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歌》读后感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春之歌》读后感10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青春之歌读后感10篇青春之歌读后感1 青春之歌确为青春的赞歌。一群青年在风华正茂的年纪里,能有思想、有觉悟,为了心中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努力。 本书中,有三类人:为追求共产主义而身体力行的学生群体;有安于享乐,只求自保的资产阶级分子和埋头苦读的书生;还有一类是饱经风霜的无产阶级。 也许这三类群体的年龄跨度大,但却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北大“五四”运动的学生代表,在国民党采取“不抵抗”政策的时候,经过左右摇摆,经过学生鲜血的浸染,经过“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历练,最终是带领着全国学生一起反抗国民政府,抵抗日本侵略。在林道静、卢嘉川、江华的身上,我们看到的不是埋首只读圣贤书的形象。而是一位位关心百
2、姓疾苦,心中怀揣共产主义理想的新青年。在他们的青春里,动乱是配乐,不断地斗争争取和平、独立与自由是主旋律。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一代大学生与如今大学生的区别。那一代有理想的青年心中是是为国家,所以才会有北大师生最后的觉醒,在国家遭受侵略的时候,“书斋”不能成为避难所,有为的大学生应该走出象牙塔,投身进入为解放祖国的斗争当中去。而如今的大学生,不敢说全部,但也有一半人的心中,装的不是国家而是自己,是自己未来的就业,是自己未来的前途。因而,我们无法真正展望未来,无法真正为社会出力。 在本书里,特别强调的是受到剥削的农民阶层和工人阶级。他们是社会运作的基础,但他们的地位却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地主的剥削,政
3、府的压迫,无一不使他们本就艰辛的生活变得更加困苦。经过斗争,新中国的成立废除了地主,将土地还给农民。但到如今,农村、农民、农业还是困扰社会的一个大问题。农民在土地风吹雨淋的劳作,一年的收入也只够温饱,农村再发展依然还是无法真正崛起,农业再重要也抵不过第三产业。这是现实的中国,是一个还应关注三农问题的中国。 青春之歌希望它是一首唱不尽的赞歌,希望他能唱醒还在沉睡的青年,希望它能唱尽农村发展的问题。 青春之歌读后感2 前些日子,忽然动了重读青春之歌的念头,应是有所见,有所感,和有所思吧?在与人接触、交谈中,常常碰到一个话题:革命,以及可能的动荡。不少人都表示,无论如何,还是别乱吧!便想起过去小说和
4、电影中的中间人物。按评论的说法,这些人都不是坏人,却对革命不理解,愚昧,落后,自私在革命者的感召下,有的开始转化,有的则冥顽不化。扪心自问,我自己也是怕乱的,也是不折不扣的中间人物。这一刻,余永泽的名字,自动从脑海里跳出来了。 青春之歌,一言以蔽之,是青年学生的革命道路之歌,是主人公林道静投身革命的全纪录。小说的第一部,写林和余的相识、相恋及分手。我是在大一读这小说的,时隔近40年重读,没了青春的热血,飞扬的情愫,只有平静、漠然和无动于衷。读完后不得不说,杨沫写这书,用的是“革命+恋爱”的招数,艺术上实在乏善可陈。我发现,书中大多数人物和情节的设置,似乎都用来证明,林道静革命道路之正确。中学好
5、友陈蔚如,毕业后嫁给银行副理,当上阔少奶,有了可爱的孩子,丈夫每天回家,不会像别的男人那样去找舞女。然而这只是假像。陈最终的结局是,在得知丈夫有了新欢后,以安眠药结束生命。“恋爱专家”白莉苹,一度参加革命,后来做演员,嫁给影片公司经理,做第二房太太,却常感空虚无聊,与潘秘书长鬼混,后者是个“瘾君子”不革命,就都得遭遇不幸? 即便生活中真有这样的例子,也只是个案吧?明眼人一看就知,作者在以他人的悲惨与堕落,反证林道静选择革命之英明。给陈蔚如安排的结局,更是近乎诅咒了。最有意思的是大学生许宁。我都不记得,书中还有这样一个他。重读时发现,这是作者写得稍有血肉的人物。之所以这么说,是他身上体现了既革命
6、又软弱的两面性。这是个小官员之子,父亲早逝,母亲依靠丈夫留下的薄产,把儿子抚养到上大学。他虽参加革命,一到紧要关头便退缩。当他因为害怕,未去送赴东北抗日的同学而回到家里时,特务上门了。他马上想到:“如果今天坚决地和他们一起走了,还会有这样的事情吗?”不是说,这事不可能发生,而是这种“不革命也没有好果子吃”的逻辑,放在当时的背景下,实在缺乏说服力。 他后来被判刑,坐监。出狱后,决定去陕北,在作者看来,成了真正的革命战士,从此前途一片光明。余永泽是除林道静外,着墨最多的人物。现在大家知道,他的原型是张中行,被称作国学大师、散文大家。余是在林最困难时出现的。当时,林逃婚出走杨庄,投奔教书的表哥,表哥
7、早被开除,林在此举目无亲,虽被校长挽留,发现是个圈套后投海自尽,被回村度假的大学生余救起。林嫁给余,并非全是报恩,因为余“思想丰富”,“对人生、艺术有许多见解”。婚后一段甜蜜,不久两人产生矛盾,根本分歧在于:一者要革命,一者不愿革命。一天,林要参加“三一八”纪念游行,邀余一起去。余不愿去,也反对林去,理由是:“我不能叫你盲人瞎马地去乱闯!”结果林还是去了。导致两人分手的是卢嘉川。这是个革命者,是林的引路人。当时,卢被特务盯上,跑到林家中,请林给秘密联络员送个口信,并叫余晚点回来,因余一回来,自己就得走,而特务就在门外。两件事林都照做了。但林没有说服余,因余生了醋意:“原来你的男朋友在等你!”林
8、确实爱上了卢,且卢自己也知道,但均只停留在精神层面。余回家,愤然指责卢,卢只好离开,出门后旋即被捕,在狱中被拷打致死。 林终于明白:“不是走一条道路的伴侣是没法生活在一起的。”再次离家出走。那么,余是什么样的人呢?这是个“胡博士的信徒”。他的人生规划是:“自立一家学说”学者名流创造优裕的生活条件他对林有爱,也有社会责任感,承诺在当了家后,像托尔斯泰一样,把土地全部奉送给农民。他对爱国有自己的理解,认为光“喊喊空口号”是没有用的;作为学生,“整理国粹就是爱国”,“是采取自己的形式来救国的”。剔除作者强加的贬词,余至少是个有爱心、事业心和有见解的好青年。至于卢嘉川被捕,林将原因归结于余,这是不公平
9、的:第一,不存在余告密;第二,卢在那种情况下,自己走出房门,无异自投罗网。大概因为人物原型的关系,作者没有给余安排太难堪的结局。几年之后,林与余在街头偶遇。此时的余,长袍大褂,胳膊挽个女人,一见林主动打招呼,并介绍烫发红唇的新夫人。时余已任职北京图书馆,租了小房子安家。 读到这里,我想起保尔与冬妮娅见面的情景:两个走上不同道路的人,交叉路口相逢,再见已是路人。不管怎么说,余得以善终,在他的身上,没再演绎“不革命也没有好果子吃”的逻辑。林、余对革命的态度为何如此不同?可借用一度流行的阶级分析法。两人都出身大地主家庭,但林母是穷人的孩子,被林伯唐娶为N房姨太,生下林不久就疯了,后被撵出林家,最终跳
10、河自尽。林自小受尽继母打骂,只因长得漂亮,为了“不赔本”才给念书。林中学快毕业时,林家破产,父亲带着姨太跑了,林成了继母“唯一的财产”。继母逼她嫁给阔佬局长。后来林对卢嘉川说:“黑暗的社会不叫我痛快的活,我宁可去死!自从看了你们给我的那些革命的书,明白了真理,我就决心为真理去死。”相反,余就没有类似林的经历。鲁迅说: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则渴望革命。不同的阶级(阶层)肯定作出不同的选择,此语不可不谓深刻。我已忘记当年读青春之歌的感受,可以肯定的是,跟大多数同学一样褒林贬余。时至今日,我们对林、余的评价,还会跟以前一样么?会不会感觉林过于偏激、幼稚、冲动?反而觉得余平
11、和、务实、理智?我们都曾经是林道静,或至少赞赏过林道静,如今变老后,怎么一多半变成了余永泽?不知不觉中,我们都走到自己的对立面!这是很有意思、很值得深思的。更有意思的是,我看的这本青春之歌,书腰上标着“某某部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100种优秀图书”,不禁为之捏了一把汗。让青少年读这书目的何在?是让其爱党?还是爱革命? 如前所述,小说中暗含一种“不革命也没有好果子吃”的逻辑,如果让青少年读懂这个逻辑,岂不是要坏事?当然,可以在党和革命间作一个切割,告诉青少年只爱党,不爱革命。但党不就是革命党吗?当年不就是因为革命,才获得拥护的吗?党和革命这种天然的关系,怎么可以说切割就切割呢?这,或许是推荐者始料不
12、及的。 青春之歌读后感3 原来很不能理解,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因为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而如此骄傲,宁死不屈。读完这本书之后我觉得他们是在为自己所坚持的理想的社会奉献青春,为了一个人人平等、没有压迫和剥削的社会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或许在几十年后现代人的眼中看来这样的理想幼稚而可笑,在西方资本主义,如乔治奥威尔看来,这不过是一小群人许下的空头支票。但无论如何,在那个让人不堪回首的年代,国破家亡,一点点的希望就是救命稻草,星星之火,因为这些年轻人的热情和执着才有了燎原之势。 现在想想也顿觉感慨,现在的我们在生活的琐碎中疲于奔命,对于国家民族的热情也渐渐消磨。想象那些忧心民族存亡的革命者,或许极端,但他们确
13、实有高于常人的思想觉悟,有极强的民族荣誉感和奉献精神,同为青年的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有些羞赧呢?或许我们不能一场革命去改变这个国家所面对的所有问题,但我们应该是有理想有奉献精神的新时代的中坚力量,有心为这个国家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青春之歌读后感4 说实话,如果不是作业要求,我绝对不对读这样的书。 全篇充斥着知识分子的口号,即使是没有经历过革命,一个大学生的天真和幼稚也让我吃惊。 林道静,本文主人公,在生活中收到马克思主义的感染,渐渐成长的故事。在家中受到阶级压迫,跑回乡下投奔表哥不成,后在乡下教书,余永泽闯进了他的心。他的浪漫和口才打动了她。后林发现自己乡下教书工作的丑相,再次逃离回北平。这次她和
14、余永泽结婚(?),但在日常生活的琐屑中发现他自私冷漠的本性,此时她又心仪了另一个人,卢嘉尔。卢是一个北大的革命卫士,领导学生运动,他的渊博和稳重的魅力征服了林,解脱她的日常生活。她也渐渐的在卢的影响下阅读进步书籍,后决心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在革命过程中,卢被敌人捕押,在狱中受尽折磨死去。后她在进行组织工作时也被捕押,在狱中顽强抵抗,后被释放。受到组织上江华的知道一步步成为一个真正的党员,同时和江华修成正果。 先讲个轻松的,我读完这本书想起了一句话,女人可以因崇拜产生爱情,男人因怜悯产生爱情。这句话是对本书感情的真实写照。先是余的浪漫,后是卢的魅力,再是江的踏实,本书的男人都是在境遇上强于女主的。
15、女主有充沛的热情和悲惨的命运,感情线发展的倒是很合理。 再说到文章中的革命斗争,爱国的斗争本应该让人热血沸腾,只是我觉得本书有点像喊口号,一点也无法让我融入进去,那些时时刻刻挂在口中的阶级倒是让我想起_。文学史对这本书评价颇高,说是融合了杨沫本人的生活经历读来亲切感人有点扯,我觉得书中的知识分子理想主义过重,以女主人公为代表,一个从小受到这样遭遇不断漂泊的人生经历能有这种单纯的思想我也是觉得很不可思议。学生运动常常造成较大的流血牺牲也不进行反思,狱中的折磨片段太英雄主义,即使有坚贞的精神,身体也是肉做的,无法想象她的描写是不是全是自己的想象。 这样的政治颂歌高于生活,过度拔高每一个人的精神,读
16、来千篇一律,确实一本就够了。这两颗星我也不知道我自己给的什么 青春之歌读后感5 没有太惊艳也没有太失望,看好多人说林道静是个绿茶婊,还是觉得不要拿现在的眼光去评判不属于我们年代的事吧,林道静这个人物还是挺丰满的,我们可以很明晰的看出她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当然阅读时我们都是以上帝视角来看待各个人物,所以在她做出一些错事或不符合我们常见的思维时,我们当然觉得她很差劲,甚至对她产生反感的情绪,因为我们潜意识里还是暗暗的希望主要角色是安美无缺的,必须事事成功,这样才符合我们长久以来的观念,但林道静这个人物是这样不完美,她有很多我们大部分人都有的缺点,比如易冲动,爱幻想,不太懂事等等,谁能说我们自己身上没
17、有这些缺点呢?我们讨厌她其实是讨厌真正这样不完美的自己吧。 “十七年”时期的文学一般有两大主题,一是革命历史题材,一是农村题材青春之歌属前列,不过内容也涉及少许农村情节,在那个时代,这些作品中的正面人物一定是“高大全”,反面人物则丑陋无比,这几乎是当时特定的定律了,但青春之歌中的人物却“违反”了这个定律,主人公林道静最初居然是个带着小资产阶级浪漫情调的地主之女,虽然后来她一步步成长为革命积极分子和党的好党员,但这一点也让这本书和作者在后来动乱的年代遭受了不白之冤。 回到这本书的内容来说,我主要从林道静的成长过程来说,有关革命和政治则稍淡一点。道静的成长经历了三个男性,余永泽,卢嘉正和江华。初到
18、北戴河,懵懂无助的她不幸陷入校长的圈套,这时余永泽救世主般出现并保护道静的安全,孤独的道静在这寂寥的北戴河遇到了一个知己,她太高兴了,这就是少女的初恋呵,美好纯洁。但就像大多数情侣一样,当两人的距离一再拉近,缺点就无可避免的暴露出来了。道静是一个表面温婉内心火热的女子,特别是由于特殊的家庭经历,她痛恨统治阶级,对劳苦大众怀有同情心,她也热切的渴望能够改变中国现状,后来通过一些活动她认识了卢嘉川等人,她对革命对自己的认识也更深刻了,换句话说,道静在螺旋式上进,而余永泽却在一步步倒退,三观越来越不一致的两人是无法长久生活在一起的,这段恋情也就因此终结。怎么说呢,似乎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的一段感情吧,
19、刚开始互相吸引,到后来却分道扬镳,我觉得道静和余永泽的这段感情不算是真正的爱情,道静对余永泽是感动,包容和容忍,余永泽对她则是自私的占有,无关风月,无关爱情,只是一段经历。 随着和卢嘉川接触逐渐增多,道静对卢的感情也由原来的崇敬变为爱慕,记得书中由这样一句话“林道静就是有这样一种力量,可以让和她接触的人都感受到巨大的热情”,他们相遇时道静正处于思想上的孤独和迷茫中,卢的到来给她的身心都带来愉悦,听了他的话,好像头脑中的迷雾正渐渐散去,生活上的愁苦也不算得什么了,道静正不知不觉的爱上他,这个阶段她的思想和对革命对国家的认识又深了许多,她开始急切盼望能做些什么证明自己,不幸的是,卢却在此时被捕,生
20、死未卜,但她依然时时思恋着他,这是一段真正的爱情,虽还是没有结果,却让她意识到什么样的感情是自己需要的和想要的,同时也为自己之前和余永泽的感情感到不堪。 与江华的相识是组织的安排,他俩的结合则是命运的安排。初遇时,他稳重成熟,她热情却缺乏理智,互相表明心迹时,他却像个小伙子失了往日的冷静沉稳,她却安静娴雅,此时的道静已可以独当一面安排好各种事物了,此时两人都是最好的自己,他们的结合也是对最好自己的嘉奖。很妙的是道静的一步步走向成熟这条主线和革命的发展壮大也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这本书还是很有可读性的。青春之歌,成长之路。 青春之歌读后感6 主要故事是从九一八事件开始的,前面就先围绕着女主的生世开
21、始铺垫。先是生母被强占,忍辱生下女主,然后生母被赶走,女主忍受非人待遇成长起来,又被逼婚最后不得与家庭决裂。接下来就是故事开始部分与三个男人相遇相爱的故事。文章发展到女主人公不能忍受继母的逼婚与家庭决裂的部分显得俗套无比。这不过就是一个生世悲惨而渴望自由的脸谱式人物,不出所料,接下来就是要女主人公接受新文化、党的洗礼成为一个革命知识分子,在革命的浪潮中去抗争,去奋斗。说实话,其实就是太套路化的故事实在没有趣味性。本故事最闪光部分就是女主人公林道静与三个不同男人的羁绊。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言情小说的味道。是的,在我看来它就是披着革命文学小说外衣的言情小说。小说扉页上是这样写道: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
22、描写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爱国学生运动及革命知识分子斗争生活的优秀长篇小说。就是这样具有文学史意义的小说。可在我看来小说依旧同许多同期的文学史小说一样,只具备了文学史性却没有具备文学性。个人而言,从文字、结构、叙述、故事各个方面上看都很一般。我觉得好的文学作品是不会因为时代、地域等许多的因素的不同而产生不了共鸣的。他可以通过文字使我在阅读中打开身体的记忆走到故事中去,去感受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作者是通过文字与读者搭建沟通的桥,读者能感受作者的表达,能感受作者拨触内心的弦。回过头来再说说林道静的人物塑造从前期的只是着重讲了她的悲惨出生,直到遇到了她人生中的第一个男人余永泽。从受尽苦楚的人生到被一个
23、男人疯狂地爱上,而且这时林道静还觉得这个男人与其他男人是不同的。在被追求后就与之相爱结婚。在这过程中总觉得不太符合革命历史小说的发展,只是一个缺少爱的人遇到一个愿意爱她的人。没有描写出那种在革命中发展的超越个人,超越生死的爱。果然,林道静很快就感觉到两人在思想上的水火不容。二人的结合是多么地草率,而这时她又相知相遇了另一个怀着满腔热血的革命青年卢嘉川。自然地,林道静就变心了。看到这里林道静就开始给人一种绿茶的感觉,不太讨我的喜欢。首先,她在受尽人生的挫折后遇到余永泽的温存,很快就投入了其怀抱。而余永泽也算不上一个坏人并且真心地爱着林道静,但林在受到卢嘉川的影响后又迅速地追随卢而去。这时的林已是
24、余的妻子,这种行为在现在看来也太过于自私了。不过,书中还是有许多人物十分讨喜的。卢嘉川、郑瑾、江华等真正的无产阶级战士,还有就是林的好友晓燕,能交到这样的好友也得靠林的主角光环吧。全书比较吸引人的还是对当年地下工作的开展的描写,这与书的主线林的成长相比要主旋律得多,叙述得也比较好。 青春之歌读后感7 看到五百多页的时候看不下去了,尤其是那段北大的学生痛斥胡适,说他是蒋介石的走狗时。 我向来是比较喜欢胡适的,每一个人都有他的价值观,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胡适的选择不革命也并不是就应该彻头彻尾的批判,作为一个学者,他值得被推崇,从新文化运动到新青年,倡导白话文就是他最卓著的贡献。 当然,作者所生的年
25、代可能就让她迫不及待去强调这种革命热情,可是,我完全没有被感染或是怎样,革命斗争的残酷从小不知多少电视剧诉说了,所以完全是为了故事情节而坚持读的,知道林道静和江华到一起后,就看不下去了。 青春之歌读后感8 不喜欢这类将政治文学混合的书。总觉得文学作品应是我手写我心,可一旦与政治扯上关系,总会有种莫名讨好的嫌疑。 且不谈领导学生积极抗日的江华,不谈被敌人拷打折磨致死的卢嘉川和林红,光是林道静的经历就足以撼动人心。林道静背叛了自己原有的阶级,站在世俗的对立面,这一腔孤勇和热血也叫人动容。冰冷的现实压迫着这个弱女子,脆弱无助的她也想过自杀,然而最后,她却成了一名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所以生活不可能
26、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 林的身上有钢铁般的毅力,却也有致命缺点。出生于资产阶级的她热爱文学与艺术,富余浪漫主义而缺少实践经验。所以她不顾一切劝阻爱上了余永泽,这个口中总能说出浪漫的诗句的人。她崇拜式的爱情在她之后的两段爱情中也可见一斑。她像是一只从未见过火光飞蛾,义无反顾扑向前方的光亮。烧死自己没什么,烧掉整个世界也不可惜,只是想要那光。于爱情和革命,都一样。 青春之歌读后感9 杨晓帆老师曾坦承在她给我们开的那一串书单当中,杨沫的青春之歌是她也读不下去的小说,在好端端的假期
27、里读这种革命绿茶婊,着实是浪费绳命,越往后看越火大,因此只能草草读完,然后胡乱涂抹几个字聊作读书笔记。 我在读青春万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认为王蒙是那个年代的郭敬明,但读杨沫的时候实在拿不准到底该称她是那个年代的饶雪漫还是安妮宝贝,后来想了想觉得虽然都是小资产阶级调调,安妮宝贝的萎靡颓废跟她毕竟不妥切,还是青春疼痛系列的饶雪漫老阿姨最适合她。这群人的共同特征倒很明显,都是一群末人,一种无希望无创造平庸畏葸浅陋渺小的人,与超人相反的病态的人群,信奉奴隶道德,限制了超人的人。 就像康德看来,世界上的一切只对人才有价值,单纯的东西离开人就无所谓价值一切道德法则和义务要求,道德律令之所以应该这样而不应该那
28、样,不是基于其他任何目的,只是为了人本身,以人为“最高绝对目的”。人之为人,在于人是具有理性的存在,理性的人自身就是目的,而不是供这个那个意志任意利用的工具。不是说人们没有为宏大叙事、崇高理念献身的自由,但善良的人们切切不可忘记献身之目的何为,不能最终本末倒置。 然而末人败坏了人之为人的德性,由于畏惧,所以匍匐在世。与世界相比,末人渺渺小小,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有那份心力孤身面向世界,所以人才会有闷、烦、畏,所以需要依靠,需要集体,需要安全感,以是有了组织有了社会有了尘世的国家,个人的孤苦无依在集体中因为虫豸一般多的人数而感觉自己无所不能哪怕再多的凡人在上帝的威能,宇宙的浩瀚,光阴的变迁面前都显
29、得那么微不足道,多么可笑。但这集体在个人的面前,似乎亦如同宇宙在这集体前。末人之中于是有了集体主义,于是将尊严,将肉体,将灵魂献祭于尘世国家的祭坛,就是为了一份安全,在白日煊赫的天光中,燃起一点烛光。尽管这烛光实在渺若尘埃,遥不可言。 因此读杨沫小说,就仿佛整日整夜地围观广场上孳生的群蝇倒人胃口,这六百页的故事同样只具有文学史意义,不具有我心目中的文学意义,一个被我们认定是好的作品确实有被建构的成分,但最重要的还是它具有文学性,能带动我们悲伤与哭泣,让我们欢笑与愉悦,触动人心中最柔软与刚硬之弦主人公,这是可以不分时间地域的共鸣,让我们打开身体让记忆走出去,在摇摇晃晃的现世安安静静地栖居。往昔的
30、红色经典刨除身上或许令人肃然起敬的理想主义外衣,又有多少内涵可以在我们心田发生共鸣呢?这不仅是时代不同的问题,更在于文本当中被描绘的人与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的距离之远近的问题。海德格尔说神从语言中来,价值观可以崩塌败坏,但语言中走不出人自然也就不能从语言当中召唤出神,从轻灵与沉重中召唤出爱与梦。 我们回过头来看杨沫笔下的末人,小说的主人公林道静看上去仿佛一直在追求自由,在从一个可能的生活里呼唤远古的声音,那声音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但真正坚强的人从不会匍匐在他人之下,循规蹈矩在他人的脚步下汲取温暖与力量,一个独立的个体或许依然会对天上的神祇、人间的王权、自然的威能心存一点敬畏,但他活下去的勇气
31、来自于自身,无所依靠自然无所挂碍,因而敢于独自面对世界。堂吉诃德挑战风车素来被人嘲笑,然而据说欧洲医生素来以堂吉诃德挑战风车自比面对病魔的勇气。我们这个时代依然是一个末人泛滥的小时代,庸众依赖心灵鸡汤与延参法师来滋润他们贫瘠的内心,我很好奇他们究竟有无意识到向这群逃避现世的凡人汲取温暖根本毫无意义,他们又能学到什么呢? 林道静的一生算来也是跌宕起伏,但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起初生母的悲惨身世和异母的非人虐待,迫使她为抗婚离家出走,流荡到社会上寻找个人出路,之后兜兜转转间结识了共产党员卢嘉川,信服于马列主义,遂与恋人余永泽彻底决裂,最终在革命的狂风暴雨中,彻底成为一名左翼知识分子,在神性的历史中迎
32、接胡风笔下的“时间开始了”。在传统的文学叙事里,这被视为一个觉醒的人为无产阶级事业艰难奋斗的觉悟史,但事实或许恰恰相反,这只不过是处在洞穴当中的人误将照壁上火把的光泽当作洞外太阳的光线,一个闭着眼睛的人一直面向东边然后张开眼转了一圈面向西边接着闭着眼睛罢了。一个压抑个人的革命叙事,又如何与马列原典里个人的自我解放相对应?党员林道静,坚定不移的战士林道静早已是刚强如铁的物,与作为人的林道静早已不相干。 世人怜其坚强,我爱其软弱。我倒是觉得起初“娜拉出走”后的林道静更有人味,与自缚革命重担的林道静相比更招人喜欢,尤其是面对苦厄绝望地想自杀的时候。吴飞曾指出过,与摒弃自杀行为的_不同,自杀在中国是一
33、个正常行为而非偏常行为,在中国每一个人的自杀都带有政治性的意图,是在权力之网上的奋力挣扎,因为认同权力序列而自杀。我想,如果说生长在_环境下的人自杀是永恒的绝望,放弃了救赎,对一切感到虚无,那么中国人自杀反而是在肯定尘世的意义,是双重肯定栖居于此的世界所奉行的价值,只是自己对价值不能得到贯彻感到不满,但不论怎么说,当一个人选择自杀的时候他的主体性是高扬的,是从我出发的,虽然这高扬很难说对现实世界二律背反的解决有何意义,可人的自我意识在板荡之中其实是真正在觉醒,顿悟到生与死的分野,自杀已遂的人彻底抛弃尘世,一刀两断,自杀未遂的人则有那么一瞬间同时徘徊在过去未来之中,对自我与他人有新的体悟。 自杀
34、是绝望之举,亦是为了反抗绝望,自杀将“娜拉出走”唤醒的自我推向了极致,然而之后林道静却选择了消弭自我,融入集体,心力憔悴之下不再敢于单身面对世界的黑暗。如果将林道静的“娜拉出走”比作查拉斯图拉下山,那么她放弃自我走上共产主义道路就好像下山的查拉斯图拉成为他原本不屑的广场上的群蝇。末人终究是末人,不论她挂上什么好听的名字,她都是在背弃人是目的的铁律,这铁律尽可以被践踏被无视,因为最终都会有所报应。末人就算夺取地狱,他们建立的国家最终也只会訇然倒地,无所依归。 信奉奴隶道德的人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是多数,就算查拉斯图拉天天下山,也不可能教牧得尽。更何况希冀查拉斯图拉使自己得自由,本身就违背查拉斯图
35、拉的教义。但被同化成末人的查拉斯图拉到时或许会说:“想来这倒也是极好的,非如此如此,方不负恩泽。” 青春之歌读后感10 40多万字的大部头,如果情节和语言上不对胃口,看起来真是一段不甚美好的体验。前半部分看得是生气着急,后半部分是冷笑不屑。非常不喜欢人物时不时地眼里就流涌着泪水,感性地让人厌烦。想起结尾“一二一六”运动中打击学生运动的军警对年老的教授敬礼,表示自己也是中国人这样做是因为上级的任务自己也很无奈,然后用袖子擦去眼角的泪水恋恋不舍地走了这段话,我就笑了。心理活动琐碎复杂,景物描写也是频频出现,这些文字不可或缺,关键在于如何应用,作者的应用我认为是不成功的,总体感觉非常琐碎平庸。全书大
36、概就只有林道静一个主人公,伴随女主的成长身边不断出现爱人,同志或是敌人,过了他们应该出现的阶段后,他们的不甚清楚的面目更加模糊。 至于我为何在看后半段的时候冷笑不屑,大多是因为政治斗争的简单和群众的乌合。在林道静领导北大学生运动的时候,作者一直交待运动艰难,可是我从文字中看出来的确是学生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反派一上台说几句话,马上就出现后退的人群,正派一反诘,马上情绪又轰然起来。种种诸如此类的情况总让人忍不住发笑。 再加之,作者的语言描写也过于书面。特别是写到党员一起开会发言的时候,总是长篇大论,各种政治词汇各种革命道理堆积在一起,我着实不喜干正事的时候要说这么多废话,能不能简单明了提出问题解决
37、问题啊。语言上有一个奇怪之处应该是方言的搭配,譬如“够多美丽”“这多学生”的用法。 有两处细节我也是极不舒服的。一是林道静在定县王彦文处时,“尤其对于王校长,她更想法叫这位守旧谨慎的老处女喜欢她”,文中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陈述语气,却将校长称为老处女,老处女又不犯法也不涉及政治吧,这个称呼挺令人难受的。到了林道静在北大以路芳的身份活动的时候,反动派同学骂林“无耻的女光棍”,不懂作者为何设计北大(被反派影响)同学这样攻击异己,很有力量吗? 总的来说,就是这本书并不属于现实主义作品,它虽然紧密地与一些政治事实联系在一起,但是它的写法更多是浪漫主义的,理想主义的。在一个特定的时期激起了很多人的理想和热情,而放在现在看来,它的政治色彩和不切实际的想象倒是互拖后腿。 青春之歌读后感10篇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