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县灾后重建总体规划.docx

上传人:鸥鸥 文档编号:94728568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数民族县灾后重建总体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少数民族县灾后重建总体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少数民族县灾后重建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数民族县灾后重建总体规划.docx(4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文 本 目 录总则1第一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调整2第一节灾后安置与应急规划指导建议2第二节发展目标与战略2第三节县域总人口与城镇化水平3第四节县域城镇结构规划3第五节县域城乡建设用地标准4第六节县域重大社会服务设施规划4第七节县域产业空间布局4第八节县域历史文化保护5第九节县域旅游发展规划5第十节县域综合交通规划6第十一节县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6第十二节县域生态保护7第十三节县域空间管制8第十四节山前河谷地区建设指引10县域城镇体系调整附表11第二章县城城市总体规划12第一节城市性质与职能12第二节城市规模12第三节新县城发展目标12第四节新县城分阶段建设目标13第五节县城用地建设适宜性分区划定

2、14第六节新县城城市空间功能结构与用地布局14第七节新县城居住用地与住房建设14第八节新县城行政及事业单位用地15第九节新县城公益性服务设施用地15第十节新县城工业用地与产业发展16第十一节新县城道路交通设施17第十二节新县城城市绿地系统与风景旅游19第三章新县城总体城市设计20第一节城市形态20第二节公共空间20第三节城市景观20第四节城市风貌片区21第四章新县城市政工程设施22第一节供水工程22第二节雨水工程22第三节污水工程22第四节供电工程23第五节通信工程23第六节燃气工程24第七节环卫设施24第八节地下管线综合25第九节建设与管理25第五章新县城水系25第六章新县城资源节约与环境保

3、护26第一节资源节约26第二节环境保护目标26第三节环境保护措施27第四节环保设施建设27第七章新县城综合防灾27第一节城市安全27第二节城市防洪28第三节抗震防灾28第四节消防规划28第五节人防规划28第八章新县城规划控制与实施28第一节规划控制28第二节规划实施30附表3126 XX羌族自治县新县城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文本总则第1条 项目背景为加快XX灾后重建步伐,尽快恢复XX县县城功能,按照XX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要求,编制本次XX羌族自治县新县城灾后重建规划。第2条 规划指导思想规划编制将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积极构建社

4、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加快灾后恢复重建,满足灾区人民群众迫切需求为目标,充分惠及人民群众,重点关注中低收入人群,扶助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第3条 规划基本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2006第146号)(3)XX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国发200831号)(4)绵阳市“5.12”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城镇体系规划(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6)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5号)(7)城市黄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4号)(8) 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9号)(9)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

5、2号)第4条 新县城规划区划定本次规划划定的城市总体规划的用地范围,作为控制和管理XX县城规划建设的依据,其边界为:东至温泉村、东鱼村的东边界和水磨河西侧浅丘山脊连线,西至常乐村、红岩村的西边界和寻龙山国家地质公园西侧、南侧的山脊连线,南至常乐村、红旗村和东鱼村的南边界,北至白马堰大桥和从杨家大山至杨家老院子的高山边缘。总面积为38.7平方公里。第5条 规划层次本次规划包括县域、河谷地区、县城(包含原XX镇和新县城)、新县城四个层次。其中,新县城城市总体规划是本次规划的重点。(1)县域包含原XX县域及永安、XX两镇和黄土镇的红旗、顺义、红岩、东渔四村,面积3150平方公里左右。规划核心内容:县

6、域城镇体系规划调整。重点在应对本次特大地震灾害和县城的整体异地重建,县域人口、产业和城镇布局调整。(2)河谷地区即从曲山镇任家坪往南沿苏保河、XX河至新县城的河谷地区,总面积120平方公里,规划核心内容:促进河谷地区统筹协调发展,加快推动XX工业化、城镇化进程。(3)县城包括XX镇和新县城,规划核心内容:明确XX镇和新县城的职能定位和分工,促进新县城和XX镇共同发展,并最终融合。(4)新县城规划核心内容:安排新县城的各项规划建设任务,管理新县城的具体开发建设。第6条 规划期限为2008年2020年近期 2008年2015年远期 2015年2020年第7条 本文本中黑体字内容为本版城市总体规划的

7、强制性内容,所有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XX羌族自治县新县城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文本第一章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调整第一节 灾后安置与应急规划指导建议第8条 安置方式(1)对受损一般的场镇及农村灾民,在保证安全前提下,尽量就地安置;(2)对受地质灾害威胁较大,必须搬迁且能在乡域范围内找到迁建用地的场镇及农村灾民,尽量在本乡域内解决;(3)对受地质灾害威胁较大,必须搬迁且不能在乡域内找到迁建用地的场镇及农村灾民,由政府统一实施异地安置计划。第9条 安置点选址(1)以就近安置为基本原则,优先在本乡镇范围内异地安置;(2)立足整体优化、合理发展,提出乡镇撤并、搬迁的方案,安置跨乡镇人口。第

8、10条 场镇恢复重建类型(见本章附表1)(1)异地迁建乡镇:跨乡镇或县行政范围异地重建的场镇或城镇。应只在极重灾区范围内慎重选择,并符合以下标准:在地震中受到严重损毁,并位于地震与地质灾害的长期严重威胁地区,且现有工程技术措施无法保障其免受灾害破坏。(2)原地异址乡镇:本乡镇内选择新场镇选址重建的场镇或城镇。(3)原地原址乡镇:现址地质安全性较好,原地重建的场镇或城镇。第11条 场镇恢复重建模式(见本章附表2)规划确定维持规模、缩小规模、优化提升等三种模式。各场镇规划以此为原则编制总体规划。第12条 各乡镇场镇分类建设导引(见本章附表2)以规模控制和设施配套为划分标准,制定各乡镇分类建设指引。

9、内容包括:建设用地规模、资源环境承载力、生态保护、道路交通、城镇体系调整优化等。各乡镇具体归属类型应在场镇规划中予以明确。第二节 发展目标与战略第13条 战略目标“再造一个新XX”。以加快新县城建设为中心,重新整合区域发展资源,把恢复重建与推进灾区的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结合起来,推动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努力提高XX自我发展能力。第14条 战略措施(1)优化城乡布局,统筹城乡发展抓住灾后重建机遇,优化城乡人口布局,促进XX城镇化进程;尽快恢复全县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标准化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新县城的建设,突出新县城对山区乡镇的带动作用

10、和服务功能。(2)调整分区发展政策,协调区域发展因地制宜制定分区发展政策,落实适宜重建、适度重建、生态重建的分区发展建设要求;促进高山深谷地区及龙门山地震断裂带核心区域的人口,逐步迁移至山前河谷浅丘地区和山中河谷地带等适宜发展的地区;推动新县城区域性旅游服务基地和山前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融入大绵阳市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山前门户城市的作用。(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强对生态环境敏感区域以及污染源地区的监督管理,建立中长期生态环境影响监测评估预警系统;加快生态修复与恢复,以自然修复为主,人工治理措施相结合;加强工业企业的污染控制,限制高污染企业进入,引导发展节能环保型产业。实现资源高

11、效合理利用,保护整体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第15条 战略方针(1)坚持就地就近分散安置为主,尊重本人意愿和生产生活习俗,尽快落实城乡受灾群众的安置工作。(2)坚持以人为本,优先恢复人民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扩大城镇就业,增加居民收入;落实灾民职业技能培训、福利性补贴发放等工作;努力实现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3)充分依托山东省对口援建的的重点项目,加快新县城的建设,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建设好XX山东产业园;加快县域道路交通体系建设,推动乡镇恢复重建。第16条 战略步骤(1)近期:优先加快落实受灾群众安置工作,启动新县城和工业园区的建设,强化县域中心的功能重建和带动作用;

12、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推动全县乡镇和农村的恢复重建;落实相关实施政策,保障重建工作顺利开展。(2)远期:继续加强县城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县城的功能;加快产业调整,进一步实施工业化和城镇化战略,推动全县发展方式的转变。第三节 县域总人口与城镇化水平第17条 县域总人口规划2010年县域总人口25.6万人,2015年总人口为26.4万人,2020年县域总人口为27.2万人。第18条 县域城镇化水平2010年城镇化率约22.6%,2015年城镇化率达32.3%。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42%。第四节 县域城镇结构规划第19条 县域城镇发展分区(见本章附表3)规划将县域划分四大经济分区:山

13、前河谷浅丘经济区、东部低山经济区、中部中山经济区和西部高山经济区。不同分区制定不同发展指引。(见县域发展分区调整规划图)第20条 县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构建“一心、多点、多廊道”的县域城镇空间结构。一心:指XX新县城,是全县域的人口产业集聚区;多点:指村镇体系调整后的山区乡镇;多廊道:指结合主要道路,沿道路两侧布局产业与居民点、旅游区和农业产业区。强调通过式道路交通的建设,为山区的生命线廊道提供高标准保障。(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图)第21条 县域城镇等级结构(1)一级:XX县城(含XX镇);(2)二级:永安、擂鼓、禹里;(3)三级:坝底、香泉、小坝、通口;(4)四级:桂溪、陈家坝、片口、青片、

14、白坭、开坪、白什、桃龙、墩上、马槽、都坝、贯岭、漩坪、曲山(任家坪)。(见城镇规模与等级结构规划图)第22条 县域城镇职能结构(1)综合型:XX新县城(含XX镇);(2)工贸型:通口、擂鼓、永安、香泉;(3)农贸型:陈家坝、贯岭、白坭、开坪、小坝、片口、桃龙、坝底、白什、墩上、都坝、漩坪、马槽;(4)旅游型:桂溪、青片、禹里、曲山。(见城镇职能结构规划图)第23条 县域城镇规模结构(1)5-10万人:XX县城(含XX镇);(2)0.5-2万人:永安、擂鼓、禹里;(3)0.2-0.5万人:坝底、香泉、小坝、通口;(4)0.2万人以下:桂溪、陈家坝、片口、青片、白坭、开坪、白什、桃龙、墩上、马槽、

15、都坝、贯岭、漩坪、曲山(任家坪)。(见城镇规模与等级结构规划图2)第五节 县域城乡建设用地标准第24条 城乡建设用地标准(1)XX县城(新县城 + XX镇)人均建设用地94平方米;(2)XX新县城人均建设用地102平方米;(3)重点镇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60-100平方米以内;(4)一般镇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120平方米以内;(5)农村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200平方米以内。第六节 县域重大社会服务设施规划第25条 公共设施配建标准(见本章附表4)以完善结构、建构体系,缩小差距、城乡一体,整体推进、协调统一为原则,规划提出县域公共设施的配建标准。第26条 教育事业发展规划(1)近期全面实施高标

16、准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加大对初中、小学布局调整;积极发展高中及职业类学校教育,校园向规模化、现代化发展,基本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学要求。(2)多渠道、多形式地发展幼儿教育,全面开展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充分利用现有学校和职工培训机构作用,发挥全县成人技校的示范作用。(3)高中、职业教育等主要依托新县城(包括XX镇)布局;中学主要依托二、三级城镇布局;而小学依托乡四级集镇,重点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第27条 卫生事业发展规划(1)实现县域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构筑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2)加大对农村地区医疗卫生设施的投资力度,不断提高县域整体的医疗服务质量和卫生管理水平。(3)建立新县城、乡

17、镇、乡村三个等级的医疗机构体系,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第28条 文化事业发展规划(1)充分发掘民族民俗文化资源,积极开展各种传统文化活动,形成具有典型山区城镇、乡村特点的羌禹地域文化体系。(2)新县城建设县域文化中心,配置特色的文化设施;二级、三级城镇配置文化站,逐步形成一处综合性的文化中心,可以根据需要配置电影院;四级城镇与乡所在的集镇,配置文化站;中心村配置最基层的文化设施,主要内容为图书室与活动室。第29条 体育事业发展规划(1)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促进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建成群众体育普及,场地设施比较完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体育产业体系。(2)新县城建设标准体育场,增设游泳池及各类球

18、场,结合部分中学体育设施、公园设施形成县级体育中心;一般城镇和农村可结合学校,建设体育活动场所;(3)积极发掘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对民族体育设施建设实施适当倾斜政策,在新县城体育中心公园应建设民族体育广场。第30条 社会保障发展规划(1)推进农村残障孤寡人群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工作。(2)继续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巩固、完善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4)完善其他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制度。第七节 县域产业空间布局第31条 产业发展目标总体目标是:抓住重建机遇,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体系;转变发展方式,构筑XX新的发展格局。第32条 产业发展策略(1)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化进程根据全县各地

19、现有的自然、资源条件,调整农业在各地的分布格局,最大限度利用各乡镇条件优势,合理进行农业布局,使农业在各地的生产和布局合理化、效益化。(2)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因地制宜的对灾前企业进行重建恢复,扩大生产;山东援建产业园区近期优先发展与XX劳动力就业能力相适应的农副产品加工、新型建材、旅游产品加工生产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可适时承接绵阳市及区域产业转移,提升产业层次和结构;鼓励扶持个体私营经济,以及中小企业的发展。(3)重点发展以商贸、旅游为主的服务业 优化城乡服务设施网点布局,恢复重建群众基本生活生产的商业服务网络,建设批发市场和生产资料流通服务设施。建设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丰富文化旅游资源,重建

20、新建重要景区景点、民族特色旅游城镇和村落;恢复发展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乡村旅游,构建完善的地方旅游产业体系。第33条 产业空间布局落实适宜重建、适度重建、生态重建的分区要求,因地制宜的制定适合XX的分区产业政策。(1)山前河谷和浅丘地区乡镇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新型建材并承接区域产业转移,融入绵阳产业体系,成为XX推进工业化,承载产业和创造就业的核心区域。(2)中部中山地区发展以旅游、生态农业为主的特色产业,建设精品旅游区,适度开发优势矿产资源,不再建设成规模的产业区。(3)西部高山、龙门山地震断裂带等生态重建地区应适度发展旅游业和农林业,严格限制其他产业发展,原则上不在原地恢复重建工业企业。第八

21、节 县域历史文化保护第34条 历史文物古迹重建对遭地震损毁的历史文化古迹,应进行调查和分析,根据其重要性和损毁程度,分期分批进行修复或重建。大禹故里文化风景区和明代古城堡遗址“永平堡”等遭受损坏的遗址,应进行原址原貌的修复和重建。第35条 民族特色文化重塑(1)XX是藏、羌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区,震后受损急需抢救和保护。对于重要的民族建筑,如羌寨、碉楼等应进行修复或维修。(2)大力弘扬地域民族文化,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加强对羌族文化传人的培训,传统民族节日的保留,民族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扶持。第36条 抗震救灾精神体现抗灾救灾精神,是XX新时代的精神象征。重点规划建设新县城抗震

22、救灾纪念园。第九节 县域旅游发展规划第37条 规划目标整合县域内自然与文化资源,保护地震遗址、遗迹资源,弘扬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伟大精神;建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建设生态环境优良,文化内涵丰富、游览系统高效快捷、配套设施完善、管理体制健全、服务热情周到的旅游胜地,推动XX旅游业全面发展。第38条 旅游景区分片开发建设分四大片区:青片小寨子风景旅游区、禹里生态文化旅游区、曲山唐家山地震遗址综合旅游区和猿王洞风景旅游区。(1)青片小寨子风景旅游区:旅游资源突出,有利于开发特色产品,环境质量和民族文化的延续性对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决定性影响;应采取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开发建设。(2)禹里生态文化旅游

23、区:文化底蕴深厚,具有较高的市场吸引力开发潜力。区内还有红军文化、民族文化等配套旅游资源,有利于旅游产品的开发。(3)曲山唐家山地震遗址旅游区:将成为融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为一体的自然与文化遗存,是“与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思想、信仰、事件或人物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的纪念地,具备足够的条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唐家山堰塞湖有望成为著名的抗震救灾教育旅游基地。(4)猿王洞风景旅游区:溶洞景观典型、多样,密度大,美学观赏价值极高,洞内开发条件好,并有丰富的羌族民俗文化题材。第十节 县域综合交通规划第39条 发展策略与目标全面提升县域交通网络的综合抗灾能力,提高路网连通度和通行能力、提升道路等级,促

24、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对外交往;开通农村公交,服务县域百姓生产生活。每个乡镇区至少保证两个以上的县道以上等级的出入口;县道以上公路达到三级以上技术标准,采用高级路面;新县城通达县域所有乡镇区不超过2小时。第40条 公路(1)公路网布局:形成“三横四纵三联”的县域公路网主骨架。三横:安北路、万阿公路、县域北通道;四纵:成青公路、北松路、墩青墩秀公路、陈都路原S302邓家通口段;三联:原S302曲山禹里段、漩都路、锁桂路。(2)公路客运站场:新建公路客运站14个,其中XX新县城为二级客运站,XX、永安、擂鼓为三级客运站,其余为四级及以下等级客运站。新建农村客运招呼站160个。第41条 水运(1)航道

25、:恢复湔江、青片河航道,利用唐家山堰塞湖形成的航道开通水运。(2)水运码头:规划新建水运码头8座,其中青片河流域1座(青片),唐家山堰塞湖范围5座(禹里、唐家山、漩坪、白坭1号、白坭2号),湔江外围2座(通口、桂溪)。第十一节 县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第42条 供水系统1规划原则以建设安全、经济、高效的城镇供水设施系统为目标,充分考虑城乡、区域联合供水的可能性,全面提高供水安全保障能力。2用水量指标规划新县城和各乡镇场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供水水质合格率达到100%。近期新县城和各乡镇场镇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分别取350升/日和200升/日;中期分别取400升/日和250升/日;远期控制在50

26、0升/日和300升/日以下。3供水系统规划城镇供水水源统筹考虑地表水源与地下水源,新县城优先考虑类以上水库水或河水,枯水期保证率不低于97%;乡镇就近选用符合饮用水源水质要求的地下水、山泉溪水、水库水和河水。新县城、重点镇考虑设置备用水源。新县城、重点镇供水厂采取常规净水处理工艺;一般乡镇供水厂(站)采取必要的净化、消毒措施,确保饮水安全。新县城供水管网以环状网为主,乡镇采用环状网与枝状网相结合。第43条 排水系统1排水体制新县城采用雨污分流制。其它乡镇采用雨污分流制与截流式合流制相结合的排水体制。2污水处理率县域各乡镇镇区均应对污水进行处理,污水处理率近期达到40-80%,远期达到60-90

27、%,污水处理深度不低于二级。3污水系统规划新县城的污水处理厂与安县黄土镇合建,厂址位于黄土镇区西部,其它与镇污水处理厂在各自乡镇镇区内独立建设。第44条 供电系统1规划原则供电设施区域共享,统一规划、协调发展,优化电网结构,加强110kv主干电网建设,优化35kv配电网络,满足“N-1”原则,提高供电安全可靠性。2供电系统规划以现有及新建110kv和35kv电网为主要电源点,以县内各小水电站为辅助电源点。规划在治城建设一座110kV禹里变电站,作为禹里乡及周边邻近乡镇电网的主要电源点。每个重点镇至少建设一座110kV变电站,一般乡镇根据需要,适时新建110kV变电站或升压改造原有35kV变电站

28、。110kV变电站采用双回路进线,以提高供电可靠性。第45条 通信系统1规划原则按照“高起点、安全、高效,5年内形成精品网络”的总原则,根据城镇通信需求,确定新建电信局、模块局和通信线路的建设数量与规模。2通信系统规划根据“XX电信重建规划方案”,在核心通信网络建设方面,以新县城、XX、永安、擂鼓、禹里、白坭、桂溪、陈家坝、通口9个节点形成10G核心网,并在XX、擂鼓、通口、桂溪、新县城、白坭、禹里设置7个关口节点,形成以擂鼓和XX双汇聚接入局的出口局节点、多节点业务保护的强壮10G自愈保护环网。以禹里、坝底、马槽、桃龙、小坝、开坪6个节点形成2.5G汇聚环,在开坪、禹里设置2个出口节点,形成

29、环内双节点汇聚;将桂溪、树坪C网、贯岭、都坝、白坭C网作为155/622M环。在新县城规划电信中心局、邮政中心局和广电中心各1个,每个重点镇设置电信局1个,一般乡镇根据通信需求设置12个模块局。第46条 燃气系统1规划原则按照提高城镇环境质量,减轻大气污染,节约、高效利用能源原则,统筹考虑县域城乡燃料结构,全面使用清洁环保燃料,大力发展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沼气等高效、清洁能源。新县城、重点镇以及燃气管网经过的乡镇积极推广使用天然气,在保证民用和第三产业用气前提下,合理发展工业用气和CNG汽车用气;其他一般乡镇采用瓶装液化石油气、电能和煤炭等相结合的燃料供应方式。2燃气系统规划规划自汇源XX输配

30、站引出159次高压天然气输气管道,在XX新县城规划新建天然气门站1座。自汇源XX输配站引出133次高压天然气输气管道,在永安镇、擂鼓镇和曲山镇(任家坪)三个具备气源和通气条件的城镇,每个城镇各设置1座区域调压站,来自XX站的次高压燃气经调压至中压后,供给用户使用。其他乡镇,根据需要设置若干座液化石油气储配站,满足周边乡镇城镇居民和部分农村居民的用气需求。县域燃气输配系统采用次高压中压低压三级压力级制,次高压管道为气源管道,中压管道为城镇主干线供气管道,低压管道为庭院内管道及居民、商业用户用气前调压设备后的管道。城镇中压管网环状与枝状相结合,中压主干管尽量布置成环状。第47条 环卫系统1规划原则

31、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原则,推行城镇生活垃圾的分类收运、分类处理模式,因地制宜通过集中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目标。加强建筑废墟的清理与处置,优先考虑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2环卫设施系统规划城镇生活垃圾处理以卫生填埋为主,规划在XX设置1座大型集中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场,供新县城、XX镇和周边乡镇联合使用。偏远乡镇单独设置垃圾卫生填埋场。新县城、重点镇镇区按150200米服务半径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点;其他一般乡镇镇区按250300米服务半径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点(垃圾收集站)。新县城、重点镇镇区按1.01.5公里服务半径(或1座/万人)标准设置一座密闭式城镇生活垃圾转运站;其

32、他一般乡镇每个乡镇至少配置1座垃圾转运站。每个灾损严重乡镇安排1处建筑废墟处置场。第十二节 县域生态保护第48条 生态环境建设目标至2010年,采用自然生态恢复和人工干预修复等方法减少县域内青片河、白草河、湔江、都坝河滑坡群的生态风险,上述地区的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有效控制。对县域内堰塞湖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改善,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堰塞湖生态安全风险,逐步恢复震后次生灾害地区的生态功能。至2020年,滑坡群、堰塞湖等地震次生危险源周边的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县域内重点地区的生态环境恢复自调蓄功能,基本恢复其自然生态功能,基本消除滑坡群、堰塞湖对下游地区的威胁,使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平衡,处于良性循环发展状

33、态。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区得到全面涵养,新建城镇生态环境良好,总体达到生态示范县标准。第49条 生态环境功能分区根据震后生态条件,将县域内生态环境分为生态涵养区、生态护育区、生态恢复重建区、生态建设区。(1)生态涵养区:包括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片口自然保护区、千佛山自然保护区、香泉风景区和猿王洞风景区。主要功能为:县域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塑的自然动力来源区,是县域内重要的生态源,良好的植被盖度、多样的物种、缓蓄降水的功能均为下游地区的生态破坏的修复提供条件。(2)生态护育区:包括马槽乡、青片乡中北部、片口乡北部、桃龙藏族乡、开坪乡北部、白坭乡北部、都坝乡西南、贯岭乡西北部、擂鼓镇西南部地区。主要功能为

34、:下游滑坡群和堰塞湖等地质次生灾害的直接影响区,为上述地区的生态环境恢复提供保障。 (3)生态恢复重建区:包括贯岭乡东部、都坝乡大部分、桂溪乡西部、陈家坝乡大部分、曲山镇、擂鼓镇、漩坪乡、白坭乡大部分、禹里乡、开坪乡中南部、小坝乡、白什乡西北部、片口乡南部、永安镇西部和XX河东岸地区、XX镇部分地区。主要功能为: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减少县域内青片河、白草河、湔江、都坝河滑坡群的生态风险,消除次生灾害威胁,降低对下游地区的安全影响。(4)生态建设区:乡镇镇区所在地区、苏宝河河谷的任家坪擂鼓镇永安镇XX镇新县城地区。主要功能为:容蓄城镇人口,发展社会经济和产业,是人流、物流较为集中的地区,城镇开发

35、过程中重点恢复生态环境和生态功能的地区。第50条 生态安全格局近期维系以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片口自然保护区、千佛山自然保护区、香泉风景区和猿王洞风景区为主要生态源的格局,逐步恢复禹里自然风景区生态源的作用,在县域北部河谷生态环境较为完好的白草河、青片河上游地区构筑战略点,逐步恢复以河流为主体的白草河、青片河、湔江、都坝河流域生态廊道,建设苏宝河河谷空间发展廊。远期构筑以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片口自然保护区、千佛山自然保护区、香泉风景名胜区、猿王洞风景名胜区和禹里风景区为生态源,以永久性堰塞湖、地质遗迹园、地质公园为战略点,以白草河、青片河、湔江、都坝河和苏宝河河谷为重要生态廊道的生态安全格局。第

36、51条 生态建设策略(1)重点保护生态涵养区和生态护育区的动植物生境,维系现状生态环境,禁止破坏性的开发活动。涵养山体植被,缓蓄大气降水,增强区内的生态调节功能,降低对下游地区的水土安全威胁风险。(2)尽快修复对下游堰塞湖地区影响较大的已破坏生态环境,护育区内植被和水土条件,增强区内的生态调节功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对下游地区的水土安全威胁。(3)应尽快在生态恢复重建区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和河道维护,适度开展植被恢复工作,减少对下游地区的影响,降低其生态风险。(4)XX镇和新县城地区处在苏宝河和茶坪河的下游汇水河段,苏宝河流域存在一定范围的滑坡群,是潜在的生态风险源。茶坪河流域存在较大面积和数量的

37、滑坡群,其对下游地区的生态风险必须重视。建议XX与安县进行合作,共同治理茶坪河的滑坡问题。第十三节 县域空间管制第52条 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主要农副产品的基本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和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区域。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不得擅自将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不得进行开发建设。第53条 风景名胜区(1)加强县域内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落实管理机构,完善管理体制。严格按照国务院风景名胜区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规范相关区域的保护和利用。(2)尽快编制相关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严格依据规划进行开发

38、建建设。第54条 生态保护区(1)自然生态保护区及生态林地自然生态保护区总面积约545平方公里,它们分别是小寨子沟省级自然保护区、片口省级自然保护区、千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XX境内部分。生态林地指规划范围内的山区、林地等。禁止随意毁林、开山,严禁坡地垦荒,对于已经造成的破坏应逐步恢复;地质灾害易发区及滑坡群和堰塞湖等地质次生灾害的直接影响区应作为生态涵养区域建设大型生态斑块;对小石矿毁山取石行为应加以严格限制,今后的矿石开采应限制在一定的区域和范围内。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禁止一切开发与建设活动;缓冲区内的建设项目主要安排科研项目,包括生态定位观测站,具体内容有监测房、气象站、径流场、生态场、集水区

39、测水堰等,进行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片口省级自然保护区、千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立足于科研与生产经营相结合,以有利于保护科研工作的开展和社区经济发展,主要安排科学试验、宣传教育、参观考察、环境保护设施、生态旅游和生产经营等项目建设;小寨子沟省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可安排科学试验、宣传教育、科学考察、环境保护设施等项目建设。生态林地可根据各林地的自身条件,积极发展果木与经济林业,优化林种结构,绿化造林,认真落实25以上坡地退耕还林,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质量。(2)生态廊道生态廊道宽度应控制在301200米不等,廊道内禁止建造人工建(构)筑物。从小寨子自然保护区经笔架山、三交界峰至大松包山,以及从

40、九根树山经开坪至千佛山的主生态廊道控制绿地宽度在10001200米;沿湔江、都坝河的生态廊道,沿河流两侧控制300500米的生态绿地(城区外控制在500米左右);沿一般河网主干水系两侧控制3050米的生态绿地,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开敞景观控制区域。第55条 水库、水源保护区及河湖水系管制水库、水源保护区的管制原则:保护范围内严格控制开发建设,不得排放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及航运含油废水,不得倾倒垃圾、废物;沿岸不得堆放有害废渣和垃圾,沿岸农田不得施用有持久性的剧毒农药,一级保护区内不得停靠船只、游泳、挖河等一切可能对河道产生污染的活动。对保护区范围内的民居要逐步搬迁,严禁在其附近地区建设大型建筑或

41、地下建筑,加强生态植被种植,以净化环境涵养水源。河湖水系管制原则:保护现有水面面积,严禁污染水系,严禁违反规划填埋、堵截河道,鼓励河道两侧绿地建设,加强流经城镇内部的河道两侧景观设计,以确保水体的防洪排涝和景观、生态功能。对于确定需要改道的河道,须符合相关规划并经相关部门批准,并按水面占补平衡的要求执行。第56条 历史文化遗迹保护区历史文化遗迹的管制原则:按照规定的编制报批相应的规划,划定相应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对保护区内的一切建设行为应进行严格的审批和把关,杜绝一切可能对历史文化遗迹造成损害的行为,在协调区内的建设行为应注重风貌的协调。文物古迹保护原则:文物要原址、原物、原状进行保护;

42、保护文物要特别注意保护其周围的环境风貌,在文物的保护范围之外,要划定建设控制地带;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保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要重视保全历史信息;文物保护单位的利用要保障文物的安全,在文物的保护范围内,禁止存放易燃易爆及其它危及文物安全的物品,禁止破坏环境景观和其它影响文物安全的活动。文保点可参照文物保护单位执行。第57条 旅游度假区旅游度假区管制原则:建设必须严格按审批的规划执行,严格控制建设容量,以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第58条 城镇建设区包括县城、中心镇和一般镇。该区用地以二、三产业发展为主,用地类型以城镇工业、居住、交通、绿地、公共设施及配套基础设施等非农业用地为主,体现高密度

43、集聚的城市景观。加强县域内各城镇建设、产业空间引导、重要社会基础设施布局共享等内容的协调衔接,从实现县域整体最优发展角度,合理控制各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与发展方向,“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10平方米/人左右。第59条 乡村建设区乡村建设区是指村庄布点规划中确定的村庄建设规划用地范围,包括中心村和基层村。该区空间引导以资源共享为基础,合理布局市政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设施,引导分散居民点,工业建设项目逐步向城镇居住区、镇区工业用地范围内集中;依据村庄布点规划,控制村庄建设规模与数量。严格控制在规划城镇建设区、乡村建设区范围之外建设新的居民点,控制公路两侧村庄沿路建设。第十四节

44、 山前河谷地区建设指引第60条 范围界定包括从曲山镇的任家坪-擂鼓镇-永安镇-XX镇-新县城,由北向南的、沿苏宝河及105成青公路的山前谷地,面积约80平方公里。第61条 发展定位县域发展的核心地区,灾后重建的重点地区,转变发展模式的先导地区。第62条 开发建设策略与措施重视地质灾害,强调安全第一;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突出地方特色,塑造宜居环境空间;有序安排项目,合理布局城镇功能。第63条 功能定位(1)组合型县域中心:新县城、XX镇新县城: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居住、综合服务中心;重点建设山东产业园区,推动全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形成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45、的增长极核。加快全县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XX镇:近期以行政、居住、综合服务为主,作为新县城建设的重要依托;中远期以居住、教育和综合服务为主,形成县域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成为山前河谷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和地区性的商贸服务中心,具有历史文化传统和山水特色的宜居城镇。(2)特色型乡镇中心:任家坪、永安镇任家坪:地震遗址纪念地综合服务管理,曲山镇综合服务中心;永安镇:镇域居住、综合服务中心。(3)门户型乡镇中心:擂鼓镇县城辐射带动山区发展的门户型乡镇中心;以多元化发展带动整体经济。第64条 生态分区(1)北部生态涵养区:主要指苏宝河上游山区。禁止对林木植被进行破坏,涵养上游水土环境,减少水土流失,依靠良好的层次化植被条件增长地表汇流时间,从源头降低洪水风险。(2)中部生态恢复区:主要指擂鼓镇与永安镇接壤的地区。开展滑坡群生态恢复。对永安镇范围内的两处主要滑坡群进行风险评估,对有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