默斯倡导对案主的教育,主张只在极个别情况下才给予其物质救助。(3)强调对案主给予足够的个别性关怀,注重理解案主的个人和家庭环境对个人特质的影响。(4)要尽量使用案主的“自然资源”(natural resources),主张只有在家庭成员、亲戚、朋友网络和邻里社区等自然资源不能为其提供帮助时才进行公共救助。(5)注意挑选和训练工作者。4慈善组织会社(The Charity Organization Society)对个
13、案工作的贡献继查默斯之后,英国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很多友好访问者协会。为避免重复服务对资源的浪费,各地友好服务协会成立了服务协调和统筹性组织,这就是后来演变成的慈善组织会社,简称COS,它为现代社会个案工作方法的形成进一步夯实了基础。其主要贡献是:(1)对案主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记录并跟踪。调查包括案主生活史、朋友网络和社会关系、工资水平与借贷状况,并对个案进行详细记载、跟踪服务。(2)认为对整个家庭的福利和再生产的调查是诊断问题、进行治疗的基础。(3)对工作人员进行训练。1890年以后,训练形式不仅有讲课和讨论,而且有实务训练。(4)建立了社会工作图书馆。在COS总部建立的社会工作图书馆,是当时
14、有关友好访问工作方面资料最齐全的资料中心,这促进了社会工作知识的积累。(5)发展出了学徒式的督导方法。在COS新进的友好访问员需跟随一个有经验的资深工作者学习,以后才可以独立工作。(二)20世纪初到20年代个案工作的专业化与学科化19世纪及20世纪初慈善组织会社和友好服务所进行的个案工作使玛丽芮奇蒙对个案工作的总结成为可能。此时,在社会科学领域中,人们对心理学、教育学给予了极大重视,这二者都获得了很大发展。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的心理学原理,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杜威的教育学研究都促进了个案工作的学科化。作为巴尔的摩和费城慈善组织会社的执行干事(executive secret
15、ary),玛丽芮奇蒙执教于纽约社会工作学院,并于1917年发表了第一部对专业社会个案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著名的社会诊断一书。社会诊断采用医疗模式,认为贫穷是一种社会“疾病”,而友好访问员就是像内科医生一样的社会医师,运用“研究一诊断一治疗”的框架科学助人。社会诊断一书标志着个案工作专业化与学科化的开始,开启了社会工作作为“科学的慈善”专业的新时代。(三)20世纪30年代从精神医学的洪流到功能派个案工作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个案工作的理论与实务影响巨大。精神分析理论被运用于个案工作中,形成所谓个案工作“精神医学的洪流”。这时的个案工作注重专业关系中的转移(或移情),较少关
16、注专业关系中影响沟通的文化与社会因素,这种心理学的分析过程对社会建构的分析贡献很少。除了精神分析个案工作获得极大发展之外,30年代有关“诊断一功能”的个案工作争论还在继续。30年代,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工作学院的社会工作者在奥多栾克(Otto Rank)精神分析的概念上加进了机构功能的概念,被称为功能学派的个案工作。功能学派个案工作强调机构对社会工作服务与实践的影响,倡导机构为案主而服务、适应案主的需要。(四)20世纪40年代以后社会个案工作的多元化发展时期40年代以后,个案工作从心理学的分析转向了社会学的分析,呈现多元化的发展局面。l940年汉密尔顿出版了社会个案工作的理论与实务一书,形成了个
17、案工作围绕个人与家庭的“社会一心理”的分析和工作架构,发展形成了当代个案工作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对以后的社会个案工作有很大影响。60年代个案工作者积极探索新的实务方法以克服心理学取向的个案工作的弊病,发展出了家庭治疗、简短治疗等。至此,个案工作的知识基础已经非常牢固,因而也具备了向更完备实务理论与方法发展的基础。 (五)20世纪80年代以后综融取向和后现代主义的个案工作视角80年代以后社会个案工作提出了生态主义的社会工作视角。此外,伴随整合社会工作的发展,发展出了综融的工作方法。而进入90年代以后,社会工作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提出了新的实务思想,包括采用女性主义理论,叙述分析等治疗方法。后现代主
18、义社会工作强调从案主的角度理解他们看问题的方法,增加文化敏感性。但后现代主义的危险在于,过分强调主观性而否认客观标准的存在,不利于整个专业的发展。第二节 社会个案工作的过程与基本技巧社会个案工作的目的是帮助个人和家庭提升社会功能、解决或预防问题,这需要经过一个结构化的操作实施过程,以便有计划、有步骤地达到帮助案主的目的。一、社会个案工作的过程(一)接案与建立专业关系前来社会工作机构求助的案主带有不同的问题和不同层次的需求。走进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可能是案主在经历了一段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不果之后所作的最后选择。因此,来社会工作机构求助的人大略有以下几种类型:(1)自己主动求助的;(2)由邻居、熟人、朋
19、友介绍来的;(3)其他机构转介的;(4)在有关机构要求下前来接受服务的。当案主前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求助,并已经使用社会工作服务时,即成为“现有案主”。当案主并没有求助,但可能需要个案工作者的协助,或者是虽还没有求助但妨碍他人或社会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时,他即成为“潜在的案主”。工作者的任务不仅是要与“现有案主”工作,同时还要与“潜在案主”建立联系,使其了解接受社会工作服务对他的意义,使“潜在案主”也成为“现有案主”。辨别案主的类型,弄清楚案主是如何来社会工作机构求助的,是社会个案工作的第一步。这是由于,工作者与案主专业关系的建立,以及在助人过程中与案主的互动都与案主的类型有关。此外,在“接案”的
20、过程中,不同的案主也会带来不同的“现实性心理反应”。所谓“现实性心理反应”是指案主求助时出现的一种情绪和态度反应。这种反应表现为对工作者的态度预期与现实差距之间的比较,以及求助时忐忑的心情。一般来说,服务对象的现实性反应来源于下列原因(KeithLucas,1994):(1)恐惧面对失败的人生,缺少承认问题的勇气;(2)逃避自己,不愿面对现实,恐惧改变;(3)过去曾有过成功或者不成功的求助经验,因而对助人者的能力有怀疑;(4)不知如何表达自己,怀疑助人者是否能理解和接纳自己;(5)在他人转介下或强迫下前来机构,自己并不情愿求助。接案阶段的主要工作还包括:了解求助者的意愿并进行适当处理,以促使求
21、助者进入案主角色;澄清求助者的期望;初步评估问题和需要;对那些非本机构或者个人所能提供服务的个案,要经过必要的程序转介到其他机构,以便求助者能够得到适当的服务。(二)对案主的需要与问题进行评估对案主的问题与需要进行评估,包括收集相应的案主个人和家庭资料,然后对他们的问题进行评估,以决定帮助的介入点。收集资料时要从案主与其所处环境两个方面进行,以便掌握案主个人和环境的情况以及案主与环境互动的情况。个人性的资料包括:(1)个人资料,如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职业等;(2)身体情况,如了解案主的病史,目前的生理状况等;(3)心理方面,如兴趣、爱好及人格特征等;(4)价值观,包括对人和对事的看法等;
22、(5)处理问题的能力,如案主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以及以往面对冲突、困惑的处理能力。案主所处环境方面的资料包括:(1)家庭环境,如案主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的历史等;(2)延伸的环境系统,如案主的朋辈环境、社区环境和工作环境等;(3)案主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三)订立工作计划、介入干预和最后总结与检讨在评估案主的需要和问题的基础上,工作者要与案主一道制定工作的目标和干预计划。制定帮助案主的目标和工作计划时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包括:(1)工作目标要与工作者的专长和案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致,以防止目标不切实际,动摇案主解决问题的信心;(2)目标应与机构的功能一致,以便取得机构资源对工作者的配合,最好地
23、服务案主;(3)目标应是案主和工作者共同协商的结果,使案主有动力和动机积极参与改变的过程,最大限度地调动案主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此外,工作目标也宜由近及远,由易到难。具体来说可分为:(1)直接目标,即针对案主提出的现实性问题进行探讨,促进案主的自我了解和自觉,并帮助案主解决眼下最紧迫的问题;(2)中间目标,旨在协助案主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和欣赏自己,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和适当的生活方式,并寻找能够帮助案主的资源,帮助案主建构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3)终极目标,使案主能够拥有自我认识、自我促进、自我实现的“自我力量”(ego strength),同时与外部他人有良好和深入的人际关系,并拥有一个持续和支
24、持性的人际网络。目标制定后要与案主订立工作契约。订立契约的目的在于,使工作者与案主共同承诺合作,以实现双方所认可的目标和计划,促使双方承担各自的责任,以便达到最终的目标。社会个案工作的介入与干预过程也遵循着社会工作的一般和整合程序。在这个环节中,案主和工作者要对整个工作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应该指出的是,个案工作的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每一步骤中都包含着对案主和工作过程的不断评估与总结,工作者应根据对案主动态的发现、案主的进步和社会资源的实际状况而不断调整工作和帮助的策略,以符合案主的最大利益。二、社会个案工作的技巧(一)技巧的定义按照西奥多森等(TheodorsonTheodorson,1
25、969)的说法,技巧是通过学习发展出来的、复杂而有组织的行为系统,它指向一个特殊的目标,或以一个特殊的活动为中心。这一定义识别了有关技巧概念的三个特点:(1)它是有组织的行为,即它由不同行为要素自行组织而成;(2)它以一个特殊活动为中心,即它有一个主要内容;(3)它通过学习发展而来。(二)社会个案工作者所需要的技巧1沟通技巧所谓沟通即是在人们之间传递信息,它发生在一方向另一方发送信息时。在社会工作过程中,工作者无时不与案主沟通,这需要熟练掌握沟通技巧。2关系技巧关系是社会个案工作助人的核心要义,如果工作者不能同案主建立起信任关系,就不可能帮助他。与案主建立和保持好的工作关系也需要技巧。它包括真
26、诚和有同理心地回应的技巧,表现温暖和关怀的技巧,及表明尊重案主的技巧。3过程技巧社会个案工作者是通过一个过程去帮助案主成长和改变的。在这个过程中要求社会工作者有不同的技巧,这些技巧包括:(1)接案和约定技巧。它包括同案主建立和保持工作关系的技巧,帮助案主和工作者对各自的角色有一个现实性理解的技巧,也包括培养案主对助人过程有一个初步承诺的技巧。(2)评估技巧。它是指收集与案主情境相关的资料,以便能实际地理解案主的问题和需要的技巧。(3)签订契约技巧。这是指同案主订立工作的目标,并有能力清楚说出工作者和案主的责任的技巧。(4)介入技巧。介入需要广泛的技巧,它包括执行、介入计划并协助案主达到目标的技
27、巧。(5)检讨及终结技巧。它包括定期进行回顾和修订介入计划,以便客观地检讨其是否有效的技巧,及有计划地结束关系以帮助案主独立的技巧。(三)增进社会工作技巧的方法莫拉尔斯和西弗(Morales&Sheafor)提出了三个能帮助工作者提高工作技巧的主要方式:1做工作全程记录记录是发展技巧的一个有价值的工具。在记录工作的过程中,工作者有机会重新思考自己的助人过程,反思与案主的相互关系和互动,详察使用的技巧和所作的回应是否正确。通过这些,工作者能够了解到什么类型的技巧有效。2督导督导涉及机构的行政程序,工作者的工作技巧能通过督导员所输入的教育元素而得到发展和改造。从这一点来看,个案工作者应有意识地自觉
28、运用和更积极地看待督导,发展一个好的督导关系,并在督导中获得技巧的发展。3顾问与咨询顾问与咨询是在某一领域有资深经验和知识的专家与个案工作的新手之间有时间限制、有目标、有契约的一种工作关系。它可以使工作者在资深专家帮助下增进为案主谋福利的助人过程中使用的技巧。第三节 社会个案工作的理论模式与实务方法社会个案工作者一直以其独特的能力和热情来实现自己对增加人与社会福利的承诺,而这种能力和热情又直接来源于科学理论与实务方法的支持。一、危机介入模式(一)危机的涵义危机的概念最早是由埃里克林德曼(Erich Lindemann)和吉拉尔德卡普兰(Gerald Caplan)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提
29、出来的。社会个案工作中的“危机”是指什么呢?1危机是一种对平衡稳定状态的改变换句话说,危机是人的自动平衡状态被破坏或被打乱的状况。平时人们能够维持一种自动平衡状态,通过一系列的调整及解决问题的过程而维持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当人的生活被某些事件、变故打乱,人感觉自己陷于一种无助的状态,原先的应对方法不再起作用,人的心理防线变得脆弱时,才出现危机。 2危机可以是一种正常状态 危机不一定非得是不寻常的或灾难性的事件,它们可以是一种正常发展过程中的状态。人们惯常解决问题的方法失灵,在新情况和突发事件面前束手无策或应付失败时,就是危机。3危机是一个过程危机有开始、中间发展,也有结束。卡普兰认为在开始阶段
30、,人们先是因为压力的影响而产生紧张,这时他会使用惯常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努力失败,紧张则会进一步加剧;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就会发展到最后阶段,重新定义问题,寻找新的解决办法或者让自己远离它。危机有一个顶点或转折点,达到最高点后,紧张就会缓解下来或者产生另一种应付能力。4危机是问题与希望并存危机是一种威胁,同时也是一种挑战。将危机看作挑战,危机就不仅是危险,同时还包括成长的机会。特别是当发现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及发现自己具有应付问题的能力时,人就成长了。综上所述,危机随时可以在生活中发生,当意外事件发生时,或是由于积累了太多的压力时,就会发生危机。(二)危机与压力的异同1危机与压力的比较危机的状态不
31、一定非得有伤害性,危机也包含一种“促进成长”的可能性,即它可以是一剂催化剂,通过改变原有解决问题的习惯、发展出新的应付方法而提高人的能力及精神健康水平。而压力的概念含有一种长期压迫的感觉,这种持续一定时期的压力可能来自外部事件并与内部心理相冲突。危机是一种短期现象,个人会力图尽快重建以前的和谐。2危机与压力的关系研究表明,生活中的压力与危机是有联系的。人们在进行生活调整时危机就可能发生,如当搬迁、有第一个孩子、失业时。压力对不同的人的意义和强度都可能不同,因为人们对事件的诠释及各自的生活历史不同。3危机的征兆一般说,当人处于危机时很难发现征兆,但有些反应却是很典型的。比如忧伤时,人们通常会说:
32、“我应付不了了”、“我觉得完了”,这时思想和行为都比较乱,不愿见人。也有些人有心理上的特征,如抱怨睡不好觉、紧张、头痛,这些都可能是危机的征兆。(三)危机介入的技术1开始阶段第一次会谈时要搜集案主的基本资料,并将会谈集中在正在经历的危机事件上。通过问:“发生了什么事”,可以带领案主进入危机事件情境中,理清自己的感受,找出是什么原因引发了问题。这时,也要注意考察案主“自我”(ego)的强度,了解案主的认识能力与“自我”强度,并了解案主的社会资源网络。第二步要搞清楚其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从而把问题集中在目标上,找出真正的问题。然后,达成13头协议,把问题集中在核心问题上。在危机介人的开始阶段,其工作
33、目标主要是与案主建立牢固的专业关系基础,取得案主的信任。当案主的思想开始澄清时,可以通过布置任务让他感觉自己有了自主能力,让他觉得自己有做决定的能力,重建自信。2中间阶段工作者要进一步搜集资料,扩大对案主的认识,如可以把现在发生的事情与案主过去的生活经历相联系,指出前后的因果关系,以帮助案主改正对问题的认识。 让案主倾诉可以减低焦虑。然后,帮案主看看什么样的办法对解决问题有效。这时工作者要做案主的榜样,让案主学习怎样解决问题;可以给案主布置作业,促使他改变思考方式,换个角度看问题,从而改变感觉和行动。3结束阶段在危机介入的最后阶段,回顾一下开始时双方协议要做的事执行得如何,达到了什么目标。这时
34、可以提醒案主结束工作关系的时候到了,与案主一起回顾已取得的进步,征询案主对今后生活的想法。如果案主说:“我行了,不用再见你了”,这标志着案主已经可以重新自主生活,危机结束了。(四)与危机介入有关的理论与要注意的问题1有关理论人格理论。人格理论认为,人格是人的特点的一种组织化。人有表现于外的、给人印象的特点,也有未必显露的、可以问接测试或验证的特点。这些稳定而又异于他人的特质模式,给人的行为以一定的倾向性,它表现了一个由表及里的、包括心身在内的真实的个人。自我心理学。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心理发展经过了八个阶段。在心理发展的每一阶段上都存在“危机”,危机的解决标志着人生从前一阶段向后一阶段的转折。
35、顺利地渡过危机是一种积极的解决,反之是一种消极的解决。积极的解决有助于自我力量的增强,有利于个人适应环境;消极的解决则会削弱自我力量,阻碍个人适应环境。并且,前一阶段危机的积极解决会扩大后一阶段危机积极解决的可能性;消极解决则相反,会缩小后一阶段危机的积极解决的可能性。 观察学习理论。观察学习理论强调环境或境况决定人的行为,行为的产生受当时行为条件的制约,因此行为会因情景而改变。每个人的人格特点是个人和环境变量持续相互作用的结果。观察学习是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及所受到的强化,由于看到他人行为被强化而代替自己行为的强化,因而观察者也能学习到示范者的行为。2介入时要注意的问题危机介入时要把引起危
36、机的事件或原因具体化,清晰化。如果危机与过去事件有关,则要帮助案主分析这种影响,从而防止以后再发生。在危机介入中工作者要恰当地承担角色。工作者的角色是提供信息和建议,需要时可以积极、主动、直接并系统化地介入。介入要限定时间,要鼓励案主面对未来。在特定阶段要做案主的榜样,让案主知道怎样才是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二、任务中心模式及其实务方法波尔曼在20世纪50年代就力图通过将焦点集中在问题解决过程而把社会个案工作的理论与实务统一起来,她认为选择和完成任务是人们应对生活问题的重要部分。波尔曼的这一努力后来演变为一种特殊的工作方法,即任务中心(taskcentered)模式。(一)发展历史20世纪206
37、0年代的社会个案工作者倾向于做深入的案主评估和与案主建立较深入的关系,而较少倾向于问题解决过程。当时的实务模式是“长期工作”:探索案主的感情,与案主谈心。基于友好的探访(但没有目标),有些案主一接受帮助就是几年。任务中心模式认为,社会个案工作应该是一种目标集中的活动,在社会工作专业化的过程中,要注意效率和效果,既要考虑如何更有效地帮助案主,同时又要节省时间和金钱。1969年美国发表了一个对比短期与长期个案工作效果的四年研究结果报告。研究发现,短期治疗组的案主比长期治疗组的案主有更多改进,后者不但没有改变而且有恶化的趋势。这说明,短期服务、工作集中在由案主选定的目标上,比没有时间限制的服务更有效
38、。第一部论述任务中心实务模式的书出现于l972年,它提出了系统化的、目标引导的工作框架。从那时起,社会工作者就在努力完善这一模式。任务中心模式主要应用于八类问题:人际冲突、不满意的社会关系、正式组织中的问题、角色困难、社会转型中的问题、情绪问题、资源不足问题和行为问题。(二)问题解决的过程任务中心的问题解决过程有五个阶段:(1)问题探索。运用行为治疗的方法探讨案主关心的问题、确定问题、清楚地定义问题并排出问题的优先次序。(2)协议。确定问题属于哪一种后与案主协商出一个改变的目标。(3)工作者与案主共同制定出具体的目标。(4)迈向目标,完成任务。(5)结束。这时要回顾已取得的成就。在美国发展这种
39、方法的同时,英国的马提拉金博格(Martila Goldberg)和她的同事在20世纪70和80年代也做了同样的研究。研究结果证明这个模式对小目标、可行目标比对目标模糊的案例更有效。应用这个模式,社会工作者发现自己比以前少了内疚感,认识到自己能救助所有人、能解决各种各样问题的乌托邦式的想法是不现实的。(三)工作阶段中的步骤与方法1开始接触、探索和协议阶段如果案主是被转介的,则首先要找出转介者的目标,然后与案主和转介者协商制定目标。如果案主是自己主动求助的,首先要鼓励案主表述自己的问题,鼓励案主宣泄感情。这时工作者要给予及时的帮助,帮案主自己采取行动,制定一些小的可达到的目标。列出案主关心的问题
40、,解释“任务中心”模式,如时间限制、优先要考虑的问题、需要介入的人(如家庭成员等)。要定义问题,与案主决定“目标问题”。可以选择三个优先考虑的问题,由案主排次序,共同确定问题的种类,与案主协商制定合同(口头的或书面的)。2阐述目标及要完成的任务如果“目标问题”是经过慎重选出的,就缩短任务选择阶段。要让案主自己思考任务及可能的效果,工作者则要提供问题解决的手段并支持案主履行任务。3结束阶段在工作快要结束(大约在最后两三次会谈)时,工作者应该与案主讨论结束工作接触的可能效果。这时要与案主一起回顾重要的进步并给予鼓励,并帮案主确定进一步工作的领域。如果案主觉得需要更多时间并表现出完成任务的意愿,可以
41、延长时限。在决定终结这项工作时,要评估每个人的“投入与产出”,并小心地说“再见”。(四)任务中心模式的优点(1)在问题探索、协议和确定任务阶段,任务不仅是对案主的,也是对与案主有关的系统的。问题不仅是来自案主内部,同时也要注意外部因素对案主问题的影响。工作者的角色是一个资源顾问。(2)任务中心模式的工作对象可以是个人、夫妇或家庭。(3)强调案主的优点与优势及他们的网络资源的重要性。(4)将工作者和案主置于同等地位,而不是单向地由案主向工作者倾诉。(五)任务中心模式要求的能力此模式对工作者的技巧要求包括:倾听的能力、抓住案主问题核心的能力、与案主达成协议的能力、沟通与回应的能力。另外,工作者不仅
42、要提供服务,还要作为增权的伙伴。工作者要能清楚界定时间限制,在提醒案主将要结束“合同”时不会伤害案主。三、“社会一心理”模式(psychosocial approach)(一)“社会一心理”模式一种认识和理解(understanding)问题的方法 “社会一心理”模式是一种将案主的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同他生活的社会环境结合起来考虑并进行工作的方法。事实上,如果我们承认人有其内部心理世界,同时也生活在外部社会环境中,那么,我们就需要将人作为一个整体去认识,即“人在情境中”。要认识人就要既认识他的内部心理世界,同时又要认识他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社会一心理”模式是一种系统认识论,它帮助社会工作者整
43、体地去了解、认识案主,从而既提供增加案主自我认识的服务,又与案主所处的社会环境工作,这就是直接与间接服务。“社会一心理”模式将有关意识、潜意识、人格功能、人类行为、情绪的有关知识结合在一起,帮助工作者为案主制定个别化的“诊断与治疗计划”。这一模式起源于20世纪20一30年代。玛丽芮奇蒙的社会诊断中已有“直接、间接治疗”,后来发展为诊断学派。20世纪5060年代受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特别是人格理论的影响发展出了心理动力个案工作。到20世纪7080年代,对这个模式有很多批评,其中之一是关于长期工作但效果不彰的问题。实际上,“社会一心理”模式更多的是一种认识方法,而不是系统治疗,它的主要措施是通过
44、认识和理解人及其心理的发展过程,来认识案主问题的根源,以对症下药,帮助案主解决问题和个人成长。(二)心理防卫机制一人格结构一自我强度要认识人,就要了解人的自我防卫机制、人格结构和自我强度。1心理防卫机制心理分析理论是基于对人的性心理发展过程的分析。弗洛伊德强调早年生活经验对人格形成的影响,认为人格上的问题起源于早年的生活经验,而早年生活经验导致自我防卫机制的不当使用。自我防卫机制是个人应付焦虑、防止自我过分强大、保持心理平衡的手段。正常人都会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它,但过分使用则会导致心理问题。2人格结构根据心理分析理论的看法,人格由三个部分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互相制约。本我是生物的我,它总
45、是想冲破一切障碍获得满足,从而获得生存空间;它根据享乐原则行事,属潜意识层面。超我则是社会化了的我,对本我的破坏性冲动起制约作用,它根据道德原则行事。而自我则在本我和超我之间起平衡作用,调和内部生物本能与外部现实环境,满足需要;它根据现实原则行事,是理性的我。弗洛伊德指出,一个健康的人格应是这三部分的平衡。本我太弱,会没有了生存愿望;超我太强大,也会出现精神疾病。3自我的强度自我(ego)的强度指永远处于改变中的一种应付挫折、控制冲动、合理使用自我防卫机制的能力。一般说,个人年龄、早年经验都会影响自我的功能。当帮助具有“儿童需要”问题的案主时,就需要评估是在早年性心理发展的哪一个阶段受过挫折,
46、有过哪些心灵伤创以便帮助案主增加自我领悟及增强“自我”(ego)的功能。(三)“社会一心理”模式的框架1理论基础“社会一心理”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强调自我适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埃里克森分析人的成长与发展过程,将社会因素与人的内部心理因素结合起来,提出了“生命循环论”及在生命各阶段的“生命任务”。2针对问题“社会一心理”模式针对的问题既有内部心理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也有外部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与需要的满足有关,如:爱、信任、依赖、疏离、自主等。3目标“社会一心理”模式的目标是理解和改变人及其所处的环境,或者二者同时进行,即直接介入和间接介入并举。最小的目标是帮助案主享有
47、正常的生活,最终目标是增加案主的自我认识。4案主的角色在“社会一心理”模式中,案主如同一个病人,处于被动位置。在工作者带领下案主探索自己的思想、感情,将它们带入到开放的意识层面,增加自我了解。 5工作者角色工作者是一个研究、诊断和治疗者,他把人看作是“人在情境中”的整体中的一个部分。治疗过程包括建立关系,给案主以支持,增加案主的自我了解与增强自我强度。四、行为治疗模式行为治疗模式的社会个案工作的基础是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代表人物之一斯金纳(Skinner)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取决于外部环境。行为治疗在20世纪5060年代获得快速发展。(一)四种学习形态1反应学习行为主义认为人类行为的本质是人对
48、环境刺激的本能反应,最著名的例子是巴甫洛夫的实验。无条件反射是不受人的意识控制的,是纯粹生物本能对外部刺激的反应,即不是学习得来的。条件反射则是一种学习形态,如一种无意识的行为成为受意识控制的行为。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即如何在行为治疗中割断“条件”和“反应”之间的联系,从而改变行为。2操作学习操作学习就是研究如何通过改变环境(条件)来改变行为,即控制或操作条件,相应地产生一个期望的行为。人作用于环境,而环境又决定人的行为,通过这个过程,行为被塑造和改变。斯金纳认为改变了条件即改变了结果。同时,如果一种行为被强化,它出现的频率就会增加,要想得到期望的行为即强化它。强化既可以是正强化,也可以是负强化。3观祭学习观察学习认为,人通过观察他人而学习,不需要经过“尝试错误”的学习过程。这种学习是通过大脑的想像过程获得的,换句话说,学习是可以传递的。人的大部分知识都是由这种间接学习获得的。4认知学习传统上,学习理论关心的是外部行为,将人看作被动地反应环境,行为被环境所控制。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