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15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15篇 本节课是第23页例3用除法解决问题一课的主要教学是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根据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通过供应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究性的学习图片,感知生活与数学的严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进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力量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把握解答简洁的除法应用题的思索方法,即依据除法的两种意义来解决简洁的除法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我觉得在这几个方面做得比拟可以: 1、这节课中我充分利用教材,从教
2、材动身却又不局限于教材,最大程度地发挥教材的教学作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一步步理解、解决问题:第一步,由观看题目使学生发觉问题;其次步,让学生从中找出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第三步,让学生用除法独立解决“每个纸盒放几只?”“要用几个纸盒?”这两个问题;第四步,回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比拟两题之间的关系,发觉一样点与不同点,进而使学生明确多留心身边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 2、注意学生的说。在课堂中,呈现了不同的说的方式,个别说、跟着同学一起说,全班齐说,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通过说呈现思维过程,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说的过程中理解“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
3、根据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把握解决方法。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进展了学生的表达力量、自主力量以及对不同观点的端详力量。 但也有很多缺乏之处:如在比拟两题的异同时,应对学生的答复处理不够敏捷。在让学生找出两道题之间的不同后,我遗忘了通过小结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两种意义,这里难点不够突出。还有有的学生说出了意义不同,我没有准时进展深入提问,错过了一个让学生体会的时机。 总之,做为教师,不仅要好好讨论教材和教参来帮助教学,还要多和教师沟通如何教学,多听课、上课,多争论,在实践中积存阅历,让自己一点一点进步!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2 一、教材的处理 根据教材安排,用
4、分数乘法解决数学问题是在其次单元,用分数除法解决数学问题是在第三单元。假如分开来进展教学,学生由于受定式影响,学分数乘法应用题时,都用乘法;学分数除法时又都用除法,看似把握很好,一旦混合一局部理解力量较差的学生就会混淆,看来还没有把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类题的分析方法。因此,我们就把两类应用题放在一节课进展比照教学。 二、运用了体验式教学模式。 启动体验阶段。我通过提出“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数学?”来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性,从而调动学生学好本课学问的积极性。 体亲历时阶段。首先是自主体验,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索,列式计算;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方
5、法;接着是小组体验,通过小组争论,逐步形成共识;最终是班级沟通,呈现学生的不同解题策略,共享他人的成果。 总结内化阶段。引导学生比拟两道例题,找出两道例题的异同,感悟到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应用提升阶段。这个环节分成2步,(1)根本练习,通过比拟,进一步稳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 (2)拓展练习,通过让学生解决较难的此类问题,进一步培育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三、关注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导 这节课,我不仅关怀学生是否会解答问题,更关注解决问题是采纳了什么方法。首先通过让学生独立做、小组争论、全班沟通等方法得出解决这类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先划出题中的关键句、圈出单位“1”,再写出关系式,然
6、后代入数据,最终列式解答。 四、缺乏之处 在练习时,大局部学生能用所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但仍有个别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对这少局部学生,教师既要确定他们的方法是正确的,但要引导他们最好采纳所学的一般方法, 这样便于学习“稍难的分数、百分数的解决问题”。 总之,数学教学注意的是培育学生的规律思维。所以不管在什么类型的应用题教学中,分析数量关系应当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我们应当潜移默化的给学生渗透一些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力量。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3 用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是在小数除法计算教学之后的应用问题类型课。纵观教材,以连除问题为切入口绽开编排,意图是让学生在众多纷乱的实际问题
7、中,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收集、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并选择适宜的解决策略,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基于这样的理解,我在设计本堂课时,选择自学为主的教学策略。 1、凸显自学为主、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 培育学生的自学力量,要有详细的要求引导学生进展自学,让学生依据要求,先学能自学的内容,引发学生的思索,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展课堂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 2、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学习为线索,鼓舞学生形成一些根本的策略。 解决问题活动的价值不只是获得详细问题的解,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的进展。其中重要的一点在于使学生学习一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策略,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并在
8、此根底上形成自己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堂上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由于条件较多,分析起来的中间问题较多,且例题、做一做及课后练习的数量关系各不一样,只有学生在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后才能列式解答,所以教师还要尤其关注学困生,加强个别辅导。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4 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这局部学问学生第一次接触,对于学生来说,是比拟难的,存在肯定的难度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需先解决一个中间问题,而对于要先解决的这个中间问题,许多学生根本不清晰自己要先知道什么?在备课过程中我把分析、解决问题定为此节课的难点。在上这节课内容的时候,先给学生一个铺垫,提示他们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你觉得你还要知道什么数
9、据信息?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去想我还想知道什么条件才能解决问题,帮忙学生把握解决这样的问题的步骤 在教学探究新知(例4的教学)的局部,我让学生思索:怎样帮忙朋友解决买辆小汽车需要多少钱?这个问题,你觉得还要知道什么条件才能算出来呢?从而帮忙学生去思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还得知道什么,使学生理清解决这个问题的步骤在主题图呈现的挨次上,我考虑了许多种呈现方式,先出示整副图;还是先出示问题,再出示条件。最终我打算先出示问题,先让学生思索现在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抛出问题,引发学生思维冲突。然后我再补充出示条件。问学生现在你们能帮他解决了吗?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之后让学生思索和以前的题目有什么区分(需要两步
10、来计算),为什么?由于其中一个信息没有直接告知我们,需要我们自己列算式去计算但在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没有提出要整体观看整幅图所给出的条件的要求,从而使得学生在经受联系整幅图、理解题意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审题。 在教学做一做及练习的时候让学生说了说,要解决题目提出的这个问题需要先解决哪个问题,然后再动笔计算,建构学生解决这样的问题的方法。由于做一做的类型和例题的类型有些不大一样,导致学生在刚学了新知转到做一做的变题练习时,有些措手不及,假如我能够在上了例题之后,先将书后的第一题(和例题题型全都)给孩子练习,效果应当会更好!尤其对一些后进生,才不至于产生混乱。在整个练习中,由于我在备这节课时把
11、重点摆在让学生会分析题目上,无视了对学生审题力量的培育,整堂课都没有让学生自己审题,都始终扶着学生做。这点导致了学生在自己做练习时也无视审题,找不到题目中的已给出的条件。所以他们自己做题时就无从下手。可见仔细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应当要给孩子宁静的思索时间和分析问题的时间。在指导学生练习时,应当注意培育学生整体看图、读图的审题习惯,独立思索、自主分析数量关系的习惯。 这节课讲下来,我认为值得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加思索以及需要改良的的问题: 1、教学中应当如何把握扶、放的度 。对于学生,我总是不放心让他们自己独立解决问题,习惯把题目中的难点告知他们,引起他们的留意,避开出错。但这样一来,学生就失去
12、了独立思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从学问力量角度,学生没有真正的熬炼自己的解题力量。从学生内在需求的角度,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点,他们需要在学习中通过被确定来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念,感受数学的欢乐,从而喜爱学数学,成为学习的仆人。而这堂课没有使他们建立起自己独立解出题目的信念,学生没有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欢乐。 2、课堂中应当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注意呈现学生的错例分析,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会这样做,理由是什么?让学生通过思索、争论、沟通等形式,找出错误缘由,以及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供应选择的空间,引发主体探究意识,培育学生发觉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仆人。 在我这几个月的
13、教学生活中深深地体验到作一名好教师太不简单了,我需要学习和改良的地方还有许多,但我有信念、不畏惧,每天、每节课都要超越自己,追求完善。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5 首先特别感谢周教师到我们学校指导教学。下面我针对所执教的“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P31例4)”进展反思。 1、联系现实,创设情境,注意融合依据例4情境图,给学生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进入“商店”。“购物”这一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之一,融合了丰富的数学学问。由于学生在开放的空间、开放的群体合作中沟通、整理信息,不仅能提出更多的问题,解决更多的问题,而且还增加了学生合作沟通的意识与力量。后面通过摆花盆,不仅设计出叻中与众不同的摆法,而
14、且还能自己提出问题,感受事物的规律性。在积极思索、主动与同伴合作、积极参加他人沟通中,捉住学生弄清晰解决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步骤。 2、敬重学生的思维方式,表达方法的多样化敬重学生的主观意愿,在探究摆花盆这一环节中,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展摆放。让学生沟通自己的分法和结果,使学生在动脑思索、动手操作、动口沟通中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方法的多样化。在我的课堂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真实的盼望周教师能走进我的课堂,帮忙我。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6 这节课主要是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根据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15、通过供应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究性的学习活动,感知生活与数学的严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进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力量和创新意识。新教材着重加了画图理解这一环节,加深对除法两种含义的理解。 学生根本能把握这两种类型的题是用除法计算,但在表达方面还是比拟弱。所以我在让学生依据解决问题的三步曲来进展答复。让学生依据所画的图进展比拟,突出两个问题的构造特征,明确条件和问题,直观感知数量关系。引导学生结合图,动作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思索过程,将对数量关系的分析与平均分联系起来,说明选择除法的道理。通过比拟异同,熟悉到平均分虽然不太,但都是平均分,都用除法解答,在比拟中突出除法含义的本质。在课堂上我先让学
16、生个别说,让表达力量较好的学生带动,然后同桌说,但发觉在说的过程中有局部学生比拟懒散,没有仔细说,对于中下生来讲说的环节还是挺困难的。以后可能在表达的环节要实行鼓舞的方法,让好生带动差生,加深除法含义的理解。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7 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初步培育学生在详细的生活情境中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力量。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观看、探究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受从生活数学到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感受学问的现实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解决详细问题,培育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喜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结合商和余数在实际情境中的含义正确写出
17、相应的单位名称。. 教学难点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预备 教师: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教师:同学们,国庆节到了,学校为庆贺祖国的生日,要进展迎国庆歌咏竞赛,要在校园里拉上彩旗,彩旗是按1面黄旗,2面绿旗3面红旗的挨次组成的。 出示课件:猜一猜,第13面是什么颜色的?第35面呢?第98面呢? 教师:同学们真厉害,猜得特别精确,其实这就是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咱们运用有余数的除法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就是“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二、尝试问题,自主学习。 (1)显例如4的主题图,让
18、学生观看。 教师:在同学们的体育活动当中也会消失有余数的除法的实际问题,大家请看! 提问: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你能依据图中的有效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生1:有32个同学生2:教师要求每6人一组 生3:可以分几组,还多几人? (课件同步消失:可以分几组,还多几人?) 师:你能帮教师解决这个数学问题吗?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开头吧。 (2)自主学习,尝试解决问题。 教师:小帮手们动作可真快!请两位小帮手给大伙儿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师:哪位同学给大家说说自己的算法? 教师依据学生的口述板书, 假如有的学生没有写出单位,这时提问: 师:这里的商5表示什么意思呢?余数2呢?那单位各是什
19、么呢?(依据商和余数的单位提问: 教师:你们知道这里的商5表示什么意思吗?余数2呢? 生:商表示可以分5组,余数表示还多2人。 (3)出示练习十三的第2题。 师:下面这道有关跳强绳的问题怎么解决呢?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198=11(米)112=5(根)1(米) 答:可以做5根短跳绳,还剩1米。 三、探究合作,解决问题。 2、做56页第3题。画线段图分析,说一说。 四、本课小结:请同学们谈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五、练习作业。 1、教材P56第2、3题。 2、把你学到的学问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例4、326=5(组)2(人) 5 632 30 2 答:可以分成5组,还多2
20、人。 教学反思: 本节课目标详细,可操作性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的设计是以创设开放性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问,并运用所学的学问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数学是为生活效劳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8 教学时,我实行“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教学、实物操作、合作沟通等教学手段,创设肯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经受将一个详细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教学过程时,在学生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中,经受运用除法含义确定算法的过程。实行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初步懂得应如何思索问题,如何用数学方法来处理有关的信息,合理地
21、解决问题。一节课下来,多数学生能汲取本节课的内容,但仍存在以下几点缺乏: 1、课堂上教师过多的牵制学生,没能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自己理解自己去说倍数间的关系。 2、本节课练习形式过于单一,学生学到后边的时候有些枯燥,应当设计多些形式的练习,如,选择、填空、推断等。课前预备的练习纸在课堂上也没能利用上,导致学生动手写的比拟少。 3、学生主动建构新知。学问不仅仅是教会的,而更应当由学生自己学会的。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树立“以学生主动进展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本课为学生供应了自主探究、主动猎取新学问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让学生通过摆、看、想、说、算等实践活动,感知新知和旧知的内在联系,在此根底上理解“求
22、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教师穿针引线,适时点拨,帮忙学生完成新知的主动建构。 4、应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情境化。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的很重要一局部,就是要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9 本节课的内容选取学生熟识的素材开展教学,这样就保证了全部学生都具有参加学习的阅历和根底,在教学素材的组合上,既充分考虑了学问之间的内在规律,联系呈现方式,图文并茂,形式多样。“例5”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学问解决生活中的简洁问题,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同时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余数意义的理解,稳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这课也是后继学习
23、其他解决问题的根底。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熟悉“进一法”和“去尾法”,并初步能依据详细状况合理使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课前学生通过预习已经对所学的内容有所了解,课堂上,重点帮忙学生理解“最多坐4人”“至少”的含义,然后同学学生看、想、画、说、算等实践活动,帮忙学生理解余数在这时候就需要“进1”。为了让学生理解余数除法的另外一种状况,设计了“买面包”的场景。“有10元钱,买3元一个的面包,最多能买几个?”103=3(个)1(元)还余下1元呢,应当再加上1个面包吗?剩下的1元不够再买一个面包,所以用“去尾法”最多只能买3个面包。在学生初步学习完“进一法”和“去尾法”之后
24、,引导学生把两种方法进展比照,让学生透彻理解两种方法的联系和区分。 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在探究学问的过程中,拓展学问,熬炼思维。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10 本课教学充分利用教材供应的信息,注意了从学生的生活阅历动身,亲密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营造了愉悦的学习环境,学生学习热忱高,充分表达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活动化和情感化。本课教学思路比拟清楚、流畅。在教学中有以下几点做得比拟好: 1、在教学中注意转变教师角色,把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提高学习力量放在教学首位,以学生进展为中心,引导学生发觉、探究、解决问题。教师成为学生进展的促进者,引导者与合。同时在教学中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采纳动手
25、操作,主动探究,合作沟通的学习方式,培育学生动口动脑的力量和合作精神。 2、在教学中教师“讲”的少,学生“说”的和“做”的较多。我们知道真正的数学学习不仅是对于外部所授予的学问简洁承受,而是主体的主动建构。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独立思索,鼓舞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制造性地解决问题,让学生把思索过程、结果说出来,这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思维力量,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11 本节课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从前的学问阅历,在娴熟利用乘法口诀求商,学习了表内除法(一)中的解决问题等学问,教学本节课相对简洁,学生较易理解。 首先,明确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分为温故互查、探求新知、稳固练习、拓展练习、课堂总结几
26、大局部。其次,教学的重难点应当放在区分两类问题上(包含和平均分),并且能运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再次,设计习题时留意层次性,有梯度进展训练。最终,要强调孩子的学习习惯等细节问题。 在组织教学时,围绕购物的事情,创设一个现实的生活情境,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同现实生活严密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奇怪心和求知欲望,体验到生活是数学的源泉,了解了数学的价值,增加了应用数学的意识。同时为学生供应了自主探究、主动猎取新学问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让学生通过看、想、说、算等实践活动,感知新知和旧知的内在联系;从而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培育发觉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但是,这节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的缺乏,
27、还有以下几点没有到达预期目标: 1、总结局部,教师在最终总结时过于广泛,重点不够突出,应当重点强调本课有关表内除法解决问题分为两种类型(包含和平均分),使学生明确本课重难点。 2、教师语言,在本节课中教师的语言还是不够精炼,各个环节的过渡语用得不是很好。 3、小组合作学习有待提高。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12 本节课存在如下问题: 1、在学生展现自己的方法时,应注意摆的过程,如在摆学具的方法时:第一题应强调有15只蚕宝宝,先摆3个盒子,由于是分成3份,求每个盒子里是多少;而其次道题应强调有15只蚕宝宝,先取出5个放到一个盒子里(立刻追问:为什么要拿出5只蚕宝宝。生:由于每个盒子里放5只),求要
28、用几个盒子。 2、应在学生展现完自己的方法后,放下全部的学具,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一下题的意思,以加深学生对题意的理解。 3、应对学生“放手”!如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处理,应放手让学生自己试着解决,在学生汇报自己的解题过程时,若消失问题教师再加以引导,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他们,关键处纠错,更能引起他们的留意。 4、在比拟两题的异同时,应对学生的答复敏捷处理。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13 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了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懂得余数的意义,知道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后进展教学的。这节课主要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洁实际问题,加深对除法应用题的熟悉。感受
29、数学就在生活中。在教学中我尽量让学生在生动详细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如“跳绳”、“买书”等,这些素材的运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真实的情境也表达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就在生活中。同时我也发觉了自己在本节课教学中华存在的一些问题。 1、审题不够细致 这节课是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也就是有余数的除法的应用题教学,而应用题教学的第一步就是:审题。审题的过程就是让学生把主题图中的信息抽象成文字信息。再通过充分的读和思索,弄清晰已知条件和问题。在教学时,我只让学生观看主题图,然后就找数学信息和问题,并分析题意,没有给学生充分的读题和思索的时间,这样那些中差生很难理解题意。
30、以后应当留意培育学生审题的习惯,让学生屡次默读并思索,然后再分析题意。 2、析题的方法单一 在教学例题时,我先出示了主题图,并没有出示问题,我是想让学生依据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一个除法问题。这样假如学生能提出问题,他也就明白为什么用除法解答了,同时还可以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完成做一做和练习时,我也是让学生从数学信息入手去思索怎样解决问题,而忽视了应用题也可以从问题入手,反过来再去找能解决这个问题的条件。 3、注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 教学活动中,教师让学生主动从情境中收集数学信息,自主地依据数学信息确定不同的解决策略,既有学生的独立思索,又有学生的合作沟通,相得益彰,朴实而扎实。 用除法解决问题
31、教学反思14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或“把一个数每几个一份,看能分成几份”,这节课是整册教材的重点,也是本册教材的难点,目的是帮忙学生熟悉除法的意义,在理解除法意义的根底上,解决实际问题。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如下: 胜利的地方:首先对教材的充分理解与把握。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更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对教材有深刻的理解,理解编者的意图,充分挖掘教材所供应的有用性,要求教师恰如其分的把握教材,选择教材,利用教材,最大限度的发挥教材的教学作用。所以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发觉问题,从中找出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再让学生独立解决每组有几人?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效果良好。 其次:
32、本节课在教学时,注意学习方法的优化,让学生说,并呈现出不同的说的方式,比方:个别说、小组争论说、和同学一起说等,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说呈现思维过程,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说的过程中理解“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每几个一份,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把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进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力量、自主力量以及对不同观点的端详力量。 缺乏的地方及对策:由于学生年龄小,对应用题的理解力量有限,有些学生遇到问题感到无从入手,这需要给学生肯定的时间,渐渐消化汲取。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15 乘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是二年级下学期的重点也是
33、一个难点,所以学生学习起来比拟困难,在本册的其次单元和第四单元都涉及到了这方面的内容,我认为解决这一类型的应用题,首先要让学生通过仔细读题后明白里面告了一些什么条件,紧接着学生依据已有的信息和问题理清所告条件之间的关系,这一步做好学生解决起来就简单多了,然后学生确定第一步先计算什么,这时必需让学生说清晰第一步求的是什么,只有这样在写单位的时候就不会出错了,最终其次步就解决了人家的问题了。这些对于我大人来说看起来很简单,可是对于一个二年级的学生就不是那么简洁了,下面就是我在教了这局部内容后消失的一些问题: 一、学生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仔细的审题,所以往往导致解题错误,针对这一状况我就利用课
34、堂的时间,放慢讲解的速度,每道题都要求学生读两次,再找到相关的问题,依据问题想想需要那些信息,看看人家告了些什么条件,还缺什么条件,缺来的那个条件就是自己要求的第一步,这样一段时间下来学生有所改观,对于一些极个别的学生做到稍稍一惩处就做得很好,所以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教师要把握好尺寸,才能更好的驾驭学生。 二、其次学生存在的问题就是第一步算出来不明白写什么单位,比方王教师买7元一枝的钢笔花了63元,那么买5枝要花多少钱?学生知道第一步是637=9(枝),而一局部学生却只看问题里的单位所以常常写成了“元”,针对这一问题我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第一步所求的问题,这样学生就明白什么单位了,就如上例学生只要说出第一步是求:每支钢笔需要多少钱?就知道应当写“元”了。 三、最终就是大局部只能列分步算式,在列综合算式的时候就不是那么得心应手了,尤其是有了()的就往往丢了(),比方妈妈用100元买一件46元的上衣,和一条29元的裤子,应找回多少?学生分步是45+29=74元,100-74=26元,在写综合算式时就写成了100-45+29=26元,这是他忘了应当先算加法要加()了,不过这对于二年级的学生不必做硬性要求,所以我只是随时提示学生应留意,或者就用分步。 总之这局部的内容很广泛,但只要让学生把握了其中的道理,举一反三就简单多了,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