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电力变压器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0kV电力变压器说明书.docx(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10kV 级油浸式电力变压器使用维护说明书目录第一章 总则2其次章型号说明2第三章 变压器交接试验23.1 试验标准23.2 变压器试验工程及要求3第四章 变压器投入运行前的检查64.1 冲击试验前的外观检查64.2 冲击试验前的检测7第五章 变压器的冲击合闸8第六章 变压器允许运行的方式86.1 额定运行方式86.2 允许的过负荷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 变压器在带上负荷运行后,消灭以下几种不正常现象和故障,应引起留意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八章 变压器的日常维护9第九章 变压器日常巡察检查一般包括以下内容9第十章 在以下状况下应对变压器进展特别巡察检查,增加巡察检查次数10第十一章 变
2、压器定期检查检查周期由现场规程规定,并增加以下检查内容10第十二章 下述维护工程的周期,可依据具体状况在现场规程中规定10第十三章 变压器的维护1013.1 温度计的使用维护1113.2 吸湿器使用维护1113.3 分接开关使用维护1113.4 气体继电器使用和装卸1213.5 风机运行前的预备及维护1213.6 压力释放阀的使用和留意事项1313.7 冷却系统的运行1313.8 油纸电容式套管的维护1313.9 35KV 及以下套管的使用1413.10 变压器油的维护1513.12 注油、补油留意事项1613.13 带油补焊留意事项1613.14 验收标准1710110kV 级油浸式电力变压
3、器使用维护说明书第一章 总则本说明书适用于我公司生产的电压 110kV 级油浸式变压器的使用、维护。变压器运输、贮存、安装,须以本公司110kV 级油浸式变压器运输安装指导书为指导, 以免发生变压器质量问题,并请做好有关记录。安装与使用部门应依据工厂所供给的各类出厂技术文件、安装使用说明书、产品说明书、各组部件的安装使用说明书进展施工。假设有疑问或不清楚之处,须直接与制造厂联系,以便妥当解决。其次章型号说明第三章 变压器交接试验变压器经运输到达使用地点安装完成后,投入运行前需进展必要工程的试验,除GB50150-2023 标准要求强制执行的工程外,其他试验工程确实定由甲乙双方协商。3.1 试验
4、标准GBl094.1-1996电力变压器 第 1 局部 总则;GB64512023三相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JBT 5012023电力变压器试验导则;GB50150-2023电气装备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3.2 变压器试验工程及要求3.2.1 绝缘油试验试验工程以 GB50150-2023 标准执行a) 绝缘油的试验分类试验类别击穿电压简化分析全分析适 用 范 围6kV 以上电气设备内的绝缘油或注入上述设备前、后的绝缘油, 假设不需要取油的,可以不进展击穿电压试验。预备注入变压器的油,可以按下表第 29 项规定进展。对油的性能有疑心时,可以按下表中的全部工程进展b) 油中溶解
5、气体组分含量色谱分析变压器应在注油静置后、耐压试验 24后、冲击合闸和额定电压下运行 后,各进展一次变压器本体内绝缘油的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色谱分析。各次测得的氢、乙炔、总烃含量,应无明显差异。安装变压器,油中气体含量不得超过以下数值 H:10 C2H2:0 总烃:20 c绝缘油的试验工程及标准序号1工程外观标准透亮、无杂质或悬浮物2水溶性酸PH 值5.43酸值mgKOH/g0.034闪点闭口不低于 140(25#)、135(45#)5水分206界面张力25(mN/m)357介质损耗因数 tan 90时注入前:0.5注入后:0.78击穿电压kV409体积电阻率90 101010油泥与沉淀物0.
6、0211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色谱分析见下述规定d油浸式套管中的绝缘油套管中的绝缘油如有出厂试验报告,现场可不进展试验。但当有以下状况之一者, 应取油样进展水分、击穿电压、色谱试验:套管主绝缘的介质损耗 tan 不符合要求。套管密封损坏,测量小套管的绝缘电阻不符合要求。套管由于渗漏等缘由需要重补油时。3.2.2 有载调压切换装置的检查和试验变压器带电前应进展有载调压切换装置切换过程试验,检查切换开关切换触头的全部动作挨次,必要时测量过渡电阻和切换时间,实测值应符合开关制造厂技术要求。由于变压器构造或接线缘由无法测量的,不进展该项试验。在变压器不送电状况下,手动操作不少于 2 个循环、电动操作不少
7、于 5 个循环。操作无卡涩、连动程序,电气和机械限位正常。循环操作后,进展全局部接下的直流电阻和电压比测量。在变压器送电条件下进开放关电动操作,动作应正常,操作过程中,各侧电压应在系统电压允许范围内。3.2.3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使用仪器: 0.2 级直流电阻测试仪,测试电流应不大于被测绕组额定电流的10%。分别在各绕组的线端上测量;三相变压器绕组为 Y 联结无中性点引出时,应测量其线电阻;如有中性点引出时,应测量其相电阻;带分接的绕组,应在全局部接下测量。同时记录变压器顶层油温度。直流电阻不平衡率应小于 2%相或1%线,假设由于构造等缘由,不平衡率超差,可以只按下述进展比较,并说明缘
8、由。直流电阻测量值与同温度下的产品出厂实测值相比,其变化应不大于 2%。3.2.4 电压比测量和联结组标号校正使用仪器:0.1 级电压比测试仪。测量全局部接的电压比应与铭牌数据无明显差异,电压比允许偏差应不大于0.5%额定分接或变压器阻抗电压值的 1/10 以内其他分接。联结组别应与铭牌上的标记相符。3.2.5 绝缘电阻及吸取比测定a铁芯和夹件绝缘电阻测量使用仪器:2500V 或 5000V10000M 兆欧表。测量与铁芯绝缘的各紧固件连接片可拆开者及铁芯有外引出线的。进展器身检查的变压器,应测量可接触到的轭铁夹件及绑扎钢带对铁轭、铁芯、油箱及绕组压环的绝缘电阻。不进展器身检查的变压器或进展器
9、身检查的变压器,全部安装工作完毕后应进展铁芯和夹件有外引接地线的的绝缘电阻测量。铁芯必需为一点接地。变压器上有专用引出接地线引出套管时,应在注油前测量其对外壳的绝缘电阻。使用 2500V 兆欧表测量,持续时间 1min,应无闪络及击穿现象。b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吸取比:测量前应对该测量点充分放电,以消退剩余电荷对测量的影响,非被试端应牢靠接地。使用 5000V 兆欧表测量,记录绝缘电阻值和油顶层温度值。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出厂值的 70%同温度下比较。吸取比与产品出厂值相比应无明显差异,在常温下R60/R15应不小于 1.3,当 1min 时的绝缘电阻值大于 3000M 时,吸取比可不作
10、考核要求。c非纯瓷套管:测量“小套管”对法兰的绝缘电阻,使用2500V 兆欧表,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1000M 。3.2.6 变压器及套管介质损耗因数 tan测量测量仪器:数字介损自动测试仪,套管使用正接法,变压器绕组使用反接法; 依据试品的电压等级施加试验电压,但不超过 10kV。变压器绕组:产品外绝缘套管应清洁无潮气油污。测量时避开强磁场干扰。记录电容量、tan 和油顶层温度值。被测绕组的 tan 值不应大于产品出厂值的 130%。同温度下比较3.2.7 直流泄漏电流测量仪器:直流泄漏测试仪施加电压 DC40kV,当施加试验电压达 1min 时,泄漏电流不超过 50 A20时。3.2.8 变
11、压器绕组变形试验应使用频率响应法测量特征谱图。3.2.9 绕组连同套管的沟通耐压试验110kV 绕组中性点可进展沟通耐压试验;其他额定电压低于 110kV 的绕组, 在有试验设备时,可以进展线端沟通耐压试验。耐受电压按出厂值的 80%迸行试验。3.2.10 额定电压下的空载冲击合闸试验应进展 35 次,每次时间间隔不小于 5 分钟。对中性点接地的电力系统,试验时中性点必需接地。如无特别状况,即为合格通过。3.2.11 检查变压器的相位必需与电网相位全都。3.3 关于变压器交接试验的补充说明110kV 变压器的绝缘试验应在布满合格绝缘油,上升座和套管均进展排气处理,静止 24h 后进展。进展电气
12、绝缘的测量和试验时,只有个别工程达不到要求时,应依据全面的试验记录进展综合推断,经综合推断认为可以投入运行者,可以投入运行。在进展与温湿度有关的各项试验时,应记录变压器顶层油的温度和四周环境湿度。绝缘试验应在良好天气且环境温度不宜低于,空气相对湿度不宜高于 80 的条件下进展。对不满足上述温度、湿度条件下测得的试验数据,应进展综合分析, 以推断变压器是否可以投运。本文中规定的常温范围为 1040。本文中所列的绝缘电阻测量,应使用 60s 的绝缘电阻值;吸取比的测量应使用60s 与 15s 绝缘电阻值的比值。多绕组变压器进展绝缘试验时,非被试绕组应予以短路接地。第四章 变压器投入运行前的检查4.
13、1 冲击试验前的外观检查4.1.1 检查储油柜、散热器、联管等蝶阀是否处于开启运行状态。4.1.2 检查储油柜的油面高度是否符合要求,对于有载调压变压器,应检查开关储油柜油位。4.1.3 检查分接开关的位置三相是否全都,是否位于额定分接位置。4.1.4 检查电流互感器的接线是否正确,不接负载的电流互感器是否已短接接地,严禁开路运行。4.1.5 检查套管的油面高度是否符合要求。4.1.6 检查吸湿器是否已装有合格的吸附剂,呼吸是否畅通。4.1.7 检查散热器冷却器和把握箱的运行及把握系统是否正确牢靠。4.1.8 检查散热器冷却器风机有无特别,如为强油循环方式,则检查强油循环的油流方向是否正确,以
14、潜油泵的转向为准,并检查全部油管路是否畅通。4.1.9 变压器各处是否有不相干的东西存在。4.1.10 检查外部空气绝缘距离,各电压等级套管之间及套管对地间的空气绝缘距离是否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4.1.11 一二次侧有无短路接地线,与投运变压器有关的短路接地线都应撤除。4.2 冲击试验前的检测4.2.1 检查接地系统是否正确:a. 油箱接地是否良好,假设下节油箱有接地螺栓时,则通过接地螺栓牢靠接地。b.铁心(夹件)由接地套管引出接地时,则此接地套管必需牢靠接地。c.检查各组件的接地是否正确牢靠。 d.检查变压器的中性点是否牢靠接地。e.接地系统必需保证一点接地(即接地点如铁心、上下夹件等接地体
15、连接后不能形成回路)。f.变压器接地线与主接地网连接牢靠。4.2.2 检查气体继电器、压力释放阀、油位计、温控器及套管型电流互感器等的测量回路,保护、把握、信号回路的接线是否正确,各保护装置和断路器的动作应良好牢靠。4.2.3 测量各绕组全局部接的直流电阻,与同温度下出厂实测数值比较结果应无明显差异。4.2.4 测量各分接位置的变压比与铭牌数值相比应无明显差异。4.2.5 检查变压器的联接组标号或单相变压器引出线的极性必需与设计要求及铭牌上的标记和变压器外壳上的符号相符。4.2.6 取变压器油样进展试验,其性能应符合标准的规定。4.2.7 测量变压器的绝缘性能同温度下a. 绕组绝缘电阻值应不低
16、于产品出厂试验值的 70%;b. 测量铁心对地的绝缘电阻,其值应不小于 200M,测完后接地线重接好。4.2.8 强油循环冷却器应在投运前运行 2 小时,然后静止 24 小时。4.3 变压器排气变压器在投运前应认真进展排气工作,利用变压器全部组件、附件及管路上的放气塞排气,直到有变压器油冒出为止,排气完毕后拧紧放气塞。第五章 变压器的冲击合闸5.1 变压器应由电源侧接入电压,由于供电侧装有保护装置,以便在产生非正常状况时能准时切断电源。5.2 将变压器的气体继电器的讯号触点上舌簧接点接至变压器电源的跳闸回路。5.3 过电流保护时限整定为瞬时动作。5.4 变压器在额定电压下空载合闸 35 次,以
17、检验在激磁电流作用下继电保护的动作状况。5.5 冲击完毕,切断电源,重调整过电流保护的整定值。5.6 将气体继电器的讯号触点上舌簧接点接至报警回路,跳闸触点下舌簧接点 接至继电保护的跳闸回路。5.7 假设变压器接入额定电压的空载试验一般空载运行 24 小时结果良好,便可接纳负荷,投入运行。第六章 变压器允许运行的方式6 严峻,将要产生大量气体,并使油箱内压力增加,引起压力释放阀动作,大量气体和油喷出,这时应马上停顿运行,进展故障检查。7.7 变压器故障大致可分为两种状况:一种是在变压器载流局部发生短路、断路、击穿,以致烧坏等严峻事故;另一种是在变压器内部发生的,如局部过热、局部放电、严峻的电晕
18、等现象,使变压器内部产生气体引起保护装置动作,前一种故障性质比较严峻,将使变压器无法再运行。后一种故障较前一种故障轻,但它随时危及变压器安全运行。因此在没有停机之前,必需加强监视,留意状况变化,随时实行措施。第八章 变压器的日常维护8.1 变压器运行时应保证吸湿剂枯燥,视其吸湿状况随时更换,吸湿器油封应留意加油和维护。8.2 要定期检查分接开关接触是否良好,去除触头接触局部的油污和氧化膜等,并检查开关弹簧的状态及接触状况要保证触头的压力,否则会引起开关烧毁。8.4 变压器在维护时要特别留意渗漏油,主要是防止空气、水、脏物等进入变压器内, 留意高于储油柜油面的部、组件密封状况。如套管的顶部、储油
19、柜的顶部、吸湿器联接收等要保证密封良好,因这些部位都没有油,寻常不易觉察渗漏,但它们都和油箱连通,如有渗漏,雨水、污物就可能侵入,因此维护时要特别留意。第九章 变压器日常巡察检查一般包括以下内容9.1 变压器的油温存温度计应正常,储油柜的油位应与温度相对应,各部位无渗油、漏油;9.2 套管油位应正常,套管外部无破损裂纹、无严峻油污、无放电痕迹及其它特别现象;9.3 变压器声响正常;9.4 各冷却器手感温度应相近,风扇运转正常,油流继电器工作正常:9.5 吸湿器完好,吸附剂枯燥;9.6 引线接头、电缆、母线应无发热现象;9.7 压力释放器应完好无损;9.8 分接开关的分接位置及电源指示应正常;9
20、.9 气体继电器内应无气体;9.10 各把握箱和二次端子箱应关严,以免受潮。第十章 在以下状况下应对变压器进展特别巡察检查,增加巡察检查次数10.1 设备或经过检修、改造的变压器的投运 72h 内;10.2 有严峻缺陷时;10.3 气象突变如大风、大雾、大雪、冰雹、寒潮等时。10.4 雷雨季节特别是雷雨后;10.5 高温季节、顶峰负载期间;10.6 变压器急救负载运行时。第十一章 变压器定期检查检查周期由现场规程规定,并增加以下检查内容11.1 外壳及箱沿无特别发热;11.2 各部位的接地应完好,必要时应测量铁芯和夹件的接地电流;11.3 调压装置的动作状况应正常;11.4 各种标志应齐全明显
21、;11.5 各种保护装置应齐全、良好;11.6 各种温度计应在检定周期内,超温信号应正确牢靠;11.7 消防设备应齐全完好;11.8 贮油池和排油设施应保持良好状态。第十二章 下述维护工程的周期,可依据具体状况在现场规程中规定12.1 去除储油柜集污器内的积水和污物;12.2 冲洗被污物堵塞影响散热的冷却器;12.3 更换吸湿器内的吸附剂;12.4 变压器的外部包括套管清扫;12.5 各种把握箱和二次回路的检查和清扫。第十三章 变压器的维护变压器各组件的电气安装请参考组件说明书和变压器“端子布置图”13.1 温度计的使用维护13.1.1 温度计座安装在变压器的箱盖上,靠近低压侧套管处,当测量变
22、压器顶层油温时,先旋开温度计座上的帽盖,将酒精温度计轻轻放入。13.1.2 酒精温度计选择时其测量范围应在-0100(指酒精温度计放入温度计座的可见刻度),温度计座的深度为 120mm,内应布满油。13.1.3 酒精温度计测量的是变压器顶层油温度,顶层油温度减去环境温度即为油温升,在一般条件下温度值不应超过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最高温度。13.1.4 观看温度时应保证观看者远离高压侧套管及引线,以免发生触电事故。13.1.5 油温升超过技术条件最高值时,应马上检查运行时是否有不正常状况,是否负载超过限值,并依据情节轻重实行必要措施,以保证变压器的正常运行。13.1.6 温度计座拆卸时须将储油柜内的油
23、全部放出或将联接储油柜与主体之间的蝶阀关闭,并使油面在箱盖以下,这时才可旋松螺母,进展更换。13.1.7 温度计座更换后如觉察渗油现象,可能为衬垫密封圈偏斜及滑脱的现象,或为温度计的管和底板焊接处有漏油现象。13.1.8 假设温度计破损,可将温度计座法兰的紧固螺母旋出,倒出断裂的水银温度计后,重旋紧螺母再灌入清洁的变压器油。温度把握器的使用、维护参考随机温控器说明书。13.2 吸湿器使用维护13.2.1 吸湿器安装在变压器的储油柜联管上,安装时去除密封垫,在油杯内装上适量的变压器油,油面距上口 5mm 左右。13.2.2 定期检查油杯内变压器油是否存在,假设觉察蒸发或削减时应准时加添。13.2
24、.3 吸湿剂为兰色或白色,当吸湿变为粉红色或黄色时,应拆下吸湿器翻开上盖取出吸湿剂放入烘箱中烘干恢复到原兰色或白色再装入吸湿器中。装硅胶时3mm 的颗粒应消退掉以防落入油中影响呼吸功能。13.2.4 变压器必需加装吸湿器前方可投入运行。13.3 分接开关使用维护13.3.1 操作无励磁分接开关时必需先切断凹凸压侧线路,确定变压器无电时方可进行。13.3.2 各分接头代表电压等级参照变压器技术文件。13.3.3 变换分接位置时,先翻开防雨罩将手柄从定位槽内取出,连同手柄旋转至所需的分接头位置,并使手柄定位钉能正常置入指示板的定位槽内,确信分接头位置到位,然后盖上防雨罩并旋紧才能使变压器投入运行。
25、13.3.4 分接开关应每年进展一次维护工作。13.3.4.1 取下风雨罩,检查各部有无锈蚀,并揩擦干净。13.3.4.2 将分接开关手柄左右回复旋转各 1015 次。13.3.4.3 如觉察与箱盖联接处或转轴处有渗油现象时,将侧面的安装螺母或压紧销子旋紧即可。13.3.5 有载分接开关的使用参照有载分接开关使用说明书。13.3.6 有载调压分接开关安装时,应严格按使用说明书操作,本体抽真空前应先装上 U 型管,保证开关油室与变压器本体有一样的真空度。13.4 气体继电器使用和装卸13.4.1 气体继电器安装在联接变压器及储油柜的联管上,气体继电器内装有上浮筒及下档板各一个,并装开关各一具,正
26、常时是开路的,当壳内油面降低到规定限度时, 上浮筒下垂,水银开关接通发出警报,假设变压器发生故障,箱内气体急剧逸出,使油管内的油流快速增加,当到达适当限度时,冲动挡板,水银开关接通,使变压器电源切断。13.4.2 气体继电器盖上有箭头指示油流方向,正确的方向自变压器至储油柜,即箭头朝向储油柜。安装时接头处均置耐油橡胶垫,以防漏油,联接后的外壳必需在水平位置。13.4.3 拆卸继电器时必需关闭继电器前后蝶阀,回装后翻开蝶阀。13.5 风机运行前的预备及维护13.5.1 依据把握箱的原理图检查把握线路的连接是否正确牢靠。13.5.2 将风机逐台投入运转,检查其转向是否正确,风叶有无碰擦风筒等现象。
27、假设觉察不正常现象,应马上停机修理。13.5.3 投入运行后,随时监视风机的运行状况,如:风机振动、噪音等,如有特别应准时处理。13.5.4 随时监视故障信号,并准时进展处理。13.5.5 半年检修一次。13.5.6 常常检查各紧固件是否松动,如有松动应马上紧固。13.5.7 如觉察叶轮变形,应更换叶轮。13.5.8 冬天有冰时启动电机,须先清理干净冰冻,然后启动电机。13.6 压力释放阀的使用和留意事项13.6.1 压力释放阀的特点是:当变压器油箱的压力上升到压力释放阀开启压力的70左右,压力释放阀就开头渗油,假设未带试压试片的释放阀不得和油箱估做整体试压试验,必需在信号帽上加压重物方能进展
28、试压。13.6.2 压力释放阀在出厂前已作过调试已合格,用户不得拆装。13.6.3 运行中的压力释放阀动作后要准时排解变压器的故障,并把压力释放阀的机械电信号装置手动复位,再合闸运行。13.6.4 变压器在运行前检查压力释放阀是否带锁闭装置,如有应将锁闭装置拆去。13.7 冷却系统的运行13.7.1 强迫油循环冷却系统应有两个电源,互为备用,假设两个电源全部停顿供电, 切除全部冷却器时,变压器额定负载下允许连续运行 20min。13.7.2 变压器退出运行后,再断开冷却器电源。13.7.3 为防止油流静电对变压器的损害,冷却器启用时,不应同时启动全部冷却器组,而应逐组启动,尤对停运一段时间后再
29、投入的冷却器。13.7.4 投入冷却器组的台数应依据负荷和温度来确定,投入冷却器应交替使用,延长其使用寿命。13.8 油纸电容式套管的维护13.8.1 套管在使用时应常常观看油面位置,如觉察渗油现象应准时修理并补油至正常位置。使用时应留意油塞和油表的密封垫圈是否完好,如有缺陷须更换。补油时打开油枕上的油塞,参与合格的变压器油。13.8.2 在运行过程中,应定期测量套管的介损值,如介损值突然发生变化或显著增大,应停顿使用检查缘由并进展处理。13.8.3 当套管因内部芯子略微受潮引起介损值显著增大时,可按以下步骤进展枯燥处理:将送油管接到油枕顶部的油塞孔上,回油管接到联接套筒的取油塞上,以 85
30、土 5并经试验合格的绝缘油反复循环,直至套管的介损值恢复到正常水平为止。假设芯子严峻受潮,经上述处理仍无效果,则应拆卸套管,将内部的电容芯子重作真空枯燥处理加热时最高温度不得超过 90。套管在装配好后进展密封试验,试验时卸去套管头部油枕上的油塞,用枯燥氮气加压,使套管内部压力为 1MPa表压维持 30 分钟,不应渗漏。13.8.4 套管如需另换油时,套管先放倒至水平位置,然后拧开联接套管上的放油塞,将变压器油放完。注入油时套管应垂直放置,用油枕上的油塞孔抽真空 8 小时残压不高于 133Pa。进油管接在联接套管的取油塞孔上进展注油。注油后再抽真空 8 小时。13.9 35kV 及以下套管的使用
31、13.9.1 穿杆式套管,首先放油至手孔下 50mm 左右,翻开手孔,卸下套管下部的引线, 拆掉全部紧固螺母,拔出套管,将擦洗干净的套管按与拆卸相反的步骤安装。13.9.2 穿缆式套管更换时,不用吊起器身可在外部更换,更换时应先旋下导电头螺母,用干净的布带拴住导电头以防滑入油箱,然后撤除瓷盖、密封垫、压板等,安装时将擦洗干净的套按与拆卸相反的步骤安装。13.9.3 将套管安装于变压器箱盖上时,应留意以下事项:13.9.3.1 穿杆式套管,引线与导电杆联结必需牢靠。13.9.3.2 穿线式套管,须均匀地旋紧固定套管的螺母,当套管结实地安装于变压器箱盖上后,再将导电杆固定。13.9.4 套管在常年
32、使用中,应依据污垢状况,而常常擦洗瓷伞外表,以防瓷套外表爬电。13.10 变压器油的维护13.10.1 定期取样化验,在一般状况下定期取样试验,可不做全部的试验工程,而仅做以下简化试验:a闪点 b机械混合物c游离炭 d酸性 e电气绝缘强度f溶于水的酸或碱g水份13.10.2 在上述定期取样化验时,运行中的油或油质量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不符合标准时,必需针对存在的质量问题,进展处理。13.10.3 变压器油的气相色谱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与取样的正确与否关系重大,因此要严格取样。13.10.4 变压器油的取样13.10.4.1 取样的部位:应留意所取的油样能代表油箱本体的油。一般应在设备下部的取样活
33、门取油样。在特别状况下,可由不同的取样点取样。13.10.4.2 取样的容器:应使用特地供气相色谱分析的采样装置或密封良好的玻璃注射器取油样,当注射器充有油样时,芯子能自由滑动,可以补偿油的体积随温度的变化,使内外压力平衡。13.10.4.3 取油样的方法:一般对电力变压器,可在运行中取油样。对需要停电取样的设备,应在停运后尽快取样。对于能产生负压的密封设备,应防止负压进气。13.10.4.4 变压器油的取样步骤。13.10.4.4.1 将瓶径约为 80100mm 左右的取油样容器和 100ml 左右的针筒擦洗干净并烘干。13.10.4.4.2 先将主体取样阀四周擦净,旋开油箱下部的油样阀门。
34、13.10.4.4.3 将油样阀门出油口及四周用干净的布擦干净。13.10.4.4.4 缓缓旋开油样阀的螺栓,去除油样管路中及取样活门内的空气和“死油”,同时用设备本体的油冲洗管路。13.10.4.4.5 常规分析取油样:将取油样容器对准油样阀门,使油流入杯内,冲洗放油口和取油样容器 23 次,取样时油流应平缓然后取适量油样装满容器,油样容器内不得残留空气,取油样后,须马上将容器密封避光保存。13.10.4.4.6 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色谱分析和水分分析取样:油样一般应从设备底部的取样阀取样,取样要求全密封,连接方式牢靠,既不能让油中溶解水分和气体逸散,也不能混入空气,操作时油中不能产生气泡。
35、应使用注射器取样,连接收和注射器应冲洗次。取样应在晴天进展,取样后要求注射器芯子能自由活动,以避开形成负压空腔。油样应避光保存。13.10.4.4.7 油样的量由用户依据试验工程所需而定。13.10.4.4.8 取完油样后旋紧油样阀门螺栓和阀门罩并清理油迹。13.11 渗油处理13.11.1 密封处密封胶垫装配时留有确定的压缩量,发生渗油可用扳手将螺栓旋紧, 并擦净油迹。13.11.2 如密封材料引起渗油,应调换密封件。13.11.3 焊缝渗油由本公司客户效劳中心派人处理。13.12 注油、补油留意事项13.12.1 注油前翻开散热器、储油柜蝶阀。13.12.2 注油前应认真阅读储油柜说明书,
36、以防损坏储油柜或造成假油位。13.12.3 补油后应对变压器本体、上升座、套管等全部组部件排气。13.13 带油补焊留意事项13.13.1 工作区四周应无易燃品,应设专人防火,并备有 CO2 灭火器。13.13.2 假设油箱上部渗漏,可放少许油补焊,假设油箱下部渗漏,可带油补焊。在渗漏不明显的状况下,可直接补焊,补焊时可在焊点四周用湿石棉布进展冷却。对渗油严峻的,则应对油箱抽真空,在其到达负压后进展补焊、补焊完成后测量变压器油色谱, 如色谱超标,要对变出器油进展过滤处理。13.14 验收标准13.14.1 变压器安装完成后依据国标 GB50150-202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试验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