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在坚守中砥砺创新——浙江“千万工程”启示录(六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在坚守中砥砺创新——浙江“千万工程”启示录(六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在坚守中砥砺创新浙江“千万工程”启示录“一有阳光就灿烂,一有雨露就发芽“。在很多人眼中,浙江的 另外一个名字是:创新。浙江的创新如同一种空气,无处不在,从“八八战略”的提出, 到生态文明建设”大鼐的拉开,从“千万工程”的波澜壮阔,再到“文 化大省”、“活力浙江”、“平安浙江”、“法治浙江”每一个理论 创新背后的智慧力量,总能穿越重重迷雾,指引前路。今天解读“浙江精神”,应该要有新的涵义,那就是学会坚守, 懂得久久为功,秉承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钉钉子” 精神。从表面看,坚守与创新,看似一对矛盾:有人说,伟大是“熬” 出来的,唯有坚守匠心,才能创造奇迹;也有人说,创新是灵魂,唯 有不
2、断颠覆,才能走向成功。而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眼光予以审视,这 其实是一对有机组合。浙江的实践证明,成功的坚守需要以创新为前 提,伟大的创新需要以坚守为内涵。去年9月,联合国将最高环境荣誉一一“地球卫士奖”,授予浙 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表彰其卓越贡献。这是中国再次 为世界多样化发展贡献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从2003年至今, 这一工程仍然是浙江抓城乡统筹的“牛鼻子”,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 中心工作,也让千万乡村蝶变为美丽乡村,继而迸发出美丽经济的强 劲活力。带着对坚守与创新的思考,记者走进了浙江乡村,寻找思想 的源泉,成功的奥秘。近些年,在浙江的不少农村,传颂着这样一段顺口溜:多写一个
3、 字,少打一张牌;多一个球场,少一个赌场;多一场演出,少一场纠纷。 每天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许多村的文化广场上,闪动着大妈们动感 的舞步。而不远处,或许还会传来华尔兹舞曲声。可别小看了这些“业 余选手”。如今每逢文艺演出,许多村都能自导自演。建设文化礼堂,光热闹还不够,浙江省认为,这里更要成为乡土 文化和乡村记忆传承、延续的载体,形成属于这个村子、这些村民共 有的独特集体记忆,提升农民在精神层面的获得感、幸福感,实现“身 有所栖、心有所寄从文化礼堂到礼堂文化,浙江省将文明的种子种进了农民的心田 里。而散落在乡间的礼堂,也从一座座“盆景”,变成了一片片“风 景”,又通过发挥其在思想引导、道德教化
4、、礼仪培养、文化熏陶等 方面的作用,衍生出一种文化生态,使农村文化礼堂成为培育和践行 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根据最新计划,从2018年起,浙江每年将继续建设3000家农村 文化礼堂,到2022年,有望实现人口 500人以上的村全覆盖。另一 方面,浙江还将努力实现“建管用育”一体化,做到“大门常开、内 容常新、活动常态”,使得建成的文化礼堂,真正成为美丽乡村和美 好生活相契合的精神家园。从“一时美”到“持久美”农村发展的春天,是靠改革唤醒的。对于“千万工程”而言,从 环境美,再到心灵美,再到产业兴旺,在这种可持续发展的力量中, 除了激发市场活力带来的源泉,还有一股更重要的力量,那就是通过 改革创
5、新,来不断解放生产力。地处西南山区的丽水市,就充分领悟 到了农村改革的新变化,并将这种理念升华为实践指南。说起丽水,不管去没去过,许多浙江人都会竖起大拇指。生态, 是这座山区城市最靓丽的标签。九山半水半分田,80%以上的森林覆 盖率,造就了这里无可比拟的生态环境。当整个华东地区“十面霾伏”, 唯有丽水保持一枝独秀,“中国生态第一市”的美誉名不虚传。然而因为地处偏僻,山多地少,让丽水的经济发展一直犹如“螺 蝌壳里做道场”,制约重重,举步维艰。曾经为了追求GDP,丽水也 一度大干快上工业项目,但由此造成的污染,也引得怨声载道。2006 年,丽水痛定思痛,下定决心:生态立市不再变!2013年,浙江正
6、式 取消对丽水的GDP和工业总产值考核,并明确今后的发展道路就是 绿色生态。对照历史与未来,丽水市委、市政府认为:在生态文明大行其道 的今天,丽水最大的资源是生态,最具潜力、最具希望的也是生态, 如何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最理想、最实际的道路,就是实行生 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的“三产”联动发展。但绿色发展、生态产业毕竟只是个概念,想要落地,还有众多深 层次的问题待破解。比如,定位生态精品农业,前提要安全放心,则 必须实行标准化生产,这就需要通过土地流转,来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又比如,主体想要发展产业,但苦于缺乏资金,如何推动手中的资产 变资本;延伸出来的还有,如何转移剩余农村劳动力,
7、如何推动城乡 要素平等交换纵观这些问题,其背后牵扯到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改革、 户籍制度改革、城乡一体化等一系列配套支撑,而且这些改革环环相 扣,缺一不可。否则,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如同无本之木、无水 之源。正是在上述理念的指导下,丽水市开始了农村综合改革的步伐。同样的,浙江农民人均收入虽然连续领跑全国省区,但大头一直 是工资性收入。因此,如何在百尺竿头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成为 浙江最为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农民财产权利保障、农村市场化改 革、城市化健康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等,这一系列问题的 根本,无不指向“确权赋权”这一核心,只有让农民拥有完整的财产 权利,才能进一步激发农
8、村经济发展的活力。2014年初,浙江率先在全国推进农村“三权”改革,部署“三 权到人(户“权随人(户)走”,各地各部门加快推进农地、宅基地、 农村集体产权的确权、登记、颁证等基础性工作,有效激发了农业农 村各类要素的市场活力,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创造了有利条件。地处长三角腹地、杭嘉湖平原正中心的德清县,是著名的改革大 县,拥有60多项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其中有半数以上是“农字号” 改革。2013年,当地成为浙江首个户籍制度改革试点县,消除城乡 身份差异,填平待遇鸿沟。第二年,全县又实施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为农民土地确权。如果说,改革就像一盘棋,只有把棋盘上不同位置、不同类型棋 子的力量调动起来
9、,步伐协同起来,棋面才能活、才能赢。这其中, 每次遇到困难,浙江人总是能逢山开路、逢水搭桥,开辟出新的道路。从2006年开始的“三位一体”改革,就发端于浙江,如今又开 始了新的征程,从省、市,到县、乡建立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 改变了过去局限于“一亩三分地”的分散经营、分散管理、分散服务, 来提高农业、农村、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此外,最近几年,不少地方 还探索产业农合联,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共性难题,不断探索合作 经济再发展。下一步,如何推进“千万工程”再深化?在去年召开的推进大会 上,浙江省委书记车俊表示,将从六个方面推进美丽浙江和大花园的 建设:一是突出城乡融合,坚持规划引领、区域协调、陆
10、海联动,形 成“全域秀美”的格局;二是加快绿色发展,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进 一步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强化“生态富美”的 支撑;三是下足绣花功夫,高起点规划、高品质建设、高压线”管控, 追求“景致精美”的卓越;四是注重内外兼修,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和生态文化建设,提升“心灵之美”的内涵;五要勇立时代 潮头,加强省内、省际和国际合作,敞开“合作共美”的胸怀;六要 全力跨越关口,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 扫除“康庄健美”的障碍。春时到处是新景,从2003年到2019年,“千万工程”久久为功, 花开四野,不仅描绘了乡村的美丽风貌,而且重塑了业兴富民、政通
11、人和的乡村模样,不仅将浙江打造成城乡共同繁荣的实景案例,而且 提前演绎着整个中国乡村振兴、民族复兴的未来。回望15年历程,这是时间对坚守者最大的褒奖,也是浙江经验 最简单、最核心的“秘诀可以说,“千万工程”对于浙江的意义,绝 不是静态的、局部的、片段的。在浙江发展面临经济变革、社会转型、 文化复兴的关键时刻,“千万工程”是让列车换道变轨的那个扳手。 这一“扳”下去,列车大角度而又平稳地进入新的轨道,驶向更远的 、一 迈万。聚焦“千万工程”二十年引领浙江乡村巨变学习心得体近日,多家央媒连续聚焦“千万工程”二十年引领浙江乡村巨变, 并梳理一系列数据,比如浙江连续二十年召开“千万工程”现场推进 会,
12、省市县党政“一把手”悉数出席,省委、省政府每五年出台一个 行动计划等,这些都见证了浙江实施“千万工程” 一任接着一任干的 韧劲。为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学好学透、用活用好“千万工程”的经 验,读懂“千万工程”背后的“一”字密码,走好新时代赶考路。读懂“一心向党”的信念密码,走好“一片丹心永向阳”的忠诚 大道。“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浙江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充分发 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 任的带头作用,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干在先、走在前,团结带领农民群 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从以村庄环境整治为重点的“千村示范、 万村整治“,到以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的“千村精品、万
13、村美丽”, 再到以乡村现代化为重点的“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虽说每个阶段 都面临资金短缺、人才缺乏、经验不足的种种挑战,结果万千美丽乡 村实景仍然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千万工程”的背后,是心中有民、 一心向党,入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信念力量的印证,是一辈子干好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一件事。党员干部当接力继承、丰富和发 扬“千万工程”经验,以星火燎原之势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带动更多美丽乡村升级版的跃迁,方不负时代重托、不负人民期盼。读懂“一心为民”的民本密码,厚植“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民生 情怀。“心无百姓莫为官”“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要拎着乌 纱帽为民干事”“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
14、之”“千万工程”源 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厚农民情结和真挚为民情怀。以“人民”二字为 原点,二十年来,浙江从全省千百万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坚持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持续践行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千 万工程“迸发出强大生命力。浙江“千万工程”的实践证明,建设美 丽乡村,要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 脚点,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始终从农民群众角度思考问题,充分调 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每一名党员干部而言,要胸 怀“国之大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要始终将党旗下的铮铮誓言铭于心躬于行,更要用“一心为民”这把 “钥匙”打开更多美
15、丽乡村大门。读懂“一马当先”的担当密码,苦练“一腔热血勤珍重”的实干 本领。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千万工程”的成功实施,正是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当时对浙江 省情的深度调查和把握,历时118天走遍11个地市,一村一村调研 总结后作出的重大决策。二十年来,浙江一直紧抓不放,一任接着一 任干,持续推进“千万工程”,以良好的作风进一步赢得党心民心, 由最初的1万个左右行政村,已覆盖全省所有行政村,内涵也不断丰 富,既有农耕社会的田园余韵,也有现代文明的璀璨菁华。这无不是 二十年来将“摸着石头过河”的先行成本转变为领先优势,广大党员 干部接力奋斗的结果。当下,我们应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16、,坚守“功 成不必在我”的价值追求,善学勤思常实践,永葆一腔热血、抓求真 务实,“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跨越新的“雪 山” “草地”,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全面学习2023年关于“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专题 心得体会研讨发言稿“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 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浦江经验”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 工作期间亲自倡导并带头下访接访群众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鲜明体 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学习贯彻 习近平总书记两个重要批示精神,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也是常学常 新、常悟常进的过程。要切实增强政治
17、责任感,坚持深学细悟,准确 把握蕴含其中的理论精髓、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更好武装头脑、指 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刻领会“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的精神实质。要站在坚定 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深入学习领会“千 万工程”经验和“浦江经验”中蕴含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不断地学习消化、思考领悟,将“千 万工程”和“浦江经验”好经验灵活运用到工作实践中,既跳出来“谋 大势“,又钻进去“谋要事”,学会在多目标平衡中找到“最优解”, 不断增强抓工作的系统性、协调性和长效性。深入学习领会“千万工 程”经验和“浦江经验”中蕴含的新发展理念,“千万工程”实
18、施前 后农村面貌的鲜明反差、推进落实带来生产生活的巨大变化,根本上 反映的是发展理念的变革、发展方式的转变,观念一变天地宽,只有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发展才能理清思路、把握方 向、找准着力点。深入学习领会“千万工程”经验和“浦江经验”中 蕴含的大抓基层导向,常态化推进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持续 推动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 织战斗堡垒作用,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带头作用,不断完善党 领导下的基层治理体系。深入学习领会“千万工程”经验和“浦江经 验”中蕴含的务实作风,聚焦市委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坚持党的领 导,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坚持“提品质、
19、出精品、创经典”,坚持一 年接着一年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以跑马拉松的心态,保持战略定力、 坚持久久为功,把见成效作为抓落实的检验,确保干一件成一件,切 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循迹溯源“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的为民情怀。千万工程” “浦江经验”历久弥新,我们要从中深刻感悟人民领袖一以贯之的为 民情怀,循着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足迹,切身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当年 擘画的印记和牵挂的心迹,加大研究、阐释、提炼力度,把好的经验 做法提炼出来,好的成果展示出来,为全国全省提供更多方案案例。 我们要更加自觉站稳人民立场,强化宗旨意识,多去基层一线、矛盾 集中的地方倾听声音,多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
20、拿出更多惠民生、 暖民心举措,真正把为民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不断增强群众获得 感幸福感。深入践行“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的实践要求。要谋深谋细, 全面对标落实,树牢“全市一盘棋”理念,在现代化实践中坚持好、 运用好贯穿“千万工程”“浦江经验”的所蕴含的战略思维、系统思 维、为民情怀、问题导向和务实作风,加快完善统筹协调、督查考核、 闭环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以更 实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具体来说,学习实践好“千万工程”经验方 面,要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系统考虑、统筹协调的 工作经验,强化系统观念,加快补齐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短板, 推动工农互促、
21、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要深入实施高效生 态农业发展、乡村产业兴旺、基础配套提标改造、强村富民集成改革、 乡村治理提能增效“五大行动”,加快打造一批标志性成果,努力绘 就乡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的新画卷。学习好实践好“浦江经 验”方面,要健全完善领导干部下访接访等工作制度机制,深化信访 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强化信访源头治理,扎扎实实做好“送上门来的 群众工作”。2023年关于学习“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专题心得 体会研讨发言稿“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 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浦江经验”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 工作期间亲自倡导并带头下访群众形成的好经
22、验好做法,是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萌发和实践的现实明证,我们要做 好统筹推进、传承创新。千万工程” “浦江经验”中人民至上的价值 底色,充分彰显了人民领袖的为民情怀,是共产党人初心和以人民为 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写照,为推动“千万工程”“浦江经验”在新时 代新征程上发挥思想魅力、实践力量和真理光芒提供了持久深厚的动 力。“心无百姓莫为官”“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要拎着 鸟纱帽为民干事”“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习近平同志在 浙江工作时就对坚持人民至上作出许多重要阐释,始终把人民安危冷 暖挂在心上。“千万工程”“浦江经验”,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解决 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
23、的利益问题。以“人民”二字为原点, 二十年来,“千万工程”推动浙江探索走出了一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 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二十年来,持 续践行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浦江经验”成为社会治理的 “金钥匙”,进发出强大生命力。为民爱民不仅是情怀,也是不断开创新事业新局面的重要密码, 蕴藏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正因为 心怀百姓,习近平同志初到浙江工作,就在充分调研基础上,从解决 农民反映最强烈的环境“脏乱差”问题着手,理顺千头万绪、破除千 难万难,把“千万工程”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增 进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全面发展,最终改写
24、了浙江几万个村庄的 命运。正因为心怀百姓,面对当时浙江信访热点问题突出状况,他第 一次下访就选择信访大县浦江,需求在哪里就把工作做到哪里,全力 瞄准问题,让“天下第一难事”成了一举多得的好事,开辟了信访工 作的新探索和新思路重温习近平同志亲自实践、亲自推动两项工作的 经历,就能深刻体悟到为民情怀里有方法、有智慧、有力量。读懂“千万工程” “浦江经验”中的为民情怀,就找到了在未来 深入实施“千万工程”、弘扬践行“浦江经验”的大方向。要学习贯 彻习近平总书记两个重要批示精神,加快推动“千万工程”迭代升级, 加快构建“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的“千万工 程”新画卷,破解新征程上的基层
25、治理深层问题、结构性难题,自觉 地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想 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真正把为民办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从“单重奏”到“大合唱”浦阳镇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南端,这里 因地处浦阳江畔而得名,然而水质污染一度成为“老大难近几年,通 过重拳整治,绿水清波又重新回归。借着这股东风,镇里发展沿江、 沿山和沿路资源,重金打造风情小镇,发展美丽经济。走进尖湖村的山坳里,梨花漫山遍野,景在村中,村融景中。过 去默默无闻的小村,如今成了 “网红村”,引来众多游客,还有不少 外国人。眼下,浦阳每个村都在创建美丽乡村,更将迎来一场场蝶变。事实上,对于乡村环境整治这件事,
26、浙江已持之以恒抓了 16年 之久。时光回转到本世纪初。改革开放后,浙江工业经济高歌猛进, 群众收入增加了,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水脏了、山秃了,特别 是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尤为突出。群众揶揄,走在浙江农村,要走 过许多垃圾村才能找到一个干净的村。2002年,*同志到浙江工作。刚到任的118天里,他跑了 11 个市、25个县,为了多看几个点,不断压缩吃饭时间,匆匆扒拉几口, 立刻赶往下一站。时任浙江省农办副主任、被*同志称为“省级农 民”的顾益康回忆说,有一次陪同*同志下村调研,看到一个村环 境很好。*同志问,这样的村在浙江多不多?顾益康如实告知:不多。据省农办摸排,当时浙江仅有4000个 村
27、庄环境较好,剩余的3万多个村庄环境普遍较差。差到啥程度?像经济最发达的杭州、绍兴等地,农民有了钱,纷 纷盖起小别墅,可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垃圾靠风吹,污水靠蒸 发,河里满是垃圾和黑水,农民连洗拖把都嫌脏。当时,省里总结为“五个滞后”:村庄建设规划滞后、村庄环境 建设滞后、村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农民的文化观念和行 办到群众的心坎上。弘扬践行“浦江经验”,“一把手”更要一竿子 插到底,亲自接待群众、亲自阅批来信、亲自协调处理、亲自督查督 办,真正把信访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 日子。让亿万农民拥有美丽家园,让
28、群众难题被听见、被看见、被解 决,就是共产党人初心的生动写照。永葆为民赤子心,全省党员干部 要有信心、有本事、有目标,在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中,”办 实每件事,赢得万人心”。2023关于“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专题学习心得体 会研讨发言“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 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浦江经验”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 工作期间亲自倡导并带头下访接访群众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鲜明体 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学习贯彻 习近平总书记两个重要批示精神,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也是常学常 新、常悟常进的过程。要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坚持深学细
29、悟,准确 把握蕴含其中的理论精髓、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更好武装头脑、指 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刻领会“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的精神实质。要站在坚定 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深入学习领会“千 万工程”经验和“浦江经验”中蕴含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不断地学习消化、思考领悟,将“千 万工程”和“浦江经验”好经验灵活运用到工作实践中,既跳出来“谋 大势又钻进去“谋要事”,学会在多目标平衡中找到“最优解”, 不断增强抓工作的系统性、协调性和长效性。深入学习领会“千万工 程”经验和“浦江经验”中蕴含的新发展理念,“千万工程”实施前 后农村面貌的鲜明
30、反差、推进落实带来生产生活的巨大变化,根本上 反映的是发展理念的变革、发展方式的转变,观念一变天地宽,只有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发展才能理清思路、把握方 向、找准着力点。深入学习领会“千万工程”经验和“浦江经验”中 蕴含的大抓基层导向,常态化推进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持续 推动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 织战斗堡垒作用,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带头作用,不断完善党 领导下的基层治理体系。深入学习领会“千万工程”经验和“浦江经 验”中蕴含的务实作风,聚焦市委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坚持党的领 导,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坚持“提品质、出精品、创经典“,坚持
31、一 年接着一年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以跑马拉松的心态,保持战略定力、 坚持久久为功,把见成效作为抓落实的检验,确保干一件成一件,切 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循迹溯源“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的为民情怀。千万工程” “浦江经验”历久弥新,我们要从中深刻感悟人民领袖一以贯之的为 民情怀,循着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足迹,切身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当年 擘画的印记和牵挂的心迹,加大研究、阐释、提炼力度,把好的经验 做法提炼出来,好的成果展示出来,为全国全省提供更多方案案例。 我们要更加自觉站稳人民立场,强化宗旨意识,多去基层一线、矛盾 集中的地方倾听声音,多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拿出更多惠民生、 暖民
32、心举措,真正把为民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不断增强群众获得 感幸福感。深入践行“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的实践要求。要谋深谋细, 全面对标落实,树牢“全市一盘棋”理念,在现代化实践中坚持好、 运用好贯穿“千万工程” “浦江经验”的所蕴含的战略思维、系统思 维、为民情怀、问题导向和务实作风,加快完善统筹协调、督查考核、 闭环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以更 实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具体来说,学习实践好“千万工程”经验方 面,要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系统考虑、统筹协调的 工作经验,强化系统观念,加快补齐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短板, 推动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
33、共同繁荣;要深入实施高效生 态农业发展、乡村产业兴旺、基础配套提标改造、强村富民集成改革、 乡村治理提能增效“五大行动”,加快打造一批标志性成果,努力绘 就乡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的新画卷。学习好实践好“浦江经 验”方面,要健全完善领导干部下访接访等工作制度机制,深化信访 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强化信访源头治理,扎扎实实做好“送上门来的 群众工作”。2023赴浙江开展专题调研深入提炼总结“千村示范、万 村整治”工程(千万工程)的经验做法学习心得体会近日,中央有关部门赴浙江开展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走访、面对 面交谈切身感受等方式,与浙江的同志一起总结实施“千村示范、万 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
34、工程”)的经验启示。“千万工程” 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 大决策,全面实施20年来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面貌。这一巨大工 程的成功实施,来自当时对浙江省情的深度调查和把握。当前,全国 各地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千万工程”中读懂调查 研究的“起承转合”,推动调查研究工作务实功出实效。“起”一心为民俯首调,调查之初当怀“赤诚心”。始终同人民 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 落脚点。“千万工程”实施之初,便着眼于人民关心的生态环保、乡 村治理等问题开展调研,深入了解了群众所期所盼。民之所望,政之 所向。作为党员干部,要坚
35、持以人民为中心,问题为导向,扎实做好 选题调研,主动跳出“舒适圈”,走出“玻璃门”,直击基层一线, 想尽办法摸矛盾、问诉求、看症结,掌握“热气腾腾”的一手材料。 要集思广益,开好“头脑风暴”,瞄准“老大难”,发现影响最广大 人民根本利益的题材,以责无旁贷的勇气,做到“哪壶不开提哪壶”, 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承”慎思明辨求实情,寻根溯源当切“真症结”。涉浅水者得 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不 久,用118天时间跑遍11个地市,一个村一个村地仔细考察,充分 掌握省情农情作出的重大决策。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 易。作为党员干部,要传承实事求是的工作
36、作风,锤炼真、深、细的 硬本事,摒弃“流水线”式“打卡”调研,多深入“边音角落”,搞 “突然袭击”。要多开“板凳会”,融入“群众课堂”,以真诚的态 度联系群众,紧紧关注群众的“眼色”“脸色”,抓住“民声脉搏”, 听懂“弦外之音”,做到心中有数,不想当然、拍脑袋,在“细枝末 节”下足察实情的真功夫。“转”按部就班谋事观,改革创新当出“实举措”。明者因时而 变,知者随事而制。“千万工程”实施前后农村面貌的鲜明反差、推 进落实带来生产生活的巨大变化,根本上反映的是发展理念的变革、 发展方式的转变。作为党员干部,面对调研发现的具体问题,要善于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立足实际顺藤摸
37、瓜, 牵出内在矛盾的“核”不能雾里看花,似是而非。要创新问题解决思 路,不搞表面文章,坚决破除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落后文化,多想 该不该,少看能不能,在把握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勇于变革、 敢为人先。“合”凤头豹尾常久功,解决问题当见“好效果”。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浙江紧盯“千万工程”目标不动摇、 不折腾,保持工作连续性和政策稳定性,每5年出台1个行动计划, 每个重要阶段出台1个实施意见,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建设任务顺 利完成。作为党员干部,既要绘得好“工程图”,也要当得好“施工 员”,在群众面前,解决问题不能“留空间” “打太极”,揣着明白 装糊涂,要拿出鲜明的干事
38、担当态度,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工作落实, 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在问题解决的“后半篇文章”上下足功夫,着 力补短板、通梗阻,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实干劲赢得群众的 真心点赞。为方式转变滞后、政府指导服务滞后。一些到过浙江考察的人士,曾 形象地概括为:“走了 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走了 一镇又一镇, 镇镇像农村。”*同志一路听,一路看,一路思考。2003年6月,一项名为“千 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工程,在浙江拉开帷幕。*同志亲自部署: 全面整治1万个行政村,并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 小康示范村。所要改变的就是农村现状,以此来促进城乡一体化。“千万工程”一经推出,就普遍受到欢迎。许多
39、农民感慨万分: 政府不仅免了我们的税,还出钱帮我们修桥铺路搞卫生呢!对此,顾 益康同样深有感触:在浙江,改革开放以来,除了土地承包,还从来 没有一项工作像“千万工程”这样,让农民如此发自肺腑地认同;也 从来没有一项工作像“千万工程”这样,让政府投入那么大的精力、 财力。时至今日,浙江每年召开一次有关“千万工程”的现场会,省委 书记每次都亲临现场视察、指导、讲话。与会的,不仅有地方分管领 导,还有主要领导,足显省里重视程度。“千万工程”不仅赢得了民 心,也教育了广大干部,在全省上上下下迅速形成了城乡统筹的氛围 和合力。可以说,一项工程启动了浙江全省城乡统筹的大合唱!浙江原来 就有众多的农村“工程
40、”,如交通部门的乡村康庄工程,水利部门的 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万里清水河道工程,林业部门的万里绿色通道 工程、绿化示范村工程;经贸部门的千镇连锁万村放心店工程等,这 些工程纷纷聚集到“千万工程”瞋下,按照“示范村建到哪儿,配套 资金就跟到哪儿”的要求,跟进配套。“千万工程”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局外人士”:省电力部门主 动提出要求,将“新农村电气化工程”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一 流学府浙江大学主动要求参与新农村建设,与湖州市达成市校全面合 作协议;众多脱胎于农村的乡镇企业更是不甘落后,积极投身其中;等 等等等,不一而足。全省共有1.5万家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从此, 浙江的城乡统筹工作高潮迭起,
41、终成浩荡之势,可以说,“千万工程” 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成了浙江城乡统筹名副其实的“龙头工程 从“环境佳”到“生活便”“下姜村,梦开始的地方。”走进淳安县的下姜村,这句旅游宣 传语赫然可见。今天的下姜村,“农家乐,民宿忙,游人如织到下姜。“一个人口不到800人的小村庄,去年接待游客超过40万。而在15 年前,下姜村也有一句歌谣:“土墙房,半年粮,有女不嫁下姜郎。”说起总书记第一次来下姜村时的场景,老支书姜银祥还有点不好 意思。2003年4月24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同志乘车从淳安县 城颠簸了 60多公里的“搓板路“,又坐了半小时轮渡,再绕100多 个盘山弯道辗转来到下姜村。如今再到下姜村,
42、早已换了个模样,住在村里不比城里差。生活 非常便利,水、电就不用说了,公交车通到了家门口。房子大,环境 好,要买点啥,出门就有各色小店,有点小毛病,村里的卫生服务站 也能看,方便得很。在推进“千万工程”时,浙江并未就环境抓环境,而是把它放到 了城乡统筹的高度,按照“让村里人像城里人一样全面享受公共服务 和生活便利”的要求,致力于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因为所辖的每个县市都进入全国百强,社会和谐程度较高,因此, 嘉兴市早在2003年,就已成为全国第一个社保全覆盖的城市,并且 在全国地级城市中第一个制定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那时, 作为城乡统筹的先行之地,嘉兴面临的问题正是整个浙江所需要突破 的:
43、统筹将从有形领域转向无形领域;从浅层次的、用钱能够摆平的, 转向深层次的体制机制的建设。为此,浙江先后建立了全省统一的就业制度,建立了最低生活保 障制度、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在教 育、卫生、文化等各个方面,浙江都提出了一系列的行动计划,逐渐 建立健全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配置公平、发展均衡的社 会事业体系,布局合理、城乡共享的公用设施体系,着力缩小城乡之 间、区域之间、群体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在基础实施上,浙江把“四好”农村路、万里清水河道、农民饮 用水源、小康体育村、现代商贸服务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农村危旧 房和电气化改造等有机结合,统筹推进水电路气网
44、等基础设施建设, 形成城乡全面覆盖、全线贯通的基础设施网络。与此同时,浙江又把“最多跑一次”改革向乡村延伸。全面形成 以县城为龙头、中心镇为节点、中心村为基础的公共服务体系。运用 信息化技术手段,打破信息孤岛,推动教育培训、劳动就业、医疗卫 生、社会保障、文化娱乐、商贸金融等服务在服务中心延伸集成,基 本形成农村30分钟公共服务图、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浙江农民人均收入达27302元, 连续34年位居全国各省区的首位。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城乡居民收 入比同时再次处于全国各省区最低,去年这一数字为2.036:1,比上年 缩小0.018O随着新型城乡关系的建立,浙江城
45、市经济与农村经济正 连为一体,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相映成辉。从“公共品”到“市场品”各级政府投入了如此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浙江乡村的改 造和提升,确实让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感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同时也提出了更大的问题:如果没有人气、没有产业,这些公共设 施的效益最多就只能让留守的儿童妇女得以享受,无法真正发挥其价 值,另一方面,后期的运维成本也是现实课题,根本无以为继。因此,在“千万工程”启动之初,浙江就将视角聚焦“市场化”。 彼时的浙江,人均GDP已经超过了 3000美元,*判断:整个经济 社会进入了转型新阶段,人们对于休闲的需求会越来越旺盛。基于这 个判断,城乡之间的要素应当互相
46、流通,一方面,要继续推进新型城 市化,鼓励农民进城,另一方面,要让乡村成为城市的后花园。怎么让“公共品”变为“市场品”?产业是基础。从2005年,浙 江就召开了首次农家乐大会。农家乐作为一种新兴的业态,近年来为 全国各地所重视,而浙江的农家乐之所以具有活力和生命力,究其根 本,在于自始至终坚持了 “农民主体、村为基础、农旅结合”。从无 到有,从初级走向高级,从低端转为高中低结合,浙江农家乐走出了 一条符合自身资源禀赋、具有地方特色和人文特质的发展新路,成功 地开辟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新渠道,也为浙江经济社 会发展增添了一大新亮点。安吉是“中国美丽乡村”的发源地,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47、“两 山”论断的地方。没有名山大川,缺少驰名景点,这个地处浙北的小 县,旅游业却连续十多年呈两位数增长,呈“井喷”之势。现在,安 吉整个县就像个大景区,“一乡一品、一村一韵、一步一景早在2007年,安吉率先在全国开展了以“村村优美、家家创业、 处处和谐、人人幸福”为核心内容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把一个 县当做一个景区来规划,把一个村当做一个景点来设计,把一户人家 当做一个小品来打造。县委书记沈铭权说,安吉用建设中国最美县域 做统领,抓住了全域旅游这个核心,并拧紧了全域旅游的资源观、空 间观、产品观、产业观、主体观等5个“总开关在浙江,像安吉一样,乡村旅游风生水起的不在少数。这一产业 的全面开
48、花,带来的不仅是人气与效益,更重要的是吸引了大量人才 回流。记者入住余杭一民宿,一问主人“樵夫与山”,不料是当地农 业局辞职回乡的创业者;不经意间闯进德清“枫华山庄”,女主人范 小明居然是浙大法律系毕业的高材生;来到景宁大均乡“听泉山庄”, 一打听,老板娘小沈三姐妹原来都在上海打拼。记者调查发现,在浙江,到乡村从事三产已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 这些创客背景各异,有记者,有律师,有教师,有海归,有设计师, 但无一例外,他们对乡村生活情有独钟,在城市见过世面,了解消费 需求,又善于利用现代营销手段,因此迅速成为乡村发展的生力军。和人才一起回流到乡村的还有资本,以及现代的经营理念和管理 模式。不管你出
49、差到哪里,一按手机键就可以给家庭农场施肥加温, 这叫“智慧农业种水稻可以穿着皮鞋不下地,全程由专业公司打理, 这是“社会化服务把百亩田地分为几百份,让城里人来认领,做个“周 末农夫”,属于“体验农业还有像众筹、直播等新花样,在浙江农村 早已屡见不鲜,好吃、好玩、好看成了浙江农业的新特色。乡村成了城市的后花园,城市成了乡村的CBD。如今,不少浙 江农民白天开着拖拉机下地干活,晚上开着小轿车进城吃饭、购物、 唱歌;而到农村自驾游,则成了城市居民节假日的首选节目。城与乡 如胶似漆,正成为难以分割的整体。著名“三农”专家、浙江大学教授黄祖辉谈到,很多人到浙江学 习“千万工程”经验后,觉得难以复制,他们把关注点放在了资金上。 他认为,实际上“千万工程”是一个社区改善问题,学习浙江经验, 关键学什么?核心在于:浙江通过植入产业,把社区的公共品变成市 场品。“生态宜居,如果光是针对本地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