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阶段学业质量监测试卷九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10页,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笔写在答题卷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学校举办“传承与创新”主题活动,你和小萌参与其中。一(24分)【诗文积累】(6分)1.用古诗文原句填空。(6分)(1)莫愁前路无知己, ? (高适别董大)(2) ,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3)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4)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 (诸葛亮诫子书)(5)四季美景令人流连忘返,兴发万千情思。借景抒发愉悦之情的诗文名句有:“ , 。”【诗意赏读】(12分)2.你和小萌初读这首手
2、抄诗,解决了一些字词的音、形、义问题。(3分)(1)你核对原稿发现手写稿中的“吸取”写错了,应该是“j( )取”。(1分)(2)小萌把“馈”读错了,你纠正了读音:馈( )(1分)(3)你认为下列词语中的加点词与“无足轻重”中的“足”同义的是( )(1分)A.三足鼎立 B.情同手足 C.知足常乐 D.不足挂齿3.你和小萌探讨如何朗读这首诗。(3分)小萌:朗读这首小诗,让我想起了普希金的(1) 。你:是啊,它们都以劝导的口吻和(2) 的语气鼓励人们乐观地面对生活。小萌:为了更好地传达这种感受,朗读时应该如何处理呢?你:以标题为例,(3) 。4.小萌用古诗形式改写了诗歌第1段,你觉得改诗与原诗哪个更
3、好?为什么?(3分)忧愁竟日皆非汝,虚度年华终不欢。 5.第2段引发了你的诗兴,促使你提笔仿写(要运用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3分) 【走进经典】(6分)6.刘向说:“书犹药也。”培根也说:“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小萌阅读名著后开发了“名著药丸”。你受到启发,也从初中语文教科书推荐的名著中另选了一部进行“仿制”。(6分)小萌的“名著药丸”病症:意志力薄弱药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服用方法:摘抄、做笔记。用药理由:保尔在左手和双脚残废、双目失明的情况下,没有向命运屈服,他决定做一个作家。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艰难完成了手稿,在手稿丢
4、失后又迅速振作起来,自己口述请人代录,终于出版了暴风雨所诞生的。我深深感悟到:生活中遇到巨大困难,要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咬牙坚持,才能迎来属于自己的成功。你的“名著药丸” 二(56分)【民俗民风】(14分)重午(节选)宋 吴自牧梦粱录清抄本杭都风俗,自初一日至端午日,家家买桃、柳、葵、榴、蒲叶、伏道,又并市茭、粽、五色水团、时果、五色瘟纸,当门供养。自隔宿及五更,沿门唱卖声,满街不绝。以艾与百草缚成天师,悬于门额上,或悬虎头、白泽。或士宦等家以生朱于午时书“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之句。此日采百草或修制药品,以为辟瘟疾等用,藏之果有灵验。杭城人不论大小之家,焚烧午香一月,不知出何文典。其
5、日正是葵榴斗艳,栀艾争香,角黍包金,菖蒲切玉,以酬佳景。不特富家巨室为然,虽贫乏之人,亦且对时行乐也。(选自梦粱录宋吴自牧 著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8年3月版)临江仙宋陈与义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选自简斋集宋陈与义 著 中国书店出版社 2018年8月版)注释 伏道:祈福消灾的神符。白泽:辟邪神兽。北宋灭亡后,陈与义在南宋建炎三年流落南方。楚词:特指屈原的辞赋。句意为鲜艳的榴花比不上当年京师宴会上鲜红的舞裙。戎葵:一种花卉,有向阳的特性。 湘中:指屈原投江处。7.你和小萌
6、整理重午(节选)中的文言词句,合作完成了下面的任务。(6分)(1)整理文言词。(3分)文言字词方法借鉴字词解释又并市茭、粽课内迁移法:愿为市鞍马 自隔宿及五更句式勾连法:自初一日至端午日 满街不绝查阅词典法:断,停止;穷尽;极、最;走不通,没有出路。 (填序号)(2)翻译文言句。(3分)不特富家巨室为然,虽贫乏之人,亦且对时行乐也。 8.小萌在阅读诗文时产生了疑问,你作了解答。(4分)小萌:我们收集的文章和清代手抄本,有一处不一致。到底哪一个更好呢?重午(节选): 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梦梁录清代手抄本: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除你:(1) 小萌:词人端午节高咏楚辞,借酒凭吊屈原,
7、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和敬意。你:我认为不仅如此,还(2) 9.小萌发现选文和词作都写到端午的葵、榴,但不理解作者的写作用意,你为小萌作了简要分析。(4分) 【匠心传承】(14分)会呼吸的纸苏沧桑十月,霜降。阳光从天窗倾泻而下,像一场金色的雨,落在富阳元书纸古法造纸第十三代传人朱中华身上。站在浙江图书馆地下一层古籍部金色的雨里,隔着一层玻璃,他看到另一些金色的雨,落在阅览区的仿古书柜和桌椅上。影影绰绰的光亮,清晰的怦怦怦的心跳,都仿佛来自另一个时空。一双戴着白手套的手,将乾隆版四库全书中的一函在他眼前徐徐打开,两百多年前的旧时光呼啸而来。两百多岁的书,新得跟婴儿一样,闪烁着玉石般的润泽。鼻尖传来一
8、缕熟悉的气息,是他已闻了四十八年的气息空谷、阳光、雾气、溪流、毛竹的气息,一张竹纸的深呼吸。【A】朱中华手心发热,耳朵里嗡嗡作响,眼前飞速交叠着一些幻象“我能把手套脱了,用手摸一下吗?”一段短暂的沉默。“好。亲手摸过,说不定您真能把修复纸重新做出来。”轻轻触及纸页的一刹那,食指中指和拇指指尖上传来丝绸般的凉滑,轻轻摩挲,则如婴儿的脸颊,细腻里又有一点点毛茸茸的凝滞。“的确是清代最名贵的御用开化纸,洁白坚韧,光滑细密,精美绝伦。”然而,当年所用的开化纸,世上已经没有人能做得出一模一样的了。可他觉得,这张消失在历史深处的纸离他无比的近,像他失散多年的一个亲人:是一个婴儿,也是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
9、它离我不远,我会把元书纸做得像它一样好。我尽力。”富阳大源镇朱家门村,逸古斋古法造纸坊。四十八岁的朱中华站在站了四十八年的纸槽前,听见隔壁传来淅淅沥沥捞纸的水声,回响了一千多年的水声。朱中华从裤袋里摸出一盒烟和一只打火机,点燃了一根烟。深秋的寒意从脚底升起,烟雾绕上他长着老茧的食指和中指,绕上鬓角的白发,绕上紧皱的浓眉挡住了他看向纸槽的目光,如时常挡在他眼前的一个个“难”。朱中华相信纸是会呼吸的,有生命的,甚至相信,纸是有灵魂的。据天工开物记载,从一根竹子到一张纸,要经过砍竹、断青、刮皮、断料、发酵、烧煮、打浆、捞纸、晒纸、切纸等七十二道工序,耗时整整十个月,像孕育一个胎儿。从诞生的那一天起,
10、便承载着生死悲欢、沧海桑田,那么重,那么痛,那么美,它怎么可能顽同木石?朱中华所有的努力,就是想用竹子做出世界上最好的纸,让会呼吸的纸、让纸上的生命留存一千年、一千零一年、更多年。可是,很难。如今的人们,往往只关注纸上的字,关注是谁的画谁的印章,是否有名,有谁真正注意过一张纸本身,它来自哪里?如何制造的?能活多少年?谁在担心一张纸会永远消逝,一门古老的手艺将无人传承,一种珍贵的精神将永远绝迹?如果一张元书纸开口说话,它发出的声音,一定是水的声音,水声里,是比古井更深的寂寞。【B】四库全书的触觉还在指尖萦绕,他掐灭烟,将双手慢慢伸进纸槽,看到遗失在时光深处的老精魂,在纸浆水里渐渐醒来。(纸上北京
11、十月文艺出版社2021年版,有删改)注修复纸是用于修复古籍的纸,是后人制作的与古籍用纸品相、质量相当的纸。文中提及的开化纸和元书纸都属于古籍用纸。10.挡在朱中华眼前的一个个“难”,有工艺失传、(1) 、(2) 。(用四字短语概括)(2分)11.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朱中华在古籍部看到“金色的雨”,听到“清晰的怦怦怦的心跳”,表现了他即将见到开化纸的激动。B. 朱中华觉得那一页纸“是一个婴儿,也是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表明制作开化纸是造纸史上的工艺创新。C. “深秋的寒意”与首段“十月,霜降”相呼应,既表明时间、天气状况,也暗示朱中华沉重的心情。D. 朱中华的三句
12、话展现了他对开化纸的珍惜、赞美,表明了他决心要做出近似开化纸的修复纸。12.品味语言,批注【A】【B】画线句。(6分)形式例 句批注内容联想式批 注【A】朱中华手心发热,耳朵里嗡嗡作响,眼前飞速交叠着一些幻象(1) 赏析式批 注【B】四库全书的触觉还在指尖萦绕,他掐灭烟,将双手慢慢伸进纸槽,看到遗失在时光深处的老精魂,在纸浆水里渐渐醒来。(2) 13.结合本文和下面的文字,谈谈你对“匠心”的理解。(3分)在工艺领域,材料占九成,人心占一成。当这一成能充分发挥出九成的优势时,所得的作品便可称得上名品。 日志村福美匠心 【时尚国潮】(28分)材料一材料二2018 年故宫文创和李宁的走红,开创了“国
13、潮元年”,将“国潮”从小众带向大众。国潮成为现代时尚,其创意来源于优秀传统文化,外在形式则吸纳并融汇了当代大众审美。正如网友所言:“兵马俑造型的文创雪糕不比普通雪糕更甜,但是逛着兵马俑吃着兵马俑造型的雪糕,有种穿越回秦朝的感觉,引导着我重新学习了一遍秦朝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讲,在使用价值不变的情况下,国潮产品之所以受到追捧,关键是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被唤醒,希望通过时尚的形式走进并了解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文化家园,体现了中国人自我认同、互相认同、社会认同的根本逻辑。传统文化以恰当的表现形式呈现于冬奥会等世界级舞台之上,一方面起到了向内推动身份认同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向外打开了中国文化
14、的叙事边界。例如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在国际戏剧节的巡回演出,让所有人看到富有活力、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让世界透过文化,读懂中国。可是,很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国潮产品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仍然是浅层次的,往往重其表而轻其里。比如,一些产品随意挑选一些繁体字、图腾等印在产品外观上,或者设计时跟风猎奇,把诗文字词、典籍图画等古风元素进行生硬嫁接或胡乱杂糅。更有甚者,张冠李戴,把日韩风当成国潮范。如此的国潮产品,降低自身文化品位事小,阻碍文脉传承事大。因此在传统文化受追捧的同时,我们也应思考,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乎气”不断延续下去,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根据光明日报和“人民网”资料改编)材料三 国
15、际戏剧节的发起人之一濮存昕说,国潮并不局限于中国传统题材,更要为中国戏剧民族化寻找方向。什么是民族化?就是中国人的故事、中国人的情感、中国的精神,“我到欧洲演出,演的是外国戏剧,台下观众也是外国人。但他们看到的是一个中国演员的解读,我们表现出的是中国人的审美,这也是一种国潮”。(摘自2021年12月28日“人民网”资料)14.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国潮引发全民关注,老字号国货品牌最能体现国潮元素,越年轻越关注。B.材料二引用网友的话,证明国潮产品受追捧源于国人的文化自信被唤醒。C.北京冬奥开幕式二十四节气倒计时、闭幕式的“折柳送别”都有国潮元素。D.故
16、宫文创的走红,符合材料一的调查结果,将“国潮”从小众带向大众。15. 小萌选取木兰诗片段改编成短剧,参加学校的国潮戏剧节。(5分)小萌:我改编了木兰诗参加学校国潮戏剧节,快帮我看看,这个剧本有没有不合适的地方?木兰得胜归来,可汗亲自接见。可汗 (神情愉悦)将军劳苦功高,该赏!木兰 (双手打拱)多谢大汗,为国效力是臣职责所在! 可汗 (流露赞许的目光)爱卿实乃国之栋梁,当封为尚书郎!木兰 (喜形于色)多谢大汗,但臣无心做官,只求早日归乡,照顾老迈爹娘!可汗 (沉吟片刻)将军为国尽忠,亦不忘尽孝,可谓忠孝两全!你:编得真好,但是舞台说明(1)“ ” (1分)不太符合木兰的人物形象,因为(2) 。(
17、2分)小萌:有道理。我看有人在这次国潮戏剧节中还选用了外国作品,这不合适吧?你:(3) 。(2分)小萌:哦,原来如此。16.学校开展“国潮热”调查活动,你在调查中发现:老门东金陵戏坊里老年人居多,德云社里年轻人居多,装修的古色古香的星巴克咖啡店基本是中青年,而“行走南京”等文创店里几乎全是小孩子和年轻人,商品大同小异,人们看的多,买的少。城南旧影墙上贴着的民国风照片姿势几乎雷同,来来往往的不少是梳着相同发髻、画着相同妆面的汉服小妹妹老门东文化街区虽在形式上紧追国潮,但没有真正延续国潮的“热乎气”。请你结合以上三则材料,提出改善建议。(6分) 17.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舞蹈动作“青绿腰”,再结合下
18、图解释其平衡原理。要求:不少于150字。(14分,含书写5分、表达4分) 上图为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中的舞蹈动作“青绿腰”,舞者身穿青绿色长裙,梳山峰型发髻。 三(40分)【情境写作】(40分)18.根据下面情境,任选一题写作。(40分)小萌选修的校本课程国画课迎来学期最后一课当堂创作。小萌创作山水画,勾线、着色都很好,但在最后收笔时蘸墨过多,导致颜色偏深,还有一处洇开了。是继续下去,还是从头再来?小萌左右为难,国画班其他同学的意见也不一致。时间在犹豫和争论中流逝,最后小萌没有完成当堂创作。A.发挥想象,续写故事,题目自拟。B.作为知心好友,你经过认真思索,写下了给小萌的一封信。要求:(1)任选一
19、题,先填涂选项,再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选做书信,统一署名“你的好友”。(2)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阶段学业质量监测 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24分【诗文积累】(6分)1.(6分)(1)天下谁人不识君(2)但愿人长久(3)落红不是无情物(4)俭以养德(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符合要求即可)【诗意研读】(12分)2.(3分)(1)汲 (2) ku (3)D3.(3分,每处1分)(1)假如生活欺骗了
20、你 (2)和缓/舒缓/缓慢 (3)可以重读“不快乐”“都不是”/重读两个“你”/在“你不快乐的每一天”后停顿,节奏放缓,体现一种语重心长的劝导口吻。(能写出一种朗读手段即可)4.(3分,两种观点,言之成理皆可)我觉得原诗更好。“不快乐”“都不是”,双重否定,强调快乐的每一天才真正属于自己;“只要就”关联词,强调“快乐”对生活的重要意义;语言平易,更易理解。(任答两点得2分)而改写的古诗,强调意味减弱,语言艰涩,不易理解。(1分)我觉得改诗更好。“竟”“终”用词典雅凝练,句式整齐,富有音韵美(任答两点2分)。原诗遣词造句过于直白,缺少韵味。(1分)5.(3分)示例:花朵绽放在枝头,假如足以令你欢
21、喜/那么金钱,地位或者荣誉/便微不足道(一句1分)【走进经典】(6分)6.(6分)你的“名著药丸”示例:病症:不自信、缺乏行动力药方:简爱服用方法:摘录其中鼓舞人心的至理名言,时常诵读。(写出一种阅读方法即可)用药理由:简爱虽然出身低微,其貌不扬,但她自信自立自尊,在洛伍德孤儿院中孜孜不倦地勤学苦读,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后来又凭借个人实力和真诚付出在家庭教师的职业中收获了尊重和爱情。读完这本书,会让我们明白,不必自轻自贱,妄自菲薄。付诸行动才有改变命运的可能。(理由要针对病症,符合名著的情节和人物性格。)二、56分【民俗民风】(14分)7.(6分)(1)(3分,每空1分) 买 到 (2)(3
22、分,每小句1分)不只是富贵人家、大户人家这样做,即使是一些生活贫困、不宽裕的人,也要在这一天消遣娱乐。8.(4分)(1)“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更好。因为这两句押韵,更有韵律美,读来朗朗上口,易于记诵;这两句是“士宦等家(做官的人家)所书,两句押韵,更符合其身份。清抄本有可能是在传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2分)(2)表达了作者对家国离乱、身世飘零的感慨和壮志难酬的痛苦。词人与爱国诗人屈原一样,都身怀家国之恨,颠沛流离,报国无门。本想承担北伐中原、匡扶宋室的大业,但无法实现。(2分)9.(4分)梦粱录中写“家家买桃、柳、葵、榴”,反映了当时人们祈福消灾的普遍心理,表现出这样的习俗蔚然成风
23、(1分);“葵榴斗艳”则是以美景映衬良辰,渲染、烘托了端午佳节的氛围(1分)。临江仙中的“榴花不似舞裙红”,表达了词人对往昔繁华的追忆,暗含今不如昔的悲痛之情(1分); “戎葵凝笑墙东”,借葵花向阳的特性来比喻自己心系故国,始终如一,“戎葵凝笑”正是词人心灵的写照(或:词人以“戎葵凝笑”的乐景衬托“万事一身伤老矣”的悲情)(1分)。(有理有据即可)【匠心传承】(14分)10.(2分)工序繁多/工序复杂 关注甚少/世人忽视/被人忽视(字数相同、意同即可)11.(3分)B12.(6分)(1)(3分)纸诞生的过程、造纸匠人的经历、一代代纸的发展历史、纸的运用、纸的荣耀等画面皆可。(至少概述两个方面的
24、联想,扣句中“交叠”二字,只写一点得2分,两点3分)(2)(3分)从拟人/虚实结合/想象/动作描写等角度赏析均可,写出朱中华投入制作的画面,诗意地展现了朱中华的坚守/表现朱中华要将古法造纸传承下去的信心。(三个点,一点1分,意对即可)13.(3分)“匠心”指工匠的精神。包含了对技艺的热爱对技艺的精益求精面对困难,勇于担当对传承的坚守甘于平凡,耐得住寂寞(能答到三点,意对即可)【时尚国潮】(28分)14.(3分)A15.(5分)(1)(1分)喜形于色(2)(2分)因为课文木兰诗中,“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能表现其淡泊名利、有孝心的特点。此处,“喜形于色”却写木兰面对赏赐激动欣喜,
25、与人物性格不符。(3)(2分)合适的,国潮不限于中国传统题材,只要是中国人的故事、中国人的情感、中国人的精神,表现出中国人的审美就可以。(2分)16.(6分)(建议需要涉及到每个材料。能提出一点建议并做简单举例或阐述得2分,写出三点得满分。)材料一:国潮项目要扩大受众面,设计中年人、老年人也感兴趣的国潮产品或项目。在年轻人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传统文化,而不仅仅是文创和相声。材料二:国潮产品设计要兼顾实用性和大众审美/国潮产品既要时尚,又要能唤醒人们内心的文化自信/国潮产品要有多样性和创新性,比如民国风的照片增加情境和动作,汉服的装扮能因人而异。商铺店面设计要能体现传统文化和产品特色/提高文化品位
26、,不流于表面形式。材料三:利用丰富的形式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即使是外国品牌进驻,也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17.(14分)示例:舞者身穿青绿色曳地长裙,头梳高耸入云的发髻。长袖一甩,一脚在前,一脚在后,整个人依靠腰部力量将上半身后仰至与地面近乎平行,仿佛是险要陡峭的山峰,又仿佛是青峰叠嶂中隐现的绿水,纤柔曼妙、古朴高雅。解释:舞者一腿前伸,一腿后撤,身体仰至水平时,人体的重心依然处于两只脚之间,重力的作用线并没有落在两脚形成的支撑面之外,主要受力还是后脚。而舞者前后脚的支持力与其重力保持了平衡,所以,只要舞者用强大的腰腹力量保持重心在两脚之间,这个动作就很稳当。(表达4分:病句一句1分,最多扣2分;错别字1个1分,最多扣3分;字数不满100字扣1分;此项最多扣4分。)书写分5分。1.清楚,能辨识。不能有过多的潦草笔画,无过多涂改、删减。拟0-1分。2.稳定性。至少看五行(100字左右),整体布局匀称,前后字体统一。拟0-2分。3.美观。有楷书或行楷的基本笔法。拟0-2分。三、40分18.(40分)评分标准按“三切三看”的原则。(按照总分50分时的74%(如37分/50分)的比例进行划分,具体用整数表示)。1.切题:30分起评;2.基本切题:24分起评,不超过29分;3.不切题:16分起评,建议20分,最高不超过23分。九年级语文 第14页 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