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2).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课《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2).pptx(3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导入 诗歌是最凝练的语言,古诗词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经典古诗词像一座巍巍丰碑,它记载着中华文明的历史遗产;经典古诗词是一顶灿灿王冠,缀满了浓缩中国文学智慧的奇珍异宝。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短小精悍,词句优美。它节奏感强,易读易记。它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而唐代也是诗歌发展的最为鼎盛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文人墨客,其中,大家最为熟悉的就是李白、杜甫等。1.他自称“酒中仙”,别人称他为“诗仙”。2.他豪放不羁,喜欢喝酒作诗,喝酒之后经常诗兴大发,写下许多著名的诗篇。3.他是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4.他是唐代的“旅游达人”,足迹遍布祖国的名山大川。5.他十分自信,坚信
2、“天生我才必有用”。6.相传,他曾让贵妃捧砚力士脱靴。李白1.他写过诗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2.他被称为“诗家夫子”,他写的七绝,无人能敌,因此又被誉为“七绝圣手”。3.他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岑参都是他的好友。李 李白 白王 王昌 昌龄 龄好友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背诵诗歌。2.了解诗歌有关知识,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提高古诗文修养。4.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学习目标作者名片 李白(701762),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字
3、太白,号青莲居士,被称为“诗仙”。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蜀道难静夜思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背景链接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选自李白集校注卷十三。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材为主的著名诗人,他特别擅长写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绝 句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是唐代流行起来的一种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绝句由四句组成,分为律绝和古绝,其中律绝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文体常识
4、朗读诗歌 自由朗读诗歌,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根据注释,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的意境。杨花:柳絮。子规:即杜鹃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杨花落尽:一作“扬州花落”。龙标: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五溪:是武溪、巫溪、酉溪、沅溪、辰溪的总称,在今湖南省西部。关于五溪所指,尚有争议。与:给。随君:一作“随风”。重点注释诗句解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左迁,降职。龙标,唐代县名,在今湖南洪江西。遥,远。此寄,指这
5、首诗。诗题交代了事件背景、人物对象及写作目的。柳絮已经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鸣,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条溪流。译 文柳絮。即布谷鸟,又“杜鹃”。指王昌龄。古代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五溪:唐人所说的五溪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当时属于黔中道,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让它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的西边。译 文夜郎:汉代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
6、黔阳邻近)。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柳絮已落尽,布谷鸟在不停地啼鸣,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寄托给天上的明月,让它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的西边。诗歌翻译知识链接意象的作用诗歌中的意象起着传情达意的作用。如“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这两句诗选取“杨花”“子规”两个意象:一是取其季节的意义,表明事情发生的时令为暮春;二是取其形象意义,即二者都是有形之物,给读者以画面感;三是取其象征意义,柳絮飘忽不定,行游无踪,暗喻征人前途命运未卜,子规常鸣“不如归去”,暗含离别之痛,借
7、此来关怀跋山涉水、远走他乡的友人王昌龄。S h i w e n l i j i e杨花时令特点:“杨花落尽”暮春时节文化意象:“杨花,柳絮也。”辞源柳絮:本身随风而逝,漂泊不定,也经常被文人墨客借用来表达飘零之感,别离之伤。贺铸青玉案中“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S h i w e n l i j i e杨花落尽子规啼意蕴:第一,声音,其鸣若“不如归去”(子规、催归);第二,身份,亡国的冤屈帝王(杜宇、蜀魄、蜀魂);第三,行为,啼血化魂(杜鹃)“杜鹃啼血”“不如归去”凄切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杨花”给人以飘忽不定的感觉,而子规的啼声近似“不如归去”。诗人选取
8、这两个意象,一是表明事情发生的时令;二是取其形象意义,给读者以画面感;三是取其象征意义,杨花暗喻征人前途命运未卜,借子规来关怀友人。“尽”写出柳絮已经飘完,既点明暮春时节,又含有飘零之感。“啼”写杜鹃之声,其声凄哀。这两个字从视觉和听觉角度为全诗营造了一种凄凉哀伤的氛围。首句写景,点时令,显飘零之感。次句叙事,表同情,知迁谪之意。“过五溪”写出迁谪之地荒远、道路之艰辛,更显出诗人对朋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诗词品读“闻道”表达作者听闻消息时的惊讶与惋惜。我把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的西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歌鉴赏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首诗中哪一句点
9、明了主旨?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用拟人手法,将明月人格化,把它看成是能知人意、达人情的友好使者。诗人要把自己的“愁心”寄给“明月”,伴随王昌龄赴远方。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同情和关怀。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说说本诗是如何凸显“愁心”二字的?诗句“杨花落尽子规啼”体现出“愁心”因为杨花是百花凋零的暮春景象之一,寓意“漂泊无定”;“子规”叫声凄惨,好像有一种“不如归去”的意思,营造了一种悲凉、伤感的氛围。诗句“闻道龙标过五溪”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传达出怎样的情感?记叙表达作者惜友之情,友人已经走了,并且受了贬谪而走。“过五溪”可见迁至荒凉,道路艰难,不写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已显
10、现,流露出作者被贬友人的深切怀念,为后两句的抒情作铺垫。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请从修辞角度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做简要赏析。把它看成是能知人意、达人情的友好使者,想象奇特、借景抒情诗词品读诗人的愁心托付与谁了呢?为什么?(1)明月给人的感受如冰似玉,晶莹润泽,象征着亲情、友情的纯洁。(2)明月是圆的,象征团圆,引人深思。(3)拟人化的手法写月,赋予月亮以人的特性。李白内心悲愁,无可排遣,无人理解。似乎只有月亮才是真正的知音。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诗一个伟大的浪漫诗人,你能从哪些诗句中体现出这种浪漫情怀?最后两句。诗人与友人虽然远隔千里,但是却能借明月传达对友人的情谊,想想奇特,突破了
11、现实的阻隔,具有浪漫主义情怀。艺术特色1.融情入景,景中见情,情景交融。诗中的杨花、子规都是渲染气氛的物象,展示了凄楚、黯淡的氛围。诗人以此烘托悲苦的心情。2.客观事物人格化,抒情强烈深沉。将“愁心”寄予明月,化抽象情感为具体物象,体现了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关切之情。方法指导 古人云:诗言志。但古典诗词中往往不是直接表露思想感情,而是借助于某一种文学手段(诗化的语言等)曲折、隐晦地表达。因此,在理解古诗词时,就需要联系背景,结合手法等进行分析。1.根据日常文言词汇的积累,扫清字词障碍,读懂诗词的主要内容。首先要通读诗词,从整体上去理解诗词内容。对于相对较难的诗词,要耐心多
12、读,反复推敲,以便将诗词的前后内容联系起来理解。如何理解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合作探究2.联系作者的生平事迹、心路历程。如辛弃疾曾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他的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而陶渊明的诗,主要描写田园风光,抒发隐逸情怀;陆游的诗多与爱国有关,渴望朝廷收复失地。3.重视诗题的作用。诗题往往对诗词的内容和情感有提示作用,有的诗题直接反映诗歌的主要内容,揭示作者的情感和情趣。但要注意词的词牌名与题目的区别。4.根据诗词的题材来阅读。不同的题材,内容自然不一样。如边塞诗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将士生活及报国情怀为主;田园诗往往
13、描写美丽的自然风光,抒发作者热爱自然、向往田园生活的情感。方法指导如何理解古诗词的思想内容?总结主旨 这首诗借月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同情和关切之情。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以形象思维的方式,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借助月亮来表达对友人不幸遭遇贬镝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友人的关切、安慰之情。1.下列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用“杨花”和“子规”两个景物,点名暮春时令,烘托出凄凉悲惋的氛围。B.第二句写诗人得知挚友被贬偏远之地,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惊愕痛惜之情。C.第三、四句抒情寄慨,诗人怀才不遇而生的“愁心”,给诗中意象涂上浪漫的色彩。D.诗人将明月人格化,
14、把明月看成知人意、达人情的使者,有助于情感的表达,使诗味更加醇厚。随堂练习B2.下面是对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中,“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B次句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C后两句诗作者大胆想象,直接袒露自己听到朋友远谪后的内心情感:是对好友身遭贬谪的同情,是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是告慰友人并不孤单的一种情怀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手法,
15、将“愁心”比“明月”,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随堂练习D(1)作者为何“寄愁心与明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这被贬之地极偏远?3.再读诗歌,思考以下问题:闻道龙标过五溪,随君直到夜郎西。远在扬州、行止不定的诗人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问题思考(3)诗中哪个词真实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感情?(4)本诗借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愁心。这首诗借月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同情和关切之情。对月抒怀,借月抒情的诗句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