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4315443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是促进乡村文化与经济发展的重要 手段,但目前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必须针对区 域情况合理制定解决策略,构建全新的乡村文旅服务体系。 基于此,文章简单分析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融合发展存 在的问题,并深入探讨乡村文旅融合发展优化策略。近年来,乡村文旅融合发展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现 代乡村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要 素,而旅游则是区域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二者缺一不可。 因此,必须根据区域实际情况,综合分析乡村文旅融合中存 在的问题,并制定针对性解决策略,进一步推动区域乡村文 化、经济发展进程。一、乡村公共文

2、化服务与旅游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难以满足游客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使用需求部分乡村公共文旅区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区,文化场 馆、图书馆等公共场所较多,且村镇所设置的文化广场和综 合文化站面积相对较大。但由政府机构主导乡村公共文化服 务设施建设,多数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民俗活动和文化教 育,虽然能够满足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且具有一定的基础性 和标志性,但却并不具备为区域游客提供旅游服务的各种细 节性功能。在当下乡村文旅不断融合的背景下,传统乡村公 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游客的观光旅游需 求。线上及互动式公共文化活动开展不足大部分乡村公共文化活动以文艺体育、节日庆祝节目及 民俗风情展开,其表演

3、方式以线下形式的广场活动和文艺演 出为主。部分具有独特风格的地方戏曲、文化活动和节目巡 演,以信息资源的方式存储于文化馆或档案馆之中,并未得 到合理开发与利用。除此之外,村民与游客之间的互动性活 动形式,在当前文化活动开展中相对较少。目前,多数地区 的文化活动以文艺演出、电影放映等为主,有的会组织一些 观赏性民俗活动,大部分为台上表演和台下观看的形式,并 不具备较强的互动性。因此,必须根据区域情况合理设计互 动环节,从而增强乡村文旅融合的趣味性,增强游客旅游时 对区域文化的体验感。缺乏精品文旅产品 在乡村文旅融合时,旅游与区域文化缺一不可。随着乡 村文旅融合方式不断推广与应用,很多地区也将其本

4、身的旅 游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进行有机结合。一方面,在区域文化 馆、历史博物馆、图书馆等场所开展相关文化交流活动,构 建各种多元化文化旅游项目;另一方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技艺及民俗文化等元素,充分融入当地旅游当中,实现 全面旅游化文化产业发展。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某些区域 并不具备代表性历史文化主题产业,也不具备具有全国影响 力和文化地标辨识度较高的高级文化建筑和产品,故而无法 突出乡村文旅特色。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融合发展优化策略开辟公共文化场馆设施新功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基本设施的构建,不仅需要符合当地 人对历史文化的服务需求,还应为外来游客营造良好的文化 服务体验。因此,相关地

5、区应对区域相关设施进行系统分类 和整合,并根据区域文化和地质情况,对现有设施进行改造 和升级。如针对农家书屋、博物馆、文化馆及图书馆等单一 公共服务设施,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智能化服务平台, 创建以产品经营和文化服务为一体的新型文化资源共享空 间。具体实施策略有:第一,以文旅服务融合模式构建和发 展现代乡村公共文化,使其成为人们假期休闲的最佳文化区 域;第二,将乡村文化体验馆以电视、电影及动漫等多种形 式呈现,构建多元化线上文化互动交流模式,并结合区域特 点,不断丰富线下公共设施服务功能,从而有效增强游客旅 游服务体验;第三,应在乡村文化场馆中适当融入部分现代 科技设计元素,通过信息化智能设

6、备投影方式,增强游客在 文化体验中的视觉感受。创新线上文化活动形式针对乡村文旅融合中线上及互动式文化活动较少的问 题,可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构建文化活动线上交流模式, 开展具有丰富乡村文旅元素及线上线下融合的综合文化体 验服务活动。随着现代数字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网络视 频变得越来越高清化和直观化。区域相关单位在构建乡村文 旅融合活动中,可借助线上云演出、网络直播及各个短视频 平台,更加及时地将旅游区域特征直观地展现给大众。止匕外, 部分地区可根据区域特点,将划旱船、采茶舞、马灯及舞龙 等具有传统中国文化风格的活动,以短视频的方式进行录 制,并将地方戏曲作为背景音乐进行合成后,在相关自媒体

7、平台发布,从而提升整体区域乡村文旅的宣传效果。开发新型文旅融合产品乡村文旅是构建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乡村经济文化 发展的重要载体,若想将乡村文旅区域打造成具有社会影响 力的文旅品牌,则需要将区域自然产业、资源和历史文化有 机结合,加强区域产业模式的创新,构建乡村文旅消费市场, 在弘扬区域文化的同时,推动区域经济建设发展。如XX省X 市万寿岩文旅小镇项目,就曾以格氏榜森林公园及万寿岩国 家考古公园遗址为主体,结合区域自然资源,构建了现代农 业观光园、萌宠野趣园、AR体验馆、科学家孵化基地、远古 森林、远古影院等多个休闲娱乐文化项目,并将其作为精品 文旅产品,为各地游客营造一个全新的文化旅游空间

8、。三、实例分析区域简介以x市乡村文旅建设项目为例,该市境内客家人数量近 200万,客家人口接近市内人口总数的70%,是一个拥有丰 富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城市,并在x年经原文化部批准设 立x市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因长期受到耕读文 化的影响,该市依靠丰富的客家文化和自然村镇景观,已逐 渐形成集文化发展、群众参与、部门联动与政府主导为一体 的文旅发展体系。截至x年7月,x市已构建多个文化旅游 村镇,如表1所示。试点推进情况截至X年7月,该市20个试点村镇已基本建设完成。 如泰宁县际溪村在保留其独有的岩穴与农耕文化的同时,将 其彻底打造成为具有“耕读李家”特点的文化旅游村,并借 助媒体宣传进

9、行招商引资,将该村商业、农业、旅游和文化 相互结合,构建以“耕读李家”为主题的独特品牌,充分突 出区域岩穴文化、耕读文化及红色文化,将区域人文特色全 面转化为区域旅游发展特色,从而真正将其构建成为新时代 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主要实施策略1 .深化文化资源应充分利用区域人文与历史文化资源,将乡村旅游与文 化资源开发和保护有机融合,形成独有的文化旅游品牌IP, 其中以耕读文化挖掘与名人故居修缮为主。在文化挖掘方 面,x市拥有着丰富的耕读文化,如杨时、李纲、朱熹、李 春炜等历史名人都在不同时期在此耕读隐居。应以耕读文化 发展为主题,构建闽台文化交流平台、静心书院等重点文化 项目,同时配备写生基地、研

10、学基地等耕读文化实践基地, 从而吸引社会各界人士来此体验勤劳致富、积极向上的耕读 文化内涵。而在名人故居修缮方面,针对名人故居、名人书 院某些设施破损、遗失的现象,相关部门应组建文化遗产修 缮保护小组,对古书院、古建筑开展针对性的保护和修缮活 动。根据古建筑破损情况,结合区域历史文化进行翻修和改 造,加强附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而充分体现其独特的文 化内涵。2 .融合两岸文化在融合两岸文化方面,应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实施建设 和改造:第一,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在区域公共设施建设 中不仅要突出当地特色风格,还应全面保留原始乡村建筑风 格。将区域内的非遗传习所、古代书院、闲置旧房等进行合 理规划,将

11、其构建成具有区域独特风格的文化交流服务中 心,并结合区域情况制定改造计划,不断优化公共设施功能 与服务,将现代图书馆与古代书院、非遗传习所巧妙结合, 并合理布设图书流动点和图书分馆,从而真正构建多元化乡 村公共阅读服务体系。第二,宣传文创理念。在乡村文旅融合建设中,应全面 结合中国xx地区文创设计思维,在核心区域构建集游客观 光、商务交流、两岸文创为一体的独特闽台乡村旅游区,并 以现代公共文化设计方式打造区域示范性文化交流中心。如 在际溪村构建xx自然教育工坊,并组建xx制品手工创作工 作组,创建具有闽南特色的经络理疗、手工皂制作及文化教 育等机构,创建手工创作和自然教育为一体的交流实践机 构

12、,从而为两岸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第三,增强交流与互动。可根据区域情况开展两岸沟通 交流活动,构建XX青少年创业就业文化交流基地,为XX地 区大学生提供各类专业实习岗位,通过各种方式引入大量文 创、公共文化等专业领域人才参与区域建设。现阶段,该项 目已与X学院、集美大学及XX大学等多所高校合作,构建 了一系列乡村文旅实践基地、写生基地与文创基地。3 .打造特色品牌综合X市历史文化资源,将非遗、旅游与文化完美结合, 从而有效提升区域乡村文旅融合服务效能。在历史文化融合 方面,X市曾出现江日彩、李春烽等历史名人,此外杨时、 李纲、朱熹等历史名人也曾游历于此。因此,可充分利用各 个历史名人留下的

13、历史遗迹,构建客家文化乡村示范点。如 对尚书故里古建筑进行修缮,并在此开设国学教育讲座,或 结合络珠岩挖掘“李纲苦读”相关的历史遗迹,从而吸引更 多文学爱好者来此“躬耕苦读”。在该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方面,应结合耕读文化主题,并基于非遗传习所,构建以传 统文化传承、国学讲堂为中心的综合基层文化服务点,从而 提升整体乡村文旅服务效能。4 .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为营造良好的乡村文旅区域文明风尚和学习氛围,全面 实现宣传区域知识文化的精神力量,应重点从3个方面实施: 第一,丰富阅读载体。将客家特色文化传习中心、古代书院 及农家书屋有机结合,使其形成具有独特地域风格的“十分 钟阅读圈”。第二,积极开展读

14、书学习活动。借助农家书屋、 古代书院等读书场所,定期举办各类文化读书活动和知识讲 座。可邀请文化学者、退休教师等教育人员,到农家书屋或 古代书院开展传统文化知识讲座,在国庆节、中秋节、春节、 元旦等节日,以树立文明新风、移风易俗为教育目标,组织 区域村民进行知识学习活动,同时吸引外界游客前来观光和 交流。第三,加强组织引领。当地相关机构需组建全民阅读 活动工作小组,由教育机构党员干部负责召集、宣传以及书 籍导读、推荐工作,并组织老年阅读和亲子读书等知识学习 活动。如泰宁县际溪村在经过开展一系列文化学习活动后, 已有超过65%的村民参与其中,从而有效推动了区域乡村文 旅融合的发展进步。综上所述,将乡村旅游项目融入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当 中,不但能够进一步深化乡村文旅融合进程,还能有效推动 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创新发展,通过构建信息化服务网络、 加强媒体宣传、丰富区域资源共享等方式,构建现代化区域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而推动乡村文化与经济发展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