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实验报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原理实验报告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通信原理实验报告答案篇一:通信原理试验报告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 通信原理 试验名称专 业 通信工程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老师 2022 年 12月 16 日 试验一 试验名称抽样定理和PAM调制解调试验 评分 试验日期 2022 年 12 月 12日 指导老师姓名 专业班级学号 一、试验目的: 1、通过脉冲幅度调制试验,使学生能加深理解脉冲幅度调制的原理。 2、通过对电路组成、波形和所测数据的分析,加深理解这种调制方式的优缺点。 二、试验要求: 驾驭抽样定理,理解脉冲幅度调制的原理。 三、试验内容: 1、 视察模拟输入正弦波信号、抽样时钟的波形和脉冲幅度调制信号,并留意视察它们之间
2、的 相互关系及特点。 2、 变更模拟输入信号或抽样时钟的频率,多次视察波形。 四、试验记录: 未经抽样的波形: 图一 PAM自然抽样波形: 图二 平顶抽样波形: 图三 “PAM-SIN”和“OUT”波形的对比 1 图四 “PAM-SIN”和“OUT”波形的对比2 图五 五、试验结论与体会 在本次试验中,我进一步理解了脉冲幅度调制的原理,学会运用抽样定理进行无混叠抽样,假如抽样频率选择不当就会导致混叠现象的出现。通过对平顶抽样和自然抽样的对比加深了对二者之间区分的理解。自然抽样的已抽样信号ms(t)的脉冲“顶部”是随m(t)改变的,即在顶部保持了m(t)改变的规律。平顶抽样的已抽样信号其每一抽样
3、脉冲的幅度正比于瞬时抽样值,但其形态都相同。在实际中,平顶抽样的PAM信号经常采纳保持电路来实现,得到的脉冲为矩形脉冲。同时我也进一步了解到:由于在离散点取值,直流重量被滤除,所以已抽样信号中不含直流重量;系统失真可能是采样频率选取不当引起也可能是系统噪声引起;因为抽样信号的频率远高于输入信号的频率,采纳低通滤波器可以滤除抽样时钟信号使信号无失真还原。由此我们在理论课上所学的学问在试验中得到了很好地验证,提高了我们理论结合实践的实力。 试验二 试验名称移频键控FSK调制与解调试验 评分 试验日期 2022 年 12 月 12日 指导老师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 一、试验目的: 1、 驾驭用键控法产
4、生FSK信号的方法。 篇二:通信原理试验一思索题答案 通信原理试验指导书思索题答案 试验一:信号源试验 1、 位同步信号和帧同步信号在整个通信原理系统中起什么作用? 答:位同步和帧同步是数字通信技术中的核心问题,在整个通信系统中,发送端根据确定的时间依次,逐个传输数码脉冲序列中的每个码元,在接收端必需有精确的抽样判决时刻(位同步信号)才能正确判决所发送的码元。位同步的目的是确定数字通信中的各个码元的抽样时刻,即把每个码元加以区分,使接收端得到一连串的码元序列,这一连串的码元序列代表肯定的信息。通常由若干个码元代表一个字母(符号、数字),而由若干个字母组成一个字,若干个字组成一个句。帧同步的任务
5、是把字、句和码组区分出来。尤其在时分多路传输系统中,信号是以帧的方式传送的。克服距离上的障碍,快速而精确地传递信息,是通信的任务,因此,位同步信号和帧同步信号的稳定性干脆影响到整个通信系统的工作性能。 2、 自行计算其它波形的数据,利用U006和U005剩下的资源扩展其它波形。 答:在试验前,我们已经将四种波形在不同频段的数据写入了数据存储器U005(2864)并存放在固定的地址中。当单片机U006(89C51)检测到波形选择开关和频率调整开关送入的信息后,一方面通过预置分频器调整U004(EPM7328)中分频器的分频比(分频后的信号频率由数码管M001M004显示);另一方面依据分频器输出
6、的频率和所选波形的种类,通过地址选择器选中数据存储器U005中对应地址的区间,输出相应的数字信号。该数字信号经过D/A转换器U007(TLC7528)和开关电容滤波器U008(TLC14CD)后得到所需模拟信号。自行扩展其它波形时要求特别熟识信号源模块的硬件电路,最好先用万用表描出整个硬件电路。此题建议让学生供应设计思路,在设计不成熟的状况很简单破坏信号源。提示如下:工作流程同已有的信号源,波形的数据产生举例如下: a=sin(2.0*PI*(float)i/360.0)+1.0;/产生360个正弦波点,表示一个周期波形数据/ k=(unsigned char)(a/2.0*255.0);/数
7、字化全部点以便存储/ 将自己产生的360个点追加到数据存储器U005(2864)并存放在后续的固定的地址中,依据单片机U006(89C51)编程选中对应U005的地址,循环周期显示输出即为我们所设计的波形。设计流程如下: 3、 自行设计一个码元可变的NRZ码产生电路并分析其工作过程。 答:设计流程图如下。 提示:若设计一个32位的NRZ码,即要求对位同步信号进行32分频,产生一路NRZ码的帧同步信号,码型调整模块对32位码进行设置,可得到可变的任何32位码型,通过帧同步倍锁存设置的NRZ码,通过NRZ码产生器模块把32位并行数据进行并串转换,用位同步信号进行一位一位输出,循环输出32位可变NR
8、Z码即我们的设计完毕。 篇三:通信原理试验报告1 大连理工高校试验报告 试验二 AMI/HDB3码型变换试验 一、试验目的和要求 见预习报告 二、试验内容 见预习报告 三、试验结果 1. AMI码编码规则验证 (1)TPD01为输入数据波形,TPD05为AMI输出双极性编码数据波形,TPD08为单极性编码数据波形,观测时用TPD01同步。 CH1:TPD01 CH2:TPD05 CH1:TPD01 CH2:TPD08 分析:由上图波形可知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满意AMI编码关系,只是单极性码与双极性码经过AMI编码后都产生了相应的时延,由图可粗略读出,双极性码时延约为10s,单极性码时延约为7s。
9、 (2)输入数据端口为全1码 CH2:TPD05 则。 1 CH2:TPD08 分析:当输入全1码时,由上图可知双极性码与单极性码都处于极性交替的波形,满意AMI编码规 (3)输入数据为全0码,分析观测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关系是否满意AMI编码关系 分析:当输入全0码时,双极性码与单极性码都是全0波形,无极性交替,满意AMI编码规则。 2. AMI码译码和时延测量 (1)输入数据15位m序列 (2)输入数据7位周期m序列 CH1:TPD01 CH2:TPD07 CH1:TPD01 CH2:TPD02 分析:由上图可知,AMI译码输出数据正确,编码与译码间产生了数据延时,利用光标测得15位m序列延
10、时为24.4s,而7位周期m序列较短,延时无法确定,20.4s+nT。 3. AMI编码信号中同步时钟重量定性观测 (1)输入数据15位周期m序列 KD02 2_3位置,单极性码输出 KD02 1_2位置,双极性码输出 由波形分析可知:1单极性码型时钟重量更丰富,因为双极性码型存在时钟重量相互抵消的状况,而单极性没有,所以单极性码型时钟重量更丰富。2.接收机应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单极性码有利于收端位定时电路对接收时钟进行提取。 2 (2)输入数据全1码 KD02 2_3位置,单极性码输出 (3)输入数据全0码 KD02 1_2位置,双极性码输出 KD02 2_3位置,单极性码输出 KD02 1
11、_2位置,双极性码输出 思索:具有长连0码格式的数据在AMI编译码系统中传输会带来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答:具有长连0码格式的数据在AMI编译码系统中传输会带来无法同步的问题,可以换用HDB3码的形式进行解决。 4. AMI译码位定时复原测量 (1)输入数据为M序列 CH1:TPD02 CH2:TPD06 KD02 2_3位置,单极性码输出 KD02 1_2位置,双极性码输出 由图分析可知,单极性码输出时,两收发时钟同步,即二者频率相同;双极性码输出时,两收发时钟不同步,即频率不相同,可以采纳HDB3码解决。 (2)输入数据为全1码 CH1:TPD02 CH2:TPD06 3 KD02 2_3
12、位置,单极性码输出 发时钟不同步,即频率不相同。 (3)输入数据为全0码 CH1:TPD02 CH2:TPD06 KD02 2_3位置,单极性码输出 KD02 1_2位置,双极性码输出 由图分析可知,单极性码输出时,两收发时钟同步,即二者频率相同;双极性码输出时,两收 KD02 1_2位置,双极性码输出 由图分析可知,全0码为输入数据时,单极性码,双极性码输出不同步,AMI失调。 思索:为什么在实际传输系统中运用HDB3码?用其他方法行吗?(如扰码) 答:HDB3码具有良好的抗连0特性,有良好的内在检错实力,从而有利于收端位定时的提取,HDB3码无直流重量,且低频重量很少。扰码可行。 5. H
13、DB3码变换规则验证 (1) 输入数据为15位周期m序列 4 CH1:TPD01 CH2:TPD05 CH1:TPD01 CH2:TPD08 由图分析可知: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满意HDB3编码关系。 (2) 输入数据位7位周期m序列 CH1:TPD01 CH2:TPD05 (3) 输入数据位全1码 CH1:TPD01 CH2:TPD08 由图分析可知: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满意HDB3编码关系 CH1:TPD01 CH2:TPD05 (4) 输入数据为全0码 CH1:TPD01 CH2:TPD08 由图分析可知: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满意HDB3编码关系 5 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