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金融业量质提升行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金融业量质提升行动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金融业量质提升行动方案为支持区打造五地一城战略目标,促进金融业规模、质 量持续提高,推动金融业成为支柱性产业,根据市人民政府关 于新形势下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精神,结合区金融业 十四五规戈,特制订本方案。一、行动目标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 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和区委区政府工作要 求,高质量建设同城化发展先行区,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新征程,推动区金融业实现数量、质量双项提升,打造内陆国 际金融中心、西部金融中心的重要支点,成为支柱性产业。力争 至2026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90亿元左右,占地区生产总值 的5%以上。力争本外币
2、存贷款达3880亿元,其中国有大型银 行存贷款规模达2050亿元股份制银行存贷款规模达320亿元, 城(农)商行存贷款规模达1340亿元,农发行存贷款规模达100 亿元,石银村镇银行存贷款余额达70亿元;力争实现保费收入 60亿元,其中寿险保费收入45亿元,财险保费收入15亿元, 保费深度达3.4%,保费密度达3200元/人;证券交易额380亿)Lo二、行动方案(-)实施金融机构集聚行动。21 .完善风险分担机制。构建全区统一的风险补偿机制,规 范各类风险金,促进政金合作产品支持方向精准,重点支持三 农、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等领域融资,推动融资成本下行,提 高获贷率。(区财政局、区金融发展服务
3、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22 .强化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置工作。健全地方金融监管机制,防范和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做好国有企业债务信息、房地产交 易信息等领域信息共享。合力防范化解债券市场违约风险、维护 房地产金融和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逃 废债等违法违规金融活动。支持银行机构依法维护、妥善处置金 融债权进一步化解不良贷款。(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区财政局、 人行中心支行、银保监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23 .加强金融宣传普及工作。加强金融知识的教育、宣传和 普及,提高市民的风险防范意识和维权意识。举办金融文化周、 金融系列论坛等活动,利用区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 宣传金融工作亮点
4、和优秀案例,做好金融领域先进经验的复制推 广工作提高群众对金融知识及讯息的知晓度。(区金融发展服务 中心、人行中心支行、银保监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三、组织保障24 .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市区金融工作领导小组作用, 统筹推进服务实体经济、深化金融改革、防控金融风险三大任务。 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职能,创新工作思路,加强部门 沟通,认真抓好落实,共同推动各项工作任务有序进行。25 .加强金融数据统计工作。建立完善金融运行情况报送制 度,区金融机构按要求向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人行中心支行、 银保监分局报送金融运行情况;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人行中心 支行、银保监分局按各自职责做好对金融运行情
5、况监测分析,确 保金融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及时性。26 .加大金融人才供给保障。实施更加灵活的引才方式,支 持金融机构线下赴高校开展招聘会,线上开展云招聘活动,加大 金融机构人才供给。鼓励辖内金融从业人员、企业财务工作者提 升专业水平,考取社会公认的职称资格及专业证书。1 .吸引金融机构入驻。支持广发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 行在津设立分支机构,形成12家股份制银行齐聚;力争泸州银 行在津设立分行,力争成都银行在津设立支行;支持利宝保险等 外资金融机构入驻;争取引进养老保险公司、健康保险公司在津 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市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在津设立分支机构; 鼓励和支持信托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基金管
6、理公司、股权投资 基金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入驻。力争至2026年新增9家传统金 融机构、5家新型金融机构。(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人行中心支 行、银保监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2 .加快打造两个集聚区。支持和鼓励金融监管机构入驻 滨江新城,鼓励在津传统金融机构包括银行机构、保险机构、证 券机构、地方金融机构等逐步向滨江新城集聚,形成滨江新城传 统金融集聚区。在双福科技创新城现有空间,鼓励基金管理公司、 互联网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供应链金融公 司等集聚,形成双福创新金融集聚区。(滨江新城建设管理中心、 科学城管委会(双福工业园发展中心1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人 行中心支行、银保监分局按职
7、责分工负责)3 .培育发展金融服务中介机构。培育和引进信用评级公司、 征信公司、财富管理公司、保险公估公司等功能定位的金融服务 中介机构,构建专业化的金融服务体系,完善对区金融业信息服 务保障。(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人行中心支行、银保监分局按职 责分工负责)4 .发展特色金融专营机构。支持金融机构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科技金融事业部、先进制造业融资事业部等专营部门,以 及小微支行、科技支行、乡村振兴支行、供应链金融支行等专营 分支机构,提供普惠性、特色化、差异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各金 融机构、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人行中心支行、银保监分局按职 责分工负责)5 .提升金融分支机构功能层级。鼓励辖内金
8、融机构积极向上争取支持政策、业务权限,提升在津分支机构的功能层级,争 取在津金融机构全面创建升级为一级支行(支公司X争取将平安 银行同城支行升级为综合支行。争取将民生银行支行升级为二级 分行。(各金融机构、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人行中心支行、银保 监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实施金融规模壮大行动。6 .做大做强地方金融机构。支持石银村镇银行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扩充注册资本金至1亿元,将其打造成现代化地方法人 银行。推动白沙资金互助社改革转型。鼓励融资担保机构提升银 担合作规模及效率,推动小微和三农融资担保业务规模、户 数占比、担保费率实现两增一降支持诚信担保公司将担保放 大倍数提高至7倍左右。鼓励
9、小额贷款公司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引入优质股东。支持典当行回归民品典当业务本源,满足个人和 小微企业应急融资需求。(各金融机构、区财政局、区金融发展服 务中心、人行中心支行、银保监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7 .做大银行机构存贷规模。推动农发行建设支持乡村振兴 示范区,做亮粮食银行农地银行水利银行绿色银行 四大品牌。推动国有大型银行支持重点领域、重大项目,深化对 科技金融、绿色金融、乡村振兴等领域探索;推动农行完善农户 信息建档工作,加强对三农资金的精准投放;推动邮储银行 代理网点业务转型,拓宽小额贷款投放渠道。推动股份制银行扩 大住户存款规模,优化对公业务,向上级机构争取更多审批权限 及试点产品。
10、推动城(农)商行助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提升普 惠金融服务水平,加强对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各银行业机构、 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人行中心支行、银保监分局按职责分工负 责)8 .大力发展保险业务。鼓励寿险机构推广社会化养老保险创新产品、全面深化服务、提升医疗保险服务水平。鼓励财险机 构开展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医疗责任、校园安全、电梯安全等 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责任保险。探索生猪养殖大户保险+期 货业务模式。争取幸福人寿以房养老反向抵押试点落地。逐步 扩大政策性保险覆盖面,持续实施巨灾保险、公共安全事故保险 及特殊人群保险,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取得良好成效。鼓励 保险资金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城镇化建
11、设等民生工程和重点项目, 支持中华财险探索险资利用深化与东方资管的协同业务。(各保 险业机构、银保监分局、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区财政局、区农 业农村委、区经济信息委按职责分工负责)9 .大力发展证券业务。推动证券机构壮大综合实力,深度 参与上市种子企业孵化,鼓励培育发展投行团队,做好企业股权 融资、债权融资、兼并重组、财务顾问等金融服务。推动股权投 资基金发展,大力引进市场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组织科技型企 业、专精特新企业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接,帮助企业吸收长 期资本投入,加快企业成长。鼓励国有资本与投资机构合作设立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引导基金重点支持初创型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各证券业机构、区
12、金融发展服务中心、区国资委、区科技局、 区经济信息委按职责分工负责)10 .支持创新金融业务落地。积极引导区属国有企业存款、贷款及结算业务本地化,并将落实情况纳入区政府对区属国有企 业考核。鼓励金融机构争取全国性、区域性信用卡业务、票据业 务、线上业务等稳定落地,争取将企业在区外办理的存款、贷款、 保险等业务转移至办理。(各金融机构、区国资委、区金融发展服 务中心、人行中心支行、银保监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三)实施重点领域深耕行动。11 .用好用足中央支持政策。全面承接国家、市级金融惠企政策,引导银行机构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科 技创新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力争央行货币政
13、策工具 运用居全市前列。大力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充分运用数字 人民币高效便捷、普惠民生、服务经济的优势,全面服务经济社 会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降费奖补政策, 鼓励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拓宽小微、三农业务范围。(人行中 心支行、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银保监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12 .强化重点项目融资支持。加强对园转城的金融支持 力度,全力支持加快建设城市会客厅、科技创新城、消费品产业 城、临港产业城、白沙工业园区、文化重镇。建立完善区级重点 项目融资信息交流机制,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一带一路、 中新互联互通、成渝双城经济圈、西部()科学城、中欧班列和 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
14、及区域重大重点项目支持,助推国家 重大发展战略实施落地。(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区国资委、 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人行中心支行、银保监分局按职责分工负 责)13 .深耕金融支持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瞄准泸永江融合发 展示范区四大定位,出台金融支持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实施方 案。鼓励金融机构依法开展跨区域联合授信、银团贷款、共保再 保合作等,支持地方法人银行跨区域、跨行柜面业务互通、费用 减免,加大对一区两带三组团基础设施、产业协作、绿色低 碳和公共服务等领域金融支持。(人行中心支行、区金融发展服务 中心、银保监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14 .深耕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出台深入推进金融支持乡村振 兴政策举
15、措。推动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林权等农村产权抵押融 资,探索开展家畜活体、农机设备、圈舍、大棚、酒体等动产质 押融资,力争至2026年涉农贷款余额达300亿元。鼓励保险机 构创新推广适用于乡村振兴的保险险种,持续深化价格指数、气 象指数等农业保险服务,探索险资深度参与乡村振兴新路径。深 化l+2+N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优化提升农村金融 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乡村振兴金融指导员制度,提升乡村振兴金 融服务水平,力争2025年实现金融指导员在乡村振兴示范村、 重点帮扶村全覆盖。鼓励金融机构在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 业园区、农业专业市场、现代农业创新中心打造金融支持乡村振 兴示范基地。(区金融发
16、展服务中心、人行中心支行、区农业农村 委(区乡村振兴局区财政局、银保监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15 .深耕金融业对外开放。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外债便利 化试点,争取开展银行直接办理企业外债登记试点。加强中新互 联互通项目金融服务领域合作深度、广度,用活42条金融开放 创新政策。支持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跨境并购贷款和项目贷款、 内保外贷、跨境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业务等跨境投资金融服务, 为市民办理货物贸易等其他经常项目的跨境人民结算业务。建立 外贸企业白名单,将白名单外贸企业远期结售汇等汇率避险业务 纳入政府风险补偿基金支持范围,鼓励诚信担保公司为中小微企 业远期结售汇业务提供担保。(人行中心支行、外汇
17、管理局中心支 局、区商务委、综保区管委会(珞璜工业园发展中心区金融发 展服务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四)实施特色金融创新行动。16 .着力科创金融发展。全面梳理科技企业名单,建立完善科创项目(企业)标准储备库,并实时更新。积极对接科技创新 投资集团、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引导投资资金向倾斜。鼓励金融 机构精准对接l+5 + N普惠小微线上融资服务平台,依托科创 金融信贷员制度,为企业提供综合性的解决方案。大力发展知识 产权质押融资,创新开展人才贷人才险等金融产品,加大 对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的投放。将团结湖大数据智能产业园、环交 通大学创新生态圈打造为科创金融示范园区。(区科技局、科学城 管委会(双福工
18、业园发展中心1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人行中心 支行按职责分工负责)17 .着力绿色金融发展。推动成熟的碳核算方法和成果在金融系统应用,鼓励金融机构支持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 ) 等技术的实践应用。全面梳理碳减排项目清单,争取碳账户监测 试点、碳减排支持工具精准落地。支持金融机构探索以环境权益、 节能环保项目特许经营权、绿色PPP项目收益权、排污权等为抵 押物的融资产品,推广运用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担保、绿 色债券等。(人行中心支行、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区生 态环境局、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银保监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18 .着力供应链金融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做好产业链供应链 一链一策
19、融资支持,围绕全区4+1产业体系,构建链 主企业+上下游企业+链网式金融服务模式,为链主企业及上下 游企业提供融资、结算、现金管理等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提高 产业链的资金融通能力和流动性水平。支持链主企业用好供应链 票据平台、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发挥链主企业对产业链的金 融支持作用。实施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专项行动,加大对智能家居、 新材料、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的融资支持,做好对粮油食品、 酒水、绿色包装等领域的消费品工业供应链金融服务。(区金融发 展服务中心、人行中心支行、银保监分局、区经济信息委、区商 务委、区农业农村委按职责分工负责)(五)实施金融生态优化行动。19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运
20、用第三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 区创建成果,配合做好信易贷渝惠融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公 共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支持信用等信用信息平台向金融机构、 地方金融组织开放公共信用信息数据。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 用建档评级工作,力争在2023年底基本实现全覆盖。完善守信 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区发展改革委、人行中心支行、区农业农 村委、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银保监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20 .深化政银企对接机制。建立区领导与市级机构不定期会晤机制,向上争取政策、资源倾斜。建立完善常态化政银企对接 机制,开展一对一一对多 多对一多对多的政银企对 接活动。推动以首贷续贷中心为平台、金融机构为抓手的 1+5 + N 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港湾行动,设立双向融资 联络员制度,通过线上+线下双模式,切实缓解融资难、融 资贵问题。(各金融机构、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人行中心支行、 银保监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