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楼完成稿.doc

上传人:del****i11 文档编号:94740446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 页数:103 大小:4.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楼完成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楼完成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楼完成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楼完成稿.doc(10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201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摘 要这是一篇关于教学楼构造的毕业设计,这里面有关于建筑以及结构两个方面的内容。因为这是土木工程的必修专业课,文章里面所涉及到的教学楼是钢筋混凝土做的,总共有4层楼,整个楼体是53.1m,17.4m宽,整个占地面积达到了3724m2。整个教学楼的标准是很高的,防裂程度达到了7度,是属于类建筑,地面是C类粗糙度,尤其是它的抗震能力特别好。整个建筑里有楼梯、教室、地基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并用平面设计图纸规划出整个布局。同时根据载荷以及截面等方面的计算,用轴框架构建,通过对框架截面尺寸、线性刚度、剪力、柱端弯矩、恒载、地震作用下梁端、恒载以及对楼梯配筋能力、

2、框架内力等等方面因素的数据计算,使得整个教学楼符合标准。让市场上的级钢筋做框架的主要受力钢筋,让级钢筋做为箍筋,让钢筋混凝土做为楼梯板式,又因为柱网的原因,让钢筋混凝土做为根基。总的来说,这栋建筑是完全按照国际标准来建设的,符合实际情况和建筑美学,同时具有国际水平。因为是对整个教学楼建设过程都有了解,所以对于设计的平面图、构造图、剖面图等都很熟悉,也是因为这次的毕业设计,让我也了解了整个设计的算法,能够很好的保证毕业设计质量。在此基础上,也让我学习了更多的实用性的知识,增加了我专业知识,提高了我专业水平,让我在以后走进社会的工作能够更加的得心应手,更加的了解建筑这个行业,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3、关键词 教学楼; 结构; 建筑; 设计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tells the design of the teaching building. The content of the design includes two parts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structure design. Graduation design is a required course for civil engineering, the design adopts reinforced concrete now RC frame structur

4、e, building layers for layer 4, the total length of the building 53.1m, total width 17.4m, total construction area of 3724.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the fortification intensity is 7 degrees, the building site is class II, the ground roughness C class, the design should consider the seis

5、mic design. The design includes the construction part, the structure part, the stairs, the foundation, etc. According to the task, the book set out the floor plan and plane layout. After was used to estimate the load calculation and component section, select the fifth axis frame calculation, calcula

6、tion includes frame beam column section size selection and rigidity of the calculation; calculation of dead load, live load, under earthquake action at the end of beam and column end moment and shear; frame internal force combination; frame beam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 calculation and staircases

7、reinforced foundation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 Framework reinforced by the use of the main level II steel, stirrup used mainly I grade steel, the stairs are reinforced concrete slab stairs; 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 of the column, the foundation of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 the independent fo

8、undation. The design of the whole scheme is basical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esign and structure, and has some rationality.Through the teaching building plan, profile, tectonic map drawing and the structure design, familiar with the design process, master the basic methods for structure design and

9、calculation, successfully completed the graduation design task. At the same time, the knowledge and basic concepts of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the basic concepts have been understood more deeply in the same time, thus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analyzing and solving practical problems.Keywords t

10、eaching building; structure; building; design2 结构设计2.1设计资料2.1.1工程概况建筑的名字是: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楼;建筑的楼层有:总共有4层楼;建筑的类型是:采用框架做构建基础;建筑的地点是:这是建筑在徐州市的一栋建筑。因为这个地方的抗震的等级比较高,达到了7度,同时包括地震加速度的数值只是0.1g,是丙类型的教学楼;建筑的安全性能是:二级,防火的性能达到了三级;建筑能够使用的时间是:50年。2.1.2自然条件(1)气象方面的条件有初始的风压值是 0.35初始的雪压值是 0.35(2)地质方面的条件有2.1.3设计依据这栋楼的设计标准

11、是按照 GB/T50007-2011、 GB/T50011-2010、GB/T50010-2010、 GB/T50009-2012、 GB/T50001-2001、 11G101-1、GB/T50104-2001、 GB/T50105-2001 标准,分别所代表的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 建筑制图标准 、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来建造的。2.1结构选型适合这栋建筑的结构就是抗侧力体系,如果能够在这栋建筑上使用这种性能良好的抗震、抗风、抗侧刚度的结构,

12、必然可以保证建筑的整体安全,也能让这栋建筑更加的耐用。2.2.1竖向承重体系的选取一般的竖向承重的结构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以及砖混结构体系。根据梁柱连接,让整个建筑的平面变的实用。方便,同时形成很大的地方做为其他用途,并且保证安全。框架结构也是很多建筑的首选,这让很多国家的建筑都得到了安全的保障。而且因为本文所设计的建筑楼层不是很多,那么如果采取框架结构必然可以承担很大的重力,让地方更大、采光更好。同时让立面的设计也变的更加的简洁明了,这就是为什么选择框架结构的原因,也是最符合实际和安全的前提。2.2.2水平方向承重体系选取叠合楼盖、预制板楼盖、组合楼盖、现浇楼盖等等都是一

13、般的横向承重体系。这篇文章里面的建筑是根据现浇肋梁楼盖结构来建设的,同时密肋楼盖、无粘结预应力现浇平板楼盖、平板式楼盖以及肋梁楼盖都是现浇楼盖的一部分。因为肋梁楼盖结构能够保证非常优秀的技术经济标准,能够让混凝土以及钢筋减少使用,保证材料能够最大限度的被使用起来,并且它的抗震性也特别优秀,整体也不错,可以符合楼面的操作,满足不同层次的重量载荷。2.2.3基础形式选取条形基础、片筏基础、箱形基础、十字形基础、独立基础等等都是多层框架结构的一部分,而根据实际情况,本文里面的建筑采用的是独立基础。一般情况施工现场的地理因素、建筑整体载荷的大小以及现场情况,包括建筑有可能出现的其他因素,都是基础类型在

14、选择时需要考虑的,这些都是保证建筑安全的前提。2.3结构布置2.3.1结构布置一般我们会考虑民用的住宅基地使用的情况和设计的因素来保证这栋楼的立面、平面和剖面的情况。整个楼层均高3.7m,一共四层。根据现浇钢筋混凝土肋型屋盖做为这栋建筑的楼盖和屋盖,保证层面的楼板厚度是120mm,楼面的厚度是100mm。(1)框架梁尺寸估算:纵向框架梁L9300mm,h=(1/81/12) L=1163775mm,取h=850mm;b=(1/31/2) h=(1/31/2) 850=425283mm,取b=300mm。纵向梁为300mm850mm;取AB、CD梁L7200mm,h=(1/81/12) L=90

15、0600mm,取h=600mm;b=(1/31/2) h=(1/31/2) 600=200300mm,取b=300mm。BC梁L3000mm,h=(1/81/12)L=375250mm,取h=350mm;故横向AB(CD)、BC梁初选截面尺寸为300mm600mm, 300mm350mm次梁 且mm取次梁尺寸 mm,mm。(2)框架柱尺寸估算:计算出柱截面尺寸的公式是:AC=N/(Nfc)N是柱子的轴压比值;F是柱子的载荷面积;gE是每一个表面积上面的重力载荷值,当然可以考虑一般情况,取值1215kN/m;如果是边柱就是1.3,如果是不等跨就是1.25,等跨就是1.2;n是楼层数;是柱子的截面

16、面积;Fc是根据C30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值;N是根据抗震的能力3来确定的轴压比极限值,这里取0.9,每一层取近似值15KN/m;边柱负载面积是(4.654.65)/26.9/2=15.525中柱负载面积是(7.2+3.0)/2(4.65+4.65)/2=23.625边柱 Ac=(1.315.525154)/(0.914.3103)=0.1 m2中柱 Ac=(1.2523.625154)/(0.914.3103)=0.14 m2由上面的情况看,不排除其他可能出现的情况,当柱子的截面是正方形时,推断出柱子的大小是500500250000mm2140000 mm2,这考虑到让计算方便,让中柱以及边

17、柱数据相一样,取值500500,让边柱以及内柱数据取值500500。2.3.2构件材料选取现浇钢筋混凝土梁,C30,纵筋为HRB335级(),箍筋为HPB300级()现浇钢筋混凝土柱,C30,纵筋为HRB335级(),箍筋为HPB300级()现浇钢筋混凝土板,C30,钢筋为HRB335级()2.3.3 结构计算单元注:建筑里面和外面相差0.45m高度,根基的深度是1.3m,h=0.3+0.5+3.7=4.5m2.4框架梁柱线刚度计算2.4.1 框架梁线刚度计算一般框架的结构,都是使用现场浇灌的方式来建筑楼板,这样能够保证大面积的刚度要求,避免可能出现的位移,同时也保证了安全。并且根据这个力的作

18、用,计算出梁柱的截面惯性矩,取值边跨框架梁,取值中跨框架梁。C30混凝土做为梁柱,。 算出左边的跨梁等于右边的跨梁:i边梁EI/L= kN.m中跨梁:i中跨EI/L=kN.m底层柱:i底柱EI/L=kN.m其余各层柱:i余柱EI/L=kN.m令i余柱1.0,则其余各杆件的相对线刚度为:i边梁i中跨梁i底柱2.4.2 框架柱线刚度计算一.底层 根据上面的公式计算出柱抗侧刚度是:1.边柱: (kN/m)2. 中柱: (kN/m)二.标准层: 根据前面的公式可以推断出柱抗侧刚度是:1.边柱: (kN/m)2.中柱: (kN/m)根据计算推断出:,所以这个框架是符合规定的。2.5荷载统计2.5.1 屋

19、面,楼面荷载1、屋面永久荷载标准值不上人屋面:屋面防水面砖 0.25 kN/ m240厚防水砂浆基层 200.04=0.8 kN/ m2二毡三油防水层 0.35kN/ m230厚1:2水泥砂浆找平层 200.03=0.6 kN/ m260厚泡沫混凝土保温层 60.06=0.36kN/ m290厚散铺炉渣找坡层 120.09=1.08kN/ m2120厚屋面板 250.12=3.0 kN/ m220厚1:3水泥砂浆抹面 200.02=0.4 kN/ m2 合计: 6.84 kN/ m22.各层楼面:水磨石楼面地面为水磨石,面层的厚度我10mm,在建筑工程中数你砂浆打底为20mm,在打底的过程中为

20、素水泥打底 0.65kN/结构层:10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0.1252.5kN/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 0.01m170.17kN/ 合计楼面恒载: 3.32 kN/3.楼梯: 水磨石楼面面层厚度 C130mm 面层容重21.6kN/m顶棚厚度 C210mm 顶棚容重17kN/m踏步段斜板的倾斜角ArcTan(hs/bs)ArcTan(150/260)30踏步段梯板厚的垂直高度120/cos30139mm踏步段梯板平均厚度(150+2139)/2214mm梯板自重 250.2145.34kN/m踏步段梯板面层自重 21.60.0312(0.15+0.26)/3.121.02kN/m楼板顶棚自

21、重 0.173.602/3.120.20kN/m 合计:6.56KN/4.屋面及楼面活荷载标准值计算一. 根据荷载规范查得 :不上人屋面:0.5KN/楼 面:2.0KN/走 廊: 3.5KN/二.雪荷载Sk=1.00.35 KN/=0.35KN/2.5.2 梁、柱重力荷载计算梁自重:1.AB梁、CD梁:bh=300600梁自重: 25 KN/m30.3m(0.6m-0.1m)=3.75 KN/m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 0.01m(0.6m-0.1m)2+0.3m17KN/m3=0.221KN/m合计:3.971 KN/m2BC梁:bh=300350梁自重:25 KN/m30.3m(0.35m-

22、0.1m)=1.875KN/m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 0.01m(0.35m-0.1m)2+0.3m17 KN/m3=0.136 KN/m合计:2.011KN/m3.纵梁:bh=300850梁自重:25 KN/m30.2m(0.85m-0.1m)=1.75KN/m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 0.01m(0.85m-0.1m)2+0.2m17 KN/m3=0.153KN/m 合计:1.903KN/m柱自重: 1.柱:bh=500500柱自重:25 KN/m30.5m0.5m=6.25kN/m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 0.01m0.5m417 KN/m3=0.34kN/ 合计:6.59kN/m外纵墙自重

23、:纵墙:1.0m0.24m5 KN/m3=1.2KN/m铝合金窗:0.35KN/2.4m=0.84 KN/m墙面:(3.7m-2.4m)0.5KN/=0.75KN/m内墙面:(3.7m-2.4m)0.36KN/=0.54KN/m合计:3.13KN/m外横墙自重:横墙:(3.7m-0.65m)0.2m5 KN/m3=3.25KN/m水刷石外墙面:(3.7m-0.65m)0.5KN/=1.625KN/m水泥粉刷内墙面:(3.7m-0.65m)0.36KN/=1.17KN/m 合计:6.045KN/m内横墙自重:横墙:(3.7m-0.65m)0.2m5 KN/m3=3.25KN/m水泥粉刷内墙面:3

24、.25m0.36KN/2=2.34KN/m 合计:5.59KN/m内纵墙自重:纵墙:(3.7m-0.5m)0.2m5 KN/m3=3.4KN/m水泥粉刷内墙面:(3.7m-0.5m)0.36KN/2=2.448KN/m 合计:5.848KN/m2.6水平地震作用计算2.6.1 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墙自重:外纵墙:3.13KN/m 底层: A、D轴线上的纵墙长度:合计:109m则底层外纵墙自重为:3.13109=341.17kN 标准层:A、D轴线上的纵墙长度:合计:109m 则标准层外纵墙自重为:3.13109=341.17kN内纵墙:5.848kN/m底层:B、C轴线上的纵墙长度:合计:101

25、m则底层内纵墙自重为:5.848101=590.65kN标准层:B、C轴线上的纵墙长度:合计:101m 则标准层内纵墙自重为:5.848101=590.65kN内横墙:5.59kN/m底层:内横墙总长度:合计:134.2m那么,在建筑的底层内部,其横墙的自重为: 5.59134.2=750.18kN标准层:内横墙总长度:合计:97.6m 那么,在标准层的内部,其横墙的自重为: 5.5997.6=545.58kN外横墙 :6.045kN/m底层: 外横墙总长度:合计:31.2m那么,建筑的底层外墙,其自重为: 6.04531.2=188.60kN标准层:外横墙总长度:合计:31.2m 则标准层外

26、横墙自重为:6.04531.2=188.60kN(0.5 KN/m3),墙面单位面积重力荷载为:底层:卫生间隔墙总长度:合计:9.6m则卫生间隔墙自重为:6.3089.6=60.56kN标准层:卫生间隔墙总长度:合计:9.6m则卫生间隔墙自重为:6.3089.6=60.56kN女儿墙: 在砌墙工程中,其采用的是240砖,在内测的粉刷上,其采用的是20厚水泥粉, 0.36kN/:女儿墙总长度:合计:158.4m则女儿墙自重为:1.116158.4=176.77kN那么,该建筑的梁,柱,板重力荷载标准值分别为:一.承重梁标准值汇总表:二.板标准值汇总表: 三 建筑物柱的重力荷载代表值:顶层的荷载代

27、表值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屋面恒载,二是梁自重,三是顶层半层墙柱自重,四是女儿墙自重,五是50%的屋面均部活(雪)荷载。其它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楼面恒载,二是梁自重,三是该层上下各半层柱及墙体自重,四是50%楼面均布荷载。建筑楼层重力荷载代表值Gi,按以下方法进行确认:顶层:梁:G=1244kN柱:G1542.06/2=771.03kN墙:内外纵强、内外横墙、以及卫生间隔墙的总和,然后除以2,再加上女儿墙的厚度(341.17+590.65+545.58+188.60+60.56)/2+176.771040.05kN板:G7463.8kN50%活(雪)荷载:0.85KN/m26

28、2m17.6m0.5=436.48kN在顶层重力荷载方面,其代表值为:1224kN+771.03kN+1040.05kN+7463.8kN+436.48kN10935.36kN合计:10935.36kN2-3层:梁:G1224kN柱:G=1542.06kN墙:内外纵墙,内外横强,以及卫生间的隔墙总和计算公式为: 341.17+590.65+545.58+188.60+60.561726.56kN板:G3801.6kN50%楼面活荷载:2.0KN/m2(14m62m-4.2m7m2)+3.5 kN/m2(4.2m7m2+3.6m62m) 0.5 =1302.7kN关于标准层重力荷载,其代表值为:

29、1224kN+1542.06kN+1726.56kN+3801.6kN1302.7kN9596.92kN合计:9596.92kN1层:梁:G=1224kN柱:G=1917.69kN/2+1542.06/2=1729.875墙:G=(341.17+590.65+545.58+188.60+60.56)/2+(341.17+590.65+750.18+188.60+60.56)/21828.86kN板:3801.6kN 50%楼面活荷载:2.0KN/m2(14m62m-4.2m7m2)+3.5 kN/m2(4.2m7m2+3.6m62m) 0.5 =1302.7kN1224kN+1729.875k

30、N+1828.86kN+3801.6kN1302.7kN9887.035kN合计:9887.035kN图2-4 质点重力荷载值2.6.2横向框架计算2.6.2.1水平地震自震周期及结构侧移计算采用顶点位移法计算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运用过程中,其影响因素较多,主要要考虑非承重墙的影响作用,其与改周期产生一定的折减作用,因为墙体是填充墙,在框架的选取上采用0.6-0.7。T所代表的是框架的顶点位移,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重力荷载代表值称之为水平力,从而得出假想位移。TT1,然后使用T1,从而计算出框架底部的剪力,以及各层之间的剪力和结构上的真实位移情况。表2.7 结构顶点的侧移计算关于框架结构,其T按照

31、以下方法进行计算,;。基本周期的计算公式为:,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计算中,主要考虑的是折减系数,是由非承重墙所引起的。2.6.2.1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剪力计算在建筑设计抗震规范(GB500112010)相关规定中,如果建筑物高度低于40米,在构建过程中采取剪切变形,同时,无论是质量还是刚度,随着高度的变化分布上较为均匀,类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模型,那么我们在地震作用计算过程中,可以采用底部剪力法等简化方法。所以,在本框架的抗震作用计算过程中,可以采用底部剪力法。根据建筑设计抗震规范(GB500112010)相关规定,如果建筑物场地属于类场地、设防区为7度,在地震分组上选用第二组,那么依表可以得出

32、:其结构的特征周期,以及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其设防区为7度,地震多发)的数值分别为:=0.35s =0.08关于建筑物结构地震作用总体水平的相关标准数值是:在此公式中,1是相应的地震周期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在Geq结构中,等效重力荷载以及单质点取重力荷载相关取值上,其总量应取0.85。 在建筑物结构基本自振周期上,其水平影响系数计算公式为: = (T/T) =(0.35/0.390)0.08=0.035建筑物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得出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为:所以,因此,关于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通常不予考虑。关于各层顶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由图我们可以看出,第一层发生的位移

33、最大,其位移量与建筑物楼层高的比值为:,在建筑设计抗震规范(GB500112010)规定中,明确指出位移极限值为=1/550,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改位移极限值符合要求。2.6.3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2.6.3.1 柱端弯矩及剪力计算一. 反弯点位置计算:在各柱反弯点高度比的计算中,其公式为,其中:所表示的是标准反弯点高度比, 所表示的是底层柱考虑修正值,和所表示的是第二层柱考虑修正值,而其他的各柱没有进行比哟修正。查得如图2-4所示:利用表29求得y值:在计算过程中,框架柱端剪力为:;弯矩:上端: 下端: 2.6.3.2 梁端弯矩、剪力及柱轴力计算具体计算过程见表2-12。 注:(1)在图表

34、中,在主轴力一栏中的付好代表的是拉力。(2)在图表中,所代表的是左梁和右梁的弯矩,其数值单位是kN.m(3)在图表中,.所表示的是节点在左,右梁的线刚度,其数值单位是kN.m(4)N单位为单位为kN,L单位为m,单位为k注:剪力顺时针为正;轴力以压为正。2.7横向风荷载作用下框架计算 2.7.1风荷载标准值 风荷载表示数值意义是用与建筑表面垂直程度来表示的,具体的方法如下: 式中: 风荷载标准值(kN/m2) 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 风荷载体型系数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基本风压(kN/m2)在实际计算和核定中,必须要严格按照其规定要求来对照,分高度不同的类型进行区分,其中风振系数用来表示。本设计房屋高度

35、H=16.55m30m,且H/B=16.55m/17.6m=0.941.5,不考虑风振系数的影响。取=1.0。风载体型系数取0.8-(-0.5)=1.3。计算以左风为例:查表得=0.74,=0.74(20-16.55)/5+0.84(16.55-15)/5=0.771=0.741.30.35=0.3367 KN/m2=0.7711.30.35=0.3508 KN/m22.7.2风荷载作用下结构的水平位移验算计算原理同地震作用。 我们对于风载作用下产生的效果采用如下方法表示。通过对照查看上表,可以看出在风荷作用之下变化的规律性,实际计算中可以看出还是基本符合要求的。2.7.3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

36、力计算对于风荷作用所产生的变化,一下要按照固定的计算公式进行核算,具体如下所示:风荷载作用产生的不同结果图形是不一样的,我们其中弯矩、梁端等表示如下:图2-8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弯矩图图2-9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的轴力剪力图(kN) 2.8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计算2.8.1荷载计算2.8.1.1恒载计算我们将三角形和梯形分别进行组合,并按照一定的原则分别进行测试,其在风荷作用之下,框架梁受到外力情况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所以在框架节点上还作用有集中力矩。一.AB , CD轴间框架梁:屋面板传荷载:恒载:活载:楼面板传荷载:恒载:活载:梁自重:3.971kN/m墙自重:5.59 kN/m一般情况之

37、下,框架梁在外力作用下变化如下:屋面梁:梁自身的重量及板外受力3.971kN/m +25.3kN/m=29.271kN/m 活载板传荷载1.85KN/m楼面梁:梁自身的重量及板外受力,加上墙体自身的重量=3.971KN/m+5.59kN/m+12.28KN/m=21.841kN/m 活载板传荷载7.40KN/m二. BC轴线间框架梁:屋面板传荷载:恒载:活载:楼面板传荷载:恒载:活载:梁自重:2.011KN/m我们现在看看BC轴线框架的情况:屋面梁:梁自身失误重量及板受到的外力2.011kN/m+15.39kN/m=17.401 KN/m 活载板传荷载1.125KN/m楼面梁:梁自身失误重量及

38、板受到的外力2.011KN/m+7.47KN/m=9.481KN/m 活载板传荷载7.875KN/m框架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效果如下: 注:1.图中各值的单位为kN/m以上图表示了标准数值。该图中是荷载数值。图2-14:恒载作用下的受荷简图三45轴间框架梁:A梁:屋面板传荷载:恒载:活载:楼面板传荷载:恒载:活载:梁自重:1.903 kN/m墙自重:3.13kN/mA框架梁均布荷载为:3.13kN/m屋面梁:梁自身的重量及板受作用外力1.903kN/m+9.62kN/m=11.523 kN/m 活载板传荷载0.70kN/m楼面梁:梁自身重量及板受外作用力1.903kN/m+4.669kN/m+3

39、.13kN/m=9.702kN/m 活载板传荷载2.813KN/mB梁:屋面板传荷载:恒载:活载: 楼面板传荷载:恒载:活载:梁自重:1.903kN/m墙自重:5.848 kN/m轴线框架受外作用了数值为屋面梁:梁自身重量及板负载力1.903kN/m +18.78kN/m=20.683kN/m 活载板传荷载1.37kN/m楼面梁:梁自身重量加墙体重量及板负载力1.903kN/m+5.848kN/m+9.115kN/m=16.866kN/m 活载板传荷载7.5kN/m2.8.3内力计算2.8.3.1分配系数、传递系数的计算梁端和柱端受外力作用弯曲度计算方法,因为其自身负载力的不同,其在核算方法上

40、存在较大差异。以下是示意图来表示核算方法:图2-15 计算简图梁和柱所承载的力量是不同的,具体的表示系数为: 相对线刚度比如下图所示:A柱各层相对线刚度比简图 A柱:底层: 标准层: 顶层: B柱相对相对线刚度比简图B柱: 底层: 标准层:顶层: 2.8.3.2恒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1.弯矩:(1)顶层:各杆的固端弯矩: 顶层弯矩分配过程(2)标准层:各杆的固端弯矩: 标准层弯矩分配过程(2)底层:各杆的固端弯矩: 底层弯矩分配过程我们对于结构弯矩的变化可以通过计算来得到:我们通过观察弯矩图叠加来研究其变化的规律,可以看出框架结构在一般作用力下,其变化的程度不是很明显,但是当叠加之后,其外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之下,弯矩的平衡性将会失去,或者说达不到平衡要求。梁端在受到外力作用之下,其结构发生弯曲变化,当不断叠加外作用力会继续发生变化。(A)顶层弯矩图(B) 中间层弯矩图(C)底层弯矩图图2-16 分层法弯矩计算结果() 图2-17 框架在恒荷载下弯矩图(kNm)2.剪力和轴力由于梁传来的集中荷载和由柱自重引起的柱的轴力计算如表2-18,2-19:我们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