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中大中药学讲义10泻下药.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4574343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中大中药学讲义10泻下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陕中大中药学讲义10泻下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中大中药学讲义10泻下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中大中药学讲义10泻下药.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十章泻下药凡能引起腹泻,或润滑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称为泻下药。本类药为沉降之品,主归大肠经。主要具有泻下通便作用,以排除胃肠积滞 和燥屎等,正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所云:“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J 或有清热泻火,使实热壅滞之邪通过泻下而清解,起到“上病治下”、“釜底抽薪” 的作用;或有逐水退肿,使水湿停饮随大小便排除,达到祛除停饮,消退水肿的 目的。部分药还兼有解毒,活血祛瘀等作用。泻下药主要适用于大便秘结,胃肠积滞,实热内结及水肿停饮等里实证。部 分药还可用于疮痈肿毒及瘀血证。使用泻下药应根据里实证的兼证及病人的体质,进行适当配伍。里实兼表邪 者,当先解表后攻里,必要时可与解表药同用,表里

2、双解,以免表邪内陷;里实 而正虚者,应与补益药同用,攻补兼施,使攻邪而不伤正。本类药亦常配伍行气 药,以加强泻下导滞作用。若属热积者还应配伍清热药;属寒积者应与温里药同 用。使用泻下药中的攻下药、峻下逐水药时,因其作用峻猛,或具有毒性,易伤 正气及脾胃,故年老体虚、脾胃虚弱者当慎用;妇女胎前产后及月经期应当忌用。 应用作用较强的泻下药时,当奏效即止,切勿过剂,以免损伤胃气。应用作用峻 猛而有毒性的泻下药时,一定要严格炮制法度,控制用量,避免中毒现象发生, 确保用药安全。根据泻下药作用强弱的不同,可分为攻下药、润下药及峻下逐水药。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泻下药主要通过不同的作用机理刺激肠道粘膜使蠕动增

3、 加而致泻。另外大多药物具有利胆、抗菌、抗炎、抗肿瘤作用及增强机体免疫功第一节攻下药本类药大多苦寒沉降,主入胃、大肠经。既有较强的攻下通便作用,又有清热泻火 之效。主要适用于大便秘结,燥屎坚结及实热积滞之证。应用时常辅以行气药,以 加强泻下及消除胀满作用。若治冷积便秘者,须配用温里药。具有较强清热泻火作用的攻下药,又可用于热病高热神昏,澹语发狂;火热 上炎所致的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牙龈肿痛以及火热炽盛所致的吐血、蚪血、 咯血等上部出血证。上述病证,无论有无便秘,应用本类药物,以清除实热,或 导热下行,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止匕外,对痢疾初起,下痢后重,或饮食积 滞,泻而不畅之证,可适当配用

4、本类药物,以攻逐积滞,消除病因。对肠道寄生 虫病,本类药与驱虫药同用,可促进虫体的排出。根据“六腑以通为用”、“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的理论,以攻下药为主,配伍清 热解毒药、活血化瘀药等,用于治疗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胆囊炎、急性胰腺炎、 肠梗阻等急腹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大黄 Dahuang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为大戟科植物甘遂的干燥块根。春季 开花前或秋末茎叶枯萎后采挖,除去外皮,晒干。生用或醋制用。【性能】 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功效】泻水逐饮,消肿散结。【应用】1 .水肿,胺胀,胸胁停饮。本品苦寒性降,善行经隧之水湿,泻下逐饮力峻,药后可连续泻下,使潴留水饮排泄体外。凡水肿、

5、大腹朦胀、胸胁停饮,正 气未衰者,均可用之。可单用研末服,或与牵牛子同用,如二气汤(圣济总录); 或与大戟、芫花为末,枣汤送服,如十枣汤(伤寒论)。另可与大黄、阿胶配 伍治疗妇人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如大黄甘遂汤(金匮要略)。2 .风痰癫痫。本品尚有逐痰涎作用。临床上以甘遂为末,入猪心煨后,与 朱砂末为丸服,可用于风痰癫痫之证,如遂心丹(济生方)。3 .疮痈肿毒。本品外用能消肿散结,治疮痈肿毒,可用甘遂末水调外敷。 现代临床用化瘀膏(青核桃枝、参三七、甘遂、生甘草)外贴,治疗乳腺肿瘤。【用法用量】 入丸、散服,每次0.51g。外用适量,生用。内服醋制用, 以减低毒性。【使用注意】 虚弱

6、者及孕妇忌用。不宜与甘草同用。【古籍摘要】1 .神农本草经:“主大腹疝痼,腹满,面目浮肿,留饮宿食,破积聚, 利水谷道。”2 .本草衍义:“专于行水,攻决为用。”3 .珍珠囊:“味苦气寒,苦性泄,寒胜热,直达水热所结之处,乃泄水之 圣药。水结胸中,非此不能除,故仲景大陷胸汤用之,但有毒,不可轻用。”【现代研究】1 .化学成分:含四环三菇类化合物和丫-大戟醇、甘遂醇、大戟二烯醇; 此外,尚含棕桐酸、柠檬酸、糅质、树脂等。2 .药理作用:甘遂能刺激肠管,增加肠蠕动,造成峻泻。生甘遂作用较强, 毒性亦较大,醋制后其泻下作用和毒性均有减轻。甘遂葩酯A、B有镇痛作用。 甘遂的乙醇提取物给妊娠豚鼠腹腔或肌

7、内注射,均有引产作用。甘遂的粗制剂对 小鼠免疫系统的功能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所含甘遂素A、B有抗白血病的作 用。3 .临床研究:据报道,以甘遂为主或适当配伍还可用于治疗其它多种疾病, 如:用甘遂与蟾蛛、砂仁、木香、鸡内金、焦山楂组成甘蟾砂仁合剂治疗肝硬化 腹水68例,总有效率为94.8% (天津中医,1989,2:18);用甘遂3g,大黄、芒 硝各9g,水煎服,治疗6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其中胸水少量者4例,服6-9 剂胸水消失(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1:26);用甘遂甘草汤(甘遂、枳壳、赤芍、 昆布各10g,甘草5g)煎服,治疗7例小儿睾丸鞘膜积液,均愈。(四川中医, 1990,7:2

8、6);另外,尚可用治关节肿大型类风湿性关节炎、肠梗阻及多型性红斑。4 .不良反应:甘遂的毒性作用较强,连续静脉给药7天,可见心、肝、肾 的中毒性组织学改变。甘遂注射液有很强的溶血作用。本品内服过量,其中毒反 应为腹痛,剧烈腹泻水样便,呈里急后重感;如服量较多,可出现霍乱样米汤状 大便,并有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心悸、血压下降、脱水、呼吸困难、脉搏 细弱、体温下降、澹语、发组等症状;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致死。京大戟Jingdaji神农本草经为大戟科植物大戟Euphorbia pekinensis Rupr.的干燥根。主产于江苏、四川、 江西、广西等地。秋、冬二季采挖,洗净,晒干。生用或醋制用。【性

9、能】 苦,寒。有毒。归肺、脾、肾经。【功效】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应用】1 .水肿、朦胀、胸胁停饮。本品泻水逐饮作用类似甘遂而稍逊,偏行脏腑 之水湿,多治水肿,朦胀,正气未衰者。活法机要治水肿腹水,用大戟与大 枣同煮,去大戟不用,食枣。又如十枣汤(伤寒论)、舟车丸(景岳全书) 等方,均与甘遂、芫花等逐水药同用,以治上述病证。2 .痈肿疮毒,壤疡痰核。本品能消肿散结,内服外用均可。治热毒痈肿疮 毒,可鲜用捣烂外敷;治颈项间痈疽,配当归、白术、生半夏为丸服(本草汇 言);治痰火凝聚的疡疡痰核,可用大戟与鸡蛋同煮,食鸡蛋(内蒙古中草药 新医疗法资料)。【用法用量】 煎服,1.53g;入丸、散服,每

10、次1g。外用适量,生用。 内服醋制用,以减低毒性。【使用注意】 虚弱者及孕妇忌用。不宜与甘草同用。【古籍摘要】1 .神农本草经:“主十二水,腹满急痛,积聚,中风皮肤疼痛,吐逆。”2 .名医别录:“主颈腋痈肿,头痛,发汗,利大小肠。”3 .本草正:“性峻烈,善逐水邪痰涎,泻湿热胀满。【现代研究】1 .化学成分:含大戟甘、生物碱、树胶、树脂等。2 .药理作用:本品乙醛和热水提取物有刺激肠管而导泻的作用;对妊娠离 体子宫有兴奋作用;能扩张毛细血管,对抗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3 .临床研究:据报道,以大戟为主,临床上还可用治急慢性肾炎水肿,用 大戟500g以食盐9g,加水适量拌匀,制成胶囊。日服2次,每

11、次0.450.6g, 隔日1次,空腹温开水送服,共观察60余例,均有显著的消肿作用(湖北中医 学院:中草医药经验介绍,1970, 3)。或用大戟磨粉,装入胶囊,成人每次0.60.9g,隔日或隔2日服药1次,78次后停药1周,以后视病情再服。若腹水已 消,可选用人参养荣丸等调理,曾试治20例,经服药536次不等,显效9例, 好转9例,无效2例(中级医刊,I960, 1:49)。附药 红芽大戟Hongyadaji为茜草科植物红大戟knoxia vaierianoides Thotel et Pitard的根。又名红大戟、 广大戟。性味苦寒。功用与京大戟略同。但京大戟泻下逐水力强,红芽大戟消肿 散结

12、力胜。煎汤服,1.55g;研末服1g。外用适量。醋制用或生用。虚弱者及 孕妇忌用。反甘草。红芽大戟根含游离意醒类0.56%,及结合性慈醍类0.25%。芫花 Yuanhua神农本草经为瑞香科植物芫花Daphne genkwa Sieb.et Zucc.的干燥花蕾。主产于安徽、 江苏、浙江、四川、山东等地。春季花未开放前采摘,晒干。生用或醋制用。【性能】 苦、辛,温。有毒。归肺、脾、肾经。【功效】 泻水逐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应用】1 .胸胁停饮,水肿,朦胀。本品泻水逐饮作用与甘遂、京大戟相似而力稍 逊,且以泻胸胁水饮,并能祛痰止咳见长。故适用于胸胁停饮所致的喘咳、胸胁 引痛、心下痞鞭及水肿、

13、胺胀等证。常与甘遂、京大戟等同用,如十枣汤(伤 寒论)、舟车丸(景岳全书)等。2 .咳嗽痰喘。本品能祛痰止咳,用于咳嗽痰喘证。可单用或与大枣煎服。 近代有用醋制芫花的粉剂及苯制芫花制成的胶囊或水泛丸,以防治慢性支气管炎, 有良效。3 .头疮、白秃、顽癣及痈肿。本品外用能杀虫疗疮,用治头疮、白秃、顽 癣等皮肤病及痈肿。治皮肤病可单用研末,或配雄黄用猪脂调敷。治痈肿,用本 品研末,胶和如粥敷之(千金方)。【用法用量】 煎服,1.53g;入丸、散服,每次0.6go外用适量。内服 醋制用,以降低毒性。【使用注意】 虚弱者及孕妇忌用。不宜与甘草同用。【鉴别用药】 甘遂、京大戟、芫花均为峻下逐水药,具有泻

14、水逐饮之效, 作用峻猛,常同用治疗水肿、月鼓胀、胸胁停饮之证。但甘遂作用最强,其次为京 大戟,最弱者为芫花。其中甘遂善行经隧之水湿,大戟偏行脏腑水湿,芫花以泻 胸胁水饮,并祛痰止咳见长。另外,三者均有毒,且不宜与甘草同用;内服时, 多醋制,可降低其毒性。【古籍摘要】1 .神农本草经:“主咳逆上气,喉鸣喘,咽肿短气,疝瘤,痈肿,杀 虫鱼。”2 .名医别录:“消胸中痰水,喜唾,水肿,五水在五藏皮肤及腰痛,下寒 毒、肉毒。”3 .本草纲目:“治水饮痰辟,胁下痛。”“芫花留数年陈久者良。用时以好 醋煮数十沸,去醋,以水浸一宿,晒干用,则毒灭也。或以醋炒者次之。”【现代研究】1 .化学成分:本品含芫花酯

15、甲、乙、丙、丁、戊,芫花素,羟基芫花素, 芹菜素及谷苗醇;另含苯甲酸及刺激性油状物。2 .药理作用:芫花素能刺激肠粘膜引起剧烈的水泻和腹痛。口服芫花煎剂 可引起尿量增加,排钠量亦有增加。醋制芫花的醇水提取物,对肺炎杆菌、溶血 性链球菌、流行性感冒杆菌有抑制作用,水浸液对黄癣菌、大芽抱菌、铁锈色小 芽抱菌、星状皮癣菌等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芫花素能引起狗的子宫收缩;芫花 还有镇静、镇咳、祛痰作用。3、临床研究:据报道,以芫花为主或适当配伍还可用于治疗其它多种疾病, 如:用芫花为主,治疗传染性肝炎10例,9例谷丙转氨酶明显下降(天津医药 通讯,1971, 8: 7);用芫花根皮制成药酒,外擦,治疗风

16、湿性关节炎,总有效 率可达94.1%,显效率72%。(河南中医学院学报,1977, 2: 46);从芫花中提 取引产有效成分芫花菇,剂量为6080mg,用来扩宫引产,羊膜腔给药,1次 成功率97%,宫腔给药,1次成功率79%,引产时间4376小时。商陆 Shanglu神农本草经为商陆科植物商陆Phytolacca acinosa Roxb.或垂序商陆P. americana L.的干 燥根。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于河南、安徽、湖北等地。秋季至次春采挖。 切片,晒干或阴干。生用或醋制用。【性能】 苦,寒。有毒。归肺、脾、肾、大肠经。【功效】 泻下逐水,消肿散结。【应用】1 .水肿,朦胀。本品苦

17、寒性降,能通利二便而排水湿,泻下作用较弱。适 宜用治水肿N鼓胀,大便秘结,小便不利的水湿肿满实证。单用有效,或与鲤鱼、 赤小豆煮食,或与泽泻、茯苓皮等利水药同用,如疏凿饮子(济生方)。亦可 将本品捣烂,入麝香少许,贴于脐上,以利水消肿。2 .疮痈肿毒。本品外用有消肿散结和解毒的作用。治疮疡肿毒,痈肿初起 者,可用鲜商陆根,酌加食盐,捣烂外敷。【用法用量】 煎服,510g。醋制以降低毒性。外用适量。【使用注意】 孕妇忌用。【古籍摘要】1 .神农本草经:“主水胀,疝瘤,痹。熨除痈肿。”2 .日华子本草:“通大小肠,泻蛊毒,坠胎, 肿毒,敷恶疮。”3 .本草纲目:“其性下行,专于行水,与大戟、甘遂盖

18、异性而同功。” 【现代研究】1 .化学成分:含商陆碱、三葩皂昔、加利果酸、番族化合物、生物碱和大 量硝酸钾。2 .药理作用:本品有明显的祛痰作用;生物碱部分有镇咳作用;其根提取 物有利尿作用,有研究表明,本品的利尿作用与其剂量有关,小剂量利尿,而大 剂量反使尿量减少;对痢疾杆菌、流感杆菌、肺炎双球菌及部分皮肤真菌有不同 程度的抑制作用。3 .临床研究:据报道,以商陆为主或适当配伍还可以治疗其它多种疾病, 如:用商陆片剂(每片含生药量0.5g)治疗乳腺增生,总有效率为94.86% (中 草药,1985,3:22);用商陆水煎剂治疗消化道出血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瘢,均有较 好疗效,且未发现毒性反应(湖

19、北省-中西医结合资料选编1970, 62-64;中 西医结合杂志,1987, 10: 127);用石见穿15g,白商陆、海浮石各10g,海金 沙、黄苓各20g,金钱草50g,水煎冲鸡内金粉50g,琥珀粉20g, 1日3次口服, 治疗肾结石2例,均痊愈(吉林中医药,1987, 1:27)o另有用商陆等用治慢性 气管炎、银屑病及毒蛇咬伤。4 .不良反应:本品有毒,过量可引起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头痛、 语言不清,躁动,肌肉抽搐等症状;严重者血压下降,昏迷,瞳孔散大,心脏和 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牵牛子Qianniuzi名医别录为旋花科植物裂叶牵牛Pharbitis nil (L.) Choisy

20、或圆叶牵牛Pharbitis purpurea (L.) Voigt的干燥成熟种子。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秋末果实成熟、 果壳未开裂时采收,晒干。生用或炒用,用时捣碎。【性能】 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功效】泻下逐水,去积杀虫。【应用】1 .水肿,朦胀。本品苦寒,其性降泄,能通利二便以排泄水湿,其逐水作 用虽较甘遂、京大戟稍缓,但仍属峻下逐水之品,以水湿停滞,正气未衰者为宜。治水肿胺胀,二便不利者,可单用研末服(千金方);或与茴香为末,姜汁调 服(儒门事亲);病情较重者,可与甘遂、京大戟等同用,以增强泻水逐饮之 力,如舟车丸(景岳全书)。2 .痰饮喘咳。本品能泻肺气,逐痰饮,用治肺气壅滞

21、,痰饮咳喘,面目浮 肿者,可与大黄、槟榔为末服,如牛黄夺命散(保婴集)。3 .虫积腹痛。本品能去积杀虫,并可借其泻下通便作用以排除虫体。治蛔 虫、绦虫及虫积腹痛者,可与槟榔、使君子同用,研末送服,以增强去积杀虫之 功。【用法用量】煎服,39g。入丸、散服,每次1.53g。本品炒用药性减缓。【使用注意】 孕妇忌用。不宜与巴豆、巴豆霜同用。【古籍摘要】1 .名医别录:“主下气,疗脚满水肿,除风毒,利小便。”2 .本草纲目:“逐痰消饮,通大肠气秘风秘,杀虫。”3 .本草正:“牵牛,古方多为散丸,若用救急,亦可佐群药煎服,然大泄 元气,凡虚弱之人须忌之。”【现代研究】1 .化学成分:含牵牛子昔、牵牛子

22、酸甲、没食子酸及生物碱麦角醇、裸麦 角碱、喷尼棒麦角碱、异喷尼棒麦角碱、野麦碱。2 .药理作用:牵牛子昔在肠内遇胆汁及肠液分解出牵牛子素,刺激肠道, 增进蠕动,导致强烈的泻下;其黑丑、白丑泻下作用无区别。在体外实验,黑丑、 白丑对猪蛔虫尚有一定驱虫效果。3 .临床研究:据报道,以牵牛子为主或适当配伍还可用于治疗其它多种疾 病,如:用二丑3060g,壁钱若干个,糯米500go 一同加工成粉,每次用粉 30g,煮糊吃,治疗淋巴结核30例,均获得痊愈(安徽单验方选集(第1版)安 徽人民出版社,1972.27)。用牵牛子24g (研末,冲),大黄15g (后下),元明 粉12g (冲),枳实9g,水煎

23、服,治疗肝硬化腹水,消水作用较满意(首批国家 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国际文化出版社,1996.44)。另外,还可用治蜕虫, 癫痫等病症。4 .不良反应:本品对人体有毒性,大量使用除直接引起呕吐、腹痛、腹泻 及粘液血便外,还可刺激肾脏,引起血尿,严重者可损及神经系统,发生语言障 碍、昏迷等。巴豆 Badou神农本草经为大戟科植物巴豆Croton tiglium L.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四川、广西、 云南、贵州等省。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用仁或制霜。【性能】 辛,热;有大毒。归胃、大肠经。【功效】 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应用】1 .寒积便秘。本品辛热,能峻下冷积,开通肠道闭塞。

24、可单用巴豆霜装入 胶囊服,或配大黄、干姜制丸服,适用于寒邪食积,阻结肠道,大便不通,腹满 胀痛,病起急骤,气血未衰者,如三物备急丸(金匮要略)。2 .腹水月鼓胀。本品峻泻,有较强的逐水退肿作用。用治腹水%鼓胀,可用巴 豆配杏仁为丸服(肘后方)。近代用本品配绛矶、神曲为丸,即含巴绛矶丸, 用治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3 .喉痹痰阻。本品能祛痰利咽以利呼吸。治喉痹痰涎壅塞气道,呼吸困难, 甚则窒息欲死者,可单用巴豆,去皮,线穿纳入喉中,牵出即苏;近代用于白喉 及喉炎引起喉梗阻,用巴豆霜吹入喉部,引起呕吐,排出痰涎,使梗阻症状得以 缓解。治痰涎壅塞、胸膈窒闷、肢冷汗出之寒实结胸者,常与贝母、桔梗同用

25、, 如三物小白散(伤寒论)。此外,小儿痰壅、乳食停积甚则惊悸者,可用本品 峻药轻投,可祛痰、消积,常与胆南星、朱砂、六神曲等同用,如万应保赤散(全 国中药成药处方集)。4 .痈肿未溃、疥癣恶疮。本品外用有蚀腐肉、疗疮毒作用。治痈肿成脓未 溃者,常与乳香、没药、木鳖子等熬膏外敷,以蚀腐皮肤,促进破溃排脓;治恶 疮,单用本品炸油,以油调雄黄、轻粉末,外涂疮面即可。【用法用量】 入丸、散服,每次0.10.3g.。大多数制成巴豆霜用,以减 低毒性。外用适量。【使用注意】 孕妇及体弱者忌用。不宜与牵牛子同用。【鉴别用药】 巴豆辛热燥烈,要力刚猛,峻下冷积,开通闭塞,主治冷积 便秘重症;大黄苦寒泄降,峻下

26、实热,荡涤胃肠,主治实热积滞便秘急症。【古籍摘要】1 .神农本草经:“破痕结聚,坚积,留饮痰癖,大腹水胀,荡涤五脏六 腑,开通闭塞,利水谷道,去恶肉。”2 .名医别录:“疗女子月闭,烂胎,金疮脓血不利,丈夫阴画,杀斑螯 毒。”3 .本草通玄:“巴豆禀阳刚雄猛之性,有斩关夺门之功,气血未衰,积邪 坚固者,诚有神功,老羸衰弱之人,轻妄投之,祸不旋踵。巴豆、大黄,同为攻 下之剂,但大黄性冷,腑病多热者宜之;巴豆性热,脏病多寒者宜之。故仲景治 伤寒传里恶热者,多用大黄。东垣治五积属脏者,多用巴豆。【现代研究】1 .化学成分:含巴豆油3457%,其中含巴豆油酸和甘油脂。油中尚含巴 豆醇二脂和多种巴豆醇三

27、脂。此外,还含巴豆毒素、巴豆甘、生物碱、B-谷笛 醇等。2 .药理作用:巴豆油外用,对皮肤有强烈刺激作用。口服半滴至1滴,即 能产生口腔、咽及胃粘膜的烧灼感及呕吐,短时期内可有多次大量水泻,伴有剧 烈腹痛和里急后重;巴豆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流感杆菌、绿脓杆 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巴豆油有镇痛及促血小板凝集作用。巴豆提取物对 小鼠腹水型与艾氏腹水癌有明显抑制作用;巴豆油、巴豆树脂和巴豆醇脂类有弱 性致癌活性。3 .临床研究:据报道,以巴豆为主或适当配伍还可用于治疗其它多种疾病, 如:用巴豆粉胶囊合茵陈大柴胡汤,治疗胆囊炎、胆石症均取得满意疗效(辽宁 中医杂志,1980, 8: 4

28、3)0用巴豆与黄蜡配伍,制成巴豆丸,囱冏吞下,可治疗 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鼻窦炎(湖南医药杂志,1979, 1: 39;河南医药,1983, 34: 247)0用巴豆制剂对甲状腺癌的疗效也较显著(健康报,1987, 11: 10)。 另外,还可用于痹证、面神经麻痹、急性肠梗阻及小儿鹅口疮等。4 .不良反应:本品具有强烈的毒性,其含巴豆毒蛋白及巴豆油。巴豆毒蛋 白是一种细胞原浆毒,能溶解红细胞,并使局部细胞坏死;巴豆油系一种峻泻剂, 对胃肠道粘膜具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可引起恶心、呕吐与腹痛,重则发生 出血性胃肠炎,大便内可带血和粘膜。对肾亦有刺激作用。皮肤接触巴豆油后, 能引起急性皮炎。中毒

29、表现:症状为咽喉肿痛、呕吐、肠绞痛、腹泻,甚则腐蚀 肠壁,出现霍乱样米汤样大便,头痛,眩晕,皮肤冷湿,脱水,呼吸或循环衰竭 而死亡。外用巴豆霜可产生接触性皮炎,局部烧灼成脓疱状红疹,水疱等症状。千金子Qianjinzi蜀本草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Euphorbia lathyris L.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于河北、浙 江、四川等地。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性能】 辛,温。有毒。归肝、肾、大肠经。【功效】逐水消肿,破血消瘤。【应用】1 .水肿、朦胀。本品能泻下逐水消肿,功似甘遂,其性峻猛。宜用于二便 不利之水肿实证。单用有效,或配大黄,酒水为丸服,或与防已、槟榔、葺茄子、 桑白皮等行气利水

30、药同用,以增强逐水消肿之功,如续随子丸(证治准绳)。2 、瘦、经闭。本品有破瘀血、消瘤、通经脉的作用。治瘤瘤痞块者,可配轻粉、青黛为末,糯米饭粘合为丸服,如续随子丸(圣济总录);治瘀滞 经闭者,可与当归、川萼、红花同用。止匕外,本品还有攻毒杀虫作用,可用治顽癣、恶疮肿毒及毒蛇咬伤等,可内 服、外用。【用法用量】12g;去壳,去油用,多入丸、散服。外用适量,捣烂敷 患处。【使用注意】孕妇及体弱便澹者忌服。【古籍摘要】1 .蜀本草:“治积聚痰饮,不下食,呕逆及腹内诸疾。”2 .开宝本草:“主妇人血结月闭,51痼疙癖瘀血,蛊毒心腹痛,冷气 胀满;利大小肠。”【现代研究】1 .化学成分:含脂肪油40%

31、50%,油中含毒性成分,油中分离出千金子 缶醇、巨大戟菇醇-20-棕柳酸酯等,含菇的酯类化合物。又含白瑞香素、续随子 素、马栗树皮甘等。2 .药理作用:种子中的脂肪油,新鲜时无味,无色,但很快变恶臭而有强 辛辣味,对胃肠有刺激,可产生峻泻,作用强度为薨麻油的3倍,致泻成分为千 金子留醇。3 .临床研究:取新鲜千金子去壳捣泥装入胶囊,根据腹围大小决定用量。 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腹水,逐水效果显著(新中医药,1956, 7 (7): 23)。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 R.tanguticum 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R.officinale Bai

32、ll.的干燥根及根茎。掌叶大黄和唐古特 大黄药材称北大黄,主产于青海、甘肃等地。药用大黄药材称南大黄,主产于四 川。于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须根,刮去外皮切块干燥,生用, 或酒炒,酒蒸,炒炭用。【性能】 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功效】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应用】1 .积滞便秘。本品有较强的泻下作用,能荡涤肠胃,推陈致新,为治疗积 滞便秘之要药。又因其苦寒沉降,善能泄热,故实热便秘尤为适宜。常与芒硝、 厚朴、枳实配伍,以增强泻下攻积之力,为急下之剂,用治阳明腑实证,如大承 气汤(伤寒论);若大黄用量较轻,与麻仁、杏仁、蜂蜜等润肠药同用,则泻 下力缓

33、和,方如麻子仁丸(伤寒论)。若里实热结而正气虚者,当与补虚药配 伍,以攻补兼施,标本并顾。如热结而气血不足者,配人参、当归等药,方如黄 龙汤(伤寒六书);如热结津伤者,配麦冬、生地、玄参等,方如增液承气汤 (温病条辨);若脾阳不足,冷积便秘,须与附子、干姜等配伍,如温脾汤(千 金方)。2 .血热吐皿,目赤咽肿。本品苦降,能使上炎之火下泄,又具清热泻火, 凉血止血之功。常与黄连、黄苓同用,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蚓血、咯血,如泻心 汤(金匮要略)。现代临床单用大黄粉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有较好疗效。若与 黄苓、桅子等药同用,还可治火邪上炎所致的目赤、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等证, 如凉膈散(和剂局方)。3 .热

34、毒疮疡,烧烫伤。本品内服外用均可。内服能清热解毒,并借其泻下 通便作用,使热毒下泄。治热毒痈肿疔疮,常与金银花、蒲公英、连翘等同用; 治疗肠痈腹痛,可与牡丹皮、桃仁、芒硝等同用,如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 本品外用能泻火解毒,凉血消肿,治热毒痈肿疔拜,如用治乳痈,可与粉草共研 末,酒熬成膏的金黄散(妇人大全良方);用治口疮糜烂,多与枯矶等份为末 擦患处(圣惠方)。治烧烫伤,可单用粉,或配地榆粉,用麻油调敷患处。4 .瘀血证。本品有较好的活血逐瘀通经作用,其既可下瘀血,又清瘀热, 为治疗瘀血证的常用药物。治妇女产后瘀阻腹痛、恶露不尽者,常与桃仁、 土 鳖虫等同用,如下瘀血汤(金匮要略);治妇女瘀

35、血经闭,可与桃核、桂枝等 配伍,如桃核承气汤(伤寒论);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常与当归、红花、 穿山甲等同用,如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5 .湿热痢疾、黄疸、淋证。本品具有泻下通便,导湿热外出之功,故可用 治湿热蕴结之证。如治肠道湿热积滞的痢疾,单用一味大黄即可见效(素问病 机气宜保命集),或与黄连、黄苓、白芍等同用;治湿热黄疸,常配茵陈、桅子, 如茵陈蒿汤(伤寒论);治湿热淋证者,常配木通、车前子、桅子等,如八正 散(和剂局方)。止匕外,大黄可“破痰实”,通脏腑,降湿浊,用于老痰壅塞,喘逆不得平卧, 大便秘结者,如煤石滚痰丸(养生主论)。【用法用量】 煎服,515g;入汤剂应后下,或用开水泡

36、服。外用适量。【使用注意】 本品为峻烈攻下之品,易伤正气,如非实证,不宜妄用;本 品苦寒,易伤胃气,脾胃虚弱者慎用;其性沉降,且善活血祛瘀,故妇女怀孕、 月经期、哺乳期应忌用。【用药鉴别】生大黄泻下力强,久煎则泻下力减弱。酒制大黄泻下力较弱, 活血作用较好,宜用于瘀血证。大黄炭则多用于出血证。【古籍摘要】1 .神农本草经:“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瘦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 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2 .药性论:“主寒热,消食,炼五脏,通女子经候,利水肿,破痰实,冷 热积聚,宿食,利大小肠,贴热毒肿,主小儿寒热时疾,烦热,蚀脓,破留血。”3 .本草纲目:“下痢赤白,里急腹痛,

37、小便淋沥,实热燥结,潮热澹语, 黄疸,诸火疮。”4 .药品化义:“大黄气味重浊,直降下行,走而不守,有斩关夺门之力, 故号将军。专攻心腹胀满,胸胃蓄热,积聚痰实,便结瘀血,女人经闭。”【现代研究】1 .化学成分:主要为惠醒衍生物,主要包括葱醍昔和双慈醍甘。双慈醍甘 中有番泻甘A、B、C、D、E、F;游离型的昔元有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 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醛等。另含糅质类物质、有机酸和雌激素样物质等。2 .药理作用:大黄能增加肠蠕动,抑制肠内水分吸收,促进排便;大黄有 抗感染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最敏感的为葡萄 球菌和链球菌,其次为白喉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肺炎

38、双球菌、痢疾杆菌等; 对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由于糅质所致,故泻后又有便秘现象;有利胆和健胃 作用;此外,还有止血、保肝、降压、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3 .临床研究:据报道,以大黄为主或适当配伍还可用于治疗其它多种疾病, 如:用生大黄1。20g,木香10g,开水浸泡后饮服,治疗胆绞痛,总有效率91.1% (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3383);单用大黄各种剂型,治疗急性胰腺炎266例, 痊愈259例,无效7例。尿淀粉酶恢复正常平均2日,腹痛消失3日,发热消退 5日(上海中医药杂志,1990,7:1);用大黄配白及,治疗36例急性胃粘膜病变 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总有效率91.7% (宁夏医学杂志

39、,2001, 2: 119);以大 黄丹参汤为主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肾炎,均获良效(吉林中医药,2001, 3:28)O另有用大黄治疗冻伤、脂溢性皮炎、带状疱疹及高脂血症、肥胖症等。芒硝 Mangxiao名医别录为含硫酸钠的天然矿物经精制而成的结晶体。主含含水硫酸钠 (Na2SO4 - 10H2O)o主产于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地。将天然产品 用热水溶解,滤过,放冷析出结晶,通称“皮硝”。再取萝卜洗净切片,置锅内 加水与皮硝共煮,取上层液,放冷析出结晶,即芒硝。以青白色、透明块状结晶、 清洁无杂质者为佳。芒硝经风化失去结晶水而成白色粉末称玄明粉(元明粉)。【性能】 咸、苦,寒。归胃、大肠经

40、。【功效】 泻下攻积,润燥软坚,清热消肿。【应用】1 .积滞便秘。本品能泻下攻积,且性寒能清热,味咸润燥软坚,对实热积 滞,大便燥结者尤为适宜。常与大黄相须为用,以增强泻下通便作用,如大承气 汤、调胃承气汤(伤寒论)。近来临床亦常用于胆石症腹痛便秘者。2 .咽痛、口疮、目赤及痈疮肿痛。本品外用有清热消肿作用。治咽喉肿痛、 口舌生疮,可与硼砂、冰片、朱砂同用,如冰硼散(外科正宗),或以芒硝置 西瓜中制成的西瓜霜外用;治目赤肿痛,可用芒硝置豆腐上化水或用玄明粉配制 眼药水,外用滴眼;治乳痈初起,可用本品化水或用纱布包裹外敷;治肠痈初起, 可与大黄、大蒜同用,捣烂外敷;治痔疮肿痛,可单用本品煎汤外洗

41、。【用法用量】1015g,冲入药汁内或开水溶化后服。外用适量。【使用注意】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忌用或慎用。【鉴别用药】 芒硝、大黄均为泻下药,常相须用治肠燥便秘。然大黄味苦 泻下力强,有荡涤肠胃之功,为治热结便秘之主药;芒硝味咸,可软坚泻下,善 除燥屎坚结。【古籍摘要】1 .神农本草经:“除寒热邪气,逐六腑积聚、结固、留癖,能化七十二种 石。”2 .珍珠囊:“其用有三:去实热,一也;涤肠中宿垢,二也;破坚积热块, 三也。”3 .药品化义:“味咸软坚,故能通燥结;性寒降下,故能去火烁。主治时 行热狂,六腑邪热,或上焦膈热,或下部便坚【现代研究】1 .化学成分:主要含硫酸钠,尚含少量氯化钠、硫酸镁、硫

42、酸钙等无机盐。2 .药理作用:芒硝所含的主要成分硫酸钠,其硫酸根离子不易被肠壁吸收, 存留肠内形成高渗溶液,阻止肠内水分的吸收,使肠内容积增大,引起机械刺激, 促进肠蠕动而致泻。3 .临床研究:据报道,以芒硝为主或适当配伍还可用于治疗其它多种疾病, 如:芒硝内服,每日2次,每次成人24g,治疗117例大骨节病,总有效率达 79% (甘肃卫生通讯,1972,4:23);用芒硝100g,配伍海金沙100g,苏琥珀40g, 南硼砂20g,共为细末,组成金伯消石散,用治砂石淋(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 验秘方精选-国际文化出版社,1996, 456)。另有用芒硝等治疗腮腺炎、胆道蛔 虫症、顽固性皮肤瘙痒等

43、。番泻叶Fanxieye饮片新参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Cassia angustifolia Vah或尖叶番泻C. acutifolia Delile 的干燥小叶。前者主产于印度、埃及和苏丹,后者主产于埃及,我国广东、广西 及云南亦有栽培。通常于9月采收。晒干。生用。【性能】 甘、苦,寒。归大肠经。【功效】泻下通便。【应用】1 .热结便秘。本品苦寒降泄,既能泻下导滞,又能清导实热,适用于热结 便秘,亦可用于习惯性便秘及老年便秘。大多单味泡服,小剂量可起缓泻作用, 大剂量则可攻下;若热结便秘,腹满胀痛者,可与枳实、厚朴配伍,以增强泻下 导滞作用。2 .腹水肿胀。本品能泻下行水消胀,用于腹水肿胀,单味

44、泡服,或与牵牛 子、大腹皮同用。3 匕外,临床上以番泻叶小剂量,每日3克,代茶饮,用于中风昏迷者,可通 肠腑,缓解症状,以利康复。【用法用量】 温开水泡服,1.53g;煎服,26g,宜后下。【使用注意】 妇女哺乳期、月经期及孕妇忌用。【古籍摘要】饮片新参:“泄热,利肠腑,通大便。”【现代研究】1 .化学成分:狭叶番泻叶和尖叶番泻叶均含番泻甘、芦荟大黄素葡萄糖甘、 大黄酸葡萄糖甘以及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山奈酚、植物留醇及其昔等。2 .药理作用:番泻叶中含葱醍衍生物,其泻下作用及刺激性比含意醍类之 其他泻药更强,因而泻下时可伴有腹痛。其有效成分主要为番泻昔A、B,经胃、 小肠吸收后,在肝中分解,分

45、解产物经血行而兴奋骨盆神经节以收缩大肠,引起 腹泻。意醍类对多种细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及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3 .临床研究:据报道,以番泻叶用沸水浸泡后饮服还可用于治疗其它多种疾病,如:肠梗阻、胆道蛔虫、慢性肾功能衰竭、流行性出血热以及促进术后肠 功能早期恢复。4 .不良反应:大剂量服用,有恶心、呕吐、腹痛等副作用。芦荟Luhui药性论为百合科植物库拉索芦荟Aloe barbadensis M川er.及好望角芦荟A.ferox Miller.的液质经浓缩的干燥物。前者主产于非洲北部及南美洲的西印度群岛,我 国云南、广东、广西等地有栽培,药材称老芦荟,质量较好。后者主产于非洲南 部地区,药

46、材称新芦荟。全年可采,割取植物的叶片,收集流出的液质,置锅内 熬成稠膏,倾入容器,冷却凝固,即得。【性能】 苦,寒。归肝、胃、大肠经。【功效】 泻下通便,清肝,杀虫。【应用】1 .热结便秘。本品苦寒降泄,既能泻下通便,又能清肝火,除烦热。治热 结便秘,兼见心、肝火旺,烦躁失眠之证,常与朱砂同用,如更衣丸(本草疏 经)。2 .烦燥惊痫。本品有较好的清肝火作用。用治肝经火盛的便秘漫赤、头晕 头痛、烦燥易怒、惊痫抽搐等证,常与龙胆草、桅子、青黛等同用,如当归芦荟 丸(医学六书)。3 .小儿疳积。本品能杀虫疗疳。用治虫积腹痛、面色萎黄、形瘦体弱的小 儿疳积证,以芦荟与使君子等份为末,米饮调服;或配人参

47、、白术等益气健脾之 品,如肥儿丸(医宗金鉴)。止匕外,取其杀虫之效,可外用治疗癣疮。【用法用量】 入丸、散服,每次12g。外用适量。【使用注意】 脾胃虚弱,食少便澹及孕妇忌用。【古籍摘要】1 .药性论:“杀小儿疳蛔。主吹鼻杀脑疳,除鼻痒。”2 .开宝本草:“主热风烦闷,胸膈间热气,明目镇心,小儿癫痫惊风,疗 五疳,杀三虫及痔病疮屡,解巴豆毒。”3 、本草汇言:“卢会,凉肝杀虫之药也。凡属肝脏为病,有热者,用之必 无疑也。但味极苦,气极寒,诸苦寒药无出其右者。其功力主消不主补,因内热 气强者可用,如内虚泄泻食少者禁之。”【现代研究】1 .化学成分:含芦荟大黄素甘、对香豆酸、少量a-葡萄糖、多种氨基酸等。 并含微量挥发油。2 .药理作用:芦荟葱醍衍生物具有刺激性泻下作用,伴有显著腹痛和盆腔 充血,严重时可引起肾炎。其提取物有抑制S180肉瘤和艾氏腹水癌的生长,并对 离体蟾除心脏有抑制作用。水浸剂对多种皮肤真菌和人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3 .临床研究:据报道,以芦荟研粉或制成浸膏可治疗多种肠胃疾病,用于 多种细菌感染性疾病,可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治疗糖尿病,并对瘗疮有较好疗 效(陕西中医函授2000, 3:16)o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