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优秀4篇).docx

上传人:麒*** 文档编号:94657719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优秀4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优秀4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优秀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优秀4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优秀4篇)分数乘法教案 篇一 重点: 1理解和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的结构和解题方法。 2渗透对应思想。 难点: 1理解这类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用线段图表示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质疑、引新 1说出、米的意义。 2列式计算: 20的是多少?6的是多少? 学生完成后,可请同学说一说这两个题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3谈话:同学们,我们知道,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这是乘法意义的扩展出现的新问题,那么这一意义还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祟课题、分数应用题) 二、探索、质疑、悟理 1出示例1(也可以结合学生的

2、实际自编) 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吃了多少千克? 读题。理解题意,知道题中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搞清数量间的关系。 分析。重点分析哪句话呢?吃了这句话是分率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100千克白菜平均分成5份,吃了这样的4份)。 画图:(课件一演示)补:把100千克当做什么?(单位1) 画图说明: a量在下,率在上,先画单位1 b十份以里分份,十份以上画示意图。 C画图用尺子,用铅笔。 尝试。根据同学们对题目的理解,利用已有的旧知识,让学生独立思考,试着列式解答。也可以同桌讨论,互相启发。 学生可能会出现下面解答方法: 解法一:用自己学过的整数乘法做 (千克) 解法二:(千克) 在充分研

3、究基础上,教师可将两种解法分别写在黑板上,并请同学讲出算理和思路。解法一是根据分数意义,把100平均分成5份,吃了这样的4份,所以先求1份,用除法,再求几份,用乘法,是以前学过的归一问题。解法二是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吃了,是吃了100千克的,所以把100千克看作单位1,要求吃了多少,就是求100的是多少,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所以用乘法计算。 小结:知道一个数是多少,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像这样的应用题,就可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解答。 2巩固练习 六年级一班有学生44人,参加合唱队的占全班学生的,参加合唱队有多少人? 订正时候强调1)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3

4、学习例2 例2小林身高米,小强身高是小林的,小强身高多少米? 在学习例1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审题后,试着画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 (课件二演示) 先画单位1 再画单位1的几分之几 画图时注意与例1的区别。(例1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表示数量关系数,例2是甲乙两类关系,画两条线段表示数量关系为好。) 在学生分析比较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请同学指出问题就是求米的是多少? 列式:(米) 答:小强身高米。 4改变例2 改变例2的条件和问题成为下题(可让学生完成)。 小强身高米,小林身高是小强的倍,小林身高多少米? 改编后,可让学生独立画图完成。 (米) 三、归纳、总结 1今天所学题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5、 2用分数乘法解答的题的条件和问题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哪里入手分析?(都是已知一个数(即单位1)是多少,还知道它的几分之几(分率),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从分率可入手分析) 四、训练、深化 1先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一只鸭重千克,一只鸡的重量是鸭的,这只鸡重多少千克? 一个排球定价36元,一个篮球的价格是一个排球的,一个蓝球多少元? 2提高题 一桶油400千克,用去,用去多少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一桶油400千克,用去吨,用去多少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五、课后作业:练习五1、2、3 六、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应用题 100=80(千克) 答:吃了80千克。 (米) 答:小强身高是米。 分数

6、乘法教案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示意图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2、借助转化的方法理解分数乘整数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3、在探索与交流活动中培养观察、推理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1、由于分数乘法的计算过程要比整数乘法的极端过程复杂,因此学生对于这方面知识的学习有很大的吃力感,所以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学习这方面知识的保证。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小学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还是以整数乘法为主,他们习惯于学习整数乘法方面的知识和解题方法与思路。因此学习本节课内容主要从整数入手,逐渐加强学生对分数乘法的认识。 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在刚开始学分数乘法

7、时可能有时想不到先约分,后计算。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他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 4.1分数乘整数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复习旧知,引出课题。 1、复习题。 (1)列式计算。 5个12是多少?9个11是多少?8个6是多少? 提问:你还记得整数乘法的含义吗? (2)计算: 提问: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如何计算? 2、引出课题。 第二道题还可以怎么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 活动2创设情境,探究分数乘整数 1、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出示例1,自由读题。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个,3人一共吃多少个? (

8、1)分析演示: 题中的:“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个”意思什么?(每人吃了整个蛋糕的) 每人吃了整个蛋糕的,可以画图表示吗?怎样表示? 3个人呢? 求3人一共吃了多少个, 就是要求什么?怎样列式计算? 用加法计算:+ + = = (个) 求3个的和是多少,还可以怎样列式? 用乘法计算:3 这个乘法算式与我们之前学习的有什么不同?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都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区别在于,在整数乘法中,相同加数是整数,在分数乘整数中,是分数。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 2、教学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1)推导算理:由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导入。 问:怎样计算?分数乘整数第一次

9、遇到,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式子来计算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求3个的和。板书:+ + 。 学生计算,教师板书:。提示:分子中3个2连加简便写法怎么写?学生答后板书:(块) 补充两个例子:若每人吃个,3= 若每人吃个,3= 今后每次都要转化成分数加法来计算吗?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有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呢? (边说边加虚线) (2)引导观察:分子部分、分母与算式中两个数有什么关系?(互相讨论) 汇报结果:(多找几名学生汇报)使学生得出是用分数的分子2与整数3下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3)概括总结计算方法。(同桌互说) 请学生总结。教师板书。 (4)介绍约分及注意事项。 根据的计算过程,指出:计算过

10、程中,分子、分母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然后再乘,结果相同。教师示范,注意约分书写格式:约得的数要与原数上下对齐。追问:你知道为什么先约分,再相乘,结果不会变吗?(还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那么请你比一比,想一想,计算结果约分和在过程中约分,你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3、反馈练习:练习一第1题、做一做。 活动3全课小结 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关于分数乘整数有哪些收获? 活动4课堂作业 A部分:练习一第2、3题。 B部分:青岛地铁2号线将于2017年底实现东段通车,全线共设车站22个,平均每两个站之间距离是五分之六千米。青岛地铁2号线全程长是多少千米? 分数乘法教案 篇三 教具、学具准备 1、

11、 根据例题制作的挂图、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2、 每个学生准备一张长15 cm、宽10 cm的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谈话,以学校粉刷教室或家庭装修新房等学生身边的实例引入。 出示粉刷墙壁的画面,给出条件: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1/5。 师: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题,教师板书。 以分数乘整数的问题作研究内容,如“4小时可以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师:怎样列式?(板书1/54) 师:列式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用乘法?(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让学生计算,并说说怎样计算。 师:我们解决了4小时粉刷多少的。问题,那么1/4小时可以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出示问题)怎样列

12、式?依据是什么? 学生讨论汇报。(根据“4小时可以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的列式类推出,或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可以列出1/51/4)。板书算式。 师:(结合板书讲解)我们已经知道求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4个1/5是多少。求1/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5的1/4是多少。那么1/51/4如何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分数乘分数 二、操作探究计算算理 1?笔合旅嫖颐抢刺教址质?乘分数怎样计算。我们每人准备了一张纸,把它看作这面墙,先在纸上涂出1小时粉刷的面积,应该涂出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学生操作。 学生交流是怎样涂的?(用折或量、分的方法把纸平

13、均分成5份,涂出其中的1份,如下图) 师:我们已经知道,求1/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5的1/4是多少。再涂出1/5的1/4,小组讨论一下,应该怎样涂? 小组汇报(把涂出的1/5部分再平均分成4份,涂出其中的1份)。 学生自己涂色。 师:从涂色的结果看,1/5的1/4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1/20 师:我们可以得到1/51/4=1/20。根据涂色的过程,你能说说是怎样得到的吗?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教师归纳(用多媒体或投影片演示涂色过程):我们先把这张纸平均分成5份,1份是这张纸的1/5,又把这1/5平均分成4份,也就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54=20份,1份是这张纸的1/20。由此可

14、以得到(板书)。 三、迁移延伸,归纳法则 提出问题:3/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师:“3/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是求什么?(1/5的3/4是多少?) 小组讨论并操作:怎样列式?涂色表示15的34。怎样计算? 交流计算方法和思路:与前面一样,也是把这张纸分成54份,不同的是取其中的3份,可以得到(板书) 根据板书的两个计算算式讨论归纳计算方法。 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得到: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四、反馈提高,巩固计算 出示例4,读题。 师:怎样列式?依据什么列式? 由学生讨论得到: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列出3/102/3。 让学生独立计算。通过请学生在黑板演算或用投影

15、展示学生的演算过程及结果交流计算情况,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并结合学生的演算情况说明约分的书写格式。 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 教学目标 1、 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从而掌握计算方法。 2、 发展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 篇四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同样也是难点。我在教学中尝试着让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以直观的方法让学生在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直接发现结果,然后根据折出来的结果探索计算法则,放弃了教材中两次折、画的方法。刚上完课,表面

16、上感觉按部就搬完成了教学任务,可是总感觉缺少点什么,教学过程有点脱节。在评完课又听完其他老师的课后,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1、敢于冲击教材。 一是改变了情景中的主人公,把教材中的王芳改成了老师,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这样更能激起学生质疑的兴趣;二是我放弃了教材中两次折、画的方法,给学生充分的探索空间,通过一次折纸理解了意义发现了计算结果,然后观察发现了计算方法。这样,为学生探索与交流保证了充足的时间。 2、关注动态生成。 在课的开始,我激活了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的开始就面对“老师每小时织围巾1/4米”的信息,让学生提出问题,产生疑问,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激发了学生

17、解决问题的冲动。在学生形成的关于问题的多种原始想法中,我关注了动态的生成,抓住鲜活的生成资源,筛选出了关键的问题,使本节课的目标及教学重点成为学生的探讨焦点,体现了教与学的双主体地位。 3、敢于放手研讨。 为了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课堂上我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以折纸涂色活动为主线,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动手操作的时间和观察交流,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问题。折纸是为了理解意义。当学生由1/22的意义推测出1/41/2的意义是表示求1/4的1/2是多少时,我知道学生并不理解为什么这样说。正是通过折纸,学生理解了1/4的意义,1/2的意义,才能理解1/41/2的意义。因为学

18、生只有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才能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通过数形的结合,学生在理解意义的过程中感受计算分数乘分数时为什么是“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的道理。学生经历了抽象-直观-抽象的探索过程。 4、合适的支点能贯通整个课堂。 这节课表面上感觉按部就搬完成了教学任务,可是总感觉缺少点什么,教学过程有点脱节。听了同事的数学课,我茅塞顿开! 在折一折的过程中,我直接让学生折1/41/2,虽然经过全班同学的努力,在少数同学的带动下折出了1/41/2表示1/4的1/2,可是有的迁强。听了刘虹老师的课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的课堂脱节,是因为我丢掉了课本提供的支点:先折1/42。因为学生由整数的意义得出1/41/2

19、表示1/4的1/2是多少那只是推测,并不知道为什么,只有体会出1/42描2个1/4,才能知道半(1/2)个1/4描1/4的一半,这样才真正明白为什么说1/41/2表示1/4的1/2是多少,所以说,折1/42是成功完成1/41/2的支点,很重要。 5、学具的准备是无声的引导。 要为学生准备充足的学具。只有让学生准备好学具了,学生才可以探索得更深入,更全面。比如:如果只给学生准备一张纸,那么学生是不是也就只会折纸,如果再为学生准备尺子和笔,那学生是不是也就想到通过画图的方法来进行探索和研究,再为学生准备彩笔,学生是不是也就能向导通过画、涂的方法来研究。总之学具准备的充分,学生探索的才更自由,更全面。 而我只让学生准备了两张纸和两只彩笔,拘限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致使学生只用了折纸感受意义,理解计算方法。限制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试题库答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