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端午节的风俗作文700字端午节风俗作文700字(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端午节的风俗作文700字端午节风俗作文700字(8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端午节的风俗作文700字端午节风俗作文700字(8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备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共享阅读。 端午节的风俗作文700字 端午节风俗作文700字篇一 端午之前,母亲会上街买最簇新的包粽子所需的材料,如:糯米、红蜜枣等。有时候,家里还会包一些肉馅的粽子,但次数极少,似乎打我记事以来就只吃过两次。 端午到了,起先包粽子了,妈妈和奶奶忙得不亦乐乎,她们可都是包粽子的行家,所以,包粽子的事儿由她们全权负责。 假如,她们包的是红豆馅的粽子,
2、她们会先将糯米、红豆清洗干净,然后将糯米和红豆混合在一起,用粽叶包袱成一个个棱角分明的“三角形”。假如是肉馅的粽子,她们就会先将五花肉切碎然后与糯米混合。在妈妈和奶奶的巧手下,那些散落的粽叶和糯米不一会儿的功夫就成了一个个色、香、味俱全的粽子。 粽子包完了,母亲会在不同馅的粽子上做上不同的记号,然后放入大锅中煮,由于家里人比较多,所以妈妈和奶奶每次都会做许多粽子。有时,家里那口锅须要三锅才够。因为每次煮粽子都会费许多时间,所以我和姐姐会用仅剩的一些材料依葫芦画瓢的多做一些小粽子,但每次做的都不如母亲和奶奶做的那样美观。 粽子煮好了,我们几个小孩子一窝蜂的拥上去抢肉馅的粽子。很快,一锅粽子被我们
3、大大小小的十来个人“清理”的一尘不染。接着又煮了其次锅,这一锅是留着吃饭时吃的,而最终一锅则是留着后几天我们当零食吃的。 端午节的风俗作文700字 端午节风俗作文700字篇二 端午节的习俗总少不了吃粽子,粽子的味道甜甜的,外面包着一层层竹叶,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馅儿。 说到粽子,我还有一个故事,在两千多年以前,也是农历的 五月初五 ,屈原抱石投江,老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家家户户包粽子,来到江边把粽子都扔进了江里,用这种方法来爱护屈原的尸体。 粽子分为两种,有圆筒形的叫竹筒粽,一种是三角形的叫竹叶粽。家人还给孩子戴五丝线,头上画“王”字,在家门上插艾草端午节的风俗还真不少。 我爱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
4、俗就是吃粽子。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妈妈。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节妈妈都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打算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打算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起先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将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然后先放一个枣,接着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再夹几个枣,最终用线把叶子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个个老佛爷在睡觉。等粽子包完后,妈妈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非常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妈妈包的粽子非常香,
5、香得使我一见到粽子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每当吃粽子时,我总是吃得许多! 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喧闹闹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风俗作文700字 端午节风俗作文700字篇三 划龙舟 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预九歌湘君中“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也认为“飞龙”即龙舟。湘君即描写湘人驭驾龙舟,将玉佩沉入江中(与抛粽子入江相仿)悼念某位历史人物之诗。这即与“魂舟”暗合,与楚国人物御龙帛画之像暗合,可互为印证。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是日,竞渡,竞采杂药。”。 佩豆娘 旧时端五节妇女
6、的头饰。多见于江南。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清嘉录引唐宋遗纪云:“江谁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凡以缯销翦制艾叶,或攒绣仙、佛、合、乌、虫、鱼、百兽之形,八宝群花之类。绉纱蜘蛛,绮榖凤麟,茧虎绒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蝉蝎,又葫芦瓜果,色色都逼真。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曰豆娘,不行胜纪。” 挂艾虎 旧时端午节驱邪辟祟之物,也作装饰品。中国古代视虎为神兽,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静。风俗通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噬食鬼魅,亦辟恶”。故民间多取虎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节的艾虎为最具特色。 画额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
7、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 佩长命缕 端午节时厌胜佩饰。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其俗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戴香包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
8、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避五毒 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始终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其实,这是由于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非常当心,这才形成此习惯。 采药 这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俗之一。夏小正载:“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岁时广记卷二十二“采杂药”引荆楚岁时记佚文:“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因端午前后草药茎叶成熟,药性好,才于此日形成此俗。 沐兰汤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九歌云中君亦有“
9、浴兰汤会沭芳”之句。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躲端午 是端午节习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节。简称“躲午”,亦称“躲端五”。俗以五月、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归家躲端午之俗。 端午雨 时民间岁时占验习俗。俗信端午节下雨,不吉;反之则吉。此种俗信在很久以前即已存在。 端午节的风俗作文700字 端午节风俗作文700字篇四 据历史文献记载,我国民间有吃粽子、划龙船、喝雄黄酒、挂香袋、门上悬艾草等习俗。 这些节日习俗始终沿习至今。我们黄羊川乡没有大江大河,见不到划龙舟的场面,代之而起的则是聚众郊游,登山野炊等习俗。 吃粽子 粽子,又名角黍,简称粽子,最初的粽子用竹筒
10、贮米烧煮而成。我们这里因不生产稻米,而恰逢 韭菜上市。所以家家户户都用韭菜作馅,夹杂鸡蛋、猪油等配料作成包子,或用菜油煎饼,夹上煮熟的大米和红枣,作成卷膏,不同地方作法也不尽相同。 喝雄黄酒,旧时,每逢端午,人们相聚,大都要喝雄黄酒,以避毒虫、蚊蝇叮咬。我们黄羊川乡大都以一种经粮食发酵,配以佐料作成酒醅子。一进夏季人们为了避暑,家家户户都要作一些甜醅子喝起来又香又甜,沁人心脾。现在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有不少人喝起了雄黄酒。 野外郊游 人们在端午节这天,纷纷携家外出,聚集到四周的名山名川处,共同郊游,声势颇为壮丽,届时四周乡邻,或远或近聚到一起举办大型的赛马会,文艺汇演,集市贸易等活动这与
11、南方的赛龙舟大体相近。生活富有者,还会拉上整羊寻一处安逸地烧烤羊肉,使得香味回溢。 悬杨柳枝 黄羊川乡杨树成行,香草遍野,一到端午节,男女老少,身挂各种各样用香草做的荷包等装饰品,也有的在门框四周插上折来的杨树枝或柳树枝从避鬼神,驱除瘴气。 端午节的风俗作文700字 端午节风俗作文700字篇五 端午节的简介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很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
12、广阔,民族众多,加上很多故事传闻,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端午节的来历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提倡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剧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
13、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美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样,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打算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损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
14、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风俗作文700字 端午节风俗作文700字篇六 1、吃粽子清热除烦 中医认为,糯米具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用来包袱粽子的粽叶更有讲究,北方大都用芦苇叶,南方多用竹叶或荷叶,这些叶子都有很好的药用功能。如:苇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竹叶可以清热除烦、利尿排毒;荷叶能清热利湿、和胃宁神。总的来说,粽子有清热除烦、助脾开胃的作用,特殊适合初夏食用。 进食时须留意,制作粽子的原料糯米黏性较大,过量进食简单引起消化不良,所以不行贪食。 2、艾叶菖蒲驱毒除瘟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将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艾叶(也叫艾
15、蒿)是一味芳香化浊的中药,有较强的驱毒除瘟作用。现代探讨表明,悬挂艾叶及燃烧艾叶的确有杀菌消毒、预防瘟疫流行的作用。艾叶、菖蒲还有驱蚊的作用,渐渐燃烧艾叶驱蚊效果更好。 现代人已经很少在家门口挂艾叶、菖蒲等草本植物。对于这个问题,专家说,可以实行烟熏和喷气雾剂的方法来解决。一般家庭可以选择在端午前后把门窗紧闭,然后用菖蒲、艾叶、雄黄合剂烟熏24小时以上,这样可起到杀菌作用。另外,还可以到商店购买杀虫驱蚊的气雾剂来达到灭害虫的目的。 3、涂雄黄酒杀虫解毒 端午前后,我国南方许多地区都已步入梅雨季节,天气条件有利于蚊蝇、害虫的活动和繁殖。而雄黄是一味解毒、杀虫的中药,内含有毒的砷盐成分,害虫闻之食
16、之即会中毒,人涂之可以避毒。也有许多人在端午节饮雄黄酒,但由于雄黄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砷,遇热后可分解为毒性很强的砒霜,因此不建议内服。 涂洒雄黄酒是端午节习俗之一。在端午节,将雄黄掺在酒里制成雄黄酒,甩洒在居室的墙角和床下,具有较强的灭蚊和杀虫作用。由于雄黄能从皮肤汲取,外用亦不宜大面积涂擦,以防中毒。 4、喝五加酒祛湿避邪 五月初五采五加,酿五加酒是民间的习俗。五加即五加皮,气香味苦,五加树皮有奇香,可滋补肝肾壮筋骨。民间认为喝了五加酒,可以避难避邪。五加皮的药用主要为治疝气、腹痛、男子阳痿、小便余沥、女人腰脊痛、两脚疼等。地处潮湿的区域,特殊适合在端午节喝五加酒。 5、挂香囊散风驱寒 我国
17、许多地方有端午节挂香囊的习俗,也是一种预防传染病的方法。自制端午香囊用到的中药有苍术、藿香、吴茱萸、艾叶、肉桂、砂仁、白芷,每味各两克,另外再加1克丁香。将这几味中药研细,然后放在布袋中,缝合好。可以佩戴在胸前、腰际或肚脐处,也可以把香囊挂在门口、室内或车内。这几味中药,中医认为有散风驱寒、健脾和胃、理气止痛、通九窍的功能,从而起到防病的作用。 运动养生举荐健步走 赛龙舟、蹴球、珍宝球、斗草都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在端午节开展的体育运动。从古至今,端午节是一个提倡运动的节日。中医将精、气、神称为三宝,与人体生命休戚相关。运动养生正是抓住了这三个环节,调意识以养神以意领气,调呼吸以练气,以气行推动血
18、运,周流全身;以气导形,通过形体、筋骨关节的运动,使周身筋脉畅通,滋养整个机体。 在日常生活中,走是简洁易行有效的运动方式,我国传统医学认为走为百炼之祖。健步走健身,熬炼者可选择上午或傍晚熬炼,运动中身体放松、头部端正、目视前方、两臂自然摇摆、两腿自然迈步,步幅较一般步伐稍大,步速较一般步行稍快,保持精神饱满,呼吸自然有节律。走路时达到头目清爽、足部发热,全身微微出汗、心情愉悦状态为最佳。 端午节的风俗作文700字 端午节风俗作文700字篇七 今日是一年一度的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每当这个时候,每家每户都要在门前挂艾草,吃粽子。当然,我家也不例外。 黎明如同一只巨大的手,缓缓
19、拉开了夜幕,又一个绚丽的早晨,带着清爽驾临人间。我和妈妈早早地起了床,拿出昨天买的艾草,打算将它挂在门前。只见妈妈拿来一筒透亮胶,把艾草缠绕在门前的把手上。我见了非常新奇,就迫不及待地问妈妈: “为什么要在门前挂艾草?”妈妈听了后,便亲善可亲地对我进行了一番讲解,说是:“在门前挂艾草是为了驱邪,能让平安恒久在我家。”我听了,感到很意外,每想到一株小小的艾草,竟然有这么大的作用。 端午节不仅要在门前挂艾草,还要在屋里的各个角落喷雄酒。这是为了让家里的虫子少一点儿。妈妈喝了一口酒,便立马满脸通红,犹如秋天里田野上的红高粱一般。我见妈妈这般摸样,忍不住捧腹大笑起来。 端午节还有一个习俗吃粽子。当然,
20、在这之前,确定是要先包粽子的喽!只见妈妈取来三片芭蕉叶,用灵活的双手在里面放上了糯米和各种不同的馅,如肉馅、枣、红豆最终用双手娴熟地包成一个圆锥体,用线加以固定,多绕几圈,以免散掉。瞧!包好的粽子多像一个个淘气的胖娃娃呀!看得我心里直痒痒,手也限制不住地拿起几片叶子,靠着记忆也起先胡乱地包了起来。不料却弄巧成拙,把好好的一个粽子弄得是一塌糊涂,惨不忍睹。最终只好尴尬地洗了手,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妈妈包粽子。 最终,在经过漫长的一个小时之后,粽子全部包好,通通被放进了高压锅里,蒸了起来。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粽子也差不多可以出锅了,但必需再放上个两三个小时,使其入味。望着眼前这盘色香味俱全、香气四溢的
21、粽子,我的嘴起先止不住地流起了口水,双眼始终盯着眼前的这盘美味的佳肴。 端午节在古人的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始终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的习俗。这种习俗,看似迷信,但又是有益身体健康的卫生活动。今日这些卫生习俗仍旧是发展的,并应弘扬传承的。 端午节的风俗作文700字 端午节风俗作文700字篇八 今日下午放学回家,一进门便闻到一阵浓郁的芳香。我问奶奶什么东西这么香?奶奶说是在包粽子,因为立刻就要过端午节了。说完便和我讲起了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 奶奶对我说:“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但不是都叫端午的,有的地方称为女儿节,有的地方称为重五节”在这一天要赛龙舟和吃粽子,这些都是为了纪念屈原。 “那端午有习俗吗?”我迫不及待地问。 “当然有。”奶奶说:“端午也叫重五,所以都与五有着紧紧的联系。比如要系五种颜色的长命绳,要插五端,还要吃五黄。” “长命绳有哪五种颜色?”我新奇地问。 奶奶说:“有红、黄、蓝、白、黑。” “那五端呢?”我追问道。 “有菖蒲、艾叶、石榴花、蒜头、龙船花。” “那五黄呢?” “有黄瓜、黄鱼、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和雄黄酒。每个地方的五黄都依据地域的不同而略有不同”奶奶耐性地回答我提出的一个又一个问题。 我感叹道:端午节的学问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