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3-2024学年度初中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测试七年级语文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3-2024学年度初中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测试七年级语文试题.doc(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七年级期末质量调研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本试题共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并同时将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题规定的位置。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题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用0.5mm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庇护(p) 蜷伏(qun) 纯粹(cu) 拈轻怕重(nin)B.滑稽(j) 脊梁(j)
2、 称职(chng) 随声附和(h)C.嗔怪(chn) 粗犷(gung) 霎时(sh) 咄咄逼人(du)D.怅然(chng) 莅临(l) 星宿(s) 杞人忧天(q)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帐篷 绿茵茵 惊慌失措 人声顶沸B.决别 选举权 大相径庭 精益求精C.分歧 蓝汪汪 混为一谈 见异思迁D.云宵 彩棱镜 美不胜收 油然而生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秦始皇兵马俑展览开始后,参观的人便接踵而至地到来B.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C.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老师和其他同学请教。D.各级用人单
3、位越来越重视人才梯队建设,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通过这次汉字书写大赛,使同学们重新认识到了汉字的魅力。B.中国政府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C.工信部表示将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进度预计年底全国5G基站数超过60多万个。D.广大市民综合素质的高低,是成功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5.下列各句中,与“广大医护工作者可歌可泣的抗疫事迹深深感动了我们。”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3分)A.我们被广大医护工作者可歌可泣的抗疫事迹深深感动了。B.广大医护工作者可歌可泣的抗疫事迹怎能深深感动了我们?C.我们怎能不被广大医
4、护工作者可歌可泣的抗疫事迹深深感动呢?D.广大医护工作者可歌可泣的抗疫事迹把我们深深感动了。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尊君”“家君”前者是谦辞,是指自己父亲;后者是敬辞,是对别人的父亲的尊称。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C.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D.寓言一般短小精悍,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二、(33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9题。(共9分)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
5、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7.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屠大窘 窘:惭愧 B.恐前后受其敌 敌:攻击C.其一犬坐于前 犬:像狗一样 D.一狼洞其中 洞:打洞8
6、.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3分)A.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人不知而不愠B.两狼之并驱如故 择其善者而从之C以刀劈狼首 非淡泊无以明志D.其一犬坐于前 闻之于宋君9.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选自聊斋志异,写了屠户杀狼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狼的贪婪、凶恶、狡诈的本性,嘲讽了恶狼自取灭亡的可笑下场。 B.故事的情节是围绕屠户与狼展开,可以依次概括为: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C.第段“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等,表现了户丢掉幻想准备抵抗的决心和行动,也表现他的机智。 D.结尾作者在叙事的基础上发表议论,从“狼”上升到“禽兽”,意思是像狼一样的恶势力都终将失败,升华了文章
7、主旨。(二)课外文言文阅读(8分)释盗遗布 陈寔,字仲弓,为太丘长。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呼其子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喜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成性,梁上君子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伏罪。寔曰:“观君形状非恶人,应由贫困。”乃遗布二匹,令改过。自此一县无盗。 (节选自后汉书陈传)【注释】陈寔(sh),东汉时的官员,名士。阴:暗中。遗(wi):赠送,给予。10.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一处)(2分)不 喜 之 人 未 必 本 恶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乃遗布二匹,令改过。1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陈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三)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13
8、题。(共7分)野步(宋)周密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13.对于诗歌的分析,下列有误的一项是:( )(3分)(将本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选择题区域的对应题号后)A.诗人在这首诗中,以清新优雅的语言,描绘了郊野散步所见的景色。B.“麦陇风来翠浪斜”中的“翠”字描绘出麦色,充满了浓郁的春天气息。C.“草根肥水噪新蛙”写出稻田里的肥水滋养着新生的青蛙,蛙叫声聒噪,使人心烦意乱。D.“翠浪”、“新蛙”分别从视觉、听觉角度写了春天的景象,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14.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表达效果?(4分)(四)根据原文默写15.按要求填写
9、相应语句。(共10分。每空1分。)(1)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3)夕阳西下,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正是江南好风景, 。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5) ,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6)不知何处吹芦管, 。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7)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8)河流大野犹嫌束, 。 (谭嗣同潼关)(9)论语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一句话是: , 。三、名著阅读(11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那唐僧在马上,又唬得战战兢兢,不能言八戒在旁边又笑道:“好行者!风发了!只
10、行了半日路,倒打死三个人!”唐僧正要念咒行者急到马前,叫道:“师父,莫念!莫念!你且来看看他的模样。”却是一堆粉骷髅在那里。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在此迷人败本,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1)上文出自经典名著西游记,作者是明代文学家 (人名),选文涉及的故事情节是 (3分)(2)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这几个人物形象各具特点,在这四个人物形象中任选一个你最喜欢的,结合西游记的内容情节(本题情节除外),说说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4分)(3)西游记第一回共五千五百字左右,而对联(含回目)就有近九
11、十副。其中有一副上联是:“千株老柏,带雨半空青冉冉”,请将下列打乱顺序的词语组合成下联,写在横线上。(4分)上联:“千株老柏,带雨半空青冉冉”下联: , 。一壑 万节 含烟 色苍苍 修篁四、记叙文阅读(2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1题父亲的自行车那次回老家,父亲说自行车丢了。“唉,真倒霉,到莱场买菜,一转头自行车就没了。”丢就丢了,再买一辆,又不值多少钱。”我对父亲说。父亲没有吭声,只是神情沮丧,仿佛多年前和我赶集走散的光景。 记忆里,父亲的自行车是在我五六岁时买的。那时,父亲在镇上的供销社上班,母亲在乡下务农。父亲为了方便回家干农活儿和照看我们花费半年的工资买了辆凤凰牌自行车。 有了自
12、行车,我和弟弟就有了期盼。每天晚饭前我们俩就坐在门槛上焦急地等待父亲当隐隐的铃声从远处传来,我们便赛跑一般穿过那打谷场,跨过小桥,朝竹林那边的石子路冲去。我们赛跑只是为了能坐在前面的横梁上按铃铛。自然我总是比弟弟跑得快。往往是等到我兴奋地把铃铛按得叮当直响时,弟弟才气喘吁吁地赶到。父亲像先前抱我一样把弟弟抱上后座,乐呵呵地推着我们回家。 最快乐的等待在节日里,因为父亲的自行车上比往常多了月饼、糖果之类的东西,它们是那时最美味的食品。太阳刚刚偏西,我和弟弟就已经在门前翘首以待。我们一边等待,一边讨论,一边想象自行车满载而归的情形。等待的时光快乐而漫长。或许是单位加班的缘故,或许是我们心情焦急的错
13、觉,父亲在节日里似乎总回来得晚些。太阳都落山了,父亲还没有到家。“爸爸回不回来呀?”弟弟担心地问。“怎么不回来?你听,铃声!”其实并没有什么铃声,我只是哄他。“好像有。”弟弟侧耳倾听,但很快又失望了。记忆里,总是在我们略略失望时,特别悦耳的铃声响起。于是,我们又赛跑着上路。不过,这时的我们不是争坐前面,而是争提食品。父亲取下食品,每人手里放一包。我们小心翼翼地往家提,生怕有半点儿闪失。记忆里也有不快乐的时光。我和弟弟常常同时生病,而且常常在夜晚。等到忙碌一天的父亲准备休息时,我们便开始发烧。为什么我们的病总在晚上发作?我很不明白。我只记得,父亲把我们一前一后放在车上,急匆匆地往镇卫生院赶,父亲
14、要推六七里路才能到达。有时,月光如水,静静地铺在路上,铺在父亲的背上,显得那么温柔;有时,满天星辰,每一个亮晶晶的星星都在向我们眨眼,似乎是责备我们又惹父亲劳神;有时,夜黑似漆,父亲和自行车在黑暗中一步一步艰难地摸索,而我们常常就在自行车上睡着了。轮到我们上学,父亲的自行车便成了我、弟弟还有二哥的公交车。父亲便请会木工手艺的二叔在车的后座上加了一块结实的木板。我和二哥坐在后面,弟弟则坐前面。父亲骑得十分吃力,只见他身体竭力前倾,两脚费力地向前蹬,布满汗滴的额头上,根根青筋突起。若逢雨天,他骑得更吃力,汗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分不出哪是汗水哪是雨水。但无论天气如何,父亲都坚持把我们按时送到学校,从未
15、让我们迟到。他说,要是连时间都不能保证,肯定啥事情也做不好。我们的学习再也不需要父亲操心。我们在学校从不偷懒,成绩也从未让父亲失望过。 父亲黯然的神情让我想起过去,也许父亲和我一样并不在乎买自行车的钱,在乎的只是逝去的岁月,而我更多了一份对父爱的深深谢意。17.文章围绕“父亲的自行车”写了四个场景,请根据提示简要概括。(4分)平日里A节日里“我”和弟弟期待节日食品的情景生病时B上学时父亲风雨无阻送孩子上学的情景18.品味语言,回答下列问题。(9分)(1)结合语境,赏析第段加点的词语。(3分)当隐隐的铃声从远处传来,我们便赛跑一般穿过那打谷场,跨过小桥,朝竹林那边的石子路冲去。(2)从修辞的角度
16、赏析第段划线句(3分)有时,满天星辰,每一个亮晶晶的星星都在向我们眨眼,似乎是责备我们又惹父亲劳神。(3)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3分)父亲骑得十分吃力,只见他身体竭力前倾,两脚费力地向前蹬,布满汗滴的额头上,根根青筋突起。19.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文章结尾这句话的理解。(5分)父亲黯然的神情让我想起过去,也许父亲和我一样并不在乎买自行车的钱,在乎的只是逝去的岁月,而我更多了一份对父爱的深深谢意。20.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4分)21.本文在构思和写作方法上富有特色,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5分)五、(60分)22.按要求作文留意观察
17、,用心感受,人生的旅途处处是课堂一一学校里,老师和同学陪你畅游知识的海洋;自然界,飞鸟和落花带你领略生命的色彩;生活中,家人和朋友伴你感受真情的温暖一定有那么一课,让你感受深刻,获益匪浅,在你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请以“我会记住这一课”为题目,写下你难忘的经历吧!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XX”代替,否则扣分;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七年级语文试题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2021.1一、(20分)1C 2C 3D 4B 5B 6.A 13.C评分意见:每题3分。 二、(35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共9分) 7A 8A
18、9.B 评分意见:每题3分。(二)课外文言文阅读(共8分)10.不喜之人/未必本恶评分意见:2分。11.于是赠给他两匹布,让他一定要改正过错。评分意见:本题3分。重点词“乃”“令”等翻译正确,且语句通顺即可得分。12(1)陈寔对梁上君子不加惩罚,反而赠送给他两匹布,从中看出他宽宏大量。(2)陈寔对梁上君子偷盗行为并不责罚,而是进行教育,从中可见他教育有方,以德化人评分意见:本题3分。结合文章内容1分,用原文或者自己概括都可以;分析人物特点2分。【参考译文】陈寔,字仲弓,为太丘县令。一天,有一个小偷伏在屋梁上准备行窃,陈寔见到后,把自己的儿子喊过来,教训说:“不好的人,并不一定是生性如此,乃是习
19、惯所养成的,屋梁上那一位就是这样的人。”一会儿,屋梁上的小偷跳下来,跪在地上认罪。陈寔说:“从你的外貌上看,您并不是恶人,应该是由贫困造成的。”于是,赠给他两匹布,教他一定要改正。此后,这人再没有做过小偷。(三)诗歌阅读(共7分)14.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蝴蝶”人格化,和煦的春风让纷飞的蝴蝶陶醉了,生动形象写出蝴蝶为野草花的鲜艳芬芳吸引,以致沉醉花丛,流连不去的情态,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的喜爱,与内心的闲适。 评分意见:本题4分。修辞2分,分析2分。(四)15根据原文默写(1)随君直到夜郎西;(2)海日生残夜;(3)断肠人在天涯;(4)落花时节又逢君;(5)遥怜故园菊;(6)一夜征人尽望乡;
20、(7)夜阑卧听风吹雨;(8)山入潼关不解平;(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评分意见:本题10分。每空1分,填写正确且无错别字方可得分。三、(共11分)16.(1)吴承恩 三打白骨精评分意见:作者1分,故事情节2分。(2)网络下载仅供参考。性格特点:唐僧:俗姓陈,小名江流,法号玄奘,号三藏,原为佛祖弟子金蝉子投胎。他勤敏好学,悟性极高,前往西天取经。他善良仁慈,却常不能明辨是非;虽然满怀理想主义,却显得有些迂腐。但他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不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不言放弃,在徒弟们的帮助下,他从西天取得真经,被封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花果山灵石孕育而成,拜须菩提为师,习得七十二变化和筋斗云,武器是金
21、箍棒。孙悟空大闹天宫,自封为齐天大圣,被如来佛祖压制于五行山下。五百年后他拜唐僧为师,同往西天取经。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怪,屡建奇功,然而三番两次被师傅唐僧误解、驱逐。最终师徒四人历经艰辛到达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经。孙悟空聪明、活泼,勇敢、忠诚,疾恶如仇,是机智与勇敢的化身,被加封斗战胜佛。猪八戒:原为天宫中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罚下人间,错投猪胎,长成了猪脸人身,后被孙悟空降伏,随唐僧西天取经。猪八戒的兵器是九齿钉钯,它虽好吃懒惰,却是孙悟空的左膀右臂;虽然自私自利,但能顾全大局;虽憨厚率直却粗中有细。最后猪八戒修得正果,被封为净坛使者。沙僧:又名沙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
22、上打碎了琉璃盏,惹怒了王母娘娘,被贬入人间,在流沙河畔当妖怪,使用的兵器是降妖宝杖,后被唐僧师徒收服。他勤劳稳重,任劳任怨,默默奉献,取得真经后被封为金身罗汉。评分意见:本题4分。能结合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点,言之成理即可。情节2分,性格特点2分。(3)万节修篁,含烟一壑色苍苍评分意见:本题4分,答对半句可得2分。四、记叙文阅读(共27分)17A“我”和弟弟赛跑争位的欢快情景B父亲夜晚送孩子治病的温馨情景评分意见:本题4分。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18(1)冲:快速的奔跑,生动形象写出了我们飞奔过去的速度之快,表达了我们迎接父亲的急切,迫不及待。评分意见:本题3分。词语解释1分,表达效果2分。(2
23、)拟人,赋予星星人的情态,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我们生病不让父亲省心,惹父亲劳神的愧疚。评分意见:本题3分。修辞方法1分,表达效果2分。(3)动作神态描写,通过“蹬”“青筋凸起”等字眼,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父亲骑车带着我们的艰难吃力,表现了父亲对孩子的爱,也表达了对父亲的心疼和感激。评分意见:本题3分。描写方法1分,表达效果2分。19. 父亲的自行车丢了,神情黯淡,因为自行车承载着那段岁月中的美好回忆,日子虽艰难却有温馨的陪伴,有父亲对孩子的爱,寄托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与感激之情,点明中心,升华主旨。评分意见:本题5分。解释语句2分,深层含义和作用3分。20. 从“但无论天气如何,父亲都坚持把我们按时送到
24、学校,从未让我们迟到,”可以看出父亲是个认真守时的人。从“要是连时间都不能保证,肯定啥事情也做不好”。看出父亲重视教育孩子;从我”和弟弟翘首以待父亲给我们带吃的情景,还有父亲夜晚送孩子治病的温馨情景, 可以看出父亲关爱孩子,疼爱孩子。评分意见:本题4分。结合内容2分,人物特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21.(1)以自行车为线索,贯穿全文。文章通过回忆我们在父亲自行车上成长,父亲与孩子生活情景的点点滴滴,再现父亲对孩子的挚爱之情,寄托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与感激之情,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照应题目。(2)首尾呼应。开头写父亲丢失自行车神情沮丧,引出下文父亲的自行车陪伴我们长大,陪伴我们家走过艰难的时光
25、。结尾写父亲黯然的神情,感受到了父亲对孩子的挚爱之情,寄托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与感激之情。照应开头,首尾呼应,让文章结构浑然一体。又点明中心,升华主旨。(3)倒叙。先写了父亲的自行车丢了,再叙述买自行车以及回忆我们在父亲自行车上成长,父亲与孩子生活情景的点点滴滴,再现父亲对孩子的挚爱之情,寄托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与感激之情。倒叙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评分意见:本题5分。构思写法2分,结合内容1分,作用2分。其他写法言之成理即可。五、作文。项 目评 分 细 则基础等级一类文(3648分)思想健康,切合题意,内容充实,中心突出,感情真挚,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详略得当,语言顺畅,符合文体要求,书写美观
26、,卷面整洁。二类文(2435分)思想健康,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充实,中心明确,感情真实,结构比较完整,层次比较清晰,详略基本得当,语言通顺,基本符合文体要求,书写规范,卷面较整洁。三类文(023)思想健康,偏离题意,内容比较空泛,中心不够明确,感情虚假,结构不完整,层次不够清晰,详略不得当,语病较多,文体混乱,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发展等级(012分)选 材文 采创 新素材丰富素材新鲜见解新颖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用修辞文句有表现力构思新巧想象有独到之处表达有创意有个性色彩减分无题目、写错题目扣2分。错别字、标点每处错误扣1分,最多扣5分。重复的不计。字数不足每少50字扣1分。1基础等级从思想、题意、内容、感情、结构、表达、文体(考生所选文体)、书写等方面综合分类评分;发展等级不求全面,只要具备一项指标以上即可酌情评分;经大组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判为三类文,且不给发展等级分。2每份作文实际得分基础等级分发展等级分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