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化常识之宗法礼俗节日.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94656913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6.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文化常识之宗法礼俗节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文化常识之宗法礼俗节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文化常识之宗法礼俗节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文化常识之宗法礼俗节日.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二下语文校本作业 高三文化常识之宗法礼俗节日宗法嫡子:封建宗法社会中指正妻所生的儿子。也指正妻所生的长子,即“嫡长子”。从周代起,王位一般都由嫡长子世袭,直至清末。宗子:指嫡长子。依宗法,嫡长子要继承大宗,为兄弟族人所共尊。他有祭祀始祖的特权,要继承特别多的遗产,应受小宗的尊敬。宗子也是一宗之祖,地位特别高贵,故又叫“宗主”。庶子:封建宗法社会中指妾(小妻)生的儿子。宗法社会以“杀嫡立庶”为非法。众子:指嫡长子以外的诸子。宗法诸子常考知识清单:1.嫡子原是正妻生,除此之外皆称庶。 2.宗子专指嫡长子,继承顺次排亲戚:亲,内亲;戚,外亲;“亲”“戚”连用,有时指父母兄弟等本宗同姓亲属,有时指内

2、外亲属,包括本宗与外姻,即同姓本族与异姓外族姻亲。六亲:左传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婚姻;嫁娶)、姻娅(亲qng家和连襟。泛指姻亲)周易父子、兄弟、夫妇汉书父母、兄弟、妻子三党父党、母党、妻党,亦指父族、母族、妻族九族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儿及外孙母族三: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儿子妻族二: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考妣:父亲死后称“考”,母亲死后称“妣”.亲戚关系常考知识清单:1.内亲父母和手足,外戚姻亲与同宗,古今含义大不同。2.父死称考,母死称妣,如丧考妣是贬义。宗庙:我国的宗庙制度是儒教祖先崇拜的产物。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

3、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庶人祭于寝)昭穆:古代宗法制度下宗庙排列顺序的次序。始祖庙居中,左三昭,右三穆。始祖庙在中间,以下各代按辈分,分别列于两侧:二世、四世、六世居左,为昭;三世、五世、七世居右,为穆。七庙:四亲(父、祖、曾祖、高祖)庙、二祧tio(高祖的父和祖父)庙和始祖庙。太庙:天子的祖庙,如伶官传序:“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家祭: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唐代即有专人制订家祭礼仪,相沿施行。陆游示儿:家祭无忘告乃翁宗庙祭祀常考知识清单:1.宗庙制度源儒教,皇七侯五大夫三,士人一庙供祖先。2.天子七庙:左三昭,二四六;右三穆,三五七,四亲、二祧,

4、近到远,始祖居中总不变。丧服:旧时居丧时穿戴的服饰。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分为五等,称作“五服”.五服:斩衰:用最粗的生麻布制做,断处外露不缉q边。服期三年。诸侯为天子、臣为君;男子及未嫁女为父、母承重孙(长房长孙)为祖父、祖母;妻妾为夫,子妇为姑(婆)齐衰:其服以粗疏的麻布制成,衣裳分制,断处缉边,缘边部分缝缉整齐。三年适用于在父已先卒的情况下,子及未嫁之女、嫁后复归之女为母;母为长子。一年凡夫为妻,男子为庶母、为伯叔父母、为兄弟及在室姊妹,已嫁女为父母,孙男女为祖父母。五月重孙男女为曾祖父母。三月玄孙男女为高祖父母大功:用粗熟麻布制做。九月凡为堂兄弟、未嫁堂姊妹、已嫁姑及姊妹已嫁女为伯叔父

5、、兄弟小功:用稍粗熟麻布制成。五月为伯叔祖父母、常伯叔父母、未嫁祖姑及堂姑;已嫁堂姊妹、兄弟妻、再从兄弟、未嫁再从姊妹;外亲为外祖父母、母舅、母姨等缌麻:用较细熟麻布制成,做功也较“小功”为细。三月男子为本宗之族曾祖父母、族祖父母、族父母、族兄弟,以及为外孙、外甥、婿、妻之父母、表兄、姨兄弟等期功:古代丧服的名称期,丧服一年。功,指大功和小功,分别为九个月和五个月五服常考知识清单:1.五服是丧服,质地定亲疏。2.斩衰不缉边,生麻服三年。3.齐衰把边缉,粗麻不定期。4.大功小功布已熟,缌麻最细止三月。5.大功九,小功五,期是一年是整数。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

6、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后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生辰八字: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项两个字,四项共八个字,根据这八个字,可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遇有大事,都需推算八字。旧俗订婚时,男女双方互换庚帖,上有生辰八字。双方各自卜问对方的生辰八字命相阴阳,以确定能否成婚,吉凶如何。孝悌: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孔子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父母在,不远游”等孝悌主张。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孟子也把孝悌视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秦汉时的孝经则进一步提出:“孝为百行之首。”

7、儒家提倡孝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秩序。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三牲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一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太牢、少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太牢:牛、羊、豕天子祭祀社稷少牢:羊、豕诸侯祭祀常考知识清单:1.孝父母、悌兄长,孝悌之义今莫忘。2.牺牲本是祭祀用,牺色纯,牲体全,杂毛不能上台面。3.太牢猪牛羊,天子祭祀用,诸侯祭祀降一等,少牢只有猪羊用封禅:古代统治者不仅重视祭宗庙,也重视祭天地、山川。古人认为群山中泰山最高,为“天下第一山”,因此人间的帝王应到最高的泰山去祭过天帝,才算受命于天

8、。封在泰山上筑土为坛祭天,报天之功.禅在泰山下梁父或云云等小山上辟场祭地,报地之功这是古代帝王的最高大典,而且只有改朝换代、江山易主,或者在久乱之后天下太平,才可以封禅天地,向天地报告重整乾坤的伟大功业,同时表示接受天命而治理人世。封禅仪式在中岳嵩山和东岳泰山中都曾举行过,但以泰山的次数多且影响大而出名,自秦皇开始,至宋真宗止,共有六帝十次封禅泰山,武则天一帝封禅嵩山。封禅常考知识清单:1.天可封,地可禅,古代帝王最高典。 2.封禅主场在泰山,武曌一人上嵩山。跪: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长跪,指挺直上身而跪,表示尊敬。跽跪起,准备起身。膝尚在地上。箕踞两股着地伸直两腿,形似畚

9、箕,叫做“箕踞”。这种姿势是表示傲视对方的意思。坐古代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虚坐尽后:“尽后”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表谦恭。食坐尽前:“尽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坐席而对人不敬。拜礼常考知识清单:1.坐字古意跪在地,虚坐尽后,食尽前。2.跽是戒备将身起,箕踞劈叉很无礼。座次: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古代建筑通常堂室结构 (前)堂:南向为尊皇帝坐北向南的(称王称帝“南面”;称臣“北面”) (后)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尊卑:西北南东虚左:古代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一般指车驾。祖道: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

10、宴送行,荆轲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斋戒: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诚敬。斋又称“致斋”,致斋三日,宿于内室,“五思”(思其居处、笑语、志意、所乐、所嗜);戒又称“散斋”,散斋七日,宿于外室,停止一切娱乐活动,也不参加哀吊丧礼,以防“失正”“散思”。 坐席、斋戒常考知识清单: 1.堂上北位尊,面北是称臣。 2.室内西最尊,北、南、东递卑。 3.车驾称虚左,尊者坐左,御者中,右侧骖乘是陪乘。 4.祭祀路神称祖道,设宴送行易水边。5.斋戒沐浴止活动,忌食辛臭勿食葱。传统节日春节: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我国传统习俗最隆重的节日。春节习俗多与农

11、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习俗有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元宵:正月半、上元节、灯节。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社日: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上巳:三月三日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修禊)传统节日常考知识清单:1.一岁之首是春节,又名元日与新正。2.元宵节称上元节,赏灯、猜谜正月半。3.社日祭祀土地神,春秋两社“分”日行。4.上巳定于三月三,修禊郊游在水

12、边。寒食:在冬至后的105天或106天,在清明前一、二日。习俗为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由来: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故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因寒食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清明:阳历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得名。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习俗: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端午:端阳、重午、重五。得名: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由来: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在这一天来悼念他。习俗:喝雄黄酒、挂香袋、

13、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传统节日常考知识清单:1.寒食禁火食冷食,清明之前一两日,源自重耳祭子推。2.清明节气按阳历,四月五日或六日,扫墓、踏青、荡秋千。3.五月初五祭屈子,端午、端阳、又重五,雄黄酒能驱五毒。乞巧:少女节、七夕。由来:牛郎织女。七月初七。习俗: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中秋:团圆节农历八月十五得名: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名。传说:唐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习俗: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重阳:农历九月初九。得名: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名。习俗:登高望远、赏

14、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腊日:南北朝时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由来: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日。“腊八”本为佛教节日,后经历代演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习俗:吃赤豆粥、祭拜祖先、腊八粥。除夕:为岁末最后一天夜晚。习俗:此夜大家全家团聚吃“年饭”,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谜下棋,嬉戏游乐,谓之“守岁”。零点时,众人争相奔出,在庭前拢火燃烧(古称“庭燎”,取其兴旺之意),并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之时抢先放出三个“冲天炮”,以求首先发达,大吉大利。文化常识练习四(宗法礼俗节日)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宗法制度是为了维护封

15、建等级制度、巩固贵族世袭统治服务的,因此得以在封建社会中长期保存。B. 嫡子,在封建社会中指正妻所生的儿子。有时也指正妻所生的长子,即“嫡长子”。C. 从周代起,王位都由嫡长子世袭,直至清末,中间从未改变过。D. 依宗法,嫡长子要继承大宗,为兄弟族人所共尊。他有祭祀始祖的特权,能继承多的遗产,应受小宗的尊敬。周代以后王位由嫡子世袭,诸侯的君位也如此。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三纲”是封建时代的一种道德规范,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合称。意思是臣要绝对服从君,子要绝对服从父,妻要绝对服从夫。B. “五常”即“五伦”,是封建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

16、、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伦理关系,即君臣有义,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朋友有信。C. “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D. “五教”是父、母、兄、弟、子五者之间的封建关系准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以上这些人伦关系,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与亲疏等情感观念。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过去,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丧服分为五等,称作“五服”, 习惯上以五服之内为亲,五服以外为疏。B. “五服”具体指的是“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其中斩衰最上用于重丧取最粗的生麻布制作不缉边缝出殡时披在胸前。C. 五服以外的远亲丧服只需袒免即袒露

17、左臂免冠括发。“括发”就是束发。D. 我国古代丧服自周代已用素服均取白色。在中国古代的五方说中,西方为白虎,西方是刑天杀神,主萧杀之秋,故古代常在秋冬两季征伐不义、处死犯人。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七庙”指历代帝王为维护宗法制度,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后以“七庙”为王朝的代称。B. “七庙”具体是指太祖庙居中,左三穆,右三昭。“昭穆”是指古代宗法制度下宗庙排列的次序。C. “七庙”的排列是:始祖庙在中间,以下各代按照辈分,分别列于两侧:二世、四世、六世为昭;三世、五世、七世为穆。D. 有了“七庙”后,又依宗庙的次序而推广到坟地葬位和祭祀时的排列顺序,后也泛指

18、一般宗族的辈分。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B. 古代帝王祭祀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只有羊豕没有牛为“少牢”。顿首,古代的一种见面礼,行礼时点点头以示问候。C. 稽首,古代的拜礼,行礼时头碰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常用此大礼。D. 古代的座次有时以左为尊,成语“虚左以待”就是最好的证明。6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古代对已婚妇女的称呼因身份不同而有别,“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B

19、. 古代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C. 封禅,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最隆重的礼节,多由皇帝亲自到华山主持。D. 赐姓:多是古代天子给有功之臣赐予姓氏,以示褒宠。赐姓分赐国姓、赐他姓、赐恶姓几类。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人对于父母的死有委婉的称谓,父亲去世曰“内艰”,母亲去世曰“外艰”。B. 斋戒,古人祭祀或做重大事情前,斋戒包含了“斋”和“戒”两个方面:“斋”主要是“整齐”,如沐浴更衣、不饮酒、不吃荤。“戒”主要是指戒游乐。C. 古人成年取字,名和字使用有别,名供晚辈呼唤,字供长辈或平辈呼唤。D.尊亲死后,服满以前,居住在庐,断绝娱乐和

20、交际,以示哀思,称“守孝”。8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朝”古代各国诸侯按规定的时间觐见天子,叫“朝”。每次朝见天子,都要带各类珍物贡品,叫做朝贡。如果不按时朝见天子,就会被视为不尊敬天子,天子就一定会出兵征伐。B.诸侯朝见天子的仪式称觐礼。觐礼规定,天子不得下堂见诸侯,下堂而见诸侯天子失礼。C.“觐见”是指古代诸侯见天子。诸侯春见曰朝,秋见曰觐。D.天子派卿大夫见诸侯叫“聘”。诸侯德风方面有突出成就的,天子往往也派人去聘问。诸侯的国君即位,强大的诸侯国来贺见,也叫聘。此国往彼国的聘叫“如”,彼国往此国叫“聘”。9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21、分)A. 按古代礼法,诸侯的军队过天子门时,战车上的左右卫士必须脱胄卷甲,收好兵器,下车步行而过,以示对天子的尊敬,叫“免胄”。B. 古代出行之前一般要祭祀路神,此礼叫“祖”。后引申为在半路为别人设宴送别。C. 古代统治者不仅重视祭宗庙,也重视祭天地山川,而最隆重的典礼叫做“封禅”。 古人认为泰山是五岳之长,高大,离天又近,所以要到泰山顶上举行祭天的仪式。D. 古代帝王“封禅”时,都是由帝王亲自到泰山去举行,以报答天之功,这叫封。然后再到泰山脚下的梁父山上举行祭地仪式,以报达先祖之功,这叫禅。10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代用牲血涂器祭祀叫“衅钟”“衅鼓”。就是

22、新钟必杀牲口取血涂在钟的孔隙上,并举行祭钟仪式。B.古代帝王所祭的土神叫“稷”,谷神叫“社”。后来就以“社稷”代表国家。C.古代祭祀时把宰杀的牛、羊、猪等牲畜叫做牺牲。做祭祀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叫牺;体全叫牲。D.古代又有“三牲”之说,指祭祀用的牛、羊、猪。后来也以鸡、鱼、猪为“三牲”。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人的“坐” 是以两膝着地,两股贴在脚跟上。两膝着地,直身,股不着脚跟,是“跪”。 跪与坐二者的区别是“跪安而坐危”。B.“跽”是挺腰耸身,是受惊而耸身欲起的样子。这种动作因与跪的动作相似,因而也叫“长跪”。C.古人坐席也有讲究,所谓“虚坐尽后,食坐尽前

23、”。就是尽量把身体往后坐一点,表示谦恭;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一点,不因饮食而玷污坐席。D.“拜”是古人常用表示礼节的方式,就是行礼叩头。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拜礼,故后有“三叩九拜”之称。1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拜礼中,礼节最重的是稽首。稽首是臣拜君之拜,顿首是地位相等者互相之拜,空首是国君回礼臣下之拜。B. 肃拜是拜礼中礼节最轻的。只是拱手行礼,也就是现在的揖。妇人行礼,主要也是肃拜。C. 古代作揖与后世不同,古人作揖是推手。古人作揖,根据对象不同,推手时有高平下之别。对庶姓、没有亲属关系的推手时稍微往下, 对异姓、有婚姻关系的是平推手,对同姓、同族,稍微举高。

24、D. “执手”表示亲昵的行礼方式,和现在的拥抱相似。如诗经邺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13.(2017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B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C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D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高三文化常识之宗法礼俗节日参考答案1C. 一般是这样,但也有个别朝代改变过,如雍正。2D.没有反映出亲疏等情感观念3D.只在秋季征伐处死4B.应该是左三昭,右三穆5B 顿首,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之间的敬礼6C. 是到泰山主办7C. 名供长辈呼唤,字供晚辈或平辈呼唤8A.应该是就有理由出兵征伐9D.以报答地之功10B.土神叫社,谷神叫稷11A.应是跪危而坐安12D.和现在的握手相似13. B.姻亲是以婚姻关系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血亲是基于血统关系的亲属。二者性质完全不同8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