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业务学习资料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业务学习资料全.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教师业务学习安排表周次学习内容地点主持人备注1新课程理念2解读2011版课程标准(语文)一一四个坚持4解读2011版课程标准(数学)一一变化之处6解读2011版课程标准英语)一一学科特点7教师备课应处理好三大关系8一堂好课的标准到底是什么会9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路径有哪些刘10写作教研论文的八个步骤11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五度议12构建互动的良好师生关系成13新体制 新课程 呼唤教学新管理(一)室14新体制 新课程 呼唤教学新管理(二)15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16一切教学必须始于学生已有生活经历吗17假设何认识教学过程既是预设的也是生成的18专家型教师成长的五大支柱业务学习时间:9.5
2、 业务学习内容:新课程理念一、“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应当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 根本信念“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的 根本信念。二、改革传统的封闭的旧课程观,树立开放的大课程观式是交流对话,沟通心灵。当今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是师生互动,旨在信息交流中相 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改革,首先突出师生关系这一侧面,这不仅因为在教学实践活动 中,师生关系是最 根本的关系,是我们教学的一个痼疾,也是解决教学改革问题的突破 口,正像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那样:“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
3、,绝 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这是教师和孩子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超成功首 先由师生关系来确定的。事实上,如果师生关系这一问题不首先解决,什么学生的主体 地位,什么教学过程的优化,什么有效的教学,什么促进学生的全面开展,都是一种奢谈。 所以在课堂上应努力构建互动的良好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的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 生之间的交往。这个交往是以促进学生的开展为目的,以课程为中介的社会性相互作用, 它是在同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精神层面上的进展的交往。交往意味着平等,可是,我国长 期以来形成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是课堂教学的领导者、控制
4、者、 是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且这种领导的权威性表现的还十分严重。不 管是课堂上,还是一对一的谈话中,教师往往拥有谈话的主动权,对学生的辩白严加训斥。 学生似乎只有听的权利。汪风雄认为,新课程必须改变这种现状,强调教师的地位由主导 地位转变为指导地位,师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师生共同开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自 觉转变教师的角色,教师应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变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 习的设计者,促进学生的开展。因此,我们的教学过程要由传统的教学让位于学生的互教互学,应当把说话的权利让 给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真正的立场和对事物 的分析和
5、看法,在彼此的交谈中,形成共识。教师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我觉的 是这样的,你觉的这样或者是“你想用什么方法解决等。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即使很 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观点也不轻易否认。而是耐心的解答,并注意自己的语速,语态, 尽量做到亲切、自然,直到学生满意为此。让每一位敢于发言的学生不带遗憾坐下。让乐 意发言的学生满意坐下,让胆小的学生能够发言。保护他们的创新火花。肯定他们的发言, 鼓励他们的发言。肯定他们的胆识和勇气。只要有学生主动、积极发言,教师只作简单的提示与引导,或者参其中,或者成为活 动中的首席。这样的课程才会有生机,才会有创新与发现,才能成为动态的开展过程。教 学成了师生的交流
6、合作,这种交流合作建设在教师的角色转变上,同时也对教师的开展起 着深远的影响。学习时间:11.28学习内容:新体制 新课程 呼唤教学新管理(一)教学管理是现代学校管理的耍重组成局部。小学教学、教研两个“五认真常规管理 方法,在建设良好教学秩序、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方面发挥了强有力的保障作用。 随着教育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新课标新理念的不断贯彻落实,一些原有的管理模式和方 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这就要求学校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必须发生相应的变革。 为此,在近两年来对教学管理的改革创新进展了一些大胆的探索与实践。一、更新教育观念,走出管理误区在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的同时,还
7、大刀阔斧地进展了教育内部的管 理体制改革,尤其是在实施农村联办完小、创办寄宿制学校、区校合一等方面的改革都取得 了显著的成效,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落实“新课标”提供了良好的办学条件。但是学 校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又出现了一些相对滞后的问题。为此,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业务主 管部门,根据新体制、新课标的要求,采取了一些既有创新性,又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 管理改革措施。1 .变重数量管理为重质量管理“量化管理曾一度在学校教学管理中发挥到了极致,尤其是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中, 更是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新课程下的学校管理,也在呼唤“有质、优质的管理。其主要做 法是:变重备课改作量的检查为重课堂教学
8、过程的检查和教学质量的抽查,要求学校天天安 排行政人员进课堂听课;要求局校职能股处人员和兼职教研员有方案、有组织地到基层学校 听课检查指导;上好示范课和帮扶指导培养一批青年教师。2 .变只重管理“教为也重管理“学受“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等观念的影响,传统的教学管理重“教不重“学, 在课堂教学中存在“帮、办、替、代的现象。而新课程下的学校教学管理呼唤加强对学 生”学的管理,它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强调学生个性开展和民主、合 作、探究学习。因此,在教学管理中,我们高度重视和加强学生“学的管理研究,要求管 理者在教学检查时,查教更查“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 用
9、,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管理者和执教者注重学生的全面开展。 学习时间:12.5学习内容:新体制 新课程 呼唤教学新管理二)3 .变重“务实管理为重“虚实结合新课程下的学校管理呼唤学习型管理。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意识,并保持开放的心态, 将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学习型的组织,才能与时俱进,才能不断“转变教育思想,更 新教育观念,才能使学生、教师和管理者都成为学习的共同体。在教学管理常规中强调了 关于理论学习的常规要求:一是要求学校每周组织教师进展一次政治理论或教育科学理论或 其它科学理论的学习;二是要求每月由一位学校行政或骨干教师开设一次理论学习方面的讲 座;二是要求
10、各学校每学年举行一次“二课(观摩课、示范课、研究课)教研活动,以充分 展示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教研新成果、新水平。4 .变封闭式管理为开放式管理随着改革资源观念的引入,大学校观念的形成,学校增强了与社会、家庭的互动和学校 之间的互动。以往那种注重自上而下的管理系统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下的学校管理。新 课程下的学校管理呼唤开放性的管理,呼唤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开展 具有独特的价值,学生、教师和学校都应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课程资源的开发也需要 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总之,要求教学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要以灵活的、动态的、开放的管 理模式不断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形成
11、教育合力。5 .变重行政管理为重“人本管理新课程要求学校管理制度和机构要根据学生和教师开展的需要进展重建,倡导人人都 是管理者,也都是决策的执行者。为此,我们要求学校必须树立以“三本为核心的办学 思想,实施人本管理。即:“教育以人为本一一尊重人性人格,开展个性特长,培养全面 开展的人才,倾注温暖的人文情怀;“教师以学生为本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校长以教师为本一一尊重知识,尊重教师,关心教师,营造民主 和谐、人和政通的管理气氛。以教师为本,就是要求教学管理者必须运用鼓励原则,通过目 标鼓励、领导鼓励、情感谢励、典范鼓励、参与鼓励、信仰鼓励、物质奖励等手段以求得教 师工作积
12、极性的“最大值”,以求得教师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求教师 要把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管理的最终目标。总之,实施人本管 理,就是要让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形成一个和谐、友善、亲切、融洽的教育共同体,形 成“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的教育情境。学习时间:12.12学习内容: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1、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我们应该允许在某些知识领域有不懂的问题而不是绝对的权威。教师可以向学生学 习,可以向学生成认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请学生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让学生消除 学习的“神秘感。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设
13、一种平等的师生 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2、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 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鼓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开 展。3、由“导师向“学友转变我们倡导专家型教师,但不提倡教师站在专家的高度去耍求学生。教师要有甘当小学 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教师不仅要 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学友。4、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实教师不应该作学生灵魂的设 计者,
14、而应该作学生灵魂的铸造者、净化者。教师要成为学生“心智的鼓励唤醒者而不是 “灵魂的预设者,要成为学生的“精神教练。5、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成为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缺乏师生互动,更缺乏生 生互动。在新课程中,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而且要交换信息,更要承受学生输出的信息。 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因而教师要成为课堂中信息交换的平台。6、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我们曾经认可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的观点,然而随着时代的 变化,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教师原来的一桶水可能已经过时,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随着 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需要教师
15、成为“生生不息的奔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泉 即挖掘探寻,以寻到知识的甘泉。7、由“挑战者向“应战者转变新的课堂中不能仅仅是教师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它要求教师 引导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便是对 教师的挑战。开放的课堂中教师随时可能承受学生的挑战,而成为应战者。8、由“蜡烛向“果树转变中国的传统文化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不管是春蚕还是蜡烛总是在奉献给客 体的同时而消灭掉主体。新时代的教师不能再作“春蚕或“蜡烛而应该在向社会奉献的 同时不断的补充营养,成为常青的“果树,而不是在照亮了世界或吐尽了芳丝后就消灭掉 自己。9、由“
16、统治者向“平等的首席转变教师不能把课堂视为自己的课堂,而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不能作课堂的统治者, 因为统治者总免不了令人“惧怕。教师应该从统治的“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 在新课程中教师不能再是居高临下的,而是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在平等的交 流中作“裁判,在剧烈的争论中做“首席。10、由“园丁向“人生的引路人转变学习时间:12.19学习内容:一切教学必须始于学生已有生活经历吗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非常随意地处理教材。如有些内陆学校删去了教 材中有关“大海的课文;而南方学校则更换了教材中有关“沙漠和“冬雪 的内容;在一些农村地区,有关都市题材的课文也被替换掉,反之,在城市
17、,则 取缔了反映农村生活的诸多内容。过去的教育、学校同人的生活、经历、活动严重隔离,从 根本上排斥了人 的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所具有的教育意义。新课程提倡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强调 课程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谋求科学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和谐统一,这是非常必要的。 但我们不能因此而作浅薄的、表层的理解。为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忽略了学生 对未知世界的探究,这是与新课程精神相违背的。在这里,必须澄清的一点是基于学生已有经历,并不等于学生要亲历、实践 一切。实际上,事事都亲历、体验、实践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我为间接经历 的东西,在别人、前人却可能是直接经历的东西。因而,在充分尊重和调动学生 已有生活经历的同时,还
18、要使他们超越自身环境和经历的局限,利用,对未知世 界进展探究和学习,不断促使学生变未知为,再拓展到对更广泛、更高水平的未 知世界的探究,通过这样的具逻辑构造、系统上升的认知循环递进,到达对这个 世界的实质性认识。总之,任何时候,教育都需要引导、整理、改造和丰富学生的经历,防止这 种生活性只满足于学生当下的需要和兴趣、只停留在零散的知识和经历的积累而 缺乏必要的拓展和提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毕竟是有限的,教育就不但要保持 个体经历,而且要提升个体经历,要将人类更广泛意义上的种族经历传授给学生, 从而打通学习世界和生活世界、课程文本与生活文本之间的通路,实现学生经历 的成长和根基学力的提升。学习时
19、间:12.26学习内容:假设何认识教学过程既是预设的也是生成的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可以发现,小组讨论得非常热烈,也提出了很多问题;学习过程中学 生认知出现了很大差异,这些正是把握学生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思维碰撞的契机,然而,因 为这些问题或“离题太远”,或节外生枝”,不在教师的预设方案之列,教师要么熟视无 睹,有意回避,或匆匆或强形将课堂的走向拉回“主题;要么束手无策.长期以来,我们教师习惯于上课前就预先设计好一个周密而详尽的方案,为学生预先拟 定好一条知识演进路线,规定好学生调用什么先前经历、选择什么思维路径。随后,在课堂 上,教师千方百计牵引学生遵循这一路线,去顺利完成认知构造变化的历程,水到渠
20、成地达 成教学目标。然而,由于教师常常是根据自己的成人逻辑来假想学生的认知过程,并不能真 正反映学生们真实的、丰富多彩的认知过程。学生在面对新的问题、事物或观念时,其认知 事物、解决问题的路径并不一定像教师所想象预设的那样,他们所思考和感受的结果可能较 预定的成人逻辑浅薄外表、片面幼稚、模糊错误,但较成人逻辑来得更生动、鲜活、多样、 奇异,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开展,就不能无视这种存在,就必须直面学生真实的认知过程,“为 学习和学习者而设计教学:对于学生的认知冲突和疑惑,教师应加以敏锐地捕捉和发现, 灵活及时地进展分析调控,要思考通过什么样的设问、追问和提供什么样的支持来解决学生 的认知障碍,最终使
21、他们的思维得到深化,认知更为全面,体验更为深刻,由此而收获的可 能是远远超越教师所预设的。在新课程的学习中,某个预设性的结论的获得不再是唯一的目标,学习者自己的探索、 思考与体验过程越来越成为学习的关注点。因此,教学过程应由对教师精心设计并严格控制 的文本的演绎过程转变为由学生与教师共同直面问题、共同探索和发现、实现意义建构的过 程。这样的过程既不是完全由教育者预先设计好的、在教学过程中不可更改的僵死的方案, 也不是学生无目的的、随意的、自发的、无限发散的生成过程,而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 放、静态与动态的矛盾统一体,这样一个过程既包括事先对教学过程的精心准备和预设,同 时更是对教学过程的真实
22、进展状态密切关注,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认知和情感需求状态的价值 判断,不断调整活动,经历对话、沟通和合作,产生相互影响,以动态生成方式推进学生更 加有效学习的过程。学习时间:1.4学习内容:专家型教师成长的五大支柱1 .学会志远学会志远,远离急躁,树立矢志不渝、终身从教的理想,牵引自己不断攀登个人潜能的 顶峰。志远即志存高远,亦即树立远大的理想。理想是人们奋斗的目标。人的一生无论从事 什么职业,都需要有高远的志向的牵引。理想是远航的标灯,有了它才有了前进的航向。2 .学会认真学会认真,严谨务实,养成克尽职守,精益求精的习惯,做教人求真的真人。认真是一种严谨的工作态度。有了远大的理想,在实现的过程中
23、,态度左右着你的行动。 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愈挫弥坚等这些态度是把理想达及现实的舟楫。3 .学会合作学会合作,双赢共进,形成取长补短、相携互助的协作气氛,共创美好前景。人类已进入了 “合作的时代,什么是合作在没有人能单独成功一书中是这样界定的合作:合作是所有组合形式努力的开场。一群人为了到达某一特定的目标,而把他们自己 联合在一起。拿破仑把这种合作称之为“团结努力。4 .学会学习学会学习,与时俱进,养成苦耕不辍,终身学习的习惯,积极打造学习型组织。学会学习的内涵:学会掌握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能够通过探索,独立地进展有效的学习。 作为一名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学会学习尤为重要。5 .学会研究学
24、会研究,探索反思,养成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习惯,努力做专家型教师。“教师即研究者是国际教师专业开展的重要理念。教师要想获得持续性开展,适应教育 改革的要求,就必须在自己的从教生涯中不断的反思,不断的研究,不断的改良。教育研究 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现象和教育实践中的事实,进展了解、收集、整理、分析,从而 发现和认识教育现象的本质和客观规律。总之,专家型教师要学会志远,学会认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研究。专家型教 师的成长所需构筑的五大支柱:志远、认真、合作、学习、研究,它们之间也是相互关联的。 志存高远是成长过程的动力系统,他牵引着行动使之持之以恒;而教师即合作者、学习者、 研究者,合作
25、、学习、研究是当代教师工作状态,属于行动层面;推崇认真是一种工作的态 度,属于意识层面,他决定行动的达及的高度。课程体制是由课程观决定的,有假设何的课程观就有假设何的课程体制。从孔子办私学 算起,我国学校课程已有二千多年的开展史,经历了古代社会、近代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历史 变革。从课程体制来看,具有普及功能的素质教育课程体制和具有筛选功能的“应试教育”课程 体制是两种 根本不同的体制。但是直至今日,作为适宜“应试教育的学科知识为本的课 程,在教育界和课程观念领域依然严重存在,课程即教学科目的观念似乎成为一种没有必要 改革的公理。因此,要实现我国根基教育课程的现代化,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课程
26、体制, 就必须进展”课程概念再变革”,树立开放的大课程观,构建一个开放的大课程体制。这个课 程体制共包括四大类课程:学科课程和综合化课程,实践活动类课程和潜隐形课程。三、改变教师中心观,树立师生互动、交往的平等观1、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成认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 值的人,完全平等。交往的 根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教学相长。2、注重开放和生成,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四、改变单一的教学目标,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7、三个 方面的整合,构建表达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目标体系1、结论与过程的统一2、认知与情意的统一五、树立学生自主开展的活动观1、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学得会2、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安康开展,创造只有在学生自主的活动中 才能进展。3、能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开展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成长无法代替,开展必须主动。培养健全人格、保护学生个性前提,是促进学生自身积 极主动的开展。我们应当寻找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适合教育的儿童。4、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存在六、树立终身学习观一终身学习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根本存在方式1、终身学习是当今学习社会开展的必然趋势。2、终
28、身学习要求:学校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更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 新能力、终身学习力的摇篮。3、变革学习方式,切实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改革的显著特征。单纯承受式 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学习方式改革的核心任务)。学习时间:9.12学习内容:解读2011版课程标准语文)一一四个坚持1、坚持课程的根本理念。A、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的各个方面。语文素养:核心是语文能力,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道德、思维方法、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的融合。B、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着
29、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从听、说、读、写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理解、运用 语言文字的能力)。善于利用汉语言文字自身的特点六书: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 汉字一字一形,数量多,多音多义字多,形近字多,汉字教学要注意辨析。C、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核心:鼓励自主,每个学生都要动起来,不否认有意义的承受性学习。一些教师由于认识偏颇,过分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承受性学习却受到了冷 遇。其主要表现为教师不敢进展必要的讲授,怕别人说自己是穿新鞋走老路。于是乎上课一 味要求学生自己读书,缺乏指导,没有具体要求,目的性差,不问读的效果,学生为读而读, 可谓另类“放羊式教
30、学。有的教师甚至盲目强调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定喜欢哪一段就读 哪一段),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想假设何读就假设何读),学习伙伴由学生自己挑想和 谁交流就和谁交流),成为典型的“自流式教学。他们的理由是:新课程倡导新的学习方式, 过去的承受性学习方式就应该彻底抛弃,否则就不是新课程。这是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 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固然好,但不管什么样的知识都让学生自己探索是不科学 的,而且没这个必要。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承受性学习完全对立起来,是对课改 的一种误解,它们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辩证关系。抑制“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为
31、中心,树立教师”服务意识,以学生为本, 帮助学生学习。鼓励自由阅读,鼓励自由表达,适当开展合作探究的形式,确立有价值的内容、问题, 有明确的任务,有具体的指导,人人有事做,人人动起来。D、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核心:三级课程管理。实施好中央课程;开发好地方课程;建设好校本课程。语文课程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2、坚持“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个维度构建语文的目标体 系。3、坚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大胆质疑,允许出现“杂音。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 习惯和能力。4、坚持推进“儿童阅读。学习语文正如吕叔湘说的:“三
32、分课内、”七分课外,激发阅读兴趣,加强阅读的 指导、交流、展示。学习时间:9.26学习内容:解读2011版课程标准1数学)一一变化之处2011年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充分表达了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创新方法,力求减负等 特点。与2001年版相比,数学课程标准从 根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 更加准确、标准、明了和全面。具体变化如下:一、总体框架构造的变化2001年版分四个局部: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2011年版把其中的“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前言局部由原来的 根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改为课程 根本性质、课程 根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局部。二、关于数学观的变化001年版:数
33、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 理论,并进展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 述信息,建设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2011年版: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 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 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 根本素养。三、根本理念的变化“三句变”两句、”6条改”5条 2001年版“三句话: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 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开展。2011年版“两句话:人人 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
34、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开展。“6条改”5条:在构造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2001年版的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 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 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2001年版:数学课程一一数学一一数学学习一一数学教学活动一一评价一一现代信 息技术2011年版:数学课程一一课程内容一一教学活动一一学习评价一一信息技术四、课程理念中新增加了一些提法要处理好四个关系;数学课程 根本理念两句话);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培 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注重启发式;正确对待教师的主导作用;处理好评价中的几个关系; 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五、“双基变
35、“四基2001年版的“双基:根基知识、根本技能。2011年版的“四基:根基知识、根 本技能、 根本思想、 根本活动经历。并把“四基与数学素养的培养进展整合:掌握数 学根基知识,训练数学 根本技能,领悟数学 根本思想,积累数学 根本活动经历。六、四个领域名称的变化2001年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2011年版:数与 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七、课程内容的变化更加注意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强化“德育为先教材中将九章算术列为教学内容,如在数与代数领域的第一学段: 增加了认识小括号,能进展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综合与实践领域的要求更加明确和具 有可操作
36、性。财时容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并降低了一些知识点的学习要示,从“认识和“理 解调整为“了解。八、实施建议的变化实施建议的变化不再分学段阐述,而是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 利用和开发建议。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明确提出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学习时间:10.10学习内容:解读2011版课程标准英语)一一学科特点根据全国小学英语课程开展的实际,以及2001年出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 教学的指导性不够突出,对小学英语的具体学习内容目标要求得不够具体,小学阶段词汇表、 语法工程没有分别列出;对小学英语教学和评价指导力度不够,缺乏可操作性建议和案例, 等等问题,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
37、准在小学阶段主要表达如下特点:一、理念更先进1 .更符合社会开展对人才的需求修订稿中首次将英语课程的性质界定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语言学习不仅是 为了培养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加强人格品质和道德情 操的修养。一个人如果具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较高的综合人文素养,他会更快地适应社 会变化,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的理念符合社会开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2 .更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修订稿在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的根基上,更注重了语言学习的 渐进性和持续性。不仅表达在 根本理念的调整上,也表达在了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各级目标 的描述中。语言学
38、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必然经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渐 进深入过程。修订稿强调了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更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二、目标更清晰就小学英语教学而言,修订稿在对原有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 化意识目标微调的根基上,在技能教学参考中,对各项技能教学的目的、技能要求以及主要 活动都给予了分级描述,还明确了小学阶段语法教学的内容与要求,列出了小学阶段应掌握 的423个 根本词汇,这些也是以往教学中教师们感到对比模糊或困惑的地方,这次课标的 修订能使教师们在教学中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三、方法更具体课标对于一线教师而言,不仅是理念的引领,也是方法的指导,教师们看了
39、后知道做什 么、假设何做。如实施建议中对教学和评价都给出了具体的、符合实际的建议,同时评价方 式与方法的举例非常详尽,不仅例举了各项技能不同级别的评价方案,还有对评价方案的评 析,对教师们在教学中的评价操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再如修订稿中的课堂教学用语更具体、 更符合实际教学需要,语言也更具有时代气息。学习时间:10.17学习内容:教师备课应处理好三大关系(一)个人教案与成品教案的关系所谓成品教案主要是指现成的书本教案或网上可查阅的电子教案。毋庸置疑,它是作者 领会和理解教材的智慧之果,但其毕竟是作者从自身研究的实际出发的。因此,要创造自己 的教学特色,我们就必须首先闭门独立思考,以排除成品教案
40、对自己思维的干扰,并要充分 挖掘自己的潜能和想象。待个人教案初稿完成后,再去借鉴、学习他人的教案及其相关信息, 以检测自己的定位是否科学、精当,为此再进展二次、三次的备课,不断加以修正和完善。(二)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的关系优秀的、高效率的课堂来自于集体的智慧,因此备课中应充分发扬团队精神,加强集体 备课,但必须先进展个人备课,找出疑点,再进展集体备课,寻求突破点,最后再回到个人 备课,整理知识点,突出能力点。(三)整体备课和要素备课的关系个人备课时,首先要树立全局观念,整体把握教材体系。教师首先既要看到本堂课知识 的内在联系,又要看到它在本章节、乃至在全书中的地位;其次在要素备课时,目标上应始
41、 终围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等素质教育方面的教学要求进展设计,方法上 尽管教无定法,但心中应始终想着学生这个主体,更多地思考学生是否参与了,最难点的突 破上应充分考虑自己的教学设计是不是符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一节课的时间只有短短的40分钟,但要使这40分钟真正发 挥作用,需要教师付出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时间和精力。一位教师在成功执教了一堂课之后, 当别人问及他准备了多久时,他是这样答复的:“我用我的一生来准备我的教学,而就这一 堂课而言,我只花了 15分钟。寥寥数语,道出了备课的真谛。学习时间:5.2 学习内容:新体制 新课程 呼唤教学新管理二)学习时间:1
42、0.24学习内容:一堂好课的标准到底是什么一堂好课不应该是死记ABC或硬背三字经,不应该是两手放后、两脚放平地坐45分钟, 不应该是提心吊胆、战战兢兢地猜着教师的脸色行事,不应该是坐在角落的一隅观看其他学 生的表演,不应该是度课如年地期待着下课、期待着放学的厌烦心态,不应该是充满了不快、 对抗、矛盾和敌意。一堂好课是师生平等交流、互动生成、智慧碰撞、情趣横生、心灵融合、 共同开展的课堂。一堂好课,是充满人文情怀的课堂。在课堂中教师能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通书本世 界与学生生活世界之间的联系;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时空; 关注学生的存在方式,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
43、系;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创设对学 生有挑战意义的问题与情境;关注学生独有的文化,增强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多维有效 的互动;关注学生的个体特征,实施个别化的差异教学。一堂好课以学生的开展为本,呵护 自尊,培育自信,鼓励自强。一堂好课,是闪耀智慧光辉的课堂。在课堂中教师能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与其他课程资源, 使教学内容生活化、问题化、活动化、情趣化。依靠知识本身内在的魅力或者创设童趣化的 课堂情景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巧妙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自主探究问 题,解决问题,开展合作学习,灵活地处置好生成性教学资源,实施开展性的教学评价。一 堂好课能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
44、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一堂好课,是洋溢成长气息的课堂。在课堂中学生受教师的启发与鼓励,满怀兴趣和探 究热情,主动地参与智慧性、挑战性的学习活动,通过调动自己的知识、经历和创造力,将 外在的知识进展选择、重组,以个性化方式纳入自己的认知构造,并从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 验,使个性不断开展。与此同时: 教师也通过自己的生命实践活动一一教学,使自我价值不 断得以实现,并在实践与反思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从而使教学过程真正 成为教与学相长的过程。一堂好课,应该成为学生激情燃烧的广场。课堂就是亲历生活,体验着由服从、沉默、 竞争、合作、展示、成功、失败等带来的种种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在课堂上,
45、人类的美好 情感、大自然的瑰丽风光,历史的风云变幻,伟人的沉浮拼搏精神等一一展现,学生的思想 得以共鸣,充分地燃烧着自己的思想激情,或痛恨,或赞美,或抒怀,或感慨,或悔恨 课堂理应成为学生精神世界成长的场所。一堂好课,应该成为学生思想碰撞的原野。课堂上几十个精神世界共聚一起,该有多大 的精神能量。教师要激活这一个个沉睡的精神原子弹,让他们的思想体验在课堂上尽情交流、 碰撞,区分人世间的真善美,欢呼理想与美好,让学生学会认识生活,认识世界,即使眼光 有些短浅,思想有些幼稚,但决不能熄灭他们心中涌动的思想之火,应像呵护叶尖上的露珠 一样呵护学生的个性体验,给他们的思想之火添薪加柴,等待有一天燎原成
46、他们成长中的精 神原野。一堂好课,成为应该学生放飞梦想的天堂。课堂学习是学生生命活动的组成局部。因此要让课堂成为学生最美好的精神之旅。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科学文化的殿堂里尽情游 乐。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不断地生长梦想,满怀激情地与书本拥抱,与大师对话,与人 类崇高的精神交流,不断地积淀着文化的底蕴。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共同学会自信自强,永 不放弃,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永不低头,充满旺盛斗志,兴趣广泛,学会思考,学会合作,赢 得效率。学习时间:10.31学习内容: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路径有哪些(一)学习一一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己信息化和学习化社会的到来,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
47、,尤其是教 师,教师职业和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学习应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应成为教师的一 种生命状态。有学者指出:“教师是真正的课程,是学生成长的标杆。教师不读书, 不思考,教书育人就易出偏差;教师是天生的职业读书人、职业学习者。活到老学到 老,方可为师教师读书是关系国家教育成败的大事。大面积的教师不读书、尤其 不读教育科学著作,意味着教育的运转肯定出了偏差。不读书,就意味着没有科研, 就意味着非专业状态。就教师学习的方式来说,当然最为主要的还是读书。现在教师不爱读书的现象对 比严重,这是一个十分不安全的信号,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二)反思一一反思教学实践,在总结经历中提升自己反思是教师获取实践性知识、增强教育能力、生成教育智慧的有效途径。反思不 只是对已经发生的事件或活动的简单回忆和再思考,而且是一个用新的理论重新认识 自己的过程,是一个用社会的、他人的认识与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做对比的过程,是一 个不断寻求他人对自己认识、评价的过程,是一个站在他人的角度反过来认识分析自 己的过程,是一个在解构之后又重构的过程,是一个在重构的根基上进展更高水平的 行动的过程。它不仅包括对教育教学实践