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教学设计[001].docx

上传人:碎****木 文档编号:94259599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居秋暝》教学设计[00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居秋暝》教学设计[00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居秋暝》教学设计[0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居秋暝》教学设计[001].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山居秋暝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观赏并领悟近体诗的艺术特点。 2、品尝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的思想感情。 2、难点:对诗人思想感情的熟悉。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课前引入、复习诗歌的学问 1.近体诗 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也称今诗。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 其句数、字数、平仄、对仗、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主要有律诗和绝句。 2.律诗 诗句字数整齐。分为五言和七言(简称五律、七律)。 规定诗句数量。一般每首八句(十句以上者称为排律或长律)。 中间两联必需对仗。每两句成一联,八句律诗,计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末联)。其

2、中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需是对偶句。又,每联中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有严格的声律要求。其次、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韵,一韵究竟。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3.绝句 每首定格为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偶有六 言绝句。韵律与律诗相 同,只是不肯定对仗。 二、课文分析具体过程: 1、简明白解诗人 王维(701761),字摩 诘,蒲 州(今山西永济)人。开元九年(721) 进士。累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晚年闲居蓝田辋川。诗与孟浩然齐名,称 为“王孟”。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

3、绘,宣扬隐士生活;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苏轼曾赞:“味摩诘诗,诗 中有 画,画 中有诗。” 著 有王右丞集。 2、总体把握诗歌的情景 第一幅“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初秋的黄昏,山雨初霁,万物一新,树木繁茂, 空气清爽,高山安静,宛如世外桃源。 其次幅“明月松间照”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色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 第三幅“清泉石上流”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芒映之下,宛如一条雪白的绸布闪闪发光、随风漂浮,这是多么幽美的意境啊! 第四幅“竹喧归浣女”。竹林里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那是一群勤劳淳朴的山村姑娘刚洗完衣服,披着月光笑盈盈地归来了

4、,或许她们正为什么快乐的事儿在竹林里玩耍追赶着,笑闹声传出翠竹林外。 第五幅“莲动下渔舟”密密的荷叶纷纷倒向两旁,莲花摇动,水波荡漾,原来是顺流而下的渔舟正轻快地穿过荷花丛,弄乱的荷塘月色,划破了大山的安静。 画面总合: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清光,石上清泉的声音,浣衣村女的笑声,渔舟穿过荷丛的动态,和谐完善地融合在一起,有声有色,有景有人,有静有动,构成了清爽秀丽的乡村生活图景。 3、把握诗歌的意境 何谓“意境”?这里的“意”,是的主观感受(情);“境”是指客观世界(景),两者融为一体便成为意境。因此,意境是诗人借助于多种艺术手法而制造出来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物我同感的一种美妙的艺术境地

5、,是诗情和画意的完善统一。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便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的山水诗有个很突出的特点,用喧闹的字面不是写出喧闹的境地而是写出幽静的境地。即是“寓静于动”或“动中显静”。同样是水飞、云起、鸟啼、花发,在别的诗人笔下,或许只能是喧闹的铺排,而在王维的笔下却恰好就是幽静的意趣。 你看: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跳波自相渐,白鹭惊复下。(栾家濑)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这一类小诗,画面上布满了动态,有些还是非常喧闹,然

6、而意境还是特别幽静的。这些在纸上看来又吵又闹的家伙,完全没有破坏所企图制造的意境,反而是构成这意境的主力。你能说不是有点惊奇吗? 这首山居秋暝,通过对于秋色的描写,说明山中仍旧是一片漂亮和平的舒适,从而作出人们可以连续在山中隐居的结论。开头两句,简单明白,不用多说。这里要着重谈的是中间那四句。 中间四句,全力描写秋天的晚景,亦即题中点出的“秋暝”。写秋,前人很简单写出一片哀颓萧杀: 庭风吹故叶,阶露净寒莎。(雍陶) 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僧无可) 花酣莲报谢,叶在柳呈疏。(司空曙) 可是王维在这里却把“空山”的秋暝写的如此喧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上一句是所见,下一句是所闻。“竹喧

7、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上一句是所闻,下一句是所见。错落地把当时的风光、人物勾画得如此幽美,如此绚丽。看起来,这里洋溢着一片喧闹;可是,这些明月、清泉、浣女、渔舟的.喧闹,和所要表现的幽静基调并不抵触,反而是相反相成地严密地结合在一起。正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写出事物的动态不是为了破坏这个幽静的境地,而是为了衬托它。人们从这些吵闹的景物中,很自然地体会出一种和平舒适,体会出舒适中的一片活泼生气,因而它给人的感觉,就不是枯寂阴森,荒芜可怕。它和那些写幽静就必定是孤独凄清的寒瘦诗人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 被称为“四灵“之一的南宋诗人翁卷(字灵舒),他在雁荡山时,曾写出他的观

8、感: “背日山梅瘦,随潮海鸭寒。平途迷望阔,峻岭疾行难。” “岚蒸空寺坏,雪压小庵清。果落群猴拾,林昏独虎行。” 他使用瘦、寒、迷、难、空、昏、坏、独等类字样,才显得幽静,因而他不能不堕入了枯寂的一途。很多山水诗人也打不破这个圈子,把幽静通向冰冷,甚至通向死寂。然而,幽静并不等于枯寂冰冷(假设不是有意描写枯寂死寂的话),只有知道幽静与喧闹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相反相成的关系,才不难理解王维的优秀山水诗何以与众不同。 在诗的结末里,诗人用“随便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来点明自己情愿留在山中的意思。翻成现代汉语就是说,春夏两季的很多花花草草,如今都已经衰谢了。由他去吧(所谓“随便”)!山中的隐士(所谓“王孙”,是泛指,也包括在内)完全能够观赏这些迷人的秋景,用不着楚山去的。收束了全诗,并点出作诗的用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