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度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

上传人:碎****木 文档编号:94509001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7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学年度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3学年度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学年度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学年度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2023 学年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1. 帝企鹅生殖期间,企鹅妈妈捕鱼归来,能在几十万只企鹅嘈杂的叫声中精准地区分出孵蛋的企鹅爸爸的声音,它主要利用了声音的什么性质()A. 音调B. 音色C. 响度D. 频率2. 炎炎夏日,汽车停在露天车场,假设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留在车内,太阳光透过矿泉水瓶后可能把汽车内的易燃物引燃,这是由于这瓶水()A. 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会聚光线C. 相当于一个凹透镜,会聚光线B. 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发散光线D. 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发散光线3. 诗句“一朝秋暮露成霜”中的“露成霜”蕴含的物态变化是()A. 凝固B. 熔化C. 液化D. 升华4.

2、以下光现象和形成缘由对应正确的选项是()A. 海市蜃楼光的折射B. 小孔成像光的色散C. 猴子捞月光的直线传播D. 黑板反光光的色散5. 短跑运发动甲在某次训练中跑完 100 米的路程用时 10 秒钟,自行车运发动乙在某次训练中 1 小时内通过的路程是 30 千米。用𝑣1表示甲在此次训练中的平均速度,用𝑣2表示乙在此次训练中的平均速度,比较𝑣1和𝑣2的大小关系,正确是( )A. 𝑣1 𝑣2B. 𝑣1 = 𝑣2C. 𝑣1 𝑣 。应选:A。

3、2𝑡213600𝑠12知道各自的路程和时间,依据速度公式计算可得平均速度,进一步比较速度大小可知谁的速度大。此题考察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敏捷运用,计算过程要统一单位。6. 【答案】D【解析】解:将注射器活塞拉开,将下端堵住,把一段空气封闭在注射器内。再向下压活塞,在这个过程中,注射器内空气的体积变小,但其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转变,故质量不变,依据𝜌 = 𝑚𝑉可知,注射器内空气的密度变大。故 ABC 错误,D 正确。应选:D。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外形、状态、位置和温度都没有关系,与物

4、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此题考察了对质量属性、密度特性的理解,属于根底题目,难度不大。7. 【答案】BC【解析】解:A、说话时声带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 正确;B、由图可知,两种波形在一样时间内振动的次数不同,即频率不同、音调不同;偏离中线的幅度一样,即振幅一样、响度一样。故 B 错误;C、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检测噪声等级的,不能降低噪声,故C 错误;D、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的原理制成的,是依据回声到来的时间和方位, 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

5、即利用声音获得信息,故D 正确。应选:BC。(1)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2) 音调打算于振动的频率,响度打算于振幅,据此分析示波器上的图形;(3) 噪声强度显示仪不断检测噪声等级,此时噪声显示装置上的示数就表示此时的噪声,其单位是分贝;(4) 回声定位是依据回声到来的时间和方位,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即利用声音获得信息。此题考察了声音的产生、声音的特征、示波器的作用、声与信息,包含的学问点较多,属于声现象根底学问的考察,难度不大。8. 【答案】B【解析】解:A、喷洒消毒液后,潮湿的地面一会儿就枯燥了,是由于消毒液吸取热量,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发生了蒸觉察象,故 A 错误;

6、B、液态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所以天气越热,喷洒过消毒液的地面枯燥得越快,故 B 正确;C、为预防冠病毒学校“临时留观室”内的消毒灯,利用的是紫外线,故C 错误; D、额温枪是依据接收到的红外线强弱来测定温度的,故D 错误。应选:B。(1)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2)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外表积和液体上方空气流淌的快慢; (3)紫外线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4)物体均会向外辐射红外线,并且温度越高,红外线越强。此题是一道联系实际的应用题,考察了物态变化、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紫外线及红外线,表达了物理学问与日常生活的亲

7、热关系。9. 【答案】C【解析】解: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 108𝑚/𝑠,而光在其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小于3 108𝑚/𝑠,故 A 错误;B、放大镜属于凸透镜,既可以成放大的像,也可以成等大或缩小的像,故B 错误;C、当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时,光线沿原路返回,则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90,故 C 正确; D、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使用幻灯机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正立的像,幻灯片应倒立放 置,故 D 错误。应选:C。(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 108𝑚/𝑠,在其它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都比真空

8、中的要小;(2) 放大镜属于凸透镜,既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既可以成放大的像,也可以成等大或缩小的像;(3) 当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时,反射光线也垂直于镜面; (4)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题考察了光的传播速度、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光的反射现象,属于根底题。10. 【答案】D【解析】解:由图像可知,当液体体积为 0 时,液体与容器的总质量 m 为 40g,则容器质量为 40g,故错;由图像知,𝑚 = 100𝑔时,𝑉 = 60𝑐𝑚3,由于 100g 是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所以液体的质量为: 𝑚

9、;= 𝑚 𝑚= 100𝑔 40𝑔 = 60𝑔,液容器液体的密度为:𝜌 = 𝑚液=𝑉60𝑔60𝑐𝑚3= 1𝑔/𝑐𝑚3 = 1 103𝑘𝑔/𝑚3,故错;液体的体积𝑉 = 5𝐿 = 5𝑑𝑚3 = 0.005𝑚3,这种液体的质量为𝑚液= &

10、#120588;𝑉 = 1 103𝑘𝑔/𝑚3 0.005𝑚3 = 5𝑘𝑔,故正确;这种液体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所以可能是水,故正确。应选:D。依据图像,得出当液体为 0 时液体与容器的总质量,据此求容器的质量;从图像上读出一组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和体积,先依据液体与容器的总质量m 求出液体的质量, 然后再依据𝜌 = 𝑚求出液体的密度;𝑉液体的密度和体积,利用公式𝑚 = 𝜌𝑉得到液体质量;水的

11、密度是1𝑔/𝑐𝑚3,比照计算的液体的密度确定是否是水。运用图像法解答问题的一般步骤是:明确图像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留意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上一个小格的数值大小和单位;明确图像所表示的物理意义;依据图像对题目提出的问题作出推断,得到结论。11.【答案】2.90229.2【解析】解:图甲中,刻度尺上 1cm 之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𝑐𝑚 = 1𝑚𝑚, 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1.00𝑐𝑚对齐,右侧与3.

12、90𝑐𝑚对齐,故物体的长度为2.90𝑐𝑚;图乙中,秒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5min和6min之间,偏过中线;大盘的分度值是0.1𝑠, 而大盘指针在49.2𝑠,因此秒表读数为3𝑚𝑖𝑛49.2𝑠,即229.2𝑠。故答案为:2.90;229.2。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看是否从 0 刻度线量起, 起始端没从 0 刻度线开头,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

13、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留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四周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此题考察了刻度尺和秒表使用,在物理试验和日常生活中常常使用刻度尺和秒表,我们要娴熟把握使用和读数方法。12. 【答案】振幅 音色 传播途中【解析】解:台好的音响设备,不仅能起到“扩音”的作用,而且应有较高的“保真度”,从声学上讲,前者是使声音的振幅增大,以增大声音的响度,后者是要较好的保持原声的特点和品质, 保持原声的音色;广场舞使用的音响设备影响到了四周居民学习和休息,居民关紧门窗是在掌握噪声的传播,是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的。故答案为:振幅;音色;传播途中。(1)

14、 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影响因素是振幅和距离发声体远近;声音的特点和品质叫音色,影响因素是发声体的材料和构造;(2) 防治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此题考察了声音的特性、防治噪声的途径,属根底题目。13. 【答案】照相机 实 凹【解析】解:眼球似乎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我们看物体时,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整晶状体的弯曲程度,转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缩小、倒立的实像。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力量增加,即折光力量增加,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

15、使光线推迟会聚。故答案为:照相机;实;凹。(1) 眼睛似乎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2) 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或眼球过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推迟会聚到视网膜上。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的理解,以及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应用,是一道根底题。14. 【答案】流淌速度 液化 60 虚【解析】解:喝开水时假设感到水烫嘴,人们常常是向水面上吹吹气,可以加快水面上方的空气流淌速度,可以加快蒸发,蒸发吸热带走热量,可以降低水的温度,所以水的温度就降低得快些; 这些白气

16、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太阳光与安静的池塘水面成30角射向水面时,则入射角为90 30 = 60,由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60;假设逆着太阳光的反射光看去,安静池塘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将会看到太阳的虚像。故答案为:流淌速度;液化;60;虚。蒸发是汽化的一种方式,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外表积和液体外表空气的流淌;液体蒸发过程要吸取热量;水蒸气变成液体的过程叫液化;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此题考察了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化现象、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考察的

17、较全面。15. 【答案】5 10 运动【解析】解:(1):𝑡 = 2min = 120𝑠,𝑠 = 0.6𝑘𝑚 = 600𝑚,则汽车的速度为:𝑣 = 𝑠 = 600𝑚 = 5𝑚/𝑠,𝑡120𝑠由于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汽车通过300m 的路段的平均速度是5𝑚/𝑠;𝑠 = 3𝑘𝑚 = 3000𝑚,

18、依据𝑣 = 𝑠可得该汽车行驶 3km 所需的时间:𝑡𝑡 = 𝑠 = 3000𝑚 = 600𝑠 = 10min。𝑣5𝑚/𝑠(2)该车在行驶过程中,以司机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与司机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所以路边的树木是运动的。故答案为:5;10;运动。(1)先依据速度公式𝑣 = 𝑠算出物体的速度;再由速度公式𝑣 = 𝑠可求出通过 3km 的路程需要的时间。𝑡

19、19905;(2)在争论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此题考察了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难度不大,正确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16.【答案】等于 1.8𝑚7:20【解析】解:(1)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等距的虚像,小梦同学以0.2𝑚/𝑠的速度向平面镜走近时, 其身高没有变化,故她在平面镜中的像高度也不变;依据𝑣 = 𝑠可得,经过 3s 后,小梦向前移动的距离𝑠 = 𝑣𝑡 =

20、0.2𝑚/𝑠 3𝑠 = 0.6𝑚,𝑡此时物距为1.5𝑚 0.6𝑚 = 0.9𝑚,像距始终等于物距,因此小梦和她的像之间的距离为0.9𝑚 + 0.9𝑚 = 1.8𝑚。(2)方法一:依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即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平面镜中钟表指针的实际状况, 如以下图,可以看到钟表的实际时间是7:20。方法二:把试卷翻过来,留意上下不要颠倒,直接从试卷的反面看钟表的实际时间是7:20。故答案为:等于;1.8𝑚;

21、7:20。(1) 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2) 依据钟表在平面镜中成像推断实际时间的方法:作图法:依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的实际状况。翻看法:由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时,物像相对平面镜对称,依据这个特点把试卷翻过来观看, 即可得出实际时间。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平面镜成像习题的根底内容,肯定要娴熟把握。此题特别需要留意的是:人离平面镜越近感觉像越大,像的大小实际上是没有发生变化的,只是眼睛看像的视角变大。17. 【答案】解:由题知,AO 是入射光线,OB 是反射光线,做出𝐴𝑂𝐵

22、的角平分线 ON,即为法线,过入射点 O 作垂直于法线的平面镜即可,如下图:【解析】法线垂直于平面镜,且平分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形成夹角,由此分析解答。此题考察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知道法线是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法线与平面镜垂直。18. 【答案】解:图中法线已经画出,依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上侧的玻璃中作出反射光线 ;当光由玻璃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在法线上侧的空气中作第 14 页,共 19 页出折射光线,如以下图所示:【解析】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定律:折射光线、

23、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玻璃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此题考察了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是中考热点之一,要求学生不仅要会依据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由入射光线画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而且要会依据反射或折射画出入射光线。19. 【答案】音调 复色光 逆时针 可逆的【解析】解:(1)图甲试验中,转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用一样的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2) 图乙试验中,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这说明太阳光是复色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3) 图丙试验中,当入射光线 EO 绕 O 点顺

24、时针转动时,依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光线OF 将绕 O 点逆时针;让光沿 FO 方向入射时,觉察反射光沿 OE 方向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故答案为:(1)音调;(2)复色光;(3)逆时针;可逆的。(1) 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指声音的凹凸,由振动频率打算;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2)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这说明太阳光是复色光;(3)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时间路是可逆的。此题通过三个常见的小试验,考

25、察了对声音特性的探究、对光的色散现象的了解、对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有肯定综合性,但难度不大。20.【答案】右 103.4201.43偏大第 15 页,共 19 页【解析】解:(1)调成天平平衡时,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整,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处;(2)由图甲知,烧杯和蜂蜜的总质量为:𝑚1 = 100𝑔 + 3.4𝑔 = 103.4𝑔,由图乙知,量筒内蜂蜜的体积为:𝑉 = 20𝑚𝐿 = 20𝑐𝑚3, 烧杯和剩余蜂蜜的质量Ү

26、98;2为74.8𝑔,则量筒内蜂蜜的质量为:𝑚 = 𝑚1 𝑚2 = 103.4𝑔 74.8𝑔 = 28.6𝑔,蜂蜜的密度为:第 16 页,共 19 页𝜌 = 𝑚 =𝑉28.6𝑔20𝑐𝑚3= 1.43𝑔/𝑐𝑚3;(3)向量筒中倒入蜂蜜时,有几滴蜂蜜滴到了桌子上,使测量蜂蜜的体积偏小,由𝜌 = 𝑚知,测量w

27、881;蜂蜜的密度值会偏大。故答案为:(1)右;(2)103.4;20;1.43;(3)偏大。(1) 调成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平衡螺母向右调整,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平衡螺母向左调整,直至天平平衡;(2) 烧杯和蜂蜜的总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对应刻度之和,读出量筒内蜂蜜的体积,留意分度值,量筒内蜂蜜的质量等于两次质量之差,再依据密度公式可求出蜂蜜的密度;(3) 向量筒中倒入蜂蜜时,有几滴蜂蜜滴到了桌子上,会使测出的蜂蜜的体积偏小,由密度公式分析密度测量值的变化。此题主要考察测量液体密度的试验,考察了天平和量筒的使用,密度的计算和误差的分析。21. 【答案】自下而上 高 99 大

28、 吸热 不会【解析】解:(1)试验时需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温度计玻璃泡不能碰触容器底和壁,所以组装器材时应依据自下而上的挨次;试验中,确保温度计玻璃泡与水充分接触,假设温度计玻璃泡遇到了烧杯的底部,则测量的是烧杯的底部的温度,故测得水的温度比实际温度偏高;(2) 试验测水沸腾前后,温度时间的变化如图乙,则水的沸点是99;在同样加热的状况下,由图乙可知,b 杯水的升温较慢,其缘由是 b 杯水的质量多于 a 杯水的原因;撤去酒精灯后,同学们觉察水很快停顿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要吸热;(3) 锅里的水到达沸点后连续吸热会沸腾,但温度不再转变,所以,碗内水的温度等于水的沸点,碗内的水不能连续吸热,不

29、会沸腾。故答案为:(1)自下而上;高;(2)99;大;吸热;(3)不会。(1) 试验时需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温度计玻璃泡不能碰触容器底和壁,所以组装器材时应依据自下而上的挨次;温度计玻璃泡遇到了烧杯的底部,则测量的是烧杯的底部的温度;(2) 水沸腾时的温度是沸点,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在试验装置一样的状况下,水的质量越大,升温会越慢,据此分析; 沸腾的条件是到达沸点连续吸热;(3) 加热时间过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水的初温、水量多少、火焰大小等。此题考察了水沸腾的特点,并且考察了通过图象分析问题的力量。22. 【答案】左 缩小 照相机 10 靠近 4 物距等于焦距时,不成像【解析】解

30、:(1)保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此时的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则像距应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应将光屏向左移动到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楚倒 立、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照相机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2)由表格第 2 次试验数据可知,𝑢 = 𝑣 = 20𝑐𝑚,满足𝑢 = 2𝑓成倒立、等大实像,所以𝑓 = 10𝑐𝑚;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假设此时把远视眼镜放在该凸透镜前,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提前会聚,所以要想接到清楚

31、的像,光屏要靠近透镜;由第 4 次试验数据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时不成像,故第4 次试验数据错误。故答案为:(1)左;缩小;照相机;(2)10;靠近;4;物距等于焦距时,不成像。(1)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2)由表格数据依据𝑢 = 2𝑓时的成像特点推断凸透镜的焦距;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由此分析像距变化状况;物距等于焦距时,凸透镜不成像。要解决有关凸透镜成像的问题,首先要把握凸透镜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的关系,并自己进展总结一些规律性的学问,例如通过像距和物

32、距的大小关系来推断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依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来推断像的变化及像距的变化等。23. 【答案】BC【解析】解:(1)由图象可知,𝑠𝐴𝐵 = 1800𝑚时𝑡𝐴𝐵 = 25min,𝑠𝐵𝐶 = 3600𝑚 1800𝑚 = 1800𝑚时𝑡𝐵𝐶 = 30min 25min = 5min,则𝑣= 𝑠w

33、860;𝐵 =1800𝑚= 1.2𝑚/𝑠,𝑣= 𝑠𝐵𝐶 = 1800𝑚 = 6𝑚/𝑠,𝐴𝐵𝑡𝐴𝐵2560𝑠𝐵𝐶𝑡𝐵𝐶560𝑠因𝑣𝐴𝐵 𝑣𝐵⻒

34、2; ,所以,BC 段对应骑自行车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小刚同学骑自行车的速度是6𝑚/𝑠;(2)小刚同学步行的速度为𝑣𝐴𝐵 = 1.2𝑚/𝑠,则通过该人行横道的时间:𝑡 =𝑠=𝑣𝐴𝐵12𝑚1.2𝑚/𝑠= 10𝑠;(3)小刚同学从家到公园的时间𝑡总 = 30𝑚𝑖𝑛,路程⻖

35、4;总 = 3600𝑚,则平均速度:𝑠𝑣 =总 =𝑡总3600𝑚3060𝑠= 2𝑚/𝑠 = 7.2𝑘𝑚/。答:(1)𝐵𝐶;小刚骑自行车的速度是6𝑚/𝑠;(2) 小刚同学步行通过人行横道需要 10s;(3) 小刚同学从家到公园的平均速度是7.2𝑘𝑚/。(1)由图象可知,AB 段、BC 段的路程和时间,依据𝑣 = 𝑠

36、;求出对应的速度,速度大的对应骑自行车𝑡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2)速度小的为小刚同学步行的速度,依据𝑣 = 𝑠求出通过该人行横道的时间;𝑡(3)由图可知小刚同学从家到公园的时间和路程,依据𝑣 = 𝑠求出平均速度。𝑡此题考察了速度公式的敏捷应用,从图象中猎取有用的信息是关键,要留意一般状况下人骑自行车的速度大于步行的速度。24.【答案】解:(1)“熊熊”的质量𝑚 = 133.5𝑔,体积𝑉 = 15𝑐𝑚3,

37、则制作“熊熊”材料的密度为:𝜌 = 𝑚 = 133.5𝑔 = 8.9𝑔/𝑐𝑚3 = 8.9 103𝑘𝑔/𝑚3,𝑉15𝑐𝑚3由于𝜌 = 𝜌,由此可知“熊熊”是由铜制成的;铜(2)“熊熊”的体积𝑉 = 15𝑐𝑚3 = 1.5 105 𝑚3,假设“熊熊”用铝来做,其质量是:𝑚 = 𝜌𝑉 = 2.7 103𝑘𝑔/𝑚3 1.5 105 𝑚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