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度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度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民营经济已占X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是稳增长、增财 税、保就业、强活力的重要支撑。民营经济好则X经济好, 民营经济强则X经济强。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 我市民营经济发展中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新挑战,亟需摸 清情况、认真应对。为此,根据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要求, 我局会同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和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 组成联合调研组,采取实地走访、问卷调查、查阅资料、召 开座谈会等方式,对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 研,先后召开13次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1200余份,广泛 听取意见建议、查阅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研讨, 形成了调研报告。一、x
2、民营经济发展现状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学习习 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 中、省相关部署要求,始终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作为推动x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 服务水平,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民营经济总体呈现逆势增长、 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xx年,全市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 1033. 46亿元,同比增长8. 83%,高于GDP增速4. 53个百分 点,占GDP的 54.24肌占比排名连续两年保持全省前三;民 营经济上缴税收、吸纳就业、企业主体户数占比,分别达到 全市税收的35. 71%、吸纳就业的86. 5%、企业户数的90. 58%, 在稳定增长、促进创
3、新、增加就业、改兽民生等方面发挥了 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的审批流程。三是用好引领“风 向标”。健全各级党委、政府负责同志定点联系民营企业等 制度,切实增强服务经济、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意识,让民 营企业少跑路、多办事、办成事、办好事,最大限度的发挥 政府的引导作用,激发民营企业的发展活力;组织企业家对 政府部门工作进行评议,推动领导干部更好地为企业服务。第六,始终保持与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紧密联系。一 是加大事前调研。在制定涉企政策前,深入细致做好调研工 作,摸清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增强政策的 科学性、精准性和实操性,着力解决政策“宽而不细、普而 不专” “接天线多、接地气少”
4、 “停电” “打折”等突出问题。 二是完善参政机制。建立完善民营企业家参与涉企重大决 策、重大政策制定机制,邀请民营企业家列席政府重大会议, 充分听取企业家对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意见建 议,确保惠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和通达性。三是加强沟 通交流。建立完善政企“早餐会”、民营企业座谈会、助企 纾困恳谈会制度和“1226”亲商助企工作机制,定期举办“企 业家+科学家+金融家+N”沙龙等活动,动态了解掌握民营企 业所思所需所盼。第七、切实加大组织领导与调度考核。建议将“市促进 非公经济(中小企业)工作领导小组”调整为“市促进民营 经济(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市 委统战
5、部部长和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根据需要调整 充实成员部门和单位,统筹推进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促进工 作。把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纳入县区、部门年度目 标责任考核内容,建立完善民营经济统计监测、考核指标体 系,定期发布相关数据,定期调度工作推进情况,定期研究 解决民营经济发展问题,发挥监测、调度和考核指挥棒作用, 坚定不移推动和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作用。(一)市场主体快速扩张。截止XX年末,全市登记注 册的各类民营市场主体数量已达35.23万户,同比增长 26. 24%,总量占全省的6. 7%,仅次于xx市,其中民营企业 5. 18万户,同比增长10.07%,分别比“十二五”末分别
6、增 长了 2. 6倍、1.8倍。从市场信心看,有77. 45%的民营市场 主体对疫情后市场恢复比较有信心或非常有信心;从各县区 情况看,勉县、汉台区、城固县、南郑区、西乡县民营经济 活跃度较高,新增市场主体占全市89. 98%。(二)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市、县区均成立了促进非公 经济(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机构和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先后出台了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等政 策文件,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用于扶持民营市场主体 高质量发展的财政奖补资金占比超过80%,民营经济发展环 境持续改善。xx年度全省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第三方评估结 果,我市综合得分排全省第四;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5.
7、5%, 高于全省平均增速6.1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 投资的比重达61. 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居全 省第二。(三)创新能力持续提升。xx年,我市社会研发投入强 度、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分别位居全省地市第二、 第一,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48家、同比增长65%,通 过国网备案高新技术企业100家、同比增长85%;依托民营 企业建立的专家、院士工作站86个,企业技术中心H个, 分别占全市总数的72.88%、42. 31%o全市民营企业拥有“中 国驰名商标xx好商标”分别为4件、10件,占全市的66. 67% 和76. 92%;培育认定省级民营转型升级示范企业38户
8、,占 全省总数的16. 67%,位全省第二位。西玛机床五轴数控工具 磨床、智海精密四通阀专用拉刀、秦航机电骨组织手术动力 系统等产品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四)融通格局基本成型。坚持“龙头带配套” “国有 带民营”发展思路,在全市主导产业中初步形成了万利航空、 德容航空、君毅航空、大秦机械等零部件加工为代表的航空 配套产业集群;以万目仪电、精测电器、锐杰电子、智海精 密、秦航机电等传感器、元器件、工量具为代表的精密制造 产业集群;以汉钢集团、汉邦钢结构、华晟永利、桂资丹、 格伯莱彻等金属冶炼及制品、新型建材、资源综合利用、新 型材料等为代表的现代材料产业集群;以汉王、汉江药业、 东裕茶业、双
9、亚粮油等中成药、原料药和食品加工为代表的 高品质食药产业集群。龙头带动、多元支撑、多点发力、协 同配套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格局基本成型。x经开区、航 空智慧新城被评为省级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特色载体。(五)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引 领推动下,民营经济产业结构逐渐由传统的种植业、机械加 工业、商贸流通业,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 兴产业等领域不断拓展和延伸。xx年,民营经济在全市一、 二、三产业增加值中的占比分别达到28.6%、64.0三53.5%。 与xx年相比,一产降低4个百分点,二产提升5. 6个百分 点,一产占比持续缩减,二产占比稳步提升,新增市场主体 中属于新
10、技术新模式新产业的比例达到60%o二、x民营经济面临的制约因素与问题短板(一)企业 占比偏小,有高原无高峰。截止xx年底,全市民营市场主 体中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占比达到85. 3%,民营企 业占比仅为14. 70%,新增企业增速低于新增个体工商户增速 20. 95个百分点;每万人拥有民营企业仅168户,比全省平 均水平少170户。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户数占到 94. 32%,总产值却只有47. 53%;规模前5位的民营企业总产 值仅占规上工业的9. 73%,而前5位的国有企业总产值则占 到28. 88%,超过全部规上民营企业总产值的60%。全市民营 企业中尚无全省百强企业和50
11、强民营企业,规模最大的民 营企业略刚公司年产值还未超过50亿元,缺少像东岭集团、 隆基绿能、比亚迪汽车那样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龙头大企 业。(二)产业结构偏传统,产品结构不优、层次不高。目 前,我市民营经济主要仍分布在传统农业、传统制造、传统 消费和传统服务领域,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总体占 比偏低,全市民营企业没有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企业,科技型民营企业占民营企业总数只有0.067%,民营高 技术产业产值不到10%,低于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平均水平约 10个百分点。除航空制造、绿色食药、精密制造等少数优势 行业外,大多数领域民营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有 竞争力的成台(套)设备
12、和终端产品少,企业利润主要来自 于产业微笑曲线的中间端即制造、组装环节,代表技术、专 利的研发端和品牌、服务的营销端贡献少。从调研的情况看, 62. 75%的民营企业上年度没有研发投入,68%没有产品或技 术专利。(三)家族式管理比较普遍,现代企业制度有待健全。 调查发现超过80%的民营企业仍沿袭“家族式”管理模式, 特别是传统行业比例更高,名义上是公司制企业,实际上内 部治理结构不透明不清晰不规范,尚未真正实行“产权清晰、 权职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发 展对老板个人能力依赖程度高,企业家老龄化现象比较普 遍,接班人断层问题突出。如,绿色食品行业,主要管理人 年龄在50
13、岁以上的占到67%,其中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接近 20%, 30岁以下的新生代企业家仅占2. 8%。(四)融资难、引才留人难、开拓创新难、准入与办事 难、政策兑现慢等问题依然突出。融资难方面,90%以上的 民营企业主要通过银行借贷、民间拆借等传统方式融资, 58. 63%的反映发展资金不足,48. 63%的认为融资机构和产品 单一,53. 73%的感到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抵押担保能 力弱,47. 25%的反映银企信息不对称,融资比较困难。xx年 末,全市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只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7. 87%,与 54. 24%的非公占比不相匹配,贷款占比明显偏低。引才留人 难方面,45. 29%的
14、民营市场主体反映用工比较短缺或非常短 缺,民营企业中等以上学历员工仅占25%,低于全市企业平 均水平,“高级人才难引进,技能人才留不住”较为普遍。 开拓创新难方面,63. 14%的民营企业不重视产品营销和宣传 推广,53. 14%的反映高层次创新人才缺乏,70. 98%的反映获 取市场信息难,39. 1%的感到民营企业产品和品牌市场竞争 力弱。准入与办事难方面,虽然有52. 1%的市场主体感到近 三年营商环境改善比较大或非常大,但“玻璃门、弹簧门、 旋转门”还未彻底打破,76. 5%的民营企业认为市场准入门 槛过高或大企业市场垄断冲击大,65. 3%的感到政府审批服 务或执法监管有待改善,46
15、. 8%认为需要加大企业合法权益 保护力度。政策兑现慢方面,超过50%的民营企业反映扶持 政策申报门槛高、审核资料多、受理时间长,53. 33%的反映 存在政策兑现不到位现象,58%的建议应建立统一的政策信 息查询系统和政策落实督查机制。三、进一步推动x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第一、 坚定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统一思想认识。习近平总书记 对民营经济发展高度重视、念兹在兹,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 批示,为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信心 和动力。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民营企业 家深刻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要 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
16、始终把民营企业 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始终做到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的 时候给予支持、遇到困惑的时候给予指导;要引导民营企业 坚定发展信心,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调整 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坚守主业、守住根基,稳住阵脚、 轻装上阵,专心致志自觉走高质量发展路子;要切实增强民 营企业家先富带后富、促进共同富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支 持民营企业在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第二,加强优质民营企业和优秀民营企业家培育培训。 一是健全优质民营市场主体梯度培育机制,分层分类建立培 育库,“一企一策”精准帮扶,支持个转企、小升规和专精 特新发展,鼓励民营企业加大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技术
17、改 造,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民营中小企业 和龙头型、头羊型民营企业。二是加大民营经济特色产业集 群培育力度,聚焦联农富民、制造强市、业态融合等方向, 以民营经济为主体,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不同所有制 企业聚集共生,培育打造一批“汉”字牌茶、油、米、菌、 果、药,X面皮、麻辣鸡、腊肉、核桃馍等地方性小吃,藤 编、羌绣等非遗手工艺,元器件配套、零部件加工、服装(饰) 加工等基础制造以及农(工)旅融合、夜间经济、社区工厂 等特色产业集群。三是强化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培训赋 能,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分类别对民营企业家 进行集中轮训和培训,聘请专业团队组织对优秀民营企业开
18、展管理、创新和营销等专业化诊断,切实提高企业现代管理 意识、创新水平和营销能力。第三、加大惠企政策快享直达力度。一是畅通服务平台。 全面拓展提升“陕企通(X)”平台综合服务功能,建成横向 跨部门、纵向跨层级的“一站式”民营企业服务和政策信息 发布及推送平台。完善中小企业运行监测系统,争取让全市 民营企业都能在系统注册。二是加大政策宣传。对近年来中、 省、市出台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以及由发改、财政、 商务、工信、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牵头研究出台的各类惠 企政策进行全面梳理,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规模 的企业,通过各类服务平台,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政策辅 导,提高政策通达率和知晓度。三是
19、细查严督。由市委(市 政府)督查办牵头,对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及“三 张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时限清单),逐项逐条进行 督办落实,对组织实施不力、不按要求推进工作、未按时限 完成任务的县区和部门进行通报和约谈。四是定期评估。探 索政策首问负责、跟踪问效和考核评估机制,定期开展促进 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执行效果第三方中介机构评估和暗访调 查,建立政策落实大数据评价系统,对政策执行不到位、综 合评估成绩后3名的县区进行约谈甚至间责,切实提高民营 企业政策获得感。第四,持续用力缓解民营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一是着力 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着眼扩大金融供给,加大x投融资 机构、平台及产品多元化进程
20、,引导鼓励金融机构针对高新 技术、“专精特新”企业和不同产业特点开发专属信贷产品, 持续强化银企精准对接,建立完善市场化投贷联动机制,完 善民营企业及其经营者信用修复机制,加大民营企业财务管 理培训和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信贷情况考核,多渠道促进和 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二是着力破解民营企业用工难 题。全面落实援企稳岗促就业政策,深入实施“天汉英才计 划”,用好“人才池”,持续开展“兴业在x 乐业在家乡” 招聘活动,深入实施“五个一批”就业拓岗工程,不断创新 组织方式,提升人才精准服务水平;坚持不为所有但求所用, 鼓励民营企业探索建立高层次技术人才工作站等柔性引才 模式,大力引进职业经理人和首席
21、财务官、质量官、技术官 等专业化高级管理人才;加大对民营企业“订单式”培训和 校企联合培养技能型人才扶持力度,建立特级技师、企业首 席技师制度。提升实际成效。三是着力降低民营企业生产经 营成本。定期开展工商业水、电、气、网、租等收费专项检 查,依法公布各类合法收费款项信息;优先保障高新技术领 域或就业带动作用强的民营经济建设项目用地、用能指标。第五,用实招下狠劲优化营商环境。一是持续深化“放 管服”改革。以实施营商环境突破年为契机,以民营企业需 求为导向,着力打造办事更高效的政务环境、市场更满意的 政策环境,做到有事必应、无事不扰。突出抓好“互联网+ 政务服务”,推进“最多跑一次”和对诚信企业实施“绿色 通道”“容缺受理”等便利措施,持续优化项目投资、市场 准入和人才引进环境,构建“亲、清”统一政商关系;全面 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 单制度,支持民间资本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以外的行业和领 域,着力打破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卷帘门”“旋 转门” “玻璃门”,提振民营企业投资发展信心。二是再造行 政审批流程。重点围绕解决互为前置、权责脱节和多头审批 等问题,建立健全审批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推行并联审批 方式,控制审批环节,实行标准化运作,重构“一站式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