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中暑应急预案演练方案1.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4705778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温中暑应急预案演练方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温中暑应急预案演练方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温中暑应急预案演练方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温中暑应急预案演练方案1.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温中暑应急演练方案一、预案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所有工作员工,在工作场所有人员中暑时,承担对他人中暑 实施紧 急救护的责任。在其他场所发现有人中暑时,承担对外人中暑实施紧急救护的义务。二、模拟演练情况在巡检过程中,因常期 高温,巡检人员返回值班室途中发生中暑(还有意识)o三、演习的时间演习时间定于20XX年06月14日.四、预案组织机构 及职责:1、现场指挥:2、负责巡检人员3、辅助人员:五、演练程序:1、模拟事故:由崔xx模拟巡检人员中暑。2、事故发生:下午13: :20左右,崔xx与谢xx两 人巡视,巡视过程中,由于天气持 续高温,在碳化一楼泵房,崔xx出现头晕目眩、恶心等中暑 症 状,

2、意识 基本清醒。谢 XX立即向当班花XX报告,花XX派杜X去一楼泵房接应。3、处置过程1、巡检人员发现险情后,立即通知 当班责任人;2、车间主任接到当班责任人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同时向相关人员报告情 况。3、谢xx、杜x将崔xx搀扶至主控室,马x亮将中暑 人员的安全帽 取下并让其平躺 在地,防止二次伤害。4、郭x广、徐x龙拉起警戒绳隔离事故现场,防止无关人员妨碍紧急救治。5、郭x莲立即拿来急救药箱,与其说话,询问情况,迅速判断病情。现场采用人工 急救法,某X民解开中暑 人员的上衣并将其袖口挽起,郭X莲用冷毛巾擦拭中暑 人员的 脸部、两臂及手心。某X民将蕾香正气水通入中暑 人员口中,使

3、 其能够通风、顺气, 并给与适 量清凉含盐的饮料,并选服相应药品。郭X莲静用风油精涂抹中暑 人员的太阳 穴处并轻柔。6、13:40分中暑人员感觉好些,并慢慢坐起,郭x莲询问中暑人员感觉是否良好,并 向主值汇报救治结果。7、13:45分演练 结束。此次无人员受伤,重在抢救过程。9、花xx报告演练 完毕,由车间主任作简单的演练总结。六、救援设备及物质蕾香 正气水、风油精、淡盐水、毛巾等七、注意事项1、演习将所需用品放到指定位置,相关物质安排到位。3、参演人员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现场,施救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听从指挥部的命 令,开展急救工作。施救结束后将所有人员带出事故现场撤到安全区域。4、暂时没有

4、任务的参演人员可站在一处等待派任务。演练结束后,所有参演人员站 成一排听车间主任发言。5、车间主任作完演练总结宣布演练结束后,所有演习人员撤出演习地点,恢复施 工秩序。高温中暑潜在危害:L可能会造成人员休克、死亡。2.可能会造成事故的迟报、漏报和不正确处理;应急资源:冰块、医用酒精、十滴水、含盐饮料、生理盐水、空调、风扇等启动条件:当在高温条件下,现场的工作人员如果发现某工人出现先兆中暑或轻度中 暑 症 状时应迅速处理,立即采取急救,并启动预案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 者处置措施:迅速将中暑 者移 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 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 热。用湿毛巾敷头部或用冰袋置于中暑者的头部

5、、大腿根部等处。若病人能饮水时,可 给病人饮水中加入少量食盐。报告应急指挥中心,暂时停止现场作业,对工作场所的通风降温设施等进行检查, 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工作环境温度。重度中暑者处置措施将中暑人员立即抬离工作现场,移 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 裤,以利呼吸和散热。用湿毛巾敷头部或用冰袋做简单的降温处理,并立即报告应急指挥中心,立即联系车辆,由救护组送至医院,或直接拔 打120急救。624暂时停止现场 作业,找出中暑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注意事项中暑后不要大量饮水,采用少量、多次的饮水方法,每次以不超过300mL为宜,切 忌狂饮。不要给中暑 者食用生冷瓜果和油腻食物,以免引发其它病症

6、。异常高温及人员中暑应急预案分级A先兆中暑:患者在高温环境中工作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 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一一A级应 急预案B轻度中暑:除有先兆中暑的症状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 现,体温升高至38.5度 以上。一一A级应急预案C重度中暑:(1)热射 病:是因高温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热平衡失调使 体 内热蓄积,临床以高热、意识 障碍、无汗为主要症;(2)热痉挛:是由于失水、失盐引起 肌肉痉挛;(3)热衰竭:主要因周围循环容 量不足,引起虚脱或短暂 晕厥。一一B级应 急预案室内通风差和室外设备的安装和维修及

7、露天施工作业时,以及在等高温场所工作时易造 成高温中暑等事故,威胁人身安全。高温中暑的预防L广泛宣传中暑的防治知识,使职工掌握防暑降温的基本常识。夏 季前做好各生产场所、值班室、办公室空调、通风设备的维护,确保职工良好的工 作环境。2 .在夏季高温作业中,做好职工防暑降温工作,调整作业时间,提供含盐0.3%清凉 饮料、防暑降温药品发放要及时到位,保证职工身体健康。3 .对有心血管器质性疾病、高血压、中枢神经器质性疾病、明显的呼吸、消化或内分泌 系统疾病和肝、肾疾病患者应列为高温作业禁忌症。4,在夏季高温期间主操作定期到生产现场进行巡回检查,发现有关问题及时进行解 决和处理。危急事件的应对必要设

8、施及物资准备在高温作业场所应在醒目位置设立警示标识。在夏季高温来临前应及时购置和发放含盐0.3%清凉饮料、防暑 降温药品等物资。在夏季高温作业中,做好对各有关工作场所通风降温设施的配置和完善。A级应急预案(1)迅速将中暑 者移 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 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 散热。(2)用湿毛巾敷头部或用冰袋置于中暑者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若病人能饮 水时,可给病人大量饮水,水内加少量食盐。(3)病人呼吸困难时,应进行人工口对口呼吸。(4)暂时停止现场作业,对工作场所的通风降温设施等进行检查,采取有效措施降低 工作环境温度。B级应急预案(1)将所有中暑人员立即抬离工作现场,移至阴

9、凉、通风的地方,并联系厂医护人 员立即到达现场进行施救工作。(2)通知信息中心,确保应急电话畅通。(3)暂时停止现场作业,对工作场所的通风降温设施等进行检查,找出中暑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工作环境温度,确保设备机组安全运行。(4)负责通知有关部门领导安排人员顶替中暑人员的工作,保障生产的连续性。(5)病情严重者立即联系 车辆,并由医护人员边抢救边护送至医院。必要时可并拔 打120急救。(6)根据现场事态发展,决定是否组织对该工作场所的人员进行疏散。高温中暑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 .高温中暑的起因1.1 高温作业、夏 天露天作业,当作业人员在高温(一般指室温超过35)环境中, 或炎夏烈日暴晒下从事

10、一定时间的劳 动,且无足够的防暑 降温措施,体内积蓄的热量不 能向外散发,以致体温调节发生障碍,如过多出汗,身体失去大量水分和盐分,很容易引 起中枢。L2在同样的气温条件下,如伴有高湿度和气流静止,更容易引起中枢。此外,带 病工作、过度 疲劳、睡眠不足、精神紧某也是高温中暑 的常见诱因。2 .高温中暑的危害高温作业、夏 天露天作业环境中发生中暑一般为具有热射 病症 状特点,由于高温环 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发病 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智模糊、血压下降,逐 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

11、力衰竭等。高温中暑的救治原则1 .中暑的救治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抢救是否及时,如能及时发现及治疗先兆中暑, 完全可以防止中暑的发生及发展;2 .高温中暑的救治原则是及时发现、就地处理、尽快抢救、预防为主、严防中暑后二 次伤害。高温中暑的预防与预警L引发高温中暑的危险源监控3 .高温预警分级3.1 高温预警条件高温预警信号分为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 色表示。其中,高温黄色预警信号的 标准是: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在35C以上;高温橙色预警信号的标准是:24小时内最高气 温升至37以上;高温红 色预警信号的标准是:24小时内最高气温升至40以上。3.2 高温预警方式、方法)应充分利用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或组织人员通知等方式,快捷、及时、准确地将 各类预警信息及等级传递给各部门、各岗位人员。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1 .负责人员后勤保障小组(办公室)负责常用高温中暑 应急物资和防暑 降温物品的采购、管理以 及发放工作。2 .物品清单急救担架、消毒用品、急救物品(湿毛巾、清凉通气药品)及各相应常用防暑 降温药 品:如人丹、防暑六间宝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