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pdf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4280070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350.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pdf(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 1 页(共 2 8 页)2 0 1 6 年全 国统 一高 考历 史试 卷(新课 标)一、选择 题(共 1 2 小题,每 小题 4 分,满分 4 8 分)1(4 分)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 尚书 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 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 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 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 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2(4 分)如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 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B 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 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 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3(4

2、分)史 载,宋 太 祖 某 日 闷 闷 不 乐,有 人 问 他 原 因,他 说:“尔 谓 帝 王 可 容易行事耶 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 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 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 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4(4 分)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 属 六 部。明 中 叶 以 后,皇 帝 临时 派 遣 的 巡 抚 逐 渐 演 变 为 三 司 之 上 的 地 方 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A 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 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 削弱六部的权限 D 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5(

3、4 分)1 9 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第 2 页(共 2 8 页)A 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B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 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 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6(4 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 无 疑 问 的 是 日 本 必 然 最 后 被 彻 底 粉 碎”,他 们 做 出 上 述 判 断 的 主 要 依 据 应是,中国()A 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 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C 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 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7(4

4、分)1 9 4 3 年 8 月,国民党颁布 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A 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关系 B 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C 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 力图维护一党专政的局面8(4 分)1 9 6 5 年,中 国 大 陆 与 西 方 国 家 的 贸 易 额 在 进 出 口 中 所 占 的 比 重,由1 9 5 7 年的 1 7.9%上升到 5 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A 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B 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 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D 打破了

5、欧美对华经济制裁9(4 分)德 国 文 学 家 歌 德 说,罗 马 法“如 同 潜 入 水 下 的 一 只 鸭 子,虽 然 一 次 次将 自 己 隐 藏 于 波 光 水 影 之 下,但却 从 来 没 有 消 失,而 且 总 是 一 次 次 抖 擞 精 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A 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B 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C 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D 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1 0(4 分)1 7 0 2 年英国 国王威廉三 世去世,安妮 女王继位,当时议会内 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第 3 页(

6、共 2 8 页)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当时在英国()A 议会无权制裁国王 B 君主立宪制尚未完成C 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 权利法案遭到破坏1 1(4 分)成立时间 名称1 9 5 5 国际茶业委员会1 9 6 0 石油输出国组织1 9 6 2 可可生产者联盟1 9 7 0 天然橡胶生产者协会推动表中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 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B 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C 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D 经济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1 2(4 分)1 9 4 7 年,美 国国务卿马 歇尔提出援助 欧洲复兴计 划,并督促 欧洲国家 方 面 首 先 拟 定 一 项

7、 联 合 性 质 的计 划,要 求 该 计 划 即 使 不 能 得 到 所 有 欧 洲 国家 的 同 意,也 应 征 得 一 部 分 国 家的 同 意,马 歇 尔 计 划 体 现 出 来 的 美 国 对 欧 政策()A 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B 促成了欧洲平等伙伴关系C 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D 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二、解答 题.1 3(2 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 地 面 积 确 定 税 额,减 轻 了 下 层百 姓 负 担。农 业 上 普 遍 采 用 了 轮 作、复 种、多 熟 等 农 作 制。玉 米、甘 薯

8、等 耐寒、耐 旱、高 产 作 物 不 断 推 广,人 们 将 林 木覆 盖 的 山 地 和 草 原 广 为 开 垦,人 口 从 清 初 的 1.8 亿 增 加 到 鸦 片 战 争 前 夕 的 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与前”“田地责少,第 4 页(共 2 8 页)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入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材料二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 早谋移迁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休止的,食疗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

9、地改良实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人口增加的快“;至于 工 业 化 一 途,因 需 要 大 量 投 资,短 期 内 难 以 高 程,因 此 很 多 人 认 为,解 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2)根 据材料二 并结合 所学知 识,概括 近代学 者缓解人 口压力 等等主 张,并加以简要评价。1 4(1 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议员不能 是人民的代表,只能充当人 民的“办事员”。英国人“只有在选 举国会议 员 的 期 间,才 是 自 由 的;议

10、 员一 旦 选 出 之 后,他 们 就 是 奴 隶,他 们 就 等 于零 了”。人 民 主 权 不 可 分 割,否 则 主 权 者 将 被“弄 成 是 一 个 支 离 破 碎 拼 凑 起 来的怪物”。据卢梭社会契约论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第 5 页(共 2 8 页)论 题,并 就 所 拟 论 题 进 行 简 要 阐述(要 求:明 确 写 出 所 拟 论 题,简 述 须 有 史实依据)。1 5(1 5 分)材料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唐朝初年,旧士族虽已没落,但清河 崔 氏、范 阳 卢 氏 等 数 家 所 谓“山 东 士 族”,仍

11、 凭 借 起 祖 先 的 影 响,享 有 崇 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编写族谱,标榜为华夏“高门”,自诩“家风”优良,相互间通婚。唐初那些以军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与他们通婚视作荣耀。唐太 宗决心 从族谱 入手,改变这种 状况。他下令 修撰全 国总谱 氏族 志,不 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 2 9 3 个家族,排出等级,但 不 作 为 任 用 官 员 的 依 据。编 写者 受 习 惯 影 响,将 当 时 只 任 六 品 官 的 清 河 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这让唐太宗颇不高兴,下令:“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

12、。当时文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高门”之列。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第 6 页(共 2 8 页)1 6【历史选修 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1 7 2 1 年,英 国议会首次队 行政高管进行 质询,1 7 8 3 年,下 议院长宣布,任何议员都有权向大 臣或官员提出问题,被 咨询者可以拒绝答复。1 8 3 5 年,质询首次 出 现 在 英 国 议 会 下 院 的 议 事 程序 单 上,并 公 布 于 众,被 质 询 者 必 须 在

13、 规 定时 间 内 做 出 答 复。从 此,质 询 成为 英 国 议 会 对 内 阁 进 行 监 督 和 问 责 的 一 项 固定制度。进入 2 0 世纪后,质询时间固定为一到星期四每天下午 1 小时间,对于 普 通 质 询,被咨 询 人 可 在 7 天 内 答 复,对 于紧 急 质 询,被 咨 询 人 必 须 3 天内答复。7 0 年代后,下议院设立了与 政府向对应的多 个专门委员会,各委员会 可 以 分 别 就 政 府 的 内 政 和 外 交问 题 向 有 关 政 府 官 员 提 出 质 询,发 现 政 府 工作中的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加以改善。摘编自埃佛尔 詹宁斯英国议会等(1)根 据材料

14、并 结合所 学知识,概括英 国议会 质询制度 的发展 变化,并指出这一制度的实质。(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议会咨询制度的积极作用。1 7【历史选修 3:2 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1 9 6 5 年,美 国 在 越 南 的 军 事 行 动 升 级 后,中 国 正 度 在 加 强 对 越 南 的 军 事 援 助 的同 时,向 美 国 政 府 传 递 了 一 系 列警 示 性 信 息,要 求 美 国 不 得 将 战 争 无 限 制 升级。美 国 决 策 者 对 此 颇 为 重 视,加 强 相 互 间 的“信 息 传 递”,努 力 理 解 中 方 的第 7 页(共 2 8 页)信息,

15、并将中方的可能反应作为制定战略决策时必须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 同 中 国 政 府 打 交 道 的 过 程 中,美 国 表 现 出 某 种 谨 慎 与 克 制,朝 鲜 战 争 式 的中美直接军事冲突没有重演。1 9 6 9 年 上 台 的 尼 克 松 政 府,面 对 美 国 在 越 南 问 题 上 的 困 境,以 及 从 亚 洲 收 缩 力量 的 需 要,对 美 国 的 对 外 政 策 做出 了 重 大 调 整,试 图 使 之 适 合 美 国 力 量 的 限度和新的国内 国际条件。1 9 7 3 年,美国与北 越在巴黎签订了协定,越南战争基本结束。摘编自陈兼、赫斯伯格越战初期中美之间特殊的“

16、信息传递”等(1)根 据材料并 结合所 学知识,简析美 国与中 国在越南 战争中 没有发 生直接军事冲突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结束越南战争的原因。1 8【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 料 随 着 唐 朝 的 发 展,由 少 数 民 族 将 士 组 成 的“蕃 兵”“蕃 将”,成 为 唐 朝 开 边 拓土 的 重 要 力 量,高 丽 人 高 仙 芝 出身 于 将 门 之 家,唐 玄 宗 开 元 后 期 出 任 安 西 都护 府,镇 守西 域,天 宝 六 年(7 4 7),高 仙 芝 率一 万 骑 兵,历 经 艰 难 险阻,长途奔袭阻断西域商路的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境内

17、),俘其国王,经此一役,“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服”。天宝八年(7 4 9),高仙芝以石国(依附于唐朝的西域小国)不守番薯之礼为由,率军征讨,大肆杀掠,掠得大量金银珠宝,皆入其家。石国王子召引大食(阿拉 伯 帝 国)军 队 进 攻 唐 安 西 四 镇,与 高 仙 芝 率 领 的 唐 军 战 于 暹 罗 西 域(在 今第 8 页(共 2 8 页)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唐军大败,自此,唐朝在西北疆域的扩展受阻。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高仙芝成为唐朝名将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书高仙芝的功过。第 9 页(共 2 8 页)2 0 1 6 年 全 国

18、 统 一 高 考 历 史 试 卷(新 课 标)参 考 答 案 与 试 题 解 析一、选择 题(共 1 2 小题,每 小题 4 分,满分 4 8 分)1(4 分)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 尚书 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 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 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 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 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考点】3 5: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3 8: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菁 优 网 版 权 所 有【分析】本题考查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考查汉代儒学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解答】“五经”指儒

19、家的五圣经,即 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由孔子编订的是春秋,五经是孔子编订的奠基。故 A 项错误。儒学传统并没有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而且还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成为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故 D 项说法明显错误。汉代儒学是吸取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而形成的一种与时俱进的新儒学,是对孔子的儒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论语 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 所 记 录 的 孔 子 的 言 论,不 是 孔 子 编 订,所 以 论 语 不 在 五 经 之 中,故 C项正确,B 项错误。故选:C。【点评】知识拓展:董仲舒的新儒学(1)必记结论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已经不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原貌,

20、而是掺杂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新思想。它 维 护 了 封 建 统 治 秩 序,神 化 了专 制 王 权,因 而 受 到 统 治 者 推 崇,成 为 两 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2)警示和认识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是儒家思想成为我国的传统文化的正统第 1 0 页(共 2 8 页)思 想,统 治 中 国 达 两 千 年 之 久,对 中 华 民 族 共 同 心 理 的 形 成 和 中 国 历 史 的 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同时也有封建迷信落后的一面,应当科学的区别对待。2(4 分)如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 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21、 B 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 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 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考点】2 5: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菁 优 网 版 权 所 有【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发展情况,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由题干中的“汉代画像砖”和画像砖中集体劳作的场景可知应是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故 A 正确。精耕细作是小农经济的特点,故 B 错C 项说法错误,汉代土地已是私有制。故 C 错误。“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明显与图片信息矛盾。故 D 错误。故选:A。【点评】东汉时期,庄园经济盛行,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通常采用田庄式的规 模 经 营。本 题 的 干 扰 项为

22、C 项,井 田制 下 也 采 用 集 体劳 作 的 方 式,但井 田制 下 土 地 名 义 上 是 国 家 共 有,实际 上 是 君 主 私 人 所 有。井 田 制 随 着 土 地 私 有制的确立而逐渐崩溃,所以汉代没有土地公有制的情况。3(4 分)史 载,宋 太 祖 某 日 闷 闷 不 乐,有 人 问 他 原 因,他 说:“尔 谓 帝 王 可 容易行事耶 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第 1 1 页(共 2 8 页)B 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 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 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考点】1 J: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

23、变菁 优 网 版 权 所 有【分析】本题考查君主专制内容,认识中国重视史书传统对君主统治产生一定的影响。【解答】材料中“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 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说明君主害怕自己不利的言行留在史书中。因此 A 项符合;B C 项不符合史实故 排 除;材 料 中 体 现 宋 太 祖 只 是 不 高 兴 自 己 的“误 失”被 史 官 记 载,而 不 是 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故排除。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准确解读能力,认识古代统治者为了宣扬自己,一 方 面 需 要 史 官 记 载 其 活 动言 行,但 又 害 怕 传 统 史 官 据 实 记 事,记 下 统

24、治者的缺点,存在矛盾的心理。4(4 分)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 属 六 部。明 中 叶 以 后,皇 帝 临时 派 遣 的 巡 抚 逐 渐 演 变 为 三 司 之 上 的 地 方 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A 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 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 削弱六部的权限 D 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考点】1 J: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 Q: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菁 优 网 版 权 所 有【分析】本题考查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主要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解答】材料中明朝初期,地方分设三司,直属六部,即由六部掌管地方,这样虽 然 加 强 了 中

25、央 集 权,但 对 于 地方 控 制 过 严 过 死。后 地 方 在 三 司 之 上 又 增 设了 巡 抚,管 理 地 方,巡 抚 的 出 现减 少 了 地 方 处 理 事 务 的 环 节,不 必 事 事 经 过六部,能够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 B 正确;增设巡抚管理地方说明集中了地方权力,但并没有增加权力,故 A 错误;第 1 2 页(共 2 8 页)巡抚的出现主要是集中地方权力,并没有减少六部原有的权力,谈不上削弱六部权限,故 C 错误;在中央集权制度之下,地方接受中央的领导,更不存在地方与中央对立的情况,故 D 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

26、探讨和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新颖,从明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入手,深入考查了考生对中国古代地方 行 政 制 度 的 理 解 和 认 识。我 国古 代 地 方 行 政 制 度 自 秦 代 废 除 分 封 制 以 来,经历了郡县制和行省制的变化。明初在地方分设三司本意是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但这样的设置 在 削 弱 地 方 权 力 的 同 时 也 过 度分 散 了 地 方 权 力,不 利 于 地 方 的 协 调 发 展,所 以 巡 抚 由 临 时 性 派 遣 演 变 为 地方 最 高 行 政 长 官 有 其 历 史 的 必 然 性。这 就 要求 考 生 在 备 考 过 程 中

27、 注 重 对 历 史规 律 的 理 解 和 把 握,加 强 概 括 总 结 能 力 的 提高。5(4 分)1 9 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A 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B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 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 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考 点】A 4:中 国 自 然 经 济 的 解 体;A 5:中 国 近 代 民 族 工 业 的 发 展;A 7:中 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菁 优 网 版 权 所 有【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经济结构的变动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考查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对民族

28、工业的影响。【解答】材料反映中国的生活用品都被外国市场占领,说明日常生活也融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 A 项说法错误,C 项正确。第 1 3 页(共 2 8 页)B 项时间点与历史不符,应排除。D 项材料体现不出,应排除。故选:C。【点评】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不利因素:1、中 国的民族 资本主 义缺乏 资本的原 始积累 和人才、技术、市场、思想观念 的准备。2、产 生于半殖 民地半 封建社 会,受到 帝国主 义、封建 主义和 官僚资 本主义的 压迫和束缚,步履维艰。3、由 于其先天 的不足 和列强 的压制与 掠夺,造成民族 工业在 工业结 构和地区 分布上呈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29、4、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6(4 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 无 疑 问 的 是 日 本 必 然 最 后 被 彻 底 粉 碎”,他 们 做 出 上 述 判 断 的 主 要 依 据 应是,中国()A 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 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C 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 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考点】9 7: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 菁 优 网 版 权 所 有【分析】本题考 查近代中国的 民主革命。考 查 1 8 4 0 1 9 0 0 年间的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甲午中日战争。【解答】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建成

30、了当时亚洲第一的北洋海军,从实力对比上来讲中 国 相 对 于 日 本 是 占 据 上 风 的。由“中 国 拥 有 一 定 的 军 备 优 势”可 知 西 方 人 士判 断 中 国 最 终 取 胜 的 依 据 主 要 是他 们 认 为 洋 务 运 动 受 到 较 大 成 效,所 以 本 题的正确答案为 C 项。洋务运动中虽然对中国军队进行了西式改革,但也局限于部分,并没有对全部军队实现西式改革,所以 A 项不符合题意。集权制度将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虽然能够提高决策效率,但不利于调动全体的积极性,所以集权制度对中国的影响不全是积极的,所以 B 项错误。第 1 4 页(共 2 8 页)当 时 中

31、国 是 列 强 侵 略 掠 夺 的 主 要 对 象 之 一,所 以 中 国 不 可 能 获 得 广 泛 的 外 部 援助,所以 D 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以甲午中日战争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洋务运动的认识和理解。洋 务 运 动 是 中 国 近 代 的 一 次近 代 化 改 革,其 改 革 的 内 容 主 要 表 现 在 洋 务企 业 和 军 事 国 防 上,在 洋 务 运 动中 洋 务 派 建 成 了 北 洋 海 军 在 内 的 三 支 海 军,当 时 中 国 的 军 事 实 力 相 对 于 日 本来 讲 是 占 据 上 风 的,所 以 某 些 西 方 人 士 对 中国 的 获

32、 胜 抱 积 极 态 度。但 洋 务 派只 是 从 表 面 上 进 行 了 改 革,内 里 还 是 封 建 专制 制 度。所 以 表 面 强 大,是 实 际还 是 不 堪 一 击。其 失 败 的 最 根 本 原 因 就 是 没有 对 封 建 专 制 制 度 进 行 变 革,这就 决 定 了 洋 务 运 动 最 终 必 然 失 败。由 此 就 要求 学 生 在 备 考 过 程 中 要 透 过 现 象看 本 质,掌 握 决 定 事 物 发 展 的 本 质 条 件,从而对历史问题进行正确分析。7(4 分)1 9 4 3 年 8 月,国民党颁布 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

33、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A 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关系 B 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C 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 力图维护一党专政的局面【考点】9 S:抗日战争菁 优 网 版 权 所 有【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考查抗日战争以及相持阶段国民政府的抗战政策。【解 答】抓 住 题 干 时 间“1 9 4 3 年 8 月”,抗 日 战 争 进 入 相 持 阶 段,相 持 阶 段 国 民政府 消极 抗战积 极反 共。根 据题 干信息“把 亲日 派 长征 时代 争取 民主 国共合作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等归为 谬误名词,禁止刊载”,特别是

34、把“争取民主”归为“谬误名词”可知体现了国民党维护一党专政的用意,故选 D 项。A B C 三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D。【点评】国民政府的抗战政策: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攘外必先安内”到抗战第 1 5 页(共 2 8 页)全 面 爆 发 后“被 迫 联 共 抗 日 再 到 八 一 三 事 变 后 的 积 极 抗 日 再 到 相 持 阶 段 消 极抗战积极反共。8(4 分)1 9 6 5 年,中 国 大 陆 与 西 方 国 家 的 贸 易 额 在 进 出 口 中 所 占 的 比 重,由1 9 5 7 年的 1 7.9%上升到 5 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A 实现了与西方国

35、家关系的正常化B 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 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D 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考点】F L:和平共处五项原则;F R: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菁 优 网 版 权 所 有【分析】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外交。考查 2 0 世纪 6 0 年代新中国的外交。【解答】题干限定时间是“1 9 6 5 年”,中苏两国从 1 9 5 9 年开始破裂,6 0 年代中苏关系恶化,所以中国加大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故 B 项正确。C 项的外交政策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故排除 C 项。6 0 年 代 中 国 与 美 国 之 间 没 有 实 现 外 交 关 系 正 常 化,也 就 谈 不 上 与 西 方 国 家

36、外 交关系正常化和打破欧美对华经济制裁。故 A D 三项应排除。故选:B。【点评】新中国的外交方针:1、5 0 年代一边倒2、5 0 年代末6 0 年代,两个拳头出击3、6 0 年代末7 0 年代,一条线一大片4、8 0 年代、9 0 年代,无敌国外交,国家利益9(4 分)德 国 文 学 家 歌 德 说,罗 马 法“如 同 潜 入 水 下 的 一 只 鸭 子,虽 然 一 次 次将 自 己 隐 藏 于 波 光 水 影 之 下,但却 从 来 没 有 消 失,而 且 总 是 一 次 次 抖 擞 精 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A 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B 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

37、行为规范第 1 6 页(共 2 8 页)C 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D 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考点】4 C: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4 D:罗马法菁 优 网 版 权 所 有【分析】本题考查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考查罗马法的深远影响。【解答】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法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根据所学内容可知,罗马法的制定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故 A 项正确。B C D 三项的表述不符合罗马法的影响,应排除。故选:A。【点评】罗马法的影响:维护罗马帝国的统治;各种法规的及时制定和有效执行;同 时 还 调 节 了 债 务,继 承 等 个 人财 产 关 系;影 响 具 有 超 越

38、 时 间,地 域 与 民 族的永恒价值,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1 0(4 分)1 7 0 2 年英国 国王威廉三 世去世,安妮 女王继位,当时议会内 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当时在英国()A 议会无权制裁国王 B 君主立宪制尚未完成C 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 权利法案遭到破坏【考点】6 4:英国权利法案;6 5: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菁 优 网 版 权 所 有【分析】本题考查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权利法案。【解 答】光荣 革命后 英国颁 布了 权利法案,王 权受到 限

39、制,并通过 一系列法令的颁布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故 A 项错误。内阁制的基本确立在 1 7 2 1 年,故 C 项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还在实行,所以说遭到破坏错误,故 D 项错误。安妮女王直接解除辉格党人行政职务的做法违背了法律规定,说明君主立宪制尚未发展完善。故 B 项正确。第 1 7 页(共 2 8 页)故选:B。【点评】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1 7 世 纪 的 英 国 经 过 资 产 阶 级 革 命,到 1 6 8 8 年“光 荣 革 命”,标 志 着 资 产 阶级和新贵族统治在英国最终确立。1 6 8 9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 权利法

40、案,以明确的条文来约束国王的权力,后来,又通过了 王位继承法,对王权做了进 一 步 的 具 体 限 制,并 且 把 包 括国 王 继 承 权 和 任 命 法 官 等 重 大 问 题 的 权 力 都掌握在议会手里。通过这些法律文献,国家的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确 立 了 议 会 权 力 高 于 王 权,司 法权 独 立 于 王 权 的 原 则,从 而 奠 定 了 君 主 立 宪制的基础。(2)通过 1 9 世纪的议会改革,选举权不断扩大,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得到长足发展;随 着 责 任 内 阁 制 的 确 立,两党 制 的 发 展,英 国 现 代 意 义 上 的 君 主 立 宪 制日趋完善起来

41、。(3)英 国君主立 宪制的 特点是:以代议 制民主 为基础,以责任 内阁制 为核心;国王是国家元首,但统而不治;奉行议会至上和分权制衡的原则。1 1(4 分)成立时间 名称1 9 5 5 国际茶业委员会1 9 6 0 石油输出国组织1 9 6 2 可可生产者联盟1 9 7 0 天然橡胶生产者协会推动表中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 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B 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C 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D 经济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考点】E G: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菁 优 网 版 权 所 有【分析】本题考查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查世界经济区域集

42、团化以及第 1 8 页(共 2 8 页)出现的原因。【解答】由 表格 中 的“茶 叶”、“石 油”、“可 可”、“天 然橡 胶”等 可知 这 些国 家 都 是资 源 和 原 材 料 的 出 口 国,属 于 新兴 的 发 展 中 国 家,所 以 这 些 国 际 组 织 的 出 现主要是新兴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的行为。故选 B。A 项的主题是发达国家,材料反映的是发展中国家,故 A 项排除。材料只是反映国际组织出现,不能说明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经济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故 C D 两项排除。故选:B。【点评】经济区域集团化形成的原因:第一,世界经济的多极化。战后日本、西欧的兴起,

43、使以美国为主的世界经济格局 向 美 国、西 欧 和 日 本 三 极 相 互抗 争 的 局 面 转 变。在 缺 乏 全 球 性 的 贸 易、金融 协 调 机 制 的 形 势 下,为 了 求 得局 部 性 的 商 品、资 本、劳 务 的 有 序 转 移 和 流动,以 建 立 有 利 于 经 济 发 展 的 相对 稳 定 的 国 际 环 境,各 种 双 边 的、多 边 的、地区性的经济合作形式就应运而生,产生了符合地区特点的区域性经济集团。第二,世界局势日趋缓和。国际斗争的重点逐渐转向了经济和科技领域,各个地区 的 经 济 大 国 为 了 加 强 实 力、提高 自 己 在 国 际 经 济 竞 争 中

44、 的 地 位,都 不 失 时机地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第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各地区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打破国界限制,消除内部的 分 歧 和 障 碍,加 速 生 产 要 素(如 商 品、资 本、劳 务 等)的 自 由 流 通,以 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1 2(4 分)1 9 4 7 年,美 国国务卿马 歇尔提出援助 欧洲复兴计 划,并督促 欧洲国家 方 面 首 先 拟 定 一 项 联 合 性 质 的计 划,要 求 该 计 划 即 使 不 能 得 到 所 有 欧 洲 国家 的 同 意,也 应 征 得 一 部 分 国 家的 同 意,马 歇 尔 计 划 体 现 出 来 的 美 国

45、对 欧 政策()A 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B 促成了欧洲平等伙伴关系C 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D 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考点】E 4:马歇尔计划菁 优 网 版 权 所 有第 1 9 页(共 2 8 页)【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马歇尔计划给欧洲带来的影响以及欧洲的一体化进程。【解答】A“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可知马歇尔计划实施有助于欧洲的联合,西欧部分国家 为促成煤炭和钢铁工业 一体化而成立的经济联合 体。1 9 5 0 年法国外 长舒 曼提出“欧洲 煤钢 联营计 划“(即“舒曼 计划”),建 议愿 将本国 经济中的煤钢部门管理权委托给某一独立机构的国家成立煤钢共同市场。此后,法、西 德、意、比、荷、卢

46、 等 6 个 西 欧 国 家开 始 在 此 计 划 基 础 上进 行 谈 判。1 9 5 1年 4 月 1 8 日上述 6 国在巴黎签订为期 5 0 年的 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它标志着欧洲煤钢联营正式成立。B 马歇尔计划并未促成欧洲平等伙伴关系。C 二战后西欧各国逐步走向联合,1 9 6 7 年,欧共体成立,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D 二战后德国分裂是美苏冷战的产物。故选:A。【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马歇尔计划给欧洲带来的影响以及欧洲一体化的进程的了解,难度不大。二、解答 题.1 3(2 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

47、 地 面 积 确 定 税 额,减 轻 了 下 层百 姓 负 担。农 业 上 普 遍 采 用 了 轮 作、复 种、多 熟 等 农 作 制。玉 米、甘 薯 等 耐寒、耐 旱、高 产 作 物 不 断 推 广,人 们 将 林 木覆 盖 的 山 地 和 草 原 广 为 开 垦,人 口 从 清 初 的 1.8 亿 增 加 到 鸦 片 战 争 前 夕 的 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与前”“田地责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入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材料二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 早谋移迁徙”。严

48、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休止的,食疗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第 2 0 页(共 2 8 页)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实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人口增加的快“;至于 工 业 化 一 途,因 需 要 大 量 投 资,短 期 内 难 以 高 程,因 此 很 多 人 认 为,解 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2)根 据材料二 并结合 所学知 识,概括 近代学 者缓解人 口压力 等等主 张,并加以简要评价。【考点】2 P: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2 V: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特点菁 优 网 版

49、 权 所 有【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经济,考查清代人口增长的原因、影响以及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和措施。【解答】(1)本题 考查 了清 代人 口增 长的 相关 内容。由“社 会总 体稳 定,清政 府取 消 了 人 头 税,根 据 耕 地 面 积 确定 税 额,减 轻 了 下 层 百 姓 负 担。农 业 上 普 遍采 用 了 轮 作、复 种、多 熟 等 农 作制。玉 米、甘 薯 等 耐 寒、耐 旱、高 产 作 物 不断推广”可知清代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有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由“一些地区 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与前 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

50、凸显,农业人均收入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可知清朝人口增加主要造成了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等问题。(2)本 题 考 查 了 学 生 对 缓 解 人 口 压 力 措 施 的 认 识 和 理 解。由“康 有 为 认 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 早谋移迁徙 严复 则 认 为 兴 办 现 代 实 业 较 垦 荒 辟 田 有 效 得 多”可 知 康 有 为 主 张 向 人 口 较 少 地区 迁 移,严 复 则 主 张 兴 办 实 业;由“解 决 人 口 问 题 的 治 本 方 法 是 迟 婚 与 节 育”可 知 还 有 人 主 张 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升学试题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