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二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检测题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必修二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检测题及答案.pdf(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如图所示,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在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整个过程中,下列关于小球和弹簧的能量叙述中正确的是()A重力势能和动能之和总保持不变B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之和总保持不变C动能和弹性势能之和总保持不变D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动能之和总保持不变2在高处的同一点将三个质量相同的小球以大小相等的初速度分别竖直上抛、平抛和坚直下抛()A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中,重力对它们做功相同B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中,重力对它们的平均功率相同C三个小球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D三个小球落地时的速度相同。3如图所示,木块 A、B并排且固定在水平桌面上
2、,A的长度是L,B的长度是 2L,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以速度v1射入A,以速度v2穿出B,子弹可视为质点,其运动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子弹穿出 A时的速度为()2(v1 v2)A32(v12 v22)B32v12 v22C3v12 2v22D34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物体以速度 v0离开桌面后,经过 A 点时所具有的机械能是(以地面为零势能面,不计空气阻力)12mv0 mgh212Cmv0 mg(H h)2A12mv0 mgH212Dmv02B5两个互相垂直的力F1和F2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使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物体通过一段位移的过程中,力F1对物体做功为 8J,力F2对物体做功为 6J,则
3、F1和F2的合力对物体做功为()A14JB10JC7JD2J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对物体做功200J,物体的动能一定增加 200JB重力对物体做功 200J,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200JC克服弹簧的弹力做功 200J,弹簧的弹性势能一定增加200JD克服摩擦力做功 200J,物体的动能一定减少 200J7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A被不可伸长的细绳水平系于左墙上,B在拉力F作用下,向右匀速运动,在此过程中,A、B间的摩擦力做功情况是()A对A、B都做负功 B对A、B都不做功C对A不做功,对B做负功 D对A做正功,对B做负功8某运动员拖着轮胎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运动 100 m 的过程
4、中()A摩擦力对轮胎做了负功 B重力对轮胎做了正功C拉力对轮胎不做功 D支持力对轮胎做了正功9一端固定的轻质弹簧处于原长,现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 F1、F2将弹簧的另一端拉至 O点,如图,在此过程 F1、F2分别做了 4J、3J 的功;换用另一个力 F 仍将弹簧的另一端拉至 O 点,该过程F 所做的功是()A7J B5J C1J D1J10如图所示,质量为 60kg 的某运动员在做俯卧撑运动,运动过程中可将她的身体视为一根直棒,已知重心在 C 点,其垂线与脚,两手连线中点间的距离 Oa、ob 分别为 0.9m和 0.6m,若她在 1min 内做了 30 个俯卧撑,每次肩部上升的距离均为0.4m,
5、则克服重力做功和相应的功率为()A430J,7W B4300J,70W C720J,12W D7200J,120W11在一次校运会中,某足球运动员用力F 将质量为 m 的足球由静止踢出,飞出速度为v0,足球沿水平地面滚动了 S 米后停止那么,下列关于功和能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运动员踢球过程中,足球没有位移,人对足球的作用力没有做功B运动员踢球过程中,运动员对足球做功为C足球滚动过程中,地面阻力对足球做-FSD足球滚动过程中,足球的动能消失了12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恒定的功率起动,设阻力恒定,则关于汽车运动过程中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下图中最合理的是()12mv02ABCD13我国海军装备
6、的某重型气垫船自重达5 105,最高时速为 108/,装有额定输出功率为9000的燃气轮机,假设该重型气垫船在海面航行过程所受的阻力与速度满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重型气垫船的最大牵引力为3.0105B从题中给出的数据,可算出=1.0104/C以最高时速一半的速度匀速航行时,气垫船所受的阻力为3.0105D以最高时速一半的速度匀速航行时,气垫船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4500 kw14如图所示,小物块套在固定竖直杆上,用轻绳连接后跨过小定滑轮与小球相连开始时物块与定滑轮等高已知小球的质量是物块质量的两倍,杆与滑轮间的距离为d,重力加速度为g,绳及杆足够长,不计一切摩擦现将物块由静止释放,在物块
7、向下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刚释放时物块的加速度为gB物块重力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C物块下降的最大距离为3dD物块速度最大时,绳子的拉力一定大于物块的重力15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圆心O与轨道上边沿和滑轮上边沿在同一水平线上,轨道最低点a与桌面相切。Oc与Oa的夹角为 60,A、B两球用跨过滑轮的轻绳连接(两球均可视为质点)。A 球从c点由静止释放后沿圆轨道滑到a点时速度恰好为零。设轻绳足够长,不计一切摩擦。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对 A 球做功的功率先变大后变小B两球沿绳方 向速度大小始终 相等C绳上的拉力始终 大于B 球重力DA、B 两小
8、球的质量之比为2 1二、多选题(每 小 题至少有两 个 正确答案)16如图所示,木 块静止在光 滑水平桌面上,一颗 子 弹 水平射入木块的深 度为d时,子弹 与 木 块相对静止,在子弹入射的过程中,木 块沿桌面移 动的距离为L,木 块对子弹 的平均阻 力为f,那么在 这 一过程中()A 木 块的机械能增量f LB子弹 的 机械能减 少 量为f(L+d)C机械能保持不变 D机械能增加了mgh17 如图甲所示,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沿竖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物体的机械能E随位移x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 0 x1过程的图线是曲线,x1x2过程的图线为平行于x轴的直线,且物体速度的方
9、向始终竖直向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 0 x1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一直减小B在 0 x1过程中,力F始终做正功C在x1x2过程中,力F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D在x1x2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等于g18如图,一固定容器的内壁是半径为R的半球面;在半球面水平直径的一端有一质量为m的质点P.它在容器内壁由静止下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设质点P在最低点时,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为a,容器对它的支持力大小为N,则()2(mgR W)mR3mgR-2 WCNRAa2mgR WmR2(mgR W)DNRBa19如图所示,传送带以v的速度匀速运动将质量为m的物体无初速度放在传送
10、带上的A端,物体将被传送带带到B端,已知物体到达B端之前已和传送带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2mv21B传送带克服摩擦做功mv22A传送带对物体做功为C电动机由于传送物体多消耗的能量为mvD在传送物体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mv20将一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体固定在地面上,在斜面的底端固定一轻弹簧,弹簧原长时上端位于斜面处的B点现将一质量为m=2kg 的可视为质点的滑块由弹簧的上方的A点静止释放,最终将弹簧压缩到最短C点已知滑块从释放到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滑块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右图,其中00.4s 内的图线为直线,其余部分均为曲线,且 BC=1.2m,g=10m/s 则下列正确的选项是()222A
11、6B滑块在压缩弹簧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小C弹簧储存的最大弹性势能为16JD滑块从C点返回到A点的过程中,滑块的机械能一直增大三、实验题21如图所示,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关于重物的选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选取重物时,体积大些好B选取重物时,质量小点好C选取重物时,应选质量大、体积小的物体较好D选定重物后,一定要称出它的质量22“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器材有:长木板、小车(前面带小钩)、学生电源、电磁打点计时器、6 条规格相同的橡皮筋、纸带、刻度尺、天平、小铁钉 2 个、导线若干、开关在上述实验器材中,多余的器材是_;(2)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A
12、将长木板放到水平实验台上,依图安装好实验器材B先用一条橡皮筋进行实验,把橡皮筋拉伸到一定的长度,整理好纸带,接通电源,放开小车,打出一条纸带,编号为 1C换纸带,改用 2 条、3 条同样的橡皮筋进行第 2 次、第 3 次实验,每次实验中橡皮筋的拉伸长度都相等,打出的纸带分别编号为 2、3D由纸带算出小车获得的速度:根据记录纸带上打出的点,求小车获得的速度的方法,是以纸带上第一点到最后一点的距离来进行计算,把第一次实验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 W0,则第 2 次、第 3 次实验对小车做的功分别记为 2W0、3W0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里E对测量数据进行估计,大致判断两个量可能的关系,然后以W 为纵坐
13、标、v(也可能是其他关系)为横坐标作图F整理实验器材以上实验步骤中有疏漏的步骤是:_,有错误的步骤是_(填写步骤前相应的符号)四、解答题23如图,长为L的细绳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一质量为m的小球,现将球拉至与水平方向成 30角的位置释放小球(绳刚好拉直),求小球摆至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和摆球受到的绳的拉力大小。224质量为 1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其动能随位移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求:(1)物体所受到的阻力为多少?(2)物体滑行持续的时间为多少?参考答案1D 2A 3C 4B 5A 6C 7C 8A 9A 10B 11B 12B 13B 14C 15A16AB 17BD 18AC 19AC 20ABC 21C22(1)天平;(2)A;D23v gL;T 2mg24(1)2N(2)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