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同步练习.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4548671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劝学》同步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劝学》同步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劝学》同步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劝学》同步练习.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劝学同步练习(教师版)一、选择题(45分,每个5分)1、下面选项中有两个通假字的是A.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 (通“煤”)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智”)(B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通“又”,“曝”)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通“性”)2、选出下面选项中加点的两个“而”字用法不同的一项(A )A.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承接 并列)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转折)C.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吾尝终日而思矣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两个虚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着/但是B

2、.青, C.青,取之于蓝 锲而舍之 代词,它 D.积土成山, 4、加点字读音解释都正确的一项(修饰)(并列)(C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从/比风雨兴焉圣心备焉于此/了(C )A.木直中绳(zhong符合) zhong B.故不积踵步,无以至千里(gui半)kui半步C.金就砺则利(H磨刀石)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qi用刀雕刻)qie5、加点字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N-状 每天 *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N-状向上,向下(B )B.其曲中规合于,无活用*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NV游泳6、下列各句,没有形容词作名词现象的一句是(B )A.其曲中规曲,弯度B.筋骨之强C.登高而

3、招 高,高处D.积善成德 善,善行7、加点字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 )A.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金属/黄金B.车柔以为轮 把做成/认 为C.君子日:学不可以已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品格高尚的人 D.吾尝终日而思矣 整天 8、下列加点字古今异义词的词义变化类型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B )A.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 转移B.蚓无爪牙之利感情色彩的变化 C.蟹八跪而二螯 转移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转移 9、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后句 A.马之千里者定后句B.C.故不积建步,无以至千里 固定句D.二、阅读题(55分)(A )青,取之于蓝状后句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糅

4、使之然也。判断句(-)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9一12题(12+9+2+3=26分)君子日: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践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 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9 .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12分,2分一个)己(停止)中(合于)就(靠近)疾(加强,响亮)彰(

5、清楚)绝(横渡)10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3分+3分,共10分)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即使再把它晒干了,它也不再挺直的原因,是 火烤弯曲使它变成了这样。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 能对自己检查反省,于是就能智慧通明并且行动没有过错了。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有学问有修养之人的天资并非有什么特异之处,只不过 善于借助于外物罢了。11 .这两段文字的中心句是哪一句?答: 学不可以已。(2分)12 .这两段文字通过设喻方式,列举许多常见的生活现象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道理?(3分) 答:学习对于人的重要性,从而说明为什么“学不可以己”

6、的道理。(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7题(8+9+2+6+4分=29分)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陛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弩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 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3 .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8分,2分一个)焉(兼词,于之)陛(半步)驾(马拉车走一天的路程)黄泉(地下水)14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3分+3分,共9分)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那

7、么精神就会达到 很高的境界,圣人般的思想也就从中具备了。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一下就放弃了,那么即使是烂木头 也刻不断;如果一直刻个不停,那么即使是坚硬的金石也可以雕刻。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鲜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螃蟹有六条腿和两把大解钳, 但是如果没有蛇和鳍的洞穴,它就没有可以安身的地方,这是它用心浮躁的缘故。15 .这段文字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的角度论述了 “学不可以己”的中心论点(2分)16 .把这段文字在原文中用“”分成三层,并且概括每层的要点。(6分)答:要点一:说明学习要日积月累;要点二:说明学习要持之以恒;要点一:说明学习要专心致志 。17 .这段文字主要

8、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各有什么好处?请各举一例加以简要说明。(4 分)答:(1)运用了 比喻论证 的论证方法,好处是 生动形象,深入浅出,比 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两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积累对于学习的 重要性(2)运用了 正反对比 的论证方法,好处是使道理更加鲜明突出,比如:将蚯蚓与螃蟹作对比,形象深刻地说明了专一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一、选择题(45分,每个5分)1、下面选项中有两个通假字的是A.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选出下面选项中加点的两个“而”字用法不同的一项(A.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9、金石可镂。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C.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吾尝终日而思矣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两个虚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青,取之于蓝锲而舍之焉于4、加点字读音解释都正确的一项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圣心备()A.木直中绳(zhong符合) B.故不积在圭步,无以至千里(gui半) C.金就砺则利(li磨刀石) 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qi用刀雕刻) 5、加点字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其曲中规 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10、6、下列各句,没有形容词作名词现象的一句是()A.其曲中规B.筋骨之强C.登高而招D.积善成德7、加点字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锲而不舍,金石可镂B.车柔以为轮 C.君子曰:学不可以已D.吾尝终日而思矣 8、下列加点字古今异义词的词义变化类型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A.非蛇鳗之穴,无可寄托者B.蚓无爪牙之利 C.蟹八跪而二螯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9、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A.马之千里者B.青,取之于蓝C.故不积鞋步,无以至千里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糅使之然也。二、阅读题(55分)(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912题(12+9+2+3=26分)君

11、子日: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破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 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SZSZZ/SZXZ/SZXZ/ZXZ/SZXZ/SZXZ/SZZS/N/XZZSZZv*v*ZSZZZX1/S/ZwkZ/SZSZ/ZS/ZS/SZZ1ZSZ1/1/*9 .解释

12、文中加点字的意思(12分,2分一个)己()中() 就()疾()彰() 绝()10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3分+3分,共10分)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11 .这两段文字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2分)(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7题(8+9+2+6+4分=29分)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理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鸳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4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3分+3分,共9分)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的中心论点(2分)(6分)15 .这段文字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的角度论述了 “16 .把这段文字在原文中用分成三层,并且概括每层的要点。17 .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各有什么好处?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