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面试云南省中学语文教师招聘教材教法与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面试云南省中学语文教师招聘教材教法与教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命题热点聚焦第一讲 阅读教学一、阅读教学的目标与原则(一)目标1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2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3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4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二)原则1学生热心投入与潜心实践相统一的原则阅读教学过程不仅是认知的过程,更是情感交流的过程。认知系统承担着接收、贮存和转化知识的任务;情感系统承担着启动、调节、维持和定向学习行为的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心智活动总是先由兴趣转化为动机,经由情感再上升为认知活动。因此,只有重视情感因素对学生认知所具有的导向促进作用,才能促使他
2、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有力地推动他们主动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质。2良好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统一的原则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发掘学生的智力因素,指导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去获得新知;主动移情会意。只有学生具备了明确的阅读动机、健康的阅读情感、坚强的阅读意志,并积极主动地投入阅读中,课本对学生的认知、感化、陶冶作用才能实现。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责任感和成就感,促使其非智力因素充分发挥作用。二、常用的阅读教学法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创造性地上好语文阅读课,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也
3、是“新课改新理念教学体系”的生动体现。一般来说,常用的阅读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一)背景揭示法 背景揭示法指掌握课文背景,揭示背景与课文内容的内在联系,达到理清作者思路,把握课本结构层次,掌握文章深层思想意义的目标的方法。如讲授小橘灯时,文章描绘的是1945年春节前夕在重庆发生的事情,作者并没有直接交代当时的社会背景。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尾朋友的语言:“有几个学生被当作共产党员抓走了,以后王春林也失踪了”从而得出国民党反动派疯狂镇压革命人民群众的历史背景。而在这种血腥镇压下,那小姑娘依然那么乐观、镇定、勇敢,更突出了小姑娘的品质。通过对背景的揭示,学生理解了文章中心和用小桔灯做标题的含义。
4、(二)标题引申法标题引申法指根据标题的结构特点,揭示标题、题眼,展示标题涵盖的课文内容,达到理清课文脉络,把握课文重点的目标的方法。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教学,教师先讲清标题的语法结构:“从到”,再揭示标题的题眼:“百草园”、“三味书屋”。然后启发学生思考:文章中哪些是写百草园?哪部分是写三味书屋?学生把握之后再思考:写百草园是怎样写的?写三味书屋为了什么?接着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仔细体会,领悟到三味书屋枯燥乏味的生活与百草园的有趣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而理解作者这样写的意图和实际产生的效果。这样脉络清楚,主次分明,使学生在阅读中懂得要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重点问题的方法。(三)线索梳理法线索
5、梳理法指根据课文的写作特点,梳理课文线索,进而深刻体会作者情感,准确、全面地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如枣核一文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是什么将相距万里的人连在一起,把朋友的心与与故乡连在一起?是几颗小小的枣核。由此可以看出这几枚枣核在朋友的心中是一种慰藉,枣核是贯穿金文的线索,这样能引导学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四)气氛渲染法 气氛渲染法指根据课文内容营造浓郁氛围,达到感染学生、引导学生领悟课文深层次意义的目标的方法。要引导学生把教材中的情和景,变成自己的内心体验。如春一文的教学,针对学生不能通过想象而接触作品意境的问题,刻意渲染气氛,先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读,让学生边听边思考,然后引导学生背诵与
6、课文有关的著名诗文。继而引导学生闭上眼睛,听课文录音,进入想象状态,想象春草的绿柔、春花的艳丽、春风的柔暖、春雨的细密。这样,学生能于对美丽的大自然的陶醉之中,深刻领会课文的思想意义。(五)人物展现法人物展现法指准确抓住课文人物形象的典型特征,结合人物的思想或精神,透彻把握课文中心的方法。如孔乙己一文的教学,一句“他是唯一一个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人”,就反映出孔乙己的思想特征,能引导学生准确地把握课文中心。这句话表现了孔乙己穷困潦倒但又不肯放下读书人架子的心态,是封建教育使他具有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封建教育使他轻视劳动,除了死读书,没有任何生活能力;封建教育使他在几乎沦为乞丐时仍
7、不肯脱掉那件标志他身份(读书人)的长衫。从这句表现人物典型特征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孔乙己的思想、生活情况,循此而做进一步思考,可知是封建教育使他形成了这样的人生观念。这样,学生就可以透彻地把握课文的中心批判封建教育对人们思想的毒害。(六)语段分析法语段分析法指基于课文的内容,通过对重点句、段的准确、透彻的剖析,分清课文层次,揭示层次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中心的方法。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多方探索,要牢记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这句名言,通过不断改变教学方法,把学生吸引到语文教学中来,从而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培养阅读教学能力(一)把自主意识引入阅读教学之中
8、在阅读教学中要激发全体学生的主动精神、自主意识,使他们展示自己的个性。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要的工作是激发学生学习阅读的兴趣,引起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欲望。教师应以“学为主体”去组织教学进程,既把“学为主体”作为施教的基本点,又使“教为主导”成为实现“学为主体”的根本保证。1巧问促趣引导参与教师利用巧妙的提问,或设置悬念,或创设诱人的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进而萌发思维活动的动机,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如学习草船借箭一课,教师提出:为什么课题中用“借”,而不用“骗”?让学生读课文,相互讨论,各抒己见,然后让学生归纳用“借”的好处:一是说明有借必有还,到以后战斗的时候“归还”;二是用“借”赞扬了诸葛
9、亮的神机妙算和为人;三是与文中的有关语句相照应。这样的问题学生感兴趣,参与其中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2质疑问难引导参与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大胆地质疑问难,大胆发表不同的见解,积极主动参与到阅读教学中。3大胆放手引导参与“教是为了不教”。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有一定基础后,教师就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疑难问题,自己辩别是非。如对线索比较明晰、内容比较简单的课文,教师可在课前有意地让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让他们自主地设计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提问、设计课后作业,让他们换位思考:“假如你是教师,准备让学生弄懂什么,学到什么,怎样上课?”等等,促使学生一丝不苟地、认真地阅读课文,精益求精地去设计
10、教学目标、课堂提问等。课中教师再进行抽查和指导,肯定学生的成绩并提出更高的期望,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参与的质量的提高不难想见。(二)把因材施教引入阅读教学之中要在阅读教学中因材施教教师必须重视并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教学目标分层;二是对课堂提问分档;三是对作业设计分类;四是对评价反馈分度。(三)把整体意识引入阅读教学之中阅读教学中必须把加强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融人到对学生进行的语言文字训练中,切忌为训练而训练,或游离于语言文字训练之外其进行内容分析、思想教育,而应使语言文字训练与提高整体素质熔为一炉。把训练语言、发展思维、陶冶情感交织在一起,达到一练多用,一练多能,步步深
11、化,整体提高的效果。(四)把竞争意识引入阅读教学之中 要引导学生敢于竞争,把竞争意识引入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教材创设竞争环境,像词语接龙比赛、朗读比赛、辨认比赛、看谁记得快比赛、看谁想得妙比赛等等,激发学生战胜或超过对方的欲望,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法去竞争,以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树立敢于竞争的信心。(五)把学法指导引入阅读教学之中阅读教学改革必须重视“怎样学”,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也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教法的改革和学法的改革必须同步,相互协调,使学生不仅“学会”更要“会学”,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素质。具体而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学习方
12、法的示范,对学习过程的指点,对学习规律的揭示,对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学法的选择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意愿;在学法的总结上,充分调动学生的个体思维;在学法的评价上,充分展示学生的个体感受;在学法的创造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才能。第二讲 写作教学一、写作教学的目标与原则(一)目标1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素 除了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与自信自由、有创意地表达的能力之外,注重通过写作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以使德育目标、智育目标、美育目标得到综合体现,也是中学写作教学的重要目标。注重学生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中最受感动的内容;珍视个人
13、的独特感受;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能具体地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视野和感情经验中取题立意,抒发真情实感,产生个性化和独特性的写作,克服作文“假、大、空”的毛病。2关注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之间的融合课程目标侧重写作实践,主张多写、多改,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提出写作次数、字数的量化要求:每学年作文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结合写作实践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系列能力要求,包括观察、表达、文体感、缩写、扩写、续写、改写、收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能力。(二)原则1开放性原则 要大力提倡自由状态下的写作
14、,给写作松绑。选题要丰富多样,形式要百花齐放,文体要自主选择,观点要各抒己见,字数应可长可短,不要用某种固定的范式去框定学生。提倡多写散文、随笔、杂感等受文体特征束缚小的作文,至于在写作上有特长的学生则可以鼓励他们尝试小小说、诗歌等的创作。2过程性原则写作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写作也需要特定的环境,坚决反对把写作限定在狭小的课堂时空的做法,要关注写作的过程,尤其是写作前的准备酝酿过程,要想方设法把这个过程与学生的阅读勾连起来,尽量使写作前的准备过程不仅是一种思维的整合过程,更是一种阅读过程,真正做到以阅读促写作,以写作促阅读。教师要大力支持学生创办文学社、读书社和刊行班级小报、班级散文集等等,以
15、形成浓厚的阅读与表达氛围,尽力避免出现在同一水平线上不断重复地“翻垃圾”的写作。3生活化原则要特别关注写作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下使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但也要注意,让学生关注生活并不是指让学生躲进个人生活的小圈子里低吟浅唱甚至无病呻吟。要清醒地认识到学生的生活毕竟是狭窄凡庸的,关注生活只能是引导他们关注大生活,去放眼世界,关注时代,从时代的浪潮中撷取写作的浪花,以它来思考生活,评判生活。写作要作品化,力求摆脱学生腔、政治腔,要指导他们用成熟的心智去思考表达,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二、常用的写作教学法(一)题型写作教学法题型写作教学法是一种使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文字
16、写作规律的学生,在预先设计好的、系统的“训练规程”的诱导、感染和刺激下,开阔思维,激奋情绪,丰富想象,产生兴趣,进而拓展创造性思维能力,完善思维,直至实现文字转化机制的写作教学方法。(二)事例分析教学法事例分析作为写作课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更能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发现问题的能力,促进师生的交互影响,做到教学相长。(三)过程写作教学法过程写作是近年来受交际语言学思想的影响,流行于西方教育界的一种写作课程教学法。这种教学法认为写作学习应当与学生的人生经验发生联系,成为一种有意图、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任何写作学习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写作教学的侧重点应由传统的篇章结构、语法、词汇,
17、转向对写作内容及写作过程的关注。在过程写作中,一篇作文的写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起草阶段和修改阶段。在过程写作中,要求教师有开阔的视野,有敏锐的观察,有得法的指导,善于表扬。在过程写作教学中要关注课堂教学环节。建议每次写作课均安排固定的写作练习项目。自由写作每次课占用10分钟,课堂日记每周一次或两周一次。其目的是保证汉字书写及写作的数量,避免因“集体讨论”等不易监控的课堂教学因素对于写作练习的冲击。还要关注范文的教学。课内范文应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具体方法可以由教师快速朗读范文,学生则用眼睛进行同速跟读。教师朗读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学生阅读的速度(根据课文内容难度可快可慢),提高学生的快速
18、阅读能力,这种方法有助于训练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取大容量语料信息的能力。同时,范文应偏重文章框架结构的学习和借鉴,至于范文的话题及语言,学生在个人写作中自然会去揣摩和学习。最后要关注学生作文的修改。三、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一)引导学生多观察外物,是写作的本源和坚实的基础,它是在写作主体的认知结构中被感知、认识和接纳的。有的学生写作脱离实际,生搬硬套;有的学生字词不够,就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还有的学生拿起笔来不知道写什么,折腾了半天还是不知所云。为何会产生这些现象呢?归根结底,在于学生平时积累少,没有养成细心观察、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文章自然写不好。教材中每一篇范文都是文字优美、结构完整、内容丰
19、富的作品,其作者多是以生活为写作素材,通过细致人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使文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全景式地扫描生活,以自己的心去感受、理解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如“以自然景观”为话题的习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观察,如在放学路上、公园里、家里的庭院中观察过的花草树木;又如晚间繁星、日出日落、雨后彩虹,或者在外出旅游时,看过一些奇特的景观等等都可作为写作素材,引导学生去体验身边自然之美。有这样一句话:“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三)引导学生多积
20、累 提倡学生多阅读文章的同时,鼓励学生多积累一些好词好句。“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学生应对所读之书熟读精思,融会贯通,以积累材料,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并加以迁移,运用到作文中去。当学生有了丰富的语言储备后,作文时就能随心所欲地表达。教师应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本子,把读到的漂亮词语、精彩句子记在本子上。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只有把这些记下来,才能时常温习,不至忘掉。这样,写作时才能手到擒来。 (四)布置学生多练笔 多练笔,不断把掌握的写作知识到运用到写作中,从而加快写作知识转化为写作技能的进程,可以说这是提高写作水平最关键
21、的一个环节。清代唐彪曾这样说:“谚云读十篇不如做一篇。盖常做则机关熟,题虽甚难,为之亦易;不常做,则理路生,题虽甚易,为之则难”大概的意思是说,读十篇文章也不如写一篇文章收获大。常写,作文的方法、道理就熟练,即使题目很难,写起来也觉得容易;不常写,作文的方法、道理就生疏,即使题目很容易,写起来也会觉得很难。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读十篇不如做一篇”的道理,要求学生经常进行认真的练习,进而逐渐摸索出作文的“思路”。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常写日记,学生写过一段时间的日记后,笔头练熟了,素材也积累多了,写作时可从中发掘一些素材,写作的难度相应减轻了,写作的水平自然而然地提高了。(五)改革课堂作文
22、教学教师在进行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的写作教学时,更应该对以往格式化的枯燥无味的作文教学模式实行改革,化被动为主动,变单向接受为双向交流。改革以往“读题一审题一分析范文一写作”的写作指导结构,以“学生感受一教师点拨一师生互相交流一实践写作一合作评改”的结构取而代之。在师生共同参与或学生互相合作下,把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推向高潮。引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现写作的规律,激发写作的兴趣。(六)鼓励创作,相互交流俗话说:“乐此不疲。”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性创作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
23、中,必须鼓励学生创作,培养他们创作的兴趣,而推荐发表学生的文章是激发学生创作的一个好办法。每次作文课后,教师要从学生的作文中选出一些较佳习作,在班上宣读或展出,并积极向相关刊物推荐发表,以点带面,让学生感受到作文带给自己满足感、成功感,大大提高他们创作的积极性。(七)注重作文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对学生文章的评价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据学生的写作水平给予他们的作文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对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要及时表扬。这样做,能让一些作文水平稍低的学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附:经典教案春【教学目的】1领会文中
24、描写景物委婉细致,用词准确、生动,比喻形象鲜明的语言风格,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2朗读、背诵。【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步骤】一、复习旧知识,展现春的意境今天,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了阳光明媚、春风飘拂、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杜甫在绝句中是怎样描绘*的?(学生背诵:“两个黄鹂呜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又是怎样描绘的?(学生背诵:“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舜钦在淮中晚泊犊头的
25、诗中又是怎样写春的呢?(学生背诵:“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二、进行比较,激发兴趣以上背诵的诗都是绝句,容量有限,是取一个景物或两三个景物来写春的,今天学的散文春写的景物可多了,有山、水、草、树、花、鸟、风、雨等等。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呢?再说,春就在我们身边,现在我们就欢乐地生活在阳春三月的日子里,文中写的这些景物的姿态、色彩等等你注意到没有呢?让我们细读课文,领略大好春光,寻找与作者观察的差距。三、学生朗读全文1提出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2文中从迎接春天写到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再写到歌颂春天,读后分析每一节都写什么了。3注意正音:巢cho,应和h,酝
26、酿yn nin g,晕yn。四、讲读体会1第一段:迎春(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近”用得十分准确,告诉我们春天还未来到。(2)轻声读第1节,体会四个词尾的作用。两个“着”,两个“了”,给我们以非常柔和、亲切的感觉。2第二段:绘春春终于盼来了,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作者满怀喜悦的心情,先用一句话对春回大地作了概括的描绘,然后再分别作细致的描绘。(1)齐读总写的一句话“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一切”说明了什么?说明没有一个例外。“然”,是词尾,表示状态
27、,样子的意思。(2)朗读第2节。总写春回大地后,先分别描绘了哪些景物?是怎样描绘的?分别描绘了山、水、太阳的脸。朗润:明朗,润泽。“朗润”是怎样一幅图景呢?出示月历上山景彩色照片;再叫学生看外语课文的,Look and say里第140幅“hill”那幅画,那座山,就是润泽的样子。水涨zhng“朗润”、“涨”、“红”,非常准确地描绘了春天的山、水、太阳。背诵第2节。(3)第3节写小草,写得很细。是从哪些方面写的?哪些词用得特别好?钻,写生命力。嫩,写质地。绿,写颜色。满是的,写范围。软绵绵,写姿态。“钻”,用得非常好,写出了草旺盛的生命力,人盼望着春天,草从泥土里钻出来,盼望春天。草好,人欢乐
28、。朗读、背诵。(4)第4节写什么呢?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展现一派怎样的景象?树,花,蜜蜂,蝴蝶,野花。 眨zh赶趟儿:争先奔赴目的地的意思。写花的争春,花的色彩,花的甜味,结的果实。花下是怎样的情景呢?有一个词用得特别好,哪个词?“闹”,“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为什么野花会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的?没有明写风,但风寓在其中;没有明写太阳,但太阳寓在其中。比喻用得形象生动。细笔描绘了一幅繁花似锦、昆虫喧闹、春意盎然的美景,色彩鲜艳,层次分明。朗读、背诵。(5)第5节写风,写鸟,写牧童的短笛。是怎么写的呢?背诵僧人志南的诗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
29、柳风。”写风的“抚摸”,风的芬芳馥郁,鸟的呼朋引伴,短笛的嘹亮。鸟清脆的声音,轻风流水的声音,牧童短笛嘹亮的声音应和着,构成了一首非常动听的春天交响乐,和谐优美,此起彼落。朗读。(6)雨中景色的描绘同样十分动人,先写雨的形态,再写雨中景色。把写雨的形态的两个词找出来。“细”和“密”。两个比喻形象生动。接着写雨中屋、雨中树、雨中草、雨中人,是怎么写的呢?朗读第6节,开展想象。“绿得发亮”、“青得逼你的眼”,把树木、小草经春雨淋浴后的鲜艳色彩描绘得十分逼真。“逼”什么意思呢?可以用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诗中的一句诗来形容:“两山排闼送青来”,推开门,两座山相对,青翠的颜色直逼眼帘。给人以逼迫的感受。
30、雨中景是静的,但静中又有动,笔笔紧扣春天。(7)第2到6节着重写景,第7节着重写人。寥寥几笔,天上地下,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都写到了。一年之计在于春:“计”,计划。一年中要做的事,一年的计划,在春天要好好地打算打算。工夫:时间。朗读第7节,体会:寥寥几笔,有景有人,勾画出了春光无限好的美景。(8)小结。第二段绘春是全文的重点。细笔描绘,绘声绘色绘态,绘动绘静,语言非常生动。比如说,写草的生命力,用“钻”;写热烈的气氛,用“闹”:写小草的青,用“逼”。细致的描绘来自哪里?细致的观察。观察以后还要怎样呢?表达出来。要仔细读书,积累词语,描绘起来就会形象生动了。3第三段:颂春(1)朗读8、9
31、、10节。(2)在绘春以后,作者满怀喜悦的心情来颂春,用了什么手法呢?用比喻手法。三个比喻有联系有区别,使春意越来越浓。先喻为娃娃,再喻为小姑娘,最后喻为健壮的青年,从不同角度写,写春的成长,把春天的生机盎然、千姿百态、青春活力描绘得十分动人。【作业】1诵读全文,仔细体会本文遣词造句的妙处。体会那些像小河里的水流淌一样的词句是怎样从笔端流淌出来的。2下周去长风公园春游,仔细观察春景,领略大好春光,写一篇春天的歌,也可自己拟题。【板书设计】(略)又记:第二次教春时,吸取了前次教得细碎的教训,重点放在朗读训练上,对内容只作了粗线条的分析,学生读得比较流畅,但在写作上反映出的效果反而不及前次。第一次
32、抓住细笔细绘的特点引导学生仔细品味,学生在习作上明显地进了一步,写景不是大而化之,笼笼统统,而是具体得多,生动得多。要注意补救教学中的不足时,但不能把长处也甩掉。(教案略)又记:第三次教春时,又作了较大的改动。一是加强了单元教学,把春、海滨仲夏夜、香山红叶和济南的冬天结合起来考虑,除抓住特点,比较异同外,引入课文也重新作了设计。设计是这样的:法国雕刻家罗丹曾这样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大自然的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它不同于巧夺天工的工艺美,也不同于绕梁三日的音乐美。然而,它似乎是各种美的组合。尤其是我们祖国壮丽的山河,真是美得令人陶醉,在
33、香、夏、秋、冬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展现出不同的美姿。现在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组描写四季景物的情文并茂的散文。通过反复诵读,咀嚼推敲,来领会它们精彩的写法和表现出的情境美。二是加强思维与语言的训练。先给学生就春草的描绘进行分析,明确写了些什么,从哪些角度描绘的,哪个词或哪些词用得特别精当,描绘时主要运用哪些方法。然后帮助同学自读课文,有条理地进行分析。学生把理解、口述、朗读结合起来,学习的效果比较好。(教案略)经典真题回顾一、选择题为了疏通学生的思路而设计搭台阶性质的问题,这种提问形式是( )。A启发式提问 B疏导式提问C质疑式提问 D探究式提问【答案】B【解析】疏导式提问的实质是把一个比较复
34、杂而困难的问题分解为一系列比较容易理解的小问题,逐一引导学生作答,这是一种化难为易的提问技巧。教师设计搭台阶性质的问题疏通学生的思路就是将复杂的问题化为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一步一步作答。二、简答题传统写作教学的主要经验有哪些?【答案】(1)注重基本功训练;(2)多读、多写、多改;(3)从模仿入手;(4)先放后收。三、论述题【答案】(1)美读:让学生领悟情感美。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而美读是学生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和获得作品美感的基本途径。它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把储存信息的符号载体还原成作者所要传达的真情实感,使作品中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使学生进入角色,与作品中的人物
35、一起分担喜怒哀乐,直接受到作品的感染熏陶。(2)遵路:让学生体察文思美。就是让学生领会作者写作的思路、布局谋篇,以便发掘文章的思想内涵及艺术匠心、美学趣味。(3)入境:让学生理解意蕴美。入境就是要把学生引入作品所描写的特定意境中,使学生似亲眼所见,亲身所历,似言出己口、情出己心,通过自己的体悟,深入认识作品的思想意蕴和美学价值,从心里说出一个“好”字,一个“关”字。入境不仅使学生对美的事物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稳定的情感、意志、性格,并进而使他们所获得的审美经验转化为行为的技能技巧乃至理念、信仰、世界观。(4)悟文:让学生感悟语言美。指导学生理解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品味炼字的贴
36、切和用语的精妙。可以使学生既受到语言美的熏陶,又从中吸取语言滋养,逐步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5)勤笔:让学生借鉴文学美。就是引导学生自己拿起笔来从作品中借鉴美、模仿美、表现美、创造美。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渗透审美教育,是课程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加强德育渗透,提高未来劳动者素质的必要举措。高分同步强化训练一、填空题1单元教学设计的常规内容有:_;_;_;_。【答案】教学要点;教学目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2归纳段意的主要方法有_;_。【答案】摘要法;综合法二、选择题文章的写作特点主要指和文章特定的内容相适应的最基本的写作方法。请指出下列课文的写作特点。 (1)高尔基海燕 (2)诗经硕鼠
37、 (3)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4)鲁迅狂人日记A对比 B比喻C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 D象征【答案】(1)D (2)B (3)A (4)C三、判断题1教学大纲是最重要的教学参考资料。【答案】错误【解析】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参考资料。四、简答题1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包括哪些内容?【答案】(1)写字习惯,即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说普通话的习惯;(3)读书看报的习惯;(4)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5)默读的习惯;(6)积累语言的习惯;(7)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2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哪些实践应用能力?【答案】对于识字写字和汉语拼音教学来说,应强调能识、能写、能说;在阅读教学方面,要重点帮助学生丰
38、富积累,形成语感,能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写作教学要培养学生实际的表达和交流能力;口语交际中强调文明的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能力;信息素养方面要强调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五、论述题1论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特点。【答案】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特点有:(1)内部活跃。全国和省、市、县地方的语文教学法研究会、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等相继成立,广大教师既是实践者又是研究者。同时,各种语文教学研究刊物和论著也相继问世。语文教苑呈现出学会林立、论著迭出的生动景象。(2)东西方教育思想碰撞激烈。随着互相参观、访问、举办国际性学术研讨会等交流活动的开展,以及译文
39、、译著的出版,西方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育制度、教学方法、教育教学实验成果等潮水般涌入国门。虽然一时间良莠难辨,取舍难定,但激起了思考,引发了改革的欲望。(3)众多的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层出不穷。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材教法等不同内容,整体、单项等不同层次,大规模、单位或个人等不同范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改革实验,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探讨之深,持续之久,都是空前的。2为什么作文教学要与现实生活直接联系?主渠道是什么?【答案】学校教育是为学生参加未来的社会生活做准备,未来的社会生活是现实的社会生活的延伸,现实的社会生活是未来的社会生活的起点,所以学校教育不能与现实的社会生活脱节,也不能忽视准备期的学
40、校生活。作文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个具体内容,所以作文教学也要与现实的社会生活和学校生活直接联系。学校教育是科学文化再生产的的主阵地,决定了它的简化(过程)、纯化(科学性)和规范化(系统性)的特点,也决定了学校课程必须以传授人类历史文化精华为主要任务,人的创造能力必须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发展起来。否则,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就得不到保证,也就失去了培养和发展创造能力的基础。这项任务主要靠学科课程来完成。但是已有科学文化的再生产必须与最新科学文化的生产过程相联系,历史文化必须与现实文化相联系,才能验证和改造传统的科学文化,创造新的科学文化,这项任务主要靠活动课程来完成。在作文教学中,系统的写作能力训练主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与社会生活和学校生活直接相联系的写作能力训练主要在作文活动课程和课外作文活动中进行。所以,作文教学与现实社会生活和学校生活直接联系的主渠道是作文活动课程和课外作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