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_T 1833-2023 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规范.docx

上传人:馒头 文档编号:94711231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4_T 1833-2023 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DB34_T 1833-2023 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34_T 1833-2023 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4_T 1833-2023 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规范.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ICS65.020.20CCSB05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18332023代替DB34/T18332013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规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mechanizedbreedingandtransplantingofhybridriceseedproduction2023-03-01发布2023-04-01实施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4/T18332023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34/T18332013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规范,与DB34/T

2、18332013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13年版的第2章);b)更改了“秧田选择”为“产地环境”(见第4章,2013年版的3.2);c)增加了“育秧方式”(见5.1);d)更改了“母本育秧流程”(见5.3.1,2013年版的3.4);e)更改了“母本种子准备”(见5.3.2,2013年版的3.1);f)更改了“母本秧盘准备”(见5.3.3,2013年版的3.4.1);g)增加了“床土选择”(5.3.4.1);h)更改了“床土准备”为“营养土”(见5.3.4.2,2013年版的3.4.2);i)增加了“母本基质育秧”(见5.3.4

3、.3);j)更改了“秧田制作”(见5.3.5,2013年版的3.4.3);k)更改了“流水线播种”(见5.3.6.2,2013年版的3.4.4.6);l)增加了“人工播种”,将“精细播种”相关内容修改并调整到5.3.6.3中(见5.3.6.3,2013年版的3.4.4.3、3.4.4.5、3.4.4.7);m)删除了3.4.4.4(见2013年版3.4.4.4);n)更改了“苗期管理”(见5.3.7,2013年版的3.4.5);o)更改了“壮秧标准”(见5.3.8,2013年版的3.4.6);p)更改了“田块选择”(见6.1,2013年版的4.1);q)更改了“制种隔离”(见6.2,2013年

4、版的4.2);r)更改了“耕整方法”、“作业技术要求”为“大田耕整”(见6.3,2013年版的4.3、4.4);s)增加了“父本栽插”(见7.1);t)增加了“秧苗准备”(见7.2.1);u)更改了“机具准备”(见7.2.2,2013年版的5.1);v)更改了“栽插方式”、“作业路线”和“插秧机操作规程”,合并为“机插作业”(见7.2.3,2013年版的5.2、5.3、5.4);w)更改了“作业技术要求”(见7.3,见2013年版的5.5)。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总站、

5、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科技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武小燕、李林鹤、程昕昕、高胜丛、周桂香、汪胜明、夏贵松、赵侠、马春阳、张莉、谈小红。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13年首次发布为DB34/T1833-2013,2023年第一次修订。IDB34/T18332023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安徽省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产地环境、育秧作业、大田准备及插秧作业。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杂交水稻制种人工栽插父本、机插母本的作业方式。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

6、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9371.4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体系技术规范第4部分:杂交制种技术规范NY/T847水稻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1534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规程NY/T2192水稻机插秧作业技术规范NY5117无公害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DB34/T795机插水稻大田耕整地作业技术规程DB34/T796机插水稻盘育秧作业技术规程DB34/T3743机插水稻育秧基质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产地环境杂交水稻制种产地环境应符合NY/T847中规定的无公害水稻产地环境条件的要求,育秧过程中的投入物应符

7、合NY5117中规定的无公害水稻生产技术规程标准。5育秧作业育秧方式父本育秧采用人工湿润育秧或两段育秧方式。母本育秧采用机插秧盘育秧方式。父本育秧5.2.1秧田制作1667m大田须备父本干籽0.25kg0.5kg。5.2.4.2秧苗一叶一心期每667m施尿素5kg作断奶肥,3叶4叶期每667m施尿素7.5kgm大田须备母本干籽1.5kg2.5kg。5.3.3.1行距为17cm的秧盘,每667m大田需备45个50个;行距为25cm的秧盘,每667m大田需备30个35个。DB34/T18332023按照秧田与大田比1:40左右准备秧田。选择土质松软、排灌方便、杂草少、无病原、肥力较高的田块做秧田。

8、先施底肥,旋耕后上水,耖耙做畦,畦宽1.5m,沟宽0.3m,沟深0.2m。应达到上糊下松、沟深面平、肥足草净、软硬适中。5.2.2种子准备父本种子应经过晒种、选种、消毒、浸种、催芽等环节,催芽至芽长半粒谷、根长一粒谷即可。每25.2.3播种5.2.3.1分两期播种,每期各半,时间间隔7d10d。5.2.3.2采取人工撒播方式,分次细撒、匀播。5.2.4苗期管理5.2.4.1播后晾芽3d4d,秧苗立针后上浅水,分蘖期保持浅水层。22作分蘖肥。5.2.4.3播后2d3d喷施除草剂防除秧田杂草,及时喷药防治秧田病虫害。5.2.5壮秧标准父本秧龄25d45d,叶龄6叶7叶,苗高25cm35cm,带蘖率

9、100。秧苗健壮,生长整齐,无病虫、杂草。根系发达,没有腐根现象。母本育秧5.3.1育秧流程育秧流程应符合NY/T1534和DB34/796的规定。5.3.2种子准备母本种子应经过晒种、选种、消毒、浸种、催芽等环节,具体操作应符合DB34/T796的规定。每66725.3.3秧盘准备225.3.3.2秧盘质量应符合DB34/T796中的规定。5.3.4床土准备5.3.4.1床土选择可选择普通营养土、育秧基质或营养土与育秧基质混合作为育秧床土。营养土与育秧基质混合,建议按照实际需求进行配比,不需要再进行培肥。5.3.4.2营养土营养土应符合DB34/T796中的规定。2DB34/T1833202

10、35.3.4.3育秧基质育秧基质应符合DB34/T3743的规定。5.3.5秧田制作按照秧田与大田比1:(7090)准备秧田。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运输方便的地块做秧田。播前10d精做秧床,秧床宽1.3m1.4m,板面平整光滑;四周开围沟,沟宽30cm,沟深20cm;播种时板面湿润、沉实。5.3.6播种5.3.6.1播种期按父本秧龄25d45d,母本秧龄15d25d,倒推播种期,防止超龄移栽,确保父、母本花期充分相遇。5.3.6.2流水线播种5.3.6.2.1秧盘内底土装盘至距离填满秧盘还有3mm5mm;底土淋透、土面不积水;17cm行距秧盘每盘须干籽40g60g,25cm行距秧盘

11、每盘须干籽50g90g,覆土厚度控制在3mm5mm,以盖籽均匀、不见籽为宜。5.3.6.2.2播种后,将秧盘每20盘30盘上下整齐堆放,用薄膜覆盖保温保湿进行暗化处理,一般2d3d后,秧苗出芽到1cm2cm,秧盘运送至准备好的秧田,横排两行依次平铺,盘与盘紧密整齐,盘底与床面紧贴。5.3.6.3人工播种5.3.6.3.1每块秧板上横排并列铺放两张秧盘,要求盘与盘紧密整齐,盘底与床面紧贴。往盘中匀铺20mm左右厚度的底土,要求厚薄均匀,土面平整。播种前一天,直接洒水,使播种时土壤含水率达到8590。5.3.6.3.2人工撒播宜采取分次细撒,确保匀播。播种后撒盖籽土(未培肥的细土),盖土厚度3mm

12、5mm,不见籽即可。5.3.6.3.3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直接搭建拱棚或者直接用无纺布覆盖秧板。5.3.7苗期管理5.3.7.1膜内温度控制在3032,超过35时应揭膜降温。5.3.7.2三叶期前,保持盘土湿润即可;三叶期后根据天气及秧苗生长发育速度确定沟内水层深浅;营养土育秧移栽前3d4d,基质育秧移栽前1d2d,控水促盘根。5.3.7.3栽插前2d3d,施送嫁肥,每平方米施尿素30g35g兑水3kg5kg于傍晚浇洒,施完后,用清水淋苗。5.3.8壮秧标准秧龄15d25d,叶龄2.5叶3.5叶,苗高13cm18cm,根系发达、叶挺有弹性,假茎基部粗壮,青秀无病,无黑根枯叶。毯状秧苗,秧块土

13、层厚度均匀一致,四角垂直方正,不缺边、缺角,根系盘结,提起不散。6大田准备3DB34/T18332023田块选择选择集中连片,肥力水平中上,排灌方便,通风向阳,自然隔离好的田块,避免冷浸田、深泥田或前作病虫害严重的田块。制种隔离制种隔离应符合GB/T29371.4的规定。大田耕整大田耕整方法应符合DB34/T795的规定。7插秧作业父本栽插父本采取人工栽插方式。父本1行或2行,两行父本间距20cm25cm,父本与母本之间行距为40cm,母本行数为插秧机固有行数,父本每1棵2棵秧苗,株距12cm14cm。母本栽插7.2.1秧苗准备7.2.1.1根据父、母本栽插时间、栽插面积,确定起秧时间和数量。

14、7.2.1.2母本秧苗的起秧、运秧应符合DB34/T796的的规定。7.2.2机具准备7.2.2.1根据要求选择行距为17cm或25cm,株距为12cm16cm的插秧机。7.2.2.2插秧机作业前检查及调整应符合NY/T2192的规定。7.2.3机插作业7.2.3.1父母本播差期15d,先人工栽插父本,留出一个厢宽,再在留出的厢宽内机插母本。父母本播差期15d,先机插母本分厢,再在留出的厢内人工栽插父本。7.2.3.2母本从第二厢开始机插,在父本行间进行作业,田头和两侧也空出一个工作幅宽的宽度,最后插秧机绕场一周插完,插秧机方可驶出田块。机插母本结束后再人工补插田块两头的父本秧苗。7.2.3.3插秧机的操作要求应符合NY/T2192的规定。作业技术要求7.3.1机插到大田的秧苗应稳、直、不下沉。7.3.2保持栽插的直线性,确保行距一致。7.3.3母本栽插深度控制在1.5cm以内,父本栽插深度为2cm3cm。7.3.4漏插率5,伤秧率5,相对均匀合格率85。7.3.5插秧机机插母本时注意两边父本秧苗,不压苗、不伤苗。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行业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