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社会救助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社会救助调研报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社会救助调研报告 社会救助调研报告4篇 一、救助现状 (一)各项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 一是成立了城乡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民政、教化、财政、劳动保障、卫生、农林水、城建、环保、国土、司法、工商、税务、规划、宣扬等部门和工会、妇联、共青团、残联等团体相互协作,团结协作,逐一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基本建成了以城乡社会救助领导小组和乡镇、村(居)委会为依托的管理平台,形成了齐抓共菅,整体联动的工作合力。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县城乡贫困群众医疗救助实施方法、*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方法、*县农村低保实施方案、*县农村低保实施细则、农村低保核查方法、农村低保指导人数安排表、农村低保核查表等,有效地保
2、障了*县社会救助工作的施行。 (二)救援实力进一步增加。 全县制定出台了*县自然灾难应急预案,规范细化了报灾查灾救灾、灾情评估、应急保障、安置转移、生活保障、灾后重建等工作,建立了排险防灾、转移安置、查灾核灾、资金筹措、物资动员、灾后重建等六大机制,先后对清江水布垭库区景阳段、花坪乡黄木垭滑坡险情等进行了胜利救助,确保了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有房住、有医疗”。 (三)救助范围逐步增大。 *县先后建立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农村五保供给制度、临时救助制度,建立健全了自然灾难应急救助机制、慈善捐赠方法等。各项社会救助制度执行状况良好,社会救助效果明显:农村低保对象9135
3、户18673人,其中孤儿219户234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4%,月人均补助47元,较好地保障了农村特困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今年州民政局给*县增加农村低保对象指标8763人,从7月1日起农村低保对象将达到27300人,保障比例占全县农业人口的5.9%;城市低保对象4229户7405人;农村五保老人1361人(其中,集中供给五保对象1177人,分散供给五保对象184人);40%救济对象53人;城镇静救对象28人;一般救济对象11人;其他救济对象5人。 (四)慈善捐赠氛围深厚。 5.12四川汶川地震后,全县人民踊跃向灾区捐款捐物,县慈善协会共接受捐款355.9万元、大米150斤、衣物3150件、消毒
4、药品一件。*县还将仅有的113顶帐篷在最短的时间内连夜送往武汉,由省民政厅统一送到四川灾区。2月28日,全县在船儿岛广场实行了“抗冰雪、送暖和”捐赠活动,共接收捐赠款68万元。今年5月12日,*县又开展了“慈善一日捐”活动和5.12赈灾彩票义卖活动,共募集资金12万元。 (五)监督机制逐步完善。 *县在农村低保的上运作,提倡“对有钱的事实行无权操作”,扩大群众的参加面,把决策权交给群众,重点抓住评议和公开、公示环节,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确保农村低保启动的公允和纳入对象的精确。通过多种方式将民政工作职能、服务承诺、监督电话、有关政策、收费标准等公布于众,让群众心中有数、监督有据。全县低保工作根据“
5、开好三个会,搞好三公开,实行三统一,确保三到位”的方法把这项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即:开好“三个会”:开好村委会成员会,讲解低保程序。开好村民代表会,宣扬低保政策。开好享受低保对象的会,宣扬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搞好“三公开”:首先由村民代表推选,在村务公开栏上公开。再上报到乡(镇)、县民政局审批后返回到该村的村务公开栏上公示。最终到*县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上公开。实行“三统一”:全县统一时间,统一标准,统一操作程序,确保这项工作不走样。确保“三到位”:入户调查到位,操作程序到位,资金发放到位。通过以上“四个三”达到了四个严禁。严禁优亲厚友;严禁暗箱操作;严禁拿低保送人情;严禁不深化村、组、农户家中
6、,在办公室抠老壳,想报谁就报谁。在资金管理上,坚持按“村组评议,张榜公示,乡镇审核,民政局审批”的程序安排民政经费,对低保、五保供给、医疗救助、优抚等民政经费实行了银行“一卡通”发放,有效地杜绝了社会救助资金被截留、挪用、贪占现象。 关于我社会救助工作的调研报告 一、加强领导,进一步提高对社会救助工作的相识 社会困难群体就生活在我们身边,是社会的一员。在这部分群体中,有曾经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牺牲和贡献而致伤致残的人员;有由于受国家体制改革和企业结构调整影响而下岗失业的人员;有由于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被拆迁造成失地、失业的人员;还有就是因病因残致贫的困难群体,他们应当得到社会的补偿和帮助。假
7、如这些困难群体的困难不能很好地解决,必定将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社会困难群体救助是一项关系到我市实现“两个领先”,关系到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和发展的大事,是影响社会凝合力和社会稳定的民心事业。各级政府和领导必需高度重视,统一思想相识,切实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的领导,把社会救助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并实行有力措施,帮助社会困难群体解决问题,把民心工程办好、办实。 二、规范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对社会困难群体的救助,是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的主要手段,而完善制度建设,是困难群体得到刚好有效救助的保证。目前,我市的社会救助体系已进入稳定发展阶段,针对困难群体不同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建立了多种救助
8、方式。依据我市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特殊是农村低保对象的补助标准,要逐步与城镇低保标准接轨。要实行相应的措施,使这部分困难群体有病能医、有学能上。要切实解决好“四残”人员的安置工作,随着企业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和转制升级,原有不少福利企业中的“四残”人员也纷纷下岗(不再享受补贴),基本的生活来源得不到保障,建议可实行社会化安置的方式,也就是按职工总数的比例来接收四残人员或按比例负担四残人员生活费用。要接着强化低保对象、贫困户与企业挂钩扶贫脱贫和结对帮扶制度,建议新一轮帮困的对象由镇民政办和居委会提出,从而能切实有效地解决困难群体的生活,做到扎口管理,避开不必要的冲突。 三、增加
9、投入,切实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 资金是社会救助的物质基础,政府财政资金等资金投入是开展社会困难群体救助的主要措施,也是提高我市社会救助实力的主要手段。在座谈会中,广阔民政干部呼吁较为剧烈的是要结合我市经济发展水平,适度增加财政支付比例,增加社会帮扶资金,增加社会福利基金,使我市社会困难群体都能按政策规定刚好足额地得到救助,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四、与时俱进,主动探究发展社会救助民间组织新路子 社会救助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要从政治、经济两方面着眼,实行政府决策、政策调整、法制建设、社会救援等多种手段,多管齐下,才能有效解决。要主动发展社会救助民间组织,激励、汲取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社会救助,
10、是解决资金问题的有效途径。要探究以社会互助为宗旨的民间组织和群众自发组织的扶危、济困、安老、助残、扶幼、救孤等慈善会、福利会、基金会,使其成为救助社会困难群体的主要载体。 (1)实施激励发展的政策。政府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将部分社会救助和社会服务的详细事务工作转移给民间组织去做。在城区将有条件的离退休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组织起来,以社会团体的名义在社区开展各种类型的互帮互助活动,政府可出台相应政策,对担当社会救助责任的团体或组织赐予资助,以吸引和带动更多的社会财力,帮助困难群体。 (2)主动开展志愿者活动,组织以奉献、互动、互助、互爱等内容的公益性福利工作。形成对社会困难群体,有残帮残、有弱帮
11、弱的物质帮助和精神抚慰。 (3)主动探究设立社会救助基金会。目前,要在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公立基金会的基础上,主动探究和允许国内外企事业单位、组织或个人利用其捐赠的财产设立私立基金会,并允许他们以个人或企业、组织的名称命名,激励有实力的先富起来的企业家回报社会,将一部分自由资金和财产捐赠出来,用于社会救助事业,允许他们有个人冠名权。凡是救助性民间组织捐赠的资金财产,可享受税收实惠政策,调动社会各界参加社会救助的主动性。 民政社会救助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一、基本状况 城市低保 XX年,全州城市低保人数为53489人,全年下拨低保资金8355万元,人月均补助水平110元。根据民政部、财政部关于切实做好
12、适当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水平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精神,从XX年1月1日起,全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150元统一提高到240元,人月均补助水平达到173元。同时,将城市“三无”对象、城市孤儿以及城市艾滋病和结核病患者贫困家庭纳入城市低保,根据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即240元赐予了全额补助。 农村低保 XX年,在州委、州政府和民政部门的大力争取下,全州农村低保人数扩大到15万人,全年下拨农村低保资金7832万元,人月均补差45元,其中,一类对象月补助不低于80元,二类对象月补助不低于50元,三类对象月补助不低于30元。XX年初,省民政厅批准我州再增加
13、农村低保5万人,达到了20万人。目前我州农村低保资金通过金融机构根据“一卡通”的形式干脆发放到低保对象手中。 五保供给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全州民政部门不断创新机制,着力探究农村五保集中供给“*模式”,不断加强农村福利院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院办经济、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五保对象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农村五保集中供给“*模式”受到了省民政厅和民政部的表彰,中国社会报、新华社等先后作了宣扬报道。目前,全州共建立了农村福利院110所,五保对象13441人,集中供给10101人,集中供给率为73%,XX年共下拨资金1386万元。依据省厅文件规定,从XX年起,集中、分散供给五保
14、对象以及分散供给孤儿的供给标准将各提高300元,分别达到1800元/年、1300元/年、1500元/年。 大病医疗救助 我州于XX年起先大病医疗救助试点工作。几年来,全州累计救助20多万人次,有效地缓解了困难群众患大病的医治困难。XX年,我州根据“取消病种限制、扩大救助规模、取消或降低救助门槛、提高救助额度、简化救助程序、提高救助水平”的原则,进一步推动医疗救助的改革发展。在救助范围、起付线、救助金额等方面重新规定。同时,对住院治疗的低保对象免收挂号费、诊断费,注射费、视察费、住院床位费实惠50%,手术费、协助检查费实惠30%,常规性药品实惠10%。 临时救助 为刚好缓解城乡低保对象、低收入家
15、庭和其他困难家庭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我州建立了临时救助制度。城市居民每户每年救助标准一般不超过800元,农村居民每户每年救助标准一般不超过400元。对未满18周岁、父母双方因艾滋病或结核病死亡,或父母一方因艾滋病或结核病死亡,另一方因其他缘由死亡的患艾滋病和结核病孤儿,根据人月均200元赐予生活救助。XX年,全州临时救助人数5000多人。另外,从XX年3月1日起,对六十年头精简退职职工,享受40%救济的对象每人每月提高25元,不符合40%条件的其他救济对象每人每月提高20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会救助对象致贫缘由多样 一是长期患病或突患疾病和重病致贫。救助对象因患病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
16、,而且医疗费用偏高等问题加重了负担。二是缺乏劳动力,家庭成员年老或残疾致贫。部分贫困户因年老或残疾没有劳动力,无经济收入,生活贫困。三是文化水平低、收入少。由于多种缘由,很多人因贫困而失学,文化水平低。在发展家庭经济时缺安排、缺技术、缺管理实力,外出打工收入少,缺乏脱贫致富实力。四是交通闭塞,生存环境恶劣的外界因素等造成的贫困。五是自然灾难大量存在。我州因地理位置的特别性,雪灾、雨灾、冰雹灾难时常发生。 救助水平比较低 从总体上看,我州社会救助的范围和标准在逐年扩大和提高,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得到了基本保障,但保障水平还处于较低层次阶段。一是生存保障实力有限。城乡低保补助水平不高,只能维持最
17、基本的生活。新农合、大病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不能缓解根本问题。二是家庭发展需求得不到保障。城乡困难家庭对子女在教化方面的投入极为有限,子女辍学多;因文化、年龄、身体等多方面缘由,困难群众创业、就业难度大,收入来源非常有限,家庭贫困状况得不到根本解决。三是救助范围还比较窄。截止到XX年底,我州农村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还有136.6万人,其中,肯定贫困人口51.101万人,低收入贫困人口84.58万人,而目前全州纳入农村低保的只有20万人。 地方财政对社会救助的资金保障机制支撑作用不强 *州是一个集“老、少、边、山、穷、库”于一体贫困地区,所属的8个县市财政均为国定贫困县。县市地方财政力气薄弱,可用
18、于社会救助的经费非常有限,主要依靠于上级拨付的资金予以保障。且因为多方缘由,社会救助的工作经费也较少。 社会救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健全 一是收入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家庭收入核算比较困难。二是各项社会救助制度之间的连接不够。当前实施的社会救助制度包括了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教化救助、司法救助、住房就业救济等多项制度,但诸多救助制度还没有特地的条例,存在管理多头,条块分割的问题。三是基层救助网络平台薄弱。我州救助机构和队伍不健全、经费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干脆影响了社会救助政策在基层的落实。目前,全州仅有低保工作人员22名,88个乡镇办低保工作人员159人,其中75人为兼职。农村福利院管理人员少
19、、待遇偏低,部分县市没有核定编制,没有将工作经费纳入预算。 三、对策和建议 以中心转移支付资金为主导,加大地方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力度 资金是社会救助体系的生命线。建立普惠型社会救助体系,必需首先制定保障救助资金供应的基本制度。各级政府是社会救助工作的责任主体,财政投入是社会救助资金牢靠、稳定的来源,必需建立科学合理、规范有效的财政投入机制。结合我州实际,要建立以中心转移支付资金为主导,各级财政实行足额列支和按时拨付的机制,将社会救助各类配套资金和工作经费足额列入财政预算。足额支配城市低保资金、农村低保资金、大病医疗救助资金等预算,并随着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建立预算自然增长机制,逐年加大投入,并
20、重点向农村倾斜;支配必要的工作经费,保证社会救助工作的正常开展。 完善社会救助工作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社会救助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作。健全社会救助工作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是做好社会救助工作的组织保证。一是各级政府应成立社会救助工作的领导协调组织,其职责主要是统一政策,协调步伐,全面管理与监督社会救助工作。二是应建立部门联动、社会参加的多边救助机制,加强相关部门、单位之间及其与社会的沟通与合作,定期沟通信息,协商救助行动,逐步形成信息共享、相互协作、协调运作的长效工作机制,以有效整合各种社会救助资源,形成强大的整体推动合力。在乡镇办建立公共服务中心,建立统一的服务工作平台,并依托这一中心搞
21、好社会救助的受理、审查、申报、资金发放等工作,避开多头申报、多头救助、缺失救助,实现救助项目互补和救助效能最大化。着力推动救助信息化,建立救助信息网络,实现信息资源互通共享。三是建立健全监督机制,要动员党政、媒体和社会组织等方面力气,通过纪检、审计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推动社会救助体系健康发展。 搞好社会救助体系各项制度间的连接配套 社会救助体系内容丰富,要素较多,头绪困难,涉及面广,必需统筹考虑,整体设计,侧重提升制度的整体效能,应重点在两个层次上做好连接配套:一是对各单项救助制度进行必要的整合和规范,使各项救助制度相互连接,构成一个有机的制度体系,以充分发挥社会救助体系的整体效能。二是推动社
22、会救助体系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以及就业再就业、扶贫开发等制度间的连接配套。要进一步搞好与就业、扶贫、住房、医疗等政策的连接。民政、劳动部门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协调协作,民政部门加强对低保对象的分类管理,强化动态管理;劳动部门要仔细落实关于促进困难群体就业和再就业的扶持政策,以新增就业岗位为目标,以强化就业服务为手段,以加大资金投入为保障,支持和激励困难群体就业。扶贫部门在工作中重点汲取享受低保待遇的特困家庭中有劳动实力的家庭成员参与项目带动和就业,并供应免费技术培训,加强与其他惠农政策的连接,通过扶持,帮助救助对象摆脱贫困,走上生活独立之路。民政、劳动、卫生部门要在定点医院设立保险、合作医
23、疗、医疗救助“三办合一”窗口,全部实行集中垫付补偿金、救助金,事后统一结算,既削减各部门工作量,又便利困难群众。 加强基层民政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 社会救助工作队伍是落实各项救助政策的根本保证。要切实加快社会救助工作队伍建设,确保社会救助在基层刚好有效落实。根据湖北省民政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程的通知要求,成立“州社会救助办公室”,为隶属州民政局管理的副县级行政单位,并核定3-5名人员编制;各县市要设立社会救助工作特地机构,负责本地城乡低保以及相关社会救助审批管理工作,并根据“每3000名对象配备不少于1名工作人员”的要求落实工作人员;乡镇办要设立低保工作站,专职工作人员应不少于2人
24、;村民委员会或其它社会组织受社会救助管理机构托付,可以担当部分社会救助工作,同时,可通过民间组织建立社区义工制,逐步将社区志愿者纳入社区救助网络。 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一、我县社会救助工作的基本概况 我县共辖11个乡镇、81个村,总人口18万,其中农业人口14.6万,占总人口的81%。由于我县是皖东南山区小县,受区域和交通等条件制约,经济发展滞后,贫困面大,致贫因素多样,加之自然灾难频发,社会救助任务重、困难多。目前,我县社会救助工作涵盖了自然灾难救助、城乡低保、优抚救助、五保供给、医疗救助、慈善救助和社会救济以及教化、科技、司法、住房、再就业救助等。就民政部门而言,XX年重点落实了以下
25、工作:一是灾难救助做到透亮化。推行个人申请,村委会审核,乡审核,村张榜公布,民政审批,财政“涉农资金一卡式”发放到户,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二是五保对象集中供给率逐步提高。全县现有纳入财政供给的五保对象810人,其中集中供给176人,分散供给634人。投资130万元先后完成了上庄、长安、板桥头、伏岭、家朋、瀛洲、临溪、扬溪等乡镇敬老院新建和改扩建。三是低保工作实现规范化。在城乡低保上,做到了公开、公正、公允。特殊在低保金发放上,推行了银行化发放制度,削减了诸多中间环节,堵塞了各种漏洞,确保了资金足额刚好发放到位。四是慈善工作实现社会化。XX年在省慈善协会大力支持下,共争取慈善资金236元,为解决特
26、困群众救助和妥当处置突发事务供应了资金保障。五是医疗救助实现标准化。城镇和农村特困群众医疗救助明确了救助标准,城镇和农村特困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全额救助年最高不超过4000元。六是优抚对象救助标准稳步提高,优待面扩大。七是帮助流浪乞讨人员解决临时生活困难。全年共列支常常性救助和临时性救助困难群众的资金物资达1815万元。我县社会救助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抓思想教化,抓目标管理,抓责任落实,抓资金保障和主动开展为弱势群体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活动,使困难群众老有所依、弱有所扶、难有所帮、医有所保、少有所助、孤有所养,为创建和谐xx和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我县社
27、会救助工作中存在问题和缘由分析 近年县政府在社会救助中力度不断增大,并初步建立了社会救助管理体系,有效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但作为一个完善的制度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 1、救助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随着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给、灾难救助、医疗救助和优抚救助等制度的逐步建立和运行,城乡困难群众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但专项救助制度有待完善。医疗、教化、住房、再就业救助等专项救助制度尚不完善,造成贫困家庭医疗难、子女上学难、住房条件差等问题仍旧比较突出。现行的优抚、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给政策主要解决了民政对象的生活困难,他们患小病的医疗费用还可以解决,但患大病、老病的
28、医疗费用少则上千元,多则几万元,虽然新农合赐予肯定的比例报销,但只是杯水车薪,根本解决不了大病医疗费用。在救助实施中,生存性救助多、发展性救助少,输血型救助多、造血型救助少,无法使救助对象通过全面的、综合的救助从根本上彻底摆脱贫困状况。救助内容的简洁化,难以满意救助对象的特定需求,达不到救助目的。 2、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强化。社会救助工作项目繁多,任务艰难。目前各项社会救助工作基本上是分散、各自为政,主要解决是困难群众生活的某一方面问题,不能覆盖困难群众的全部生活,往往造成救助对象的重叠,严峻奢侈了救助资源,减弱了救助力度,难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资金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大。目前,社会救助资
29、金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只有少量资金来源于社会捐助,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单一。近年来,虽然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以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但由于财政财力有限,再加社会捐助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难以满意不断增加的社会救助资金的需求,随着社会救助项目的增加、社会救助覆盖面的扩大、救助标准的提高,资金缺口将逐步增大。 4、城乡救助工作有待进一步协调。城镇与农村长期实行相互独立的社会救助制度,城、乡救助制度各自发挥着维护城、乡困难居民基本生活的功能。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有序推动,农村进城打工的流淌人口日益扩大,相互独立、长期割裂的城乡救助体系正面临制度连接和整合的客观要求。 (二)缘由分析 一是县、乡两级财
30、政困难。目前我县的财政可以说是吃饭财政,社会事业发展缺少资金。当前,我县又正处在历史发展的机遇时期,很多新项目、实事工程等急需资金,财政资金难以支配。因而在支配社会救助金时,难以做到足够、刚好到帐,另外,近年来由于市场转轨、企业改制和老年化等因素,社会救助人员急剧增多,给本已非常惊慌的财政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负担。 二是乡镇民政工作人员与面临的社会救助工作任务不相适应。乡镇无民政机构且从事民政业务的人员基本上是兼职的,工作人员力气与社会救助任务明显不相匹配,造成有些救助对象不能刚好得到救助等。 三是对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相识。没有从做好社会救助工作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
31、为本,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的高度来相识此项工作,因而在口头上喊支持,在思想上是轻视,在行动上是等待观望。 三、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在已初步建立的社会救助体系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创新、资源整合,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实行科学发展观的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的核心心是以人为本,实质是以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党中心、国务院以科学工作者发展观为指导,审时度势,全面建立社会救助体系,是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振社会须要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党和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
32、制度支配。 二是构建和谐振社会的必定要求。社会的公允和公正,是社会和谐振的前提。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收入的不稳定性增大,每一个公民都迫切须要社会救助体系支撑一个“平安网”。因此,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是维护人的生存权、缓和社会冲突、增进社会团结、促进社会和谐振的内在要求。 三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现实要求。xx是皖东南贫困山区小县,自然灾难频发,贫困人口多。城乡因病致贫、因灾致贫、因残致贫以及自然条件差和自身综合素养低下致贫的困难群众大,加之下岗失业人员的日益增多,农村五保户、优抚对象和城镇“三无”对象逐年增加。这此困难群体的生存若得不到保障,小康社会建设就无从谈起,没有这部分的小康,全县的小康是不全面的、低水平面的小康。 四、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对策 第19页 共19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