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20周年研讨交流材料六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20周年研讨交流材料六篇.docx(3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20周年研讨交流材料六篇第1篇,共6篇2023年关于学牙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 的研讨交流发言材2003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审时 度势、高瞻远瞩,作出了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的决策。20年来,“千万工程”的 内涵外延不断深化拓展、迭代升级,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 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促进了美丽生态、美丽经济、 美好生活的有机融合,在浙山浙水之间绘就“千村向未来、 万村奔共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现代版“富春山 居图”。2018年9月,“千万工程”获得联合国最高环保荣 誉一一“地球卫士奖”。“千万工程”之所
2、以能够在全国起到 示范效应、在国际上得到充分认可,根本就在于根植其中 的精髓要义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链接浙江、中国和世 界。“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 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充分彰显了习近平 总书记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远见卓识 和战略眼光。习近平总书记对“千万工程”带动乡村全面振 兴经验的重要批示,高屋建靶、内涵丰富、意义深远,为三是“调动群众的柔性治理。群众不仅要发动和带动, 更要通过合适的制度安排来激励,其中德治与自治是关键。 首先是深化村民自治。建立村民互助会、议事会、乡贤促 进会等相关自治组织,推动乡村公共事务自我管理、自我 监督、
3、自我服务。其次是增强法治保障。引导干部群众形 成自觉守法、全民懂法、遇事找法的乡村法治秩序。再次 是激发德治活力。将乡风文明与治理结合,发挥优秀传统 文化等对村民行为的引导,用崇德向善的力量,调动群众 参与的积极性。四是激励相容的市场治理。市场机制是最能体现激 励约束相融的制度,不仅在非公共性领域,而且在公共性 领域,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也能发挥高效作用。浙江在 “千万工程”建设中,积极引入市场机制,赋予相关主体(农民、企业)生态资源利用和公共设施建设(或管护) 的使用权与经营权,不断丰富乡村人居环境内涵,提高人 居环境水平,激活人居环境市场,将乡村公共产品转化为 市场产品,促进“绿水青山”向
4、“金山银山”的转化,同时转 变相关主体的公共行为。这一系列安排不仅促进了乡村各 类休闲产业、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城乡要素的互通和融 合发展,而且也实现了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人居环境设施 保护与绿色经济发展、公共服务提质的相互促进。浙江“千万工程”四位一体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充分体现了乡村社区公共事务和公共产品治理中党政领导和群众 参与的相互协同、科层制度与市场制度的功能互补、他治 与自治的合理匹配、法治与德治的相互融合、数智与治理 的有效结合,为乡村建设中社区公共品的有效供给和营运 管护,提供了既有理论创新又契合中国特色与实践的治理 模式,很值得借鉴。面向新征程,浙江不断深化与提升“千万工程”,以
5、“千 万工程”为牵引和龙头、美丽乡村为底色、未来乡村为愿 景、共同富裕为追求,致力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构 建“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全域呈和美”的乡村发展新 格局,全方位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 兴,加快走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 省域实践新路径。第3篇关于开展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学习交 流发言材料同志们:早在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自 调研、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启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 整治”工程。15年来,浙江省委和省政府始终践行习近平 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一以贯之地推动实施“千万工程”,村容村貌发生巨
6、大变化。2018年9 月,浙江“千万工程”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习近平总书 记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 动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一步推广浙江好的经验做 法,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 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近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发了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 展改革委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 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报告,总结了浙江 “千万工程”宝贵经验,提出了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工作的建议意见,对此我们要认真抓好学习贯彻落实。下 面,我们进行以下学习:一、深入学习推广浙江经验的重大
7、意义 浙江“千万工程”起步早、方向准、举措实、成效好,对全国各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具 有重要示范带动作用。1、深入学习浙江经验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 想的重要举措。浙江经验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 践,充分展示了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贯彻落 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学习浙江经验,多举措改变 农村脏乱差现象,多渠道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多形式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 局,才能实现农村生态美与百姓富的统一。2、深入学习浙江经验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浙江省在推进“千万工程”中,始终把实现 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
8、的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不 断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深入学习浙江经验,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改善农村基础设 施条件,才能持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3、深入学习浙江经验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抓手。浙江省通过“千万工程”,创新升级、与时俱进建设美 丽乡村,走出了一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城乡融合发展协 同推进的新路子。深入学习浙江经验,下大力气改善农村 人居环境,补齐农村建设这块突出短板,切实解决农村发 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才能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4、深入学习浙江经验是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的重要保障。浙江省坚持循序渐进,有重点 有步骤地推进“千万工程
9、”,治理农村垃圾、污水,实施农 村“厕所革命”,全面改造村容村貌,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大 改善、大提升。深入学习浙江经验,借鉴浙江美丽乡村建 设的路径和方法,先点后面、先易后难,从规划示范到全 面推开,才能确保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 标任务。二、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核心内容15年来,浙江省以实施“千万工程”、建设美丽乡村为 载体,聚焦目标,突出重点,持续用力,先后经历了示范 引领、整体推进、深化提升、转型升级4个阶段,不断推 动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进步。总结浙江省15年推动“千万 工程”的坚守与实践,主要有以下七方面经验。1、始终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 治理。15年来,
10、浙江省通过深入学习和广泛宣传教育, 让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 成为推进“千万工程”的自觉行动。把可持续发展、绿色发 展理念贯穿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各阶段各环节全过程, 扎实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绿色产业,为增加农民 收入、提升农民群众生活品质奠定基础,为农民建设幸福 家园和美丽乡村注入动力。2、始终坚持高位推动,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习近 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每年都出席全省“千万工程”工 作现场会,明确要求凡是“千万工程”中的重大问题,地方 党政“一把手”都要亲自过问。浙江省历届党委和政府坚持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把手”责任制,成立由各级主要负责 同志挂帅的领导
11、小组,每年召开一次全省高规格现场推进 会,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到会部署。全省上下形成了 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 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省委省政府把农村人居环境整 治纳入为群众办实事内容,纳入党政干部绩效考核和末位 约谈制度,强化监督考核和奖惩激励。注重发挥各级农办 统筹协调作用,发展改革、财政、国土、环保、住建等部 门配合,明确责任分工,集中力量办大事。3、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浙江省注重规划 先行,从实际出发,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历史性与前 瞻性相协调,一次性规划与量力而行建设相统筹,专业人 员参与与充分听取农民意见相一致,城乡一体编制村庄布 局规划
12、,因村制宜编制村庄建设规划,注意把握好整治力 度、建设程度、推进速度与财力承受度、农民接受度的关 系,不搞千村一面,不吊高群众胃口,不提超越发展阶段 的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针对不同 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问题,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和阶段性 工作任务。不照搬城市建设模式,区分不同经济社会发展 水平,分区域、分类型、分重点推进,实现改善农村人居 环境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协调发展。4、始终坚持有序改善民生福祉,先易后难。浙江省 坚持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 民生福祉,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脏乱差做起,到 改水改厕、村道硬化、污水治理等提升农村生产生活的便
13、 利性,到实施绿化亮化、村庄综合治理提升农村形象,到 实施产业培育、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美丽乡村创建提升农 村生活品质,先易后难,逐步延伸。从创建示范村、建设 整治村,以点串线,连线成片,再以星火燎原之势全域推 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路子,实 现了从“千万工程”到美丽乡村、再到美丽乡村升级版的跃 迁。5、始终坚持系统治理,久久为功。浙江省坚持一张 蓝图绘到底,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充分发挥规划在引领发展、指导建设、配置资源等方面的 基础作用,充分体现地方特点、文化特色,融田园风光、 人文景观和现代文明于一体。坚决克服短期行为,避免造 成“前任政绩、后任包袱
14、”。推进“千万工程”注重建管并重, 将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同步抓实抓 好。坚持硬件与软件建设同步进行,建设与管护同步考虑, 通过村规民约、家规家训”挂厅堂、进礼堂、驻心堂”,实 现乡村文明提升与环境整治互促互进。6、始终坚持真金白银投入,强化要素保障。浙江省 建立政府投入引导、农村集体和农民投入相结合、社会力 量积极支持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省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 市级财政配套补助、县级财政纳入年度预算,真金白银投 入。据统计,15年来浙江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村庄整治 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超过1800亿元。积极整合农村水利、农村危房改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各类资金,下放 项目审批、
15、立项权,调动基层政府积极性主动性。7、始终坚持强化政府引导作用,调动农民主体和市场主体力量。浙江省坚持调动政府、农民和市场三方面积 极性,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配合、社会资助、 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建设机制。政府发挥引导作用,做好规划编制、政策支持、试点示范等,解决单靠一家一 户、一村一镇难以解决的问题。注重发动群众、依靠群众, 从“清洁庭院”鼓励农户开展房前屋后庭院卫生清理、堆放 整洁,至美丽庭院”绿化因地制宜鼓励农户种植花草果木、 提升庭院景观。完善农民参与引导机制,通过“门前三包”、 垃圾分类积分制等,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 造性。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工青妇等群团组织
16、贴近农村、 贴近农民优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市场主体 参与。同时,通过宣传、表彰等方式,调动引导社会各界 和农村先富起来的群体关心支持农村人居环境,广泛动员 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推动的大格局。三、深入学习浙江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对策举措2018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 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 行动方案和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农村人居 环境整治工作呈现良好态势。但工作中仍然存在责任有待 压实、工作进展不够平
17、衡、形式主义不同程度存在、农民 内生动力激发不够、资金投入缺口较大等问题。下一步, 要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为突破口和新动力,有力有 序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谱写美丽中国建设新 篇章,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1、广泛开展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强 舆论宣传和经验交流,进一步增强各地区各部门抓好工作 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认真贯 彻落实中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突出农村垃 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等重点,尽 快将工作部署从规划示范转到
18、全面推开上来,以更加有力 的举措、更加扎实的行动,确保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 年行动目标。2、落实推进机制,合力攻坚克难。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中央农办、农业农村 部发挥好牵头作用,统筹协调工作推进和政策支持。各有 关部门按照分工方案,加强协同配合,积极主动做好农村 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工作。落实好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体 责任,强化“五级书记”特别是县乡村党组织书记抓落实责 任。加强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 强督促指导和调研评估,实行通报和末位约谈制度,切实 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任务落到实处。3、注重规划引领,加强分类指导。发挥规划引领作 用,指导、推动
19、和支持各地抓紧编制好村庄布局和建设规 划,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合理规划村庄类别,明确不同 的规划建设标准和要求。充分考虑农村差异性,实行分类 指导,不搞“一刀切”,鼓励地方探索创造。把村庄道路、 污水和垃圾处理、饮水安全工程等设施建设纳入相关专项 规划。分类别、分年度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从解决农民 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脏乱差问题入手,由易到难、循序 渐进,组织开展以治理村庄脏乱差为重点的全国农村人居 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4、完善投入机制,创新扶持政策。坚持量力而行、 尽力而为,建立健全政府、农村集体和农民、社会力量多 元投入机制。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重点任务,加大投入力
20、度。抓紧出台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 入使用范围、提高农业农村投入比例的政策性意见,所筹 资金可重点安排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采取以奖代补、 先建后补等方式,引导和调动农民主动参与农村人居环境 我们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夯实基层基础进一步指明了 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深刻领会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深入学 习推广“千万工程”经验做法,坚持因地制宜、系统谋划、 综合施策,进一步完善组织领导的体制机制,突出党建引 领,强化统筹协调,健全政策体系,扎实抓好环境整治、 产业振兴、基层治理、激发活力等方面重点任务,实现农 业生产、农村建设、乡村生活生态良性循环,全力推动农 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要
21、党建引领,高站位推动。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 党。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每年都出席全省“千 万工程”工作现场会,明确要求凡是“千万工程”中的重大问 题,地方党政“一把手”都要亲自过问。深入学习推广“千万 工程”经验做法,我们就要坚持党建引领,高站位组织推 动,将“千万工程”经验作为主题教育学习案例教材,把党 的领导贯穿乡村振兴始终,把增强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凝 聚力、战斗力作为实施好乡村振兴的首要性、基础性、引 领性工程来抓,教育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 “三农”干部强化使命担当、提升能力本领,在全面推进乡 村振兴生动实践中贡献力量、建功立业,把党的政治优势、 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振
22、兴的产业优势、发展优势。整治,改善自己的生产生活环境。鼓励地方整合农村人居 环境整治相关资金项目,最大程度发挥使用效益,同时切 实防止增加地方政府债务。坚持建管结合,健全农村人居 环境管护长效机制。激发市场活力,鼓励引导科研单位和 企业,研发推广一批符合农村实际、简单实用的农村人居 环境整治技术、工艺和产品。第4篇2023年度开展学牙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浙 江“千万工程”)经验的研讨交流材料读懂这份初心感悟思想伟力“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 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之江大地的生动实践。20年来, “千万工程”先后经历
23、了示范引领、整体推进、深化提升、 转型升级等四个阶段,经历了从温饱型生存需求向小康型 发展和共富型发展需求的演变,实现了从“千村示范、万 村整治”向“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向“千村未来、万村 共富”的迭代升级。“千万工程”贡献巨大,意义深远,不仅 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也充分 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 实践伟力。通过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案例,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 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深刻感悟“千万工程”的重大政治意 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更加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的生动体现,背后蕴含着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24、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 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结合农业农村统计工作实际, 谈三点体会:一、感悟“千万工程”中的为民情怀,坚持人民至上, 把为民统计作为统计工作的最大政绩。“千万工程”的核心是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征询群众意见,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 引领人人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 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千万工程”不是用砖瓦建设出来的, 他是党心和民心的铸就,是历史的选择。“千万工程”从人 居环境整治入手,由环境变革触发生态变革,激发文化、 社会变革,从而形成一场乡土重整、乡村重塑、城乡重构 的社会变革,堪称中国式现代化的“三农”先声,其蕴
25、含的 人民立场,既是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的落脚点,更是正确政 绩观的出发点。总书记指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本 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总书记还强调,“我们要建设的 农业强国、实现的农业现代化,既有国外一般现代化农业 强国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农业 是国之大者,对标对表党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我们要时刻 坚守人民立场,强化统计为民意识。要围绕国家农业农村战略部署,提升统计监测能力; 要科学设置指标,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建 设;要加强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监测研究,特别是要加 强城乡融合发展、产业融合发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等重点领域监测分析;要探索新
26、型农业经营主体调查方法, 完善设施农业调查制度,不断拓展农业农村统计调查领 域;要全面反映农业农村新发展新进程,全面推动农村统 计现代化改革,用实实在在的统计数据赋能助力乡村振兴。二、感悟“千万工程”中的求实作风,坚持实事求是, 把调查研究作为统计工作的根本方法。2002年底,履新浙江、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 同志深入展开调查研究,寻求破解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 200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因地制宜,针对 浙江省城乡发展实际,做出了实施“千万工程”的重大决策, 从全省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 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千村示范、 万村整治”应运而生
27、,走出了一条建设美丽乡村的特色之 路。“千万工程”是一揽子解决问题的典范,不仅为农村带 来生态革命,更带来发展方式与生活方式的革命。当下,我们树立正确政绩观,就是要学牙千万工程 的求实作风,坚持实事求是,办实事、做实功、出实招、 求实效。一方面,要带着问题找答案,另一方面,要扑下 身子解难题。就是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突出“深、 实、细、准、效”,要“钻进去”调查研究、总结规律,“走 出去”沟通交流、学习经验,“贴上去”剖析问题、破解困难, 把调查与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推动调研成果加速转化应用。对统计部门来说,实事求是是立身之本,是工作的生 命线,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8、思想 的根本要求。当前,就是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 于统计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千方百计防范统计 数据造假,不断提高农业农村统计数据质量,为加快推动 江西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提供坚强统计保障。就是 要涵养优良作风,更多地走进田间地头,裤腿沾着泥土, 真正把工作做到实处。就是要紧紧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和中央、省委关于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围绕国家统 计局有关农业统计工作的重要工作部署和我省统计改革发 展大局,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就是要紧紧围绕党的 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战略目 标,深入开展粮油安全、乡村振兴、农业高质量发展、宜 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重
29、点选题调研,加强对农业农村发 展中重大问题的研究,客观反映“三农”总体形势和最新情 况,为“三农”发展添活力、强动力、增后劲奉献统计之力。三、感悟“千万工程”中的方法论,坚持“功成不必在 我”的政绩观,把服务高质发展作为统计工作的责任担 当。“千万工程”20年的实践发展,每一个阶段都随着群众需求升级而发展。“千万工程”是基础工程、龙头工程、生 态工程、民心工程,更是伟大的乡村“探月”工程、民族筑梦工程、时代共富工程,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系统理论和 方法,那就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认准目标,一任接着一任干、一锤接着一锤敲,久久为功, 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一点点累积起来,充分体现
30、了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农业农村统计工作者距 离“三农”最近,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细微变 化要先知先觉,要有“一叶落知天下秋”的敏感性。要紧紧围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对“三农”工作的要求,积极适应新发展理念和 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强对“三农”发展形势和重大问题的分 析研判,把问题找准、把情况说透。要着力夯实统计基层基础这个“根本”,进一步完善农村基层统计台账建设,健全村、乡镇基础统计台账,规范 村、乡镇统计台账信息采集记录,做到农村统计数据数出有源,有
31、据可查,从源头上管控好农村基础统计数据。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本之举,建规范、强管理、稳队伍、提能力,让统计之基“坚如磐石”,真正出统 计“功成之力,而不求统计“功成”之誉,切实为全面推进 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强统计保障。2023年在学习浙江“千万工程”专题学习发言材料20年来,“千万工程”的精准实施、有效落实、持续向纵深迈进,得益于在调查研究后形成的一系列针对性强、 适配度高、行之有效的举措做法。广大党员干部在调查研究过程中,要扑下身子、投身基层,把“解决问题”作为推进这项工作的根本目标和开展 好这项工作的根本检验标准,沉下心来、脚踏实地,解剖 麻雀、体悟实情,在真听真看
32、真研究中找到我们工作中存 在的短板弱项和死角盲区要善于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 生”,向基层干部“取经”,向农民群众“求学”,自觉问计于 基层、问计于群众,从人民群众身上汲取智慧和力量,形 成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为科学决策提供坚实依据和有力 支撑,以调查研究实现“工作纠偏”,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 质量发展。一、规划先行、水到渠成统筹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只有立足实际统筹规 划,新农村建设才能稳步推进XXX镇XXX村是我们当地一个开展新农村规划建设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较早的乡镇之一,早在2003年,该 村即开展了新农村规划建设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过 去该地到处是低矮的平房,经济发展缓慢。为改善人
33、居环 境,提升发展潜力,2003年,该村聘请XXX市规划建筑 设计院制定了xxxx新农村建设规划,确定了发展目标。近十年来,该村一直是全镇新农村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的典范,在全县也走在前列,xxx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案 例启示我们,只要规划先行,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即可 水到渠成。同时,新农村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项 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要按照“科学规划、试点先行、 稳步推进”的原则,结合实际,把握重点,切实开好头、 起好步。一是要高起点搞好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要先行, 以确保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稳步推进,规划要科学 合理、超前,避免规划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今后再进 行重复建设。二是
34、要夯实经济基础。要从提高农民收入入手,增强 农村经济实力,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有了坚实的 经济基础,新新农村建设将不再是难题;三是要增加筹资渠道。要采取招商引资等措施,鼓励 部分商户开发建设农民新居,再借鉴城市购房模式,采取 按揭还贷的方式,将新居转售给农民,可有效加快新农村 建设步伐。、因地制宜,力而行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是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又一关键。如果一个村庄具备了足够的经济实力,新 农村建设就会稳步推进,反之就会功败垂成,劳民伤财,XXX镇XXX村是一个交通便捷、商贸发达的村,该村以商贸街开发为抓手,积极开展小城镇建设,采取分期分批 进行建设的方式,以招商引资的形式,吸
35、引商家投资在公 路沿线建起30余栋二层以上门市楼,现已有30余户农民 搬进新居,该村新农村建设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循序渐进, 选择有条件的农户率先上楼。而有的小城镇建设会失败, 从经验中告诫我们,新农村建设一定要量力而行,绝不可 操之过急,搞一刀切逼农民上楼,这样只能劳民伤财,损 坏基层组织形象,给以后的新农村建设增添更大的难度。因此上,新农村建设可在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进行试点 实施,从点到线,再从线到面逐步推开,只要一个乡镇,一个村庄真正具备了新农村建设的条件,推进新农村建设 工作将会很顺利的全面推开。三、改善环境,综合治理 改善人居环境涵盖面很广,既包含民居改造又包含基础设施建设,既包含生态环境
36、建设、环境治理,也包含制 度建设,丢掉一项内容也不符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 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总要求。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就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创 新政府支持方式,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以工代赈等 多种方式,充分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 率。要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推进农村环境管护机制 创新,探索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运营机制,确保各类 设施建成并长期稳定运行。要持续强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督查检查机制,建立配套的奖惩机制,防止出现“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 个样”的懈怠情形。要想方设法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 性,耐心细致地做群众工作,让群众真心支持、真心
37、参与。 要加大舆论宣传引导作用,提高村民环保意识,营造人人 关心、支持、参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良好舆论氛围。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非常适应我国 当前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形势的,是符合中央“从实际出 发,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基本原则的。浙江 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在新农村建设管理工作中取 得的显著成效说明,建设新农村的成败不能只看新楼房建 设的多少,更不能只停留在逼农民上楼上,而应把真功用 到改善人居环境、优化服务水平、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上, 用到转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上,让群众真正走向新农村。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在新农村建设管理 工作中取得的显著成效也再一次
38、彰显了中央对新农村建设 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指导思想的正确性、可行性和指导性。 中央“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坚 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突出农村特色,弘扬传 统文化,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加快美丽乡村 建设的新农村建设指导思想,必将成为我们今后进行新 农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指南。我们相信,有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我们全面建设新农 村、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第6篇专题学习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学习研 讨发言材料“千万工程”蕴含乡村振兴的规律性认识同志们:“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深刻改变了浙江乡村面貌,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39、打下坚实基础,探要因地制宜,高起点谋划。浙江省“千万工程”坚持从 实际出发,因村制宜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并坚持一次性规 划与量力而行建设相统筹,把握好整治力度、建设程度、 推进速度与财力承受度、农民接受度的关系,不提超越发 展阶段的目标,稳扎稳打、久久为功,实施20年来,造 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深入学习推广“千万工程”经验做 法,我们就要因地制宜,充分体现地方特点、文化特色, 融田园风光、人文景观和现代文明于一体,一村一策,高 起点谋划好全省各村的村庄建设规划;同时要充分发挥规 划在引领发展、指导建设、配置资源等方面的基础作用,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 着一年干,循
40、序渐进、量力而行,稳扎稳打,将规划的蓝 图变为现实。要以民为本,高标准实施。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党和国家社会主义发展 事业的根本所在。浙江省“千万工程”坚持改善民生福祉, 强化政府引导作用,调动农民主体和市场主体力量,探索 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路子,实现了从“千万工程”到美丽 乡村、再到美丽乡村升级版的跃迁。深入学习推广“千万 工程”经验做法,我们就要以民为本,处理好经济发展与 民生改善之间的关系,始终坚持在实现和维护人民利益的 基础之下来推动发展,高标准办好就业、教育、养老、住 索出一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 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千万工
41、程”蕴含着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学习“千 万工程”经验的精髓要义和理念方法,探寻和把握“千万工 程”实践中生成的“规律性认识”,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千万工程”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的科学路径2003年6月,浙江启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 工程,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环境为重点,从 全省近4万个建制村中选择1万个左右进行全面整治,把 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设成全面小康示范村。2008 年,这一工程扩展到所有村庄整治建设。2010年,浙江 绝大多数村庄的人居环境得到了改善,基本完成全省村庄 整治任务
42、。2011年,浙江把“加快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全省生态 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启动“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全省乡 村沿着“千村精品、万村美丽”主线持续深化,围绕科学规 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 身心美,创建了一批美丽乡村先进县、示范县。2021年以来,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大背景下,浙江先后印发浙江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 时代美丽乡村行动计划(2021 2025年)关于开展 未来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计划到2025年 建设1000个以上未来乡村。未来乡村建设以人本化、生 态化、数字化为导向,集成“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共富乡 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致力于打
43、造“千村向未来、万村 共奔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浙江乡村图景。20年来,浙江坚持以开展“千万工程”为抓手,从环境 整治的示范引领和整体推进,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深 化提升,再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转型升级,卓有成效 地推动“三农”发展和乡村建设。“千万工程”引领浙江山乡 巨变,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带动了乡村教育、医疗、 文化等公共事业的发展,有效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而且改善了乡村营商环境,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和城乡之间的融合发展。“千万工程”蕴含着对乡村振兴的规律性认识“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 的生动体现,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
44、等各方 面创新实践,其中蕴含着对乡村振兴的规律性认识。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群众民生 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千万工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为主线,持续推进农业发展、促进农村进步,增进农民福 祉。2022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7565 元,连续38年领跑全国省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持续 改善和农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极大增强了广大农民的 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比如,在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 过程中,我们看到农旅融合、民宿经济、生态工业等乡村 产业百花齐放,看到新社区、新农民、新风尚呈现出乡村 人文善治的生动局面。二
45、是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在新发展理念的统领下, 浙江走出了一条迈向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 富裕富足的康庄大道。浙江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 “两山”理念贯穿于“千万工程”的各项行动,把村庄整治与 发展绿色产业、增强集体经济、完善乡村治理等相结合, 实现了美丽乡村建设和美丽经济的互促共进。完整、准确、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题中应有之义。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要 素配置上优先满足、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上优 先安排,久久为功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如, 我们看到新时代的浙江农村
46、,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 农房变客房、村民变股东、资源变资产,“千万工程”给农 民带来美丽生态、美丽经济和美好生活。三是坚持问题导向,以深化改革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改革攻坚要增强问题意识,深入调查研究。实施“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不久,用118天时间跑 遍11个地市,一个村一个村地仔细考察调研,在充分掌 握省情农情进而分析问题症结基础上作出的决策。20年 来,浙江每年召开最高规格“千万工程”现场会,省市县党 政“一把手”悉数出席,每5年出台相应的实施意见或行动 计划,创新制度供给,稳定财政投入,持续加快推进力度, “千万工程”与时俱进,让广大农民在改革中分享更多成果。比如,农村
47、土地和集体产权制度安排进一步健全,农村基 本经营制度和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进一步完善,促进了新型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是系统处理城乡关系,推动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发 展。城乡融合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千万工程”是统 筹城乡发展的龙头工程,20年来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推 动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有序向农村流动特别是配置到 乡村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有效提高了农村集体经 济实力和基层治理能力。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3年 的2.43缩小到2022年的1.9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45o在全面提升县城承载能力和持续深化“千万工程”中,未来乡村建设更是一项系统工程,着力点
48、已深入拓展到了 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乡村风貌、基层治理等 各个领域。比如,探索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领,以数 字化改革来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工程内涵,助力城乡 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把握运用科学理论赋能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 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在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 强国宏伟蓝图时,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未来5年“三农”工作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千万工程”充 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 和实践伟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 实践载体。纵观“千万工程”20年来的成功实践和迭代升级路径,可以看到,“千万工程”,一方面,强调顶层设计,在充分 调查研究掌握地情农情的基础上,从战略高度擘画各领域 各方面协同增效的实施蓝图;另一方面,特别强调因地制 宜和循序渐进,根据各地的禀赋能力和资源特色,充分利 用市场调节功能,发挥比较优势,统筹推进,但不搞整齐 划一。“千万工程”开创了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先河, 不仅形成了省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建设的经典案例,也为其他区域推进城乡融合和共同富裕 提供了规律性认识和实践启示。学习领会“千万工程”的重 大意义,有助于我们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